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帮扶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21 05:11:24

农村幼儿园帮扶

农村幼儿园帮扶篇(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民生、促进教育公平为宗旨,以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为目标,通过城乡结对帮扶工作,提高我市相对薄弱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促进全市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二、主要内容

帮扶活动内容不限,形式多样,可开展教学观摩、业务培训、送教下乡、联谊、结对,捐赠等形式多样的结对交流、帮扶活动。通过结对帮扶活动,促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农村乡镇幼儿园的贯彻落实,提高农村学前教育办园水平。同时,以农村幼儿教师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和朴素的作风影响城市幼儿教师,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具体目标:

1.改善办园条件。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农村乡镇幼儿园提高有关幼儿生活、学习所需的设施、设备和物品,改善农村乡镇幼儿园硬件设施条件。

2.提高管理水平。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通过派员深入农村乡镇幼儿园指导、交流,或接纳农村乡镇幼儿园派员挂职锻炼学习等方式,帮助农村乡镇幼儿园全面了解示范园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促进农村乡镇幼儿园各项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全面提高其管理水平。

3.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为农村乡镇幼儿园教师提供参加学习的机会,形式有观摩、听课、说课、跟班学习,做配班教师等,时间可长可短。同时,要积极组织“送教下乡”活动,通过优秀骨干教师深入乡镇幼儿园举办讲座、开设示范课、交流教研信息等形式提高农村乡镇幼儿园教师的队伍素质。

4.提高幼儿综合素质。发挥各自优势,互通有无,通过互赠书画、参观等形式,加强城乡幼儿相互学习交流。

三、工作措施

学前文秘站乡结对帮扶工作,要以示范园为龙头,以各项交流互助活动为载体,以点带面,区域推进,全面提高我市学前教育的整体质量。

1.各县(市、区)教育局要成立“学前文秘站乡结对帮扶工作指导小组” (以下简称指导小组),负责统筹本县(市、区)城乡结对帮扶工作的整体部署、组织和实施工作。

2.组成结对帮扶小组。各县(市、区)教育局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组织辖区内每所省级、市级和县级示范性幼儿园对应帮扶1-2所农村乡镇幼儿园。

3.结对帮扶方式。

以各县(市、区)教育局为主导,搭建交流与推广平台。各县(市、区)教育局和教研部门要积极为各结对园所创设交流与沟通的平台,重视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定期组织区域内专题讲座、优秀活动展示等交流活动,总结和推广帮扶成果与经验,不断推动区域内学前教育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以省、市、县级示范幼儿园为骨干,多形式开展互助帮扶活动。各示范园是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的基地,要在县(市、区)教育局的领导下,以园长、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互助交流、教科研课题实施、优质教育活动展示、专题讲座为形式,与结对园所开展交流互助活动,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4.时间安排。

结对帮扶工作,一般以一学年为一期,两年为一周期,每一周期结束后,由县(市、区)教育局对结对帮扶小组进行调整。具体的交流帮扶时间,可根据结对帮扶幼儿园和帮扶内容的需要,按周、月、学期、学年灵活确定。

5.考核与评价。

市教育局不定期对帮扶工作进行督查,并将督查结果在全市通报,同时将督查结果作为幼儿园参与晋级、复评、表彰的重要依据。每一周期(两年)帮扶工作结束后,市教育局将通过经验总结和展示交流等形式,推广结对帮扶工作成果,并对结对帮扶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四、相关要求

农村幼儿园帮扶篇(2)

一、前言

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很多贫困山区,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幼儿教育基础建设和师资队伍都相对较差,这对于农村的学前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导致幼儿教育方面与城市幼儿教育相差很远,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都有一定的影响。为此,提升村级幼儿教育基础建设和师资队伍是非常关键的。

二、村级幼儿教育建设现状

目前村级幼儿教育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村级幼儿园基础建设不到位;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队伍不健全。

(一)村级幼儿园基础建设不到位

与城市幼儿园相比,村级幼儿园的基础建设相差很远。很多村级幼儿园基础设施少,比如仅有几个简单的滑滑梯,简单的教室等等。这与城市幼儿园配备齐全的玩具房,室外大型游乐活动相比甚远。在这样的环境下,幼儿园孩子接触的事物少,思维开发方面就会相对处于落后。所以,加快村级幼儿园基础建设是提升农村学前教育水平的关键。

(二)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农村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家庭条件比较差,而目前幼儿教育都需要交保育费,这对于条件很差的家庭来说是一个负担。再者村级幼儿家长文化程度较低,家长也认识不到孩子上幼儿园的好处,所以,目前还有一些较为贫困的山区,幼儿园教学非常不正规,四岁五岁不上幼儿园也是正常现象。这就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发展。

(三)教师队伍不健全

由于农村条件差,大学生毕业后都不愿意来农村工作。不仅仅是收入低,交通不方便,与外界交流不方便也是影响因素。这就需要政府部门从工资待遇等方面来提升农村教师的收入,让更多的大学生走进农村,来关注和帮助幼儿教育。

三、村级幼儿教育脱贫的策略方法

基于以上村级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村级幼儿教育脱贫的策略方法,主要包括: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呼吁企业及包村扶贫单位加强对农村幼儿园的扶持;鼓励大学生走进农村帮助幼儿教育;加大幼儿教育宣传力度适当集资。

(一)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村级幼儿园基础建设差,设施水平低主要是资金不够。这就要求政府多增加对幼儿园建设的扶持力度。把农村教育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政府应该为农村幼儿园建设提供配套健全的基础建设项目,同时,要做好这些基础建设项目的维护保养工作。目前很多的幼儿园出现基础项目上了,但后期保养不到位,出现较多安全隐患现象。所以政府应该配备相关维护人员定期对基础设施进行维护保养,保障农村幼儿基础建设的良好使用。

(二)呼吁企业加强对农村幼儿园的扶持

加强企业对幼儿园建设的扶持也是提升幼儿园基础水平的一个关键。目前,国内还是有很多干实事的企业,在企业挣钱后,愿意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所以尽量呼吁盈利企业多关注农村幼儿园基础建设,为幼儿园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比如可以为幼儿园免费购买电子琴,儿童玩具等等。这样企业通过对幼儿园提供帮助,也是为企业赢得好的口碑和名誉,可谓幼儿园和企业的双赢。

(三)鼓励大学生走进农村帮助幼儿教育

农村幼儿园脱贫,提升师资队伍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这就要求很多师范类学校多鼓励大学生为中国农村的教育提供自己的一份力量。鼓励大学生到农村进行工作,通过自己的一份力量来改变农村的教育现状。大学生在学校中学到了很多好的幼儿教育知识,走进农村可以为农村的孩子带来很多新鲜的血液,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爱学习的习惯,为农村孩子的未来发展提供较多的帮助。这就要求国家和政府,多一些宣传,多一些鼓励,呼吁大学生走进农村,帮助农村的孩子。大学生也要认识到教育的意义,走进农村进行教育工作,其价值能够更大的发挥,为社会提供的贡献更大。

(四)加大农村幼儿教育宣传力度适当集资

首先,应该加大家庭教育的宣传力度,让幼儿家长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关心幼儿、支持幼儿教育事业的新风尚。其次,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很多时候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加入。作为幼儿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积极支持幼儿的发展和成长,给予孩子更多更好地鼓舞和帮助。最后,幼儿园教师应当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合作,要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采用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提高幼儿家庭教育的质量,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建设、管理和监督当中来。在家庭教育起作用的时候,农村幼儿教育才可以得到全面和健康的发展。

四、结语

总之,目前我国很多农村的幼儿教育水平还非常落后,基础建设差,教育工作者少。尤其是一些偏远山区表现的更为突出。所以寻求有效的办法帮助村级幼儿教育脱贫是急需要解决的教育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从政府到企业,再到家庭来重视幼儿教育,努力摆脱幼儿园基础建设差的问题,为农村学前教育提供一个较为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赵侠.借势而上借力而行———农村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初探[J].山东教育,2015,(Z5).

