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教育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19 19:59:28

德国教育

德国教育篇(1)

目前中国经济社会正处在深刻转型的关键期,经济社会大环境中诸多不利因素对中学德育教育产生一些消极影响,也增加了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难度,迫使学校、家长和社会公众对中国目前中学德育教育工作的理念和模式进行反思。本文通过对国外中学德育教育模式的分析,从中得以启发,使得我们的中学老师和相关德育人士与时俱进,不断在变革中探索与中国国情相适合的中学德育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

1中学德育教育

德育(moraleducation)也称道德教育,“德”主要内涵是思想道德品德,而“育”则是指培养教育。一般认为“德育”这一词在18世纪70、80年代早已经形成了。直到英国学者斯宾塞在《教育论》(1860年)一书中,明确把教育划分为“智育”(intellectualeducation)、“德育”(moraleducation)和“体育”(physicaleducation),“德育”才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基本概念和名称。从狭义来理解“德育”指的就是道德品德教育。而从广义而言,德育的内涵和外延就比较丰富,它是一个整体的互动过程,主要指的是教育工作者(主要是教师)按照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要求以及被教育人员的需求,依据人生发展不同年龄段的思想道德和品质形成的特性和规律,运用不同的多元化的手段和方式,在理论和实践中对被教育的人实施的道德品质、政治立场以及心理健康等相关素质的培养和塑造。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通过对德育教育概念和内涵的分析和理解,我们得知德育教育是有一套相应的运行机制,具有一些特定的教育方式、方法和手段的,而这些相关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最终会形成一定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模式。有鉴于此,所谓的德育教育模式就是指运用具体的方法和手段进行道德教育、塑造、培养,进而形成具有一定理念、主体、方式的教育关系体系。中学德育教育模式的形成与一个国家的国情和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本国制订的德育教育任务目标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习惯有关,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建立和形成科学合适的德育教育模式,进而确保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使德育获得应有的效果。

2国外德育教育模式

一是理论教育模式。这种德育教育形式的核心理念和规则来自于现有社会中已经形成和存在的价值理念,是从这些价值理念中抽象归纳出的更具一般意义的社会道德规范,并将其细化为具体的相对稳定的思想、政治、品德以及心理健康等规则。进而将这些细化了的道德规范构建成一个系统的德育教育体系,并由老师、家长及其他教育人士向青少年进行引导和灌输,使他们理解、认同并最终接受这些道德规范和规则,最后内化为自身的一种习性和人生价值观。理论教育模式主要通过讲解、教授、强化、训练、榜样典型、表扬奖励、处罚惩戒等来实现德育教育的理念和目标。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现论教育模式的开创者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强调:“伟大品格的养成,需要通过科学、严密的管理和教学模式。管理是为教学服务,而教学是德育的最主要途径。”赫尔巴特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上偏重宏观理念上的教导,但是其方式手段也并不固化死板,他认为德育教育是一个老师和学生交流沟通的互动过程,老师应该比较好地掌握学生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而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培养和约束,使其能够遵守相应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并逐步内化为自身的一种习性和价值观念。从理论教育模式的理念、内涵、方式、方法的分析,可得出其主要有以下特性:首先是德育教育主要是以教师作为施教的主体,在德育过程中老师或教育人士主要采用主动的讲解、教授、训练、培养等来实现既定的德育目标和任务,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第二个特点就是德育教育的实施手段和方式主要还是传统的填鸭灌输、强化、树立榜样典型,奖励或惩罚(训诫、惩戒)都是为了实现德育教育目标的辅方式和手段。二是自我教育模式。自我教育的德育模式主要由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的,并由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种德育教育模式倡导摒弃理论教育模式中教育者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被动接受的填鸭灌输的传统教育方式和手段,非常强调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自我学习和调节能力,主张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为学生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学习和培养的氛围和环境,让其在良好的环境氛围和基本道德规范中自我学习、调节和发展,并且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运用各种手段方式使学生参与多样化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和实践,进而使学生逐步实现道德的自我塑造。杜威明确反对传统的填鸭灌输式的讲授、强化、惩罚训诫的教学手法,反对将学生作为德育教育的一个“产品”进行统一化的培育。他非常提倡学生在基本道德规范内的自我学习和发展,非常推崇美国式的独立、个性、自由的教育理念和精神。他提出了自我教育模式的三个核心主张: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就是成长以及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自我教育德育模式强调学生自我学习的环境和条件,主张学生自己调节发展,进而形成内化的道德习性和价值。其主要的实施方法和手段有:情景模拟、对话交流、参与互动、自我学习、角色扮演、现场实地体验等。自我教育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以学生的自我学习自主发展作为道德培养的主导;二是自我学习和发展是在符合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和原则的范围和基础上进行的;三是非常注重道德教育的氛围和环境,尤其是学校和家庭的环境,重视环境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的作用;四是非常强调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三是新道德教育模式。此种教育模式主要是由美国的教育家弗里肯纳、英国教育家威尔逊等著名学者在分析批判了理论教育模式和自我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可以说新道德教育模式是理论教育模式和自我教育模式的有效结合,它既强调通过讲授、强化、训练、榜样典型、奖惩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约束,又非常注重学生自主性的自我学习、自主发展,关注学生的独立、个性和自由;不仅重视传统理论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而且也强调实践活动对德育的影响。英国著名教育家、新道德教育模式的支持者威尔逊指出:“如果追求奴隶制度,需要的是规则和鞭子;如果追求民主社会,那么需要的是复杂的机制和交往的环境,道德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此种道德培育模式不是靠强制灌输,更不是处罚与惩戒,而是在基本社会价值理念基础上的自我发展学习的健康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这些实践活动应该是有一定目标来进行引导和培养的,而不能是随意而为的。因此新道德教育模式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模式,它的实施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给学生创造良好环境的同时,不断创新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

