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诗歌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11 08:51:31

励志诗歌

励志诗歌篇(1)

范文一

武汉生病了,

祖国一声令下。

无数的逆行者,

无惧危险,

舍小家为大家,

奋勇抗击!

多少个白天黑夜,

你们战斗在残酷的一线,

努力与死神魔鬼斗争!

向最美的逆行者致敬!

范文二

抗击新肺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活跃着一群身影

他们的动词,是爱

他们的行为是爱国

他们听从了祖国的召唤

祖国一声呼唤

他们就放下了自己的家

舍小家而为大家

他们是逆行者

他们是军人

他们是战士

他们说是军医

一群可爱的人

一群带着爱的战士用他们的血肉之躯

给人们带来了帮助

给人们带来了安慰

爱国者坚定的身影

就像让人安心的励志课

人们得到了支持

人们看到了希望

爱国者的身影温暖

爱国者的身影美好

祝福这些爱国者

对你们说一声——辛苦了

向你们敬礼

范文三

封城,封心,封疫情

血书的背后

戴上N层口罩,防护面具及穿上防护服

你们是疫情防控一线最可爱的人

非常时期

非常战斗

你们是人民的英雄

又一次壮丽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因为世界有了你们,将百病不侵

黄鹤楼见证你们的壮举

滚滚长江,民族的血脉

铭记你们的足音

亲爱的祖国,家和万事兴

春节晚会,歌舞升平

一支雄壮浑厚的歌萦绕在夜色之中

《野狼disco》最劲爆的舞曲

“没有事,没有事,对着天空笑一笑”

“来,左边跟我一起画个龙,在你右边画一道彩虹”

龙的传人,若钢铁长城

励志诗歌篇(2)

故乡的土路里填满我童年的歌谣

一茬又一茬老去的乡亲

用粗糙的手指躬耕的背影

醇香我笔下偷懒的汉字

我用歌唱的姿式

站直身体

站成故乡寂寞中耐寒的形状

站成父亲单薄而挺拔的脊梁

没有人可以侮辱我笔下的汉字

因为我的汉字里有母亲紧握的饱满的谷粒

有母亲村口弯弯河流一样弯弯的身躯

有童年里从不说假话的孩子

有打工他乡用美德收获爱情的兄长

有像花木兰一样足不出户的漂亮山村姑娘

我用年轻的肩膀对付汉语

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流满城市的心脏

在钢筋混凝土中扛起梦想

快餐和馒头让我成长

委屈和耻辱从不放心上

伤痕累累的身体倒下就香

我始终相信明天会有我一寸歇脚的地方

会有一轮崭新的太阳

擦亮青春

擦亮梦想

年轻的脚步

势不可挡

励志诗歌篇(3)

诗词鉴赏是高考必考题目,分值为8分。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这类题目很不容易把握,得分率很低。究其原因是很多学生缺乏鉴赏的技巧,读不懂其中的意蕴,不能领悟作者的情感。

要读懂古诗应遵循一定的规律。古典诗歌从题材和内容上可分为很多类型 ,我们可以借助类型知识来把握诗歌的题材,从而确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我们熟悉了诗歌的这些知识就如同拿着一把打开诗歌大门的钥匙,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的帮助。

1.咏物诗

自然界的万物大到山川河岳,小到花草虫鱼都是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诗人往往借此表达情感,抒写自己的志向。咏物诗一般有三个特点:①题目有“咏”字②意象主要有“柳”“竹”“松”“梅”等③手法多为托物言志、比喻、象征、拟人、对比。鉴赏这类诗歌应抓住所咏之物的特征,透过所咏之物把握诗人的情感,做到“不即不离”。

2.边塞诗

以描写边塞风光及反映边疆将士奋勇杀敌,誓死报国,思念家乡等思想感情为基本内容。这类诗歌的主要意象有:边塞、大漠、长城、楼兰等。例如王昌龄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首诗的意象有:雪山、孤城、玉门关、楼兰,找出这些意象再结合最后两句话分析出该诗的思想感情为戍边战士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3.送别诗

这类诗歌主要抒发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坦陈心志的送告白。这类诗歌常用的意象有:柳、长短亭、南浦、灞桥等。且题目中有“送”、“赠”、“别”等字眼。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的是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激励和劝勉。

