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科技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30 22:41:22

药学科技论文

药学科技论文篇(1)

中药产业作为中国医药卫生保健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发展传统中医药一贯是中国政府的重大国策。中共十七大报告和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积极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措施。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中药现代化”的技术创新到中药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药产业现代化在提高产品质量和规模化发展方面成效显著;但对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推动的效果并不明显,表现为在出口贸易过程中过多依赖初级产品,以耗竭中药自然资源为代价。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是一个双向接轨的问题,探索中医药知识体系结构和中药产业技术科学构建问题意义深远。

1 古代和近现代中医药教育的发展状况

中医药教育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从最早的《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到鸦片战争之后的西学东渐,中医药教育的知识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1.1 我国传统中医药学教育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障,中医药教育被我国历代中医药教育家所重视,并提出适合当时中医药教育的发展思想。从封建社会早期中医学校教育兴起时始,历时两干余年兴衰起落,学校教育和师承授受教育的两种中医药教育形式为继承发扬中医学术起到了巨大作用。

《黄帝内经》认为医学“至道在微,变化无穷”,要求学医者“去故就新,乃得真人”,非常重视医学人才对医疗技术的掌握。《灵枢•病传》谈到“诸方者,不可能尽行诸术,非一人之所尽行也”,是最早的医药学专科人才的培养思想。孙思邈认为完备的知识结构使学医者具有广博的知识,将有利于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即所谓“医者意也”。金元医学家朱丹溪和罗知悌十分注重对古典医籍基础理论的学习,告诫“学医之要,必本于素问和难经”。明末清初医学家徐大椿指出,医学知识包括医术和医道两部分,医术是实用技术,医道是基础知识。自鸦片战争后的西学东渐以来,西方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并向中国迅速传播并影响着中国近现代以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兴起,新技术的应用,对中医药学的发展产生影响,因而要求中医药人才具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科技知识和技能结构。

1.2 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沿革

我国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定的职业化层次的需要决定的,这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的培养,可分为中医药的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三类。中医药本科教育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创立时期、文化革命和改革开放时期。

1956年,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中医学院的建立,标志着从依靠师徒传授的中医药教育正式纳入了国家正规高等教育的轨道。1959年,国家卫生部制定了中医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思想觉悟的、系统掌握中医学理论和具有现代医学基础知识的高级中医师。到1966年,全国共建立了21所中医学院。文化革命时期,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一度停止了教学,直至1972年才重新恢复招生。1977年以来,中医药教育恢复了招生考试。据《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显示:到2008年初我国已经建立47所独立的高等医药,72所中等中医药学校,形成了以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以及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中医药教育体系,中医药人才应当具有坚实而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2 我国中医药教育的知识结构分析

我国中医药教育直接影响着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古代中医药没有出现明显的医药分业,中医药教育更多是针对中医临床实践所设置的,中医临床服务和中药产业两者的知识结构应有所不同。

2.1 古代中医药教育的知识结构体系

我国古代中医药教育主要依靠师徒传授,由于无系列教材和稳定的课程内容,学生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师承学识和经验的局限。综合古代各主要学派的师承教育的课程内容,大体上是以经典医籍、文、史、哲有关知识和专科科目为主的,这也为后世形成中医药学主要分科和最后确定为官府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打下了基础。

自周朝起就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之分。隋唐的太医署分医学及药学,据《唐六典》记载,分为四科,即:医科、针科、按摩科(伤科)和咒禁科;医科分体疗、少小、疮肿、耳目口齿、角法等;课程规定先学《素问》、《神农本草经》、《内经》和《甲乙经》等基础课,然后再分学科学习;课程结构分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基本形成了课程结构的雏型。宋太医局的医学教育初分方脉、针、疡三科;宋神宗以后设九科专业学习,而且规定必修课为:《素问》、《难经》、《诸病源候论》、《补注本草》和《干金要方》,令医学生轮流为各营将士治病,并按其治疗结果分上、中、下三等,予以奖励。由上可见,古代中医药教育对医学实践极为重视,并使课程结构渐趋完善,是构建现代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的基础。

2.2 近现代国家对中医药教育的专业设置

近现代中医药教育主要是课程设置中加入了西医学教学。鸦片战争后,西医传入使得中西医得到广泛交流,形成了中西医汇通派,一些中医药教育家把西医的许多内容纳入了教学过程。1929年7月,中医界在上海召开会议,规定中医学校教育的课程有:生理、病理、国文、诊断、医经、医学通论、针灸、推拿、外文、卫生及西医课程共29门。特别是1931年后,成立了国医馆,拟定了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课程,为中医药课程结构的形成做了必要推备。

建国后中医药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1956年至1966年根据中央政府的指示精神,虽设置了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等专业,但此时期的课程建设和课程结构所选用的教材没有脱离历史上中医药教育课程。1985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扩大了中医药专业范围,设立了骨伤、护理、中药资源、中医基础理论等十几个专业。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出台后,各校的专业调整与建设发生了重大变化,增设了新专业,中医药教育新专业出现了一个高潮。高宝忠和杨天仁[1](1999)提到21世纪中医药人才应当具有全面、合理、优化和复合型的知识结构系统和能力结构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医学科学和技术不断进步,中药产业现代化积极推进,对中药产业国际化认识逐渐深入,探索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3 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

将中医药行业分为中医服务业和中药产业,并参照钱学森院士体系的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分析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对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1 中药产业知识体系概述

借鉴钱学森院士提出的“三个层次一座桥梁”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1,相应提出中药科技发展的学科体系结构:中医药基础理论层次,中药技术科学层次和中药技术创新层次,通过“阴阳学说”和“整体论”等辨证思维与哲学层次相连接。(图1)

基于传统哲学思维和民族文化的中医药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丰富和发展了世界医学诊疗体系。但是目前国内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理论与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没有遵循中药产业知识体系框架,割裂了中医药基础理论与中药产业的内在联系。中医药基础理论是朴素的系统论思想,在中药管理科学中属于基础科学层次,中药产业发展理论的属于技术科学层次,中药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技术创新)属于工程技术层次。结合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运用创建中国现代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的综合集成,对中药产业发展进行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与研究,将为中药产业发展和中药国际化带来新的思维和方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图1 中药产业发展的知识体系结构

冯显威和贺达仁[2](2002)论述了医学科技的体系结构;现代医学科技的体系包括基础医学、技术医学、应用医学和人文社会医学(医学人文学)。贺达仁[3](2005)将医学知识的发展分为原始医药时代、经验医学时代、实验医学时代和技术医学时代。田中识章(日本)[4]将汉方医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由汉方思想和汉方哲学形成汉方医学体系的主干,“即使到现在仍然通过辨证论治对下部产生很强的影响”。因而,将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纳入到中医药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之中,将促进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3.2 中药产业技术科学的构建

国内学术界和行业内习惯于将中医服务业和中药行业结合起来分析和研究,统称为中医药行业,即“医药合业”,这源于过去中国技术科学层次缺失的原因。钱学森院士[5](1988)指出“中医理论是祖国几千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非常珍贵”,“但中医理论现在还放不进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去”;“它是有用的知识,这种不是科学但是有用知识的宝贝还很多,我们不妨称之为‘前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不断把前科学变成科学”。中医药是中医服务业和中药产业两个行业的结合体,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医药学借助现论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并涌现出众多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假如将中药产业从中医药学中分离出来,创建以中药产业为主的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结构,中医药学就容易进入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了。“由于历史、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有着显著的不同特点”。2中医学、中药学和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中药学逐步分化为临床中药学、中药资源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成药等各分支学科。(表1)

表1 医药产业中的医学与药学交叉学科

化学制药业 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制造

医药学的思维基础 还原论的思想 整体观的思想

基础科学层次 分子生物学 中医药基础理论、

技术科学层次 药理学、制剂学、制药工艺等 中药炮制学、中药学、方剂学等

医学与药学学科的纽带 药理学 方剂学/中药学

二级学科 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等 中药炮制、中药栽培、中药制剂、中成药学/方剂学等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学科,也是医学和药学之间紧密联系的纽带”【6】。随着临床实践的发展,药理学作为临床药学的重要学科之一,使得临床药学成为了临床与药学(医药)联系的纽带。相比较而言,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衔接中医学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主要桥梁和纽带,也是联系中医学科和中药学科的桥梁和纽带,使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得以成为有机的整体。另外,方剂学上挂基础,下联临床,也是中医药学的“桥梁”学科(图2)。基于医学治疗手段的选择,药理学和中药学(方剂学)分别为西医学和中医药学的纽带学科。中药产业是以服务中医临床为目标的工程技术,构建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成为制约中药产业和国际化发展的瓶颈。以中药学/方剂学和中药药理学为技术科学层次,并吸收现代医学知识,以指导中药工程技术,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

图2 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中药提取物所依据的技术科学理论

4 结束语

过去中国国内习惯于将中医服务业和中药行业结合起来分析和研究,源于过去中国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不明晰和技术科学层次缺失。遵循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的“医药分开”的指导思想,参照国际上通用的医药分业制度,借鉴国外产业发展规律推动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构建中药产业知识体系结构,建立与完善中国中药产业的“技术科学”层次。将中药产业技术科学构建问题纳入到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之中,为中药产业走向国际医药市场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高宝忠,杨天仁.面向21世纪中医药教育思想探析[M]. 北京: 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201-202.