[2]薛金琳.试论基于生态系统视角的农村幼儿教育现状[J].新课程(上),2015,(09.

[3]李文君,张玉梅.浅谈农村幼儿教育之如何发挥家长的作用[J].新课程学习(上),2014,(10).

[4]宋洁.我国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04).

农村幼儿园帮扶篇(3)

岳麓区现有幼儿园134所,其中公办园33所,民办园101所,城区园114所,农村园20所,农村园、民办园所占比重大,其办园条件、师资队伍等相比示范性优质园来说较薄弱。一个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存在是有限的,如何运用这些有限的优质资源进而不断发展与扩大,这是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普遍性难题。针对现状,岳麓区创新园际帮扶模式,名园带新园、公办带民办、大园带小园,形成区、片、园三级联动,变单一、分割、孤立的“小教育”为系统、整体、开放的“大教育”,整体推进学前教育良好发展局面。

一、“1+X”联动帮扶模式的概念

“1+X”,“1”是指龙头园、优质园,“X”指代不同办园体制、不同属性的其他新园、薄弱园。“1+X”在本文指全区以岳麓区教育局直属的公办幼儿教育集团为龙头园,结对、帮扶区内各类园所共同发展。“联动”原指若干个相关联的事物,一个运动或变化时,其他的也跟着运动或变化,在本文中是指将区、片、园三级的园所连成整体,横向协作、纵向互动、结对共建、优势互补,实现协同发展。

二、“1+X”联动帮扶模式的实施

(一)主要运行方式

以龙头园为统领,借鉴园所管理、队伍建设、教育科研、保育保健、安全后勤、园所文化等方面成功的管理经验,运用紧凑型和松散型两种不同的途径,采取“以城带乡”“以强带弱”等帮扶发展模式,辐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园际间互动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1.紧凑型方式

采用精准帮扶的方式,龙头园通过品牌、管理、师资输出、资源共享,实现一体化办园,办园水平整体提升。在借鉴和运作名园管理经验中,通过两个法人单位、一套领导班子、一种管理模式,以名园园长带帮扶园长的常规管理方式,实施连体管理,其主要形式是“名园+分园”等。

2.松散型方式

采用“多法人+多园区”方式,龙头园与其帮扶园均为独立法人,人、财、物、事分置,园际关系平等,龙头园起协调作用。薄弱园、新建园通过管理方式借鉴、教师共同培训、园际交流等多种方式与途径,转变教育理念,促进园所文化建设,其主要形式:“老园+新园”“名园+乡园”“名园+配套园”“名园+民园”等。

(二)主要采用形式

1.“名园+分园”模式

公办园有着优秀的师资队伍、成熟的管理体制、较好的社会声誉和一定的品牌效应。近几年经常出现家长昼夜排队只为挤进公办园的新闻报道。在学前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环境下,“名园办分园”模式逐渐成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入园难的问题,促进了区域内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

“名园+分园”是指总园委派人员担任分园园长,辅导分园组建和培训师资队伍,进行常规管理,输出课程模式和教育教学经验等。岳麓区天顶乡规划建八园,集团委任第一幼儿园(以下简称“一幼”)全程帮扶。从幼儿园的规划设计到师资组建,到教室、活动室布置,都由一幼团队一手打理,除了政府投入的 800 多万元建设费,一幼也投入了 100 多万元,共同打造一所占地面积3322平方米,可开设12个班的现代化示范性幼儿园。除了硬件方面,在软件方面育管理、师资调配、福利待遇、工作考核,提高分园的整体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公办优质幼儿园办分园的形式,增加区优质公办园数量,这使得优质教育机构的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2. “老园+新园”模式

在岳麓区城市建设快速推进,人口急剧增加,老百姓对优质幼教需求日益强烈的大背景下,岳麓区利用改造闲置、选址新建等方式增加新园的建设。根据新园各方面的需求,集团的老园对此进行全方位帮扶。历史悠久的一幼是一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先向新建的集团二幼、三幼进行帮扶,派出骨干到新园担任园长或其他管理岗位,将老园先进的管理模式运用在新园的管理中,采用新园教师与老园教师结对交流等方式,很快就实现新园的壮大成熟。成为有影响力的示范性幼儿园的二幼、三幼,又接上“接力棒”帮扶五幼、六幼、七幼,发展迅猛的五幼、六幼、七幼又向岳麓区新建的含浦镇中心幼儿园、莲花镇中心幼儿园、坪塘镇古塘小学附属幼儿园抛出“橄榄枝”,发展起来的幼儿园继续承前启后帮扶新园发展,实行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实现了集团化的滚动发展,到2016年岳麓幼儿教育集团共有20所直属幼儿园,4所附属幼儿园。

3. “名园+乡园”模式

城市优质公办园利用自身教育资源优势与农村园联合办园,派出执行园长管理,进行教育教学的示范以及资源共享等带动农村园教学质量的提升,达到城区示范园带动乡镇中心园、乡镇中心园带动一般幼儿园,实现以强扶弱、强者更优、共同发展的目标。

(1)帮扶乡镇中心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是农村学前教育的中心,加快乡镇中心园的建设,是推动和加快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所必需。岳麓区为破解因区域规划调整新并乡镇的学前教育发展滞后的难题,率先在雨敞坪、坪塘、含浦、莲花等乡镇建立乡镇中心幼儿园,统一安排集团公办园进行对口帮扶:二幼帮扶雨敞坪镇中心园,三幼帮扶坪塘镇中心园,六幼帮扶含浦镇中心园,七幼帮扶莲花镇中心园,促使这些园所飞速发展。例如,岳麓区坪塘镇中心园,又名岳麓幼儿教育集团第十幼儿园,地处坪塘镇蓝天村。为了使坪塘镇中心园迅速发展起来,由城区示范性幼儿园三幼对其进行全面的帮扶,区教育局派出三幼的副园长到幼儿园挂职担任园长,该园成长迅速,发展成为可容纳300名幼儿的坪塘镇唯一示范级幼儿园。成长起来的坪塘镇中心园也充分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示范作用,增进村办园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先后指导周边的坪塘镇奥星幼儿园、阳光宝贝幼儿园等民办园进行规范管理、教学引领。

