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技术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14 19:22:16

覆盖技术论文

覆盖技术论文篇(1)

引言

随着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客户对网络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运营商之间竞争日益激烈。而对公路隧道实现全线覆盖是运营商提高网络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一个有力手段。

建设CDMA、GSM直放站可快速提高网络质量。直放站从传输方式来分有无线直放站、光纤直放站和移频直放站。其中,光纤直放站运用的历史较短,但与其他直放站相比较,它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光纤直放站信号纯净,衰减度小,信号传输不受地理气候的限制,而且随着光器件价格的降低,产品不断成熟,在网络中的运用不断增多。

一、光纤直放站的工作原理

光纤直放站主要由中继端机(或近端机,在基站机房内耦合信号)、光传输网络、远端机和天线系统组成。

中继端机将基站射频信号耦合下来,并将射频信号转换成光信号;

光传输网络将信号传送到远端;

远端机主要包括双工滤波器(Duplex)、低噪声放大器(LNA-lownoiseamplifier)、功率放大器(PA-poweramplifier)、光端机等设备,将射频信号从光信号中解调出来,并滤波、放大;

用户天线用于覆盖区的信号发射和接收,可采用全向或定向天线。

前向放大器放大基站至移动台的下行信号(前向信号),反向放大器放大移动台至基站的上行信号(反向信号),由于上下行信号频率相差很大即双工间隔很大(如GSM900、CDMA800的双工间隔为45MHz),可利用双工滤波器和前端滤波器方便地将两路信号分开。

二、光纤直放站特点

光纤直放站与无线直放站的最大区别在于施主基站信号的传输方式上,光纤直放站是通过光纤进行传输,而无线直放站通过空间传播。因此,光纤直放站具有以下特点:①输出信号频率与输入信号频率相同,透明信道。②覆盖区天线可根据地形情况选择全向或定向天线。③不存在无线直放站收发隔离问题,选址方便。④光纤中继端与近端机距离不超过20公里。

三、光纤直放站在公路隧道覆盖中的建设问题

由于公路隧道具有地形复杂,信源获取困难以及覆盖区域狭长,信号波动损耗都较大等特点;因此需要根据实际环境进行勘测设计,灵活组网规划;基于公路隧道的特点,光纤直放站因具有设计和施工灵活且覆盖效果好,工作稳定等优点,所以在公路隧道中有很好的应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3.1传输距离的要求光纤直放站的传输距离最大可达15公里,因此对于一般的狭长的隧道,只要不超过改传输距离,就可以使用光纤直放站来进行覆盖。

3.2信源的选取因为信源的选取直接关系到整体覆盖效果。因此要保证施主基站有话务容量冗余可以负担光纤直放站覆盖区域内的话务量。若在隧道口附近无信源可取或隧道较长,利用耦合器从基站耦合信号到近端机,近端机将射频信号转化为光信号,通过光缆将光信号送到远端机,远端机将光信号转化为射频信号同时放大信号将其馈送到天线。根据覆盖距离及近端机拖带远端机能力和对基站的噪声影响,来确定远端机数量。

3.3供电方式对于公路隧道,一般建设在较偏远的山区,电源不太稳定甚至没有电源提供,因此可以利用太阳能供电系统供电,但是如果是在有电源提供的地区可直接利用220V交流电供电。

3.4监控系统公路隧道在偏远地区,故在维护上有很大的困难。监控系统能对其进行参数设置、调整,在网络维护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补充。

四、光纤直放站在某隧道网络覆盖中的应用实例

4.1工程概况某隧道隧道全长820米,双洞单向两车道,隧道顶高约6米,隧道内信号电平小于-100dBm,隧道东侧隧道口到转弯处约1000米路段信号电平在-90dBm至-98dBm之间,通话质量差。

4.2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该隧道的覆盖问题,采用无线接入光纤直放站,两隧道内分别采用八木天线进行覆盖,隧道外采用抛物面天线,而利用隧道顶遮挡来解决隔离度问题。系统平面图如下:

4.3测试结果该隧道开通后检测结果为公路隧道内、隧道外网络信号电平值≥-85dBm左右,通话质量RxQual90%区域以上0级,切换成功率>99%,掉话率<1%,扩大基站覆盖范围,对基站参数指标无任何影响。

五、结束语

光纤直放站相对于无线直放站来说,成本相对较高,而且需要敷设光纤。但正如本文第2点所阐述,与无线直放站相比,光纤直放站有着无可比拟的优点,光纤直放站一般可获得80dB以上的增益,主要完成为离基站较远的村镇、公路、厂矿、旅游区等地域的覆盖。该系统具有建站速度快、工程投资低,见效快等优点,具有极高的性价比。

参考文献:

覆盖技术论文篇(2)

1适用范围

小麦地膜栽培主要有2种模式:膜侧条播适宜于旱地和不保灌的水地;膜上穴播适宜于年平均降雨400mm以上,7~9月降雨在240mm以上旱地或补充灌溉区。一般增产1125~1500kg/hm2,节水1200~1500m3/hm2。

2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地块种植。前茬收获后,及时耕翻灭茬,合口过伏,遇雨耙耱保墒,蓄住7~9月降雨。播前15d左右施足底肥,浅耕耙耱,达到上虚下实,地面平整。

3平衡施肥

丰水年施农家肥45~60t/hm2,氮肥180~210kg/hm2,五氧化二磷135~150kg/hm2,氧化钾90~150kg/hm2,锰肥15kg/hm2;干旱年份施农家肥45~60t/hm2,氮肥150~180kg/hm2,五氧化二磷105~120kg/hm2,氧化钾60~75kg/hm2。有机肥可结合播前整地一次性深施,施深15cm左右;化肥可结合覆膜播种机械条施,也可结合播前整地一次性施入,施深10cm左右。小麦拔节和孕穗期可结合病虫防治喷施叶面肥。

4选用良种

应选用冬性中等、矮秆多穗型或矮秆大粒型高产优质高抗品种,如新春7号、新春8号等。精选种子,使其纯度达99%,发芽率达85%,净度达98%以上,并实行种子包衣处理。

5适期播种

膜侧条播应比当地露地小麦的适宜播期推迟5d左右;膜上穴播应比当地露地小麦适宜播期推迟7d左右;地膜春小麦可较露地小麦适宜播期提前15~20d。

6精量播种

膜侧栽培播量一般约为露地小麦的3/5,即75~105kg/hm2,丰水年和旱肥地75kg/hm2,干旱和中等肥力田105kg/hm2。膜上穴播45万穴/hm2,每穴7~9粒,一般播量90~120kg/hm2。地膜春小麦45万穴/hm2,每穴10~14粒,一般播量180~240kg/hm2。