4.思乡诗

封建社会为了生计,为了前途,为了理想抱负很多人不得不离开家乡,这一去山高水阔不知何时才能回家,敏感的诗人身处他乡无处不起故园情。这类诗歌的标志性特征是〔1〕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念亲,日暮思归。〔2〕托物意象:明月、大雁、杨柳等。〔3〕因梦寄情:如,“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4〕触景生情:如“何事因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5.怀古诗

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抒发诗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和壮志难酬的感叹,揭批统治者昏庸荒淫,以此借古讽今。怀古诗常用意象有“六朝”“金陵”“赤壁”“秦淮”等和历史相关的名城、事件或人物。常用对比、借景抒情、渲染烘托等手法。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身临古赤壁追忆周瑜抒发自己被贬有才无处施展的感慨。姜夔的《扬州慢》运用对比手法描写扬州今昔不同的景色,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

励志诗歌篇(4)

汉乐府《长歌行》为: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首诗主要的思想观点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为青少年时应珍惜时间,否则等到老了,则时间就像向东流去的百川河水一样,永远向东到海,不能向西返回,其“悲伤”也于事无补。

而苏轼的词《浣溪沙》为: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首词的思想观点为:人生到了老年还可以像少年一样充满活力,就像门前的流水,不一定向东流一样,它也可以向西返回,并不是“老大徒伤悲”。

二、写作背景的反差比较

《汉乐府・长歌行》是宋朝郭茂倩编的《汉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中的一首,其作者不详。从《汉乐府》可知是汉朝的诗作。汉朝,有许多仁人志士,在青少年时代,就树立大志,争取通过奋发,使以后“有为”。诗歌的作者要表达的正是这种人的心志,也就是青年人的心志。这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千古名句,可以传世成为“绝唱”,正是因为他道出了人间哲理:人的一生,最宝贵的时间是青少年时代,它不可能永葆,必须珍惜,在此时认真学习训练,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否则日后会“伤悲”。

苏轼写《浣溪沙》年纪稍大(大约40岁),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时写的。此时,苏轼虽然已到中老年时期,但他认为,人老志不应老,精神不应老,并不是“日落西山”,而是“夕阳红艳”,还可以“大器晚成”。人的年龄、精力像寺庙门前的溪水那样可以向西流,而不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也就是可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语)。

由上面分析可知,由于写作时的境况不同,则出现思想观点不同。总之,站在青少年的角度,《长歌行》的思想具有鼓励青年认真学习之用;站在中老年角度,《浣溪沙》具有反颓唐作用。两首诗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对人的奋发,都有激励作用。

三、写作景物不同的比较

《长歌行》和《浣溪沙》都是托物言志的佳作,两首诗歌都写了“物”。但由于表达思想观点不同,两作者选取的“物”不同。

《长歌行》选取的物是“园中葵”和“百川”,作者从“葵”吸着甘露等待阳光照耀,春天的阳光让其欣欣向荣,却害怕秋季到来花叶枯黄的心态(这是拟人手法),引出与其类似的“百川”之景。“百川”流向大海之后,不能返回,它必然充满遗憾心理。接着作者言明自己感悟的哲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种由物到人,由物到“理”的写法堪称上乘。因为避免了空洞的说教之陋,显示出文学的“形”“理”合一之美,语言委婉之美。

《浣溪沙》选取的物是“溪水”、“水中的兰芽”、“沙路”、“暮雨”等。“山下兰芽短浸溪”意为兰芽虽浸在溪里不能伸出水面,但毕竟它充满生机,终有一日将“出头”。暗喻作者当时自请外任,“以屈求伸”的境况。

“沙路”和“沙门”都带有“佛门”的意思,暗喻作者现在虽像那些不能问政事的佛家子弟,但自己在暮色中,却听到了宣布夏天到来的“布谷鸟”声音。其中的“暮”和正文的“白发”都寓意作者已到中老年,“子规啼”喻指作者对仕途还充满信心。

在写完这些景物后,作者用设问句“谁道人生无再少?”过渡,很自然地道出了他感悟的哲理:溪水尚可向西流,那么我的中老年更不能“唱黄鸡”(悲叹时光流逝),应该还有更大的作为。