[2] 冯显威, 贺达仁. 医学科学技术哲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年第1版: 220~221.

[3] 贺达仁. 医学科技哲学导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第1版: 72~76.

[4] 张明澄. 中国汉方医学体系[M]. 东京: 耀文社, 1973年版.

[5] 钱学森.论人体科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

注:

药学科技论文篇(2)

[收稿日期]2013-09-16

[通信作者]*李冬雪,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医药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工作,Tel:(010)88225159,E-mail:.cn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当前,中医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长。本文围绕政策环境、经费投入、人才队伍、科技成果等方面,梳理了我国中医药科技发展的基本现状。

1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中医药科技发展,政策环境逐步改善

“十一五”以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纷纷制定了各种规划及政策来促进中医药的科技发展。2006年,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加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以中医药理论传承和发展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与多学科融合,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构建适合中医药特点的技术方法和标准规范体系,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并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列为人口与健康领域的优先主题。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到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中医药工作,开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新局面。2010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到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2012年,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等,里面均涉及了发展中医药的内容。

各部门也大力协同,了很多相关规划及文件,推动中医药科技的发展。科技部2007年1月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中医临床研究、中药产业发展、基础理论研究、标准规范研究、创新体系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列为优先领域。2010年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发展规划(2010―2020年)》, 提到发展中药产业,提升中药工业,改造中药商业,培育中医药知识产业和服务业,将中药产业培育成为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大健康产业。2020年,建成一批各具特点、布局合理、区域化协调发展的中药科技产业基地。2011年,科技部又陆续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等,均把中医药的发展列为主要内容之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2年下半年连续了《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中医药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共列举了16项重点任务。

可见,近些年来,国务院及各部门都非常重视中医药的发展,纷纷制定了各种规划及政策,这些政策的制定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政策大环境,也是中医药能够稳定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

2中医药领域研发投入经费持续增长,但同生物医药的其他相关领域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2.1中医药领域研发投入经费增长迅速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中医药领域产学研各部分R&D投入经费在2007―2011年间保持逐年增长趋势,研发投入经费总额由2007年的188 295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3 399 807万元[1-5],增长了约17倍,尤以产业研发投入经费增长最快,见表1。

表1中医药领域产学研各部分R&D投入经费数

Table 1R&D fund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eld万元

年度研发机构高校高技术产业200716 50828 106143 681200823 07639 604195 984200926 35251 148208 042201035 36455 674174 144201139 39066 7063 293 711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8―2012年),研究与开发机构“按学科分组的R&D课题”、“按学科分高等学校R&D课题”、“高技术产业R&D活动情况”。

2.2研发机构和高校的中医药学科研发投入经费与其他生物医药相关学科相比差距较大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1年,研发机构和高校的中医药学科的R&D课题投入经费与其他生物医药相关学科相比差距较大,中医药学研发投入经费只有临床医学研发投入经费的约1/3[1],见表2。

表22011年研发机构和高校的生物医药相关学科R&D投入经费数

Table 2R&D funds in biomedical field in R&D institutions and university in 2011万元

排名学科研发机构 高校1生物学259 614226 3232临床医学62 165226 3303基础医学37 92398 8944药学61 18856 6115中医学与中药学 39 39066 7066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36 98421 5447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7281 138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2年),研究与开发机构“按学科分组的R&D课题”、“按学科分高等学校R&D课题”。

2.3中成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经费与化学药品制造业相比差距较大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1年,中成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经费为3 293 711万元,不到化学药品制造业的1/3[1],存在较大差距,见表3。

表32011年生物医药各相关产业R&D投入经费数

Table 3R&D funds in manufacture of medicines in 2011

排名 分类2011年R&D投入/万元所占比例/%1化学药品制造业10 442 23255.322中成药制造业3 293 71117.453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业2 654 49414.064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2 486 14013.17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2年)“高技术产业R&D活动情况”。

3研发投入人员总量增长较快,且研发投入人员的主体正逐步由高校和研发机构向企业转移

3.1研发投入人员总量增长较快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中医药领域的研发投入人员总量从2007年的18 578人年增长到2011年的35 597人年[1-5],增长幅度达91.6%,增长较快,见表4。

表4中医药领域研发投入人员总量

Table 4R&D personnel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eld人年

年度研发机构高校高技术产业20072 4558 7037 42020082 77410 66713 66020093 40210 49915 46420103 64710 98910 45820113 89711 70519 995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8―2012年),研究与开发机构“按学科分组的R&D课题”、“按学科分高等学校R&D课题”、“高技术产业R&D活动情况”。

3.2产业研发投入人员数量增长迅速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11年,研发机构和高校的研发投入人员数量呈现持续稳步增长的趋势,增长幅度分别为58.7%和34.5%;但产业的研发投入人员数量增长迅速,从2007年的7 420人年增长到2011年的19 995人年[1-5],增长幅度高达169.5%,并且占中医药领域研发投入人员总量的比例也由2007年的39.9%提高到2011年的56.2%,充分表明科研投入人员的主体正逐步由高校和研发机构向企业转移。

4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取得成绩显著

4.1“中医学”科研数量增长显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网站数据显示,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的“中医学”文章的数量从2007年的15 164 篇增长到2011年的24 620篇,增长幅度达62.4%,文章总数量的排名由2007年的第9名上升至2011年的第4名;并且在国内论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10个学科排名中,“中医学” 也由2007年的不在前10名跃升至2011年的第6位[6],成绩显著,见表5, 6。

表5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论文数排名

Table 5Top 10 list for number of papers taken by CSTPC by discipline

排名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1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2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农学农学中医学计算技术3计算机科学技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计算技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4基础医学计算技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农学中医学5农学基础医学基础医学基础医学农学6药学药物学中医学药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7生物学中医学药物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基础医学8预防医学与卫生学生物预防、卫生预防医学与卫生学生物学9中医学预防、卫生化工化工化工10化学化学地学土木建筑土木建筑

表6国内论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10个学科排名

Table 6Top 10 list for number of papers cited by discipline

排名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1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2地学农学农学农学农学3农学地学地学地学地学4生物学生物学生物学生物学生物学5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6基础医学环境科学基础医学基础医学中医学7化学基础医学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基础医学8环境科学化学化学计算技术计算技术9计算机科学技术计算技术计算技术中医学环境科学10电力与电气中医学中医学化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另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SCI/EI/CPCI-S收录的“中医学”论文数从2007年的63篇增长到2010年的450篇[1,4],增长明显。

4.2中医药领域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明显增长2002―2012年期间,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和PCT申请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涉及中医药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量由3 074件上升至9 451件,增长幅度超过200%,增长明显;同时,2002年至2011年期间,涉及中医药领域的发明专利授权量由692件增至6 319件,增长了约8倍,增长更为显著,见图1~2。

5小结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科技的发展,各项政策及规划的出台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政策大环境,同时科研经费投入大幅增长,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都为中医药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可以说我国的中医药事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不可否认,中医药科技的发展与西医药相比,无论从经费投入、人才队伍,还是科技产出都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希望我国广大的中医药科技工作者能把握发展机遇,不断开拓创新,加强合作交流,尽快缩短与西医药的差距,使中医药发扬光大,在我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的影响。

数据来源于中国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CPRSABS数据库(图2同)。

图1中医药领域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度分布

Fig.1Annual distribution of patent applications for inven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eld

图2中医药领域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度分布

Fig.2Annual distribution of patents granted for inven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eld

[参考文献]

[1]2012中国科技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2011中国科技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2010中国科技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4]2009中国科技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5]2008中国科技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6]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EB/OL]. 2013-05-01.http:///tabid/640/default.aspx.

Present situ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hina

LI Dong-xue1*, XU Yi-jun2

(1.China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Beijing 100039, China;

2. St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of the P.R.C, Beijing 100088, China)

药学科技论文篇(3)

以产学研结合打造中药学专业学位主要培养环节中药学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明确要求,教学应以能力与技术培养为核心,聘请在中药研发、注册、生产等环节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教学,教学方式注重教师讲授与学生研讨、模拟、案例教学的有机结合。按照此要求,校企、校(医)院联合培养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应成为专业学位培养的主要形式。在此基础上,采取双导师制的指导方式,学校导师负责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合作单位导师负责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由此,校外基地建设也成为决定专业学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除了生产企业的技术、管理与市场营销等部门,医院临床药学部、药房以及医药公司等实践基地以外,充分发挥和利用高校现有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产学研基地等优势条件,与国家和各省重大工程、重点应用型科技攻关项目以及社会企事业单位的需求挂钩,是强化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支撑条件。

2构建举措

2.1明确人才培养定位,科学设置方向培养目标上,中药学专业学位旨在培养能够结合实际工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胜任中药产业各个领域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以此目标为指导,可以明确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应是从事中药产业各领域、各环节的质控、监管、营销的应用型人才,而非药物组成、机理及相关理论研究的学术型人才。在实际培养工作中着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培养:系统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全面胜任行业实际工作的实践应用能力;基本掌握生产、流通、管理与科研设计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具备敏锐发现、善于分析、快速解决应用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或突出事件的组织应变能力;同时注重人文与专业素质的培养,具备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和及时处理相关工作的沟通协调能力。