(2)帮扶村级中心幼儿园。为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岳麓区从2010年起开始建设村级公办园,让村里的孩子真正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了帮助这些村级中心新园顺利运作,教育局派出帮扶团队进村帮扶。例如位于坪塘镇花扎街村的十三幼是一所新打造的村级中心幼儿园,为加速新园尽快走上轨道,从城区园选派了一名执行园长到村级园担任挂职园长,三幼有目的地为农村新园培养部门主任、班长和配班老师,十三幼的园长、教学主任等管理层定期回城区三幼进行业务培训、管理交流等。

(3)帮扶小学附属幼儿园。岳麓区还在一些不具备独立或联合举办幼儿园资质且尚无公办园的地区,依托布局调整规划中保留的农村小学现有富余校舍资源增设新的幼儿园。为让这些附属幼儿园尽快走上轨道,岳麓区教育局先后确立了市级示范性幼儿园三幼帮扶含浦镇之字小学附属园、五幼帮扶坪塘镇古塘小学附属园、七幼帮扶莲花镇军营小学附属园等帮扶规划。在帮扶过程中,城镇幼儿园充分发挥了示范性幼儿园的引领作用,引领农村园快速成长。例如,岳麓区坪塘镇古塘小学幼儿园是利用闲置校舍改造的附属园,是隶属于岳麓区教育局的公办园。从岳麓区坪塘镇古塘小学附属园筹建开始,帮扶园的五幼园长就针对新园的基础建设、园务管理、教师招聘、环境创设等方面手把手地指导该园的执行园长。因此,古塘小学附属园在短短的三个月就顺利开园,容纳了近100名孩子来园。

4. “名园+配套园”模式

随着城区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小区配套园产权移交区人民政府,这些新建的小区配套园所处环境较好,硬件设施配套好,但是软件建设基本只能从零起步。为了快速让这些配套园发挥优质教育的功能,岳麓区教育局根据园所体制、发展需求、时间、距离等条件的匹配程度来安排帮扶园与被帮扶园之间的双向选择,重视帮扶园与被帮扶园之间的结对匹配程度,以更好保障结对帮扶活动的成效。坐落在岳麓区学士街道的中建・麓山和苑小区内的十五幼,隶属于岳麓区教育局,是由中建公司和岳麓区政府投资的一所全新的小区配套园,由一幼帮扶管理,按照同模式、同管理、同品质的“三同”发展,打造出环境优雅舒适、装饰格调高雅的高品质园。集团十二幼、十七幼、十八幼等都是采用了“名园帮扶配套园”的模式快速发展。

5. “名园+民园”模式

岳麓区民办园所占比重大,但是水平参差不齐。为促进更多的民办园健康发展,岳麓区教育局成立片区联组,采取教育局―片联组―示范性幼儿园―幼儿园的帮扶模式,带动片区内幼儿园共同发展。区内十余所公办示范园支撑 17个不同的街道片区,片组长由示范性幼儿园园长担任。结对帮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纳入园所发展规划,在结成帮扶意向后,成立帮扶核心领导和协作发展小组,制订并逐步完善了一套共同遵守的帮扶工作章程,明确了责任,包括会议制度、跟岗学习制度、网络互动制度、送教制度、研讨沙龙制度、牵手外出培训制度等,形成长效帮扶机制。

6.“名园+普惠园”模式

为促进岳麓区均衡发展,努力构建“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让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惠及群众,岳麓区教育局根据《岳麓区普惠性幼儿园管理及扶持办法》,采取名园带动普惠园的模式,名园结合普惠园的办园标准,从幼儿园办学条件、办园质量、服务内容、服务水平等进行全面的指导。如十二幼是小区配套园移交给政府举办的普惠性幼儿园,在三幼的帮扶下,移植三幼的管理经验,不到一年满园,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成为岳麓区“公有普惠”办园模式的先头军。

在帮扶过程中,由最初集中帮扶一所园到同时帮扶几所园,实现了“一拖三”“一拖四”。例如,三幼与华龙北津城幼儿园、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幼儿园、蓝天璞和洲幼儿园结对帮扶以来,三幼从园务管理、教学教研、卫生保健等方面有下园业务指导,也有请进园参加培训。三所新园创建市级普惠园,为帮助园所创建成功,指导三所园寻优点、找差距,对创建的工作进行了细致的指导。截至2016年,全区共有15所教育局直属公办园与41家普惠性民办园结对帮扶,有5家政府、高校公办园与15所普惠性民办园签订帮扶协议,形成了覆盖全区的帮扶网络。

三、“1+X”联动帮扶模式的启示

农村幼儿园帮扶篇(4)

近年来,社会上“入园难”、“入园贵”现象日益凸显,已上升为的热点问题。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关注民生,提出在未来10年学前教育发展的目标是:“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1]要确保目标的实现,政府必须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但从我国当前情况来看,完全依靠政府来投资办园,尚存在较大困难,所以民办园依然有它自身发展的优势和生存的市场。

一、当前扶持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必要性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民办幼儿园发展迅速,已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而农村民办园在民办园整体的发展中,又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但是,现有的农村民办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需要政府加以规范和扶持。一方面其必要性表现在:首先,其数量众多。据统计,2009年我国幼儿园总数为138209所,其中民办园89304所(64.6%)。[2]相应地,农村民办园在民办园总数中也占主要比例,以甘肃庆阳市为例,截至2005年底全市登记注册的民办幼儿园共有300余所,其中240多所是农村民办幼儿园。[3]因此,政府应立足国情,充分运用民间资本办园的优势,来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其次,农村民办园整体上办园质量较低。表现在:园舍简陋、保教人员基本素质不达标、教学教研不规范以及安全隐患突出。最后,普及任务的艰巨性决定了必须要大力扶持农村民办园。我国农村人口多、居住分散,还分布着大面积的民族和边疆地区,这些地区是学前教育普及的重难点地区;同时,完全依靠政府普及学前教育在目前还不太现实,因此民办园尤其是农村民办园将是我国普及学前教育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另一方面,现有农村民办园也存在着问题。主要表现在:幼儿园布局不合理,缺乏统筹规划与管理;保教质量低;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难以落实,存在安全隐患;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且不稳定。

二、扶持西部农村民办幼儿园的政策定位

1、中央政府对民办幼儿园的政策分析

从新出台的政策来看,政府对民办园是有效引导和积极鼓励。从扶持类型来看,那些面向大众、收费较低、有一定质量的民办幼儿园成为政府扶持的首要对象;从扶持方式来看,多种多样,如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