3对中国中学德育教育的启示

通过以上国外三种不同的德育教育模式的分析对比,我国的德育教育模式的变革和发展,需要在借鉴国外德育教育模式关于个性、民主、自由的理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与中国传统德育教育中的社会理想、责任、义务等方面紧密结合,形成更具中国特色的、更具针对性的和更具操作性的中学生德育教育模式。首先,在继承和强调传统德育教育模式的积极功能的同时,还需要逐步借鉴国外的理论教育、自我教育以及新道德教育模式的优点,以教育理念方式创新为突破点,不断改进和完善德育教育方法,并以中学生的人格教育和人性化教育为抓手;从多元化的渠道和途径共同建立独立、个性、自由与自律相结合的综合式的德育教育模式,注重教育中的人际之间的互动交流;还要依据实际情况构建和完善具有社会整体性的德育理念、价值、知识和规则体系,充分发挥家庭、社区在德育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同时,进一步探索学生道德约束与引导的校内外整合机制,不断完善和发展适合中学生的个性化自我学习发展的德育教育内容和方式,并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环境的同时构建一套系统的道德价值评判标准体系。其次,按照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各地的现实条件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方面的课程安排和调整,补充一些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德育内容的课程。可以借鉴美国在各中小学开始增设公民课程和道德课程的做法,逐步在有条件地区的中小学增设相关公民课程和道德课程。借鉴法国对中学生自由人的德育教育理念,以及吸取英国对中学生理性精神和自治精神的道德培育理念,注重对中学生自我责任、社会责任、爱国主义、守法自律等公民精神的培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始终,进而将我国的中学生培养成真正的具有社会道德属性的公民和劳动者。最后,在借鉴国外德育教育的具体运作方式和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对中学德育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没有充足的投资资金,德育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只能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加大对德育教育的人才、技术、设施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在西部边远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使德育教育和创新发展在智力保证的同时有充足的资金后盾。此外,在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还应不断拓宽社会资金投资德育的渠道和方式,构建多元化的德育资金投资机制。

作者:卿艳珺 单位:兴安师范学校

参考文献

[1]田梅溪.初级中学德育教育培养体系建立[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1.

[2]郑永延.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陈桂生.中国德育问题[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4]赵旭琴,苗翠环.我国社会转型期中学德育的有效途径[J].科教文汇,2009(4).

[5]曹承慧.美国的道德研究与中学德育教育[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9(9).

德国教育篇(2)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德国制造”之所以能够享誉世界,主要应归功于它所拥有的一套完善合理的基础教育体系、职业培训系统以及能够有效激发青少年探索与创新精神的机制。

一百多年来,“德国制造”一直是国际市场上高品质的代名词。从德国的染料、拜耳药品、蔡斯光学仪器到西门子电器、奔驰和宝马轿车,等等,德国的品牌家喻户晓、誉满全球。能在质与量上与之比肩的工业强国少之又少。正因为德国产品质量好、信誉高,所以德国才能长期稳居世界出口冠军位置(2009年上半年,中国曾凭借低端产品出口把德国挤下出口冠军宝座)。

“德国制造”之所以能够享誉世界,主要应归功于它所拥有的一套完善合理的基础教育体系、职业培训系统以及能够有效激发青少年探索与创新精神的机制,这其中尤其值得一书的是由德国青少年科技基金会主办的“青少年科技成果比赛”。而这一切恰恰是正在大力推动万众创新、努力摆脱低端产品标签并致力于培养出更多“大国工匠”的中国亟需学习与借鉴的。

教育和培训体制的“双轨制”

德国为什么能久居世界工业金字塔之巅?德国成功的原因,主要应归功于德国的教育和培训体制。这个被世界多国“移植”的体制大致有以下三大特点。

第一大特点是,德国有一套合理而又稳定的教育和培训体制,即人们常说的“双轨制”。这一体制既保证了德国顶尖科技人才的培养,同时又提供了大批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技术力量。

德国的教育由各州主管,因而教育体制略有差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在四年小学基础教育之后,学生就开始有倾向性地选择未来的职业大方向。德国的中学类型分得比较细,有高级文理中学、普通中学、实科中学和综合中学。综合中学则兼顾前三类中学之长,学习期间学生可以转入其他类型的中学。但就各类学校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取向看,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级文理中学,学制12年~13年,学生毕业后直接攻读大学,未来自然成为德国的顶级人才。但这部分学生只占到每年中学毕业生总人数的30%左右。另一类则是以职业教育为主的中学,学制5年~6年,大多数学生毕业后进入高等专科学校或专科学校,经过理论学习和专业培训,成为德国各行各业的技术人才,他们是德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德国产品高质量的保证。

