关于牛郎织女的诗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02 19:57:07
关于牛郎织女的诗篇(1)

《诗经·小雅·大东》曾记载:“趾彼织女,终日七襄……皖彼牵牛,不以服葙”,这是有关牛郎织女传说最早的文字记录,是牛郎织女传说的雏形。还有一首与织女有关的《诗经.周南·汉广》中所述“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据史料记载,诗中的“汉”即指汉水,又指天汉(银河),“游女”是指汉水女神或织女星神。楚人雄距江汉地区,甚重祠祀“汉之游女”。另外,在楚地民间,常将牵牛星与河鼓三星搞混淆了。南北朝时南阳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注文云.:“牵牛星,荆州呼为‘河鼓’”。而在南阳汉画像石“牛郎织女星座”中,正是以河鼓为牵牛。居“汉水之北”的南阳,素有“枕伏牛而蹬江汉,襟三山而带群湖”之称。战国时,南阳属楚,楚始都于浙川丹阳,是楚文化的发源地,文化积淀深厚。如此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是形成牛郎织女传说的重要条件之一。

民间传说的趣味性决定了其在诞生之日起就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虽经数百年乃至千年的口耳相传,但其地域特征会或多或少的留存下来。牵牛、织女这样的名字,大概出现在我们祖先己会养牛、纺织、开始进入农业社会后,可说是根植于中国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之中。而牵牛星在银河东,织女星在银河西,先民自然把这两颗隔银河相望的星星联系在了一起。每年的七月初七,半个月亮正漂在银河附近,月光使我们看不见银河,古人便以为这时天河消逝,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没了阻隔,有了相见的机会。这一切,似乎应该是美好故事的起点。

中原文化的深厚在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详细的展现。这两颗星星,出现在《诗经·小雅·大东》中:“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彼牵牛,不以服箱。”这几句诗,是西周时代东方诸侯国臣民对周王室的怨愤:银河两岸的织女星、牵牛星,尽管有其名,却不会织布,不能拉车;当今的统治者也是如此,徒有宗主国之虚名而无保护藩属国之实。诗中并没有任何故事情节,织女、牵牛仅是被当作“有其名不务其实”的象征。应该说,《诗经》中的牵牛星、织女星,只是作为一种文化因子,开始进入文学系统之中的。但正是这种“因子”,为这个传说的生成准备了潜在的文化条件。其实,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最能体现人们对美好心愿的祈福。牛郎织女传说最早源于古人的星辰崇拜,是人们把天上的星宿神化与人格化的结果。牛郎星位于银河东,织女星在银河西,二星隔河相望,使人们产生无尽的遐想。牛郎织女的传说源于楚,到了汉代,伴随着天文学的发展,其传说更为广泛、具体、生动、形象,是成为绘画与雕刻的重要素材。

汉代是我围天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而汉代的南阳是全同有名的都市之一,并成为南北文化、科技发展的交汇地,多种文化因子的碰撞,产生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在这里还诞生了一代天文学宗师张衡……。在这样的背景下,南阳又出现了大量表现牛的汉画像石,如英庄出土的《牵牛图》,南阳市出土的《斗牛图》,石桥出土的《斗牛·角技图》,邓州出土的南北朝画像砖《牵牛套辕拉车图》等。牛在汉画中是最常见的动物,主要在角抵戏、辟邪,生产生活类为题材的画像里出现。其中的“牛郎织女星座”图形象生动地把星宿与传说结合在一起,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也是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南阳的有力证据之一。

在农耕文化中,黄牛以其勤劳、温顺成为人最好的朋友。而千家万户养牛的南阳,自古以来该会有多少与牛相依为命、“心与牛一”的牛郎?

在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里,老牛成了歌颂的对象,它助人为乐,成人之美,任劳任怨。正是它帮助孤苦的牛郎摆脱了狠毒的兄嫂,玉成了牛郎与织女的婚姻。在牛郎一家要骨肉分离的时候,它又牺牲自己,以自己的皮帮助牛郎带着一双儿女上天追妻……这样的情节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只有南阳这样具有深厚养牛文化的地域,才能编织出牛与人之间如此动人的故事。

参考文献:

关于牛郎织女的诗篇(2)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是由牛郎织女爱情故事演绎出的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山东沂源县作为牛郎织女传说的核心传播地,拥有国内唯一一处传说与实地实景相对应并存有古建筑遗址的珍稀景观―建于唐代的织女洞和牛郎庙,并被专家称之为“中国牛郎织女传说之乡”。目前,沂源“牛郎织女传说”还被列入了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最近,我采风就来到了这个享有“中国爱情圣地”的沂源,一探这一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究竟。

牛郎织女景区距县城15公里。景区以海拔532米的大贤山和沂河为主体构成,面积约4.5平方公里,由织女洞、牛郎庙、情人谷、神清宫等二十多个景点组成,地貌的特征逼真显现了天上有“牛郎织女星”,地下有“织女洞牛郎宫”,形成“在天成像,于地成形”的奇观。

当我首先来到牛郎庙旁边的村子,这个村子叫牛郎官庄,我发现村里的人大部分都姓“孙”。据悉,这个村子明朝年间就有,村里人以牛郎后代自居,并历代传承牛郎织女故事,至今沿袭着养蚕、织布、取双七水等习俗。

沂源县燕崖乡整个大贤山上的石碑非常多,只是因为先前被破坏过,现存完好的为数不多,但是所有的石碑上所刻的内容,都与牛郎织女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其中有一块石碑,它对牛郎织女的记载是美且清晰的。这块石碑是嘉庆二十年所立,石碑上面所刻的两首诗叫《登织女台》,作者是王松亭,其中一首诗的第三和第四句“仿佛星河垂碧落,依稀牛女降人间”。非常形象地描写了在天成象、于地成形的意境。

大贤山东麓下临沂河的峭壁上有一石洞,人称织女洞,织女洞始建于唐,兴盛于宋元,又名织女仙阁,它依山凭势而建,洞外有摩崖石刻。传说这就是王母囚禁织女的地方。它系二层楼阁式建筑,内陈设有织女等彩色塑像。洞高8米,宽7米,长约10米。洞中存有古碑数块,年代最早的可以上溯到宋代。织女和王母的彩色塑像端坐在第二层上,左侧设有织女梳妆台与寝室,楼阁第二层的前脸上,有一个上圆下方的窗户,正可让脉脉含情的织女临窗端坐,与河对岸的牛郎隔河相望。织女洞上面虬枝倒挂,下面沂河畔风光无限。我发现还有一块石碑“织女洞重楼记”是明万历七年(1579)所立。碑文记载说:“志云唐人过谷,闻洞内札札机声,以故织女名”,讲的就是织女的来历,意思是说在唐代时有人从此经过,听到洞内有札札的机杼声,以为织女在织布,所以就修建了此织女仙洞。

大贤山一带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早已闻名遐迩。历代文人墨客多有登临游览者,留下许多诗文摩刻。在织女洞南面的天然峭壁上,镌刻着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沂水知县白锡元手书“钟灵毓秀”四个古朴大方、遒劲有力、蓄意深邃的大字,高4米宽1米;洞口一侧立有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沂水人王松亭所题《登织女台》诗碑。其诗曰:高攀石凳赴仙关,洞口如逢列宿还。仿佛星河垂碧落,依稀牛女降人间。纵知机杼此中有,哪信鹊桥渡后闲。我欲乘槎谁接引,客星高听水潺潺。

天孙台上望仙楼,危槛平临景物幽。山径南随林麓转,沂河东折古今流。泉溪声急晴疑雨,松柏风寒夏亦秋。但于此间得少趣,寻源何事问牵牛。

诗碑为云溪处士孟天荣书丹,一手行草字体流畅飘逸,为意境雅丽清新的诗作增色不少。

牛郎织女景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5.6%,植物450多种,野生动物210种,有山东省最古老的卫茅树和千年虎皮松。导游解释说:罕见的叶籽银杏和角度不整合面等自然和地质奇观,这些都与牛郎织女传说有关,具有浓重的文化色彩。叶籽银杏,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在全世界也是非常罕见的。叶籽银杏所结的果实是长在叶片上的。奇怪的是并不是这棵树上的所有果实都是长在叶片上的,只有这个枝干上结的果实是叶籽银杏,就是织女洞附近无生殿上方弯的很漂亮的一枝,这些果实约占这棵树的20%,而这枝正好是冲着织女洞的方向,也许这是老树为牛郎织女的爱情做的一个见证吧。

在情人谷,我听说相传织女下凡后,就是在这里和牛郎一起生活的,因为谷内长有大量野生的连理树,同时每逢春夏之交,会有大片的情人花在此竞相绽放,情人谷因此而得名。情人谷全长400米。在这里,抬头可见山景,俯首能赏水色,侧耳可听溪声,伸手能触清流。沂源人称此为情人谷中情人湖。牛郎织女景区是自然脉络与文化脉络的高度融合,是天人合一、天地神奇的典型组合。它正以垄断性的神话魅力和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吸引着八方游客。

关于牛郎织女的诗篇(3)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品味“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的情感。

知识与技能:深入挖掘并体悟诗歌情感的成因,训练“旧瓶装新酒”“缘事而发”的写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诗歌,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通过比较阅读,深入挖掘并体悟情感的成因;训练写作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丰富学生的情感,树立积极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通过品读诗歌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感美。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通过启发和引导,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设计思路】

首先,运用多媒体、插图创设情境,请学生讲述民间流传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接着,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美和情感美,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感训练。

然后,通过比较阅读,对诗歌情感的成因进行挖掘,训练“旧瓶装新酒”的写作思维。

【理论依据】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站在素质教育的角度,结合本教材的特点,情境促读,读中悟情;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学时】

2课时。

【课堂教学流程】

第一学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牛郎织女的传说是我国流传非常久远的故事,历代文人都借助这个传说创作了很多影响深远的文学作品,其中有诗

有词还有电影。而我们今天要学的也是以牛郎织女故事为题材的诗歌。在学习课文之前,我想请同学来重温一下这个浪漫的爱情

故事……

2.在同学们演说故事的基础上,老师补充牛郎织女的文学掌故,先有先人对星宿命名,后有神话,而后有传说。从《诗经・小雅・大东》到西汉《汉宫阙疏》无情节的记载,再到东汉的《迢迢牵牛星》。

二、整体感知,带入情境

(一)读诗歌,品故事

1.齐读诗歌,然后自读,用诗句回答幻灯片上的问题。

本诗的主体?(皎皎河汉女)

主体在做什么?(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

做得怎么样?(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为什么?(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明确主题:夫妻咫尺天涯,无法团圆的悲苦。

2.谁能将织女的这种悲苦泣涕朗诵出来?(学生个人朗诵,教师点评,再教师范诵)

(二)深入探究

设问:牛郎星和织女星到了《迢迢牵牛星》就有了故事,有了情节。可是东汉文人为什么要将故事编成这个样子呢?跟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关系吗?