政府购买服务,即为了履行服务社会公众的职责,通过政府财政向各类社会服务机构支付费用,用以购买其以契约方式提供的、由政府界定种类和品质的全部或部分公共服务,采用“政府出资、定向购买、契约管理、评估兑现”的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4]学前教育应是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以国家现有的实力让政府大包大揽学前教育不现实,也不符合民众的多样化需求,尝试由政府购买服务的政策无疑是一项现实而又实际的选择。主要是政府以“现金”或“助学券”的方式,补贴那些提供合格的、有质量教育的民办园,其目的是规范民办园的办园方向和质量。

减免租金,是指政府减免租用小区配套园的民办园的租金支出,来部分地减少民办园的办园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民办园的办园条件,使有限的资金用于幼儿园的发展。在经济较发达城市和地区,租金对于民办园办园者来说,开销很大,这一政策在降低办园成本方面来说也是一项很有效的措施。在以往的城市和县城的小区配套园,大部分是民办性质的。政府新政出台后,小区配套园开始尝试由政府介入,如购买产权交由民办、纳入政府公办园范围或民办公助等形式来逐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其中政府购买产权交由民办的扶持政策即通过减免租金(包括押金、保证金、管理费、承办费等费用)来扶持民间资本办园或降低民办园办园成本,从而引导民办园间接施惠于民。

以奖代补,即政府通过现金奖励或学习考察机会的提供等方式,引导民办园提供高质量的、有品质的学前教育。“现金奖励”是政府根据本地区民办园总体办园情况,制定出一套具体的奖励方案,对于符合一定办园标准或条件的幼儿园进行不同层次、数额的奖励;或者对具备相应办园资质和一定数额办园资金的社会力量办园者进行一定比例的追加性投入的扶持办法。这一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引导、鼓励民办园办园者不断改进教育质量,也能调动社会力量办园者的积极性。“学习考察机会的提供”是政府以奖代补的另一种具体实现形式。

派驻公办教师即将有经验的公办教师派驻到民办园中,实现现场一对一的帮扶引导。选取公办优秀教师到民办园,通过教学观摩、讨论评价、教学指导等多种形式帮助民办园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

2、扶持西部农村民办幼儿园的政策定位

西部农村民办幼儿园与其它地区民办幼儿园有共性,也有特殊性。特殊性表现在:民办园收费普遍较低,大多为低价低质幼儿园。因此主要应以鼓励社会力量办园、提高质量、规范办园行为为主。在具体的扶持政策上,一方面可以借鉴其他地区;另一方面,要立足当前问题,探索适合本地区的扶持政策。主要从以下方面扶持:

(1)通过行政力量重新规划民办园布局,并加强管理。科学合理地制定乡(镇)中心园、村级公办园和民办园的布局规划,列入县域学前三年行动计划;民办园过于集中地应进行择优选先,撤并停办;民办园过于稀缺地区,政府要对现有的民办园加大资金资助力度,并鼓励其建立分园,为村民提供就近服务;对于没有民办园的村落、牧区,公办园难以覆盖的小村,政府应制定“以奖代补”的具体奖励办法,通过政府追加投入,吸取民间力量共同办园,并给以长效的经费补贴机制。

(2)创新优惠和鼓励政策,多种形式扶持民办幼儿园不断提高保教质量。一方面,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政策,如“幼儿助学”制度、“生均拨款机制”和“民办公助”,把助学的兑换条件、生均拨款和民办公助的资助条件与民办园的办园条件相挂钩,这样可以鼓励民办园不断改善办园条件,提高保教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对本地区民办园总体情况做一调研报告,再立足实际,创新扶持机制,多种形式提高西部农村民办园的保教质量。

(3)制定和完善西部农村民办幼儿园内部管理条例,加强外部监督。对内制定管理条例,以更好地引导民办园内部管理趋向规范化;对外应明确责任,加强对民办园的行政监督。

农村幼儿园帮扶篇(5)

2.县域内城乡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均等。幼教经费投入是幼儿园办园的基本条件,而我国普遍存在县域内不同幼儿园经费投入差距较大的问题。北京大学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曾对河北、安徽和浙江3省25县的591所幼儿园进行了相关调查,发现政府在县直机关园与非县直机关园、示范性幼儿园与其他幼儿园的办学经费分担比率和财政投入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县直机关幼儿园办学经费政府分担比率均值为65%,其他公办园为57%。就财政投入总量来看,县直机关幼儿园的均值是108万元,其他园仅为22万元,二者相差5倍之多。

3.县域内幼儿保教质量不均衡。县城幼儿园不仅设施齐全,而且教师结构合理、层次较高,管理规范,幼儿园的保教质量较高,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县城公办园基本实现了教学现代化、可视化、活动化,使幼儿能在这里尽情享受快乐的童年。而农村幼儿园教学资源稀缺,教师数量与质量都难以适应教育教学活动需要,幼儿园办学举步维艰,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大多数农村幼儿园教学方法落后,以游戏作为基本活动远未得到落实。幼儿教师多数仍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念,幼儿读;教师做,幼儿看。教学中,统一要求多,自由活动少,教师说的多,幼儿操作少。教学活动形式单一、呆板,不能激发幼儿浓厚的参与兴趣和活动热情。农村幼儿园办园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作息制度、教学方法、评价方式上小学化趋势很严重,不利于幼儿终身学习和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二、县域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原则

1.以人为本。县域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必须以人为本。首先,以幼儿全面发展为根本,从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出发,努力创造相对均衡的受教育机会,不断提高各级各类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力求使每位幼儿都能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优质学前教育。其次,以教师为本,重点解决好幼儿园教师尤其是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编制、待遇、生活、培训、进修、职称等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忠诚于学前教育事业。

2.公平发展。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新型教育发展观,其实质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核心是追求教育公平。公平发展原则要求每个幼儿在入园学习的条件、权利、机会等方面都拥有平等的待遇。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保证受教育者接受学前教育所必需的园舍、设备、师资等基本条件,要均衡配置教育资源,让全体幼儿享受公平教育的基本权利,这也是教育事业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

3.共同发展。县域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并非“劫富济贫”,也不是相互制约,而是在寻求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发挥好县域学前教育统一体各部分的作用,形成发展的合力,最终达到均衡发展的目标。县域一体化发展,应侧重从空间维度重视区际公平,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资金的合理流向、人才的科学组合、政策的有力保障,达到以县城带动农村,以发达乡镇带动落后乡镇、以中心幼儿园带动一般幼儿园,实现以强扶弱、强者更优、共同发展的目标。

4.统筹发展。县域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要统筹协调好整体与部门、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县城发展与乡镇发展的关系、眼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局部发展与整体发展的关系、教育资源配置与利用的关系以及快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使县域学前教育事业走上一体化健康发展之路。

5.优先发展。县域学前教育要根据所在县的教育现状、优势与基础,在一体化的框架下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突出重点、集中资源,实施“优先发展”的策略。在县域内,要优先发展基础薄弱、急需扶持与发展地区的学前教育,避免“福利性”投入导致全面开花、措施不力、效益不高的倾向。在城乡之间,要优先发展农村幼儿园,让广大农村幼儿能够与城市幼儿一样享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