四、两首诗歌的体裁形式比较

古代诗歌都是“歌”,即都是用来歌唱或用来吟诵的文学作品,它包括诗、词、曲。

《长歌行》是古诗,因而它的形式必须是每句字数相等,而且必须讲究偶句押韵,其中押韵的字(韵脚)为“”、”晖”、“衰”、“归”、“悲”。

大多数古诗都讲究“联”的形式,即两句为一联,《长歌行》也是如此。

因而《长歌行》具有句式整齐美,又有平仄读音的交替美。

《浣溪沙》是词。词又称为长短句。本词虽每句字数相等,但它是三句构成一小层次,相当于诗的一联。此词前三句写景,后三句议论抒情,前后两层构成一个整体。

励志诗歌篇(5)

在语文教学中引领学生去读诗、品诗、悟诗、作诗,是不容小觑的任务。在中职语文教材中有诗歌鉴赏单元,这是一次让学生与诗歌亲密接触的机会,笔者结合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和思考,作为一种尝试,对此活动进行分步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吟咏激疑

现代语文教学实践证明,诵读能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感受,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把文质兼美的诗歌语言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同时,在分析之前学生对诗歌的涵

咏,也包含了他们对字、词、句思考的过程,其中有通过已有知识水平成功解译的内容,又会产生很多疑问,这时,正能达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境界,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通过诵读,学生会想方设法进入诗境,读出诗意,同时也是自己对诗歌的加工和创造,又会生成一些疑问:如何系统地、深入地领会诗歌的精髓,感同身受地去领悟作者的心情,这么美的诗歌,作为学生能创作吗?这些都为进一步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想象生境

真正的诗的境界是无限的、永远新鲜的。然而,如何欣赏诗人所创造的意境呢?只能是想象。

《沁园春·长沙》上阕写了眼前之景,远望重峦叠嶂,枫林如染,如燃烧的烈火;近看漫江清碧,百舸争发,像战场上无数奋进的勇士。抬望眼,雄鹰展翅,翱翔长空;低眉处,鱼虾戏水,自由轻快,所描写的景物如此绚丽多姿,充满生机,无不融入了他的感情,融入了他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对家国兴衰的由衷关怀。万山、层林,鹰、鱼这些具体可感的事物在融入了作者的感情后就成为了意象,这些生机勃勃的意象抒发了作者慷慨激昂、积极进取的感情。这便构成了整首诗的意境,它“一洗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颓萧瑟之气,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独步诗坛”。在学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这幅画面,用图画把所想展示出来,可以用彩笔描绘,也可以在电脑上绘图,电脑高手也可以将其制作成动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几乎每一首诗都可以成为一幅画作,因为它有意境美。

三、知人论诗

诗歌作品是作者精神的产物,也是时代精神的写照。诗人是社会中的人,所以要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意义影响甚或写作方法,必须要了解作者生活的那个年代,熟悉作家的生平事迹,去参悟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情韵。

诗词以其格调高雅、积极向上,无虚假造作的风格在文坛上独树一帜。无论是他早期意气风发的言志诗,还是中期跃马横刀的战地诗,以及晚年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诗,都给人一种雄风不减的感觉。即使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情绪最低沉的时候,他也能喊出“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的句子,而绝无悲悲戚戚、寻死觅活的那种婉约情调。诗词之所以遒劲有力、磅礴激荡,缘于他胸襟开阔,学识渊博,志趣高远。他的博怀和顽强意志,在他的诗词里表现得尤为突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拼搏进

取、昂扬向上的励志佳句。

四、自创增趣

学生时代是诗意最盛的时期,要留住这青春韶华,教师理应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诗情的舞台。尽管文笔稚嫩,语言生涩,仍应鼓励学生用那激情点燃的神笔,去描绘出属于自己的那一片意想的

蓝天。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

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智力的发展。”在这一环节中,可以让学生搜集诗歌,选出自己喜欢的现代诗歌,教师也可以推荐给学生一些优美的诗歌,如卞之琳的《断章》、戴望舒的《雨巷》、余光中的《乡愁》……写出自己的感悟,同时作一首属于自己的“青春之歌”,其中可以用一些应景的插图作点缀,并为他们装订成册,进行班级展览。笔者还在班级开展以“青春诗会”为主题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诵比赛,所选诗歌可以是名家名作,更欢迎自创,每个小组不仅要推选朗诵诗歌的选手,更要写出一份简短的诗歌

