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实践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6-13 17:10:44

药学实践论文

药学实践论文篇(1)

1.1实践教学课时的安排:

实践教学课程一般与理论教学安排在同一学期,并且实践教学内容通常在相应的理论教学结束后进行。为了保证学生全面学习中药植物的生长发育全过程,中药植物学课程分设在第二及第三学期。其中,第二学期主要进行中药植物学及栽培学基础知识、中药植物园幼苗及开花期原植物识别的教学活动,第三学期进行中药植物园果期原植物识别、中药标本室植物标本及中药饮片识别、中药采收及收获中药的实验室观察的教学活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我们将课时安排做这样的改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系统地了解中药原植物从幼苗到收获的全过程;并且,由于《中药学》安排在第三学期,因此,学生在学习《中药学》之前就已经进行了《中药植物学》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中药学的兴趣,同时,感性认识的积累对学生以后学习理论知识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1.2补充知识点,编写教材,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鉴别中药原植物,我们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编写,并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了《中药植物学》教材,以中医临床常用中药材为对象,介绍其来源,包括植物的形态、生理功能、分类鉴定及栽培基础理论,并首次提出“中药植物学”概念。全书分为绪论、中药植物学形态及分类、中药植物栽培、各论四大部分。在各论部分,详细介绍每一味中药材的来源、药性、功能主治、采集加工、栽培及植物形态,使学生可以系统掌握中药从栽培到采集加工及临床应用的相关知识,丰富并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1.3中药原植物识别与药材的采收:

采取中药植物园原植物识别和标本室腊叶标本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带领学生识别中药的基原植物。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观察生活状态下的植物,我院在校园内建设占地40亩的中药植物园,园内按照一至两年生草本区、多年生草本区、乔灌木区和藤本植物区四个大区规划种植中药400余种,其中,300余种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中所载的大部分常用药材,其余品种为当地常用药材。在植物的营养生长期,根据植物开花的先后次序,尽量将具有相同功效的中药原植物归类讲解,并重点注意让学生识别易混淆植物,如金钟花、迎春花和连翘的区别,白玉兰、广玉兰、望春玉兰、辛夷、二乔玉兰的区别,木犀科丁香和桃金娘科丁香的区别等;同一植物的不同入药部位,如板蓝根和大青叶,枸杞和地骨皮,苏子和苏叶,半夏和掌叶半夏,桑叶、桑枝、桑白皮和桑椹等,以便开拓学生的视野,为以后理论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在中药材的收获期,带领学生采收中药。为了保护中药资源以及增加学生对中药材的资源保护意识,我们主要采收种子、叶类和花类药材以及部分需要更新的根类药材,让学生从采收、晾晒到简单的炮制过程全程参与,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了解生药及中药炮制的知识,也能够培养学生对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以及合理用药的意识。此外,学院标本室也保存了部分亚热带、热带植物标本,以弥补药用植物园缺少此类植物的不足。

1.4中药饮片的识别:

结合理论课的讲授以及药用植物园收获的药材,让学生在实验室观察中药饮片,重点讲解饮片的色泽、气味、鉴别特征,比如,杜仲断面有胶状的细丝粘连、大血藤有棕红色放射状排列的髓射线等。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调动视觉、触觉、嗅觉与味觉等感官进行观察,加深学生对中药形、色、气、味等的感性认识,并与中药学理论知识以及以后中药药理学的学习相结合,更好地掌握中药的药性理论。此外,学院的中药标本室中也存有近500种中药标本,按照中药的功效进行分区存放,其中,每一味中药都配备相应的图文介绍,包括中药的基原植物、入药部位、采收时间、炮制方法、功效及用法用量等。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充分利用标本室的资源,以巩固加深在理论及实践课上所学到的知识。

药学实践论文篇(2)

2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教学实效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学习兴趣,根据课程实训内容灵活采用实物对比、小组讨论、鉴定比赛、趣味教学、实验室开放、开展课外活动多种方法和手段开展教学,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显微投影系统、精品课程网站及学校技术教育中心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教学的现代化和开放性。

2.1实物对比法天然药物鉴定技术课程实践性较强,尤其是性状鉴定,“百闻不如一见”,特别是针对性状鉴定特征容易混淆的中药,如茯苓与粉葛、党参与牛膝、半夏与天南星、玫瑰花与月季花,天花粉与山药等,让学生分组进行对比观察,并讨论其关键鉴别点,教师再予以总结,这样学生记忆深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鉴定能力。

2.2采取现代技术手段显微鉴定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实训课中采用显微投影系统进行教学,使抽象的微观内容直观化,降低了教学难点的难度,也方便了教师的指导,并在实训中展示学生制作较好的标本片观察到的特征结构,辅以加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有利于学生掌握药物显微鉴别特征,提高了学生显微鉴定技能。为了促进教学的直观性,便于学生学习,课程组教师制作了“水合氯醛透化中药粉末显微标本片制作”、“中药微量升华”、“徒手切片法制备显微标本片”等视频教学资料,上传到校精品课程网站、校技术教育中心教学网络资源平台,方便了学生下载学习,使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实现了教学资源的立体化和现代化。

2.3“以考促练、考赛结合”的促学模式为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实践能力考核在整个课程考核中的比例,达到了40%,并实行平时阶段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实践能力考核的重点是考核学生中药性状鉴定能力和显微鉴定基本技能。具体来说,阶段性学习后,组织学生进行中药性状鉴定的阶段性考核,课程结束后,进行课程实践技能综合性的终结考核,阶段性考核与终结考核按照一定比例计算技能考核最终成绩。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考核与中药鉴定比赛相结合,考核作为比赛的初选,同时对参加决赛的选手按照最终获奖名次进行课程成绩加分,以此达到“考赛结合,以考促练,以赛促学”的目的。通过考赛结合,既促进了学生的技能培养,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起到了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良好效果。