在学科专业方向,可设置为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中药制剂分析与质量控制、中药材种植与加工、中药市场营销与管理、医院调剂与制剂等5个主要方向,基本涵盖了中药产业及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方向要求研究生掌握中药新药研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熟悉中药新药注册法规和政策,具有现代中药产品研发各环节的科学设计能力,胜任现代中药研究与开发工作。中药制剂分析与质量控制方向着眼于中药及复方制剂的质量监控工作,要求学生掌握中药制剂定性鉴别等现代分析技术和方法。中药材种植与加工方向主要培养掌握药用植物栽培与鉴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从事中药材种植、鉴定、加工、炮制及中药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工作的专门人才。中药市场营销与管理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医药企业、事业单位需要,掌握营销、经济、法律专业知识与技能及中医药知识的高级管理人才。医院调剂与制剂医院制剂方向旨在培养能够开展医院制剂监管工作,对临床医生与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与信息服务的专门人才,应掌握中药饮片的鉴别、保管,掌握中药各种剂型的制备过程及各生产岗位的标准操作规程。

2.2强化阶段培养,优化培养过程围绕实践应用能力与技能的培养,拟设置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3个主要环节。其课程学习为第一阶段,时间为第1学期,在学校集中完成课程学习和基本实验技能;第2学期至第6学期为实践技能培养期,进入企业的生产技术、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部门进行专业实践技能训练,期间,第4学期至第6学期不脱产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第一阶段在主、副导师指导下填写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主要工作是按照课程要求完成所选理论课程和技能方法课程的学习。课程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组成。公共课由外语和政治理论课组成,为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主要反映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近期国内外研究进展,为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为方向分化课,是依据研究方向的不同,开设的侧重某一分支学科的系统知识,为选修课。

例如,制药工程与技术方向可设中药工业化制剂原理及技术、制药设备原理、中药药品设计与研发、GMP与技术改造等课程。中药检验与分析方向可设置中药品质评价与质量标准建立、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中药仪器分析专论等课程。医院调剂与制剂方向可设置中药临床研究管理、中药调剂学专论、中药临床循证评价、中药物流通论等课程。依据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应突出知识交叉性、实用性、创新性的特点,要注重理论学习与生产管理实际有机结合,以知识或问题(能力)为主线把不同学科知识加以综合,创新教学方法。

授课方式上,多采用课程讲授、案例研讨和实验设计等形式,重视发挥在中药产业管理环节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医院)专家参与教学。第2阶段是中药学专业学位培养工作的核心内容,主要在合作企业的生产技术、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部门进行专业实践技能实习,时间为2年半。第2阶段可分为专业方向的基本技能训练和专项技能训练两个部分。最后一年应属于专项技能训练阶段,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并进行资料收集,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完成开题报告评议工作,并进入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第6学期完成论文,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与申请环节。

2.3产学研结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专业技能训练工作中以产学研结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保证专业学位培养质量的主要手段。国际先进药学教育均着重于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侧重于实践技能训练,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以美国的Pharm.D学位为例,前1~3年进行早期药学实践或介绍性药学实践,第4年全年进行进阶药学实践。大多数学校在药学实践完成时不仅授予学位,还颁发实习毕业证,没有实习毕业证,就难以找到工作。英国的临床药学实践多采用连续性实践方式,时间大约为1年,实践范围包括医院、社区、药房、国民健康服务机构等,实践方式亦多种多样。日本、德国均有相似的药学实践要求。因此,中药学专业学位应充分发挥校企、校院联合培养的优势与特色,采取双导师制,即由学校在职研究生导师和合作企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共同担任导师,指导研究生技能训练与学位论文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导师在专业技能实习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实践技能培养环节应出台相应的技能操作大纲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确保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还应制定基地的建设规范,特别加强生产、流通等方面基地条件与教学设施建设尤为重要。

药学科技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6)04-0127-03

农药在防治农业病虫草害、保证农业丰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培养具有现代思想的农药科技人才已迫在眉睫。因此,当前大部分农业院校都设置了农药学相关专业,用来培育“三农”急需的农药学科技工作者。青岛农业大学自2005年创办我国第一个农药方向药学专业以来,在深入研究创新“3+1”人才培养模式[1]的基础上,对农药学课程体系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与实践探索。

一、课程设置与时代要求对接

(一)根据学生发展设置课程体系

农药学专业骨干课程体系由农药化学、农药合成、农药分析、农药生物测定及农药应用等课程构成,是一门理论、实验、实践紧密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应用型学科。对人才培养来说,专业课课程体系设置尤为重要。因此,我们的改革首先从课程体系的设置开始:改变实验实践附属于理论教学的传统方式,将实验课、实践课独立设置,加强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科研兴趣、实践能力,做到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高度匹配。另外,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置,往往忽视选修课教学,造成毕业生“千人一面”的格局,非常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鉴于此,我们加大了选修课教改力度:提高选修课程数量和要求,拓展、放大学生自我拓展的空间,为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经过数年的探索与改革,我们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表1)。

(二)“四加一减”,重在技能培养

1.增加选修课:设置农药方向选修课26门,共848学时,要求最低选修216学时。大量的选修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我发展空间,有利于其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强项进行选择,有效应对社会多元化要求。

2.增加实验课:必修课程实验与理论比例为1.3∶1.5,二者接近,总的农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实验与理论比例为2.16∶5.02,比例合理。实验学时有所增加,学生动手能力得到训练,同时也培养了严谨的科学精神。

3.增加实践课:在校期间农药学专业实践课达到6.5周,折合195学时,超过必修理论课学时数,有效解决了当前大学毕业生实践能力差的问题,增强了学生干事创业的信心。

4.增加毕业实习学时:毕业实习为19.5周,加上第五学期、第六学期开始的科研训练与课程论文2周,合计21.5周,折合645学时。充足的实践时间,保证了学生科学思维得到系统训练,为以后工作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5.减少必修理论课:必修课只开设农药化学、农药合成、农药制剂、农药分析、农药生物测定等农药学体系核心课程,总学时150学时。有利于学生自我设计,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平台的建设与使用

严格地说,农药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整个课程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必须紧密结合、有效运转,才能培养出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农药学人才。为此,我们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了教学实验室、科研平台、研究室、实习基地等四个开放式平台(图1),并将其有机结合、高效利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教材体系的选择与完善

相对于医药学等传统学科来说,农药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相关教材、教学参考书很不完善。例如,目前尚未有农药学方面的国家规划教材,而已有的教材也存在内容滞后等缺陷。为了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我们尽一切可能采用农药学权威著作作为教材,同时有针对性地编写完善了农药学课程体系必须的配套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前,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或即将出版、由孙家隆编著或主编的农药学教材与教参有:《农药化学合成基础》(第一版)《农药学实验技术与指导》《现代农药合成技术》《农药化学合成基础》(第二版)《农药科学使用》《现代农药应用技术――杀虫剂卷》《现代农药应用技术――杀菌剂卷》《现代农药应用技术――除草剂卷》《现代农药应用技术――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杀鼠剂卷》《新编农药品种手册》《农药学实验技术与指导》(第二版)等。其中《农药化学合成基础》《农药学实验技术与指导》等已经被多所农药学相关院校采用为教材,《现代农药合成技术》获2012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出版物奖一等奖。教材、教参的完善,使学生视野开阔,学习时有一种得心应手的感觉。

三、课堂理论教学多元化,加强思维训练

“多元化教学”指的是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案例教学、研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并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互动式教学方法。

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导:全部核心课程(农药化学、农药合成、农药制剂、农药分析等)及部分重要选修课的教学,都已采用多媒体教学。我们对多媒体课件的基本要求是:条理清晰、图表丰富、图文并茂、动漫结合,讲授知识必须和生产实践、科学研究、学科前沿及学生未来发展相结合,摈弃“填鸭式”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以研究式教学为核心:这是我们近年来尝试的一种教学方法。将课堂教授的内容作为一个课题,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向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为以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基础。例如,在讲授《农药化学》课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时,我们将天然的毒扁豆碱作为一个课题,进行先导优化、创制经纬研究;同时将先导优化、生物等排、药效基团拼接等农药化学专业科研方法传授给学生,训练其发散性思维。以案例教学为依托:这是近年来我们大力推广的教学手段,即课堂教学以案例的形式进行。通过对案例的剖析与讲解,学生较深入地掌握知识要点,并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农药合成》课中丙溴磷的合成与生产教学中,我们将“丙溴磷的合成与生产”作为一个案例,通过“抽丝剥茧”式的分析,归纳得出如下合成路线图。[3]

根据合成路线,结合实例解析各种路线的优劣,从而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成与生产方案的能力。

以网络教学为辅助:即充分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及青岛农业大学农药学QQ群,与学生全方位互动。在每学期开始前将该学期课堂教学的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难点疑点分析等传至网络教学平台及农药学QQ群,让学生提前对该课程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地进行预习、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除课堂、课外答疑外,还在网络平台和农药学QQ群上进行答疑教学、作业讲解等,做到关键知识点课外答辩共用化、公开化,使全体学生受益。