推荐词,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并感悟诗韵。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如果学生只是追求情节的刺激和热闹,而不会透过字面去揣摩诗歌的象

外之境、言外之意,也没有对诗歌的激情和直觉,那么诗歌对他而言只是味同嚼蜡了。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有将学生引领进诗歌殿堂的义务,带领他们去涵咏、感悟、思索、创作,真正让学生养成纯正的趣味,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叶橹.中国现代诗歌名篇欣赏[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01.

[2][古希腊]柏拉图.教育的艺术[M].曹晚红,吴大伟,译.汕头大学出版社,2009-01.

[3]向明.情景交织的崇高美:沁园春·长沙赏析[J].阅读与鉴赏,2004(07).

励志诗歌篇(6)

对我来说,这个奖项的特殊意义不止在于读者的认可,也在于“青年”这个日渐遥远却十分美好的词语, 在此格外感谢《现代青年》杂志一以贯之的对诗歌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

诗歌写作就是:个人表达“,即”我表达我存在“,诗歌是来自灵魂深处的呼吸。

感谢《现代青年》对青年诗人的关注,祝福《现代青年》越办越好。

非常感谢《现代青年》杂志给了我与各位读者交流的机会,衷心感谢各位读者给我的鼓励。我会继续努力,让诗成为生活,让生活成为诗。

《现代青年》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杂志,她的朝气、灵动、选题以及创新深深触动并感染着我,感谢杂志社富有责任感和才情的掌舵人雁西主编和采编们,祝愿《现代青年》越办越好!祝福读者们2013年工作愉快,家庭幸福!

谢谢《现代青年》将我选为2012年最受欢迎的十大青年诗人。

“青年”是一个国家最敏锐最富创造力的一群,他们真实、活力,承载着社会的希望。2013年,祝愿《现代青年》继续紧扣这根有力的脉搏,让每一次脉动都带来更加鲜活的冲击力。

青年强则世界强,让青春擦亮爱的天空,让滚烫的文字为爱舞蹈,祝《现代青年》在新的一年里成为现代青年的快乐大本营。

非常感谢《现代青年》杂志社的员工和读者,给与我这个让我非常珍视的荣耀,因为我多年来一直珍视这份杂志,它一直坚持高品位的办刊方向,为广大读者提供丰富而美味的精神食粮。其实,我的写作总体上早已经告别青春,比如获奖的这组诗,里边展示或隐含的是中年甚至老年才会有的心智,云集的是我大量的思考;青年读者们喜欢我的作品,让我感到意外惊喜。由此,我想到,我们的写作和阅读的趣味是多向度的,可以侧重情感,也可以侧重思想。此次获奖对于我个人的意义不啻是一次很大的鼓励:我将在诗与思的嫁接上走得更远。寄语《现代青年》:现代,但不忘却历史的久远。青年,但不拒绝思想的成熟。

很荣幸获得了《现代青年》杂志最受读者欢迎“十大青年诗人奖”,感谢评委们的厚爱。我把这个奖视为朋友的鼓励,无论它带给我什么,我都同时感到了惶恐和不安。我一直在寂静中享受诗歌的快意,写诗是我守住内心的堤坝和出口。我深知我有愧于任何诗歌的奖励,我只是喜欢阅读和书写,它差不多,它可能,就是我的生活。

我要感谢这个来得悄无声息的奖,是它让我在这样深深的夜晚重新审视了自己,重新清算了自己,重新整顿了自己。绝不是拼凑,绝不是假装清醒。

所以我必须感谢《现代青年》,感谢雁西先生,把那么时尚的一本杂志,变成了诗歌的一大片天空,诗人的一大片山河,这个诗意的存在,唤醒了困顿的我,颓废的我。

我想我会好好的。从今天开始。从《现代青年》开始。

请看着我,我一定不会辜负您们!