明确:东汉末年,大一统帝国分崩瓦解,豪杰并起,混战连年,百姓流离失所;传统的婚姻门第观念使有情人难成眷属(联系《孔雀东南飞》)。

三、比较鉴赏,启发思维

1.幻灯投影秦观《鹊桥仙》,赏析并设问:《迢迢牵牛星》与《鹊桥仙》相比,就立意上来说,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明确:这两首诗词的主要不同点在于文本所体现的情感态度,《迢迢牵牛星》是悲苦哀怨的,而《鹊桥仙》是积极坚强乐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表达出词人对爱情的珍视和坚守,因此对于现代人而言,秦观的爱情观更有高度,更有指导意义。

2.写作引导:由这两首诗词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同一种题材,我们可以根据现实和个人情感表达的需要加以改编和利用。这种写法叫“旧瓶装新酒”或“故事新编”。

3.投影欣赏我省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孔雀东南飞》。

四、写法迁移,自主创作

1.思考交流:如果结合我们的社会现实,让你新编牛郎织女的故事,你会怎么构思?

(学生小组讨论,自主发言交流)

2.作业:在同学交流的基础上,打开思路,结合社会现实新编牛郎织女的故事。题目自拟,字数不限。(学生作文附后)

五、总结

《古诗十九首》里的古典诗歌,都比较通俗,比较容易上口,很好读。建议同学们把十九首诗歌找出来读读。但读文学作品,应着眼于提高我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因而,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应将“品―悟―写”三者结合起来,积极开动脑筋,将作品往深处挖掘,丰富我们的思维和素养;积极动笔创作,增强我们作文的生命力。

第二学时:

学生习作点评。

附:学生优秀习作

牛郎织女的今世缘

高一(3)班 陈施敏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唉”织女轻蹙眉,微摇头,移出琉璃榻,叹道:“现在天国大兴工业,空气质量每况愈下,听说人间还好,何不下凡一游?”打好了如意算盘,擦了擦被废气熏出的涕泪,翩翩而去。

可是由于劳累,飞了没多久,头一晕,便失去重心,从高空直坠下来,掉进了牛郎家的牛奶池里洗了个牛奶浴。都说女孩子出浴时是最迷人的,可织女的小样别提有多狼狈了,把农庄里一人数牛吓得够呛。

那人就是牛郎。这小子经过无数的摔打跌爬,总算有了点成绩。可是命运老爷见不得他功成名就,硬是把他经营得火红的牛奶加工一条龙给搞砸了。咋搞的?很简单,就是往牛奶里加了点三聚氰胺,再把牛奶售给“三鹿”公司加工成奶粉,营销全国各地。可命运老爷下手狠了点,以致牛郎债台高筑,每天唉声叹气,不知如何是好,天天没事干就去挤牛奶,牛奶把牛奶池都装满了,他就去跟老奶牛聊天。老奶牛告诉他:“你别愁,你的Mr Right将要到来,一切会好的。”于是,牛郎天天拿着小板凳,坐在屋里等命中人,躲避债主。

牛郎回过神,大喝一声:“你是谁?你以为这是卖广告啊?难道‘樱雪’公司找你拍牛奶浴广告吗?!”

织女抹了抹脸上的牛奶,弹了弹头上的奶滴,没好气地说:“你说什么?拍什么广告?”说话间,已恢复当初亮丽而淑婉的模样,牛郎被惊艳了一番。好歹牛郎也是一代美貌胜潘安,两人在几秒之内沦陷,坠入了情网。

牛郎向织女说清了现况,怕养不起她。织女摆摆手,说:“我会让你东山再起的!”

织女说到做到,靠着标致的模样,参加了选美大赛,连晋数级,登上了冠军宝座。接着电影公司、电视剧导演、著名明星公司纷纷向她伸来橄榄枝,当粉丝问她的保养秘诀时,织女微笑:“因为我喝牛郎家的牛奶,所以我长这么美。”

霎时,牛郎家的牛奶销量大增,牛郎不仅还了巨债,分公司还一开再开。可是,好景不长,王母家刚安装了数字电视机顶盒,看见了织女俏丽的模样,于是,立即遣天兵天将织女抓了回去。

牛郎那个悔呀!因为天天处理公司的业务把织女给忽略了,让王母有机可乘。牛郎决定暂停业务,把织女抢回来。

王母娘娘看见牛郎追上来了,就取下银簪,在天际划出了一条银河。牛郎哈哈笑:“你土不土啊!多少年了,你还用这招?翟志刚同志,麻烦你加快点速度。看!那就是织女,漂亮吧?能否抱得美人归,就全靠你了。”翟志刚点点头:“保证完成任务!”

在王母娘娘的惊叫声中,牛郎与织女搭着火箭回到地球。

后来,王母娘娘不想后世人说她没有用,就遣人做了两个玻璃人像,在银河两岸遥遥相望,命名为牛郎织女星……

教师点评:

此篇习作读来天马行空,诙谐搞笑,虽然有点无厘头,但又充分显示了小作者对现实的洞察力和作文的想象能力。将牛郎和当今的牛奶行业联系起来,将织女与当今的选美风拉上关系,可谓是天衣无缝,令人拍案叫绝。搞笑之余,那种隐隐的现实批判力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

关于牛郎织女的诗篇(4)

先是张晗沁介绍“七夕”的风俗。她说,因为“牛郎织女”的传说,农历七月初七就成了一个美丽的节日――七夕节。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女子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所以也叫“乞巧节”、“女儿节”。据说,这天晚上在瓜果架下还能听到牛郎、织女的悄悄话呢!张晗沁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有人补充:据说,七夕这天不大能看到喜鹊,因为它们都去搭鹊桥了;现在很多地方还能看到“鹊桥”这个词,我们苏州就有一条路叫“乌鹊桥路”;还有一个词牌名叫“鹊桥仙”呢,秦观就写过一首《鹊桥仙》。

接着,大家又把话题集中到与“七夕”相关的诗词上来。彭佳欣说道:“我们背的古诗《秋夕》里有‘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在她的带领下,大家不由得跟着背诵起来。刘畅显然是有备而来,用幻灯呈现出刘禹锡的《浪淘沙》、秦观的《鹊桥仙》、《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他不但给大家讲了诗的意思,还带着大家读读背背。在他的带领下,气氛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快结束时,大家一定让我也说说。我想起了另一个版本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便说:“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还有一个说法。据说,织女原来住在天河的东边,是天帝的女儿。她年年都很辛苦地在织布机上织布,却没有空闲打扮自己。天帝可怜她独自生活,就准许她嫁给了天河西边的牵牛郎,织女出嫁后却荒废了纺织的工作。天帝非常生气,责令她回到天河东边,只许他们一年相会一次。”面对这样一个版本的故事,孩子们显然一时不能接受,他们更认同的是“王母作恶”的版本。我就问:“你们更喜欢哪个版本?”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书上的版本。”“是呀!这个版本更符合老百姓们勤劳善良、向往自由的追求,所以它也流传最广。那么,哪个是真的呢?”“都不是真的!”六年级的孩子非常清楚神话故事虚构的本质。“都不是真的,就像《开天地》、《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一样。这些传说都是我们的祖先在解释天地起源、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时美妙的想象。”

关于牛郎织女的诗篇(5)

abstract:the names of the herd-boy and the weaving-girl occurred first in the book of songs.in the early west han dynasty,the legend of love between the herd-boy and the weaving-girl was taking shape.the two statues of the herd-boy and the weaving-girl now kept in doumen of chang'an county were the oldest man-shape images of the two heavenly constellations.thecharacters and plot of the legend had already taken shape in times of the wei,the jin,and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the further evolution of which continued in the tang,the song and the following dynasties.the custom of celebrating the july-7th evening was also originated in chang'an.in the early west han dynasty,people in chang'an celebrated the july-7th evening by keeping watch at night for wish realization or threading needles for sewing craftsmanship.this custom spread to southern china in the six dynasties and throughout the country in the tang dynasty with the grandest celebration in chang'an.the fair of the stone lady temple is a live carrier of the custom of the july-7th evening celebration.the temple and the statues of the herd-boy and the weaving-girl are not only valuable relics but also treasurable cultural resources.