2.4开展趣味教学为了加强学生对中药的兴趣,我们采取了趣味教学法,实训课上将学生分为4个小组,开展小组协作竞争积分制。教师设计3个趣味教学环节:猜药名、闻香识药、提示题。第1个环节教师将中药编写成诗让学生来猜,“看看又到五月中、家人买纸糊窗棂、丈夫一去三年整、家书一封无字空”。(打四个根类药材)从而引出半夏、防风、当归、白芷,继而再讲解它们的性状特征如何判断真伪和品质的优劣等。第2个环节选取细辛、广藿香、黄连、甘草、狗脊、川芎等形、气、味特征明显的药材,让学生进行盲法识别,让学生手摸、鼻闻、口尝等鉴别方式进行鉴别。第3环节为通过老师给出的提示猜出药材,如提示1:桃金娘科植物的干燥花蕾;提示2:古代口香糖研棒状含挥发油;提示3:功效温中降逆,补肾助阳;提示四:不宜与郁金同用。学生通过提示猜出该药材为丁香,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来源鉴定、性状鉴定、化学成分、功效主治、十八反及十九畏等知识点。通过趣味教学,使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气氛活跃,兴趣浓厚,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中药鉴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2.5实训室开放实训室开放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发挥教学资源的最大潜能。课程组积极创造条件对学生开放实训室,给学生创造出更为宽松的实践空间,如开放天然药物鉴定实训室、中药标本室、中药饮片调剂室,组织学生进行临床常用中药材及饮片的识别鉴定以及中药调剂训练。通过实训室开放,既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2.6开展课外活动为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我们联系专业教学实际开展了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植物叶类标本制作并进行作品质量评比,参赛获奖作品在标本室中展出,充分利用我校中药种植园及校园绿化中的药用植物,组织学生进行药用植物观察及采收中药环节,这些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对中药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药用植物的鉴定技能。

药学实践论文篇(3)

1.2提升学生的学习责任意识作为药学专业的学生,对于医药事业的社会责任感在工作中十分重要.因此,在药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就被放在重要位置.药学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而临床实践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责任感最主要的形式.在临床实践中,药学学生直接面对患者和药物,无论从视觉上还是感官上都有最直接的接触,这更能激发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意识到药学专业并不是简单的学习,而是一种需要不断刻苦钻研的学问.学习责任感一旦形成对今后学生学习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们面对纷繁复杂的药学知识,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挫折,这时就需要他们发挥责任意识,通过学习责任感来帮助自己克服困难.因此,我们说临床实践对于药学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非常有益.

2药学教育中临床实践存在的问题

2.1学生主动性不足,临床实践效果差在药学专业的临床实践中,出现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学生的主动性不足,导致临床实践效果较差.从表面上看,这源于学生对于实践学习兴趣的不足.其实当我们调查之后发现,部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疲倦感也是一方面的因素.在临床实践中,往往是老师在实际演示给学生看,而学生获得实际动手的机会较少.药学专业的临床实践不同于其他专业的临床实践,对药物的熟悉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因此,在缺失实际动手锻炼的情况下,临床实践的效果当然也就不明显了.另一方面,过分注重老师布置的药学报告也成为了导致临床实践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同学们的临床实践过程中临床实践报告占用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在既没有系统的学习实践知识,又没有进行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情况下,临床实践报告自然难以完成.再者,由于部分同学不善表达,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没有及时的反馈给老师,造成临床实践质量的进一步下降,同时这些问题也将不利于今后学习和发展.

2.2缺乏老师悉心的指导在药学临床实践的过程中,老师始终是起着指导作用的,当药学临床实践环节缺乏教师应有的指导,临床实践工作也难以开展.在我们日常的临床实践中,由于学生和临床实践老师在平常的学习中沟通较少,在很多情况下,临床实践老师并不能很好的在临床实践环节给与我们悉心的指导.同时,通过调查显示,临床实践中分组问题也成为阻碍临床实践效果的重要因素.对于每一个行政班级来说,分组过少导致每组人数早已超国临床实践负荷.这就导致了很多同学抱着侥幸的态度,不能很认真地完成临床实践任务,没有从客观上激发学生的临床实践积极性.此外,老师在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一般只注重与课本教学相关的内容,对于学生今后就业发展方向等方面没有过多的涉及,从而导致临床实践的真正目的和目标并没有实现,这将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在临床实践环节过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有待进一步改进,在这一方面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

2.3临床实践设备陈旧,临床实践工具丢失现象严重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还有一个令学生和老师都头疼的问题,那就是临床实践设备陈旧,临床实践工具丢失现象严重.临床实践设备就是我们临床实践的工具,缺乏工具的帮助,临床实践工作当然无法做好,我校进行临床实践历史悠久,很多临床实践设备都是开始进行临床实践投入运行的,无论从设备的新旧程度还是从设备的时效性来说都是较差的.陈旧的设备一直被老师和学生所抱怨.有了这种抱怨的心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老师的教学兴趣自然被抹杀了.因此临床实践设备陈旧也成为了阻碍临床实践效果提高的一项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专门的保管人员以及日常维护不善等原因造成的临床实践工具丢失现象严重也是另一重要原因.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经常会发生一个班级的同学在有些项目上需要轮流进行,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对学生的临床实践次序进行协调,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临床实践的时间,不利于临床实践效率的提高.

2.4临床实践过程中缺乏专业的老师专业临床实践老师是临床实践工作的灵魂,对于药学临床实践也是如此,在进行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一些临床实践老师往往是由学生的授课教师兼任,这就导致很多老师并没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专业课老师往往注重的是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他们在临床实践教学中会忽视实际操作的重要性.因此,缺乏专业的临床实践老师也成为目前我国药学临床实践过程中的一大问题,亟待解决.

2.5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不足,影响学生素质发展我们的临床实践学习中,大多数同学认为老师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不足.现代社会是一个创新的社会,走到哪里都需要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大学中就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然而我们在药学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并没有感受到创新给我们带来的冲击,因此,也在无形之中失去了对药学临床实践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与发展.

3在药学教育中实施临床实践的建议

3.1建立奖励机制,提高学生实践积极性很多学生由于长期习惯了教室学习的氛围,对于临床实践学习不太适应,这就在一方面挫伤了学生的实践积极性.那么在此时,建立奖励机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有必要.建立奖励机制主要是给学生制定一些临床实践目标,当学生很好地完成这些目标后,学校给与一定的奖励.当然这样的奖励可以包括精神上的嘉奖,也可以是机会上的奖励.

3.2突出实践过程,淡化实践报告经过研究发现,现在的药学临床研究大多重视实践的结果,往往忽视了实践过程的重要性.繁杂的实践报告成为压在学生心头的包袱,带着这种包袱进行临床实践显然是不利于实践质量的提高.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应突出实践过程,淡化实践报告.通过减轻学生思想包袱的方式来提高他们的临床实践质量.