四、重视实验教学,养成探索精神

(一)精选实验内容,实用与创新结合。实验教学应具有连贯性与梯度性,所以我们在设计农药方向药学专业培养方案时,学生实验以操作性和验证性实验为主。在此基础上,我们以提高实验技能作为《农药学实验技术与指导》的选题原则:和实际生产相关联的综合性实验占40%,设计性实验占40%,与科研相关的研究创新性实验占20%。力争每个实验都有与之对应的工业产品或科研课题,使学生实验过程中创造力得到有效激发,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独立实验,突出能力培养。学生迟早要走出校门,进入社会,成为独立的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动手能力、工作的主动性、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实验必须一人一组独立完成。实验前,在学习与研读教材、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形成各自的经教师点评与改进的实验方案;实验中,规范操作、记录详细,力争做到和科研紧密结合;实验后,认真归纳总结,形成一份包含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记录、数据处理、结果与讨论、问题与思考等内容的规范性实验报告文本。

(三)单独考核,提高重视程度。实验课程全部与相关理论课教学分离,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独立计算学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考核由实验部分和期末考核两部分构成,比重为60%和40%。实验部分主要考察实验准确度和实验报告的规范性,期末考试则主要考核实验技术与实验操作。

五、实践教学,深入社会

实践教学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在第六学期进行的农药学综合生产实习和假期进行的社会实践。其中第一阶段共4周,进行方式与内容如表2所示,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走出校门,深入企业,亲身参加生产,获取企业新工艺、新技术等知识信息,解决就业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实践教学的第二阶段在第六学期后的暑假进行。暑假前,学生自由组成实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进入社会,完成至少4周“真刀真枪”的岗位“职工式”的实践。时间和内容根据学生自我定位的就业方向确定,成绩由实习基地专家、学校指导教师共同确定。

经过两个阶段的实践活动,学校加强了与企业的沟通,学生对农药工业企业有了整体的认识,对自己的科研训练、毕业论文方向的选择及毕业后的发展方向有了清晰的定位,减少了盲目性;同时,也为产学研协同创新[5]打下基础。

六、提升科研训练与毕业论文的质量

科研训练、毕业论文采用导师负责制:学生、教师双向选择,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不超过6人。为了保持课题研究的连续性,相同的科研训练、毕业论文为同一位导师。科研训练在第七学期进行,主要内容为导师指导下的立题、文献检索、科研内容的基本素质培养,为第八学期毕业论文的撰写打基础。

毕业论文在第八学期进行,学生按照导师下达的任务书首先进行文献检索、立题研究,完成立题报告。报告经审查合格后,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一项农药学方面的课题研究。课题分为理论型与应用型,以密切联系农药学科为要旨。为了保证毕业论文质量,我们加强了检查力度:三月中旬进行中期检查,主要查看毕业论文进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六月中旬进行全面的“盲评”与20%的重复率检索检查。经数年的坚持,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七、建设师资队伍,“高、精、尖”全面发展

人才培养,离不开过硬的师资队伍。应学校要求,从2009年开始加大了在校教师培养和学科专家引进力度。目前,专职农药学教师17人,结构如表3所示:无论是职称、学历及年龄结构,还是访学与社会实践经历,都趋于合理状态。

药学科技论文篇(5)

Summary of development in scientific research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wenty years(1996―2015)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for twenty years" committee

[Abstract] The modernization strate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has been implemented for 20 years. A great deal of basic and innovative researches have been done on basic theory of TCM, effective substance, efficacy evaluation, action mechanism, intracorporal metabolic process, safety evaluation, clinical evaluation and quality standards. As a result, a series of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have been generated and promote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TCM, supported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TCM and accelerate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CM.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derniz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doi:10.4268/cjcmm20162201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医学科学的结晶,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原创的科学思维。传承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基本路线,就是要将中医药的原创思维转化为原创成果,解决当前医学科学难题,并诠释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将中医药原创思维和丰富经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实现传统优势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屠呦呦研究员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发掘中医药宝库的成功范例。

20 世纪90年代初,我国中药产业已有一定产业规模。但是,支撑中药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薄弱,主要表现为:中药基础理论缺乏现代诠释,对临床和新药研发的指导价值发掘不够;中药药效物质、作用机制、体内过程等研究还不够深入;符合中药特点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还很落后,不能满足需求;确保中药“安全、有效、可控”的质量评控体系尚未完整建立,质量检测方法及控制技术比较落后;中药创新研究技术平台不完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创新中药品种相对较少等。

历经20年的快速发展,中药现代化成就斐然,现代中药产业已具规模,经济社会贡献度不断增长,国际影响不断提升[1]。与此同时,支撑产业发展的中药科技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医药科学研究水平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据统计,2000年以来,中药相关研究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40项[2]。将近20年研究成果及影响梳理归纳,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 中药基础理论的科学内涵逐步得到现代化的诠释与发展

为了科学阐释中药基础理论的深刻内涵,中医药研究者开始寻求与化学、生物信息、数学、计算机等科学工作者进行跨学科合作,特别是借助系统科学、复杂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方剂配伍理论、配伍禁忌、药性理论、毒性理论等中药核心理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逐步得到诠释与创新发展。

1.1 中药性味理论研究 性味归经是中药的理论基础。通过系统研究,初步阐释了中药性味的本质及四性与五味的关系,包括中药同时具有性(气)与味;五味主要与中药的功效相关,四性主要与机体的能量代谢、物质代谢相联系;四性可通过中药对机体的能量代谢、物质代谢的影响予以评价归属,并探索出中药性味“可拆分性、可组合性”的中药性味理论研究新方法,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的性味评价方法相结合,建立了基于代谢组学生物标记物的中药寒热性预测模型,用于中药寒热温凉四性的归属评价[3]。

1.2 中药方剂配伍理论研究 在国家“973”计划3个项目支持下,丰富和发展了方剂配伍理论,并创造性地提出了“组分配伍理论”[4]。从现代医药学的角度揭示了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并依据“突出主效应,兼顾次效应,减少副效应”的原则,建立“效应配伍”策略,建立标准组分、组分配伍、组效关系、优化设计方法和关键技术体系,指导经典名方二次开发和现代中药研发。构建了药性相关数据库及数字化中药组分库,并建立了基于组分配伍的组效、时效关系及多靶点整合调节作用的组分中药研制技术平台。“组分配伍理论”不仅为诠释中药“七情和合”配伍理论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思路,而且开辟了一个重要方向,为创新中药研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对中药产业升级和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 中药毒性理论研究 中药毒性是一个相对概念,需要用现代语言进行阐述,解决对中药毒性认识的不足和误解。中药毒性具有特殊性,通过系统研究,证明中药毒性强度在“有毒组分/成分药材毒性饮片毒性复方毒性”传递链上并不是等效传递的,打破了国外学者关于“化学成分有毒就推演到其药材有毒,并进一步认定含有该药材的中药复方制剂有毒”的不科学逻辑推理,有助于纠正当前国际上对有毒中药的一些偏颇甚至错误认识[5]。此外,通过对何首乌、大黄等的毒性证候以及毒性药效的相关性研究,用科学数据证明了“有故无殒”的中药毒性证候密切相关的中药毒性理论[6]。

1.4 中药配伍禁忌理论研究 在集成散在于历代的文献资料和现代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深化研究,系统揭示了反药配伍禁忌的内涵及主要表现形式;反药配伍的稀疏关系、潜害特点,宜忌转化关系及开放性特点;提出配伍禁忌的规避及趋利避害的原则方法等,构建了基于“十八反”的现代中药配伍禁忌理论框架,丰富和发展了中药配伍禁忌理论[7]。

1.5 中药炮制研究 通过对传统炮制理论、炮制技术、炮制工艺与饮片质量标准等研究,初步建立了传统中药炮制传承体系、炮制技术创新发展体系、中药饮片生产和质量保障体系,基本满足了中医药事业对中药炮制技术、人才及产品的需要,为中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

2 符合中药特点的药效物质、药理评价、药代过程、作用机制、安全性及临床评价研究方法学体系已经形成

2.1 中药分析方法和技术进步 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是产生药理活性的基础。对中药复杂成分的认知,需要分析技术和方法的进步。通过20年的发展,多维气/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超导核磁共振等先进仪器设备和在线筛选、高通量/高内涵筛选、虚拟筛选、等效反馈筛选等活性筛选技术得到应用,成为解析中药的化学成分/有效成分(组分)的重要手段。针对如何快速、高效地从中药复杂体系中发现药效物质,研究人员创建了“谱效相关性筛选法”、“生物色谱法”、“成分敲入/敲出法”等新的研究方法与技术。特别是针对中药复方药效成分的整体研究难题,提出了“等效成分群”理论与方法,根据“从整体中解析部分,从部分回归整体”的研究理念,通过化学成分群定向敲除、活性反馈筛选、等效性评价等方法与技术,在中药复方全成分表征的基础上,采用逆向比较“成分群”敲除前后原方整体药效的变化,反推“候选成分群”对整体药效的贡献度,经过多轮等效反馈筛选,从中药复方的众多成分中发现能基本达到原复方药效的等效成分组合[8]。目前该理论和方法在中药经典名方研发中得到应用推广。

2.2 中药药效评价研究 现代检测手段的发展,使中药药效评价从整体动物病理形态、基本功能评价向细胞、分子水平的直观阐释发展,为从多层次、多环节、综合评价中药药效作用提供了支撑。整体与局部研究相结合、体外与体内相结合、体内过程与活性评价相结合成为中药药效研究的主要模式。近20年来,针对不同疾病、不同病理环节、不同靶点,建立了系列动物模型,包括各种自发性疾病模型、基因工程动物模型、药物诱导或手术动物模型、模式生物模型等,也包括各种人源、哺乳动物来源细胞模型,较好地应用与中药药效作用评价[9]。一系列新技术得到发展应用,包括数据挖掘技术、基于作用靶点的筛选和评价技术、基于内源网络平衡评价技术、基于体液药理学研究方法评价技术(体液药理学,包括血液药理学、脑脊液药理学、组织液药理学等)等,成为中药药效研究的重要方法。