key words:civilization of the july-7th evening;custom of the july-7th evening celebration;legend of the herd-boy and the weaving-girl;stone statues of the herd-boy and the weaving-girl 

牛郎、织女的爱情神话是古代人民根据星象创造的,织女、牵牛星分处银河两岸,因而被看作隔河相望的男女,发生恋情并成为夫妇。这一美丽动人的爱情神话,向七月七日这一岁时性“良日”渗透,最终形成七夕节。牛女神话形成于何时,七夕节俗起源于何地,并非纠缠不清的问题。本文认为,牛郎、织女的爱情神话生成在西汉初,七夕节俗也起源于西汉的京城长安;长安是牛女传说的故乡,是七夕文化的发祥地。

一、牛女神话生成在西汉时代

茅盾在《读<中国的水神>》中说,研究古代神话有两条路,要“从秦汉以前的旧籍中搜剔中国神话的‘原形’”[1]170,还要“从秦汉以后的书籍乃至现在的民间文学中考究中国神话的演变”[1]171。所谓“原形”,就是“中国民族原始的宇宙观、宗教思想、伦理观念、民族历史最初期的遗形,对于自然界之认识等等”[1]171。“为什么神话会‘演化’呢?‘文雅’的后代人不能满意于祖先的原始思想而又热爱此等流传于民间的故事,因而依着他们当时的流行信仰,剥落了原始的犷野的面目,给披上了绮丽的衣裳。”[2]270茅盾关于古代神话研究方法与演变原因的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就牛女神话而言,《诗经·小雅·大东》已提供了神话的“原形”,但这一爱情神话在西汉初才开始生成;此后在诗赋或笔记中多有吟咏与记载,“把一件历史事实作为底本或骨架,然后披上了想象的衣服,吹入了热烈的情绪”[1]154,牛女爱情神话因而定型;唐宋以后,在民间口传中有所演进。据此,我们把牛女神话划为孕育、生成、定型、演进四个阶段。

先秦时期是牛女爱情神话的孕育期。牵牛、织女两星的称谓,最早见载于《诗经·小雅·大东》。其诗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3]148朱熹注曰:“汉,天河也。……织女,星名,在汉旁。……维天之有汉,则庶乎其有以监我;而织女之七襄,则庶乎其能成文章以报我矣。……牵牛,星名。服,驾也。箱,车箱也。……言彼织女而不能成报我之章,牵牛不可以服我之箱,而启明、长庚、天毕者,亦无实用,但施之行列而已。”[3]148这首诗并举织女、牵牛、天毕、南箕、北斗等星名,责怪天上星宿空有名号却不切实用,名为织女而不能织成锦缎,名为牵牛而不能用来驾车,名为毕星而不能用来掩兔,名为箕星而不能用来簸糠,名为斗星而不能用来挹酒。此诗作于幽王之世,《毛序》曰:“刺乱也。东国困于役而伤于财,谭大夫作是诗以告病焉。”郑玄笺云:“谭国在东,故其大夫尤苦征役之事也。鲁庄公十年,齐师灭谭。”[4]727陈奂曰:“幽王之世,东国伤困,则西周之政乱也。谭国大夫作诗告病,本刺周乱,编诸小雅。”[5]可见,产生在周城镐京的织女、牵牛等星宿命名,已随着周代文化的传播而被当时的东国人民所接受了。镐京,即今之丰镐遗址,在长安。这一神话在孕育期就与长安关系密切。

在《诗经·小雅·大东》里,“织女”、“牵牛”只是两个星宿的名称。先民为何要把银河两岸的两颗大星分别命名为“牵牛”、“织女”呢?茅盾在《楚辞与中国神话》中说:“原始人民……以自己的生活状况、宇宙观、伦理思想、宗教思想等等,作为骨架,而以丰富的想象为衣,就创造了他们的神话和传说。”[1]158远古时代,日月星辰的运行引发先民的想象,他们把原始的农耕信仰投射在星象上,根据人间的生活来命名和识别星宿,赋予星宿神格和人格。毛氏传曰:“襄,反也。”郑玄笺曰:“从旦至莫(暮)七辰,辰一移,因谓之七襄。”[6]679织女之星象同于人间织作的女子,故而被唤作织女星。“牵牛”,是驾车之牛的形象。张衡《思玄赋》“服箱”句章怀注曰:“服,驾也。箱,车也。”[6]680又古诗“牵牛不负轭”,亦本此诗为说。[6]680可见,牵牛、织女两星宿,正是先民劳动生活在天上星象的投射。织女、牵牛与天汉,是构成牛女神话的三个基本要素。(注:撰者按:杜汉华在《牛郎织女流变考》中说,目前有河北鹿泉、江苏太仓、山东沂源等地为开发地方旅游资源,自鸣是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地。杜氏摒除众多怪谈,却提出“汉水襄阳、南阳说”这一新的假说。杨洪林在《汉水、天汉文化考》误以汉水为银汉,高唱汉水流域是“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文化土壤”。张君在《七夕探源》中以“汉之游女”攀附天河之织女,遽言“七夕节产生于楚国”。杜、杨、张三文均据《诗经·周南·汉广》立论,错把汉水流域作为牛女神话的起源地。(杜、杨、张三文分别载陶玮选编《名家谈牛郎织女》,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92-100页,第196-206页,第244-255页)这些说法是很不充分的。《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汉水东入长江,故诗中把汉水、长江并举。朱熹注曰:“江汉之俗,其女好游。”(见《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页)程俊英说:“这是一位男子爱慕女子不能如愿以偿的民间情歌。”(见《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页)可谓知音。然鲁诗、韩诗却训“汉之游女”为汉水女神。《韩诗》曰:“郑交甫过汉皋,遇二女,妖服佩两珠。交甫与之言,曰:‘愿请子之佩。’二女解佩与交甫,而怀之去十步,探之则亡矣。回顾二女,亦不见。”(见《初学记》,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3页)韩诗、鲁诗以此解说诗旨,已失风人之心。杜汉华训“织女”为“汉之游女”,认为郑交甫会汉水女神这一神话传说演变成牛郎织女的传说,持论新奇,却难以自圆。杨洪林误以“又天河也”为“东流为汉”的补注,其言“地上有汉水,天上亦有汉水”,“地上汉水连天汉”,均失之浅陋。殊不知银汉、银河既可称“汉”,又可称“河”。如《康熙字典》“河”字下注“又银河、天河也”。如杨氏之法炮制,则地上有大河,天上也有天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则黄河流域当是这一神话的起源地了。张君以鲁诗、韩诗训“汉之游女”为“汉水女神”未足惬意,遂强解“汉水女神”为“织女”,徒添笑柄。综上,汉水流域为牛女神话的起源地,这只是一击即破的新的假说而已。) 茅盾说:“现所存最完整而且有趣味的星神话,是牵牛织女的故事。……但《大东》里……亦无恋爱的故事。”[1]83《诗经》虽把织女和牵牛并举,“织女”星已人格化,但“牵牛”星还是驾车之牛,牛女神话尚在孕育中。

两汉时代是牛女爱情神话的生成期。汉初,天人相类、天人感应的宇宙天象观与谶纬之说对牛女神话的生成有很大的影响。织女、牵牛二星被奉为星神。《史记·天官书》曰:“织女,天女孙也。”[7]1311司马贞《索引》云:“织女,天孙也。”[7]1311织女获得在天界诸神中的地位和身份。《春秋元命苞》曰:“织女之为言,神女也。”[8]卷7 《春秋运斗枢》曰:“牵牛神,名略。”[8]卷9则在纬书中也有此二星神。织女、牵牛二星还具备了人的形体。元狩三年(120),汉武帝在长安西南开凿昆明池,模仿牛女二宿隔着天河遥遥相望的情景,在昆明池的两侧各立一座牵牛、织女石像(注:撰者按:牛女石雕在两宋方志中仍有著录,北宋宋敏求《长安志》卷12:“今石人宛在,疑后人名石父石婆云”。南宋程大昌《雍录》卷9露台:“昆明池旁有石婆庙,盖牵牛讹为石翁,织女讹为石婆也。”(此两条文献引自李道和《岁时民俗与古小说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97-198页)牛女石雕,今在长安斗门,即北常家庄村西石婆庙的“石婆”和斗门镇上的“石爷”两石雕像。据汤池考证,这两尊石像具备了人间男女的性别与职业特征。(见汤池《西汉石雕牵牛织女辨》,载《文物》1979年第2期,第87-88页)长安斗门的牛女二石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大型石刻,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1956年被列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保护文物。) ,牵牛、织女二星开始具备人的形体。牛郎、织女石像成为昆明池的胜景,东汉班固、张衡均有吟咏,魏晋时犹存著录。《关辅古语》曰:“昆明池中有二石人,立牵牛、织女于池之东西,以象天河。”[9]95《文选》卷10潘岳《西征赋》云:“昔豫章之名宇,披玄流而特起。仪景星于天汉,列牛女以双峙。”李善注引《宫阁疏》曰:“昆明池有二石,牵牛、织女象也。”[10]160牛女二石像,还被想象成隔河相望的恋人或夫妇。宋严有翼云:“汉武帝于昆明湖中作二石人,为牵牛织女象。盖欲神异其水,比方河汉。班固《赋》云:‘左牵牛兮右织女,似天汉之无涯。’虽不云七月七日聚会,其意以为夫妇之象,天道深远,所不敢言也。”[11]550牵牛与织女二石像隔昆明池相望,与牵牛星同织女星相隔银河之情状相仿佛,以具体生动的人体形象暗示了牛女二星的婚恋关系,标志着牛女二星爱情神话的生成。人形化的织女和牵牛出现在东汉文人的诗歌和民间的绘画里。《古诗十九首》云:“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织女进一步人形化,她有“素手”,还会“涕泣”,俨然一个美丽的女子,而织女与牵牛则是一对被天河阻隔的恋人。两汉绘画里,牛女神话也成为重要的题材(注:撰者按:汤池说:“牵牛织女这个美好的神话传说,在汉代的美术作品中得到广泛的表现。例如河南洛阳1957年发现的西汉晚期壁画墓,在前室顶脊上绘有牵牛、织女星。东汉画像石中,还刻画出牛郎、织女的具体形象。如南阳有一块画像石,画面右上方刻画河鼓三星,其下刻画着叉腿而立的牛郎,右手持鞭上举,左手握缰牵牛,形象栩栩如生,画面左上方……有一挽着高髻作跽坐状的妇女,当是织女形象。再如山东肥城孝堂山郭氏祠三角形石梁底面,……织女三星,其下刻画着坐在机杼前操机织锦的织女。”(见汤池《西汉石雕牵牛织女辨》,载《文物》1979年第2期,第88页)),牵牛、织女二星从天上的星宿,变为人间的情侣,成为古代社会男耕女织劳动生活的具体呈现。

