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技发明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25 05:45:44

大学生科技发明论文

大学生科技发明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122;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10-0126-04

文化与文明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社会现象,文明是文化中积极的、优秀的成果,因而也是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作为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社会现象,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科技文化是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导引科技文化的发展方向,科技文化发展必须以生态文明为依归,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技文化的广泛弘扬为首务。

一、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一个不容回避的时代课题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中国作为一个敢于承担国际责任的大国,带着改革开放的成果和自信,高举生态文明建设的旗帜,非常明确地将建设生态文明规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这是对当代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积极回应,是对我国社会发展道路的规范,也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一次提升,表明我国对社会主义文明和人类文明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众所周知,在人类文明的历史演进中,文化与文明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创造与被创造的关系,文明是文化创造的结果,没有先进的文化就创造不出高级的文明。显而易见,生态文明的崛起是建立在深刻的文化反思基础之上的,生态文明阶段必然要求有与之相应的文化形态。从科学技术与文化形态的关系来看,人类的文化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神话的信仰阶段、哲学反思的形而上学阶段和经验科学的实证阶段。在第一阶段,以神学为主,哲学属于神学,文化表现为一种神话形式;在第二阶段,以哲学为主,科学属于哲学。文化以一种哲学形式出现;在第三阶段,以科学技术为主,科学技术成为文化的主导形式,其他文化都以科学技术为范型。科技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高级形式,也是当代社会文化的主导形式。科技文化作为一种在科学技术实践活动中积淀而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是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也是生态文明崛起的前提条件。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生态文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相适应,呼唤科技文化在全社会的广泛弘扬。当今世界,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不断加剧的生态危机,国内外都有“科学技术原罪论”的思潮。将当代生态环境的破坏归因于科学技术的应用。这当然是一种不全面的见解。因为,生态危机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危机,是不合理的文化观念指导下的恶果。诚然,科技文化是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尽管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日益彰显,但不断增长的科技力量所担负的巨大责任也越来越突出。有学者指出:“科技的发展已经使风险成为内在于现代科技中的构成要素。科学并不能因此而成为意识形态和一切价值的标准。科学并不能独自完成真理,科技文化也不具有无限的‘合理性’。”因此,从生态文明的视角研究科技文化,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科技文化适应生态文明要求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那么。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两者之间能否协调发展、如何协调发展?这无疑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亟待回答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从理论上厘清这个问题,在实践中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可能性、实质及运行原则

(一)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可能性

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之所以可能,首先是因为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具有共同的本质规定。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都是人类对自身探索自然、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创造的意识和行为的归纳和描述。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共同统一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并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作为一种比工业文明更先进、更高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生成和发展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依赖于科技文化的广泛弘扬。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也是保护生态环境、走出生态危机的重要手段。正如有学者所说:“在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两者之间面临一种两难境地,而走出这种两难境地的途径,科技进步或许是最富有希望带来根本性转机的一条道路。”因此,为了避免科学技术在工业文明中产生的种种问题,消除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负效应,人类必须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科学技术,按照生态学原理的要求进行科学技术的研究、管理和应用。

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个系统工程中,科技文化的力量全面渗透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环节。支撑着生态文明的生成和发展。可以这样说,没有较高水平的科技文化的支撑,生态文明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为此,我们必须认真反思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切实解决科学技术的价值定位问题,正确规定科学技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其实,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交往实践日趋复杂,也使得科学技术活动后果的影响愈益深远。这种情况迫使人们不得不放弃盲目的科学技术乐观主义,深刻反思传统的科学技术文化观念,勇敢地担当起作为科学技术活动主体的历史责任,切实加强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

就其本质而言。科技文化实际上反映了人类对科学技术本身的认识、运用及其在这一过程中创造的物质的、精神的、行为的以及社会的文明生活。作为科学技术之精神本性的理论表现或理论形态,科技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最主要的标志之一。笔者曾经撰文认为:“无论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或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兴起的科学理性和科学思想,还是后来发生的三次大的科学技术革命浪潮。科学理性和科学技术都成为近代西方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文化上的根源。它使近代以来的人类社会历史发生了亘古未有的变化。”今天,科技文化不仅自身在蓬勃发展,而且正日益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而广泛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要建设生态文明。没有科技文化的发展和广泛弘扬是不可想象的。

(二)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实质

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是辩证统一的,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实质上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科技文化是生态文明的基础,渗透于生态文明的各个环节,支撑着生态文明的发展;生态文明规范和制衡科学技术的应用,导引着科技文化的发展方向,促使科技文化更好地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这种辩证统一正是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基本前提。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以科技文化为支撑。生态文明的提出旨在破解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即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科技文化发展的中轴,科技文化始终是人类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工具,科技文化的使命就是要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因此,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科技文化就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

其次,科技文化发展以生态文明为依归。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客观上要求科技文化发展以生态文明为依归,把实现生态文明的目标作为自己最基本的价值追求,着力于合理化的制度设计与安排,努力建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科技文化,以促进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只有在这个前提下,科技文化的发展和弘扬才能具有明确的方向,因而才能充分彰显其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最后,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有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可持续发展。科技文化建设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也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既是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共同主题,也是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共同的价值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把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机制中,对于促进科技文化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价值。

(三)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运行原则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人类生活的世界是由自然、社会和人三个部分构成的,坚持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发展。这正是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共同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类整体利益,将科技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着力于提升全人类的科技文化素质,建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彰显中国特色。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彰显科技文化的本土化特色和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在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的,彰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至少体现在两个维度上: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成果必须由全体人民共享:二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允许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转嫁环境污染和生态灾难。

第三,促进双向互动。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都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成果,又共同担负着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使命,因而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必然体现为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必须以促进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双向互动来推动其协调发展。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要以弘扬科技文化为首要任务,以科技文化的发展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科技文化发展要以生态文明目标的实现为价值追求,以建设生态文明引领科技文化的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科技文化必须与时俱进。今天,伴随着科学技术成为一种社会活动,科学技术的威力日益强大,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物质成果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科技文化也无可置疑地占据了社会文化中的强势地位,成为现代文明的基本要素和社会文化的主导形式。但是,作为现代文化和文明基础的科技文化是否天然合理,即科技文化的“合理性”问题逐渐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思考。于是,建构科技文化自身的“合理性”,实现科技文化的生态化转向,也就成为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必然走向。

三、生态科技文化: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必然走向

所谓生态科技文化,一般有两种理解。即生态科技的文化和生态的科技文化。本文所理解的生态科技文化,是指基于生态科学技术发展,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文明为依归的科技文化。

所谓生态科学技术,或生态科技,“是相对传统科技而言的,它是一种建立在现代生物学基础上的,关注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科学技术以及全新的科技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式”。自从人类走进文明时代以来,科学技术就逐渐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既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福祉,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为了人类文明的持续进步,人们开始进行反思,于是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科技应运而生。如今,生态科技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这种变化首先基于人类思想观念上的重大变化。有学者分析说:“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们曾经错误地把它当成了一座能够为人类服务的、取之不尽的天然宝库,人类利用先进的高新技术不断加大对大自然的索取,随着家园不断地被自己破坏,人类已经感到生存危机的彻骨之痛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当人类砍倒天然林中第一棵大树的时候,文明就宣告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大树的时候,文明便宣告结束了。”这种认识上、思想观念上的变化,体现的正是科技文化的变化——从传统科技文化走向生态科技文化。

生态科技文化立足于系统整体观的科技文化思想、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技思维方式、主张保护自然和环境的科技价值观念、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成果评价标准,代表了未来科技文化发展的方向。生态文明社会的实现,要求人们用生态价值观来评价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和应用。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从科学技术可以改变一切的传统科技文化转向主张利用科学技术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科技文化,将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首先,生态科技文化是当代中国科技文化成长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逻辑展开。认识和把握生态科技文化,必须把生态文明与科技文化结合起来思考,加强从生态文明的视角研究科技文化和从科技文化的视角研究生态文明的理论自觉。这是因为,生态问题本质上是文化问题,生态危机实际上是文化危机。今天,面对工业文明对科学技术的滥用及其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们必须摈弃传统的文化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科技文化建设,引领科学技术朝着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向发展。建设生态科技文化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战略目标的统领下是辩证统一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文化是第一文化,只有把发展绿色科学技术、建设生态科技文化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才能赢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动权,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生态科技文化是当代中国科技文化成长的明智选择,也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必然。

其次,生态文明社会的实现离不开生态科技文化。文明是文化的核心和精髓,生态文明一定是建立在生态科技文化基础之上的文明形态。科学技术在不断演化,生成于科学技术活动的科技文化也在不断演化。从一定意义上说,生态科技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源于现代化进程中生态危机的加剧和科学技术的生态化转向。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科学技术必须生态化。而科学技术生态化必将催生科技文化的生态化,生态文明社会的实现必然离不开生态科技文化。生态科技文化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的文化价值取向,必将有力促进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化转向,推动人类文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从而实现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

最后,建设生态科技文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在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了解和适应上,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与生态科技文化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科学发展观既是衡量科学技术发展合理性的重要尺度,也为我们在新时代认识和发展科学技术提供了新的视角。因而为科技文化的生态化转向指明了方向。实现科学技术生态化,建立绿色科学技术体系,改造并发展传统产业,走出一条用生态科技产业发展经济之路,是生态科技文化的价值蕴涵,更是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所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要了解各种生态系统在自然界的分布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研究生态系统对人类干预所能承载的阈值,因而就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和科技文化的支撑作用。这种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起支撑作用的科学技术,一定是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科学技术;这种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起支撑作用的科技文化,也一定是立足于生态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科技文化。

注释:

①[德]卡西尔:《符号·神话·文化》,李小兵译,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170页。

②蒋学杰、刘辉:《科技文化的“合理性”及其界限——兼论科学创新中的计划主义》,《黑龙江史志》2009年第22期。

③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1页。

④吕乃基等:《科技文化与中国现代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9页。

大学生科技发明论文篇(2)

美国在2061计划的一份《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报告中指出,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应该是“了解科学、技术和数学是具有推动力量和局限性的独立的事业,理解科学重要的概念和原理,熟悉自然界并承认其多样性和统一性,并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方式处理个人和社会的问题。”[1]

一个国家能否持续发展其根本在于民众的科学素养水平的高低,在于是否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回顾科学的历史,每一次重大的科学发现对人的世界观和社会的发展都起着非常深刻的影响,从而引起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在21世纪,无论社会还是个人想要成功地发展,全民及个人的科学素养至关重要。文科大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社会群体,提高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对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综合国力的竞争有着直接的关系。我校开设的自然科学概论课程是面向文科学生的科学通识教育课程,通过对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的探究,加强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教学内容的模块化

自然科学概论是我院为文科类各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课公共基础课程,为了系统性加强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采用了模块教学,包括“古代科技文明”;“宇宙的探索”;“近现代科技的发展”;“生命科学及生物工程”;“新材料及新能源”五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下面对五个模块内容作简要介绍。