2.3 中药复杂成分体内过程研究 中药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规律一直是个难题,也是重大科学问题。针对中药多成分造成体内暴露和变化过程的复杂性,提出中药“药代标识物(PK Markers)”的概念,并创建了生物样品微量物质分析技术、中药体内代谢物富集和制备技术、“诊断离子桥联网络”、“相对暴露法”、“物质组代谢组关联网络”等中药复杂成分体内过程研究方法学体系[1011]。另一方面,针对一些“药效确切、机制不明”的中药,可通过分析内源性小分子物质群的改变等代谢组学研究手段来考察其药物机制和作用效果[12]。中药体内过程研究技术的进步,使体内过程的“黑箱”初步被打开。

《中药现代化二十年》编写组:中药科技发展20年概述(1996―2015年)

2.4 中药作用机制研究 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手段,我国科学家不仅阐明了部分中药的作用机制,更基于中药“多组分、多靶点、多层次、多途径”的作用特点及中医药理论的“整体观、恒动观、辨证观”思想,将系统生物学、“组学”(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表观遗传组等)、网络药理学等具有“整体性”、“动态性”的研究技术方法运用于中药作用机制的探索之中,取得了系列标准性成果[13]。例如,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发现了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分子机制[14],丰富了APL靶向治疗的理论,对于推动其他类型白血病和实体瘤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5 中药新药安全性评价规范化研究 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1999年颁布《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即GLP》(试行)(2003年正式实施),其后在2007年SFDA颁布的新药技术审评补充条例中明确规定中药新药1~5类的安全性评价研究必须在获得GLP认证资格的研究中心进行,这表明目前中药新药的安全性评价逐渐与国际规范接轨。对一些有毒中药的毒性成分、致毒机制、量毒关系、毒性分类、毒性预测等进行深入研究,搭建了关键技术平台,完善了中药安全性评价体系,对科学客观地评价中药安全性、促进合理使用中药起到了推动作用[15]。

2.6 中药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近20年来,根据中医药的临床特点,借鉴国际上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以及新药临床研究管理规范等经验,中药临床疗效评价技术体系不断完善,逐步与国际接轨。从中医临床评价研究的特点出发,建立了包括伦理审查、机构设置、研究中心和研究者管理远程数据获取、试验药品管理、数据核查和动态管理、数据分析等技术平台,形成了“现场与远程交互的三期四查”质控方法,即临床研究早期、中期、结题前三期;内审、二级监查、三级稽查与四级视察相结合,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大大提高了临床试验的质量。建立了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开展真实世界临床研究,催生了临床研究新范式的诞生,一种更加适合中医药临床特点的、临床科研一体化的临床研究模式已经在应运而生,使临床试验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16]。

3 建成了中药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平台

3.1 中药制药技术发展 围绕着中药新药研发的各个关键环节,攻克了中药药效物质高效分离与鉴定技术、组分中药筛选与新药研发技术、中药超微粉碎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真空带式干燥技术、高速滴丸技术、中药经皮给药技术、中药缓控释技术、中药生产过程控制技术等一批制约中药新药研发与现代化生产的共性关键技术,有力推动了中药新品种研发和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培育了数十个年销售额过10亿的重大品种,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 技术平台建设 随着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的实施,建成了一批高水平的现代中药研究平台。如中药药效物质研究、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药安全性研究、组分中药研究、中药(网络)药理学研究、中药临床评价研究、中药新剂型研究、中药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中药制药过程控制技术、现代中药数字化提取技术等。一些技术研究平台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研究平台标准化建设也逐步与国际接轨,对中药产业提质增效发挥了支撑作用[1]。

4 构建了符合中药特点的质量控制体系

4.1 中药质量标准研究 随着对中药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现代化分析检测仪器在中药质量研究中的应用,确保中药“安全、有效、质量均一”的质量评控体系已逐渐完善[17]:在安全性控制方面,对中药内源性有毒成分以及外源性有毒成分(农药及重金属残留、真菌毒素、二氧化硫残留等)建立了高效、灵敏的检测方法;在中药鉴定领域创建了基于ITS2的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方法,为中药材物种鉴定提供了基因鉴定方法体系[18];在有效性评价方面,从控制“单一成分”、“指标成分”过渡到“多成分”、“有效成分”、等效/主效成分;在质量均一性方面,建立了针对整体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一致性评价技术来评价产品批次之间均一性与稳定性。特别是针对中药质量评价中存在的“指标成分选不准、含量范围定不准、药效关联性不强”的短板,创新性提出“等效成分群理论”以及“以等效成分群为标示成分”等更加符合中药复杂成分特点的质量控制体系[19]。

4.2 《中国药典》收载的中药质量标准大幅度提升 构建了包含来源或制备方法、性状、专属性鉴别、安全性相关检查、浸出物检测、含量测定等项目的比较完善的标准体系,部分品种还建立了指纹图谱/特征图谱和多成分含量测定相结合的整体成分控制标准,使我国中药质量标准水平在很多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例如,《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载中药2 158种,其中药材和饮片618种、植物油脂和提取物47种、成方制剂1 493种。无论是收载的品种,显微鉴别和TLC鉴别项目,HPLC含测项目及对照品、对照药材的数量均为国际植物药标准之最。新版药典还采用DNA分子鉴定法、生物效应评价法、LCMS联用法、指纹/特征图谱技术、一测多评法、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技术等新方法与新技术来解决行业难点问题,使得一大批中药标准已超越国际同类水平[20]。国家药典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积极推进中药标准的国际合作,我国学者也积极参加中药国际标准的制定,由中国科学家完成的丹参等9种药材27个标准已收入《美国药典》,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有望实现“主导国际标准制定”的目标[21]。

5 中药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

5.1 高水平论文显著增长 随着中药基础研究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学者发表的中医药SCI论文从20年前不到100篇增加到每年超过3 000篇,增长了30余倍,占国际论文的比例约从5%增加到35%,增长了7倍,主导世界中医药研究。不仅SCI论文数量有了显著增长,而且越来越多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杂志上。例如麻杏石甘汤加减银翘散的标准汤剂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研究结果在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发表[22],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结果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上发表[23],复方黄黛片治疗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分子机制的研究论文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上发表[24]等。还有一批高水平研究在JACS, Nature communications, Lancet等期刊上发表,这些高水平研究成果不仅带动中医药研究水平的提高,也扩大了中医药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影响力。

5.2 中成药海外注册研究进展 随着中药国际化的推进,一批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中药产品以药品身份开展国际注册研究。如复方丹参滴丸(胶囊)(T89)将完成Ⅲ期临床试验观察,血脂康胶囊、扶正化瘀片、康莱特注射剂、桂枝茯苓胶囊也已完成Ⅱ期临床试验。还有一批中成药在俄罗斯、澳大利亚及东南亚国家注册销售。地奥心血康、丹参胶囊在荷兰通过传统药物注册获准上市,成为欧盟成员国以外获得市场准入的植物药先行者。

6 结论

近几十年医学发展理念发生了深刻变革,许多与中医药理念相一致。可见中医药学虽然古老,但其防病治病理念符合先进医学的发展方向,现代生命科学所遇到的诸多困难和挑战,将从中医药中找到解决的思路和方法[24]。持续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发挥中医药在维护人类健康方面的特色与优势,是应对当今社会慢性病、复杂性疾病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我国在医学科学研究领域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中药现代化实施20年进程中,中医药科技工作者承担起了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任,开展了大量基础性和创新性的工作,取得了一批突出成就。但是,中医药的发展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还需要不断深化,现代化、国际化战略还需要持续推进。下一阶段,中药科学研究要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坚持创新驱动,在继承中医药的原创思维,保持中医药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方法挖掘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催生新的科学发现和新的技术突破,彰显出中医药原创思维的现代科学价值。下一阶段,要坚持多学科结合、产学研结合,更加注重学科主导性发展和全球引领性发展。对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进行更前瞻的思考和全球范围的布局谋划,以世界领先、国际一流为目标定位,主动发起以我为主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主导国际中医药相关标准制定,大力开拓中医药领域科技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探索构建国际产学研合作平台和网络,为引领未来新医药学的形成做出原创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伯礼,张俊华.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J]. 中国中药杂志,2015, 40(17):3331.

[2]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资办公室. 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EB/OL]. [20161030]. http:// nosta. gov. cn/web/index. aspx.

[3] 匡海学, 程伟. 中药性味的可拆分性、可组合性研究――中药性昧理论新假说与研究方法的探索[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 11(6):768.

[4] 张伯礼,王永炎. 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以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 [J]. 中国天然药物, 2005, 3(5):175.

[5] 赵军宁, 杨明, 陈易新, 等. 中药毒性理论在我国的形成与创新发展[J]. 中国中药杂志,2010, 35(7):922.

[6] Wang J B, Zhao H P, Zhao Y L, et al. Hepatotoxicity or hepatoprotection? Pattern recognition for the paradoxical effect of the Chinese herb Rheum palmatum L. in treating rat liver injury [J]. PLoS ONE, 2011, 6(9):e24498.