鹊桥相会说,是牛女神话生成于西汉初的又一重要佐证。在《诗经》里,牵牛、织女为天河阻隔,西汉初《淮南子》却有鹊桥相会的传说。《白孔六帖》卷9“乌鹊”注引《淮南子》“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12]156茅盾说:“白居易《六帖》引乌鹊填河事,云出《淮南子》(今本无之),则在汉初此故事已经完备了。”[1]84《淮南子》的这条佚文是鹊桥相会说的最早记载。至东汉鹊桥相会说广为流传。唐韩鄂《岁华纪丽》卷3“鹊桥已成”注引东汉应劭《风俗通》云:“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以梁渡织女故也。”[13]显然,从天河阻隔到役鹊为桥、鹊桥相会,这一爱情神话更加完美动人。

综上,牵牛、织女的爱情神话在西汉初开始生成。织女从人格化的星神,成为具有了人形化的普通劳动者;这一神话的结局从天河阻隔转为鹊桥相会。诚如茅盾所言,“在汉初此故事已经完备了”[1]84。

魏晋六朝时代是牛女爱情神话的定型期。由于神仙思想的盛行和神仙传说的推动,在文人诗赋和笔记小说中,牛女神话表现出更多的世俗化和情欲化倾向。首先,人物关系更加亲密,牛郎与织女从相恋到婚姻,由恋人而夫妇。《文选》卷19《洛神赋》“咏牵牛之独处”李善注引曹植《九咏》注云:“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10]271最早称牛女为夫妇。夫妇之说,至吴均《续齐谐记》成武丁故事乃确定。唐韩鄂《岁华纪丽》卷3“织女将渡”注引《续齐谐记》曰:“桂阳成武丁有仙道,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吾向以被召。弟问织女何事渡河。答曰暂诣牵牛。世人至今云织女嫁牵牛是也。”[13]傅玄《拟天问》曰:“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14]76其次,情节结构更加完整。明冯应京《月令广义》引南朝殷芸《小说》云:“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使一年一度相会。”[14]784可见,牛女神话已有完整而曲折的情节。至此,织女的身份及牛、女二星的关系和性格从许嫁到隔绝再到相会的故事情节都已定型。换言之,到了魏晋南北朝,牛女神话已经演绎出完整而曲折的故事情节,刻画出生动而鲜明的人物性格。

隋唐以后是牛女爱情神话的演进期。牛女神话仍然通过文人创作与民间口传两个途径进行传播。白居易、杜牧至秦观都沿用西汉以来的神话传说,写出了美丽动人的诗篇。白居易《长恨歌》写明皇与贵妃在七夕守夜畅想鹊桥相会的神话,喊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生死相随的爱的誓言。北宋秦观《鹊桥仙》:“织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在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借牛女神话来讴歌坚贞不渝的爱的信念。不过,这些诗篇对牛女神话的人物性格与故事情节上并无发展。民间口传的牛女爱情则形态各异。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辞典》“牛郎织女”条里采集了一则普遍流传的牛女传说,其情节是:“织女为天帝孙女,王母娘娘外孙女,于织纴之暇,常与诸仙女于银河澡浴。牛郎则下方一贫苦孤儿也,常受兄嫂虐待,分与一老牛,令其自立门户。其时天地相去未远,银河与凡间相连。牛郎遵老牛嘱,去银河窃得织女天衣,织女不能去,遂为牛郎妻。经数年,产儿女各一,男耕女织,生活幸福。不意天帝查明此事,震怒非常,立遣天神往逮织女。王母娘娘虑天神疏虞,亦偕同去。织女被捕上天,牛郎不得上,与儿女仰天大哭。时老牛垂死,嘱牛郎于其死后剖皮衣之,便可登天。牛郎如其言,果偕儿女上天。差已追及织女,王母娘娘忽拔头上金簪,凭空划之,顿成波涛滚滚天河。牛郎织女隔河相望,无由得过,只有悲泣。后终感动天帝,许其一年一度于七月七日鹊桥相会。”[15]82这一民间口传文学,通过牛女之被阻隔,谴责封建礼教势力的代表天帝和王母娘娘,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鲜明的阶级性。牛郎、织女的性格形象更加丰满,成为勤劳善良、忠于爱情的美好典型。许多学者认为,民间口传中的牛女神话是结合了天鹅处女型故事和兄弟分家型故事,在长期流传中加工改造而成的。

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长安西南昆明池畔开始修建牛郎、织女庙,设案供奉牛女二石像。北宋宋敏求《长安志》卷12县二长安:“唐贞元十四年置石父庙。”“石婆神庙并在县西南三十五里昆明池右。”“今石人宛在,后人名石父石婆云。”[16]这是史载最早的牛郎、织女庙。“石父”、“石婆”是长安乡民对西汉牛郎、织女石像的俗称。此后,有许多地方也修建祠庙,祭祀牛女二星神。

综上,牛女爱情神话在周代的镐京孕育,在西汉初的长安生成,经过魏晋南北朝文士的修饰与定型,隋唐后在民间广为流传。无庸赘言,长安正是牛女传说的故乡。

二、七夕节俗起源于西京长安

七月七日,并非“七夕”。七月七日原是岁时性的节日,与牛女神话无涉。这一“良日”古已有之,其节俗包括曝衣、曝书等。“七夕”则依托牛郎、织女的爱情神话而产生,是一个纪念性节日,其节俗主要有守夜乞愿和穿针乞巧等。

《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夏秋之交,正是曝晒旧衣和制作新衣的时节。宋卜子《杨园苑疏》曰:“太液池西有武帝曝衣阁,常至七月七日,宫女出后登楼曝衣。”[17]卷31据此,七月七日曝衣之俗,可溯至西汉武帝时。东汉崔《四民月令》曰:“七月七日作曲合蓝丸及蜀漆丸,暴经书及衣裳。”[18]76则曝书、曝衣以免虫蠹,渐成习俗。此俗至魏晋尤盛。王隐《晋书》曰:“魏武帝辟高祖(司马懿),以汉祚将终,不欲屈节于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魏武遣亲信令史微服于高祖门下,……七月七日高祖方曝书,令史窃知,还具以告。”[17]卷31司马懿假病,仍不废曝书,可见七月七日此俗之盛。《世说新语》曰:“郝隆七月七日见邻人皆晒衣物,乃仰卧出腹,云晒书。”[19]76《竹林七贤论》曰:“阮咸,字仲容。七月七日,诸阮庭中灿然,莫非锦绨。咸时总角,乃竖长竿,标大布犊鼻裈于庭中,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18]76卧腹曝书、挂犊鼻裈,是魏晋名士七月七日的滑稽表演。可见,七月七日原有的节俗,“曝书策,晒衣裳”[13],都是在白昼举行的。晋潘尼《七月七日侍皇太子宴玄圃园诗》曰:“商风初授,辰火微流,朱明送夏,少昊迎秋。嘉木茂园,芳草被畴,于时我后,以豫以游。”[18]76这一“良日”里,达官显贵们还要宴游。这里,潘尼也未提及牛女神话。

从西汉初年开始,牵牛、织女的爱情神话逐渐渗透在七月七日这一“良日”,最终形成在七月七日晚上守夜乞愿、穿针乞巧等一些新的节俗。七月七日这一白昼的“良日”,渐渐变成了晚上的乞巧节;原本在白昼举行的曝衣、曝书等节俗淡化了,守夜乞愿、穿针乞巧成为七月七日晚上的民俗景观。(注:撰者按:《太平御览》卷31“七月七日”引晋周处《风土记》三则。《风土记》云:“七月初七日重此日,其夜洒扫中庭,然则中庭乞愿,其旧俗乎?”又云:“魏时人或问董勋云:七月七日为良日,饮食不同于古,何也?勋云: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糜为饵。今比人惟设汤饼,无复有麋矣。”又云:“七月初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祈河鼓(《尔雅》曰河鼓谓之牵牛)、织女。言此二星辰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咸云见天汉中有奕奕白气,有光耀五色,以此为征应,见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乃得,颇有受其祚者。”在第一则中,周处指出,七月七日之成为“良日”,原因是“重其日”。就像古人重视正月一日“元日”、三月三日“上巳”、五月五日“端午”或者九月九日“重阳”一样,七月七日受到重视,成为“良日”。明李诩曰:“古人之节,抑有义焉。如元旦、上巳、端午、七夕、重阳,皆以奇阳立节,偶月则否,此亦扶阳抑阴之义也。”(见李诩《戒斋老人漫言》卷7,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05-306页)但守夜乞愿,本是这一“良日”的旧俗么?周处提出疑问。在第二则里,“七月七日为良日,饮食不同于古”,显然,七月七日这一“良日”的饮食习俗与牛女神话并无关涉。从第三则看,七夕守夜乞愿之俗至晋代已流行。由此,七月七日转为“七夕”之痕迹,或可窥见(参阅《四部丛刊》子部三编《太平御览》第2册)。)《四民月令》和《西京杂记》里保留一些关于七夕节俗起源于西京长安的珍贵记载。