模块一:古代科技文明

以时间为轴线介绍古代东西方的科学技术及其思想,着重对中国、希腊、阿拉伯等国的科学技术史、科学家及其科学思想进行介绍。

模块二:宇宙的探索

仍以时间为主线介绍人类从古至今在探索宇宙结构中形成的各种宇宙观以及在人类宇宙观的认知上宗教在其中的影响。介绍现代宇宙观的理论依据(广义相对论等),介绍黑洞、暗物质及时空旅行。

模块三:近现代科技的发展

介绍近现代科学理论(以经典物理、近代物理为主)的发展及完善,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所产生的第一、第二次及第三次产业革命以及社会制度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模块四:生命科学及生物工程

简单介绍在生命探究的历程中,人类在生命认知过程中的重大发现及现代科技手段对生命科学及生物工程中的影响,在环境污染、人口健康等方面进行专题讨论,由此引发学生对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的思考。

模块五:新材料及新能源

作为文科学生,关注我国国情和需求,关注国家科技重点研究领域,关注重大关键技术和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是作为社会人的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06年2月9日颁布的2006-2020《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在纲要中提出了能源、水和矿产资源、环境、农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人口与健康、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公共安全、国防11个重点研究领域[2],由于课程学时的限制,我们以新材料(尤其纳米科技)、新能源(以聚变能、太阳能)作为新材料及新能源的讨论专题。

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几点教学策略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为了更好的开拓学生的视野、知识,加深其对科技的认知,除了上课讨论的专题外,还向学生介绍一些与科技相关的网站,如

⑴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网站:http:///

网站内容丰富,共有20余万字,1500余幅图片和100多段视频动画。通过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展现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古代科技,走近中国古代科技,铭记人类科技进步的每一步足迹,共同传承人类文明的遗产。

⑵网易公开课

学生可以在线免费观看来自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的教授讲授的课程,内容涵盖科技、人文、社会、艺术、金融等领域,其中有多集配有中文字幕。如在讲授探索宇宙的专题时,介绍学生观看麻省理工学院的公开课《搜索黑洞》 全6集;仙后座计划:《从宇宙大爆炸到人类》3集;耶鲁大学公开课《天体物理学之探索和争议》24集。这些视频大大开拓了热爱天文知识的学生的视野。

⑶利用学校网络资源建立本课程的网络课程

借助学校网络资源建立了网络课程,学生可以利用课下时间更好地了解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具体要求,共享相关资源,加强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学习和互动。

2.小组协作进行专题讨论

“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题,合作是未来工作、社会适应乃至国力竞争的基础。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先由学生自愿结合成5-6人的小组若干,每个小组就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地球资源等专题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制作好PPT,派一位代表发言。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资源共享,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有的小组在讨论食品安全问题时,还专门以买者的身份到北京市新发地批发市场进行实地调查,在食品安全方面发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对其他买者的采访了解人民的心声,后期通过协作制作出视频,以此引起人们的警觉和对社会的良知,在整个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学之间多了相互关心,在获取知识和多种技能上加强了交流学习。

3.开展科技知识竞赛

为培养和提高同学们的科普知识,通过竞赛提高学习兴趣,增长知识,培养科技创新的精神,并在比赛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参观中国印刷博物馆

中国是印刷术的发明国,中国发明的印刷术对世界的文明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中国印刷博物馆设有“源头古代馆”、“近现代馆”、“印刷设备馆”和“综合馆”,是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印刷专业博物馆。此馆建在北京印刷学院院内,作为印刷学院的学子,在了解印刷术的过去、现在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教师将安排学生参观中国印刷博物馆,了解中华民族悠久而辉煌的印刷文化和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三、结论

开设综合性的科学教育课程可以弥补文科学生科学素养的缺失,自然科学概论课程是我校为文科各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在教学过程的不断探索,将过去以时间为主线调整为模块化的教学内容,借助网络资源及参观中国印刷博物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在了解科学知识的同时,对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有所感悟,通过小组协作专题讨论、开展科技知识竞赛活动加强了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参考文献]

大学生科技发明论文篇(3)

“李约瑟难题”一经提出,就吸引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和尝试,尤其是中国学者,如任鸿隽(《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梁启超、蒋方震、冯友兰(《why China has no Science-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History and Consequences of Chinese Philosophy》)、竺可桢(《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产生自然科学》)等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对中国人来说尤为意义重大,近代中国的丧权辱国、内忧外患促使一大批中国的知识分子,以一种饱含希冀痛切的目光去审视这个并非纯粹的理论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李约瑟难题”本身存在着局限,即没有在理论上将“科学”与“技术”的概念加以严格区分,从而使得学术界对此问题难以获得较为圆满的答案。

“李约瑟难题”由李约瑟在他的《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论文中提出,它是指这样两个问题:“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中国文明在获取自然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人类实践需要方面要比西方文明有成效得多?”“为什么现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成长?”在表述该问题时,李约瑟使用了“将自然科学应用于实际的人类需求”这样有些含糊不清的表述,然而中国文明在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5世纪处于领先地位的是应用型的工艺技术,中国文明在15世纪后的落后更多是科学理论层面。之前的“技术”与之后的“科学”,两者是否具有直接的可比性?我认为,科学区别于技术的特征是不容忽视的。“科学是相对于技艺(techne)的认知(episteme),它具有思辨性,它总是猜想新实体、新过程和新机制的存在,更不用说可能存在的新世界了”①,从一个更为浅显的视角来看,“科学与如何描述、解释和思考这个世界相关,而不是与如何使劳动更容易或如何控制自然相关”,但是,“技术发明几乎总是缺乏哲学和形而上学的蕴涵,而这些蕴涵却是科学研究的固有成分”。②与此相似的还有林毅夫对科学和技术的解释:“技术是一种关于怎样组织各种投入要素生产某种产品的知识”③,“科学是对自然现象的一种系统性的知识”。④

因而,“李约瑟难题”将“科学”与“技术”两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中国文明在15世纪之前的技术领先和之后的科学落后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反差,也就是说,中华文明在早期的技术领先,并不必然暗含了中华文明在科学上同样领先的前提。我们完全可以假设,中华文明在科学上的落后是由来已久的,只是基于某种原因,中华文明的技术在早期处于优势地位。由此,我们似乎更应将“李约瑟难题”分而论之,即:

1、工艺技术层面:中国文明为何在早期获得了技术上的领先;

2、科学理论层面:中国文明的科学是否如其工艺技术一般,曾领先于西方文明或阿拉伯文明;以及近代科学为何没有在中国出现。

中国文明在早期技术领域的优势地位自不待言,其中原因却值得玩味。我赞同席文对于早期技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的论断――即早期技术的成败,并不取决于它是否有效地运用了科学提供的知识,这意味着,早期技术的获得,并不基于科学的抽象理论基础,也非来源于科学理论的理性指导,它实质上是一种以经验为导向的试错过程:“在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以前,不管是在中国或是西方世界,新技术的发明一般来自于直接从事生产的工匠或是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偶然的偏离常规方式的试错的结果,”⑤而我们假设试错发现新技术的概率是一定的,则人口规模庞大的古代中国在新技术的发现方面就有了其他地区所无可比拟的优势;另外,中国古代官员的流动,农书的印发与产品和劳动力的自由市场流通等先进的社会经济制度则间接加速了新技术的扩散。由此,中国文明在一个相对长的历史跨度内维持着自身在技术上的优势地位。

这种“试错概率”理论需要回应一个最为直接的质疑DD为何试错在17、18世纪之后无法再让中国文明保持其传统优势。对此,林毅夫教授也给了颇为完满的回答,“这种以经验为基础的技术发明方式,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技术发明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可避免地终将趋于停滞”。⑥到了17、18世纪,技术发展的瓶颈已不是经验性的试错所能突破,必须经由基础科学的努力,在理性认知的层面加深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去拓展新技术发展的空间,而中国的科学没能在17、18世纪达到此种水平。

按照此种进路,分析自然地进入了第二个问题,即中国文明的科学理论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的发展及地位,或者说为中国的科学为什么没能在17、18世纪达到某种水平,以突破经验试错所无法突破的瓶颈。

首先,根据胡弗的观点,“中国的科学自大约11世纪以来不仅落后于西方,而且落后于阿拉伯”⑦。在书中,胡弗细致地考察了中国在近代科学的传统核心研究领域――天文学、几何学、三角学、物理学、光学和数学,认为中国并未在这些领域取得领先于西方或阿拉伯文明的成就。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中国科学的落后是一以贯之的历史进程。然而,又是什么导致了中国科学的落后呢?

对此,林毅夫教授认为,可以归结到一点,即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这一导向性极强的特殊激励。“在前现代的中国,有好奇心的人因为科举制度,没有积极性去学习数学和可控制实验,从而导致在数学与可控制实验上的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科学革命就无法产生。”⑧林教授的解释以人力资本为中心,“官本位”与“学而优则仕”的普遍理念使得在古代中国,仕途在任何意义上都是有才能抱负者的康庄大道;然而,由于科举考试的内容被限缩在一定范围(儒家经典和历史),而这种考试又以带有智力测验性质的高级文字游戏为载体,最终使得中国有较高天赋的人都埋首故纸堆,专注于科举应试。学习数学和可控实验的激励的缺乏使得中国不可能拥有充足且优质的人力资本去推动近代科学革命。

应当说,以上观点是逻值得称道的,但我更倾向于把科举制度视为解释的一个因素而非根本原因。科举制度毕竟是人为创立的一项制度,将溯因停留在这一层面似乎有些太过浅显了;更重要的是,科举制度出现之前中国文明已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历程,而相比于欧洲文明,中国文明在科举产生之前同样缺乏如古希腊文明一般的科学与理性精神,而此问题是科举制度的解释所难以涵盖的。有观点认为,现代科学革命实由古希腊数理科学传统的复兴所触发,“公元前3世纪的亚历山大数理科学已经决定性地将西方与中国科学分别开来;从此再往前追溯,则可以见到,西方与中国科学的分野其实早在毕达哥拉斯―柏拉图的数学与哲学传统形成之际就已经决定,公元前5至4世纪间的新普罗米修斯革命是西方与中国科学的真正分水岭。”⑨

如果西方文明早在公元前就已经隐含了能触发近代科学的基因,那出现在公元6世纪以后的中国科举制度则不可能是中西文明走向殊途的根本缘由,这其中必然有更为原始、深刻的原因值得去发掘。

在《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在西方》一书中,胡弗对上述问题用以下几个角度论述了原因――法律制度与理念、行政体系、教育和考试体系、语言和国人的思维方式。