[7] 段金廒, 张伯礼,范欣生,等. 中药配伍禁忌研究思路与技术体系框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2, 14(3):1537.

[8] Liu P, Yang H, Fang L, et al. Bioactive equivalence of combinatorial components identified in screening of an herbal medicine [J]. Pharm Res, 2014, 31:1788.

[9] 刘建勋, 任钧国. 源于中医临床的中药复方功效的现代研究思路与方法[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 17(7):1372.

[10] 郝海平, 郑超, 王广基. 多组分、多靶点中药整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思考与探索[J]. 药学学报, 2009,44 (3):270.

[11] Yu K, Chen F, Li C. Absorption, disposition,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saponins from Chinese medicinal herbs:what do we know and what do we need to know more? [J]. Curr Drug Metab, 2012, 13(5):577.

[12] 王喜军.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系统方法学――中医方证代谢组学[J]. 中国中药杂志,2015, 40(1):13.

[13] 张伯礼. 系统生物学将推动中药复杂体系的深入研究[J]. 中国天然药物, 2009, 7(4):241.

[14] Zhang X W, Yan X J, Zhou Z R, et al. Arsenic trioxide controls the fate of the PMLRARα oncoprotein by directly binding PML[J]. Science, 2010, 328:240.

[15] 高月,马增春,张伯礼. 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的安全性关注及再评价意义[J]. 中国中药杂志, 2012, 37(1):1.

[16] 刘保延. 真实世界的中医临床科研范式 [J]. 中医杂志, 2013, 54(6):451.

[17] 钱忠直. 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质量标准――解读2010年版《中国药典》[J]. 中国中药杂志,2010, 35(16):2048.

[18] Chen S L, Pang X H, Song J Y,et al . A renaissance in herbal medicine identification from morphology to DNA[J]. Biotechnol Adv, 2014,32(7):1237.

[19] 杨华,齐炼文,李会军,等. 以“等效成分群”为标示量的中药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4, 16(3):510.

[20] 石上梅. 逐步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模式――解读2015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 [J]. 中国药学杂志, 2015, 50(20):1752.

[21] 吴婉莹,果德安. 中药国际质量标准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4, 16(3):496.

[22] Wang C, Cao B, Liu Q Q, et al. Oseltamivir compared with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therapy maxingshiganyinqiaosan in the treatment of H1N1 influenza:a randomized trial[J]. Ann Intern Med, 2011, 155(4):217.

药学科技论文篇(6)

一、关键词的概念

(一)学习:(1)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学习文化。学习先进经验。(2)效法:学习他的为人。

(二)创新:(1)抛开旧的,创造新的:要有创新精神。(2)指创造性:新意:那是一座很有创新的建筑物。

(三)振兴中华:大力发展,使中华兴盛起来。

(四)中医药事业: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中医:是指中国固有的医学。用中国医学的理论和方法治病的医生。中药是指中医所用的药物,以植物为多,但也包括动物和矿物。

本文所指的中医药事业,不但包括常见的汉族拥有的中医药事业,还包括少数民族的中医药事业。中医药是中国民众在长期的防病治病实践中创造的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具有“简、便、验、廉”的优势。

二、学习与创新的意义

(一)为什么要学习与创新中医药事业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在一次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开坛演讲中指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第一批为世界做出贡献的是汉语汉字,第二批能够深入到家庭,给人造福,让人信服,同时可以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的精粹,了解中国人精神和灵魂的,唯有中医。

许嘉璐说,中医对世界的影响很大,美国政府已经宣布,把看中医纳入美国保险的范围。过去在西方中医被认为是伪科学,是被禁止的,现在中医的理论与实践被认为是科学的、神奇的,是西医的理论解释不了的。越来越多的西方政要有了疑难病症以后到中国来治疗。

许嘉璐以“中医振兴:历史的必然,世界的需求”为开讲题目,从哲学理念与文化发展的渊源上,分析了中西医差异的根源,阐述了中医蕴涵的深厚文化根基及其重要价值。

他说,中医药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它本身,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的古老的文化。中医药文化的精髓与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多源一体、包容、吸纳、整体性、动态论和辩证思维”等特点相吻合。中医药自古就不断吸收各个部落、部族、民族,国家的医学成果;儒、道、释并容;药、针、推拿、养生并举;与西医结合;中医学中的“望闻问切”及处方中各味药的不同作用与“君臣佐使”的关系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论”思想;“经脉学说”的循环往复和“五行学说”的相生相克原理符合变动不息的自然规律;“六经辨证”、“理法方药”又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辩证思维。而西方古老文化的特色是一切从宗教派生,一元化;由不可证明的前提出发,按照“理性”逻辑思维证明。

许嘉璐指出,中国医学应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中医的特点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紧密结合,是一个综合的科学,它不仅医疗人的身还医疗人的心;中医当自强,要珍惜固有的成果、固有的传统文化;同时可引进世界的技术和设备,为我所用,使中医如虎添翼;要树立新的世界观:中国中医药不仅仅肩负着中国13亿人口的健康,而且还肩负着全世界人民的健康和生命。

新华网广州11月9日电(记者杨霞、毛一竹)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9日在广州表示,“医改”对更好地发挥中医药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大力支持中医药科技创新,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王国强在广州举行的“2009传统医药国际科技大会暨博览会”做了主旨报告。他说,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药在理论上具有独特的生理观、病理观、疾病防治观,其本质特征是从整体、功能和运动变化的角度来把握生命的规律和疾病的演变。

据王国强介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立足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人均占有卫生资源比较少、卫生投入相对不足的国情,在大力发展西医药的同时,将中医药作为医药卫生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了一系列发展中医药的政策措施。

当前,中国已基本建立起遍布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县及县以上中医医院有3000多所,中医从业人员达50多万人。中药产业不断壮大,中医药服务走向世界步伐加快,已遍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对中药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2008年中国中药出口已超过13亿美元。

他还表示,中国中医药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一些传统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传统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野生药用资源破坏严重等影响和制约了中医药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政府加快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

今年初,中国政府全面启动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对更好地发挥中医药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并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措施。王国强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认真贯彻医改文件精神,大力支持中医药科技创新,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他提出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技术、疗效评价等系统研究,推动中药新药和中医诊疗仪器、设备的研制开发,加强重大疾病的联合攻关和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发展现代中药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技术,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中药资源,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和国际合作平台建设,使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中医药是高科技

中医药发展有数千年甚至说自从有中国人类起就产生了中医药,中医药能在这个世界存在这么长时间就肯定了其具有独树一帜的科学性。为什么说中医药是高科技呢?许多人认为西医具有高科技性,而中医到目前为止很小看到有说其高科技性的说法及理论。其实很简单就可以证明其高科技的。(1)在世界上,中国是人口大国,为什么会成人口大国,证明其医药发达,中国医药在未引入西医时,只有中医。(2)世界上流行多次特大的瘟疫,西方国家的西药无法阻止其流行,唯有中华大地的中医药能阻止这些疫情的流行,并治好了受感染的人群。(3)许多奇难杂证的病只有中医才能医治。(4)现阶段外国许多药品的提练,是通过我国出口中草药原材料研制而成的。(5)中医药的高科技只能在学习与创新中不断提高和发展。

(三)中医专家及接班人后继缺乏人才

据我了解,在100个中医名家中,找不到一个其子女,继承其事业的人。这与过去传统的一代接一代相传,有相违背的地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现象,这里应从体制,从经济方面找原因了。因此,从现在起必须加以重视,只有专业人才才能有可能学习与创新中医药事业。

药学科技论文篇(7)

1 中医药信息学概论

中医药信息学属于医学信息学的范畴。医学信息学是信息技术学和各医疗卫生科学的交叉科学,是应用系统分析工具这一新技术来研究医学的管理、过程控制、决策和对医学知识科学分析的科学。它由信息处理和通信理论及应用组成,而这两个方面的处理对象是医疗卫生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和医学信息学一样,中医药信息学是中医药学与信息科学交叉产生的新兴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可概括为两个领域,一个是利用信息技术处理、传播与中医药研究有关的媒体化信息,另一个就是中医药科学有关问题的信息技术研究。中医药信息学运用信息科学技术使中医药理论可视化(易理解)、可重复(易掌握)、可操作(易交流),是在继承意义上的再创造[1-2]。中医药信息学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在许多方面,如通过中医翻译系统实现对外交流,各种专业数据库、专业网站的建立,数字图书馆、医院信息系统、远程中医学诊疗系统的建设,中医影像学,各种教育教学系统及中医药企业信息化网络建设等都取得了瞻目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2 制约中医药信息学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医药信息学教育模式存在不足,不利于中医药信息学人才的培养,造成中医药信息学人才匮乏,是阻碍中医药信息学发展的首要问题。目前,绝大多数的中医院校没有开设专门的中医药信息学专业,仅个别院校开设了医药信息学专业。尽管许多中医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但讲授中医药专业知识相对较少或课时严重不足,而中医药教学往往又忽视人文教育及包括信息学在内的多学科的交叉学习,顾此失彼,没有从培养“中医药+信息学”复合型人才的高度设置选修专业和课时安排,导致信息学专业人才不懂中医药、中医药人才不懂信息学的尴尬局面,从而导致中医药信息学人才缺乏[3]。而且由于受学科意识及观念的限制,引进其他学科人才似乎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市场经济形势下,也有不少人认为做信息学效益低、没发展,使信息人员来源困难,难以留住人。加上领导层、科技人员等的信息意识薄弱,最终导致信息队伍人数少、素质差、人员不稳定、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从现有信息人员知识结构来看,懂外语、中医药学及信息技术的高层次人员,真正能掌握并灵活运用现代手段对国内外医药科技发展动态作定性定量综合分析的信息研究人才严重缺乏,严重妨碍了中医药信息学的正常发展[4]。因此,合理设置中医药信息学专业、调整中医药信息学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做到二者兼顾、比例适当,同时,增强中医药信息学从业人员的信息意识,加大对中医药信息学人才的吸引、培训力度、资金投入,为他们提供良好而可持续的科研及发展平台,对于改善中医药信息学人才不足的局面及对中医药信息学的长远发展尤其重要。