3.3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临床实践对于药学教育最重要的积极作用就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保持这一作用就十分重要了.在临床实践中,导师在完成基础内容的讲解后,可以适当地给学生更多的空间来思考,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思考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通过不断地思考,创新,实践,在创新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

药学实践论文篇(4)

CHEN Haixia CHEN Zhongqin

Tianjin Key Laboratory for Modern Drug Delivery & High-Efficiency,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the all-English curriculum of Introduction to Natural Products, an innovation teaching mode including "interactive discussion" and "case-based practice" is put forward, which could change the conventional teaching pattern and prompt the reform of all-English teaching model. Dur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is changed, "Interactive discussion" and "case-based practice" teaching mode could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rouse the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autonomy of students, and finally cultivat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ies such as problems analyzing and solving abilities. Ultimately, it is expecte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realize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high quality intern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talents for the Chinese medicine moder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Introduction to Natural product; Teaching reform; Interactive discussion; Case-based practice

《天然药物导论》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及技术研究天然产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是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整个药学教育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1,2]。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化成为建设一流高校、一流学科专业的重要策略。为提高药学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我国药学教育也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迫切需要打造一批高质量的全英文授课项目[3]。全英文授课项目是适应药学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措施,有助于加快药学教育国际化的步伐[4],促进高校及学科国际知名度的提高。因此对《天然药物导论》全英文课程进行改革有助于实现培养国际化药学人才的目标。

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天然药物导论全英文教学课程目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目前英文授课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校学生特点,在授课过程中引入“交互式”讨论和“案例式”实践的教学环节,为进一步课程创新改革进行初探。

1 既往本课程全英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天然药物导论》课程的全英文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延续之前中文教学以教师为主体、课件为中心的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不够,实践学习能力较薄弱,且课程考核方式单一。我院该课程采用全英文教学模式已有两年,该模式虽然对于提高学生英文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现阶段学生仍处于被动学习阶段,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较少,且学生独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锻炼较少,整体的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2 教学改革过程阐述

现以“交互式”讨论教学模式中的“主题导入式”教学方法为例,阐述其在《天然药物导论》全英文课程中的教学过程。教师在授课之前,将下一阶段要讲授的天然产物根据来源、结构、理化性质、生理活性等特点划分不同主题。如根据结构特点划分为黄酮类、生物碱等(表1),以黄酮类化合物为例,整个教学改革过程包括以下几部分:①教师公布主题;②学生分组并选定主题;③小组成员查阅资料并制作PPT;④不同小组讲解PPT并相互提问交流;⑤讲解效果评定及打分。教师公布主题后,课后为学生分组或学生自愿分组,每组3~4人,每组获得一个主题(此处以黄酮类化合物为例),同时由学生推荐一名组长负责资料汇总。在下次上课之前每位组员先自己查阅资料,了解并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来源、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纯化手段、结构鉴定及生理活性、临床应用举例、最新研究进展相关知识(每位组员分配1~2项内容进行查询),然后将其整理成PPT并由组长做最后的归纳总结,形成课件PPT。在任务分配、资料查询和PPT制作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交流讨论,并在PPT最后一页标明每位小组成员负责的部分。

在教师讲授黄酮类化合物主体内容之后(安排1~2节课时间),选定2~3组以黄酮类化合物为主题的小组,每组派一个代表向全体同学介绍本组的PPT课件内容,全班同学根据内容提问讨论。根据讲解内容的丰富性和逻辑性、语法的正确性、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PPT制作的规范性等指标评价每个小组的讲解效果,由学生交流讨论后打分(占30%),教师对其内容进行补充讲解后打分(70%)作为小组此次PPT讲解的最后成绩,小组内成员的成绩由各自负责的部分决定,组长和进行讲解的学生可适当额外加分,以此鼓励每位学生积极自荐组长或讲解员。每个学期由教师根据授课内容举办5~6次PPT讲解活动,每次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10%。

2.1 引入交互式讨论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交互式教学”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朗和帕林克萨于20世纪70代提出来的,他们认为教学应该是一种以支架教学为基础的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5],即学生自我学习和教师支持帮助学生学习的交互过程。张欣[5]和韩汶昕[6]研究表明,“交互式”教学模式应用于英语课程教学中效果显著。Datta等[7]在本科医学课程中引入“交互式”教学模式,结果发现,接受交互式教学方法的学生成绩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学生和教师的“交互”次数也有所增加。实践证明将这种交互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天然药物导论全英文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

交互式教学模式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以交互为主要教学手段,通过灵活多样的交互式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弥补传统教学中死记硬背的不足[6]。在交互式讨论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多的是知识的启发者和指导者,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等多重交互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我校多年以来的教学经验,现将引入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具体采用以下方法实现。

2.1.1 采用“主题导入式”教学方法 “主题导入”是一种教师利用“主题”的形式将学生“导”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之中[8],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个环节使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点的教学方法。“主题导入”的教学方法既要考虑教师“导”的部分,又要考虑学生“入”的过程,因此采用“主题导入式”教学方法将更好地促进“交互式”讨论的进行。Cole等[9]研究发现,在医学教学中采用主题讨论的方式不仅使学生获得的知识量增加,同时生生交互过程还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本次课程改革中,教师根据天然产物的化合物类型及结构特点划分不同主题(表1),让学生自主选择某一主题进行学习交流,讨论同一主题下天然产物的结构特点、提取分离方法、主要生物活性、临床应用举例、最新研究进展等内容;小组成员课堂交流后,课后查阅文献、资料,整理后制作成PPT进行组间学习交流,最后教师根据交流情况,与学生再进行交流沟通,补充生生交互讨论结果的不足。

2.1.2 采用“PK式”教学方法 PK式学习模式属于体验式学习模式,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课堂组织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有效的学习小组,利用小组内部的合作以及小组之间的竞赛竞争,实现生生互动,在完成共同目标的过程中有效提高个人学习效率[10]。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引入组间竞争机制,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1],PK式教学方法在英语教学中效果显著[10,11]。