7规格播种

7.1膜侧条播

7.1.1起垄。按60cm一个带型,30cm起垄覆膜,30cm作为种植沟。在种植沟内距垄膜两侧5cm处各种1行小麦,小麦间距10cm。垄底宽25~30cm,高10cm左右,垄顶呈弧型,垄的条带宽度要一致。

7.1.2覆膜。用40cm宽地膜覆盖垄面,把地膜拉直使其紧贴垄面,再把膜两边压入垄侧土中10cm、隔3~4m在膜上打一个土腰带以防大风揭膜。一般选用厚0.007mm的地膜45kg/hm2。

7.1.3播种。用机引或畜力起垄铺膜播种机。在适播期一次性完成化肥深施、起垄、铺膜、播种、镇压等工序。做到下籽均匀,深浅一致,播深3~4cm。表墒欠缺时播深5cm。

7.2膜上穴播

7.2.1覆膜。选用规格为140cm×(0.005~0.007)mm和90cm×(0.005~0.007)mm的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地膜,用量45.0~52.5kg/hm2。注意膜一定要与播种机相配套。墒情合适时,随播随铺;底墒足、表墒差时,则提前7d左右铺膜提墒,机械铺膜和人工铺膜均可。每隔2~3m在膜面压一横土带,以防大风揭膜。

7.2.2播种方法。机械覆膜播种一次性完成,选用机引7行穴播机,采用幅宽140cm地膜,每幅膜上种7行,行距20cm,穴距10~11cm,膜间距25cm左右,播深3.5~4.0cm。人力穴播机播种,一般选用90cm的地膜,采光面留70cm左右,膜上种4行小麦,膜间距50cm。

7.2.3质量要求。铺膜平直,膜面平整,压上紧密,播量准确,播深一致,下籽均匀,膜孔对齐,无空穴,无浮籽。

8早查早管

8.1破除板结

小麦播后遇雨,适墒及时用钉耙破除膜侧板结,确保小麦正常出苗。

8.2查苗补缺

出苗后及早查苗,断垄20cm以上,空穴5%以上时,及时用催芽种子进行补种;过稠的苗要疏苗间苗,达到苗匀。

8.3及时掏苗

对穴播因操作不当或大风鼓膜造成苗孔错位、压苗,要在小麦苗高5cm(三叶期)后及时人工掏苗,用手或小铁丝钩轻轻将苗掏出膜孔外,并在膜孔处压少量土封好膜孔,防风揭膜造成二次掏苗,返青期若仍有膜压苗现象,应再次放苗封孔。

8.4加强护膜

播种出苗以后,及时对破损地膜压土封口,严防人畜践踏。

9春季巧管

9.1春季早管

地膜小麦返青比大田早7~10d,所以在膜侧麦行间顶凌耙耱,中耕保墒都要提前进行,以保返浆水。

9.2化控

地膜小麦一般比露地小麦植株增高10cm左右,在多雨年份应注意防止倒伏。拔节初期可用50%矮壮素或20%壮丰安375~450mL/hm2对水300~450kg叶面喷洒。

9.3叶面喷肥

在拔节、孕穗、灌浆期,可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或3%尿素水溶液。

10病虫草害防治

10.1病虫害防治

为害地膜小麦的病虫主要有白粉病、锈病、黄矮病、金针虫、蝼蛄、蛴螬、蚜虫、红蜘蛛、吸浆虫,防治上述病虫除选用抗病品种、深翻地、轮作倒茬等农业措施外,必要时应采取化学防治。

10.2除草

结合中耕进行除草,也可以在拔节前用75%巨星除草剂15.0~22.5g/hm2(15小袋/hm2),对水600kg,在无风上午露水晒干后喷洒。

11废膜回收

在小麦抽穗后至收获前顺行将地膜轻拉卷起回收,拿出麦田,集中处理,以防污染。

12参考文献

覆盖技术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T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5-0284-01

1前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设计方法方面较国外都相对落后,因此,我国的覆盖件模具设计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覆盖件的设计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所以,在对覆盖件进行设计时,要采用面向功能的方法。本文就面向功能的覆盖件模具进行系统的阐述,通过对目前覆盖件模具设计产生的弊端,表明它在设计模具时的重要性,并进一步的介绍了其设计过程,使人们对面向功能的覆盖件模具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

2面向功能的覆盖件模具设计理论的提出

目前,我国的覆盖件模具设计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国外很多的先进科技已逐渐成为了我们在对其进行覆盖件模具设计时的依靠,面对这样的问题出现,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虽然模具设计和一般的产品设计不同,但它同样有市场需求,同样给市场经济带来不菲的效益。因此,我们不能将这种机会拱手让与他人,我们应抓住机遇,并努力的去应对挑战,使我国的覆盖件模具设计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所以,我们应该找到一种设计理论与方法不同于目前的CAD软件对覆盖件模具的设计,现有的CAD软件设计方法是以几何图形为设计的主体,虽然图形在有利于零件的后续处理,且在制造过程中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但使用CAD软件制图是一个单向的过程,不能直接满足用户的需求。而现代对覆盖件模具的设计需要设计者能方便快捷的表明设计的意图,并能直接与用户的需求相联系,很容易就能实现用户的各项要求。因此,面向功能的覆盖件模具设计理论得到了提出,并逐渐被广大设计者所接受,面向功能的模具覆盖件的研发将成为未来覆盖件模具设计的发展方向。

3面向功能的覆盖件模具设计过程

3.1面向功能的覆盖件模具中功能的描述方法

对于面向功能覆盖件模具的设计方法来说,有两个关键问题是需要被解决的,其一就是层次结构对功能的分解,其二就是功能信息的保持和实现。简单来说,就是功能建模和在设计过程中对用户所要求的功能得以实现。由此看来,功能的描述方法对于覆盖件模具来说是非常关键的。首先,功能描述方法是简单易懂的,能被人们所理解,才能使设计顺利完成;其次,对功能的描述要综合的映射出用户的各项要求;最后,对功能的描述最终是需要结构来实现,其描述要与结构相对应,保证所描述的功能通过结构能实现。总之,对功能的描述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变过程,它需要结构来实现。