法律与政治方面,胡弗认为,在中世纪盛期,欧洲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和智识革命,这场革命的意义在于,它重新定义了所有领域的社会组织的性质。由此,法律上自治的新团体出现了。胡弗认为此种变革对于科学革命的意义在于它促使了一块沃土的产生,“中立空间――一个免于宗教和政治审查干扰的相对独立的空间――开始崭露头角”⑩。胡弗对于中西文明在这一时期的比较是以“自治空间”为核心的,然而,考察同时期的中国,却会发现自治空间毫无生发的迹象:无论是在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下,还是强调等级的法律文化中,抑或是在科举考试引导下的功利教育体系里,自治空间都没有产生的驱动力或是生存的空间。

对于上述现象,我认为其实质原因在于,中国古代的政治与法律有着对于“克己复礼”的内在强调,例如,中国文明的官方意识形态要求臣民按照君王的意愿遵循既定的孝道和谦恭要求,以维持帝国的安宁。儒家哲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被内化为个人的价值观体系,而这种价值观抑制了自主思想和行动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和考试体系方面,不同于作为自主自治机关的欧洲大学,中国的书院从来都不是拥有独立学术传统的自治机构,在官本位的社会背景以及科举制度的强势引导下之下,中国的教育全以科举考试为中心,“无私利性的学术研究的兴趣让位于科举及第的强烈愿望”B11;而儒家意识形态的绝对统治,也阻碍了适于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的创立,总之,“科学研究被放逐在了中国社会的边缘”。B12

语言方面,由于中国悠久的文学传统,汉字作为个体符号具有非常广泛的暗含意义,而“中国古代文人习惯使用多种古老的隐喻、典故、陈词滥调,以及名声不好的未直接标明出处的古代作家的抄本”。B13这种语言的特性以及语言的使用习惯毫无疑问与科学研究所要求的简单明确的表达方式有相违背。

胡弗最后论及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这一极具理论张力的问题,我认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胡弗拓展得最不充分,然而却是最深刻的方面。思维方式及民族心理结构作为一种贯穿始终的强大力量,一直站在诸如科举制度、政治体制、法律理念等等具体因素的幕后,其所牵动的方方面面都能作为李约瑟难题的注脚。我认为,对于这一点的分析可以引申出两个具体的方面:

1、关怀现世,不务“玄虚”的“实用理性”精神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名作《全球通史》中谈到“中国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在任时候都未产生过祭司阶级的文明,这根源于中国文明独特的现世主义”。B14我认为,儒家思想以伦理为中心,以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作为考虑问题的基点;其带有浓厚的实用理性精神,从“修身”、“齐家”到“治国”直至“平天下”,儒家最终还是皈依于现世的人伦世界,而无关乎超然的哲思,也无关乎对人与自然的思考。儒家一直都回避抽象的形而上玄思,对于许多科学应当关注的事物,采取“存而不论”的回避态度。如“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不难发现,儒家学者素来主张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而不务玄虚空灵之学问,但是,早期的科学素来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因而注重思辨、理论的科学在儒家思想所支配的思维结构中便难觅一席之地,在儒家思想大行其道的时代,那些既非功利,又注重抽象性思维的科学理论无从产生。

实用理性精神建构出了以伦理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社会,现世关怀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大特征。正如李泽厚所指出,“‘实用理性’关注于现实生活,它不作纯粹抽象的思辨,也不让非理性的横行,事事强调‘实用’、‘实际’和‘实行’,满足于解决问题经验论的思维水平,主张以理节情的行为模式,对人生世事采取一种既冷静又理智的生活态度。”B15受实用理性支配的心理结果和思维方式,很难超越“经验论的思维水平”,这也正好应合了林毅夫教授关于中国科技在近代落后的原因的解释――即经验性的试错空间愈趋狭小。

2、脱离客观自然,直面精神世界的知识论倾向

中国的思想者一贯注重内省,注重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升华,而轻视对客观自然的探究。《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白虎通义》谓“学之为言觉也,以觉悟所不知也”,一切的认识都能够通过“心”与“性”的觉悟来获得,此中原因皆是中国古代所重的修身之学无关于客观自然的缘故。“它通过文字的媒介,敲开心灵的混沌,激发道德的潜能,将文字中所涵的旨意,化为行动,提升人格”,此亦是“荀子所谓的‘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的君子之学”。B16诚如冯友兰先生在《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学中》所言,“中国的哲学家们,没有科学的确实性的需要,他们所要知道的只是他们自己而已,同样地,哲学家们也不需要科学的力量,因为他们所要征服的也仅是他们自己”。B17

我国由于传统思维方式的制约使得理性思辨能力受到了束缚,从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科学的发展。但是“中国人丝毫也不比他人愚笨,只是理性的翅膀一旦绑上实用的铅砣,就难以高飞远举了。”B18中国人并不是天生就不适合研究科学的,当今社会,中国人学习数学,可控制实验的激励也已发生变化。在迎接全球性科技挑战的今天,回顾和反思“李约瑟难题”背后折射出的关于中国思维方式的限制不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有理由相信,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将对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做出巨大贡献,中国科技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也指日可待。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注解:

① 托比・胡弗:《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在西方》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99页

② 托比・胡弗:《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在西方》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99页

③ 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756页

④ 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862页

⑤ 林毅夫:《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⑥ 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842页

⑦ 托比・胡弗:《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在西方》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30页

⑧ 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934页

⑨ 陈方正:《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628页

⑩ 托比・胡弗:《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在西方》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38页

B11 托比・胡弗:《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在西方》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99页

B12 托比・胡弗:《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在西方》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69页

B13 托比・胡弗:《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在西方》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74页

B14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七章

B15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年,第320页

大学生科技发明论文篇(4)

当今世界,天文技术迅速发展,天文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现代化的关键就是天文技术的现代化。四化建设需要大批的科技人才,科教兴国势在必行。邓小平同志为全国首届青少年科技展览开幕时题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天文的希望。现在的同学,担负着科技兴国的历史重任,我们必需把科技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从小同学抓起,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强调的是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天文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和健康的个性为宗旨。因此,我觉得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定途径之一。

(一)、活动目的与内容: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同学 合格+特长的素质教育发展,丰富青少年课余实践活动等精神;在本学年中,我校的天文科科组制定以下几项评比活动:①小发明、小制作评比、②扮演小实验、③创作小发明优秀论文评比、④创作小发明绘画评比、⑤创作小发明工艺评比、⑥天文与气象站评比等活动。力争每年选送一定数量的科技作品,能够参与市科技创作小发明等评比活动;同时也争取得到校外单位的技术支持、实践理论指导;具体开展兴趣小组项目如下:

表格一:

小学天文科开展兴趣小组项目

兴趣小组名称

解释说明

活动评比形式

物理兴趣小组

适用;5年级

①制作各种小飞机、小船、小车等玩具模型;②改造我们生活、生产、学习常用的工具,目的是使我们用起来更方便、快捷。③改造教师经常用的教学用具,使教师教学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可以交实物或写小优秀论文。

环境化学兴趣小组

适用;5年级

主要是中学一些趣味性强、危险低的化学实验,目的是引起同学对天文知识探究的兴趣,以和指导每年举办世界环境日优秀论文评比活动。

实验扮演节目、优秀论文

生物兴趣小组

适用;5年级

了解有关各种植物的种植情况,以和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饲养小动物

写出有关种植、饲养动物的心得科技小优秀论文。

地理气象(天文气象站)

适用;5年级

观测天文气象情况,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气温、风速、相对湿度),通过收集天气情况的数据,总结南方气候的不同特征。

以科技小优秀论文的形式进行发表。

(二)、活动具体实施过程:

一、 合理使用科技活动教材,使科技活动有目标、有结构、有层次地开展。

学科课程沿知识系统发展,活动课程沿实践系统发展,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便形成了能力系统。能力的培养与发展需要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过程,它应该与知识的发展同步进行。这就是说,活动课教学应遵循同学的认知规律。我校要求各任课教师要在天文兴趣的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中固有的科技教育内容,造就大科技的教育气氛;每个天文教师都根据自身所教的不同年级同学的特点,开展各种各样的科技活动评比(详情请看表格一),使同学在活动中受到了不同层次的教育。

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动。

能力的培养多在活动中取得。课堂教学只把生动活泼献给同学是不够的,还应当把时间还给同学,解放同学的感官,让同学获得自由之手。教师要带领同学在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开展多种有意义的活动,其中手工制作活动和实验操作活动是同学探求知识、提高技能素质的最佳形式,手的运用促进脑的开发,从而使未知世界变成已知世界,这就是发明和发明。在本学年,我校开展了如下四方面的科技活动:

1、观赏调查活动,崇尚亲近自然。

伽利略说过:真正的哲学是写在那本经常在我们眼前打开着的伟大的书里面,这本书就是宇宙,就是自然界,人们必需去读她。观赏调查,可以把同学带出课堂,带向社会,带向大自然,将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作为他们的认识对象。它为同学亲近自然、崇尚自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对于发展同学多方面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本学期中,我校将组织同学到石劈山秋游活动,不但让同学见识到各种稀有植物的种类,而且了解大自然的植物多样性,扩大同学天文知识面,锻炼同学的实践能力。

2、科普阅读活动,丰富知识视野。

在小学天文兴趣小组中,结合课堂学习内容安排同学课后阅读各种报刊杂志、科普节目,优秀《少儿百科全书》、《祖国上下五千年》、《我们爱天文》、《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观看《天下》、《探索奥妙》、《人与自然》、《动物故事》等电视科普节目,让同学到大课本中去获取知识,提高天文素养。

3、小优秀论文、绘画活动,激发探究兴趣。

小优秀论文、绘画活动就是同学将自身天文探究的过程和发现,用书面或绘画的形式表述下来。让小同学通过写小优秀论文、绘画等形式,可以激发同学对天文探究的兴趣,有利于训练小同学的天文思维能力,培养同学的天文态度和天文方法,形成初步的天文意识。在小优秀论文活动中,需要丰富的天文文化知识,可以促使同学自觉地学习;而小优秀论文写作的胜利,又可以反过来刺激同学积极主动地进行天文学习,发生从课内外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从而推动同学知识水平和研究水平的提高。

4、开展科技创新小发明评比活动,提高同学动手实践能力。

同学的科技创新小发明活动,是我校开展同学课余活动的特色之一。以班级为单位,通过每周、每月的科技小发明作品评比,激发同学的天文探究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同学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每学期,通过学校举办科技小发明作品展示活动,让同学之间萌发创新思维;通过科技创作活动,同学的实践能力和猜测思维得到进一步验证和发展;激发同学的学习天文知识的兴趣。同学的天文探究往往不能够一步到位,通过同学的猜测;制定计划;初步制作 不时反思;最终的科技作品;让同学逐步地建立天文探究的思维,发展同学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活动效果的评价。