这种教学体制有两大优点:其一,可以避免学校、家长和学生不顾现实条件和社会需求,全都一门心思地奔大学,误以为考上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才有前途可言。结果是部分大学生学非所用,毕业后高不成低不就,造成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此外,如果这部分人长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又会成为不稳定因素,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其二,提前选择职业学校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等于提前接触并熟悉他们未来的职业。当然,在职业学校,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职业培训时间只占学时的四分之一。这样一来,学生就兼备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毕业后可以较快地熟悉他们所学的行业技能,顺利开始他们的职业生涯。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小学四年基础教学之后德国青少年未来的职业选择就“一锤定音”了。他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继续深造。德国政界和学术界都不乏未读大学而走上成功之路的例子。

全社会通力合作的产物

第二大特点是,这种教育和培训体制是德国全社会通力合作的产物。这种体制之所以能出现在德国,并在那里开花结果,有赖于多重因素的有效结合。

首先,日尔曼民族向来有务实精神,他们重视科学技术甚于仕途升迁。鉴于这种求实理念和良好的社会氛围,德国的学生家长不认为让孩子在技校就读是“无奈之举”,孩子也不觉得上技校是“无能的表现”。这就保证了各类职业学校照样有高质量的生源和积极学习的好风气。

其次,经过多年的实践,在德国人中形成了这样的共识:职业培训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德国产品的信誉和德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所以德国全社会联手推进职业教育。德国《职业培训法》规定,不仅联邦政府每年要为职业教育拨出大笔专款,大中型企业也要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培训岗位和部分资金支持。因为职业学校学生在校期间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必须到企业接受技能培训。培训期间,企业除安排学生食宿外,还要给实习生支付适当的报酬。在法律制度完善的德国,企业所提供的此类职业培训也同样必须受到法律的制约。《职业培训法》就规定,职业教育要接受各自行业协会的监管。此外,在报酬问题上行业工会也拥有发言权。

正因为各方管理到位,所以德国的教育支出虽略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的平均水平,但德国具有高中学历以上的人口比例却高出该组织成员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

青少年科技成果比赛:为国家搜罗人才

第三个大特点是,德国拥有一套激励青少年踊跃参与技术探索与创新活动的机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青少年科技成果比赛”。这个活动的组织者是德国“青少年科技基金会”。基金会没有自己的资金,其活动经费主要由联邦教育与科研部和德国《明星》杂志提供――因为基金会是在该杂志前任主编亨利・南宁先生1965年的倡议下成立的。当时德国经济不景气,尤其是科技发展缓慢,而同时期苏联的科技却在快速提升。这使许多德国人产生了一种危机感。南宁先生虽然既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国家领导人,但却清醒地意识到,国家要想发展必须有扎实的技术基础,需要大批高科技人才。同时,人才的培养又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充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鼓励他们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用南宁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为国家搜罗人才”。

自1965年以来,德国每年举办一次青少年科技比赛活动,全国性的活动由大企业牵头。50年来,参赛人数不断增加,参赛项目不断扩展。比赛内容涵盖环境技术、生物、化学、地球与空间科学、数学与信息学、物理、技术创新等七大领域。1966年举办第一届全国比赛时只有244项成果参赛;而2014年参赛成果已多达1.2万项。

这个原由民间发起的活动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除州一级政府授予州级赛事获奖人奖金或实物奖励之外,德意志联邦研究会也设立了专业大奖。对特别优秀的科研成果,联邦政府还会给获胜者颁发“总统奖”或“总理奖”。这充分说明德国今天的成功是德国社会各阶层共同努力鼓励创新的结果。

德国教育篇(3)

1993年,美国建立“重视品质同盟会”。该同盟会认为,青少年品质应建立在六大支柱之上,它们是:信赖、敬重、责任、公平、关怀和公德。

信赖包括诚实,不欺骗,不偷窃,说到做到,坚持真理,建立声誉,忠于朋友、家庭和国家。敬重包括尊重别人,宽容别人,举止礼貌,语言文明,照顾别人的感情,不威胁、伤害别人,用和平方式处理愤怒、侮辱和争执;责任包括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坚持不懈,自控、自律、谨慎、可靠;公平包括照章办事,不存偏见,倾听别人意见,不利用他人,不推诿过失;关怀包括善良,热情,感恩,宽恕,助人;公德包括对学校和社区尽到自己的本分,合作,参与,遵纪守法,尊重上级,保护环境。

为使这些基本道德准则渗透到青少年的日常行为中,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及各地民间组织纷纷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青少年道德品质教育,这些形式包括:立法、资助、表彰、奖励、网络宣传、组织学习、推行多元文化教育等。

(徐品)

韩国的国民精神教育

韩国把德、体、智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三大指标,强调德育第一,认为学生的道德素质体现国民精神,主要表现为自主性、公益性、协同性、勤勉性、奉献性和效率性。

自主性指的是民族自立精神,重塑民族之魂,弘扬民族传统;公益性指的是尊重整体利益和秩序;协同性指的是互助合作精神和团结互爱精神;勤勉性指的是正直和诚实的劳动态度;奉献性指的是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效率性指的是合理、主动地创造。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的改善,近几年来,韩国学校里和社会上也出现了学生厌学、精神空虚、青少年学生犯罪明显增加等社会问题。为了加强学校的思想教育和道德教化,强化国民精神教育,韩国提出从纵横两个方面进行实施的方案:

纵的方面,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根据年龄、心理、身体特点和知识准备程度,编写整套国民精神教育的新教材,使国民精神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横的方面,在学校教育的每门课程教材中都要求有国民精神教育的内容。

(李丰)