三、县域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策略

1.制订县域一体化发展规划。要重视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规划的制订,因地制宜地制订相关政策并落实到位,积极扶持县域内农村及老少边穷地区的幼儿教育工作,从战略高度重视县域内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要进一步稳定发展县城幼儿园,加快培育落后地区乡镇幼儿园,促进全县幼儿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全面提升学前教育的办学水平。教育发展规划既要注重上下的衔接,使县域教育发展规划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相一致,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又要注重横向协调,实现县域内地区之间学前教育协调发展,避免同行之间恶性竞争。各县应从政策上倾斜、制度上保证、资金上扶持、组织上保障,以科学规划统领县域内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

2.加强幼儿园经费投入方式改革。要实现县域学前教育发展一体化,经费投入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应以县域幼儿园均衡发展为导向,对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方式、投入对象、投入重点进行调整,以减少城乡幼儿园、乡镇中心园与村办园等之间的差距,扩大经费投入的受惠面和使用效率。改革之后,经费要向乡镇中心幼儿园、村办幼儿园、办学条件急需改善的幼儿园倾斜,发挥乡镇中心园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可建立对经济落后乡镇幼儿园、村办幼儿园和其他弱势幼儿园的财政援助制度,逐步改善这些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可建立学前教育帮扶基金,借社会力量帮扶落后地区幼儿园的发展;可设立学前教育专项奖励基金,对学前教育做出较大贡献的农村幼儿园、民办幼儿园与教师等进行奖励,以奖代补,以保证县域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

3.实现教育资源配置一体化。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需要教育物质资源的保障。要统筹县域内学前教育资源投入与建设,重点扶持农村幼儿园与经济落后乡镇幼儿园,帮扶建立安全的教室、添置活动器材、建立活动场地、购置教学器具、添置图书资料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设立教育教学硬件评估制度,每学年组织幼儿园评估并公开评估结果,让来自社会的压力变成幼儿园发展的动力。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应优先给急需改善条件的弱势幼儿园配置相关资源。地方财政安排的教育支出、校舍维修经费等,应优先安排到农村幼儿园和其他弱势幼儿园,以保证那里的幼儿能有一个安全、合格的教育环境。

4.实现幼儿园布局一体化。科学统筹城乡学前教育资源,调整与优化幼儿园空间布局,是县域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针对城乡、区域之间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差距过大等突出矛盾,相关部门必须对县域内幼儿园空间布局进行调整,建立城乡幼儿园互助互动、共建共享的机制,深入推进联园计划和支教活动,积极探索“名园”扩张计划,建立“1+1”城乡学前教育共同体模式,等等。还必须不断整合规划城区幼儿园的资源,发挥省市优质园的“龙头”效应,开展“大手牵小手”等活动,带动其他幼儿园的发展。还要通过幼儿园“认亲”等活动,发动城区幼儿园支持农村幼儿园,实力强的幼儿园支持实力弱的幼儿园,促进县域学前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5.实现师资结构优化一体化。加强县域学前教育人才建设,改善师资结构,提升教师学历层次。要探索创新用人新机制,将素质较高、富有潜力、热爱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派到基层幼儿园担任管理工作,以改变农村幼儿园长期以来“放羊式”的管理状况。要创造条件、完善政策,设立地方支教津贴、交流访问教师津贴,鼓励年轻教师、骨干教师到农村幼儿园、其他薄弱幼儿园挂职任教。主管部门要懂得“爱才、惜才、引才、用才”,以优厚的待遇吸引大中专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幼儿园任教,提高幼儿园教师学历层次。要鼓励低学历的农村幼儿园教师参加培训与进修,逐步改善基层幼儿园教师的素质,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业务水平,改变基层幼儿园、特别是乡村幼儿园师资严重“贫血”的现象。

农村幼儿园帮扶篇(6)

一、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一大批未成年孩子被留在家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儿童群体——留守儿童。这些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得不到父母的教育与关爱,这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与性格养成。因此,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帮助学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河南省X市为例,以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的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监护人、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采用抽样调查法,对X市五县一区的每个县区都进行了抽样调查,每个县区抽取3个乡镇,对抽取到的乡镇进行深入走访。调查对象为0至6岁的留守儿童监护人及幼儿园教师,研究共调查了18个乡镇,发放两种调查问卷,一种留守儿童监护人问卷,共发放108份,收回有效问卷96份,问卷回收率为88.9%;一种幼儿园问卷,共发放54份,收回54份,回收率100%。

2.访谈法

本研究对X市18个乡镇的36所幼儿园园长、乡镇干部及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了随机访谈,实地观察了36所幼儿园及乡镇的具体情况,分析了18个乡镇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整体状况。

3.观察法

本研究课题组成员赴X市五县一区的18个乡镇进行了实地观察,对该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幼儿园管理以及留守儿童的社会教育等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观察研究,并在观察过程中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记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学前家庭教育现状

1.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结构状况

在回收的96份问卷中,家庭结构类型的调查结果如下:单亲抚养有57个,占59.4%;隔代抚养有26个,占27.1%;亲戚抚养有13个,占13.5%。

2.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

调查发现,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监护人中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占55.4%,初中学历的占33.1%,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占11.5%。监护人整体教育水平较低,是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一大问题。调查发现,该地区留守学龄前儿童与父母聚少离多,父母亲子联系较少,亲子教育缺失。在回收的96份问卷中,留守儿童与外出打工的父母,平均每周电话联系1次及以上的仅为17人,占17.7%;每两周联系1次的有22人,占22.9%;每月联系1次的有29人,占30.2%;一个月到半年联系一次的有14人,占14.6%;半年以上联系一次的有8人,8.3%;从未联系过的有6人,占6.3%。调查发现,该地区86.9%的留守学前儿童的监护人对亲子教育的看法为:留守儿童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吃饱喝好。56.1%的监护人认为,0至6岁儿童有必要进行学前教育,但监护人对学前教育的看法,仅为幼儿园教育。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监护人仅为3.4%。留守儿童父母长年累月在外为生计奔波,亲子关系缺失,这种不稳定的家庭结构易引发各种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调查发现,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儿童安全保护意识淡薄。86.9%留守学前儿童的监护人不了解儿童安全保护意识是什么,监护人儿童安全保护意识淡薄,留守儿童很容易成为意外伤害及违法犯罪的受害者。

(二)农村幼儿园教育状况

1.幼儿园硬件设施不达标,幼儿园条件差

调查发现,该地区幼儿园在园舍、场地及设施等硬件方面基本都不达标。在被调查的幼儿园中,40.3%的幼儿园园舍面积不足800平米,31.3%的园舍面积在800至1000平米之间,园舍在1000平米以上的仅占28.4%。