守夜乞愿之俗的最早记载,提及西汉文帝窦后。《初学记》卷7“七月七日”载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注引《五王传》曰:“窦后少小头秃,不为家人所齿。遇七月七日夜,人皆看织女,独不许后出,有光照室,为后之瑞。”[18]76《岁华纪丽》卷3“瑞光”注云:“前汉窦皇后传云:后,观津人也。少小头秃,不为家人所齿。遇七夕夜,人皆看织女,独不许后出。乃有神光照室,为后之瑞。”[13]则七夕守夜“看织女”之俗也要溯至西汉初。《四民月令》曰:“七月七日,曝经书,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祈请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19]75在牛郎织女欢会之时,百姓向二位星神祈求幸福,守夜乞愿之俗正在形成。崔虽然提到七月七日“曝经书”的旧俗,不过,“守夜者咸怀私愿”已经成为这个节日的重头戏。晋苏彦《七月七日咏织女诗》曰:“欢宴未及究,晨晖照扶桑。怅怅一宵促,迟迟别日长。”[19]76苏彦最早把牛女七月七日晚上欢会作为诗歌的题材。自南朝宋孝武帝,遂不称“七月七日诗”,而多称“七夕诗”。七夕牛女欢会,百姓守夜乞愿,成为文人诗赋的重要题材,并出现大量的应制诗。据《艺文类聚》卷4“七月七日”载,宋孝武帝刘骏、南平王刘铄、谢惠连、王僧达、颜延之、谢灵运、谢庄等都有《七夕诗》。梁武帝萧衍《七夕诗》曰:“白露月下圆,秋风枝上鲜。瑶台含碧雾,罗幕生紫烟。妙会非绮节,佳期乃良年。玉壶承夜急,兰膏依晓煎。昔悲汉越难,今伤河易旋。怨咽双念断,凄悼两情悬。”[19]77一代帝王为诗,竟能情辞恳切,感人至深。隋江总《七夕诗》“此时机杼息,独向红妆羞”[19]79,隋张文恭《七夕诗》“含情向华幄,流态入重闱”[19]79,都是借牛女七夕相会写世俗的男欢女爱,十分露骨。大唐一统后,京师长安的七夕守夜之俗更加繁盛。白居易《长恨歌》记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回忆七夕夜半骊山避暑时的情景:“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李商隐《马嵬》云:“此日六军同驻马,当年七夕笑牵牛。”可见,七夕此夜,帝王、贵妃也要守夜乞愿。杜牧《七夕》云:“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天阶,指唐代长安的宫廷。织女犹有相爱的牛郎,每年还可一度相会,这些宫女却身陷禁宫,虚度青春。此诗借牛女鹊桥相会的欢快,反衬宫女身世的凄凉。显然,从西汉的长安到唐代的长安,从民间到宫廷,已经盛行七夕守夜乞愿的节俗活动。伴随着唐帝国在军事和文化上的强盛,七夕守夜乞愿的节俗遍布全国,远播四海。

穿针乞巧之俗也起源于西汉初的长安。《西京杂记》曰:“汉彩女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20]53又曰:“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内时,……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爱。”[20]57西汉初,七月七日长安宫中要穿针以显示针织技巧,这是现存最早的穿针乞巧之俗的记载。显然,汉彩女乞巧正是对织女星的崇拜。东晋偏安,文化南移,穿针乞巧之俗传播江南。梁顾野王《舆地志》曰:“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17]卷31从开襟楼的汉彩女穿针,到穿针楼的齐宫人穿针,乞巧之俗由此承传。《荆楚岁时记》曰:“七夕,妇人结彩缕,穿七针线,或以金银玉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18]76穿针已定在晚上,且要在月下进行,这说明牛女神话完全渗透在七月七日这一“良日”。南朝宋孝武帝刘骏《七夕诗》曰:“迎风披彩缕,向月贯玄针。”[18]76这是最早以穿针为题材的诗歌。梁简文帝萧纲《七夕穿针诗》“针欹疑月暗,缕散恨风来”[19]77,则饶有情趣。其后又有穿针题材的应制诗的产生。梁刘孝威《七夕穿针诗》曰:“故穿双眼针,时缝合欢扇。”[19]78汉代的“七孔针”,发展为南朝的“双眼针”,用来缝制“合欢扇”,则七夕穿针之寓意,除乞巧外,尚有求爱的要求。崔颢《七夕》“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时持针线”,描绘唐代长安城郊穿针乞巧的风俗。显然,西汉长安形成的穿针之俗,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演进,唐初风靡全国,而京师长安尤其繁盛。唐德宗贞元十四年,长安修织女庙(俗称“石婆庙”)设案供奉。百年来,长安石婆庙香火一直很盛,至今仍保留着七夕祭祀牛郎、织女大规模的民俗活动,而石婆庙庙会(乞巧市的一种样式),成为传统的七夕节俗的生动载体。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曰:“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嫔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21]50北宋汴京之节俗一仍唐城长安。《月令广义》卷14“乞巧市”注引《岁时杂记》:“东京七月一日置乞巧市。”[14]783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曰:“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妇女望月穿针。”[22]209举国上下千家万户在七夕纷纷乞巧,表达古代人民对织女星神的崇敬之情和妇女们提高技艺、追求幸福的迫切愿望。明清时期,穿针乞巧的仪式改在白天举行,花样更多翻新。古代女性崇尚灵巧的生活理想,在这一节日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综上,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以及七夕节俗最早产生在西汉初的长安,其后广泛流传。牛女神话和七夕节俗在长安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与广泛的群众基础。长安既是牛女神话的起源地,又是七夕文化的发祥地,而长安斗门附近的牛女二石雕以及石婆庙,不仅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而且也是今天弘扬七夕文化的宝贵资源。

[参考文献]

[1]茅盾.茅盾说神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2]茅盾.茅盾评论文集:下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3]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7.

[5]陈奂.诗毛氏传疏:中册[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4.

[6]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中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9.

[7]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8]孙谷.古微书[m]∥钱熙祚.守山阁丛书存经部.上海:博古斋,1922.

[9]陈直.三辅黄图校证[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

[10]萧统,李善.文选: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1]严有翼.艺苑雌黄[m]∥郭绍虞.宋诗话辑佚.北京:中华书局,1980.

[12]白居易.白孔六帖[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891-89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3]韩鄂.岁华纪丽[m].影印津逮秘书.上海:博古斋.

[14]冯应京.月令广义[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164册.山东:齐鲁书社.1997.

[15]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16]宋敏求.长安志[m].灵岩山馆,乾隆甲辰年.

[17]李,等.太平御览[m]∥四部丛刊本.上海:上海书店,1985.

[18]徐坚,等.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9]欧阳询.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关于牛郎织女的诗篇(6)

关于牛郎织女神话的产生和演变,前人多有论及,本文拟将牛郎织女神话的演变分为雏形期、渐变期和形成期三个阶段来更好的了解牛女神话及其悲剧性意义的形成原因。

一、雏形期

在先秦时期,有关牛郎织女神话的文献记载较少。我们只能从为数不多的文献中探讨神话的渊源。

(一)《诗经・小雅・大东》

《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彼牵牛,不以服箱。……”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此时的牛郎织女只是天上的两颗星星,虽然把它们已经被人格化了,但还看不出他们之间发生了爱情。银河、织女、牵牛乃是构成牛郎织女神话的三个最基本的因素,从诗中能够看出银河和织女星、牵牛星的关系比较密切,这为后世人们想象二星为夫妇提供了基础。

(二)《大戴礼・夏小正》

七月……汉案户……初昏,织女正东向。时有霖雨。灌荼。斗柄悬在下, 则旦。

《夏小正》的作者对于七月的天象言之特详,除了银河的走向和北斗的指向之外,又提到了织女星象,这虽然纯粹是对天文现象的说明,但对在七月时,织女星东向牵牛星这一星象的观察,或正是后来人们想象织女七月七渡河会牵牛的这一情节的基础。

(三)《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

《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丁丑、己丑取妻,不吉。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三弃。”此处的的“三弃”是说织女被牵牛抛弃了多次;“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从这两条简文意思大体一致,是说牵牛织女的婚期是戊申、己酉,但二人的婚期并不长久,不到三年牵牛便抛弃了织女。“牵牛织女为夫妇”,是牛郎织女神话得以形成的最基本的情节。但此时牛郎织女神话的核心是牵牛弃织女导致他们分离,造成了他们之间的婚姻悲剧,并由此奠定了牛郎织女这一神话的悲剧性质。

二、渐变期

牛郎织女神话的渐变期,主要是在两汉时期。这个时期牵牛织女神话还加入了西王母和鹊桥神话这两个新要素。

(一)汉代画像石中的牵牛织女

在汉代的画像石中所展现的而在汉代的画像石中所展现的是“匹夫之力尽于南亩,匹妇之力尽于麻”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以及牛郎织女辛勤务农的社会现实。汉画像石中所塑造的牵牛织女的形象,都是汉代以耕织为生活源泉的普通农民形象,说明人们所关注的也是汉代的以耕织为生的男耕女织的普通的劳动者是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以及牛郎织女辛勤务农的社会现实,这是当时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反映。