日本的日常生活教育

日本十分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集体午餐前,孩子们要举行感恩仪式,然后再拿起筷子吃饭。老师时常教育孩子:“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不可多得,而人与食物之间的缘分同样是不可多得的。想想那一粒粒米,得花上一年的时间辛苦成长才最终进入你的饭碗,而不是别人的饭碗,这是件多么值得珍惜和感恩的事!”因此,孩子们很少剩饭剩菜。

学校不放过任何对孩子们进行生命教育的机会。一些小学组织孩子们在校园的花坛里种水稻、蔬菜和瓜果,教室里种植各种植物,给孩子们观察生命成长的机会。日本人坚信,孩子从小知道尊重生命,长大后就很少会做出越轨的事。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别人添麻烦”是日本中小学教育的一个共同特点,并寓教于生活,把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活动之中。比如,上下学路上,即使幼儿园的孩子,也没有一个家长或老师替他背书包或拿用具。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家长就教育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在学校,教室、楼道、卫生间、校园内外的卫生都是学生自己负责打扫,没有一个保洁人员;午饭后,学生们会自觉地将餐盘和塑料袋等物品放到回收的桶中,分类摆放,摆得整整齐齐,有条不紊。记者在一所小学和孩子们一起吃午餐时发现,每个孩子都将喝过的牛奶空纸盒从口部撕开,叠平展,然后放到塑料袋里,40个空盒子只占了大概两个盒子的空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靠的不是说教,而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并持之以恒。

日本人很重视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记者在东京筑波大学附中参观时,刚好赶上学校在筹备艺术节。下午两节课后放学,全校学生都留在学校为艺术节做准备,高三年级学生也不例外。教室里、楼道里、操场上到处都是学生忙碌的身影。日本小学生运动会,没有个人比赛项目,全都是集体比赛,也许这就是日本这个民族为什么这样团结的原因吧。(道策)

德国的善良教育

爱护小动物是许多德国幼童接受的善良教育的第一课。在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时,不少德国家庭就特意为孩子喂养了小狗、小猫、小兔、金鱼等小动物,让孩子在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的生命。幼儿园也不怕麻烦,饲养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由孩子们轮流负责喂养,还要求孩子们注意观察小动物的成长、发育和游戏过程,有条件的还要填写饲养记录。

德国的中小学校经常开展善待生命的讨论会或作文比赛。一个13岁的男孩以充满爱怜的笔调,记录了他为一只受伤知更鸟医治创伤,后来又将其放归大自然的全过程,最后该文荣获了该校一年一度的“善待生命作文大赛”的第一名。

德国教育篇(4)

第二,善待生命。柏林一个13岁的男孩为一只小鸟医治创伤,后来又将其放归大自然。小作者以充满爱怜的笔调,记录了这一充满爱心的过程,此文荣获了该校“善待生命作文大赛”的一等奖。相反,虐待小动物的孩子,则会受到各种教育:轻则受到批评或训导,重则可能受到大人的惩罚。如果仍然不思悔改,就可能被送去做心理治疗,因为在大人们看来,这是比学习成绩滑坡更为严重的“品德问题”。越来越多的德国人都有这样的共识:小时候以虐待动物为乐的孩子,长大了往往更具暴力倾向。

德国教育篇(5)

Gmnasium

Gmnasium的教育是 5至 13年级(从小学 4年级接着算),即 Gmnasium的学制

专旨是9年。1至 10年级属义务教育,11至 13年级属自愿教育。如果你准备将来上大学你就得读完Gmnasium的13年级,出此之外,还必须通过Abitur考试。

Hauptschule

HpuPtschule职业前预备教育,一般为S年学制,读完Hauptschul的9年级

就可以直接升入职业学校(Berufsschule,为时 3年),Berufsschule周课时为 8到 12小时,余下时间到企业实习。也可以读10年级的Hauptschule,10年级毕业后的学历与Realschule〔实验中学〕同等。

Realschule

Realschule 的教育介于Gymnasium与 Haupotschule之间。Realschule 10年级

毕业就可以进入Berufsfachschule(职业专门学校)读书。也可以在Realschule读12年级,通过考试进入 Fachhochschule(专业高等学校)就读。如果 Realschule的学生欲进入大学,那么,他就必须读完Realschule的12年级,然后再转入Gymnasium读完13年级,同时要通过Abitur。

Gymnasium

Gymnasium在七十年代被纳入中学教育体系。Gymnasium的办学宗旨是将Gymnasium、Hauptschule R Realschule三类学校的教育特色融为一体。因此,它的

课程分为 Grundkurs(基本课程)和 Leistungskurs两种。前者来说是同年级的学生不论学习程度的高低共同在一起上课;后者是以学生学习程度分别教学。

oymnasum的学习年限分为两个阶段:

1.义务教育阶段――由 5至 10年级或 7至 10年级

2.自愿教育阶段――一最高可以到 13 年级。13 年级毕业学生的学历同等于

Gymnasium的毕业学生。

Fachschule

Fachschule一般招收有工作经验或受过职业培训的学生。其学制一般为 3年,毕业要参加国家组织的考试,以取得“ Meister(师傅)”资格。

Fachhochschule

进入 Fachhochschule的学生许要有 12年的学习背景。

Fachhochschul和大学的区别:

1.修业时间短,而且要求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业;

2.课程安排紧,选课自由少;