3.2面向功能的覆盖件模具装配模型

装配模型主要是用来对各种装配体的组成进行描述,大多数都是层次模型。这种层次模型相对简单,且体现出了装配的设计次序,各个零部件之间的功能作用也都被明显的体现出来。功能建模是覆盖件模具的整个系统的关键,我们可以用功能树来实现功能建模的所要表明的层次关系,换句话说功能建模主要指的是对功能树进行建立于管理。我们可以通过功能树查看覆盖件模具当下所处的状态,设计者也可以利用功能树对设计进行修改。

3.3面向功能的覆盖件模具的装配设计

一般来讲,对覆盖件模具的装配操作通常分为三种,包括贴合、对齐和偏移。覆盖件模具一般情况下需要很多的功能结构单元,这些功能结构单元实际的形状与覆盖件模具上描述的是不一样的,且很多设计者由于缺少设计依据和设计经验,但对于结构单元来说通常所使用的定位及元素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很多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其设计效率是非常低的,而且有时设计出来的作品不能满足用户所要求的功能。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出现,设计者应该通过在功能结构面上定义装配面且在覆盖件模具的基准零件上定义基准面来完成功能结构单元的定位工作。

3.4面向功能的覆盖件模具的功能结构单元

面向功能的覆盖件模具的设计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这种设计的步骤是先进行装配设计,然后在进行零件的设计。而功能结构单元的提出恰好使这种设计理念得以顺利的实现,这就要求覆盖件模具的功能结构单元中包含设计者的各类需要的信息。因此,将功能结构单元顺利生成是面向功能的覆盖件模具能够实现的关键。

总而言之,面向功能的覆盖件模具实现的具体过程就是首先对用户的需求进行系统的分析确认,确保用户的这些需求通过面向功能的设计方法能够得到满足;其次对需要设计的覆盖件进行大致的设计,明确设计的目的;然后在经济和技术方面加以确认,保证用户的需求得以满足,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得到公认的好评;接着设计者设计的总体框架要清晰地列出,保证设计能顺利的进行,且对所需要的材料应择优进行选购;最后对加工的过程要仔细熟练,加工技术应成熟稳定,保证产品顺利达标。

4结束语

总之,对于覆盖件的设计是非常复杂的,面向功能的覆盖件模具设计理论相对于传统的CAD制图软件来说有很多的优势,它能满足用户的各项需求,设计研发的周期也大大缩短,保证了成本的同时又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使我国的汽车覆盖件模具不再依靠国外的技术,走向了自主研发的新征程。

参考文献:

[1]石磊,杨玉英,侯金花.覆盖件模具设计中的曲面重构[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5(3).

覆盖技术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 创造性 非显而易见 技术启示 技术问题 通信技术

一、前序

2008年修改的《中国专利法》第22条第2款规定:“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2010年修改的《专利审查指南》第2部分第4章第3节对“突出的实质性特点”规定了采用三步法的审查标准,即:“第1步: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第2步:确定发明的区别特征和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第3步:判断要求保护的发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否显而易见”;对“显著的进步”规定了有益技术效果的审查标准,即“主要应当考虑发明是否具有有益的技术效果”。为了更好的适应通信技术的发展,如何在不断演进的通信技术中适用创造性标准进行审查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案情介绍

下面作者结合一个案例来具体分析通信领域发明专利的创造性审查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

(一)涉案专利申请

1.涉案专利申请针对的技术问题:在移动通信网络中,随着低功率的基站的广泛应用只能保证同步方案的实施,对于干扰控制、负载均衡、用户移动性增强等领域都无法有效支撑。

2.涉案专利申请提出的解决方案:权利要求1:“一种分层网络系统中信息交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基站发送的基站属性信息,其中,基站属性信息包括基站类型信息、同步类信息、覆盖类信息和接入类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基站属性信息进行配置。”

(二)实审意见

审查员检索到两篇对比文件,并据此认为: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基站类型信息的传输方法,并具体公开了通信网络中出现了Femtocell和RS等新型基站,扇区所属基站发送扇区所属基站自身的类型信息。终端接收基站下发的类型信息,根据基站类型信息为业务选择能够为业务提供QoS保证的服务扇区。根据以上审查判断,审查员认为:本申请上述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与对比文件1公开内容相比,区别在于:基站属性信息还可以包括基站类型信息、同步类信息、覆盖类信息和接入类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和惯用技术手段可以获得本申请提出的权利要求1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上述权利要求1不具有创造性。

三、答辩方案

下面就上述案例来具体分析如何基于信息属性特征的分析方法应对此类案件的创造性问题。

(一)对本申请权利要求1中“基站属性信息”的理解和解释

本专利申请说明书已公开“基站属性信息包括基站类型信息、同步类信息、覆盖类信息和接入类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基站类型信息主要用于用户小区选择;同步类信息给出同步相关的信息,包括下述信息:是否同步、是否具有GPS等高精度同步设备、如果使用分层空口同步机制,需要给出当前基站位于同步机制的第几层;覆盖类信息表示基站的覆盖大小,可以直接指示覆盖大小,也可以指示基站发射功率大小,可以为覆盖大小等级信息或者是功率控制信息等;接入类信息主要表示基站当前的接入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下述信息,接纳能力是否已达上限;主要支持的终端移动性场景——高速移动、一般移动、准静止等。”可知,本发明中的上述四种类型信息的内容是特定的,是针对现有的分层系统中存在无法有效地支撑同步、无法控制干扰、无法均衡负载、无法有效切换等问题而专门设计的技术手段,并非本领域惯用的技术手段。本发明正是设计了具有上述内容的类型信息,并通过基站与终端之间、基站与基站之间的专门设计的传输方式、配置方式等步骤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因此,这些类型信息和特定步骤应当被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而不应当被肢解为零散的碎片进行单独的评论是否具有新颖性或创造性。

(二)本申请权利要求1中“基站属性信息”与对比文件1中的“基站的类型信息”的理解和区别

虽然对比文件1中的“基站的类型信息”与本申请权利要求1中的“基站类型信息”具有相似功能,但二者本质上是不同的,因为:

1.对比文件1中的“基站的类型信息”需要配合“终端驻留扇区的领接扇区所属基站的类型信息”一同采用广播方式被下发到终端;而本申请权利要求1中的“基站类型信息”不需要配合“终端驻留扇区的领接扇区所属基站的类型信息”一同被下发到终端,而是如本申请说明书公开“基站可通过广播发送基站属性信息。