将PK式教学方法引入《天然药物导论》全英文课程教学中,结合天然药物课程特点,在授课过程中由教师提供一些科研实例,让学生个体之间或小组之间进行交互讨论PK,为自己或本组的观点提供论据。在查阅资料准备论据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解天然药物学的相关专业知识,同时由于全英文授课的特点,令学生不得不思考一些新型的陈述方式,从而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如此,采用PK方法,可以实现学生个体交互、小组交互以及PK后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讨论的目的,同时此模式可以营造学生积极参与及主动思考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2.1.3 采用“探究式”和“开放式”讨论方法 “探究式”和“开放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身先前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通过体验、发现、探索、协作等方式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12]。这种教学方法能够重点锻炼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在授课之后,可要求学生充分预习下次课程的课件内容并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如下次课程将会介绍黄酮类化合物,教师可让学生在校园里观察一下,有哪些植物体中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其主要提取方法以及主要生理活性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然后在下次授课之前,由教师根据章节内容及性质特点提问学生,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自己的独特观点,并在接下来的授课中针对有问题的知识点着重讲解,同时在授课过程中随时提问一些开放式问题,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讲解不同章节内容时,根据章节内容的特点,采用学生分组进行全英文讨论方式,对开放性问题回答积极和讨论过程中表现好的同学给予加分,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采用探究式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分析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2.2 设计“案例式”实践教学环节,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案例式教学(case-based teaching,CBT)是一种实践教学模式,旨在培?B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实践中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3]。近年来,案例式教学方法正逐渐引入医学实践教育,如临床检验[14]和法医毒理学[15]教学以及药学实践教学[16-17]的改革中,成为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案例式教学使得学生在研究案例过程中处于一种自己主导的、有压力的氛围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18]。

为激发学生学习天然药物导论的兴趣,笔者结合该专业及学生特点,提出并设计实践案例供学生学习讨论,现举例如下:

案例1:以青蒿素、紫杉醇等典型天然药物为实例,让学生自己查找学习相关资料,了解并掌握该天然药物的来源、提取、分离纯化、药理活性研究、药物剂型与分析试验、临床研究等。并从整体药物研究历程的思路出发,将资料整理成PPT课件,为其他学生或小组进行讲解,在讲解结束后,教师对其内容进行评价与补充指导。

案例2:通过案例1相关设计锻炼之后,教师可提供一种新的资源,以“新药研发”为导向,让学生自主设计研究中草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思路,并提供从该新资源中研发特定生理活性药物的设计方案,进一步培养锻炼学生药物研发设计的实践能力,同时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从而促进全英文教学目标的充分实现。

2.3 考试方式改革

目前天然药物导论全英文课程教学的考核方式还是以传统考试方式为主,通过平时成绩期中和期末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方式相对单一。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会导致学生不重视平时学习,通过考前突击的方式来通过考核[19]。此外由于全英文教学还处于初步探索,考虑到学生的语言适应能力,考试内容只是考察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察较少,使得考核内容难免比较僵化和局限。以上成绩考核方面的不足主要在于缺乏过程性考核理念的加入和深化,而过程性考核可以使考核方式多元化,丰富考核内容,加强理论和实践结合能力的考核[20]。

本次课程改革主张改变传统的期中、期末闭卷考核方式或闭卷考试辅以开卷考试为主的成绩考核模式,在其基础上增加阶段性考核方式及实践能力考核,重点考核交互式教学效果及学生设计实践方案的能力,突出药学课程的特色,具体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2.3.1 增加阶段性考核 在一些章节结束之后,根据所讲的内容设计一些简短的选择、填空题(20~30题)进行一次阶段性的考核,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也为可为教师后续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进度调整提供依据。

2.3.2 加强过程性交互讨论学习考核 由学生通过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学习后,根据化合物特征,自主设计课件PPT并进行讲解,针对课件讲解及回答问题情况,

由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将最后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列入考核内容,从而适当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主?有院突?极性,避免出现总是依赖于最后卷面成绩的侥幸心理。

2.3.3 增加实践方案设计能力的考核 由教师给定一定范围的主题,通过交互讨论,让学生自主选择主题,查阅文献,撰写相关英文综述论文;制定创新性试验计划,鼓励学生与老师、同学交互讨论,最后自主设计并实践实验方案,由教师评定成绩,计入总成绩,培养学生交互讨论学习能力和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同时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

药学实践论文篇(5)

一、高校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下滑的原因

(一)从学生角度思考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原因

1.缺乏获取信息资料的途径与能力。毕业论文从选题到实施需要以充分的文献调研为基础。然而,绝大多数毕业生对文献调研并不重视,根本就没有慎重独立思考,甚至有的毕业生对自己所做的课题根本不理解。在查阅文献时,这些学生仅仅依靠百度、谷歌等大众搜索工具,而忽视专业文献查阅数据库,如SCIfinder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与ScienceDirect数据库等。2.面对实验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差。学生对检验数据的信息转化能力,就要求学生清楚地了解检测方法的原理以及它的局限性,并正确认识结果的意义和解释。在药学实验中会出现各种实验数据,如波普数据、分析测试数据、药物活性数据等。作为一个药学专业毕业生,就必须要学会如何分析这些数据。3.剽窃与造假等不端正的学术行为泛滥。不端的学术行为,指的是学者对学术进行剽窃、造假、抄袭等的不良行为。毕业论文是大学生结束大学学业的标志,是检验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但是,许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都存在严重的抄袭现象。根据调查,全国重点的一流大学百分之十的论文都存在抄袭现象,甚至普通大学的毕业论文抄袭率高达百分之三十左右。而且,大学生毕业论文学术不端现象日益呈现多样化的趋势:⑴公然抄袭,即对别的学者的实验观察结果、数据以及记录,原始性的语言和思想等进行公开直接使用等不被认可的行为,这种行为在科研领域出现的频率比较高。⑵数据造假,即数据的捏造和虚构,以及参考文献的胡编乱造。⑶寻找。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但不符合大学生毕业论文的根本要求,而且违背了高校要求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初衷,更是对高校教育精神的极大挑衅。4.紧张的毕业实习、找工作和各种考试影响毕业论文的写作精力。许多高校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安排在最后一学期,但是最后一学期是学生忙于就业的时期,况且目前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多数学生都忽视了对毕业论文的设计,而是忙于择业。对学生来讲,最后一个学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1)找工作的同学不是参加各种面试,就是忙于准备各种公务员的考试;(2)找到工作的同学还需要在单位实习一段时间;(3)研究生笔试通过的同学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研究生的复试;(4)没考上研究生的同学要花很多的精力去找工作。

(二)从教师角度思考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原因

1.指导教师科研能力和指导能力不足,本科设计选题不新颖。一些指导教师自身科研能力一般,有的甚至不熟悉指导的学生论文所涉及的领域,再加上指导能力欠缺,这就造成了对学生论文的指导工作只是表面应付。2.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责任心不强,存在放任自流的现象。一些指导教师以科研任务和课堂教学工作繁重为由,不与学生联系或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予认真解答,学生的论文拿来过一遍就成,没有中间的反复修改与指导。