(二)汉代文人笔下的牵牛织女

汉初《淮南子・m真训》云:“若夫真人,则……臣雷公,役夸父、妾宓妃、妻织女……”此处织女与雷公、夸父等神话人物并提,可见入汉以后,织女星已充分显示出她的神格,成为人们想象中的一位女神。稍后的《史记・天官书》亦云:“织女,天女孙也”,这赋予了织女珍贵的身份地位。

这一时期还有一些以牛郎织女为主题来吟咏悲欢离合的诗歌。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首诗将银河、牵牛星、织女星三者特殊的相对位置,譬喻为隔河相望的男女,并且二者是相互恋慕而被银河阻隔,明确赋予了两星“离别”的象征意义。

(三)汉代牵牛织女神话中的新元素

与雏形期时《云梦秦简》所简单记载的牵牛织女故事相比,汉代人们更加关注牛郎织女分离的婚姻悲剧,并将自身美好的愿望投射到他们身上。因此人们在牛郎织女神话中加入了乌鹊架桥的情节。

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六引《淮南子》:‘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知汉时即有七夕鹊桥之说。宋罗愿《尔雅翼》卷十三云:‘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以为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鹊桥神话细节乃备。”

可见在汉代以口头传承的话语形式所表现的牛郎织女神话,人们关注的是牵牛织女隔河分离这样的婚姻悲剧,并且对他们的分离表示同情,因此让乌鹊架桥渡织女过河与牛郎相会。同时崔《四民月令》也载:“七月七日,曝经书,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祈请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同时《四民月令》所载文字“曝经书,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其内容已不仅仅是神话故事本身,而是已经带有了民风民俗的性质。上述文献所载的故事“鹤桥”“渡河”之情节,“乞请于河鼓织女当会”的愿望,都是汉代人们都是对牛郎织女分离的关注并给予同情的体现和反映。

三、形成期

两晋南北朝时期牛郎织女的神话演变的更加详细具体。晋张华《博物志》曰: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有浮槎去来不知期……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某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

昔有一人寻河源,见妇人浣纱,以问之。曰:此天河也。乃与一,而归问严君平,云:此织女支机石也。

这则故事记载说见“织妇”与“牵牛丈夫”,虽未指明就是织女和牛郎,但可以看出天河里织衣的妇人,牵牛饮水的丈夫,俨然是人间男耕女织生活的写照,与汉代牛郎织女神话一脉相承。唐宋以后,牛郎织女神话与民间的“白衣女型”故事和“两兄弟型”故事相嫁接,使得牛郎织女神话与民间传说、仙话相交融,有了骨、血、肉的内容,而这个具体的神话典型,也将成为后世传说、民间故事的典型,更富艺术性和战斗性了。

四、牵牛织女神话悲剧性原因

首先是自然天象与人文社会的互相影响,牵牛星和织女星的位置分别再银河的东、西岸,此种位置正是夫妇之位。《礼记》云:“君在阼,夫人在房,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此夫妇之位也。”而且这里用“以东为夫,以西为妇”的阴阳之道,来象征日月之运行的天道。其次是“牵牛娶织女”的日子为“离日”,这个日子在人们的习惯中是不宜嫁娶的。“日书中以牵牛娶织女之日、女娲死日、禹取涂山女之日都是凶日,而牝月牡日则是吉日。”一些学者以以事记俗的方法研究禁忌日、凶日,这自然会形成一种习俗,也会让人们形成一种心理,就是将这些日子当作禁忌日。人们会受到心理暗示,即牵牛织女结婚的日子是禁忌日,不宜嫁娶否则会导致他们婚姻的悲剧。

一些文人以织女“贪欢废织”而受惩罚来解释牵牛织女的婚姻悲剧;另外两晋南北朝的文人还以“牵牛借天帝礼钱不还”而受惩罚来解释牛郎织女的婚姻悲剧。这两种解释都颇符合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

这种解释背后必然受到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一是汉末战乱四起,十六国北朝时期混战屠杀不断,耕地遭到大量破坏,经济基础受严重破坏。二是两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确立,土地兼并状况严重,此时士族豪强地主庄园经济是社会经济的最重要的成分,另外由于佛教的影响扩大寺院经济也占了比较大的比重,所以汉代延续的男耕女织式的小农自经济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因此广大人民将自己生活中遭受的困境投射到了牛郎织女身上。最后,受社会风气的影响,两晋南北朝的妇女,不像其他时代的女性那么拘束、勤劳,他们放诞风流、任情而动。第二种解释的相关材料如下:南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尝见道书云:牵牛娶织女,借天帝二万钱备礼,久而不还,被驱在营室。”这也是造成牛郎织女婚姻悲剧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牛郎织女神从星辰名逐渐神化和世俗化的演化,使这一神话传说从人物形象到故事情节再到包含的情感,都向普通民间世俗生活的演变,而世俗化生活化是牛郎织女神话演变的最终结果。通过与仙话、传说、民间故事的融合,使牛郎织女神话更加贴近普通人的生活现实,因此牛郎织女神话的悲剧性意蕴更能够使牛郎织女形象成为普通人寄托情感、消解痛苦的对象,它的影响历久不衰。

参考文献:

关于牛郎织女的诗篇(7)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287-01

一、七夕节名称来源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

二、七夕节日形成与古代典籍

追溯由牛郎织女传说形成七夕节的过程,时间当在战国,地点则在楚国。《诗经·小雅·大东》中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睆彼牵牛,不以服葙”的诗句,这是有关牛郎织女传说最早的文字记录,是牛郎织女传说的雏形。还有一首与织女有关的《周南·汉广》中所述“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诗中的“汉”即指汉水,又指天汉(银河),“游女”是指汉水女神或织女星神。楚人雄距江汉地区,甚重祠祀“汉之游女”。南北朝时南阳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注文云:“牵牛星,荆州呼为‘河鼓’”。而在南阳汉画像石 “牛郎织女星座”中,正是以河鼓为牵牛。

三、七夕节日发源地

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在全国各地的民间流传相当广泛,故事的起源地,一直在河南南阳、山西和顺、山东沂源和陕西西安等地争执不休。

根据现代诸多的民俗类的出版物,大都记载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南阳,完全符合神话传说地方化的特征。牛郎织女传说的诸多版本中,都离不开织女的纺织技术。据文献记载,南阳历代养蚕业和丝绸业发达,由此形成了乞巧风俗,见证了“奇巧”中的织女与南阳丝绸的渊源关系。牛郎织女传说的地方化,所反映出的农耕地区的特点非常明显。耕牛是农耕地区不可缺少的役力,是从事农耕的主要“生产力”。

山西称和顺是中国牛郎织女爱情传说的发源地。传说中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发源于美丽的天河梁下、沐浴池畔。在和顺当地乡间,一直传承着许多与牛郎织女故事相关的古老地名与景物名称。诸如牛郎洞、金牛洞、喜鹊山、南天门、天河池等与故事主人翁相对应的地名,一段段优美的故事被当地百姓传诵着。

山东沂源则拥有目前国内唯一一处传说与实地实景相对应建于唐代的织女洞和牛郎庙珍稀景观。两处景观隔沂河相望,沂河与银河的谐音,一河两岸的山水格局,与天上“牵牛星-银河-织女星”遥相呼应,惊人的相似,形成了天人合一、天地神奇的独特景观组合。2008年,沂源县与中国民俗学会举办了全国首届和第二届中国“牛郎织女传说”学术研讨会,专家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认定沂源是“牛郎织女传说”的核心传播地,沂源被中国民俗学会授予“牛郎织女传说之乡”。同年6月,沂源“牛郎织女传说”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西西安是座历史古城。据史书记载当年汉武帝在这里开凿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大人工河—昆明湖,把它比作天上的银河。为了上应天象,就在河两岸特地雕塑了牛郎和织女像,逐渐演绎出了牛郎织女的民间爱情故事。七夕当日西安市在昆明池两岸,举办大型纪念活动外,“华清池七夕中华情人节”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也同时启动。

四、中国情人节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关于牛郎织女的诗篇(8)

乞巧节来源于一段迷人的神话故事。 天上有一条白茫茫的带子贯穿南北,这就是天河(天文学上叫银河)。在天河的西边有颗织女星,发出青色的光辉,它与其他四颗小星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仿佛是一个织布梭子。在天河的东边有颗牛郎星,放射出橙黄色的光芒,它与其他两颗星构成一副担子,好像在用担子担着什么东西似的。 传说,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她美丽而勤劳,善于织布。她用神奇的丝线织出了五颜六色的云霞。人间有一个放牛郎,勤劳而善良,父母亲很早就去世了,孤苦无依,只有一头老牛跟着他。那头老牛是金牛星变化而成的。有一天,老牛告诉他,织女到银河洗澡时,可把她的衣裳拿走,便可以得到她做妻子。牛郎听了老牛的话,趁织女下河洗澡之际拿走了她的衣服,并向织女求婚。织女对这个鲁莽却又勇敢、勤劳的少年也产生了好感,于是答应了牛郎的要求。结婚后,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非常幸福美满。王母娘娘知道他们结婚的事后非常恼怒,命令天神下凡把织女抓回来,要给她严厉的惩罚。牛郎悲痛万分,挑着一双儿女赶到天上寻找织女。当他快追上织女的时候,王母娘娘忙拔下头上金簪一划,前边立即出现一条波滔汹涌的天河,将牛郎、织女隔到了河的两边。 织女被抓回天宫后仍不屈服,一定要和牛郎过日子。天长地久,王母娘娘也拗不过她,只得准许她在每年七月七日晚上,由喜鹊搭桥与牛郎相会一次。 从此以后,人们传说每逢七月七日,天空中很少见到喜鹳,因为它们都到天河搭桥去了。还有人说,这天夜深人静的时候,在葡萄架下或茶豆架下,还可以听到牛郎和织女亲密说话的声音。