2.对比文件1无法提供对类似本发明所具有功能的“同步类信息”、“覆盖类信息”和“接入类信息”的具体应用方式;而本申请权利要求1公开了利用这三类信息的方式以实现小区选择、切换、功率控制机制选择或者测量上报机制选择。由此可知,现有技术中并没有提供能够将基站类型信息、同步类信息、覆盖类信息和接入类信息这四类信息通过分层系统应用在基站与终端之间、基站与基站之间的任何技术启示,而本发明率先提出可以将这四类信息应用于基站与终端之间、基站与基站之间。对比文件1公开的“基站的类型信息”只能从基站向终端发送,而不能在基站之间发送。对比文件1的核心是邻小区基站属性,而这个属性重点体现在是否允许用户接入,或者Relay站的传输受限特性,也就是后来Femto基站的CSG属性,从而改善切换性能;本发明专利的核心是为了层间协调。

(三)本申请权利要求1中“覆盖类信息”并未被对比文件2所公开,也不是本领域惯用技术手段,更不是本领域公知常识

1.对比文件2并未公开类似本发明所具有功能的“覆盖类信息”。而权利要求1公开的“覆盖类信息”主要表示基站的覆盖大小,可以直接指示覆盖大小,也可以指示基站发射功率大小,可以为覆盖大小等级信息或者是功率控制信息等。

2.本发明是针对分层网络系统中存在的干扰问题而提出的,权利要求1公开的“覆盖类信息”的各项具体功能就是针对分层网络系统中存在的干扰问题而设计的,并非本领域惯用技术手段,更不是本领域公知常识;从技术角度而言,权利要求1公开的“覆盖类信息”并不是惯用技术手段,其原因在于:在以往的蜂窝系统中,基站的覆盖区域通常是网络规划设定的客观属性,终端只能根据其所在位置能否检测到信号从而判断覆盖的大小,基站从不在系统广播中给出覆盖范围信息,因为这对于同层覆盖的网络,这一广播信息并不能代表用户终端实际的信号感知。

因此,对比文件2、本领域惯用技术手段以及本领域公知常识都没有公开本申请权利要求1中提到的“覆盖类信息”,也不存在任何技术启示。

(五)本申请权利要求1中“接入类信息”与对比文件2中的“用于接入的信息”的理解和区别

1.对比文件2中的“用于接入的信息”并未公开类似本发明所具有功能的“接入类信息”,从而无法用于实现基站与基站之间的空口接入。

2.对比文件2中的“用于接入的信息”只能从基站向终端发送,而不能在基站之间发送。

因此,对比文件2中的“用于接入的信息”完全不同于本申请权利要求1中提到的“接入类信息”。

综合以上观点可知,本申请权利要求1相比对比文件1的区别点并未被对比文件2所公开,并且这些区别点也并非本领域惯用技术手段。因此,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和本领域惯用技术手段无法获得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也并非显而易见的。因此,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相比对比文件1、2以及本领域惯用技术手段的结合具有创造性。

四、问题及分析

众所周知,无论是2G还是3G、4G通信技术,总免不了基础步骤,例如包括:发送、接收、传输、配置等。虽然这些步骤的表述大都相似,可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每种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方式是存在根本区别的,可以说是大相径庭的。究其原因:

1.是专利文件需要概括的表述具体方案,从而造成语言的概括性容易模糊其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具体区别。

2.是不同的通信方式所依托的系统背景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撰写专利文件时是假设这些系统的不同已被审阅者所知悉,因而免去了大量繁琐的背景技术介绍,但是免去的这些背景知识恰恰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区别因素。

覆盖技术论文篇(5)

电视台根据电视精密同步广播的覆盖技术建设了模拟电视的单频道网络,给城市区域提供了无线的电视覆盖信号,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实践性的探索课题,并且获得了一些成效。本文就电视精密同步的广播技术理论和覆盖技术的建设设计,覆盖技术实施的效果进行分析。

1 电视精密广播的同步覆盖技术的理论

电视的同一个频道产生的干扰的分析表明,电视同一频道的干扰给接收影像带来的损害有两个原因:一是同一频道中影像载波的频率差产生了差拍的干扰,就是在接收影像时的电视屏幕上的条纹干扰;二是同一频道中的影像在内容上出现互相重复,由于影像信号的频率和相位的差异,就产生了所谓的鬼影。人的肉眼对那些条纹式的干扰是非常敏感的,一般的时候,条纹式的干扰同一频道的射频维护率是五十。经过了控制同一频道之间影像的载频,会让同一频道的发射台之间的影像载频存在着一些偏差。条纹式的干扰就能够被解决。但是因为影像重叠的产生,这时候的同一频道的射频维护率就会下降成了二十。进而使同一频道间的影像信号的频率同步,使运动的影子停止,形成了影像的重叠。停止运动的影子对运动中的影子来说,它的接受影像的质量还在很大程度上有所提高。这时,伴随影像中内容的不同与相位的差异,同一频道的射频维护率大概会是十到十五。通常,民用的电视接收信号的天线会选择八到十六射频的维护率。因此,就算在射频保护率相同的比较强的重叠覆盖的地区,也可以创造很好的覆盖率。所以,能够表明电视的精密同步广播的覆盖技术已经拥有了建设模拟的电视单频道网络的有效环境。

电视的精密性同步广播的技术中心主要包含了:一,精密的锁定各个同一时间发射设备影像的载频,解除了影像载频的差拍产生条纹图像的干扰。二,准确地在同一时间各个发射频道节目的影像频率,可以让动态的影子停止运动形成重叠的影子。而且凭借时间统一的有效控制,使发射频道的影像相位在充分相等场强重叠的覆盖部分是一样的,把接受到的影像信号跟干扰的影子进行重合。

电视的精密同时的广播理论中,同一时间发射设备的影像载频与节目的影像进行同一时间的统一控制,这需要比较高的精确度的时间和频率的共同进行。进行工程的建设的时候,是凭借了GPS的授时体系追溯源头才得到十赫兹的频率标准与每一秒都加一的时间基本标准。

十赫兹的频率标准与1PPS的时间标准在电视的同步广播的信号摆列发生设备里面,会形成各个发射频道同步电视广播的复合信号。这个电视的符合信号会在时间统一的同步设备里会重新地建设出频道影像信号的时间基础,进而形成了各个同步发射频道影像的信号同步。

2 电视精密同步广播覆盖技术工程的技术设计和实践

通常电视台会建设发射设备,发射设备是十千瓦,发射的天线的基本海拔是三十七米,天线的高度是一百七十米,天线的增益是十。为了扩大地区的无线电视广播的覆盖面积,在离电视台八十千米的山上建设同时发射设备帮助信号的延伸与覆盖。其发射设备的功率是五千瓦,天线的基本海拔是两百六十五米,高度是七十米,天线的增益是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和研究技术方面的数据,电视的精密度同步广播需要射频同频道的保护率是十。

