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24 06:06:01

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

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8-0062-02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发展到由传统的资源消耗、投资拉动和粗放发展模式向资源节约、创新推动和内生增长模式的历史转折时期。文化产业强大的关联带动效益,能够有力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科技创新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引擎,在其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中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要把一切可能的技术成果都尽快地体现其中,实现技术成果的转化,提高文化产业的技术含量。因此,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探索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实现路径,是加快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

由于文化产业的内涵过于广泛,目前学术界对于技术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并没有彻底的系统表述。目前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领域:

1.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研究。胡惠林的《文化产业学》[1],归纳了文化产业运动的特殊规律,其中提到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前导规律”,认为生产技术与传播技术是推动文化产业革命的主导力量。解学芳在《论科技创新主导的文化产业演化规律》[2]中指出文化产业演化周期随着科技创新周期的缩短而缩短,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协同循环发展。尤芬、胡惠林的《论技术长波理论与文化产业成长周期》[3]比较具体地分析了熊彼特等人提出的技术长波理论与文化产业成长周期的关系,认为技术的不断更新与突破决定着文化产业的历史进程。徐俊、丁烈云在《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4]中提到科技创新在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科技业发展的原动力。”罗娟《科技创新引领文化产业发展》[5]中则进一步深化,涉及到了文化产业的内容,认为科技创新有利于加速新兴文化内容的兴起与发展。科技创新对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凸显出来。

2.文化科技融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洪霁在《文化科技融合的自主创新 协同发展》一文中指出,加强文化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这个建设要以先进技术的自主研发为重点,以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为载体,充分利用高新技术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的装备技术水平和制造技术水平[6]。王志刚在《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一文中提到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应当积极实施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7]。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贾旭东研究员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用高科技成果来提升传统的文化产业;二是推动文化内容和科学技术的融合,创造新的文化业态。中央相关的文件里,也就文化与科技融合提出了具体要求。《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积极推进文化与经济、科技融合发展,大力提高中国文化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快科技创新,加快文化领域核心技术的研究,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和手段,推动文化业态更新。2009 年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

3.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实现方式研究。方卿在《加快文化科技创新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一文中提到,文化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主要表现为三种方式:通过催生文化新业态,拓展文化产业边界;通过促进文化产品或服务创新,提升文化吸引力;通过拓展传播路径,增强文化辐射力[8]。徐俊、丁烈云在《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一文中提道,“要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必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展战略研究,进行顶层设计,明确文化产业科技发展的目标、优先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重点发展领域及保障措施。”常莉在《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9]中提道,加强对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的研究;提高文化生产主体的技术吸收能力;提高文化产业生产链条的科技化含量;促使文化产业增长与技术创新周期的融合,这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战略。

4.关于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作为的研究。国内相关理论经过了不断的变迁与创新,产生了一部分很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中共中央历来十分注重对科技创新与政府行为的研究和决策,同志在《科学在中国:意义与承诺》[10]中宣布:“中国将致力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国家创新能力,这是中国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全国科技大会的开幕式讲话中定义了“自主创新”,并对“创新型国家”的标准进行了描述: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要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从科技创新中政府职能角度分析,郑传锋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职能定位》[11]中从政府的职能作用角度考察科技创新,并对中国科技创新中的政府职能进行了重新定位。《论科技创新与政府服务功能的完善》[12]一文中,刘江翔提出,政府应是科技创新的“掌舵者”、“助推者”“护航者”,“市场”的“补位者”。从基于科技创新的政府行为对策探讨的角度,刘兴远认为科技创新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因此要从政府角度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并在政策扶持、宏观环境、创新产学研一体化机制、金融支持、风险投资机制、人才激励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建议。章新华指出科技创新政策对增长方式转变具有外在的集约性作用、内在的倍加性和关键性作用。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顾江表示:“政策推动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效率低下和制度缺失等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在国家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后,有更多的学者对科技创新与政府行为进行了研究。

5.关于企业在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应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而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顾江表示,企业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设计以需求为导向的商业模式再加上企业战略资源来发展文化科技。传统文化产业应该关注科技创新的发展,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和科技水平,促进文化产业升级。但是当前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概括来看主要有:对于科技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下的政府政策研究多是从具体的角度出发,从区域或行业的角度进行研究,缺乏宏观和系统性的分析与研究,国外经验与当前中国的国情结合不足。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未见底,并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诸多影响,但困难和挑战中蕴含着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文化具有反向调节功能,面对经济下滑,文化产业有逆势而上的特点,这为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带来了契机。把握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核心竞争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胡惠林.文化产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解学芳.论科技创新主导的文化产业演化规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3] 尤芬,胡惠林.论技术长波理论与文化产业成长周期[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4] 徐俊,丁烈云.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J].中国科技论坛,2006,(3):17-21.

[5] 罗娟.科技创新引领文化产业发展[J].艺术科技,2009,(4):33-35.

[6] 洪霁.文化科技融合的自主创新 协同发展[N].中国文化报,2013-01-01(007).

[7] 王志刚.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J].求是,2012,(2):54-56.

[8] 方卿.加快文化科技创新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J].出版科学,2012,(4):9-12.

[9] 常莉.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0,(4):25-28.

[10] 主席为美国《科学》杂志撰写社论——科学在中国:意义与承诺[J].中国青年科技,2000,(7):5-7.

[11] 郑传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职能定位[J].经济师,2003,(5):12-13.