3.注重实行和未来的就业需要

4.毕业文凭虽然也是Diplom,但比大学颁发的Diplom低一等级(我国承认与大学同等学历)

大学

大学的申请人必须读完13年级,同时,通过Abitur。一般来说,Abitur的通过者都可以申请到大学,可部分大学的科系要求申请人有较好的成绩,因为这些科系因申请者较多、科系成本高而设有招生名额。而这些学科一般为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或高薪职业专业。如牙医、兽医、医学、药学、生物学、心理学、营养科学等。

德国大学没有学士学位,其起点学位就是硕士穴位。也有的大学的科系不颁发硕士学位,学生自己参加国家组织的考试取得结业资格。

德国的硕士学位有两类:Magister和Diplom

1.Magister――文、史、哲科系的硕士学位,其特点是必须修一个主系和两个辅

系,也可以修两个主系或两个辅系。同时,还得通过拉丁文考试;

二.Diplom――理、工、医、农、经济、商业科系的硕士学位外。

德国教育篇(6)

一、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是全面提高学生质量的关键

近几年来,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颇受社会欢迎、受到社会各界良好评价的大学生,不仅专业知识比较扎实,有一定的适应社会工作的能力,而且政治观点比较明确,具有较好的道德修养和比较踏实的工作作风,表现出较高的工作积极性。这说明我国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质量要求中,德育占有很重要的比重。事实上,一个青年如果没用明确的理想和信念,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也很难精通各种专业知识,并用这些知识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很好的服务。所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1世纪我们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前在校的这批青年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状况及科学文化素质。这些大学生中的许多人将充实的社会、国家的各关键岗位上去。21世纪中国民族素质的提高,社会发展的加速,以及能不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因此,在不断深化改革提高素质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二、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思想品德教育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德育包括范围很广,政治理想、政治方向、道德情操、人生观、价值观,甚至待人接物、文明礼貌等方面的教育和熏陶,都可以包括在德育的范围内,但爱国主义是其中的一项基本内容,爱国主义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基础环节。爱国主义与一个人的政治理想、政治信念、道德情操联系在一起。爱国主义是对祖国、对民族、对社会的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这样一种人生追求的升华,就成为社会主义的、共产主义的理想。我们要培养德才兼备的新世纪人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他们首先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要他们意识到自己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对民族,特别是对国家应尽的责任。历史上所有站在时代前列的人物,有可能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不是共产主义者,但他一定是爱国主义者。

历史事实证明,一个人如果没有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他根本就不可能有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也就不可能在尖锐复杂的斗争中为国家民族的独立富强去建功立业。现在有些大学生,似乎不大愿意谈论理想,以为这是一种空谈,有的甚至对此采取一种嘲讽的态度。但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都有自己设定的人生道路,都有自己的追求目标。不同点在于,一种是极端为我主义者,以个人私利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一种是以个人的人生价值对社会对国家做出的贡献。唯我主义者以自我为核心,对国家对社会无任何责任感。在无限膨胀的私欲得不到满足时,就牢骚满腹,结果分散了精力,扼杀了他的才华和发展,因而很难在他所从事的领域发挥聪明才智、做出贡献。而把个人价值维系于对国家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就很容易提高一步,升华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培养四有社会主义新人时,第一条就是有理想,就是要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这种理想的基础首先是爱国主义。所以,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教育工作的基础环节,在某种意义上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环节。

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注意提高大学生的理性认识

一个时期以来,各高等院校加强了对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绝大多数青年大学生具有爱国热情。但是,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在爱国主义这个关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的根本问题上存在一些模糊认识,立场不够坚定。大学生是有理性的群体,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注重理性教育,提高他们对爱国主义的理性认识。首先,要加强理性教育。爱国主义是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建设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我们要引导青年学生在深入学习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加深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和认识。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习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凝聚力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有着深远的文化渊源与内涵的。青年学生只有深刻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中国人民为反对外来侵略所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斗争以及众多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他们的爱国主义才能有坚实的根基。

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高校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条件

第一、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有计划地从各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贯穿和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如政治理论课可以直接进行马列主义、思想教育,进行邓小平理论教育;历史课可以讲中国的悠久历史,讲历史发展过程和规律;哲学、文学课可以讲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经济与管理课程可以结合进行中国国情教育,讲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等。

第二、高等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具有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许多优秀传统,有利于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德国教育篇(7)

一、教育

教育一词最早始见于《孟子・尽心上》,说文解字解释说,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现代的教育已经和中国的国情联系在一起。而在西方,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意在把人类所固有的素质潜能引发出来。其中高职教育在中国1999年6月13日的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二、中国高职教育

1.历史

我国的高职教育历史并不是很长,解放后我国高职教育主要形式为专科教育,在教学上模仿本科,严格意义上来说不属于高等职业教育,中国恢复高考之后,如果没有达到本科的分数线,可以上专科。直到1996年5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13条第一次把高等职业教育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进一步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

2.高职教育在中国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高职教育在法律上地位的提高、高职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办学思想日益明确、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形式也多样化。

3.高职教育在中国存在问题

高职教育教学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适合企业适用人才为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就业能力,但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虽然高职教育在法律上有了一定的地位,但是其受众面比较低,在层次上和范围上并不得到完全重视。短短3年时间的学习,得到的相关证书并不完全满足企业单位的需求,使高职教育证书贬值,学生得到的社会认同度不高。