如使用以往的技术进行信号覆盖的扩展,就一定要采用新频道或者是增强发射设备的工作效率。现在,缺少新频道可以供我们使用。在增强发射设备的工作效率方面,这样做也会影响到同频的干扰。对通常的状况来说,同一频道的干扰距离大概是覆盖路程的六倍。由此可以看出,发射的天线海拔高度与发射设备功率的扩大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频率结合的难度,并且这可能是不被允许的做法。但是电视精密度的同步广播不但不用新频道,也不用把同一频道的干扰范围根据信号的覆盖面积而增加六倍。根据现在的频率调整的原则,对目前频道覆盖实行同步广播的拓展和延伸,它的覆盖距离变大和同一频道干扰面积的变大都是等值改变的,大多数情况不需要考虑调整新的频道。

同步的覆盖网络节目信号的传播能够根据现在的模拟光纤进行输送,SDH的网络、数字的微波线路等一些方式,也不需要特殊的标准。也能够经过卫星等别的线路进行信号的输送。

3 电视的精密同步广播发射设备的改造

电视的精密度同步的广播设备主要有,GPS的精密基准源于电视的同步广播适配装置。现在,电视的发射装置主要的制作企业都可以生产这样的设备。电视同步的适配装置里,能够实行固定的时间延迟协调的制定,用来符合不同功率的发射设备之间等强地区偏离的状况中时间延续的纠正。而对发射设备的改造是关于电视的激励设备相位的噪音指标的提高。一般模拟电视的广播给相位的噪声指标造成的敏感度并不高,因此,没有对发射设备相位的噪音进行要求上的调整。但是,一旦发现了,就要给发射设备本金的振荡器作出改造,为了提高相位的噪音指标。

参考文献:

[1]郭南、鲁方林、薛文、王振宇,电视精密同步广播覆盖技术的工程实践[J].电视技术,2011(2).

[2]威武、杨明、李锦文,电视同步广播技术研究[J].广播电视信息,2009(3).

覆盖技术论文篇(6)

图3 软件覆盖率分析数据

(6) 如某一个函数覆盖率没有达到100%,需要进入函数具体分析界面,如图4所示。其中线框起来的是未执行到的部分,需要查找原因,如果是用例设计不够充分,需要添加设计测试用例,执行插装软件后再分析覆盖数据,直到覆盖率指标达到要求为止。

图4 软件程序覆盖执行情况

3 结 语

通过嵌入式软件覆盖率测试研究与应用,发现LDRA TestBed不仅能够快速地对软件程序进行插装、覆盖数据分析,而且根据覆盖率结果的函数覆盖情况,快速定位到未执行的程序。针对开发人员可以定位软件错误,针对测试人员,根据代码覆盖情况可以梳理、优化、减少冗余的测试用例,争取达到对程序的全覆盖。覆盖率测试工具在嵌入式软件测试中广泛应用,能够大幅度提高覆盖水平,规避嵌入式软件难于测试的缺点,帮助测试人员大幅提高测试效率。

参考文献

[1] 范勇,兰景英,李绘卓.软件测试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 郑人杰.软件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 上海创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LDRA Testbed中文技术说明[EB/OL].[2007?11?04].http://.

覆盖技术论文篇(7)

1 场景特点

本次TD-LTE农村建设在泰美镇展开,一方面是由于该区域的场景丰富,包括乡镇郊区、村落、东江沿岸、重要道路,符合典型的农村特征。另一方面是由于此处数据业务负载较高,2G站点日均流量>600M的占比超过65%,尽早建设4G吸收话务缓解2G压力。

2 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惠州的农村场景现网覆盖主要通过GSM网络实现,TD-SCDMA网络仅以GSM部分站址为基础实现热点覆盖。由于GSM网络采用的频段较低,覆盖范围较大,农村场景的现网站间距较大。而TD-LTE网络采用的频段较高,1.9G频段的传播能力弱于GSM的900M,与现网站址共址建设,靠常规TD-LTE 8T8R技术在站间距较大时无法做到与GSM同覆盖能力,导致网络覆盖效果不理想。

3 建设方案关键技术

三径村整个村落GSM网络与TD-SCDMA网络均由一个现网基站共址覆盖,为一村一站的覆盖模式,是典型的农村场景覆盖模式。为了解决上文提及的TD-LTE农村建设关键问题,建设方案考虑在与现网站址共址建设同时引入16T16R覆盖增强关键技术。

16T16R覆盖增强关键技术是一种TD-SCDMA/TD-LTE双模创新解决技术,其核心是在原基站设备上增加一个TD-LTE RRU,并与原有TD-SCDMA RRU进行级联,可以实现上行和下行各16通道的发射和接收,从而提升覆盖能力,整体原理图如图1所示。对于下行,两个8 通道RRU其中一个RRU下行主发射TDL,另一个RRU将发射TDS后的剩余功率可以给TDL使用(单制式可以最大化使用每个RRU的功率),以满足农村广覆盖场景下行功率的需求。下行在发射功率配置为160W时,相对8T8R提升6dB,理论覆盖半径能力提升43%。对于上行,采用16通道接收,并采用最大比合并算法提高上行信号解调能力,从而提升上行覆盖能力。上行增益相对8T8R理论提升4dB,对应覆盖半径能力提升25%。考虑上下行平衡,一般认为16T16R覆盖半径相对8T8R增加25%。

4 案例实施分析

设计背景:本基站已有GSM和TD-SCDMA系统,覆盖区域为农村区域,是典型的一村一站建设模式。站点资源以GSM共站为主,一些站间距过大又不足以加站,由于GSM的频段优势,虽然GSM的覆盖没有问题,但是对于TD-LTE可能存在弱覆盖的风险。

设计方案:经勘察,现有机房资源与天馈资源足够,无需扩容。

在机房侧:利旧使用电源设备、传输设备和TD-SCDMA设备,只需在TD-SCDMA主设备机框内新增两块TD-LTE载波板与一块TD-SCDMA载波板。

在天馈侧:将原有3个TD-SCDMA单模RRU更换为双模RRU,另新增3个双模RRU;将原有3副TD-SCDMA天线更换为双模智能天线,另新增3副双模智能天线。

设计特点和效果:本方案设计利用16T16R技术每小区双RRU双天线联合发送的优势,通过同小区双RRU提升发射功率来提升下行覆盖,进而扩大TD-LTE系统覆盖范围,消除TD-LTE系统可能存在弱覆盖的风险。