天文兴趣的学科定位是培养、发展小同学的天文素养,而天文素养是一个综合性很大的目标概念,是一个多元化的结构体系。由于同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法能力和行为习惯等具有个性、程度差别性的特点,很难简单地用一种评价,反映出同学的不同特点。根据同学的个性差别和兴趣特长,将以前的期末单一测试改变为灵活全面的差别性阶段评价。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可以评出五星级小天文家、四星级小天文家、三星级小天文家等激励形式。

⑴天文理论竞赛:通过口答、检验、访谈等形式了解同学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掌握一定的天文理论知识的同学可以获得学校的不同层次的表彰。

⑵天文实验竞赛:通过实验操作、动手练习等形式了解同学对动手技能的掌握情况,能够顺利熟练地进行实验操作的同学可获得学校的不同层次的表彰。

⑶天文设计竞赛:同学的独立思维活动,通过现场观察、轶事记录、同学互评等形式,了解同学对天文的憧憬与描绘,能够有天文设计作品但并不一定能制作出的同学能获得学校的不同层次的表彰。

⑷天文创作竞赛:在教学过程中闪烁着自身的创新智慧,能根据自身所学的知识在生活实践中融会贯通,通过专题作业、作品分析等形式,了解同学对知识技能的运用,以和天文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创作作品可获得学校的不同层次的表彰。

探究学习强调同学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应该特别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从而使同学的探究实践得到不时提高和完善。小学开展的实验,是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发展的;小朋友逐渐从自发的行为到采取有条理的态度,从漫无目的地发问到选择性地提出问题,从单纯地依赖感官到使用多种工具,从毫无规则的观察到更为合理、井然有序的研究,从迷恋到努力和精确严谨,从被魔力吸引到快乐地学习知识。无论哪个阶段或水平的探究都可能随同有疑惑、阻力、障碍、专注、紧张、兴奋、喜悦或激动,但都绝不只是轻松和愉快。

总之,天文兴趣的评价要建立在同学个性发展的基础上,了解同学实际学习的需要和发展的状况,不时调整教学方法,促进同学的全面化发展,最终提高每个同学的天文素养。

小学科技活动教学计划范文二

一、指导思想

科技活动的总目标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成为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一代新人。

二、学生情况分析

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本册课本是科技活动课的起始册,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科技活动兴趣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技活动兴趣的培养和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三、教材分析

科技活动教材包含了实验探索、科技制作、科技应用、专题研究和创新发明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科技发明、制作科技作品的方法,了解科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我国历史上的科技成果及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每方面的内容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分别安排在各教材中供选择。教材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科学性、创造性、趣味性和地方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一些反应现代科技成果和与人们生活、生产紧密联系,操作性强的内容,让学生亲自参与社会调查、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科学探索和制作,从而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目标

1、知识层面:通过学生的实践和探究,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

2、能力层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大胆质疑,勇于开拓的学习情操,构建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地球、关心生态环境的道德堡垒。

五、教学措施

1、把科技活动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技活动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技活动学习。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

六、课时安排

1、吹泡泡的科学1课时

2、水会溢出来吗1课时

3、向上流的水1课时

4、奇妙的吸水瓶1课时

5、显字小魔术1课时

6、纸飞机1课时

7、返回式滚筒1课时

8、看不见子弹的枪1课时

9、小鸡啄米1课时

10、电子计算机1课时

11、身边的英特网1课时

大学生科技发明论文篇(5)

一、科学技术理论

科学是什么?技术又是什么?根据《辞海》的解释,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而技术则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科学(认识自然)、技术(改造自然)是实践的两种基本形式。科学技术作为实践体现了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物与人尺度的统一、真善美的统一。

二、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

科学是人类探求客观规律的活动。这个定义除蕴涵了规律的客观性之外,同时说明,科学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尤其是像科学这样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一旦不再是自发的行为,就和技术一样也体现着人的目的,带有强烈的主观倾向。客观规律本身是价值中立的,它既可以造福人,也可以危害人,比如现在银行利用高科技设备如计算机帮助工作,这既提高了工作效率 ,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又方便了顾客。但是计算机的普遍使用又带来另类问题: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各种高科技手段破坏计算机网络、盗窃银行机密文件, 侵犯储户利益,获取非法利益。尤其让人不安的是,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这种所谓的高科技犯罪越来越多 ,让人产生一种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感觉。

面对这些问题的出现,人们开始质疑科学技术是否应该被应用,它的出现到底为人类带来了什么?

答案是科学是一柄“双刃剑”。当科学活动具有了实用目的之后,就既有利用和发扬或者避免和弱化客观规律造福人类之功能的那一面,又有利用发扬或者避免或弱化客观规律危害人类之功能的那一面.这两个方面的目标在一个具体科学活动中往往是一致的。因为造福自己与危害他人往往是同一个过程,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双刃剑功能从客观意义上说是必然的,科学技术活动就只能尽量规避和抑制其负作用,而不可能彻底消除它。

三、科技理论创新――可持续发展

人类面对这些科技带来的苦果,并不甘心把它吃下去,而是进行科技理论的创新。理论创新是最重要的创新,是整个创新思想的核心,是其他一切创新的基础。列宁曾经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只有突破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实现理论创新,我们才能在新的理论的指导下,实现其他方面的创新。所以说理论创新是其它一切创新的基础,如果没有理论上的创新,人们的思想观念还处在旧理论体系的禁锢和束缚中,就谈不上其它方面的创新。当人们意识到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发现了方便背后的危害,那时人们必须探求到更有效的方法去解决这些威害。我们必须用我们所掌控的知识来应对危机。随着科技理论创新“可持续发展”应运而生。

为了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突出矛盾,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并通过了全球《21世纪议程》,提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世界各国也相继开始调整自己的发展规划,在这颗人类共命运的灿烂星球上共同追求一个目标那就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四、可持续发展促进和谐发展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遗余力的处理两大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诞生,既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的结果,也是对人与人的关系进行反思的结果。人类社会要想继续蓬勃地发展下去,就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始终让其保持和谐的状态,只有人们在观念上发生了根本改变才有助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反思。从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来看,人与自然之间还没有建立真正的和谐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和对自然缺乏科学的认识,人只能受制于自然,面对自然灾害和对各种疾病也没有任何防治能力,人口的增长非常缓慢。在这之后,在人与自然的一次次对抗中逐渐掌握了自然规律,并把这些规律系统化,就有了科学技术。随着社会生产力逐步提高,人口的增长速度也加快了。

(二)对人与人关系的哲学反思。生态危机迫在眉睫,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综合协调不仅取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取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整合与协调,后者直接影响到前者。《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提出:“满足人类需求和愿望无疑是生产活动的目的,所以务必要在可持续发展概念中再强调它的中心作用。贫穷往往就是人们不能满足其生存和福利的需求,即使资源和服务是存在的,同时,那些没有陷于贫穷的人们的需求却可能带来重大的环境后果。”

五、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人是自然界的相对主体,人类的社会经济必须继续向前发展。同时,要清醒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努力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人类社会的新的文明――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明的主要内容

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如果说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文明是工业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

(二)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已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面对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倡导生态文明是人类做出的一次理性抉择。

六、结论

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与劳动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哺育出的最精致绚丽的花果。虽然人类有了科学技术这个认识世界的积极成果后,对控制自然和改造自身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人类把科学技术投入到生产中,盲目的使用引发了很多问题。这时人们意识到科学是把“双刃剑”,“可持续发展”从实践中诞生。即在运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要保证生态稳定。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要不断认识自然、理论创新,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在同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发展自己。这才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永恒主题。

参考文献:

大学生科技发明论文篇(6)

一、科技文明与道德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作为一门科学,唯物辩证法研究并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则是“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

在唯物辩证法的范畴中,矛盾的对立属性即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在科技文明与道德文明这对矛盾中表现为在追求科技、或者说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中忽视了环境保护等一些道德层面中的问题,在过度追求纯粹环保主义等道德问题而使得生产力得不到更好发展,缺乏生产力需求,从而导致无法带动科技进步;矛盾的统一属性即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倾向和趋势,在科技文明与道德文明这对矛盾中寻求科技进步与道德文明的协调发展方式,是一种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去追求科技文明,达到社会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

因此在对待科技文明和道德文明关系的时候,应该把二者当做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统一体。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属性,但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对立、相互斗争,就谈不到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贯通。斗争性意味着矛盾的相互排斥,这是对立面的相互排斥使它们处于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另一方面,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也总是和同一性向联结,为同一性制约。

二、科技文明与道德文明的重要性

想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视域下将科技文明与道德文明的关系分析透彻,首先需分别分析科技文明与道德文明的重要作用,讨论二者的区别性,即用“重点论”的方法一一阐明。

1、科技文明及其重要性

科技文明是在工业革命时期进入了突飞猛进的新阶段。工业革命使人类跨入了机器时代,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以及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使得生产力水平急速提升。

我们这里讲科技文明,主要讲科学技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的巨大推动力。早在一九七八年十月邓小平同志会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新闻代表团时他就指出:“六十年代前期我们同国际上科学技术水平有差距,但不很大,而这十几年来,世界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差距就拉得很大了。同发达国家相比较,经济上的差距不止是十年了,可能是二十年、三十年,有的方面甚至可能是五十年。”可见他意识到我们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差距的重要原因在于科学技术的落后。他强调我们引进先进技术,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有利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著名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认为我们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原则,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为此就必须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我们的实际也充分证明了科技的巨大推动力。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一再强调科学技术强大推动力。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实力提升是基本的前提,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是关键环节,促进经济实力提升是首要任务,促进综合国力提升是根本目的。当前,经济竞争、国力竞争已前移到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的竞争。”由此可见,我国一直把科技文明放在举足轻重的位置上,推进我国科技文明的不断进步,就是不断将我国生产力推向新的历史高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在和谐社会的推进中,科学技术一直具有不可替代的话语权。

2、道德文明及其重要性

道德文明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体现人类文明进步的情况。道德是人类为了维持社会的有序运作而提出的内在自我约束。无论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追求道德文明是全人类社会价值的标准和追求的目标。

我们这里讲道德文明,主要是旨在分析其与科技文明的关系,实际上科技文明象征着追求生产力的发展而达到的物质丰富,而道德文明则是与之相对的精神文明的极大满足。二者主要的冲突在于过度追求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而带来的生态问题,而道德文明在此就必须要起到协调作用。加强道德教育特别是生态文明的道德教育,自觉地养成良好的道德文明习惯,增强现代社会所要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所需人才,是建设和谐社会特别是生态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德育是解决社会所出现的各种危机,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的重要途径。因为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思想的支配,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正确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调整人们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当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发生关系的时候,并且当人们意识到这种利益关系需要人们调节的时候,道德就应该闪亮登场了。

我国一向重视道德文明建设,倡导核心价值体系,近期又提出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就是要在全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文明建设,充分发挥道德的引领作用。