(2)有些优秀的高职院校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课程化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建设已经齐备,但是还有很多高职院校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同样投入资金重复操作,质量和效果却不能保障,也并不适合本城市企业化的要求,造成资金和人员的浪费,效果不明显。

(3)师资缺乏,真正要做到适合企业要求,满足岗位需求的人才,往往是此行业的精英,具有实战的基础。而高职院校所提供的平台并不多,他们只能靠仅有的师资力量对职业进行肤浅的理解,很多得不到企业的认可,也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同。

(4)基于我国的国情,参加高考的学生越来越少,上大学变得更加容易,对于高职院校具有很大的冲击力,很多的高职院校面临着整合和关闭。

三、德国的高职教育

众所周知德国的高职教育在世界上都是一流的,他们更注重学生的就业准备教育,课程偏重于应用技术,教学与实训结合,针对企业要求培养学生。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德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开始出现。1985年联邦会议通过了《德国高等教育法》,确认了高职高专教育在德国高等教育中的正统地位,为高职教育在德国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

(1)在课程方面的安排。专业方向和课程由行业协会统一制定,具有针对性、科技性和适合时展要求。

(2)在师资方面的要求。在德国对从事职业资格的教师有严格的要求,高等职业学院只有一个职称即教授。具有教授资格的人必须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在科研上有突出贡献,而且必须有十年以上相关专业的工作经验。

(3)政府协调与监督。为了协调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协作关系,德国政府还制定了法律法规,《教育法》《职业培训条例》《劳动促进法》等制约并激励了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为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提供了保障。

(4)对学生的要求。此外在德国对职业院校的学生也有着很高的要求,他们不但具有学历而且有一定时间的实践经历。与中国恰恰相反,德国的入学方式宽进严出,这就要求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比较明确,具有较高的求职欲望,在职业技能学习上表现出主动、刻苦。

德国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始终坚持严格的高质量观,并贯彻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每个环节。其先进的教育发展理念、科学的专业与课程结构、以实训为核心的“双元”教育制度以及严格的师资要求、质量监控和学生入学资格等,体现出科学的职业教育质量观。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为世界各国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尤其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积极探索德国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德国教育篇(8)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概况

我有幸参加了由教育部和德国继续教育与发展协会合作举办的“中德职教师资进修项目”。在学习过程中,我对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德国的职业与技术教育被誉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而“双元制”模式被誉为该秘密武器的“发射机关”所在。先来谈谈德国职业教育的概况,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讲。

(一)德国教育体系。

1.初级教育:学前教育。

2.初等教育:第一阶级教育。

3.中等教育:第二阶段教育。其中第二阶段I级教育基本上是普通中等教育,相当于我国初中;II级则包括普通中等教育和职业中等教育,相当于我国高中。第二阶段教育也属于义务教育。

(1)第二阶段I级教育。在德国有四类中学:主体中学、实科中学、文法中学和总体中学。获得文法中学高中毕业证书的学生就取得了进入德国大学学习的资格,因而完全中学毕业证书又被称为“大学成熟证书”。

(2)第二阶段II级教育中具有同等学历者,如职业或专科完全中学的毕业生,也具有上大学的资格。

4.高等教育:第三阶段教育。

(1)大学。这里指的大学,在德国常称为学术型大学或科学型大学(综合大学),大学入学条件为“大学成熟证书”。

(2)应用技术大学。技术应用型大学,学习内容偏重实践,学制较短。

(二)“双元制”职业教育。

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意指青少年既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又在职业学校接受职业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它不同于学校制形式,可以称为部分学校制职业教育形式。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证书,之后,自己或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这样他就成为一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他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他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

(三)主要机构的职责与义务。

这些机构主要负责法律、管理、经费及考核方面要求。

1.联邦教育和科学研究部。它在职业教育问题上起着综合与协调作用,体现在:主管联邦职业教育法的修改工作,并对其拥有解释权;监督该法的执行情况;负责制定职业教育的重大和具有原则性的政策;主管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负责颁发职业继续教育条例和实训教师有关教育学资格条例;资助职业教育中“受歧视者”和“尖子生”;资助职业教育的模块试验和研究计划。

2.联邦经济部及其他业务部。它主要负责对有关培训职业的承认和废除,除农业、司法、卫生职业分由联邦粮食、农村部、司法和卫生部等部门负责外,其他大部分手工业和工商业飞培训职业均由经济部负责。无论是承认还是废除某个培训职业,事先必须征求联邦教科部的同意,否则也不能生效。由经济部和其他业务部通过法律的形式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条例,目的是统一这个行业的培训内容、规格、要求、做法,实训教师的资格,组织培训的原则,注意事项和培训结束后有关考试的一系列规定。

3.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它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德国的教育事业在共性和可比性上有一个必要的起码标准。它是各州文教部长们自愿自我协调的一个工具。

4.联邦各州的职责。基本法规定各州对学校的主管权,各州通过其主管部也对其承担相应的任务。各州还要全面行使负责职业教育中一些特定的经费资助,对行会主管职业教育的过程行使法律监督权。

5.行业协会。德国的行业协会是以地区划分的,具有强制性,这些行业的任务是代表本协会成员的利益,维护和保持工商界久有的信誉传统。行业协会除必须完成促进本行业经济发展的任务外,还承担一些国家委托的任务,职业教育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德国的行业协会主要有手工业行会、工商业行会、医生行会等。行会对职业教育的职责主要有:对承担培训企业的资格认证和监督;缩短和延长培训时间;负责审查企业与学徒之间签订的培训合同;负责考核;职业教育委员会;制定规章制度;监督和咨询;仲裁委员会等。