5 性能验证

通过对农村和道路两种场景的双模8T8R和双模16T16R进行拉网测试,来评估16T16R相比8T8R RSRP和SINR的变化。

测试方法是测试车以制定车速匀速在三径村F-HLH基站小区覆盖范围内进行拉网遍历测试,记录PDSCH的BLER、SINR、RSRP、实时吞吐量、UE当前位置点、电子地图上的GPS坐标等参数,并将实测结果进行平均,得到的结果如下:

6 案例总结及存在问题分析

本案例优点分析如下:

(1)技术:通过增加一个RRU、一副天线来实现覆盖提升,技术实施难度小。

(2)性能:可以提升覆盖效果和速率,性能较好。

(3)建设难度:利旧现有站点,实现对现网站址资源的充分挖潜,降低建设难度和投资,减少工程施工周期,实现快速部署。

覆盖技术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 TN919?34; TP31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3)06?0063?03

0 引 言

目前,嵌入式软件已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如工业控制、通信设备、信息家电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复杂性也日益增加。但由于嵌入式软件实时性强、I/O 通道少、内存资源受限、与硬件及硬件驱动紧密关联、CPU 种类繁多等特点[1],决定了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和测试必须在交叉编译环境下进行,即开发及测试工具运行在宿主机上,而被测程序运行在软硬件资源紧张的目标机上。仅仅在开发环境下进行嵌入式软件测试,难以保障其测试结果的有效性;而仅在目标机上进行测试,由于软件运行的不可视性,又使得测试者难以知晓程序当前运行状态,以及代码的覆盖情况[2]。因此对嵌入式软件覆盖测试技术的要求也更高。

软件测试是一种有效地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常用的软件测试方法有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和灰盒测试。白盒测试中最成熟、最常用的方法是覆盖测试,它是一种动态软件测试方法[3]。覆盖测试是验证软件功能结构正确性以及查找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为了获取覆盖率信息,必须在获得被测程序结构 信息、静态数据流信息、控制流信息等基础上,加入一些探针,通过探针收集的信息来获得程序的执行路径、状态等控制流[4]。

路径覆盖测试是覆盖测试中的关键测试技术之一,目前已应用于程序覆盖率分析、测试用例设计、程序调试、性能优化等多个方面,是覆盖程度最高的测试。其基本原理是用最少的测试用例,覆盖程序中的所有路径,发现程序中最多的错误,安排测试计划、分配测试资源,并对实际测试所达到的覆盖率做出评估[5]。本文给出了路径覆盖相关理论,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嵌入式软件动态测试系统框架,完成对被测程序的路径覆盖率分析,进而判断测试的充分性及弱点,从而进一步改进测试过程。

1 路径覆盖相关理论

路径覆盖使程序中每一条可能的路径至少执行一次。但在实际工作中,即使一个不太复杂的程序,路径数量往往也是较多的。要在测试中覆盖所有的路径是不现实的,而基本路径测试就是一种简化路径数的测试方法。

基本路径测试是在控制流图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控制结构的环形复杂度,导出执行路径的基本集,再从该基本集设计测试用例。为了清晰描述基本路径测试方法,需要对本文中用到的几个基本概念进行说明。

(2)Z路径优化:是指限制循环的次数,无论循环的形式和循环体实际执行的次数,简化后的循环测试只考虑执行循环体一次和零次(不执行)两种情况。

(3)环形复杂度:提供程序基本路径集的独立路径数量以及确保所有语句至少执行一次的测试数量的上界。可以通过下列两种方法来计算:对流图G,环形复杂度V(G)=E-N+2;或V(G)=P+1,其中P为包含在流图G中的判定节点数[6]。

(4)基本路径集BP:指软件可达路径的最小集合,等于环形复杂度V(G)。

(5)路径覆盖率计算:由基本路径集BP设计测试用例集T,使T理论上按BP执行。然后分析动态跟踪数据,构造实测路径集Pn。计算测试覆盖率PCP=×100%其中Pn=P(T1)P(T2)…P(Tn)。

2 嵌入式软件动态测试框架

嵌入式软件动态测试框架如图1所示。它包含宿主机程序插桩及数据处理分析和目标机数据处理两部分。

在嵌入式软件测试中,静态测试是基础,对被测软件进行代码规则检查、静态结构分析和代码质量评估;动态测试是必要补充,在目标机真实环境下或仿真环境下运行被测程序,采集动态跟踪数据,分析其动态行为[7]。

嵌入式软件路径覆盖测试的特点就是必须在交叉编译环境下, 通过物理通道传输完整的动态测试跟踪数据[8],分析数据后得到路径覆盖率。动态执行前先要检查目标机与宿主机的连接状况,确保测试正常进行。

2.1 被测试程序静态分析

静态分析并不真正执行被测程序,也不需要对代码进行编译链接,生成可执行文件。首先,对源码进行词法语法分析和变量分析, 找出不符合编码规范的地方,根据某种质量模型评价代码的质量,生成模块调用关系图、模块的程序流程图等。其次,从程序中提取必要的数据并保存,提供给后续的动态分析和测试报告使用。最后,根据模块的程序流程图绘制程序控制流图G,得到程序控制流图的边数E和节点数N,指导插桩库的建立,并根据Z路径优化法构造程序的基本路径集BP,构建动态路径覆盖测试的比较基础。

2.2 插桩技术

一般来说,对程序进行动态测试的时候,基本上要使用程序插桩来进行覆盖测试。程序插桩技术是保持被测软件逻辑完整性的基础上,在源代码中插入探针函数,它是一个子过程调用,调用的子过程能在运行到插桩点时记录下有关的运行情况,采集执行程序在真实环境中运行的控制流、数据流等测试数据[9]。插桩时需确保探针函数对源程序执行影响最小。

基本路径测试依赖探针插桩技术完成分支位置点标志位的采集。插桩位置最好选择在应用程序层,重点采集输入输出模块中的上层函数运行信息,底层模块加强单元测试,而在嵌入式软件模块集成时,默认这些模块是正确无误的。根据程序按块划分的原则,可以在子函数出入点、程序块控制流图G的分支节点、功能测试的重点变量处植入探针。