时光柔美,照见两岸的花开与鸟鸣。生命的河流无论是激越奔涌还是舒缓有致,都因相遇而响起乐音。众生浩荡、烟波浩渺,因交集而澎湃,而触动颤音。感谢《现代青年》以蓊郁葱茏、明艳亮丽、丰富广博提供的阔大疆域,因此得以与诸多读者朋友相遇,正是在你们的击节声中我完成了一次成长,获得了一次花开。2012年梦想与荣光同在,已成为永恒。而《现代青年》正在向我们展动簇新的岁月,那些未知的魅惑与不倦的求索。我抬眼又一次看到,起伏的山脉、奔腾的长河;天地响应、万物生长。

励志诗歌篇(7)

·关于爱情:

无论多美的开始,都会慢慢走进平淡。真正的爱情是理解和包容,在每一次的艰难里患难与共,在每一次的喜悦里默默相视,在每一个日子里惦念关爱,在每一天的一粥一饭里咀嚼岁月的滋味,在一丝丝白发里默默续写无言的忠贞。

真正的爱情,是窗前守候的一盏灯光,无论多晚,都把你回家的路照亮。

真正的爱情,是用一生的唠叨书写的无字文章,单独的一句也许没有意义,当你读完的时候,你会发现这唠叨已经成为你生命的组成部分,就像你的血液和心脏。

·关于朋友:

真正的朋友不是在春天为你送来阳光,不是在顺风里将航灯点亮。

真正的朋友是在冬天为你甘当太阳,是在夏季为你遮一片荫凉。

真正的朋友是在漂泊的海上,用爱为你导航。

·关于红颜:

茫茫人海,不必泅渡,远远地感受已是如此美丽。

过去的岁月,因为不可追而富于一种忧伤之美;未来的日子,因为不可知而富于一种神秘之美。因此,生活不如多些随意,多些随缘,日子也许会灿烂如花。

也许不必寻求刻意的相聚,只要心中永存一份温暖的感激,于不经意间,将高尚和美好的情绪悄然传达给对方,互相鼓励着、关怀着、牵挂着,使彼此都日趋完美和高尚。倘若有一天能够在人生的路上再次邂逅,只需轻轻地询问一句“你还好吧?”,这已经足够。

·关于诗歌:

励志诗歌篇(8)

现将有关评选方案公布如下:

1.本届“柔刚诗歌奖”设主奖1名,奖金9999元;提名奖2名,奖金各为2000元。

2.评奖重心:在考虑诗人整体成就的前提下,着重奖励该诗人近一年左右发表的重要作品(可包含前一年度下半年的作品)。

3.参选方式:接受诗人自荐和其他诗人提名。每名诗人可提名2名诗人参选。

4.所有参选作品一律发往指定评奖电子信箱,发往评委电子信箱视为无效。概不接受纸稿参选作品,即纸稿视为无效。

5.参选文本格式,请参选者务必按以下顺序提供参选资料:诗歌作品(不超过500行,长诗和诗集除外),发表作品的出处(发表在官刊、民刊、网刊、博客均可),作者邮编地址,作者电话和电子邮件,作者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100字以内的诗歌创作简介。如他人提名,则需提名人提供电话等联系方式。

以上资料请用电子稿(TXT文本)直接粘帖在电子邮件的“正文”部分(不以附件的方式)发到指定电子信箱,“主题”为“第18届柔刚奖参选:(作者姓名)”。每一资料仅能提供一次,请勿同一参选作品多次发往指定电子信箱。

6.往届已获主奖者不能再参选,但往届提名奖得主可继续参选。

第18届“柔刚诗歌奖”评奖程序

1. 2009年11月1日开始,到12月15日,评委会的指定电子信箱接受海内外任何符合条件的参选资料,不符合上述提名规则的材料,将被视为无效。

2. 2009年12月16日至12月底,由第18届“柔刚诗歌奖”评委会先从众多提名材料中遴选出有效提名名单及其材料,在此基础上通过评委投票(每位评委拥有20票),确定20名获奖候选人的初选名单(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若本年度好作品不够,可不足20名)。