一年一度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虽然有些悲壮,却又弥足珍贵,因此,近些年有人便把七夕节奉为中国的情人节,从而使七夕节又增加了些许浪漫气氛。

南阳乞巧节习俗

织女是一位心灵手巧的女工。她在天上织出了绚丽多彩、层层迭迭的云霞;在人间曾把绝妙超群的织锦技术传授给妇女们。所以,每逢农历七月七日,各地的妇女们趁她与牛郎团圆的时候祭祀她,向她“乞巧”,即乞求得到灵巧。

西汉时,民间对乞巧节相当重视。节日前夕,张灯结彩,搭起乞巧楼棚。宋代钱帷演的《戊申年七夕》诗中说的“欲闻天语犹嫌远,更结三层乞巧楼”描写的就是这种情景。节日里,妇女们“张锦绣,陈饮食,树瓜果,焚香于庭”,把乞巧楼围上绸缎,在楼上摆放糕点及时鲜瓜果,并在院子里烧香祭拜。

针是妇女缝纫时必备的工具,在七夕时,她们穿针乞巧,希望得到织女的巧妙技艺,使自己变得心灵手巧,织布缝衣都能得心应手。因此,七夕晚上,妇女们用七根针和五彩丝线,望月穿针,谁能穿得快,谁乞得的巧就多。唐代诗人祖咏的《七夕》诗道:

向月穿针易,

临风整线难。

关于牛郎织女的诗篇(9)

所谓“七夕诗”,就是以“七夕”为诗题或背景,描写有关七夕神话传说或七夕节日民俗活动,借以抒情言志的诗作。唐代是中国七夕诗创作的“黄金时代”,从初唐到晚唐,七夕诗的创作不绝如缕,出现了许多七夕名作。深入观照和探讨唐代七夕诗的发展演变,可以从一个侧面深入了解唐代诗人情感发展和心路变迁的历程。同样的,深入剖析唐代七夕诗所承载的不同情感内涵,也可以让我们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发现和感喟唐代诗歌的博大内涵和深广情思。

就情感内涵而言,唐代七夕诗体现出以下三个方面。

一、“写七夕,表爱情”

爱情是人类最丰富也是最复杂的情感,歌咏爱情是中国诗歌创作永恒的主题。七夕因其蕴含了浪漫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广为流传。唐代诗人借神话爱情故事,融注自身的情感体验,吟咏出深广的爱情。

“悲莫悲兮生别离”,牛郎织女聚后相离,别后长望,成就了爱情史上的凄美遗憾。“通宵道尽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何仲宣《七夕赋咏成篇》的描述,哀婉而忧伤。骆宾王则在《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一诗中抒发了对牛郎织女“乍可匆匆共百年,谁使遥遥无期别”的深切同情。杜审言《七夕》“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也立足于对牛郎织女的同情与感叹。

李商隐的七夕诗,大多以牛女佳期相遇的爱情故事,抒发内心对妻子的无穷思念,是唐代七夕诗的升华。如《辛未七夕》:“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李商隐长期奔波,寄居他乡,与妻子长期分离,值此七夕之时,自然是感触万千。“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在牛郎织女“金风玉露一相逢”的时候,自己与妻子竟却分隔两地,既表达思念妻子之情,又感慨自己的身世遭际。

此外,在唐代七夕诗中,也有一改以往对牛郎织女分离的同情,转而歌颂他们美丽爱情的诗篇,崔凃《七夕》“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就是将天上人间的时间进行区别,没有了清江《七夕》中“惟愁更漏促,离别在明朝”的时间紧迫感,冲淡了牛郎织女相聚片刻的短暂,而是寄予了诗人对天上牛郎织女爱情的歌颂。

以七夕的爱情故事描写诗人对爱情之情,用此情写彼情,故而使唐代诗人的七夕诗形成诗人与题材不隔、读者与诗作不隔的面貌,从而让唐代的七夕诗拥有了更加动人的魅力。

二、“叹七夕,抒乡情”

“借景咏志”、“借景抒情”是诗人常用的表达方式,在《全唐诗》中,有许多七夕诗是诗人借七夕而抒发或是思乡、或是怀人情感的。

孟浩然《他乡七夕》云:“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在异地他乡,适逢七夕佳节,诗人倍增思乡思亲之情。远离家乡,看不见妻子在月下穿针乞巧,对月怀人,诗人生起无限去国怀乡之愁。羁旅之情,借七夕之景而流露出来。一个在外的游子,哪有闲情真正体会牛郎织女之情,有的只是对自身遭际的感叹与佳期未能与亲人团聚的凄惨。

再如,韦应物《七夕》云:“人世拘形迹,别去间山川。岂意灵仙偶,相望亦弥年。夕衣清露湿,晨驾秋风前。临欢定不住,当为何所牵。”被山川所隔,无法马上与家人团聚,诗人借牛郎织女的哀怨表达对自身与人世的感慨。全诗描写七夕,浸透着对人与自身、人与自然的思索感悟,令人回味。

“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对异国他乡的游子而言,恰遇七夕而孤身在外,心中的落寞与天上牛郎织女的团聚欢愉形成反差,乡愁之情应运而生。乡愁是每位旅人埋在心里的一颗种子,渐进佳节,心中乡愁则渐露无穷。卢纶在《他乡七夕》一诗中说:“回想敛馀眷,人天俱是愁。”诗人并未猜想牛郎织女的相聚缱绻,而是推己及人,自身的满腹乡愁,天上的牛郎织女应该也与自身一样,有着愁绪。诗人乡情漫天,然佳节未能与亲人团聚,故唯有吟咏七夕,与牛郎织女共度佳节的同时,表达浓烈的思乡之情。与之相反的是,权德舆在《七夕见与诸孙题乞巧文》一诗中说:“羡此婴儿辈,吹呼彻曙闻。”诗人以平和的心情乐看儿孙欢呼相闻的七夕情景,表达了诗人安享怡然的天伦之乐。与卢纶的借七夕抒泄愁绪,形成鲜明对比。

三、“咏七夕,道闲情”

在唐代的七夕节中,有多种风俗,泛舟吟诗就是当时民俗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卢照邻《七夕泛舟二首》,任希古《和东观群贤七夕临泛昆明池》、《和李公七夕》、《和长孙秘监》,梁锽《七夕泛舟》,李嘉祐《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书相问,因以赠之,时七夕》等都是诗人于七夕外出泛舟游艺所做。诗人在泛舟游玩中,抒发七夕闲情。

卢照邻在泛舟时,看到“汀葭肃徂暑,江树起初凉”、“日晚菱歌唱,风烟满夕阳”的美景时,心中无限惬意悠然,“天潢殊漫漫”之景配上“日暮独悠哉”之情,可谓是情景交融,七夕节日带给诗人的悠闲舒漫之情,让读者为之神往。

这类诗歌将七夕作为秋季泛舟游玩的一个特定日子,诗中没有对七夕凄美爱情故事的描摹,也没有愿望与祈祷的表达,有的只是诗人外出游玩悠闲赏景的舒畅心情。

在唐代,宫廷内七夕游玩的氛围更为浓烈。王建《宫词》曰:“每年宫里穿针夜,敕赐诸亲乞巧楼。”凡是得到皇帝宠幸的妃子,都可享有敕赐乞巧楼的殊遇。皇帝除了和妃子们共度七夕之外,还会和大臣们游宴酬唱,兴趣所致,皇帝就会要求身边臣子们进行赋诗。此时所做的七夕诗,大多带有游宴应酬的色彩,并无诗人的真情实感。此类奉和赋咏的七夕闲情诗,在初唐最为突出。如李治《栖息宴悬圃二首》,陆敬、沈叔安、何仲宣、许敬宗等人的《七夕赋咏成篇》,李峤、杜审言、刘宪、苏颋、李乂等人的《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就是这方面的代表。这些诗歌沿袭六朝传统,辞藻华丽,言语典雅,但因其为应酬之作,多数只是“织女”形象的华丽塑造,并非有感而发。例如,陆敬《七夕赋咏成篇》云:“夙驾鸣鸾启阊阖,霓裳遥裔俨天津。五明霜纨开羽扇,百和香车动画轮。婉娈夜分能几许,靓妆冶服为谁新。片时欢娱自有极,已复长望隔年人。”诗中织女的装扮高贵而典雅,织女所坐的为“夙驾”,织女所穿的叫“霓裳”,织女所带的称“霜纨”,织女所拿的是“羽扇”,还有“香车”、“画轮”……诗中对每一个细节的描写都用最美之词,堂皇而富丽,然而缺乏的是诗人的真情。张文恭《七夕》诗:“映月回雕扇,凌霞曳绮衣。含情向华幄,流态入重闱。欢馀夕漏尽,怨结晓骖归。谁念分河汉,还忆两心违。”也是如此。

此外,七夕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其独特的风俗节令也成为了唐代诗人歌咏的主题之一。