(三)从教学资源角度思考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原因

1.指导老师不足。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扩招。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师资力量相对不足。此外,在现有师资力量中,许多教师由于长期不从事一线科研工作,导致与外界科研现状严重脱节。这导致所选研究课题陈旧,而且不可避免出现重复现象。2.学校科研经费与设备投入不足。学校在本科生毕业论中投入的经费与设备相对不足,导致指导教师在选择课题时受到局限。特别是没有承担课题的教师,这种感觉尤为明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相关仪器设备性能良好、套数充足是保证学生顺利进行科学实验研究的重要物质条件。然而毕业生人数多,用于毕业实习的仪器设备少,许多学生只能合用一套设备,使用时间按计划执行。

二、我校药学院在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方面所做的改革

引入本科导师制,确立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与责任心。本科生导师制是由指导教师对本科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进行辅导,定点定人因材施教,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竞争的综合能力的制度。它是构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本科教育改革新模式。本科导师制有利于实施个性化教育和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这便于导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制订成才计划,便于导师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早日成才。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要求。为了杜绝论文抄袭,我院要求所有的本科毕业论文必须是研究性毕业论文。并且我院对论文的格式、论文内容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此外,在安排指导教师的时候,学院尽量安排正处于科研一线的教师,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如何从事科研。提升教师队伍的业务素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水平决定着选题的新颖程度、水平的高度以及论文的质量。因此,为了提高整体毕业论文水平,学院有计划地将年轻教师送出国深造,提高其自身的科研水平。

三、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教育的最后一个实践性过程,也是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方式。然而,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是一个系统、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学校各方协调、配合。鉴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在本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各高校要不断创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以使本科毕业(设计)质量不断提高,从而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作者:周中振 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1]唐丹林,尹进.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与探索———以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J].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10,(4),30-33.

[2]郑增娟,段煜,张维芬.提高地方高校药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教学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15,02.

[3]潘夕春,周红,陈晓红,刘涛.药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规范化研究与实践[J].现代医药卫生,2015,02.

药学实践论文篇(6)

1.缺乏获取信息资料的途径与能力。毕业论文从选题到实施需要以充分的文献调研为基础。然而,绝大多数毕业生对文献调研并不重视,根本就没有慎重独立思考,甚至有的毕业生对自己所做的课题根本不理解。在查阅文献时,这些学生仅仅依靠百度、谷歌等大众搜索工具,而忽视专业文献查阅数据库,如SCIfinder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与Science Direct数据库等。 

2.面对实验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差。学生对检验数据的信息转化能力,就要求学生清楚地了解检测方法的原理以及它的局限性,并正确认识结果的意义和解释。在药学实验中会出现各种实验数据,如波普数据、分析测试数据、药物活性数据等。作为一个药学专业毕业生,就必须要学会如何分析这些数据。 

3.剽窃与造假等不端正的学术行为泛滥。不端的学术行为,指的是学者对学术进行剽窃、造假、抄袭等的不良行为。毕业论文是大学生结束大学学业的标志,是检验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但是,许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都存在严重的抄袭现象。根据调查,全国重点的一流大学百分之十的论文都存在抄袭现象,甚至普通大学的毕业论文抄袭率高达百分之三十左右。而且,大学生毕业论文学术不端现象日益呈现多样化的趋势:⑴公然抄袭,即对别的学者的实验观察结果、数据以及记录,原始性的语言和思想等进行公开直接使用等不被认可的行为,这种行为在科研领域出现的频率比较高。⑵数据造假,即数据的捏造和虚构,以及参考文献的胡编乱造。⑶寻找。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但不符合大学生毕业论文的根本要求,而且违背了高校要求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初衷,更是对高校教育精神的极大挑衅。 

4.紧张的毕业实习、找工作和各种考试影响毕业论文的写作精力。许多高校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安排在最后一学期,但是最后一学期是学生忙于就业的时期,况且目前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多数学生都忽视了对毕业论文的设计,而是忙于择业。对学生来讲,最后一个学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1)找工作的同学不是参加各种面试,就是忙于准备各种公务员的考试;(2)找到工作的同学还需要在单位实习一段时间;(3)研究生笔试通过的同学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研究生的复试;(4)没考上研究生的同学要花很多的精力去找工作。 

(二)从教师角度思考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原因 

1.指导教师科研能力和指导能力不足,本科设计选题不新颖。一些指导教师自身科研能力一般,有的甚至不熟悉指导的学生论文所涉及的领域,再加上指导能力欠缺,这就造成了对学生论文的指导工作只是表面应付。 

2.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责任心不强,存在放任自流的现象。一些指导教师以科研任务和课堂教学工作繁重为由,不与学生联系或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予认真解答,学生的论文拿来过一遍就成,没有中间的反复修改与指导。 

(三)从教学资源角度思考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原因 

1.指导老师不足。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扩招。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师资力量相对不足。此外,在现有师资力量中,许多教师由于长期不从事一线科研工作,导致与外界科研现状严重脱节。这导致所选研究课题陈旧,而且不可避免出现重复现象。 

2.学校科研经费与设备投入不足。学校在本科生毕业论中投入的经费与设备相对不足,导致指导教师在选择课题时受到局限。特别是没有承担课题的教师,这种感觉尤为明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相关仪器设备性能良好、套数充足是保证学生顺利进行科学实验研究的重要物质条件。然而毕业生人数多,用于毕业实习的仪器设备少,许多学生只能合用一套设备,使用时间按计划执行。 

二、我校药学院在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方面所做的改革 

引入本科导师制,确立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与责任心。本科生导师制是由指导教师对本科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进行辅导,定点定人因材施教,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竞争的综合能力的制度。它是构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本科教育改革新模式。本科导师制有利于实施个性化教育和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这便于导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制订成才计划,便于导师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早日成才。 

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要求。为了杜绝论文抄袭,我院要求所有的本科毕业论文必须是研究性毕业论文。并且我院对论文的格式、论文内容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此外,在安排指导教师的时候,学院尽量安排正处于科研一线的教师,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如何从事科研。 

提升教师队伍的业务素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水平决定着选题的新颖程度、水平的高度以及论文的质量。因此,为了提高整体毕业论文水平,学院有计划地将年轻教师送出国深造,提高其自身的科研水平。 

三、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教育的最后一个实践性过程,也是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方式。然而,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是一个系统、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学校各方协调、配合。鉴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在本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各高校要不断创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以使本科毕业(设计)质量不断提高,从而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参考文献: 

[1]唐丹林,尹进.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与探索——以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J].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10,(4),30-33. 

[2]郑增娟,段煜,张维芬.提高地方高校药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教学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15,02. 