3. 2010年1月1日至1月15日,由评委会继续通过投票方式决定获奖人名单(1名主奖,2名提名奖)。具体方法为:分三轮投票,第一轮,评委会成员每人拥有5票,票数最多的5人确定为候选诗人;第二轮,评委会成员每人拥有3票,即从上述5名候选诗人中选取得票最多的3 名为主奖和提名奖候选人;第三轮,评委会成员每人拥有1票,从3名主奖和提名奖候选人中选取得票最多者为第18届柔刚奖得主,另2名为提名奖得主。

4. 2010年2月间,对外宣布第18届柔刚诗歌奖”获奖名单。

5. 诗生活网站为第18届“柔刚诗歌奖”的协办网站,《青春》杂志为协办杂志。

6. 举行柔刚诗歌奖颁奖仪式。时间、地点、方式另行通告。

第18届“柔刚诗歌奖”评奖机构

主持:“中国南京・现代汉诗研究计划”

评委会成员(共14人):

陈祖君(批评家)

傅元峰(批评家)

何言宏(批评家,教授)

何同彬(批评家)

黄 梵(诗人)

敬文东(批评家,教授)

李少君(诗人,批评家)

李 森(批评家,教授)

马铃薯兄弟(诗人)

马永波(诗人)

树 才(诗人)

森 子(诗人)

育 邦(诗人)

励志诗歌篇(9)

象征诗真正意义上从中国出现,是在1920年。作为象征诗初期的代表人李金发,其挽救了濒临灭绝的白话诗歌,但是由于受到法国象征诗歌冲击的影响,其写作手法过于生硬并具有复制化,与之相比戴望舒在对生命、生活进一步体验之后巧妙地在诗歌的语言表达上融入了音乐美感,再结合中国传统诗歌意象化这个亘古不变的规则,他成功地创造出了极具有西方现代诗歌技巧和中国古典文化意蕴的新一代意象派诗歌。而《寻梦者》就是其诗歌中意象和意境最为突出的佳作。

一、关于寻梦者

(一)寻梦者存在的意义

任何诗歌中都会或多或少有作者自身的情感和生活的影子。而戴望舒一生凄苦,他不断追求着自己的艺术梦想,并将自己卓越的才能和智慧展示在现代的文坛上,但是,受到时代的影响,在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心中,苦闷、寂寞、绝望和迷茫成为一种具有统一性的心理“感染病”。而戴望舒这首《寻梦者》正是将其对于人生追梦中所有的苦辣酸甜都化解到诗歌里面,鼓励所有的人与他一样执著向前,永不放弃。一首《寻梦者》也可以被看做是戴望舒这位“追梦人”与命运拼搏的写照。

正如戴望舒多在诗歌中运用“泪水”、“梦”、“水”等来作为意象传递其自身的对于生活独特的领悟和感慨,表现其特有的敏感与火热。这些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和朦胧美的优美句子,它不断给所有同样迷茫的“追梦人”以希冀,并为之指引了追梦的方向,在本诗里,戴望舒极其客观地讲述了梦想的美丽和遥不可及,想实践梦想则必然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但是只要在不懈的努力后,在脚踏实地的前行之后,这朵“梦想的花”早晚会带着无尽的芬芳在你眼前绽放。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寻梦者不仅是诗人对自身的写照,更是对在1920年左右的所有追逐梦想的“寻梦者”的写照。因此,这个“寻梦者”作为意象相对于以往的其他意向的塑造来说,更具有着统一性和兼顾性。

(二)寻梦者诗篇的构成

《寻梦者》全诗共八个小节,每小节都为三行,其整体节奏明快而且每一小节中的内容或排比或重复,使读者读来既感受到纷至沓来的美感,又感受到饱含音乐美的听觉的美妙。诗歌整体结构从开头到结尾呈圆圈形,一点点渐渐将情感铺开,渐渐升高。无论从哪一方面说,从意境到表象,诗歌形神兼备,完全可以认为《寻梦者》摆脱了对西方象征诗的影响,是典型的现代东方象征诗佳作。

二、寻梦者中的意境与意象

(一)梦中花,梦中华

寓情于景,诗中以“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艳的花来的”为开篇,梦表示着什么,梦想、理想、所有读者所内心具有的但是却被认为是遥不可及的或者不能实现的渴望,可是戴望舒塑造出这个“梦”的意象,却是直白地告诉你:直面内心的渴望,坚信并等待它的实现。