良好的文献整理、修订工作是中医药信息学发展的基础。中医药古今医案、古籍、期刊等资料丰富,但这些资料存在记载错误、脱文、大量争议等现象;且中医药古籍大多都为传抄或传刻,脱文讹字,在所难免,又有重新修订或增订等情况,导致同一种书,因版本不一,其内容亦不尽相同,甚至导致错误的信息的整合与加工,或因选用劣版材料而得出错误的结论[5],无形中对中医药信息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中医文献研究中存在自发盲目、人才匮乏、观念陈旧等问题,故而,有必要组织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会同中医药信息学人员一道,加大对古今文献的整理和开发,同时,培养中医文献专门人才,建立中医文献研究新学科,促成中医文献新科研中心的形成,为中医药信息学提供大量具有权威性、可靠性的文献信息资料[6]。

现代中医药信息数据库在全面性、资料权威性以及数据库的建立、利用与维护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从而影响了中医药信息的传播和利用。数据库系统是计算机应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中医药学的发展,数据库系统已经广泛深入到中医药学的各个环节,包括现代文献的检索、古代文献的检索、中医辨证研究、不同疾病研究、中药检索、针灸研究、方剂研究等诸多方面,取得骄人的成绩[7]。但也存在诸多不够健全的方面,如在数据库的全面性方面,中医诊断模拟库较少,内容不全,查阅不便,缺乏公用的大型数据库[5]。即使是相同类型的数据库,也因采用不同的建库系统和标准,使得数据库资源共享比较困难,与外系统的联合建库则更少[8]。在资料选择方面,中医药文献浩如烟海,个别数据库在选材上没有从专业的角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权威的文献资料,使得数据库的权威性降低,不利于开发利用、借鉴和使用[7]。问题最严重的在于数据的建立、利用与维持方面,由于缺乏宏观控制,协调不力,中医药科学数据库一直缺乏专门机构领导,中医药科学数据库建设在整体上还处于自发建设的封闭状态,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同时由于经费投入有限,导致中医药科学数据库资源建设进程缓慢、持续性建设状态差、库容量小、时差长、更新慢,甚至相当一部分数据库因无法升级或更新而成为“死库”,使中医药信息数据库利用率不高或根本不能提供上网服务,进而导致数据库知名度低,致使中医药科技信息资源未能列入国家文献资源保障中心的范围内,这些严重制约了中医药科学数据库建设的规模、质量和信息服务水平,不利于中医药信息的广泛传播和利用[8]。因此,应建立健全数据库的管理制度,加大中医药信息学数据库的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的投入和维护,努力建设质量高、更新快、专业性强、查阅方便的具有权威性的大型、主体中医药数据库,建立数据管理、共享及机制与体系,提高数据库的利用率和知名度,同时加强中医药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语言体系研究和建设,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信息数据平台,促进中医药信息的全球共享[9]。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信息学的发展中尚处于起步阶段,其涉及领域相对狭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中医药,从中医药历史文献及中医药现代研究文献中提取特征,寻找规律性信息,形成用数字描述和表达的中医药内容,有力地推动了中医药研究的规范化进程。当前在中医领域,数据挖掘应用最广泛的是在中药(复方)的研究中,如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中医方剂研究、中药谱效关系的研究、中药新药研发等[10-11]。然而,其涉及的往往是某一类药和治疗某一类疾病的药物,还有数目巨大的药物没有得到研究。总体而言,中医药信息学在数据挖掘方面处于起步阶段,用于探求中医诊治疾病规律、复方用药规律的研究,以及中医治未病规律的研究、证候研究等[12]方面的数据挖掘较少,甚至少数人仍然以现代医学为标准,挖掘中医临床证候、体征与现代医学之间的关系,从而将中医纳入现代医学的诊断治疗标准的现状,不利于中医药信息学按照中医药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进行发展。面对浩瀚如烟的中医药信息,数据挖掘工作者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数据挖掘技术是建立在对中医药各种信息资料的整理、中医药信息规范化和标准化、资源数据库建立的基础上,其在中医药发展中的应用同样也必须加强数据挖掘技术人才的培养,还必须根据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特点、特色进行挖掘和整理,才是不失中医药方向的数据挖掘技术。

3 结语

中医学与信息学的交叉融会,将有助于全面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有助于推动中医药事业和现代医学的结合,有助于中医药事业的国际认可和接受程度以及中医药的现代化教育事业。然而,无论如何发展,都必须在遵循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调整中医药信息学教育模式,培养和吸收中医药信息学复合型人才,建立健全中医药信息学发展规划和组织原则,加大统筹管理和资金技术的投入,不失中医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恒动观念的特点,结合强大的信息学理论和方法,才能形成一门真正意义上的中医药信息学,否则就是画虎类犬、“四不象”了。

【参考文献】

[1] 任廷革.中医理论现代化的基础[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l7(l):91-92.

[2] 周琳琳.中医药信息学发展现状分析(ⅰ)[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2,9(9):69-71.

[3] 李向荣.中医药学与现代信息相结合的发展态势评析[j].中医药学刊, 2003,23(1):131-132.

[4] 余三红.试论中医药信息工作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 2003,10(7):814-815.

[5] 李湘君.中医药信息资源现状分析[j].卫生软科学,2007,21(3):227-228.

[6] 米 鹂,成建军,王 鹏.略论中医文献研究不足与对策[j].中医文献杂志,2004,(2):35-37.

[7] 张 林.数据库系统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与展望[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25(l):133-135.

[8] 杨继红.我国中医药科学数据库的特色[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05,l4(3):17-18.

[9] 尹爱宁.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现状与发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7,14(5):1-3.

药学科技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03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在本科及研究生教学中,课程多通过中药基本理论结合中药物的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进行编排,课本则来源于古代中药学理论知识的系统整理。作为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经验积累的成果,中药学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然而,在工业现代化和标准国际化的冲击下,中药学已经逐渐走向与世界接轨、与现代科技接轨的发展道路。因此,随着中药研究领域新方法、新手段、新技术、新成果的出现,中药学课程的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承古纳今,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探索,把现代科技成果与课本内容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有效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具备现代研究思路,通过中药学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重点培养其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备、质量控制评价等基本能力,从而顺应当代中药学应用和研发相关工作的要求。

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改善中药学的教学模式:

1 根据传统概念寻找现代科学术语进行关联,形成连贯的思维习惯

中药学的理论知识系统与古代中医学相辅相成,在中国本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对于病理状态、病症分型及相应的药物运用都有自己的称谓和体系。大家所熟知的传统概念有“五脏六腑”等,可以通过生活常识较易理解其表意,而如“缓急”、“御瘴”等中医药术语词汇则与当代医药称谓相去甚远,甚至有些词汇或理论很难找到现代医学支持。因此,需要教师尽量使用现代医药术语进行变通解释。通过这种方法,既能够使学生正确理解中药学知识点,又能够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养成现代医药学习思路。

2 根据理解需要寻找学科交叉整合知识网络,形成理解性记忆习惯

随着中药研究手段的丰富和完善,中药现代化使中药学科与越来越多的自然科学分支形成了紧密相连的知识网络,他们为中药学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科学解释与技术支持。如: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为中药学阐明了有效成分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药理学、毒理学和分子生物学则阐明了中药的作用机制并为中药学提供进一步研发的筛选手段,分析化学则为中药学的鉴定与质量标准的制定奠定其理论依据并提供实验手段。因此,借助这些相关学科的知识背景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性学习中药学,同时形成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网络,使传统认识与现代认识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比如,讲到药用草乌的作用,其既具有镇痛活性又具有抗心律失常活性,我们可以通过阐明其不同药效成分的药理学作用进行解释:草乌所含的高乌甲素草乌甲素成分有无成瘾性镇痛作用,而其抗心律失常和抗纤颤功效则来源于关附甲素成分[1]。由此,可以通过天然药物化学了解某味中药的化合物构成,再运用药物化学的构效关系理解性记忆各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甚至可以进一步结合药理学模型和活性筛选体系对有效成分进一步探讨,最终对此类中药形成系统的认识,久而久之养成现代化的中药研究思路。通过这种方法,既能够深化理解记忆,又能够增加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养成整体思维的方式,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 引入新成果拓宽学术视野增加兴趣,提高实验效率诠释科学内涵

除了教授基础的理论知识之外,培养学生的科研思路在研究生教学当中显得更加重要。中药学发展至今,其科学研究一方面以通过现代科学阐述其古意成果为目标,另一方面则拟通过新兴科技手段探索未知领域,从而推进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常规教学中加入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对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增加学习兴趣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同时,引入新的实验方法和学科技术则将为提高实验效率奠定基础。例如,利用能够与靶蛋白质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化学小分子来筛选中药有效成分、发现靶蛋白质的化学蛋白质组学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2],将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深刻揭示中药的科学内涵,指导中药新药研发;而提高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检测效率的实验手段有: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等,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中药物质基础(化学成分)分离分析与质量控制,解决了中药研究中的许多实际问题[3]。

中药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在具有中华文明特色的知识体系上凝聚了千百年来医药科学知识的实践成果。学习这个复杂体系不仅需要教师对中药传统理论深入掌握,又需要融会贯通、借助现代化的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传授知识。通过多种技术辅助、多角度切入、多学科交叉渗透,才能够全面、系统、正确地使学生较好的掌握中药学的知识。

参考文献:

[1]王锋鹏.从草乌化学研究开发的新药思考中药现代化的方法[J].化学进展,2009.