[3]潘夕春,周红,陈晓红,刘涛.药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规范化研究与实践[J].现代医药卫生,2015,02. 

药学实践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Base on Dissertation Remote

Network Assessment in the University of TCM

WAN Zhiqiang[1], ZHANG Haomin[1], WEN Hongjuan[1], ZHANG Lili[1], SHAO Shuai[2], WANG Hongfeng[1]

([1]Graduate Schoo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 130117;

[2]Medicine Schoo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 130117)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expanding of the proportion of graduated students in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quality of the dissertations has been significantly changed, and scope of the study has been expanded. Take X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scope of the study does not be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area, widely involv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clinical medicine, nursing, literature, chemistry, management and some other related professional. X University invited many professors of other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omplete the dissertation review in 2014, during this period, there were many problems, such as long review cycle, high management costs, and inefficiency and so on. In order to solve those problems, we need to design an easy to use and high security system to meet the need of the dissertation review.

Key words dissertation; network assessment system; graduate education

X大学2014年度共有368人申请博硕学位,学位论文评阅工作量相对较大。由于中医药专业在X省高校、科研院所分布不均匀的局限性,X大学论文送审以省外院校及科研院所为主。

1 中医药院校学位论文评审的特点

从全国范围看,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博士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较少,且中医药大学以外的其他院校、科研单位的中医学、中药学专业发展与中医药院校有着明显的差别。因此,论文评审很难在省内找到一定数量的评阅专家。论文评审需要送到省外高校,近五年来,X大学论文送审院校主要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贵阳中医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等高校。

中医药院校的专业领域较为独特,随着近年来交流的不断增进,中医药相关学科专家数量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总量是小的。地理位置相近的各院校之间的指导教师大多互相熟识。论文评阅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人情分,不太好意思提出尖锐的看法,也很少会给论文不通过。因此,作为研究生学位部门管理人员,亟需寻求一个更为合理的、有效的论文评价方法。

2 传统论文评阅的弊端

2.1 评审过程繁琐

传统学位论文评阅的方法主要是,X大学随机抽取部分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将抽到的论文隐去作者和导师信息,编号,记录好编号对应的作者,将论文送至复印社打印。提前与送审院校研究生处联系,将打印好的论文邮寄至送审院校研究生处,送审院校研究生处领取论文,按论文方向将论文分发至各院系,各院系研究生秘书将论文发放至相关专业专家评阅,专家评阅论文后返给各研究生秘书,研究生秘书返回所在学校研究生处学位办,学位办将评审完毕的论文评阅意见书邮寄回X大学研究生处。整个工作十分庞大而复杂。很多学校大多只接收5~7所院校论文,邮寄的论文如涉及专业过多,或涉及专业在不同校区、不同医院过多,很多学校不愿意接收论文。特别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论文评阅意见书返回延误。加上往返快递时间,一般最快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②

2.2 论文评审费用高

送审论文需要印刷,1本硕士论文印刷价格大约在50元左右,1本博士论文印刷价格大约为100元左右,邮寄费用大概在每本10元左右,管理费在每本50元左右。这些费用占论文评审费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花费巨大。③

2.3 论文评审时间集中,工作压力大

从全国中医药院校看,学生多在3月份提交论文,很多导师在提交论文前,会临时提出一些修改意见,尽管学校有论文提交截止时间,但碍于导师情面,很多学生要在3月底才能提交论文。由于每个学校都需要将研究生的论文送到外校审阅,且各个学校发放论文评阅意见书的时间都为四五月,这一期间,全国的研究生处工作都比较繁忙。很多学校不愿意接收大量的论文。特别是很多学校同时接收10余所、甚至更多院校的论文,这无疑加大了高校研究生处学位办的工作压力。因此,学校在选取发放盲审论文比例时,不太放心选取过多学生的论文,怕给自己、给他人造成工作负担。由此可看出,这种工作方法,容易产生不良情绪,束缚了学校发放论文的热情。

3 采用网络评审的优势

3.1 网络评审简介

现代计算机快速发展为网络评审体系提供了技术保障。网络评审可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利用互联网将更多的相关领域专家纳入论文评审专家行列,且学生的论文可以快速呈现到专家面前,同时,利用WEB程序开发技术,④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论文评阅方法。最大限度地对论文保密、对评阅专家信息保密,较传统评审方法更安全、更有效、更快捷。

3.2 网络评审节省资源,降低费用

传统评审方法,需要将送审的论文印刷,邮寄至送审单位(多为外省份)。通过快递公司邮寄论文,通过快递公司取论文,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而采用网络审阅,环保、快速、省心,优势明显。

3.3 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基础材料收集好,只需给评阅专家网址(或二维码)、账户、密码,专家即可在网络端审阅论文,不受办公环境制约,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⑤

3.4 提前知道评审结果,便于安排答辩

专家审阅论文过程中,可随时提出评审意见,待论文评阅完成后提交论文评阅结果,学生收到评阅反馈意见后可及时修改论文,管理单位可随时了解评阅情况,以尽快通知各学科、各学院,各学院可根据反馈结果合理安排答辩时间。

3.5 建立评审专家库

网络评审经过几年发展,管理单位可对评审专家建立评审专家库。今后,管理部门可直接与专家交流、沟通,不再走传统的研究生处、各学院研究生秘书、专家这一繁琐的工作流程,直接同专家面对面建立关系,评阅论文。专家库的建立不受地域限制,可以选取更多院校、更合适的专家评审论文。

3.6 利于数据分析,指导管理者调整政策

网络评阅论文,数据更容易分析,管理者可清晰、直观掌握各年度论文评阅情况,有利于论文评阅工作的总结,及时调整下一年度的论文评阅工作方法和思路。

4 网络评审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1 年龄大的专家不习惯

年龄大的专家接触网络相对偏少,对网络评审工作还不适应。这要求我们开发更为清晰、便捷的网络论文评审系统。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如不习惯网络评阅,可在线打印学生论文及论文评阅意见书。

4.2 电子版论文暂不能实现快速标注服务

纸质版论文遇到问题可以随时标注,网络评阅论文暂时无法随意标记。目前可采取在线打印的方案解决,未来尽快实现一种简单、方便、快捷的网络标注服务。

4.3 网络评阅论文对软硬件有一定要求

网络评阅论文对专家使用的电脑系统、浏览器有一定的要求,目前兼容性还不够完善。论文评阅使用说明书的编写上,尽可能地把所有能考虑到的问题汇总编入。

4.4 培养用户习惯

目前国内采用网络评阅论文的学校还非常少,特别是中医药院校,尚处于未开发阶段。X大学尚未接到网络送审的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论文。由此可见,中医药院校的评审专家,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网络评审。

4.5 电子支付

专家评阅论文后,填写论文评阅专家费用领取单,由X大学研究生处学位办审核无误后直接支付。目前正与技术人员协作开发,争取未来可通过支付宝应用来支付评审费。

4.6 网上签名和盖章

网上签名已无技术障碍,电子盖章相对困难。目前的想法是,在线打印后,盖章,传真回X大学研究生处。

远程网络论文评审工作才刚刚起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未来,论文评审工作将会变得越来越快捷、安全、有效。

通讯作者:王洪峰

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40204070YY)

注释

① 张德勤,龚道华,杨勇.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实行网上评阅的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3):34-37.