2.幼儿园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学历较低,对留守儿童关爱不够

调查发现,该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师资力量不足,职称偏低。在被调查的农村幼儿教师中,中专学历占总人数的70.3%,中专以下学历者为20.3%,中专以上学历者9.4%。73.2%的农村幼儿教师无职称,有职称者占26.8%。调查发现,平均每班留守儿童占幼儿园班级人数比例为:超过班级总人数一半以上的为36.8%,占班级总数20%至50%的为43.4%,占班级总数20%以下的为19.8%。农村幼儿园中85.7%的幼儿教师在平时的班级教学中并未对留守儿童特殊照顾。农村幼儿教师精力和体力有限,不能全面、细致地照看每一个留守儿童,更不能及时地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三)留守儿童社会教育状况

1.政府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投入不够

调查发现,河南省X市的政府部门并未专门对留守儿童进行特殊照顾,仅仅是对贫困户建档立卡进行帮扶,帮扶的家庭有部分是留守儿童家庭,而广大留守儿童并未成为帮扶对象。各乡镇也曾考虑过为农村留守儿童改善幼儿教育条件,但是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财政投入不足等问题限制了政府对留守儿童的作为。

2.留守儿童社区教育缺乏调查

发现,X市农村地区完全没有社区教育,更没有关于留守儿童的社区教育。以村委为单位的社区,社区教育的实施率为0%。X市农村地区83.6%的乡镇都有专门为儿童设立的活动中心,活动中心主要是儿童游乐场和育婴店。社区教育的缺乏,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放任自流,不利于孩子成长。

四、建议与对策

(一)注重家庭教育,为孩子选择合适的临时监护人

注重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为孩子选择合适的临时监护人是至关重要的。父母在外出打工之前就应该考虑家庭情况,至少有一方留在孩子身边照顾孩子,如若不能,也应该为孩子选择有身体条件和经济能力的人做孩子的临时监护人。良好、亲密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基础,因此,不管父母外出打工离家有多远,都应该经常与留守儿童保持联系与沟通,让儿童感受到父母之爱。另外,学前留守儿童的父母,要全面考察临时监护人的抚养能力和文化素养,考虑他们是否有责任心和爱心,能否较为科学地教育留守儿童,能否为留守儿童提供适当的家庭教育。

(二)加强幼儿园师资力量建设,改善农村幼儿园硬件条件

加强幼儿园师资力量建设,改善农村幼儿园软、硬件条件,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这就需要加大幼儿教师师资引进,提供多样的幼儿教师研修培训渠道,设计合理的研修内容,设置科学的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课程,从而全面改善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状况。本研究中的幼儿园硬件条件,主要是指幼儿园园舍、场地及设施等方面。改善幼儿园硬件条件,给幼儿提供足够多的户外游戏活动场地,能够使留守儿童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袋

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发展非常重要。农村幼儿园应在儿童入园的时候,对儿童家庭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为每一名留守儿童建立儿童成长记录袋。幼儿教师要在成长记录袋中,详细登记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基本情况,随时记录儿童在幼儿园期间的表现,包括在园的日常表现、心理变化、与父母或临时监护人的情感沟通情况等。幼儿教师通过成长记录袋,更细致地监控留守儿童的成长状况,发现问题时及时地与其父母或者监护人沟通,以尽快解决问题。

(四)加强政府引导,实现社区帮扶教育

在政府引导下的社区帮扶教育,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至关重要。各个社区或者村庄,应该设立留守儿童成长帮扶小组,在帮扶小组领导下,为每一个留守儿童建立一份成长档案、聘请教育专家开设讲座、发放育儿知识教育资料、举办各种形式的家长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关注留守儿童成长,也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提供适当的引导。实现社区帮扶教育,家庭、幼儿园、社区三方合作,共同努力,使留守儿童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

农村幼儿园帮扶篇(7)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2-0141-02

乡镇中心幼儿园作为农村学前教育的窗口,承担着指导、示范和协调本乡镇学前教育工作的重任,在推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引领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目标,而措施之一就是要“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对村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这对于逐步实现城乡学前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凸显教育公平,有着深远的意义。

为充分发挥中心幼儿园的的“领头羊”作用,让其真正发挥在农村学前教育领域的“中心”辐射和示范引领作用,以更好地带动其他村级幼儿园的发展,我们从教育理念、幼儿园课程更新、幼儿园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抓内涵、练内功,挖潜提质增效能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农村幼儿教育的骨干,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和管理是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关键。

(一)加大硬件设施的配备

通过争取项目支持、学校筹资、教师自制等形式修建了高标准活动室、配备了幼儿用床、桌椅、图书、食堂、卫生保健器材、信息化设备,各室健全,区角丰富,为孩子们创设了温馨优雅的室内外环境。

(二)提高队伍综合素质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通过基本功训练、外出学习、请进来指导、参加县级教育联盟、园际间交流展示、家幼亲子活动、一日开放、技能展示等活动,优化研训机制,不断提高教师的保教水平和综合素养。

(三)不断规范办园行为

严格执行《甘肃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甘肃省幼儿园保教管理指导意见(试行)》精神,借助城区幼儿园的督、帮优势,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防范预案,建立健全家园共育机制,规范保教过程,优化管理,发展办园内涵,进一步提高园务管理水平和办园行为。

二、多形式、拓载体,互动交流促成长

中心幼儿园对村幼儿园的引领示范指导作用,主要应从提升教育理念、规范幼儿园课程、优化幼儿园常规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进行。

(一)送下去交流

我们定期组织中心幼儿园骨干教师、教学新秀到村幼儿园开展“送教入园”活动,给她们讲解最新教育理念,开展教学技能技巧辅导、教育教学示范指导等活动,和她们共同修改教育活动计划,共同制作教具和学具,对一日活动的安排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并对早操的编排、教师带操等日常教学常规提出详细的要求,帮助她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村幼儿教师不出门就能观摩到高水平的教育活动,帮助她们从教学上“脱贫”。

(二)请上来学习

1.中心园积极搭建培训平台,定期邀请城区幼儿园一些理论水平较高、思想观念新的园长、教师在中心园开展理论讲座,将最新教育理念、名家教育思想及时传达给基层园的老师,帮助她们从思想上脱贫。

2.发挥中心园教师专业技能的优势,培训全乡幼儿教师,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

3.邀请村幼儿园教师参加中心园教研活动、观摩一日教育活动、家园开放日活动和幼儿技能展示、园本教研成果观摩展示活动。通过现场观摩学习,帮助她们将理论“消化”,并不断汲取“营养”。

(三)畅开怀研讨

只有将研与训有机结合,才会使她们既“吃饱”,又吃好。通过集体研讨、个人交流、园际交流等形式,教师们畅所欲言,共同交流幼儿园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心得,取长补短、既发挥了示范作用,又促进了自身发展。

(四)开大门办园

为了使幼儿园硬件与软件方面得到资源共享,我们以中心园为中心,发挥网络优势,通过县教育信息网、教育空间,参加QQ群、博客论坛,实现网络集体备课,共同开发园本课程,共同撰写论文和心得体会,帮助村幼儿教师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提高她们钻研业务的积极性。还通过网络研讨会、交流会、文本传递等方式,将育人和教科研方面取得的经验推广到其它园,实现了优秀教师资源共享先进管理经验的共享。