6.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它是对全德国职业教育进行指导和服务的机构。它诞生于1976年,前身是1970年成立的“联邦研究职业教育的研究所”(Bundesinstitut für Berufsildungsforschung,BBF)。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职业教育的“研究”,协助经济界,尤其是德国工商业行业大会,推进全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该机构的费用由国家承担,其最高决策机构是领导委员会。

(四)教学内容和考试办法。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按照企业和学校的不同特点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企业的培训按照联邦教科部和有关专业部共同颁布的培训条例进行。德国经济部公布了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有93个职业大类的371个职业。各专业部分别制定相关职业类别的培训条例,包括教育内容、时间安排、考试办法等,并会同联邦教科部共同颁布实施。各培训企业根据培训条例和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由各州文教部制定。它的任务是在服从企业培训要求的前提下实施普通和专业教育,深化企业培训中的专业理论。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考核、成绩认定与证书发放由各行业会负责。考试分为中期考试和毕业考试两种,从考试形式上包括口头考试、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试。通过考试的学徒工才能毕业才能可以得到国家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成为该工位上的合格技工。

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几个突出特点

由德国职业教育的概况我们可以看到德国职业教育的完善性和成功性,也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推向全球的必然性,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突出特点。

(一)同生产紧密结合。

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

(二)企业的广泛参与。

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化的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也能通过跨企业的培训和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或者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

(三)互通式的各类教育形式。

德国各类教育形式之间的随时分流是一个显著特点。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每一个阶段,学生都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接受了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也可以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文化课补习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近年来,有许多已取得大学入学资格的普通教育毕业生也从头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力求在大学之前获得一定的职业经历和经验。

(四)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考核办法。

这种考核办法体现了公平的原则,使岗位证书更具权威性。

三、我国职业教育现状

尽管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然而社会各界仍然普遍存在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够仍然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绩不好去读职业学校”。

现在有些初中的教师告诫学生,你要再不努力学习就让你去读职业学校;有的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上了职业学校,但是家长羞于在同事面前提起,怕面子不好看。前者是文化观念的表现,后者是社会心理的反应。这是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的具体表现。其实,在我国有关人力资源政策中曾出台过相关建议:高级技术工人的待遇相当于高级工程师、副教授的平均待遇。但是,这一政策建议一直没有落实过。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陈宇认为,这是解决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根本原因所在:提高工人的待遇,让初中级技术工人在社会分配中的份额不断提高,让他们从事体面的、有尊严的工作。

(二)“职教管理体制须动大手术”。

目前有一个长期没能解决的突出问题,就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还没有理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口内部对中职、高职的管理没有理顺,中职与高职分属于两个司管理。虽然职业教育占了整个教育的半边天,但是在投入数量上仍然是一头多一头少,在行政架构的设置上仍然是一头大一头小。二是教育口与劳动口对职业教育的管理没有理顺,教育部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各管一摊,互相独立,各成体系,导致各省、各地方的教育和劳动部门对于职业教育的管理存在矛盾。三是教育口与行业对职业教育的管理没有理顺,由于前几年教育体制改革,几乎所有的行业都退出了职业院校的管理,但是没有同时建立起一种让行业实际参与职业教育管理的体制,因而强行割裂了职业教育与各行各业与生俱来的天然联系。

上面的问题导致了严重的两大后果:第一是存在着职业教育的资源缺乏与资源分散并存,政策缺位与政出多门并存,投入不足与多头领导并存。结果是基层院校,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技校,都只得小心翼翼,怕站错线、表错态,左右为难。第二是职业院校与行业关系松散,培养的学生货不对路。表现是大批人没事干,“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必须动大手术。”这是俞仲文的结论。

四、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尽管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然而社会各界仍然普遍存在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够仍然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解放思想,营造一种重能力、重技能的社会氛围。

在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如火如荼,有的学生不愿意读综合性大学,而愿意接受职业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却被深深地打上了“次等教育”的烙印,很多学生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读职业学校,这与我国职业教育不发达有关,但历史文化方面的原因也不能忽视。我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孔孟之道盛行,“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这使得我国当今社会崇尚知识远远超出崇尚能力和技能,严重地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现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开始起步发展,必须营造一种重能力、重技能的社会氛围。

(二)抓住时机吸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在德国,企业承担了“双元制”职业教育70%的费用,这样做不仅使企业获得了高技能的工作人员,而且为社会提供了大量技能型人才。企业对社会发展应该负有责任和义务。在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据报道,我国目前各种类型的高级技术工人都出现了短缺的情况,这对职业教育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不仅可以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而且是高职院校积极寻求校企合作的好时机。有关部门要引导企业参与到高等职业教育中来。为自己培养高级技术工人。

(三)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高职院校的教师。

教师除了要具有所学专业学士以上学位外,还应具备某一专业岗位的职业资格,专职教师还要定期下企业培训或顶岗,以更新专业知识、熟练专业技能。这些都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打破教育部门与劳动部门、人事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建立跨部门的管理和协调机构。

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学生、教育部门、劳动部门等各方代表构成的管理机构,统筹规划、协调管理本地的职业教育,解决资源分割、教育与市场和社会脱离的弊端。