② 封旭红.学位论文盲审区域合作的实践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9):22-25.

药学实践论文篇(8)

【摘要】发生的不可控性、社会化的极易性、原因事实的竞合性和化解依据的渐趋合理性是当前我国医疗纠纷的主要特征。我国各地目前正通过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实践来化解医疗纠纷这一世界性难题。浙江诸暨和宁波两地的实践模式表明: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之实践模式经由立法表达出的制度理性将很快被共识性的认知并被配置大量的制度实现资源,但不考虑区域差异的划一型官方推动可能会带来欲速则不达的后果;采取实地调查的路径提升纠纷解决学的研究品位时,须持慎之又慎的态度来确定样本。

【关键词】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实践模式;区域差异

【写作年份】2012年

【正文】

医疗纠纷属于世界性难题,是指法律地位平等的医患双方对医方的医疗、护理行为和结果及其原因、责任在认识上出现分歧而引起的有关权利义务的冲突,主要有医疗技术损害纠纷、医疗伦理损害纠纷、医疗产品损害纠纷和商业性浓厚的医疗服务纠纷四类。与医方庞大惊人的门诊量相比,医疗纠纷的绝对数量很小,但其对秩序、社会关系的破坏力不可小觑,其消极效果与负面作用比较明显。正处于利益多元、矛盾叠加、纠纷多发之社会变革关键期的中国对医疗纠纷的化解不得不给予高度重视。当前,以切断介入的第三方与医方、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利害关系来赢取生命力与口碑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方兴未艾,各地的相关实践不尽相同。以当前医疗纠纷的主要特征为基点,对具有典型性的诸暨模式和宁波解法进行分析和阐释,有助于在制度运行和学术研究两个层面获得有益启迪。

一、当前我国医疗纠纷的主要特征

医疗纠纷诸特征的重要性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提高,有的降低。囿于特定时空,概括提炼出医疗纠纷的主要特征,便于对医疗纠纷形成准确、清晰的认识与把握,进而可为分析和阐释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实践模式提供智识上的支撑。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医疗纠纷的主要特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发生的不可控性

医疗纠纷在发生层面的不可控性是由医疗损害的不可控性所决定的,而医疗损害的不可控性和传统医学难题的众多性、医学发展的未知性与渐进性、医疗过程的多样性、医疗结果可理解度的偏低性、医务人员认知水平的相对有限性、患者疾病机理的复杂性、患者体质的个别差异性这些因素综合性的紧密关联。整体来看,医疗行为与疾病好坏之间因果关系的必然性被社会公众不当的高估,不小的偶然性却被非理性的忽视。此一状况致使医疗行为的效果与患者一方的预期之间时常不出意料的出现或大或小的距离。面对如此距离,患者一方对医疗损害构成要件及责任的判断并不更多的严格依照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而是更多的主观性依照医疗损害是否存在、程度轻重、损失多少来进行。概括而言,正是医疗行为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之间的偏离和医疗损害判断依据的不同导致医患双方的相关认知呈现难以消除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认知以外在化的方式表现为“利益冲突”,便会使得医疗纠纷的发生成为客观性事实。

(二)社会化的极易性

医疗纠纷发生后,医患双方借助自身的力量通过提醒、唤醒、压服、和解这四种方式实现纠纷的自我解决,无疑是不错的选择。然而,“医患双方主观上已展开的实质性对抗”让提醒首先退居幕后;“医疗纠纷成因的非道义性”让唤醒继而难为“无米之炊”;“医方不具备暴力性强制力量”让压服进而失去哪怕丁点的用武之地;“患者臆测医方敛财、医方臆测患者闹事的趋恶假定所诱发的信任匮乏”让和解这种最具制度建设意义的自我解决方式最终也束手无策。

当没有中立第三方介入的自我解决方式均不能奏效时,医疗纠纷的社会化便不可避免。医方选址多在城区中心位置,毗邻交通繁忙、商业繁华地带,医疗纠纷的社会化易引发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群众围观。医疗纠纷的社会化引发的对医方场所三番五次的冲击和对医务人员并不鲜见的杀伤,构成对医疗秩序的严重破坏,医疗职业对从业人员的吸引力因此大幅削减。依常理推断,医方应积极尽力的避免医疗纠纷的社会化、扩大化。但“刻意让步即认错,息事宁人即理亏,道义补偿即心虚”之有错推定逻辑的大行其道、“患者恒定为弱势一方,医方恒定为强势一方”之大众看法的难以撼动、“不加区分的同情弱者”之社会心理的根深蒂固、“人人都可能成为患者,此纠纷中患者面对的一切,明天你都可能面对”之普遍意识的深入人心、“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有闹必赔”之奇怪现象的由来已久与强势持续、以追求眼球效应为依归之媒体报道的倾向性恶意炒作与不恰当声援以及医闹队伍的职业化、规模化、专业化,使得医疗纠纷的社会化成为易如反掌之事。

(三)原因事实的竞合性

医患双方都得尊重对方意志的自主性,任何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的作法都不具备法律上的正当性。患者可以自主的选择医方,医方在未经患者一方同意的前提下原则上不得实施任何诊疗行为。这些核心要素说明医患法律关系在本质上属于平权型法律关系,而非隶属型法律关系。作为以主体地位平等为基本表征的民事法律关系,医患法律关系通常表现为患者一方对医方的债权请求权,此种债权请求权可能基于合同而发生,也可能基于侵权而发生。从过程上看,患者一方就诊和医方同意接诊与合同成立需经过的要约、承诺之要件相符合,承担各项医疗费用是患者一方的主要合同义务,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是医方的主要合同义务,尽管这种合同多不具备书面性且医患双方的权利义务多不具备合意性;从结果上看,作为高度注意义务的负担者,医方理应为医疗过程中违反此义务而产生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由于医疗行为、医疗损害皆是过程与结果的高度结合,所以医疗纠纷的发生原因具有二元性,违约和侵权作为医疗纠纷的原因事实都不会缺席,可能的医方责任便会出现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患者一方便会获得确定其诉求之性质、范围、保护手段的自主权利。