三、正确对待科技文明与道德文明之间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视角下看问题,我们通常采用的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反对用片面的、静止的观点去看待问题,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时刻把矛盾双方看成是对立统一,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两点论”要求我们在分析科技文明与道德文明孰轻孰重的问题时,不仅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看到在追求科技文明的时候忽视了道德文明的进程,亦或是在将关注点放在道德文明建设而停滞了推动科技文明的重大举措,还要看到二者之间的统一,看到科技文明与道德文明并不是也绝不是势不两立的对立体;不仅要看到矛盾体系中存在着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看到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在看待科技文明与道德文明关系的问题上,必须要看到在科技文明进程中出现的道德缺失问题以及在道德文明进程中出现的科技进步过于缓慢的问题,这就是在科技文明和道德文明带来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要矛盾。

同时,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不是均衡的“两点论”,而是有重点的“两点论”。它要求把握矛盾的不平衡性并把它贯彻于对矛盾的分析之中,在分析科技文明与道德文明关系的时候,可以分阶段地讲,因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每一个阶段,国家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应是随着实际情况不断发生变化,不断改进的。不能用僵化的思维去考量科技文明与道德文明的关系,要看到它们各自的发展有益于对方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如果科技文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带动生产力飞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得到满足,自然就有精神层次的需要,从而为道德文明的道路排除干扰;当道德文明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人们不再为了一己私利而斗争,都能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集体利益而做长远考虑,那么生产力水平自然而然就会提高,进而带动科技文明的不断发展。

由此看来,在马克思主义学科的视域里看待科技文明与道德文明的关系,必然是把二者看成是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的统一体,对立中有统一,统一中又蕴含着对立,而后在这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寻求解决二者矛盾的协调发展的方法与途径,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方法论。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并且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列入我们的指导思想,在我们所处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我们在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必然首先选择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的科学方法,在对待如何处理科技文明与道德文明的关系问题时,我们一贯秉承马克思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方法论――辩证统一的观点,即既看到二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各的益处,也要看到二者对于对方的发展进步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进而在对立统一中找寻科技文明与道德文明共同进步的协调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72.180.

[2] 《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06.

大学生科技发明论文篇(7)

关于技术的定义,百家众说纷纭。技术一词最早来源于希腊文techene(工艺、技术、技能)与logos(词、讲话),意思是对造型艺术和应用技术进行论述。所以最早的“技术“(techene)一词原意是指技能、技巧和能力等。著名学者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中说,技术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所谓狭义的技术是指“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预考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来创造、控制、应用和改进人工自然系统的手段和方法。”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技术,是搞‘技术工作’中的技术,是生产技术、工程技术、医疗技术是针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技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认为,用科学的语言来讲,技术就是各类工具的发展、制造及其运用;用专门的语言来讲,技术是根据对自然规律及其内在联系的认识并有意识地用于它来设计和使用各种复杂工具和器械。

在近代历史上,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比技术出现得早,牛顿力学开始于十七世纪,而蒸汽机技术则开始于十八世纪。但是在东北大学技术哲学博士文库中吴致远著的《技术的后现在反思》一文中这样说的“技术是科学的本质”,而技术的理解是技术的本质来源于科学。海德格尔对科学和技术的思考是沿着不同的思路进行的,他对科学的思考很详细,而对技术的思考则很深刻,合理的将他的关于科学和技术的思考结合起来,使得表面上看似不同的两条思路都得到统一的理解。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已经家喻户晓,人们普遍相信,科学知识中有能够创造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巨大潜在力量。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双面性,而技术对科学也存在着相互的作用与反作用。对于新现象的出现以及新问题的发生都伴随着技术的开发与探索,以便扩展和推进科学研究的范围为科学的研发创造出更加先进的仪器及设备。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共同进步,带动了资本主义工业机器化的进步更加促进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观点的提出,是马克思对科学技术就其生产和发展过程的阐述。技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支撑着社会活动,按照生产的方式决定技术的存在。就其所表达的社会属性,是按照生产过程的实际经验和社会意识共同组成,而科学技术存在的特征则是以“一般社会生产力”和“直接生产力”所表现的知识形态。

人们习惯“科学”和“技术”连用在一起,形成“科学技术”简称科技。科技包含两个含义,是在不同的范畴之内的。科学在理论层面,可以说是技术在实践过程中的理论支撑,通过在理论层面的研究,总结出方法,用于实践,研制出崭新的产品。于此同时,技术是科学是实践生产中的应用,可以说是介于科学和生产活动中的,起着无法代替的作用,假如没有技术这个中介,科学在生产中就没有意义可谈了。

邓小平同志曾经这样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不仅从本质上进一步规定了科学技术属于生产力,而且第一次明确了现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决定力量。这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继承,更是发展。纵览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例,科学技术的力量为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的文明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带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计算机、通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科技企业的崛起,也造就了我国的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工业、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从而有效的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事实已经为我们证明,高新技术研发及其产业投入使用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支柱。人是社会的人,在社会中生存,就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科学技术是由自然科技、人文科技和社会这些必不可少的元素所组成的结晶。

社会环境的改变化带动着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及环境的改善。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劳动生产率所占比例为发达国家的四十分之一,若科学技术能转化为生产所需的生产力,将最大程度的提升生产率,使经济发展更加迅速。同时所起的作用也超越了资金、劳动力对经济的支配作用。科学技术对军事和对政治的影响力。科技在军事中处主导地位。和平年代,发展成为科技强国成为各国为实现现代化共同努力的方向。如今的科学技术水平早已成为主导国际政治斗争中的主要因素,而军事强国也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中体现身份的象征。邓小平就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可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二零零九是我们祖国建国六十周年,大家都清楚的记得二零零九年十月一日在天安门广场的阅兵式,新型的武器装备,充分的说明了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社会进步的推动力。表现的生产创造能力造就了丰富的物质文明,但是不正确的使用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却是对世界范围内的环境影响及诸多问题。以及科学技术时,常常以“中性”下定义,科学技术以及各种领域所掌握的技术在生产中应用,使其发挥到最大的作用,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人类的文明以技术的使用为标志,而科学技术则创造人类文明的第一生产力。技术应用于实践,为社会的发展创造出广播、电视、电影、录像、网络等传播思想文化的新方式,为建设更加丰富的精神文明做出了贡献。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人们的精神享受,不断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及意识形态,更是为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技术和科学技术的推广,已为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也使人类的精神享受在不断的得到满足。如今社会已步入到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其所创造出的价值,将会在人类文明的发展道路上继续发挥出无限的能量,做出更加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凤朝.科技企业跨国并购规制与实务.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刘大椿.现代科学技术的价值考量,《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01年.

[3]段伟文.技术的价值负载与伦理反思,《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8期.

[4]陶世安.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全面整合科技资源人民网.2004年6月1日.

大学生科技发明论文篇(8)

1.时机不当对专利授权带来负面影响

科技成果一般采用验收、报奖、登记制度及学术论文为评价方式,其中科技论文是由科技工作者对其创造研究进行理论分析和科学总结的智力成果,科技论文的数量及出版社等级用来评定科技人员的职称,且作为考核科研机构的标准,科学技术人员做出其研究后,都希望成果尽早发表;而将科研成果申请专利是将成果以知识产权的法律形式保护起来。广大科技人员有积极性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即将科研成果以知识产权的法律形式保护起来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在专利申请之前,该论文的发表对专利申请的审查会带来负面影响,即与专利申请同一主题的论文,在申请日前一旦发表公开就会破坏专利申请的新颖性,导致因该专利技术失去了新颖性而不能取得专利权,即申请专利的公开使其成为公有技术,影响了以后的专利授权,从而丢失了本来能得到、应得到且想得到的成果。常忽略的另一个问题是:也有些科技人员不太清楚自己研究成果,只知道抢先一步,尽量做到及时、准确和完整,不知道申请专利,从而因“拱手奉献”,与他人“共享”丢失了可以法律形式明确的,本来属于自己的成果。

2.相关法律依据

根据《著作权实施条例》第2条规定,我国著作权所称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造成果。其独创性不同于新颖性,同一思想内容的题材,由两个作者同时完成,只要是各自独立从事了智力劳动,两部作品都可以受到法律保护。

《专利法》所称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技术方案。《专利法》第22条指出,授予专利权发明与实用新型应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其新颖性,是指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通过上述有关法规可看出科技论文与专利均属知识产权保护范畴,即权利人就同一项新成果即可获得著作权保护,也可申请专利权保护,但对其后的专利申请有抵触作用。然而,提请科技人员注意的是:虽然专利申请前对专利申请有负面影响,但申请专利并不影响申请后论文的在后发表,从专利新颖性的角度考虑,慎重选择时间,确保的时间要在专利申请之后,即申请专利在先,在后才是权宜之计,因为这样做专利的新颖性和创造性不受影响,也避免了实用新型(不实审)专利事后被无效的可能使科研成果得到著作权和专利权双重保护。

3.案例分析

某科技人员不太清楚《专利法》有关规定,科技成果完成后,将其成果部分内容抢先发表,之后又就同一主题申请专利。结果其内容发表破坏了专利新颖性和创造性,险些未获得权利权。专利号为ZL03111531.4的发明专利(名称:大蒜素和大蒜油环糊精衍生物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发明专利审查阶段,审查员提出审查意见:“对比文件1(该发明人(申请人)的论文)和对比文件2将“大蒜素和大蒜油环糊精衍生物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等技术公开,认为蒜素和大蒜油环糊精是衍生物包合物中的一种,其区别仅在于本申请选择羟丙基-β-环糊精是环糊精衍生物作为包合材料,这种区别是所属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公知常识,可在对比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公知常识获得,其效果是可预料到的,结论是不具创造性。发明人(申请人)为了不丧失专利权利,只好缩小了权利的保护范围。根据实施例中唯一没有在论文中公开的优选方案对与权项作限定性修改形成新的权利要求,申请人在答辩中说:“一般环糊精衍生物对蒜素和大蒜油的包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为8g/mL,而羟丙基-β-环糊精衍生物作为包合物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能达到75g/mL。这一点对大蒜素和大蒜油液体制剂有至关重大的作用,本发明所述羟丙基-β-环糊精衍生物能够带来峰值,从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宽范围中,有目的地选出现有技术中未提到的窄范围或个体的发明,能够取得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符合《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四章4.3节有关选择发明思想,所以本发明具有创造性。”审查后申请人虽然取得了专利权,但保护范围仅一个最佳方案上,即保护范围很窄。

4.和专利申请应注意问题

4.1做好技术保密

技术秘密、科技论文作品和专利均属于人类智力活动成果,属知识产权保护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98)修订》》第二条定义: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其中的技术信息是指秘诀、工艺流程、设计图纸、技术情报等科学方面的专有知识。

不论是还是专利申请都涉及保留技术秘密的问题。两者均要公开进入公共领域,会被公众所利用。因此,基于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秘密两方面的考虑,可在适当保留技术秘密前提下对其成果进行公开。当然要在其发表的论文具有独创性或申请的专利能授权基础上再进行战略性取舍,这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问题。