总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门人才和劳动者,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艰巨使命,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德国教育篇(9)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苟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钱穆先生的注解:“本者,仁也。道者,即人道,其本在心。”可见,“道”是人关于世界的看法,应属于世界观的范畴。在中华民族的传承中,历来就是以道为本,德为先的。

在我们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在提倡和谐社会理念被广为接受的时代,中国的传统道德理念与当代社会的发展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一些不合时宜的被淘汰了,另一些则被发扬光大。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道德不是法律,没有法律的强制性,但却是一个社会和谐安定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道德有自发性,教育便在道德修养的普及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高等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一环,高校德育是高校教育阶段推行的德育活动。高校学生大多十八九岁,在法律的意义上刚刚成年,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初步形成,尤其在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现在,拜金主义、自由主义思想蔓延,在社会普遍道德水准滑坡的情况下,加强对高校学生的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道德具有五个方面的主要功能:认知功能、调节功能、教育功能、评价功能、平衡功能。我们要进行道德的教育,就要首先明确这五个功能的作用。特别是道德的教育功能,更是应该被教育者们所熟练掌握。道德的教育功能,就是说道德是催人奋进的引路人。它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儒家作为中国本土产生的思想,传承千年,作为中国最主要的意识形态之一,为我国的文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至今为止,儒家思想仍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生活。儒家最基础的伦理架构是三纲五常。在古代中国,三纲五常和名教观念起到了一定的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的作用。所以也可以说,三纲五常就是古代中国最基础的道德准绳。“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今天,我们把三纲放在一边,主要谈论五常。五常就是所谓的“仁、义、礼、智、信”。

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2009年轰动全国的长江大学学生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震撼人心,可歌可泣。大学生英雄集体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是学校、社会努力教育与引导广大学生牢固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观念,教会他们正确理解“爱”,学会“爱”,自觉践行“爱”。这里的“爱”也可以理解为“仁”,学生们把“爱”也就是“仁”的教育化为了成长的动力,化为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

义: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是高校道德教育中最基础的一环,只有明是非,才能谈道德。加强“义”的教育,就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作为教师自己都忽视道德修养,又怎能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呢?现在有些教师只顾着完成教学任务,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台上教师上课的时候,有些学生却在下面说话、看小说、吃零食,这些不文明行为是对教师的劳动成果不尊重的表现,应该受到严厉的谴责。但学生毕竟是受教育者,如果教师不说或懒得说,这是对教育的不负责任。教师既承担着教学任务的责任,同时也承担着育人的义务,万一学生养成了这些坏习惯,走上工作岗位如何能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呢?所以说应该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应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思想教育体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开设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教材,并设立专项研究机构,根据学生状况因材施教。

礼:儒家使用的一个概念,指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等。中国是注重礼仪的文明古国。“礼”在道德中也是最表面化的,也可以说是最容易做到的,可在现在的社会中,没有“礼”的人却占到了很大的比例,有些学生甚至连平常的打招呼也不能够做到,家庭、社会教育的缺失是很大的原因,但不能排除学校教育的失误,加强“礼”的教育可以说是现在道德教育中最必要的一环。《论语·雍也》篇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说一个人若仅品格质朴,而不注重礼节仪表,就会显得粗野;若只注重礼节仪表,而缺乏质朴的品格,就会显得虚浮。只有外在仪表同质朴的品格结合,才算得上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大学生学习礼仪应该“学”“用”并重。多方位拓宽大学生知识结构,完善其人格,提升其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礼仪风范,构筑大学生完整的道德体系。

德国教育篇(10)

摘要:当代高校的德育教育必须与中国传统道德理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所服务,才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高尚情操,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奉献社会和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建功立业,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关键词:德育教育 大学生 传统道德 三纲五常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苟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钱穆先生的注解:“本者,仁也。道者,即人道,其本在心。”可见,“道”是人关于世界的看法,应属于世界观的范畴。在中华民族的传承中,历来就是以道为本,德为先的。 在我们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在提倡和谐社会理念被广为接受的时代,中国的传统道德理念与当代社会的发展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一些不合时宜的被淘汰了,另一些则被发扬光大。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道德不是法律,没有法律的强制性,但却是一个社会和谐安定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道德有自发性,教育便在道德修养的普及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高等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一环,高校德育是高校教育阶段推行的德育活动。高校学生大多十八九岁,在法律的意义上刚刚成年,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初步形成,尤其在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现在,拜金主义、自由主义思想蔓延,在社会普遍道德水准滑坡的情况下,加强对高校学生的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道德具有五个方面的主要功能:认知功能、调节功能、教育功能、评价功能、平衡功能。我们要进行道德的教育,就要首先明确这五个功能的作用。特别是道德的教育功能,更是应该被教育者们所熟练掌握。道德的教育功能,就是说道德是催人奋进的引路人。它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儒家作为中国本土产生的思想,传承千年,作为中国最主要的意识形态之一,为我国的文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至今为止,儒家思想仍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生活。儒家最基础的伦理架构是三纲五常。在古代中国,三纲五常和名教观念起到了一定的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的作用。所以也可以说,三纲五常就是古代中国最基础的道德准绳。“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今天,我们把三纲放在一边,主要谈论五常。五常就是所谓的“仁、义、礼、智、信”。 综上所述,当代高校的德育教育必须与中国传统道德理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所服务,才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高尚情操,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奉献社会和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建功立业,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上一篇: 三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下一篇: 党建整改方案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