三、定制度、求规范,长效机制促发展

工作贵在坚持,只有持之以恒地坚持才会闯出一片天地。

(一)工作安排常态化

为确保中心幼儿园的示范、帮扶、引领等活动落到实处,要求中心幼儿园将示范、帮扶、引领等活动与园务工作、研训活动、业务学习同安排、同落实;要求教师将示范、帮扶与业务进修、教研活动统筹安排,并经园务会审核后下发实施。

(二)活动开展规范化

要求各项活动做到:活动前有计划、有方案,遵循“四不让”原则,(即准备不充分不让实施、目标不明确不让实施、组织形式单一不让实施、参加人员不明确不让实施),活动中建立互助小组,组团开展活动,活动后有小结、有反思,以此确保各项活动的规范运行。

农村幼儿园帮扶篇(8)

为了保证《计划》中目标的实现,相关部门也规定了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比如,着力扩大贫困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切实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重点支持革命老区和藏区农村学前教育加快发展;规范扶持民办学前教育发展;健全完善学前教育资助体系;建立城乡幼儿园结对帮扶机制;提高规范管理和科学保教水平,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各个地区有各个地区的实际,各个幼儿园也有各个幼儿园的实际,不存在建设的“万能模式”,这也要求建设者在扶持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真正将“精准扶持”落实到实处。

如果将乡村幼儿园建设比作“一台戏”的话,笔者以为要“唱好这台戏”必须依托于三方面的力量:搭一个“好台子”、组一个“好班子”、选一个“好本子”。

所谓搭一个“好台子”,指的是要进行相应的硬件投入。我们常说“环境具有育人的作用”。的确,园所环境与儿童的发展息息相关。当前,不少乡村幼儿园的校舍与时代格格不入,缺少现代化的电子设备、缺少必要的体育训练器材、学生活动场地严重受限,这些现状导致区角活动在农村幼儿园难以得到开展,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儿童在园内的学习生活得不到科学地安排。鉴于此,我们应当加大财政对乡村幼儿园的投入,比如在财政预算内安排专项经费,以加强对乡村幼儿园的重点建设,从而保证乡村幼儿教育“有处可为”。

农村幼儿园帮扶篇(9)

农村幼儿教育质量和基础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顺利地开展农村幼儿教育,对于改善儿童成长环境,提高农村家庭生活质量,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发展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农村的学前教育,让每个农村儿童都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既是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然而,农村幼儿教育目前却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存在很多值得我们去研究和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一、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

1.农村地区幼儿入学率低

在农村,许多家长都有这样守旧的观念,认为学前教育学不到什么实际的知识本领,上不上幼儿园无所谓。家长总是认为幼儿的成长目标就是吃好、穿好、玩好,并没有期待通过学前教育促进孩子今后的成长。除此之外,农村的居住地都较为偏僻,幼儿园无法独立成班,这也使得幼儿的就近入园和家长的接送十分不便。许多以个体形式举办的幼儿园大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往往会在选址的时候考虑到生源、管理、成本等一系列因素。这也使得一些优势区域幼儿园分布密集,数量较多,而那些弱势区域完全一片空白。

2. 办园设施、条件建设有待扶持与管理

一般情况下,公办幼儿园在农村是很少的,大多数都是民办幼儿园。而且幼儿园的规模都比较小,大多只有2~3个班,教师人数也多为3~5人。大部分幼儿园的业主都是采用自建房、租用房或店面等作为园舍。许多幼儿园没有幼儿寝室、食堂。幼儿的休息、就餐等存在诸多不便。有些幼儿园甚至连户外活动场地都没有,只能在室内进行小范围的活动,光线和通风条件等都非常的差。这些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都是极为不利的。许多幼儿园仅是在活动室摆放十几张桌椅,前面挂上一块小小的木质黑板,几盒粉笔,这就构成了一个简单的教学课堂。连VCD、彩色电视、录音机、投影仪都没有,硬件设备极为缺乏。这些都是需要得到迫切解决的问题,社会以及相关部门应当要引起重视,加强管理和扶持。

3.家庭与幼儿园教育脱节

农村家长的主要职业都是务农,由于大多数家长一年四季都在忙于农活,孩子基本都是自己入班学习。离班的时候虽然有教师组织护送,但是教师与家长见面的机会极少。即使能够见面,交流的时间也是微乎其微。教师对于幼儿的家庭情况并没有进行详细了解,亦没有和家长主动沟通联系。将幼儿的在校情况向家长做出及时的反馈和说明。与此同时,家长也并未积极与校方交流沟通,配合幼儿班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对于幼儿的教育认识不到位,存在严重偏差。他们觉得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孩子的教育问题就应该是幼儿园全权负责,与自己毫无关系。这样一来,校方与家长就形成了完全没有交流的局面,对于幼儿的教育二者并没有采取一种相互积极配合的态度,也就无法共同为幼儿创设出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二、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对策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农村幼儿教育观

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家长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要形成一种关心幼儿、支持幼儿教育事业的新风尚。动员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为幼儿园的兴建出资出力。其次,要想方设法转变家长观念,在社会上寻找更多支持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力量。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充分地发挥好农村幼儿园的教育辐射作用,采用多途径、多形式的家庭指导动员工作。向家长介绍科学的教育理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提高幼儿家庭教育的质量。

2.提升乡村幼儿教育的办学质量

虽然农村幼儿园在各方面存在不足,但是不可否认,近几年来农村幼儿教育一直是在不断发展的。特别是乡村幼儿园的出现标志着乡村幼儿教育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由于农村幼儿教育的起点比较低,要想让其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则需要更为科学的指导。农村幼儿教育作为农村的新期望和美好未来,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担负着培养好新一代的伟大历史责任。因此,社会以及各地方政府应当大力支持农村幼儿教育,推动其不断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各地方政府要重视农村幼儿教育问题,加大对农村幼儿园的资金支持和监管力度。实行幼儿教师准入制度,对农村幼儿园老师定期实行检查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业务水平。帮助其树立起新的适合幼儿成长和发展的教育观念。对于那些存在质量不合格、设施不达标、硬件不齐全的幼儿园,应该进行相应的整改。情况特别严重的要予以取缔。定期对各幼儿园进行检查评估,不断加强和完善各园的管理。相关部门要以幼儿有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为宗旨,在资金政策宣传等方面都要对幼儿园进行鼓励扶持。另一方面,幼儿园的负责人也要负起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学习各种先进的办学理念,努力为幼儿营造出一个健康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所聘任的教师要严格把关,力求以优秀的师资力量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学习生活提供前提和保障,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创新家长教育形式,构建家庭和幼儿园联手发展幼教的良好局面

幼师应当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合作,对家长进行相关的指导和教育。利用各种开放日活动、家长联系卡、宣传栏等向家长宣传关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早期幼教的方法及意义。通过各种宣传活动让家长了解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争取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让他们明白早期的幼儿教育并不是要把孩子培养成无所不能的神童天才,而是要让他们了解一些日常的知识,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让孩子能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发展各方面能力,树立起他们良好的道德意识,团结友爱、诚实守信、自觉遵守纪律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幼儿教育。