七夕又被称为“乞巧节”,在这一天,女儿们在家中供奉瓜果,向织女“乞巧”,乞求穿针缝衣的技巧,也乞求爱情的幸福和婚姻的巧配。“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在《乞巧》一诗中描述了长安城中家家乞巧穿针的盛大场面。崔颢在《七夕》一诗中这样描述七夕乞巧之盛况:“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妇女们借七夕乞巧,虔诚地向织女乞求,祈祷自己的心灵手巧,婚姻美满。祖咏《七夕》:“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描写的就是妇女们在自家庭院摆满果盘,向月穿针,乞求自身可以精于女红、聪明灵慧的真实场景。“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妇女们还通过相互争巧表达内心对手艺灵巧娴熟和家庭婚姻幸福的迫切渴望。七夕乞巧的风俗,在唐代非常普遍。罗隐《七夕》:“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写的就是妇女排队依次穿针拜月的生动情景;而刘言史《七夕歌》:“碧空露重彩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则是表现妇女摆彩盘,向花求乞蜘蛛丝的真实场景。“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在唐代的寻常百姓家中,更多的是妇女在自家庭院之中望月跪拜,穿丝乞巧。尽管具体的乞巧方式略有不同,但祈求通过乞巧获得灵秀和幸福的愿望则是相同的。

唐代还有七夕曝衣的习俗。沈佺期《七夕曝衣篇》云:“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粉席。曝衣何许曛半黄,宫女提玉箱。”可以看到当时宫廷七夕曝衣的盛大局面。所曝之衣多华丽绚烂,体现出当时宫廷豪华、奢靡的生活。此外,沈佺期《七夕》诗也有“月皎宜穿线,风轻得曝衣”的描述,这是唐人七夕特有的一种风俗。

七夕诗表达了天上人间的悲欢离合,也留给了文人墨客以无限的心灵遐想。在七夕诗中,我们可以深切体味唐代深厚的文化内蕴,也可以品读唐代七夕丰美的民俗内涵。

参考文献:

[1]彭定求.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0.

关于牛郎织女的诗篇(10)

套用最常见的广告语,我们是拥有皇皇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南怀瑾先生说,这个数字还得往上加。我觉得水分已经够大了,自欺欺人也需要节制。),爱情故事我们多的是,凄凄惨惨的轰轰烈烈的感天动地的扭扭捏捏的,要什么有什么。我们有孟姜女,有梁祝,有白蛇传,还有牛郎织女。其中牛郎织女的故事,我们每年七月七都在重温,为什么还要在2月14日去买玫瑰花?七月七日才是我们中国人的情人节啊!

在这个“崇洋”的时代,张扬一下我们的传统文化,实在是个美好的心愿。赤子之心,皇天可鉴。不过张口下结论时,别那么斩钉截铁。

七夕是个什么节

东晋的郝隆搞过一次行为艺术。他在七月七日这天裸出大肚子躺在太阳底下曝晒。邻人诧异,郝隆说,我也把肚子里的书晒晒。准确地讲,“七夕”最初并不该叫“七夕”,因为它的活动都在白天。这算是“七夕”最早的习俗之一,晒书。

同在七月七日,看见北面富人区院子里挂满华丽服饰。璀璨夺目,一个小屁孩找来一根长长的竹竿,把他的短裤像升旗一样挂到半空中,让它随风飘扬。面对在座大人们的不解,小屁孩无奈地说,我也不能免俗,只好这样了,这个“俗”便是曝衣节。这个小屁孩就是后来成为“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

“七夕”曝衣在汉初就已经流行,汉武帝时皇家大院还专门修了曝衣阁:“太液池西有武帝曝衣阁,常至七月七日,宫女出后登楼曝衣。” (宋卜子《杨园苑疏》)

《四民月令》记录七月七日说:“是日也,可合药丸及蜀漆丸;曝经书及衣裳;做乾糗,采葸耳也。”“合药丸及蜀漆丸”、“做乾糗”、“采葸耳”等仪式感十足的程序,充满了古人对时令的崇拜。“七月七日”在传统文化中深有背景。七月是粮食成熟的季节,“七”则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数字。《河图》曾经用“1-10”十个数字揽括宇宙洪荒(《易经》称“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洛书》进一步将这组数字精简为“1-9。在这九个数字中,“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二、四、六、八”为阴数。按照徐整的说法,“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三五历纪》),“七”富含着吉利和力量的暗示。汉武帝刘彻出生在七月七日,北魏道武帝拓跋也出生在七月七日;传说西王母夜会汉武帝,也是在七月七日;还有“七步诗”、“七仙女”,以及不胜枚举的“七”字头的诗文赋作。而且在古代中国的岁时节庆中,“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都是很得宠的日子(还包括一月七日的“人日”)。

这些岁时节庆的日子到今天大部分已经被淡忘,或者落魄成为为了纪念的纪念。有人责之以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有人责之以物欲横流入情冷落。原因且不去说它,这些节日多已作古,确是不争的事实。不过七夕还是一直被人们记取,甚至随着时代的推演被赋予新的内涵。因为它还有一个传扬千古的传说――“牛郎织女”。这要从七夕夜的习俗“乞巧”说起。

乞巧仪式在双朝荫芽,晋人葛洪撰《西京杂记》讲“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同时代的周处在《风土记》中记述说:七月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河鼓、织女乞富乞寿,无子乞子。惟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乃得言之,颇有受其祚者。

“河鼓”是牵牛星,“织女”就是织女星。用现代天文学解释,牛郎织女是银河东西两岸的两个星座,其中牛郎为天鹰座,织女为天琴座。天鹰座三星一线,牛郎星最亮,东南有六颗牛宿星;天琴座三星成三角形分布,东面还有四颗星构成四边形。这个构架为后人提供了穿凿附会的素材。

公元前124年秋,汉武帝首次将身处霄汉的牛郎织女请到人间。他在昆明池给两座星宿塑了两座石像,“牵牛立其左,织女处其右(张衡《西京赋》)。”据考古学家考证,这两尊石像现在还保留在陕西长安县斗门镇附近。牛郎挺拔刚健,织女跽坐岸边。遗憾的是牛郎织女在天上隔河相望,来到人间,同在一个城市,同在一个街区依然只能遥相望,没能改变这一宿命。

从爱情悲剧到商业喜剧

在《古诗十九首》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完整的牛郎织女的悲剧爱情: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往后还有牛郎在老牛的授意下偷了正在洗澡的作为七仙女之一的织女的衣服,娶她为妻;织女恋爱后巯于织布。天帝很生气,划银河为界,令牛郎织女一年才见一面……诸多版本不一而足。这些集体记忆代复一代,口口相传。

跟牛郎织女的故事一样蔓延恣肆的,是宫廷坊间的乞巧习俗。唐宋年间,这个习俗的影响力达到了巅峰。五代的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载:

帝(唐玄宗)与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游宴,时宫女辈陈瓜花酒馔,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又各捉蜘蛛于小合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问亦效之。宫中以棉站成楼股,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

而宋朝人吴自牧的《梦梁录》如是说:

七月七日,谓之七夕节。其日傍晚,倾城儿童女子,不论富责,皆着新衣。富贵之家,于高楼危榭,安排筵会,以赏节序。又于广庭中设香案及酒果,遂令女郎望月瞻头列拜,乞巧于牛、女。或取小蜘蛛,以金银小盒盛之,次早观其网丝圆正,名日“得巧”。

“双针竞引双丝缕,家家尽道迎牛女” (张先《菩萨蛮・七夕》),“馨香饼饵,新鲜瓜果,乞巧干门万户” (吴潜《鹊桥仙》)。风靡程度,一时无二。而牛郎织女的悲剧遭遇更是引来了文人们接力棒式的鸣冤叫届、长吁短叹。曹丕、庾肩吾、萧衍、李治、杜甫、白居易、李贺、李商隐、宋之问、晏几道、柳永、苏轼、范成大、朱淑真、杜牧、颜延之(排名不分先后)……据统计,《全唐诗》收录了54位作者的七夕诗82首,《全宋词》收录62位作者108首七夕诗,这里面还不包括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作家――“佚名”。

这些诗文描叙七夕乞巧,伤怀于牛郎织女的聚少离多。让每一个“略懂”爱情又熟知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人都感动得鼻涕一把泪一把。唯有宋朝词人秦观标新立异地作了一首《鹊桥仙》,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国学”复兴,开始有人提议把七夕定为中国的情人节。这个提议得到了商家最广泛的支持,因为他们终于可以一年拥有两个以上狂卖玫瑰花和婚纱的节日。

其实看完前面的文字,大概可以判断,七夕原本跟情爱没有几分关联。后来傍上这个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把七夕定格为中国人的情人节,是要把一个悲剧活生生地拧成喜剧,唯一合理的只是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情。

事实上,七月七日还是古代中国举行另一个仪式的日子,一个很早就开始被女同胞们咒骂的日子。古代中国男人“采守宫阴干之,合以井华水”,在七月七日这天涂在女人的身上。当然,这是陋习。

此外,影响中国人几千年的占断预测学也不认为七月七日是一个适合谈情说爱的日子。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代占卜简书《日书甲种》中,有以牛郎织女为占的几条断卦:其一、丁丑、己丑取妻,不吉。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三弃。其二、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不需要明白占断理论, “不吉”、“不果”就足以让人却步。

而且织女也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温柔贤惠洁白无暇,她也闹过丑闻。在隋朝人张文恭眼中,织女浑身攒下的欲望在“七夕”澎湃而出:映月回雕扇,凌霞曳绮衣。含情向华幄,流态入重闹。欢馀夕漏尽,怨结晓骖归。谁念分河汉,还忆两心违。

上一篇: 国网公司培训个人总结 下一篇: 外语教师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