基本路径测试的插桩过程是静态的,数据收集过程是动态的,结束时需恢复现场。动态测试前,被测程序与插桩库连接,完成插桩操作,获取执行程序。执行程序交叉编译后运行于目标实际环境或者仿真环境下,通过探针函数返回动态测试跟踪数据[10]。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目标机在真实环境中运行可执行程序, 测试用例集T为运行输入参量, 探针采集数据为运行的输出参量。探针函数采集动态跟踪测试数据,传输给宿主机测试平台。宿主机测试平台对接收到的动态跟踪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路径测试覆盖率,并结合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日志分析出最后的测试报告。

3 测试实例分析

该航标数据采集模块由C语言开发, 根据插桩策略可以计算出插桩探针的位置、个数, 构造基本路径和实际程序执行路径, 计算路径测试覆盖率。部分测试结果分析如表1所示。

基本路径测试覆盖率大小涉及到测试的各个阶段,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在该测试模块中,Rx_Data_Svr()和AddataConvert()程序中出现了多个判断语句和多个循环语句,可能的路径数目增长,以致影响路径覆盖率。

4 结 语

本文通过研究嵌入式软件测试的特点和路径覆盖测试的相关理论,给出了嵌入式软件动态测试框架方案。并结合实验室目前的项目,分析基本路径测试的各个步骤,得出路径测试覆盖率,进而达到测试目的。但是路径覆盖测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当程序中出现多个复合条件时,会大大的增加可能的路径数目,所以接下来的工作是进一步探讨插桩策略、测试用例生成等影响路径覆盖率的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1] 范海霞.嵌入式软件覆盖测试的插桩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2] 杨俊,张倩,林依刚.一种嵌入式软件覆盖测试方法[J].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2010,12(6):24?26.

[3] 李志伟.程序插装在软件测试中的应用研究[J].测控技术,2011,30(10):88?91.

[4] 张荣,王曙燕.基于插桩技术的动态测试研究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11,34(4):50?52.

[5] 张志华,牟永敏.基于函数调用的路径覆盖生成技术研究[J].电子学报,2010,38(8):1808?1811.

[6] PRESSMAN R S.软件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7] 于全喜,张毅坤,胡燕京,等.嵌入式软件路径覆盖测试数据采集[J].计算机工程,2009,35(21):54?59.

覆盖技术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TG3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21-0042-02

汽车覆盖件一般由钢板冲压而成,冲压成形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力学过程,用传统方法很难求解。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图形学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板料塑性变形理论和数值计算方法等的发展,以及与传统的工艺/模具设计技术的交叉集成开创了利用CAD/CAM/CAPP技术和CAE数值模拟分析技术进行覆盖件成型工艺设计的新领域。板料冲压过程的计算机分析与仿真技术已能在工程实际中帮助解决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模具设计和冲压工艺设计难题,如计算金属的流动、应力应变、板厚、模具受力、残余应力等,预测可能的缺陷及失效形式,如起皱、破裂、回弹等。在汽车覆盖件的设计中采用数值模拟技术能从设计阶段准确地预测各种工艺参数对成形过程的影响,进而优化工艺参数和模具结构,缩短模具的设计制造周期,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模具和冲压件产品质量。

1冲压成形数值模拟理论

板料成形过程及特点决定了其成形是涉及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和边界条件非线性的弹塑性大变形力学问题,如果用传统的理论分析方法来分析成形过程是不可能的,甚至根本无法实现。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板料成形性能、成形过程中应力、应变分布的研究基本建立在实验或经验公式的基础上。随着有限元数值模拟理论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把眼光转移到其在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的应用上来。经过多年的研究,板料成形有限元技术在材料本构关系、单元技术、接触算法、求解格式等方面得到了发展。

1.1本构关系

目前在汽车覆盖件冲压过程进行分析中,凸模、凹模及压边圈在冲压过程中的变形小,通常采用刚体材料模型,而对于板料大多采用弹塑性本构关系,对于不同的金属有不同的弹塑性模型可以选择。

建立弹塑性本构关系模型首先要解决复杂受力情况下屈服状态以及屈服后的塑性流动,解决复杂受力情况下屈服状态就要建立屈服准则。冲压成形领域中经常采用的屈服准则有:von Mises屈服准则、Hill屈服准则以及3参数Barlat屈服准则。在早期的冲压分析中,板料被假设为各向同性材料,因此经常采用von Mises屈服准则,后来随着有限元的发展,研究人员证明板料是各向异性的。Hill提出了用二次函数来描述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的塑,即Hill屈服准则。但Hill屈服准则却无法正确分析分析多晶体塑性材料,因此人们进一步研究建立了许多屈服函数和屈服准则来描述多晶体塑性材料。例如Barlat等人提出了一种形式化的方法来描述多晶体材料的屈服准则。

经实验分析表明:当厚向异性系数r较小时,使用Hill屈服准则建立的材料模型,计算结果误差很大,甚至大于使用von Mises屈服准则的材料模型。而采用3参数Barlat屈服准则进行分析时,则能够得到满意的结果。当厚向异性系数r较大时,则Hill准则和3参数Barlat屈服准则都能获得正确的结果。3参数Barlat屈服准则的结果要优于Hill准则,vonMises屈服准则结果最差。因此在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分析中3参数Barlat屈服准则是最常用的材料模型。

1.2单元技术

用于冲压成形有限元分析的单元有三种:基于薄膜理论的薄膜单元、基于板壳理论的壳单元和基于连续介质理论的实体单元。薄膜单元格式简单,但忽略了弯曲效应,因而只适用于分析胀形等弯曲效应不明显的成形过程。在薄板壳的成形分析中,又因为薄膜理论是二维理论,因此薄膜单元只适合二维成形问题分析。实体单元虽然考虑了弯曲效应和剪切效应,但由于计算时间太长,除非板料厚度非常大的情况下,一般在汽车覆盖件成形分析中不采用实体单元。基于板壳理论的壳单元不仅考虑了弯曲效应和剪切效应,而且板壳单元是处理薄板三维变形的工具。因此,在汽车覆盖件成形分析中常采用壳单元。

对于薄壳单元,人们提出采用Kirchhoff理论和Mindlin理论其应力或应变状态进行简化。Kirchhoff理论需要构造C1连续性插值函数,在三维分析中构造C1连续性插值函数是非常困难的,构造的壳单元效率也很低,因此在冲压成形分析中不采用基于Kirchhoff理论的C1型壳单元。Mindlin理论采用位移和转动独立插值的方法,从而使问题简化。近年来人们开发了很多种基于Mindlin理论的壳单元,例如BT壳单元,由于其计算结果准确、计算效率高,因此常用来建立汽车覆盖件成形分析中板料的有限元模型。