三、结束语

作为终身教育的启蒙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健康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的农村教育也是我国幼儿教育的一大组成部分,虽在不断发展,却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缺陷。只有社会各界引起重视,做好各种扶持引导工作,为农村幼儿教育出一份力,方能推动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培养出新世纪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农村幼儿园帮扶篇(10)

为保证培训的实效性,结合幼儿教师整体发展情况,培训机构选择最佳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实效。培训方式有送教下乡、大园本培训、自主培训、绑带式培训等。送教下乡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特有的技能魅力送训到各个乡镇,激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也为培训学习提供便利,有效提升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大园本培训是针对农村幼儿园具体师资和办园情况提出的一项特殊的“园本培训”,基于部分幼儿园师资配置弱、办园规模小,无能力和无条件独立开展园本培训而组织形成的大园本培训。存在形式多样,可以是几个相似幼儿园集合开展大园本培训,也可以是幼儿园部分园本培训活动挂靠镇级中心幼儿园完成园本研修,也可以完全依托中心一级幼儿园开展园本研修等,五项基本功就是依托大园本培训,积极鼓励区域内培训学习,依靠区域内辐射性培训和连动性培训推进基本功培训效果,提高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培训机构结合园本研修活动,组织开展各个层面的基本功比武、基本功考核、才艺展示等活动,组织非幼师专业毕业的在编教师进行才艺汇演,组织幼儿教师基本功考核竞赛活动,组织园本研修优秀园评比活动等,通过以赛促训,以训保赛,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2.建设培训队伍,保障师资力量。

面对农村幼儿教师数量之多、幼儿教师培训师资缺乏等现状,作为培训机构着力创建幼儿教师专项培训师资资源库,保障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培训的实效性和长效性。五项基本功专项培训师资资源库包括策划智囊团、研训合作团、专项辅导团等,根据不同梯队的师资成员,发挥不同的指导、引领、示范等作用。在五项基本功培训中,注重打造和扩大培训基地,成为五项基本功实践培训的有力支持和样板学习源。五项基本功培训基地呈梯队分布:包括一级培训基地为市教师进修学校;二级培训基地为乡镇教办;三级培训基地为幼儿园培训共同体;四级培训基地为各个基层幼儿园。创建培训基地有效拓展培训空间和时间,确保五项基本功培训的高效有序,也为以后类似培训搭建了基地模型。重视建立、完善、细化幼儿教师五项基本功培训制度,理顺关系,明确职责,梳理五项基本功培训管理网络,实行分层管理、责任到人。五项基本功培训所运用的模式为其他基本功培训项目提供一系列制度保障,为有效提高农村幼儿教师整体素质发挥长效机制。

二、培训基地发挥多项职能

建立城乡联动机制,建立多层次的培训基地,共享优质培训资源。即把城乡师资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充分利用城镇幼儿园的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培训基地的多项职能,形成城乡教育的联动模式,提升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城镇和农村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1.搭建五项基本功帮扶职能。

构建五项基本功立体式培训基地帮扶网络,实行结对帮扶、以城带乡、以强扶弱、多层次支援、捆绑式的全方位帮扶模式。培训基地必须根据五项基本功实际需求,制订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通过讲座、示范课、回课、指导等各种途径,帮助辅导员提高辅导五项基本功的能力,积极支持园级辅导员的指导培训工作,以此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细化五项基本功辅导职能。

师资资源库是幼儿园教师队伍中的有力辅导力量,选取其中基本功实力强的幼儿教师成为不同基地的基本功辅导员,积极发挥示范辅导作用,分别聘请为市级辅导员、镇级辅导员、园级辅导员,通过师徒结对、送教下乡、专题讲座、上示范辅导课等多种方式,提高各级辅导员辅导五项基本功的培训能力。细化五项基本功辅导职能,还指向针对农村幼儿教师五项基本功素养情况,辅导员编写或调整培训课程,如市级辅导员编制五项基本功培训教材集,五项基本功考核方案集,五项基本功达标内容、达标标准和五项基本功考核细则等,镇级辅导员依据全市的培训教材和培训方案,结合本镇幼儿教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形成更贴切、更符合区域内幼儿教师发展的培训教材和培训方案。

3.扩延五项基本功管理职能。

作为五项基本功培训基地,其功能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组织管理职能。根据幼儿教师五项基本功培训规划制定方案和制度,加以规划化管理。二是协调合作功能。联合或整合区域内外的优质教育资源,组织幼儿教师五项基本功培训。三是指导引领功能。各基地建立与基层幼儿园的广泛联系,加强园本研修中五项基本功培训的指导,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对幼儿教师五项基本功发展提供指导。四是考核评价职能。根据幼儿教师五项基本功大练兵情况,开展不同层面的考核和比武,以此促进五项基本功培训的有效开展。

三、幼儿园激励自觉培训

五项基本功具有专业性、基础性和习得性,幼儿教师基本功的修炼最终离不开教师主体的自觉。

1.调查本园教师五项基本功培训需求。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幼儿教师五项基本功培训需求,激发农村幼儿教师五项基本功的合理学习动机。幼儿园中有一部分教师自我感觉良好;也有的认为自己年龄大了又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情绪,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些年轻的教师刚工作时热情很高,激情四射,总想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来,但一次两次的挫折和失败便把她们打垮了;还有的教师总觉得自己底子薄,自卑心理极强,什么机会都不争取。总之,农村幼儿教师对提高自身五项基本功的要求也是非常薄弱的。因此,幼儿园要了解本园每位幼儿教师的心理状况,倡导每位教师应正视这种不良心态,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促进本园教师继续学习,努力提高五项基本功素养。

2.促进本园教师五项基本功培训学习。

幼儿园多渠道促进幼儿教师五项基本功培训学习,培养幼儿教师的真功夫。首先,引导幼儿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鼓励幼儿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基本功培训活动,在培训中学习,更要在实践中练习。其次要运用多种方法,提高教师基本功素养:互助互学,特技相长。在幼儿园内积极开展“我会什么”“我学什么”“亮绝活”等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开展竞赛,扬长补短,广泛开展五项基本功竞赛活动,组织教师每阶段主修一项基本功,加强基本技能训练。以优带“差”,相互促进,在教师中开展“结对子”活动,并且实行五项基本功项目及目标管理,让特长教师成为同伴的某一项基本功辅导员,使得五项基本功培训落实到人、到点。幼儿园制定具体措施,要求幼儿教师坚持自培自练,通过“传、帮、带”活动,实现结对教师在五项基本功素养上都向高一层次发展。

在研究与实践中,我们切实感受到农村幼儿教师五项基本功素养和整体素质有了一定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热情和学习精神也得到了激发,自主发展能力逐步增强,营造了农村幼儿教师五项基本功大练兵的学习氛围。我们在欣喜的同时,也想到以下两个问题,需要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上一篇: 医生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一篇: 生命是多么的辉煌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