这种通过意识形态上给梦想塑型,将梦想这一理想化的愿望变成实物化、目标化的做法为下文张本,而戴望舒所塑造的意象“梦中花”则与下文中的“无价的珍宝”、“金色的贝”、“桃色的珠”异曲同工。“梦中花”不但是诗人为所有“寻梦者”最终梦想实现时所塑造的“硕果魅惑”,就当时历史时期来看,“梦中花”更具有“梦中华”的意蕴。诗人为了表现或者暗示一些作为知识分子阶层和大众阶层所可以心领神会但是又不得不秘而不宣的情感和信念,则用精心塑造的意象来“表达”和“隐藏”。

(二)寻梦即造梦,解梦即近梦

梦想在何方,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九年的冰山”、“九年的瀚海”。作者精心选择出的这些意象表面来看是给出了梦想的位置,而实则却蕴含着他更为深刻的比喻。意象是什么,欲说还休欲隐还露,它们即是一个个单独的元件又是可以组合起来具有统一的组合美的新鲜物象。

去寻梦,梦在哪里方向就在哪里,那么当梦想在深深的海底、在冰山上甚至在九霄云外时,诗人依旧斗志昂扬地激励着读者“你去攀、你去航”,用你所有的生命和青春来完成这个“挖掘和养育金色贝”的梦。“寻梦”也是“造梦”,虽然寻梦的过程被简捷化地寄寓到“挖掘金色贝”的故事当中,但是这个寻梦、造梦、追梦又解析梦中如何养育金贝的过程以及也许最终会在暮年实现梦的过程,却是一个复杂又迷茫、绝望又重复期待的过程,一如人生一样。

(三)以情孕梦,以志励梦

诗人以连句展开了这个追梦的苦旅,短短两句看似轻描淡写实则蕴含深意,“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瀚海吧”,将自己作为一个实践者、一个劝诫者,将意象串联起来用连句的形式进行对追梦人的鼓励,但是实现如此恢弘的梦想却是需要何等的意志力。因此,寻梦的历练是一种挑战,“九年”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数字,诗人却让寻梦者觉得,这样的呕心沥血,这样的执迷不悔有时间的概念,只是一个阶段,只是寻求梦想旅途上必然的经历,梦终究还是会在寻梦者熬过这段期间就能出现在其面前的“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励志诗在象征诗中并不少见,但是对于文中的“九”字,除了在传统文化中作为最大数字表现梦想所在之地是最遥不可及的以外,是否隐喻当时社会动荡需要相对九年甚至更多时间的调整呢?作为励志的情感表达此处不做任何评判。

三、诗歌中各种意象对于全诗意境的影响

(一)以开篇意象暗示全诗的意境

全诗开篇描述梦的美好与珍贵,用了“开出花来”、“开出娇妍的花来”这样的句子;结尾再次重申,写梦实现时的绚丽多姿。美丽的句子回环往复,久久萦绕在人的心里,成为人们心中一个五彩斑斓的结。花、金色贝、桃色的珠作为整篇的诗眼将诗歌完全地串起来,构成了一个追梦过程,这是每个人在追逐梦想时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九天的云、深海的地以及九年的时间孕育等等的意象按照人生的一整个过程,有机的有生命力的组合成这清晰明了的一场人生苦旅。活着就是一场修行,从该篇诗歌的意象层叠出现并营造出的意蕴,可以看出,作者所持有的观点也与之相似。

(二)意象的分层,复沓强化全诗意境

“开出花来”、“开出妖妍的花来”,“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如此的渐进式排列,需读者慢慢深入纵深,追梦的过程也是一层层地潜下去的感慨。将诗句中的隐含的深刻含义,以复沓反复形成的波浪状呈现出来,在彰显着追梦坎坷跌宕的同时,带给读者跌宕起伏的层次感。

此外,意象的分层还具有悬疑性,“云雨声”、“风涛声”、“暗夜”形成了对比,那梦想带给暗夜的光明是整个诗句表达的重点,意象展现了梦想带来光明、突破内心暗夜的一股正能量,为之追求应不悔。而“暗夜”预示着梦想的来临不仅可知,留有悬念。