[2]岳荣彩,单磊,严诗楷等.化学蛋白质组学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J].世界科学技术,2010.

药学科技论文篇(9)

    1.2新疆医科大学查新资源对维吾尔医药学的理论研究提供文献保障新疆医科大学科技查新工作站在资源方面拥有巨大优势。作为图书馆的亮点工程,图书馆查新站因成绩突出荣获教育部资质认证,成为全疆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挂牌的自治区医药学信息中心,医药学相关文献资源丰富,在新疆范围内具有独一无二的维吾尔医药学文献资源优势。首先,学校内部需求量大。学校下属6家直属医院,通过维吾尔医药临床实践与学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其次,校外用户需求量大。在完成的科技查新项目中,校外委托量占查新总量的50%以上。通过与其他县市区医疗部门沟通,与这些单位建立长期联系,对维吾尔医药学理论及实践动态进行即时掌握。近年来,学校通过与自治区科技厅等相关部门的交流,逐步拓宽了维吾尔医药专业领域的知识面,提高了个人素质。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扩大查新服务影响面。逐步建立专家信息库,保证查新工作的长期、有效、稳定的发展。

    2科技查新工作对维吾尔医药学研究创新的推动作用

    2.1科技查新贯穿了维吾尔医药学创新活动的全过程当前维吾尔医药学的发展创新方向就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进一步加强维吾尔医药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将数千年来维吾尔医家代代相传累积起来的维吾尔医学理论与医疗经验进一步系统化,特别是对维吾尔医药中的许多富有价值的精品良方、流失在外秘方及很多老名医对自己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疗效卓着的验方和技术经验进行系统整理,在医疗实践中实现临床标准化。并通过国内外公认和接受的客观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使维吾尔药品在临床研究、安全性评价、生产条件等方面达到相应标准要求。通过深化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全面推动维吾尔医药学产业化发展。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作为拥有大量维吾尔医药典藏古籍数字化信息集成的医科大学,科技查新工作能够根据维吾尔医药学创新研究在不同阶段的需求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它贯穿了维吾尔医药学研究活动的全过程,是实施医药学科研管理创新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医药学管理组织高效运行和管理创新选择的新视角,能全方位有力推动维吾尔医药学管理战略、科研管理组织结构和能力建设创新。

    2.1.1为开题立项提供依据。在维吾尔医药学研究立项中,科技查新工作能为判断将要进行的维吾尔医药学研究项目是否具有新颖性提供客观依据。相关部门可根据查新报告了解所申请课题在国内外是否有相同或相关研究、是否具有先进性,以避免重复或低水平的立题或立项,避免重复和无效劳动,减少因重复研究开发而造成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和损失,缩短科研周期。

    2.1.2为项目研究、中期检查提供方向。在维吾尔医药学研究过程中,科技查新工作可以提供可靠而丰富的科研开发信息,帮助相关研究人员跟踪了解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动态、研究热点和空白点,节省了研究人员大量的文献阅读时间,为研究人员及时调整研究方法、把握研究方向起参考作用。同时,还能对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新颖性判断,为项目中期考核、后续资源分配等提供依据。

    2.1.3为医药科研成果鉴定、报奖等提供依据。传统的成果鉴定是由专家来完成的,专家对科研成果的评审主要是依据专家本人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对事物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所了解的专业信息。但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交叉渗透以及专家评估可能带来的片面性结论等客观存在的因素,决定了专家评价存在着天生的缺陷。科技查新通过检出文献的客观事实来对成果的新颖性作出结论。查新结论具有客观性和鉴证性,但不是全面的成果评审结论,只是把情报评价引入成果管理程序,为专家评议提供全面、准确的鉴证性客观依据。因此,在科研成果鉴定中,以查新报告作为文献依据,结合专家丰富的专业知识,让科技查新与专家评议相辅相成,保证了鉴定、评估报奖等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2.2科技查新工作是维吾尔医药学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2.1高校具有开展科技查新服务的多种优势。高校科技查新工作具有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拥有丰富的各类纸质及网络文献资源;拥有现代化的检索工具和手段;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查新人员;高校科研队伍相对集中,由各学科专家及学术带头人、业务骨干等组成的专家组为高校科技查新工作的发展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药学科技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7)15-0270-01

农药学原理是一门以研究农药与人类、农药类型、农药加工和使用原理及作用机理等内容为主,涉及化学、生物学、化学工业等理论知识的交叉学科[1]。该课程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农药学相关知识,还要掌握植物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目前,农药学原理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必修核心课程,是其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对其科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笔者结合近几年我校植物保护学院农药学原理课程教学实践与体会,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过程中就教学形式与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探讨,以促进该学科更好地发展。

1立足专业特点,改革教学目标

1.1强化基础知识传输

农药学原理不同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为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设置的农药学课程。农药学是基础理论学科,注重讲授基础性的概念知识,是植物保护学院制药工程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然而,农药学原理是为农药学硕士一年级研究生专门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农药学的延伸与深入,主要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增强对本科阶段农药学的认识,强化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该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掌握关于农药新剂型与加工等基本理论知识,学会新的使用方法,更要求学生深入了解不同类型农药作用机理,如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卵剂与杀线虫剂的作用机理等,从而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加强基础知识的传输,更要侧重于将教学内容融汇于学生的科学研究。

1.2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农药学原理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教给学生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外,还应该突出该门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夯实学生基本的专业素质。就农药学专业学生的素养来说,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判断力与实践操作能力。例如在讲解油菜田病害问题时,可以就油菜菌核病菌抗药性来提问题:当一块油菜田连续多年使用单一药剂防治油菜菌核病时,防效为何显著下降,如何解决抗药性问题等。通过这样的引导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问题的能力。

2立足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

2.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农药学原理的核心是如何科学地使用农药,不仅强调农药与人类、环境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要学生掌握农药的加工、应用技术、作用、代谢、选择性原理,以及有害生物抗药性原理[2]。该课程虽然与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所学的农药学课程内容有部分重叠,但农药学侧重于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农药学原理则侧重于农药的加工、应用及作用机理等分子、蛋白层面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分子生物学或蛋白质组学的基本知识。因此,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有所侧重,理清这门课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此外,农药学原理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突出学生科学研究的探索能力。比如在讲授抗药性问题时,不应当只是让学生了解抗药性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分析抗药性的机理。

2.2及时补充学科前沿知识

农药学原理教学内容较多,但课时较少,教学过程应该尽量压缩基本知识的讲解,对于一些交叉知识点,也应简单概述。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农药学原理课程涌现了新的知识点,因而教学内容应该及时增加最新研究成果,着重介绍学科前沿知识。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教师可结合自身研究进展,讲解当前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例如,在讲解抗药性机理等方面内容时,可引用当前领域最新高水平文献,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动力,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立足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3.1互动式教学法

研究生教学与本科生教学存在很大差异。本科生重在通识教育,对知识的掌握在于广而不在于精,研究生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知识面的掌握不仅在于广、更要精。鉴于此,在农药学原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在对理论知识讲述过程中,要及时观察课堂接受情况,要对难点重点详细讲解。同时,对于存在争议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见解与看法,共同探讨,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开拓学生的科研思路。

3.2小组讨论教学法

目前,农药学专业硕士一年级研究生已进入实验室开展

相关科研工作。由于学生研究方向存在差异,因此授课过程中可依据学生的科研方向分小组进行讨论。比如说在讲授杀菌剂作用机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相关研究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通过查阅最新的高水平研究文献,在课堂上作专题报告。在进行分组讨论时,每位同学可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对作报告学生的内容提出质疑,对该学生的研究�n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与交流。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认知与理解,提高教学质量,又能为该学生所开展的科学研究提供广泛的科研思路与实验技术等。

4立足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

由于农药学原理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多,传统授课手段的局限性日益凸显。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网络为基础的教学手段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许多仿真虚拟仪器如Multisim、Protel等在授课过程中广泛应用[3]。虚拟仿真教学是学科专业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产物,其具有传统教学不具备的优势,如方便性、直观性、互动性、共享性等[4-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建立了虚拟仿真实验室,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比如在讲授杀菌剂抑菌作用机理时,可以采用虚拟仿真动画展示药剂与靶标蛋白结合,影响病原菌各组织的生成,进而导致病原菌不能正常生长的过程。这种视觉冲击效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上一篇: 党支部综合考察报告 下一篇: 信贷培训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