另外,从知识产权保护角度来说,不是任何研究成果都要且申请专利的,比如美国“可口可乐”配方的保密,至今已有100多年,如果申请专利或是,这一技术早以公之于众了。

发明人对自己的新技术是选择技术秘密或专利保护取决于各种因素,发明人可以综合考虑以上各点,做出自己选择。如果某种技术他人很难发现,作为技术秘密保护会带来更多利益。

4.2选好论文及专利申请立题角度

大学生科技发明论文篇(9)

一、近代西方科技的弊端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产生于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的西方,科技的进步使西方社会进入大工业时代,然而科技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向社会进行全面渗透,另一方面在帮助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产生异化,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潜在的威胁。科技在给西方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将西方社会引入了黑暗的沼泽。许多严重的问题深深地困扰着人类:道德沦丧、环境污染、资源危机。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向东方世界寻求解决之道。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恰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近代中国的科技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但李约瑟认为不应把传统的中国科学视为现代科学的一个失败的原型,他认为中国科学在世界新科学的过程中具有更崇高的地位:中国科学传统将为科学的未来发展开辟道路,现代自然科学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各种道德上的问题,都可以从中国文化所包含的伟大的传统道德精神中得到解答,将西方世界从它陷入的机械唯物论和唯科学主义的深渊中解救出来。

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对科技发展的推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传统文化价值观概括起来主要有整体和谐思想、有机论思想、兼容并蓄思想。

1. 整体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包含许多相反相成的子系统的复杂体系,中国各派哲学家的价值学说分为儒墨法道四家,他们内部的不同学派都持有和谐思想的价值观,正是这种多元文化的合力,造就了中华民族文明崇尚和谐的特质。

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应是和谐关系的观点非常鲜明。中国古代在许多专门领域已有系统的论著,如《黄帝内经》、《天工开物》、《梦溪笔谈》等。如果说当代西方科学可以称为“精确科学”的话,那么中国古代科学可以称作“整体性科学”。整体和谐思想在我国古代医学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如《黄帝内经》就吸取了儒家关于天地人相统一的“和谐”(即“天人合一”)思想。整体和谐思想和整体研究的成果,也推动了哲学、医学、天文学、数学、军事学、物理学、农学、建筑学和人文科学等的发展。如万里长城、无数雄伟壮丽的宫殿、巧夺天工的桥梁也是整体和谐思想的有力见证。

2. 有机论思想

有机论是一种把活的有机物当作整个自然的模式和比喻的哲学。它认为,有机物拥有物化分析所难以理解的性质,而这些性质是因这个整体的统一作用造成的。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有机论生态自然观根据阴阳五行的宇宙一体化理论,认为自然界与人有相互联系,有同构性,这种生态价值观把人与自然看成是高度相关的统一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整体性和有机性。每一个物种都占据着特定的生态位,都离不开与其它物种的联系和对环境的依赖。人类呵护自然的内在价值就是维护自己的生存权利,从而将人文法则逐步推广到非人类的自然——从动物到植物,到所有生命的存在,再到大地生态环境。有机论思想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医学、农学、手工学著作很好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对科技发展的有益导向。

3. 兼容并蓄思想

兼容并蓄就是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自古以来,谦逊的中华民族就善于吸收前人和外来的优秀成果同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中国古代各个朝代都创造和丰富了中国文化,汉族的统治者利用通婚等手段使少数民族学习汉文化,少数民族统治者更是积极向汉族学习,促使自己“汉化”。中国还善于向外国学习,从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的印度佛教,经历魏晋南北朝时期,至唐朝时期形成鼎盛局面。然而,中国人对外来的佛教并不照搬照抄,而是加以消化吸收、加工改造,形成了中国自己的佛教。到了宋代,中国化的佛教的某些内容和思维方式被儒学吸收,并加以融合,形成了被称为新儒学(理学)的思想理论体系。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唐玄奘取经等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兼容并蓄的思想,这些活动在当时对科技的进步都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作用。

三、中国科技崛起的可能性

然而,往往很多中国人本身并未意识到这些,他们看到的只是近代中国科技的衰落和西方科技文明的崛起,探讨的只是“李约瑟难题”,却忽略了有这么一句话:“不过,正如人们在阳光明媚的法国所说的‘注意!一列火车也许会遮挡另一列火车!’”近代西方文明确实极大的改善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但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也逐渐凸显,无论是西方科学自身的发展,还是在处理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关系上,都遇到了很大的障碍,科学的发展、社会和经济的进步都呼唤一种新的科学、新的文明,而它们的核心思想与东方科学和文明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东方科学与文明将面临一个巨大的发展。

目前,经济社会全球化浪潮正在给东方文明的复兴提供一个巨大机遇,我们可以自信的预言在不久的将来,中华民族必然会实现伟大复兴,而东方文明的思想和方法将会被全世界所接受,中国会当仁不让的成为下一个科技崛起的中心。

参考文献:

[1] 林坚、马建波,《论中国文化传统对科技发展的双重作用》,《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 (11).

大学生科技发明论文篇(10)

关键词: 中国科学社会文化史 李约瑟问题 宋代科学与社会

“李约瑟问题”的启示

在中国古代科学与文明史的研究领域,英国学者李约瑟的功绩是有口皆碑,不可磨灭的。他的鸿篇巨制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原名是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直译为《中国的科学与文明》), 博大精深,向世人证明,中国古代文明不但有科学, 而且在科学和技术的许多方面都领先于同时期的西方文明。由于李约瑟的工作, 西方科学史家再也不能漠视以中国文明为代表的“东方文明”中的科学而侈谈“世界科学史”。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当代科学史学者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进行全面的挖掘和整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李约瑟的工作的影响和启发。

李约瑟的影响之大,还在于他提出了所谓的“李约瑟问题”。李约瑟以近代科学为标准,用类似化学实验上所谓“滴定”的方法[1]([1],p.12), 对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的科学技术发展历史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四大发明”之外,还有许多科学和技术上的发明都是在中国古代产生的。这里似乎出现了一个历史的悖论:既然中国古代科技那么发达,为什么到了近代为什么反而落后了?李约瑟这样问道:“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产生而只诞生于欧洲?”“为什么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在把人类对自然界的知识应用于人类实际需要上, 中国文明比西方文明更有效得多?” ([1], p.190)

“李约瑟问题”一旦提了出来,不仅在科学史界,而且在社会史和文化史的研究领域,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2][2]。有关“李约瑟问题”的求解、论证和质疑, 可以说是层出不穷。然而, 中国学术界关于“李约瑟问题”的争论, 表面上看来轰轰烈烈, 但就中国而言,有多少是真正建立在对中国传统科技与文明的深厚研究基础之上?就比较研究而言,又有多少是基于对西方科学文明的深刻理解? 对中国本身的科学传统的思想发生和社会来源不清楚, 对西方科学文明的性质理解不深入, 对“李约瑟问题”的讨论就未免流于空泛。本文的目的,不是要加入对“李约瑟问题”的论争行列,而是要以“李约瑟问题”为启示,提出一些关于进一步发展中国科技史研究的想法和思路,即:如何在中国传统科史研究上进一步创新,开拓新思路,提出新问题,采用新方法开展具体的、实在的研究?

其实,创新的途径已经隐含在“李约瑟问题”之中。 “李约瑟问题”本来是包括正反两方面的问题的, 可是过去的讨论, 过分注重反问题“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发生”, 而忽视了正问题“为什么中国文明在把人类对自然界的知识应用于人类实际需要上比西方文明更有效得多”。只有探讨这一正面问题,才能使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中国古代科技与文明的实际情形之中,而不是一味纠缠于“没发生”、“落后”等消极而意义不大的问题。 中国古代在探求自然知识并用之于社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中的智慧和经验, 必然有许多是值得我们今天来借鉴。 比如在宋代, 中国的科技发明达到了一个高潮,社会经济文化特别繁荣,宋代被国外历史学家们称为是“中国的文艺复兴(Chinese Renaissance)”[3][3],研究中国文明在这样一段历史时期中,知识如何被探求、知识活动如何被组织、知识又如何被有效地应用到社会需要与国计民生上, 不是更具有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吗?

这里有必要对本文标题所采用的比喻作一些解释。“百川归海”是李约瑟的比喻,用来比喻世界各文明中的科学知识与近代科学的关系([4])。[4] 他把近代科学如比作大海,具有普遍性、世界性和客观性, 不带有某个特别文化的印记;而古代各文明中关于自然界的种种知识则被比作是一条条科学的涓涓细流,都为近代科学的大海做出过贡献,并且最终要流入未来科学的汪洋大海之中。因此,在进行中国科技与文明研究时,李约瑟就必然要坚持要用近代科学的尺码来衡量中国文明的科技发展。这样,对中国传统科技史的研究就容易被简约成在中国古文献中寻找相当于近代科学和技术知识的先例, 目的是要看中国文明之河向近代科学的大海贡献了什么。这一研究进路对中国的学者有特别的吸引力,因为对科技的贡献可以被 解读为文明优秀的标志。这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无疑有增强民族自信心的现象意义,但是作为历史研究,却容易忽略对其他方面问题的研究, 一味追求科技发明优先权, 甚至会出现不顾历史的情境而夸大事实的情况。李约瑟本人的研究工作也不免于此。其实, 一个文明的优越性, 不应该以一些科技思想和发明为仅有的标志, 社会、政治与文化的许多方面都起作用, 必须综合进来进行考虑。 中华文明的优越性, 绝对不是“四大发明”所能概括得了的。 因此, 要对中国科技与文明有深刻的理解,就不能局限于欣赏“百川归海”的壮丽图景, 而是要溯流而上,领略河流的“两岸风光”。也就是说,要探讨中国文明之河中的知识流水是如何在中国的土壤中产生并滋润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土壤的。中国文明在其历史的演进过程中, 不仅有无数的个人对自然界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更有个人知识的社会化过程:知识的追求是和社会的需要相联系的;知识的发生是在社会的实践中进行的; 知识的运用是在社会的文化中实现的。如果说李约瑟强调的是“百川归海”,把中国文明看作“百川”之一川,我们这里要强调的是中国科技文明之河的“两岸风光”。

这就是说,对中国科技史的研究, 要进行社会学的转向:不但要研究知识发生的社会学, 而且要研究知识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实现这样的转变,可以有两种途径: 一是对李约瑟的工作进行继承和批判;一是批判性地吸收和运用当代西方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各种理论和方法,在对中国的科学与社会的研究中提出新问题。