1.3接触算法

板料变形时,接触发生的时间和位置随着接触体的变形而改变,用有限元处理接触问题时必须建立正确的接触问题模型。接触界面的处理实际上找出所有接触对及状态,然后计算每个接触对的作用力。前者需要解决的是接触点、接触区域的搜索及接触状态,后者需要解决的是接触区域间法向接触力和切向摩擦力的计算。在进行有限元分析时寻找接触对的方法通常采用增量搜寻或桶式分类搜寻。接触力的计算主要应用的是罚函数法,切向摩擦力的计算采用修正的库仑摩擦定律。

2数值模拟软件

经过多年的发展,利用冲压成形模拟技术和相关理论,人们已经可以对部分板材冲压加工过程进行准确模拟,并且人们开发了许多商业软件应用于生产实践中,通常软件的开发往往基于不同的原理,不同的软件反映了冲压成形分析中有限元方法的差异,例如按变形原理可以分为基于刚塑性变形的SHEET-3软件和基于弹塑性变形的Auto-Form、PAM-Stamp和Dyna-Form软件,按求解格式又可以分为基于静力隐式格式的Auto-Form软件和基于动力显式格式的PAM-Stamp和Dyna-Form软件。虽然基于不同的原理,但实践表明利用这些软件对板料成形过程进行模拟从而指导实际生产过程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但是由于汽车覆盖件本身的复杂性,覆盖件冲压成形的影响因素极其复杂,覆盖件冲压成形涉及的领域极广,所以对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问题的研究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仿真建模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材料屈服模型;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问题;回弹问题等。这些问题涉及复杂覆盖件成形模拟的关键部分,因此它的解决定会使汽车覆盖件成形的数值模拟产生质的飞跃,因此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3结论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计算方法的发展,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在汽车覆盖件成形工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它可以指导实际的冲压成形过程,可以实现新产品开发周期短、质量高、低成本的目标。目前板料数值成形技术在汽车覆盖件制造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经比较和分析表明采用3参数Barlat屈服准则,单元类型为BT壳单元和求解格式为动力显式格式的有限元方法更适于汽车覆盖件冲压问题的分析。

参考文献

[1] 危熠平,王健,雷君相.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仿真设计[J].模具工业,2005,(10).

[2] 代洪庆,刘晓晶,闫巍,刘江涛.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型的计算机仿真[J].机械工程师,2006,(5).

[3] 林忠钦.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仿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覆盖技术论文篇(10)

前言:伴随科技经济时代的来临,广播电视行业的相关技术得到了大大推进,基于GIS技术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广播电视覆盖网管理技术得到了深入的挖掘和应用。GIS是一种建立在空间地理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利用现代化数字信息技术而建立起来的技术系统,在广播电视行业的应用效果逐渐突出。

一、关于GIS的介绍

GIS的全称为“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译为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在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结合下,对地形、地貌、地理位置等信息进行数字化分析,可以直接使用或结合各类相关信息进行二次采集、储存、分类归集、集中管理、运算、详细分析、显示以及相关描述等一系列环节[1]。

二、目前广播电视覆盖网普遍存在的管理缺陷

首先,目前针对广播电视信号的收集工作脱离于整个电磁波,只是作为其中一段开展工作,其覆盖范围也相当有限,造成广播电视覆盖网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规范性就较为低下,浪费了大量的频率资源,不符合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广播电视覆盖网管理作为保障广播电视行业规范发展的重要基准,并没有实现我国统一下达广播电视覆盖网规范发展准则的要求,造成在覆盖网规范发展的既定目标下无法保障整个网络体系的规范性,会严重影响广播电视频道播出的时效性和画面的流畅性。

最后,目前广播电视覆盖网的规划管理工作定位不够准确,没有完全实现对广播电视覆盖网进行区域化与整体化兼顾的管理模式,管理工作也缺少系统的科学指导,脱离于真实的相关地理信息、观众需求、地域特点等,无法满足多种需求,不利于实现广播电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2]。

三、GIS支撑下的广播电视覆盖网管理技术与功能研究

3.1指配分析与干扰分析技术

为了提升广播电视覆盖网的深入性和波及程度,需要以地面无线网络为基础来实现广播电视覆盖网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基于此,利用GIS技术来提升覆盖网的指配性和数据分析能力,从而实现在最小频率以及既定资源的标准下,实现广播电视覆盖网的面积和相关指标达到最优化。

3.2覆盖网预测技术

由于GIS是一项综合性学科,是基于地理学、地图学、远距离控制以及计算机编程等多方面领域技术的结合,通过在规划电波传播模型建立科学体系,其具备了很强大的操作功能和分析功能。针对广播电视行业来说,GIS预测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广播电视覆盖网管理的效率,使得广播电视覆盖网变动频率、调频次数以及覆盖面积等相关数据在统一数据库的集中管理下实现有序归集[3]。

3.3 GIS支撑下的广播电视覆盖网的空间分析功能

通过适用GIS技术在空间的定位和搜索功能,来促进广播电视覆盖网完成对空间多维度的分析作业,达到更加高效和准确的空间分析,提升对覆盖网信息的深层次把控。利用GIS在远距离发射天线的数据接受工作上,能够大大提升信息的准确程度和全面性,在空间进行远程分析时实现了多类型的变化,比如反射、绕射等,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原有广播电视覆盖网空间分析差的现状。

四、在GIS应用下广播电视覆盖网管理的展望

在今后的发展中,广播电视覆盖网的管理与规划需要进行系统分析,其管理工作需要在集中数据库以及数据分析中展开,针对覆盖网中数据的属性以及具体性质进行详细探究。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分析的精确度和效率,便需要专业管理技术的支撑,即广播电视覆盖网管理技术。在现代化背景下,在广播电视覆盖网管理工作中利用GIS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网络覆盖范围和深入程度,将空间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从而实现两种类型数据的无缝对接。

同时,为了更加良好的利用GIS技术,需要进行GIS信息系统的不断更新,从而带动我国广播电视行业集约化、高效化发展。

五、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实现信息化发展,在针对广播电视覆盖网的管理技术中利用了GIS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技术支撑,将空间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从而实现两种类型数据的无缝对接,促进广播电视行业更加规范化和健康化,实现广播电视覆盖网的高度密集性和绿色性。

参 考 文 献

上一篇: 性别社会学论文 下一篇: 中小学继续教育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