(四)化解依据的渐趋合理性

二、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实践模式

从机构的设立时间上看,虽然浙江诸暨与宁波推行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要比江苏苏州和陕西省略晚,[2]但从规则建设、运行状况与效果、可资学术分析的材料、外在评价来看,诸暨与宁波的作法更具研究价值。

(一)诸暨模式

(二)宁波解法

三、启示:纠纷解决与区域差异

(一)欲速则不达:忽视区域差异之划一型官方推动的可能后果

作为联合性部门规章,《意见》特别申明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的设立应遵循“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搞一刀切”的原则。这说明作为该规范性法律文件之主导性制定者的司法部清醒的意识到,限定设立时间、统一设立标准与机制构造的作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然而,卫生部却硬性要求各地2010年底必须启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和医疗责任保险工作,否则在平安医院考评中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系统内评优资格,以行政力量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在地方的普遍设立。关于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在各地的构建,司法部强调区域差异的平和举措与卫生部强调划一推进的强硬举措之间形成鲜明对比和强烈反差,维护部门利益并争夺制度运行所需之支撑性资源的轮廓已然存在并愈发清晰。在实现制度化之后,能否妥当的控制乃至消弭部门之争,将实质性的决定着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的规范化程度和实效化水准。

身为医疗机构的管理者,卫生部对医疗纠纷带来的负面后果有切肤之感,其对妥当化解医疗纠纷之机制的期望比其他权力部门更为强烈,其以极大的热情、略显操之过急的划一型推动这一机制的动机可以理解、值得肯定。笔者指出这一不考虑区域差异之作法可能存在的问题与风险,意不在否定与批评,而在防止难题克服过程中时常出现的“好心办不成好事”和“出力不讨好”的现象,期待大量资源的耗费能够换来医疗纠纷的有效破解。

(二)慎之又慎:实地调查之样本选择的应然态度

在我国,2000年以来针对诉讼万能主义的检讨性反思从未间断、次第深入,解纷机制须与纠纷类型相适应的观念深入人心、几成共识,建立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尝试如火如荼、日趋理性。与之相随,纠纷解决学逐渐从诉讼法学、仲裁法学、人民调解法学、律师法学等部门法学中剥离出来,成为一门综合性和实践面向更强的新兴交叉学科,并产生了不少代表性成果,如范愉的《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2007)、左卫民等的《变革时代的纠纷解决:法学与社会学的初步考察》(2007)、徐昕的《迈向社会和谐的纠纷解决》(2008)、赵旭东的《纠纷与纠纷解决原论——从成因到理念的深度分析》(2009)以及范愉、李浩的《纠纷解决——理论、制度与技能》(2010)。时至今日,纠纷解决学若想获得更好的独立品格,就得注意保持其与规范法学之间的一定距离,就得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现象解释和事实关注上,离不开归纳推理的方法和实地调查的途径。

归纳推理在量的方面需要较大规模之上、尽可能多的经验事实,否则就很可能导致结论的不周延。获得经验事实的途径虽具有多样性,但实地调查整体上无疑是可依赖性最高的。样本的科学选择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决定着实地调查的效果有无及好坏。同为有效化解医疗纠纷,同处经济发达的浙江东北地区,诸暨和宁波的作法却截然不同。这说明,实地调查之样本的选定不仅要宏观的考虑东部与中西部间的差异、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间的差异、城乡区域间的差异,还要微观的考虑同一地区内部的差异。不经谨慎考量而确定实地调查的样本,会带来研究成果的说理无力,会削弱乃至动摇纠纷解决学对现象事实的解释力与概括力。即便是慎重的确定了实地调查的样本,研究者对由此得出的成果也不能过于自信或长时间的不加修正,因为未知样本可能存在、已知样本可能变动。

【作者简介】

刘加良,山东大学法学院讲师。

【注释】

药学实践论文篇(9)

实验预习是提高实验效率、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有效手段。学生进入实验室要向带教老师提交实验预习报告,老师要对学生进行随机提问或让学生叙述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最后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给出一个比较客观的实验预习成绩(占总成绩20%),如果学生预习不够充分,可以要求下次再做。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学习惯,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药学实践论文篇(10)

实训报告以真实工作岗位的要求设计实验预习、原始记录、检验报告等内容;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格式与药品检验所和药品生产企业的检验报告书一致,记录和报告中包括了检品名称、检品批号,生产日期,检验日期、检验依据等内容,要求学生实验过程中认真地、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实验后按要求书写检验报告,正确下结论,签上相关人员的姓名。这样做能使学生对药品质量检验程序有一个完整的理解[2]。

以实训视频和虚拟实训软件预习和巩固实训操作

我们已建立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课程网站,已经上网的资源有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课件、实训视频、虚拟软件、实训大纲、技能考核标准、教学录像等资料。学生实验前按教学进度和请验单的要求,查阅相关资料,观看视频,进行虚拟操作,可以通过感观上的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大脑,使大脑在极度活跃和高度集中的状态下[3]完成实训课程的预习;实训时积极探索,做好记录;实训后书写报告,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观看视频和进行虚拟操作,通过观看、实操、再观看的循环,学生的实训操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进行实训教学

我们采用“六步骤”“四一致”的模式进行实训教学。六步骤为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和评估反馈;四一致为学习任务与真实药品检验工作任务相一致,实训教学流程与真实工作流程相一致(见附表),实训教学情境与真实工作场景相一致;学生实训报告与真实药品检验报告相一致。教师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知识,学生查阅资料,观看视频,完成方案设计小组讨论,老师对计划进行点评、改正,最后确定计划教师指导下实施方案同时进行考核综合考核和评分,整个实训过程是由学生主动地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教师起指导和引导的作用,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设计方案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行业企业教师和校内专任教师共同指导,给予学生与行业企业工作岗位的真实的原记录和检验报告表格,在与行业企业基本一致的工作操作环境中进行方案的实施。在实训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从实训的准确性、速度、习惯、原始记录及检验报告等方面严格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根据实训需要在校内外实训基在中完成,使学生置身于真实工作环境,走出校门,到行业企业进行现场教学。有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以师生共同考评的方式进行实训考核

上一篇: 工行客户经理工作总结 下一篇: 销售业务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