对李约瑟工作的继承与批判

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 看起来是一部对中国传统科技比照近代科学的“滴定”史,但在其后面提供动力的“李约瑟问题”却是一个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的问题。 社会学取向是他学术思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李约瑟本人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对于“李约瑟问题”,他拒绝接受“种族特征”、“环境气候”、“语言逻辑”、“时间观念”之类的种族主义、环境主义以及科学内在论的解答, 坚持从中国的社会与经济环境中寻找答案。同时, “李约瑟问题”的提出, 也是受了李约瑟生活时代西方社会学思想的影响的。从十九世纪开始, 西方社会学的重大问题就是要解释西方社会的现代性。 马克思、韦伯等社会学家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解释西方社会何以发展到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 他们都是以欧洲文化为中心来看世界的, 认为欧洲文明之所以超越其他文明, 是因为它具有其独特性, 其他文明与它相比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虽然李约瑟是个世界主义者,但在学术思想上也不能完全超越“欧洲中心论”的樊篱。“李约瑟问题”的提出, 实际上与韦伯的比较社会学有相通之处。 韦伯认为, 宗教改革而引起的“新教精神”是资本主义发生的重要原因,[5][5] 由此他进行了东西方宗教的比较社会学研究。 对于中国的“儒教”和“道教”, 他认为前者虽然“入世”,但强调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忽略对自然的改造,后者则过于“出世”, 因而都不能使资本主义在中国得到发展[6]。[6] 由此可见, 李约瑟关于“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的问题提法显然是受到得韦伯比较社会学的影响的。 李约瑟的解答, 说中国儒家官僚体制抑制科学发展,说中国没有宗教改革, 说中国没有人格化的神所规定的“自然法”, 因而缺乏“人”和“神”之间的必要的张力, 这些也都有韦伯社会学思想的影子。 李约瑟能够吸收各种社会学思想和理论, 而对中国的科技与文明进行社会学取向的研究, 这正是我们可以继承并加以发展的。

但是,李约瑟关于中国科技与文明的大多数结论是可以商榷的。 关于儒家官僚体制, 恐怕不能简单说一定对科学的发展是起阻碍作用的。 有些科学知识, 如天文学, 正是因为儒家政治而得到长足的发展; 不同时期, 儒家思想对科学的作用也会不同。李约瑟强调道教和道士对中国科学发展的积极作用,可能有一定的道理, 但对此问题的社会学分析却是很成问题的: 中国古代知识人士的思想中,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成份都有, 很难说一定是“道家”成份对科学做出了贡献。关于这个问题, 美国学者席文(Nathan Sivin)有尖锐的批评, 认为把“道家”作为社会学概念来分析中国科学的发展, 其严密性成问题, 意义也不大[7]。[7] 再就是关于中国没有“自然法”的说法, 也值得商榷。美国中国哲学史家卜德 (Derk Bodde) 对此就有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中国实际上是有“自然法”的思想[8]。[8] 而且只有人格化的神所规定的“自然法”才能转变为“科学定律”的说法也是大有问题的。 指出李约瑟研究结论中的存在的这些问题, 目的不是要否定李约瑟的贡献, 而是要说明,按李约瑟的社会学取向, 已经提出的问题远没有解决,需要做更加细致深入的社会学研究;而且还会有更多的问题可以提出来,关于中国传统科技与文明的研究可以不断“温故而知新”。

西方科学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略例

通过第二种途径可以进一步深入对中国科技史进行社会学取向的研究。要做到这一点,就有必要对当代西方的科学社会学有一定的了解。 西方对科学与文明的研究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精彩纷呈。概而言之,不外乎是把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科学与文明的研究中去。 自从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提出科学的范式概念以来[9][9],科学作为实证的、普遍的知识体系受到挑战;科学知识的发生是受到许多社会性的因素制约的, 如习惯、约定俗成的概念与范畴、科学社团内部的行为规范等等。 科学认知上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则一旦被放弃,随之而来的就是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空前发展。科学社会学的研究不再局限于过去只能研究外部社会因素如何影响科学内在发展的进程,而是可以涉及到科学知识本身的内容,也就是所谓科学知识的“黑箱子”被打开了。 科学社会学家们不断吸收和改造多种哲学、社会学和文化社会学的思想和理论而发展科学知识社会学。七十年代以来负有盛名、主要由“爱丁堡学派”提倡的“强纲领”科学知识社会学, 在很大程度上是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思想。知识被看作是“意识形态”(ideology),具有阶级性,是与知识持有者的阶级利益相关的[10]。[10] 因此,对于科学社会学的研究,不仅那些在今天看来“正确”的知识值得研究, 而且那些在今天看来“不正确”的知识也值得研究;这就是“强纲领”所谓的“对称性原理”。再就是知识的产生一定要放到社会的、历史的语境中去考察,知识是社会构建的。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到迪尔凯姆社会学的影响 (见下文)。

“强纲领”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当然是众多科学社会学理论中的一种,而且有严重的“相对主义”倾向。 这里介绍的目的, 不是为了宣扬其中存在的完全否定科学知识客观性的极端相对主义倾向, 而是为了说明它在方法论上的相对主义还是可取的。当把科学看作是和其他知识体系具有同样社会特征的知识体系时,当把其他文明的科学和西方近代科学看作是同样有效的、各有特色的知识体系时,研究各文明的科学的思路便可大大开阔, 有利于吸取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各种理论与方法,启发对科学与文明的研究。

现代西方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的发展,这里恐怕连皮毛也难涉及一二,而且也不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这里仅仅略微提及一些理论及其发展, 说明其在科学史、科学社会学以及科学与文明研究中的运用价值。 首先要提到的还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0世纪初, 苏联学者黑森 (Borris Hessen) 以英国近代社会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来说明牛顿《原理》中科学内容的产生[11][11]。这是应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进行科学史研究的典型例子, 在西方社会学和科学史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受此启发,西方学者开始从外部社会因素来研究科学的历史。英国学者贝尔纳 (J. D. Bernal) 的《历史上的科学》,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史[12][12]。 有些西方学者, 虽然不能完全接受唯物论,但也开始做研究影响科学发展的外部社会因素的科学社会学。 如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Robert Merton),其《十七世纪的英国科学、技术与社会》就是这种科学社会学的力作[15][13]。当然默顿是采用了韦伯的社会学概念。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有时被认为是“经济决定论”,其实这是由于教条主义而引起的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提倡唯物主义的同时, 还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思维的客观真理性要在人的社会实践中证明[14]。[14] 这说明人的意识绝不能简化为人对客观世界的被动感受, 而是能动性的创造。也就是说,知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受阶级利益、社会文化诸多因素影响。20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发展,基本上照着这一思路发展的。 如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思想家葛兰西,在20世纪30年代就强调“文化的主导作用(cultural hegemony)”,积极提倡创造无产阶级的文化。这种从精神与文化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也促进了历史研究的发展,如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汤普森 (E. P. Thompson), 他研究英国工人阶级的产生,就不再是先认定一个“标准”的工人阶级,再到过去寻找符合“标准”的工人阶级的先例, 而是研究历史上各社会阶层的社会关系与文化活动,考虑“阶级经历”是如何通过传统观念、价值体系、思想观念和组织形式而形成“阶级觉悟”。现在西方科学史家大都反对以近代科学为标准的“辉格式”科学史,思想与此如出一辙。汤普森还提出,对历史研究来说,不但要研究那些今天看来“成功的”的现象,而且要研究那些“死胡同”现象和“迷失的事业”。[15][15] 这正是上述“强纲领”科学知识社会学所谓的“对称性”原理。

其次要提到的就是韦伯主义的社会学。韦伯的社会学可以说是与马克思主义对立的社会学。 对立并不等于否定 -- 韦伯本人也不这么看,而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对立面去看问题。马克思强调物质性的经济基础,韦伯则强调精神性的“意义”;马克思的社会学是要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其方法是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韦伯的社会学则是要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及其意义, 其方法基本上是解释学的[16]。[16] 韦伯的社会学是一种“精神”社会学, 这显然可以从反面来补充马克思的“物质”社会学。西方资产阶级社会学家, 为了有一套理论与影响巨大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相抗衡, 就认定了韦伯的解释社会学,在西方社会学界占有相当高的地位。 上面已经提到的默顿提出“新教精神”对科学的促进、科学活动的“规范”等等, 正是受到了韦伯社会学的影响。而在文化人类学方面,韦伯的影响表现为,要通过全面了解某特定社会的历史、文化、伦理、语言、宗教、习惯等等而对其中的社会行为进行理解。 用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葛尔兹(Clifford Geertz)的话来说, 就是要通过对文化的“浓绘”(thick description) 来达到对文化的理解[17]。[17]

再就是要提到迪尔凯姆(E. Durkheim) 的社会学,其本质上是结构功能主义的, 就是把社会当作一个整体,可以采取如自然科学上观察、实证的方法对社会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 最终建立“科学的”社会学。按照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 知识的结构和范畴, 不是如康德所说是“先验的”,也不是如经验主义者所说是感性的,而是由社会的结构决定的;社会的秩序决定了自然知识的秩序[18]。[18] 这种结构主义的社会学, 是对黑格尔、马克思历史主义哲学的一种反动。西方一些人类学家,不赞成历史主义的思辨哲学,强调直接观察和分析所要研究的社会,于是就采用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方法,注重对原始社群进行田野考察。社会、文化人类学起初是专门研究“原始社群”的,现在其理论与方法被运用到现代社会中各种人群。 在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的研究上,则被用来研究特殊的科学家社群以及他们创造的科学知识的性质和结构。如法国的拉图尔(B. Latour)[19][19]、美国的特拉维克(S. Traweek)[20][20]、科勒尔(R. Kohler)[21][21]等研究实验室里的科学家群体, 正是采用这种人类学的方法, 研究这一特殊社群的社会性结构、知识的结构、知识的生产过程等。

西方把二战以来出现的对科学与社会不断进步上升的观点持怀疑态度的各种学术思潮总称为“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哲学与社会学流派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在科学史领域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富科(M. Foucault)的后结构主义、社会构建主义、女性主义等。 富科所谓的“知识考古学”就是把知识看作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在历史的“文本”中追溯知识的各种结构和谱系。这就是他所谓的“知识与权力”的研究命题,照此命题他研究过癫狂的历史、临床医学的历史、监狱的历史、性观念的历史等等。社会构建主义就是认为知识,包括知识的结构、权威性、合理性等,都是在社会文化的“语境”中确立的。知识与社会之间存在的是一种互动关系: 知识受社会因素的制约,同时有制约社会。 女性主义不再把社会看作是男性主宰的单极世界,而是两性共有的世界。 把性别差别作为一种社会学分析概念引入社会、历史研究,使得对社会历史的认识更加丰富。

以上种种哲学、社会学思潮,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使得西方当代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越来越趋多元化, 学术上越来越趋圆熟,研究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大有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我们正可以从这种学术文化中,拿来一些合理的理论,结合中国的特点,把对中国科技与文明的研究推向新的高潮。

这里可以看一下席文对李约瑟的批评。席文指出:

要想对中国科学的研究有所突破,必须用完全不同的研究方法,必须深刻地综合地理解从事科技工作的人的各种事项: 他们在科技思想是怎样和其它思想结合在一起; 有什么样的科学界, 是谁决定哪些现象需要研究、哪类答案是合理的;科学界同社会其他群体的关系怎样,科技研究如何得到社会的支持; 知识人士对科学界同行的责任怎样同对社会的责任相协调;各门学科为之服务的更大目的是什么,这一目的怎样同中国社会的行为规则和基本道德原理保持一致。[22][22]

这些问题正是从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角度提出的, 说明席文对“李约瑟问题”的批判,其根本意图是提倡采用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中国科技与文明进行多元化的研究。

新思路下的研究问题: 以宋代的科学与社会为例

作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宋代社会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教育的发展,科举取士制度的健全,使宋代社会根本上从唐以前的贵族社会转变为人才社会。宋代开国以后,重文轻武,促进了士大夫文化的发展。 宋代学术特别发达, 王国维曾说:“宋代学术, 方面最多, 进步亦最著。其在哲学, 始则有刘敞、欧阳修等脱汉唐旧注之桎梏, 以新意说经;后乃有周(敦颐)、程(颢)、张(载)、邵(雍)、朱(熹)诸大家, 蔚为有宋一代之哲学。其在科学, 则有沈括、李诫等历数, 物理工艺, 均有发明。 … 故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 前之汉唐,后之元明, 势所不逮也。”[23][23] 陈寅恪也说过: “华夏民族之文化, 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24][24]在科技史上, 宋代的成就更是突出。 “四大发明”中有三项是在宋明。 李约瑟更进一步认为,宋代的“新儒学”综合儒、释、道, 在“理”和“气”的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自然哲学, 具有“有机论”的特点, 可以克服纯粹的“机械论”科学的缺陷, 说不定是未来“有机论的科学革命”前奏[25][25]。 宋代科技与文明达到这样一个顶峰,那我们可以从李约瑟的正面问题出发,探讨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的科技与文明会在宋代特别兴盛?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对宋代的科学与社会做具体而细致的社会学的研究, 领略这一段中国文明之河的“两岸风光”。 下面本文按照前面所述的社会学和文化人类的思想,对宋代的科学与社会研究试着提出一些研究课题。 限于篇幅,不可能详细论述, 只能点到为止。

科学是特定文化中的智力和社会活动。要研究中国的科学,首先有必要确认中国科学知识的基本结构。科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和范畴是什么?科学新思想、新技术、新问题的社会来源是什么?科学知识与其它类型的知识界限何在?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究竟有哪些社会因素和智力因素造成了或限制了科学技领域内的发展?显然, 不能简单地用现代科学的学科与概念去套中国古代的科学知识,而是要看它本身的内在的统一性。统一性可能是认知上的, 也可能是社会性质的。 比如说, 中国古代讲天、地、人“三才”, 或许正可以用作知识分类:关于“天”的知识中有天文、历法、占星、气象、音律等方面的知识;关于“地”的知识中有关于地理、生物、植物、农学等方面的知识; 关于“人”的知识中有医学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和社会需求与社会理想之间的关系, 都是值得研究的。

其次,可以研究科学作为一种制度在宋代社会是如何进行的。 科学知识价值如何评价?谁来评价?知识如何传授?知识的追求与社会秩序的维持如何发生作用?科学活动如何由国家来组织和支持?什么样的个人参与知识的活动? 他们的学术地位和政治地位如何?知识活动有什么样的规范?谁拥有知识的权威?学者们在知识追求过程中的动机和期望是什么?宋代的知识活动特别的多,有大规模的天文测量,天文仪器的制作,医学经典的较正, 本草、方书修撰,大型类书的编纂等。这些多是由政府组织、国家支持, 许多官僚机构都参与其事。如果要论儒家官僚体制对科学的作用, 宋代所见恐怕多是促进作用, 而不是李约瑟所讲的阻碍作用。

再次,还可以对知识活动从事者个人进行研究。个人可能其对自然其独特的兴趣或好奇心,但他的知识活动能得到社会的承认,被认为有价值,这是由社会的因素决定的。我们可以研究个人是如何把自己的求知兴趣和在社会上谋求出人头地的人生目标结合起来的,社会人生的价值观如何影响知识的探求?士大夫之间如何相互评价学问?他们对自然知识是什么样的态度?如沈括、苏颂、苏轼等人,都可以是这些问题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对象。 这是探讨士大夫文化或者说儒家文化与科技的关系必然要涉及的问题。

再次, 还可以研究宋代科学与政治、经济、宗教等之间的关系。宋代特别重视医学,是否同中央皇朝体恤民众的统治思想有关?宋代的多次改历、改元, 其中政治因素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这里就有富科所说的“权力与知识”(power and knowledge)的关系问题可以研究。关于科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李约瑟的结论也不是定论。仅从思想概念出发来研究“儒教”、道家等与科学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进一步用有分析意义的社会学概念来研究这个问题。比如说,也许可以用韦伯的“社会行为”(social action)概念来研究这个问题。 宋代南方经济发展, 经济中心南移,政治文化播及的范围不断扩大,这如何影响了有关自然资源的学科如本草学、植物学的发展?此类问题, 正是为了探讨国家的发展与建设与科学的发展的关系。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宋代不是一个静止的社会,而一个改革不断、充满生机的社会。上面提及的各个方面, 当然是在不断变化之中。历史研究的任务,首先是要弄清这些变化,并提出解释,努力发现其中的趋势。 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静态的历史,而是一个动态的历史。

结论

本文认为,对中国传统科技与文明的研究,可以继承李约瑟的工作,发展他的研究中的社会学取向。 但是,不必纠缠于李约瑟关于“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发生”的负面问题, 而是要发展李约瑟关于中国科技与文明的正面问题研究。要问诸如下列的问题:中国古代在探求自然知识方面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为什么中国科技与文明会在宋代达到一个高峰?是怎样的高峰?中国传统社会是如何把科学知识富有成效地应用到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的? 一旦这些正面的问题提了出来,我们对中国科技文明的历史研究可能因此而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这就需要我们超越“唯科学”的历史观,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多方位的视角提出问题,进行多方面的研究,提出多元化的解释。超越“唯科学论”不等于是“反科学论”,而是要在研究方法上跳出科学“目的论”的束缚,研究科学与社会及文化相关的多方面的问题。本文采用“两岸风光”的比喻,也就是这个意思。不能简单地按照“科学目的论”的观点研究科学史,视古代的知识活动一定是朝着现代科学的目标后浪推前浪地前进,从而认为科学史研究的意义仅仅在于展示“百川归海”的图景。其实对每一条河流的“两岸风光”的探究,历史意义同样重大。也就是说,要到中国人的社会实践和中国社会与历史的具体情境中去探讨和理解中国的科技与文明。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样的学术境界恐怕比脱离了历史情境的所谓“真面目”更为引人入胜。

近来中国科学史学术界似乎有这样一种疑虑,就是认为既然已经有了李约瑟的大部头的《中国科技史》,又已经有了中、外学者一个多世纪对中国科技史的专门研究,其中有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上世纪末主持的30多卷本的《中国科技史》“大书”,好像中国传统科技史没有什么可研究的了。这实在是一种不必要的疑虑。若是对中国科技与文明进行多元化的社会、文化史研究,那可以做的工作可以说是永无止境,学术之路可以“日新,日日新”。拿一个西方的例子来说,西方学者研究“科学革命”,著作文章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同样以“科学革命”为标题的著作就不下十几种,对科学革命的解释,有特点、有份量的论点也有十几种,但在西方学术界看来,关于“科学革命”研究远没有完结,成果层出不穷。靠的是什么?正是学术思想与方法的日新不断。

最后,本文要略提一下这种研究的现实意义。国人爱讲“以史为镜”,可以想象,通过对中国科技与文明作这样的历史研究而可以得到经验和智慧将会很多。 我们现在提倡创新,要创造先进的知识,要建立先进的文化,要以发展生产力来不断满足社会的需要,要“执政兴国”,那中国古代能把知识有效地应用于社会的经验,像宋代这样国家机构能积极有效地组织科技活动,为国计民生服务, 不正是我们今天可以借鉴的吗?创新要与活用相结合, 活用也是创新, 而仅这一个“用”字,在中国传统社会文明中有着无数宝贵的经验。 如果说李约瑟的反问题曾经有唤起中华民族觉醒的现实意义,那么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伟大复兴的今天,发展李约瑟的正面问题的研究,其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参考文献]

[1] Needham, Joseph, et al. 1969. The Grand Titration. Science and Society in East and West.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2]刘钝、王扬宗主编.《中国科学与科学革命:李约瑟难题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论著选》.2002。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3] Gernet, Jacques (1996).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330.

[4] Needham, Joseph(1967). The Role of Europe and China in the Evolution of Oecumenical Science, Journal of Asian History, 1. 中译文见:潘吉星主编,《李约瑟文集》。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194-216.

[5] Weber, Max (1930/2000).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Translated by Talcott Parsons Introducion by Anthony Giddens. New York: Routledge.

[6] Weber,Max (1968). The Religion in China.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7] Sivin, Nathan (1995). Medicine,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in Ancient China. Researches and Reflections. Variorum Collected Studies Series. Aldershot, Hants: Variorum, p.

[8] Bodde, Derk (1957). Evidence for Laws of Nature in Chinese Thought.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20: 709-727.

[9] Kuhn, Thomas (1962/1970).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 2nd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0] Barnes, Barry. 1977. Interests and the Growth of Knowledg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1] Hessen, Boris (1931).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Roots of Newton’s ‘Principia’. In: N. Bukharin, ed., Science at the Cross Roads , London: Frank Cass, pp. 151-212.

[12] Bernal. J.D. 1957. Science in History. London, Watts & Co. Ltd. 中译文见《历中上的科学》, 伍况甫等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59.

[13] Merton, Robert (1938/1970).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in Seventeenth Century England. New York: Howard Fertig.

[14]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0.

[15] Thompson, E. P.(1963). 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 New York: Vintage Books. 中译文有: E.P. 汤普森,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钱乘旦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

[16]郑涌.《韦伯》.香港:中华书局开明出版社,1997, p.95.

[17] Geertz, Clifford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Selected Essays. NY: Basic Books, p.5.

[18] Durkheim, Emile (1912/1995).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 Transla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Karen E. Field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pp.12-18

[19] Latour, Bruno, & Steve Woolgar(1979). Laboratory Life: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Fact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 Traweek, Sharon (1988). Beamtimes and Lifetimes, the World of High Energy Physicist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1] Kohler, Robert(1994). Lords of the Fl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2] Sivin, Nathan(1982). “Why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did not Take Place in China – or didn’t It?” In Li Guohao et al, eds., Explorations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pp. 89-106

上一篇: 海洋能论文 下一篇: 新教师考核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