(三)用传统的象征手法展示全诗意境

全诗风格属于象征诗,而全文将象征诗中具有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如青色的大海、金色的贝、珍珠、冰山、旱海、海水、天水等融合在全诗中一步一设定观点地进行了精妙的运用,而“青色”、“金色”、“桃色”这些色彩的渲染,使人生理想这一象征意义的载体,获得了最广泛的情感呼应,让诗歌整体抒情气势跌宕起伏,意象异彩纷呈。

高远的意境配合结构重叠复沓,一唱三叹,让读者似品尝到了精神盛宴,而民族色彩的揉入又给了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诗人选择了“金色的贝”与“桃色的珠”作为人生理想象征的载体,深得传统诗歌意象的启迪,引发了民族审美的心理共鸣。

参考文献

[1] 任秀霞.寻梦者的精神之旅――戴望舒诗歌创作片论[J].安徽文学,2011(3).

励志诗歌篇(10)

如讲解岳飞的词《满江红》,教师可以运用轮回乐队演唱的歌曲。轮回乐队粗犷而又略显沧桑的声线,声嘶力竭的深情演唱,悲凉雄浑的曲子,紧张的音韵节奏感,使学生很快理解了岳飞这个悲情人物的壮志豪情。

又如李清照的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可以搭配费玉清演唱的《一剪梅》,费玉清的歌声清澈中透着质感,旋律婉转,极具阴柔之气,和着民族乐器的演奏,在情境设置上最能激起人们的愁情幽绪,秋凉的“香残”景象和清飒氛围,借助乐曲逐渐达到衰微的秋境和幽然的情思之间的意境和谐。

再如曹操的《短歌行》,这首诗在深沉的忧虑中激荡着一种慷慨昂扬的激情,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全诗在情感节奏上以感慨开始,继之以慷慨、沉吟、明朗;曲风深沉、苍劲,蕴涵着内在的爆发力,表现了曹操志在天下、求贤若渴的心理,而凤飞飞演唱的《大江东去》在表现力上正合乎诗歌的内在节奏,设作音乐背景效果也很好。

杜牧的《江南春》,可以采用著名古筝演奏家徐涤生的作品《春涧流泉》,乐曲以丰富的古筝技法描绘了春天里深涧跌瀑、流泉轻泻的自然景色,有一种精致、空灵、淡雅的艺术感悟力。这优美流畅的旋律正合乎了江南“千里莺啼绿映红”的意境,活泼清新,给人以歌中有诗、歌中有画的想象空间。

古诗词的教学实例还有很多,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在这里借用广东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杨重华先生关于宋词的言论:“我少时读宋词,总觉得它有一种特殊的魅力,一种美感。分析起来,一种是意境之美,一种是声情之美。”

台湾歌手周杰伦的《蜗牛》被收入上海市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推荐目录,引发了争议,很多网友发出质疑:“吟风弄月的歌曲仅仅凭借着旋律的动听,或是歌词的优美而进入课文之中,是否构成对‘爱国主义’这一神圣字眼的讽刺?”《蜗牛》似乎不能满足提出的“影响人们形成爱国思想”的要求。如果听过这首歌的人,从歌曲本身的意义去评价,都会认为这是一首不错的励志歌曲,使人上进,不畏曲折,这与初一课文开篇之作《在山的那边》在励志主题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山的那边》,诗意的执着!《蜗牛》的美在于它唯美的意境。蓝天、阳光、绿叶、轻轻的风,随着叶片往前飞的梦想,一切都是那样的和谐自然,画面明净,清新爽朗,读来有如春风拂面,旭日照身。

《在山的那边》的美在于信念之美,一种挫折中日见深沉的感悟和信念。“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它虽然很微弱,但是它依然有自己的憧憬,自己的梦想。是“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这份单纯而执着的梦想让我们感动。

歌曲《蜗牛》也有它执著的信念。“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我有属于我的天”。这些句子在歌词中回环往复,重章叠唱,非常有力地展现了蜗牛奋斗不屈的精神。在这首歌里,蜗牛的信念成了一道风景,坚韧而不可动摇。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一个人也都在思考着如何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像蜗牛一样执著追求,无怨无悔,我们“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上一篇: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下一篇: 妇联主席述职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