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 G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10-45-3

Open the "Invisible Doo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with Innovation Method

Wei Yizhao Li Shuhong Sun Wenying

(Jiaozuo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Jiaozuo Henan 454002)

Abstract:At present, many famous foreign enterprises have accumulated a lot of experience in the application of innovative methods. Summarizing and analyzing of these experiences, combining with Theory of the Solution of Inventive Problems,TRIZ which is currently applied at home and abroad, to explore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mode of TRIZ innovation method in Chinese enterpris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of Chinese enterprises.

Keywords:Innov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RIZ; Economic structure

“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企业转亏为盈的契机。

1 深刻认识强化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意义

强化创新驱动是当前企业抢抓机遇、继续走在前列的关键所在,科技创新也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支撑,鼓励自由创造的思想激情,营造宽松包容的文化氛围;应当改革科研资金的投入方式,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系;应当涵养自主创新的智力资源,实现人力资本的不断增值。但是,更直接、更迫切也更有效的,还是充分释放市场的能量。

创新最初是以技术创新的概念出现的,其他创新大多由其推动,或与其紧密有关。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是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的坚实基础,核心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降低科技发展对国外技术和方法的依赖,真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1]。技术的进步与企业的兴衰紧密相关,要想保持企业行业排头兵地位,必须开展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尤其现在整个宏观形势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必须增强创新意识,打赢转变发展方式攻坚战,实现发展规模与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

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创新”,科技创新处于重要地位。科技创新是提升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构建更具竞争力的自主创新体系、人才支撑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才能真正提升企业经济的发展“品质”[2]。通过大力弘扬创新文化,扎实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营造创新社会管理、优化创新服务,努力形成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城市人文魅力,不断提高大众生活的幸福感。

2 TRIZ理论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与策略

TRIZ理论作为一种先进的创新方法,已成为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手段,给创新这一现代社会中最活跃的元素带来了革命。TRIZ提供的不尽是一种纯粹的创新理论,更是一种思维模式,能够帮助实践者形成一种系统的、流程化的创新设计思考模式,准确地分析和发现核心问题或根本矛盾,为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同时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

2.1 TRIZ理论促进企业创新的可行性

TRIZ理论可谓是企业创新的利器,一个企业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其在产业链中的位置。TRIZ理论便于开展培训,所提供的训练和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简单易操作,通过短时间的培训,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帮助研发人员快速形成创新的原始构思,用系统化的解题流程解决创新问题或矛盾。通过这些方法培养了研发人员的创新兴趣和热情,激发创新灵感,突破固有的思维障碍和模式,形成科学的创新思维[2]。

TRIZ创新理论的应用已给企业带来了实际的效益,韩国三星电子是应用TRIZ理论并获得极大成功的典型企业。1997年,三星电子引入TRIZ,在研发部门实施技术创新理论培训,开始引入TRIZ理论指导技术创新活动;1998年至2002年,三星电子共获得了美国工业设计协会颁发的17项工业设计奖,连续5年成为获奖最多的公司。2003年,三星电子在67个研究开发项目中使用了TRIZ,为三星电子节约1.5亿美元,并产生了52项专利技术。2004年以1 604项发明专利超过英特尔(Intel)公司名列第六,领先于日本竞争对手日立、索尼、东芝和富士通。三星电子从技术引进到技术创新的成功之路,给渴望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中国企业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可借鉴的启示[3]。

2.2 TRIZ理论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

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其技术创新是种结构复杂、关系错综、目标功能多样的复杂系统。涉及企业各部门、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以及中介组织等众多要素。不同类型在创新方面的障碍是不一样的,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发展战略的转型以引导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带动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TRIZ理论在创新的不同阶段,其作用机理不尽相同的,可划分为创新构思、创新协同、创新扩散。TRIZ理论帮助企业壮大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提高自主创新和市场机制之间的联动效率,实现自主创新和企业的互动共赢。

TRIZ理论认为产品及其技术的发展,像生物体进化一样,遵循着客观规律,TRIZ就是研究规律、认识规律、学习规律、掌握规律、应用规律。同一条规律往往在不同的产品或技术领域被反复应用,很多创新实质上往往是其他领域技术在某一领域的全新应用。TRIZ理论提出了8个技术系统进化法则、39×39矛盾矩阵、40个创新原理、11个分离原理等,指导人们在科研工作中高效解决实际问题,得到高质量方案。TRIZ理论主要是通过培养研发人员的科学创新思维以及通过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并快速形成创新的原始构思两方面共同作用于创新构思阶段,以缩短创新构思的时间,保证其科学性与可行性[4]。

2.3 企业推广应用TRIZ理论促进创新的策略

企业为了发挥TRIZ理论的应有作用,以出专利、创效益为目标,应用TRIZ理论解决技术难题和产品开发问题。TRIZ理论通过培养研发人员的创新思维,降低创新成果转化成本等方式。企业可以根据以下几点对TRIZ理论进行推广:一是强化企业家的创新意识。企业家对创新活动中应用先进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以及科学工具的高度重视,是企业成功应用TRIZ理论的必要条件,也有利于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激励机制和措施,优化创新氛围。二是做好TRIZ理论的培训,加大TRIZ理论的相关思想、方法和工具的培训力度,有利于研发人员改善创新思维,提高原始构思能力。有实力的企业可聘请TRIZ理论专家进驻企业进行实地指导和培训;实力较弱的中小型企业可以利用地方政府举办的TRIZ理论培训班等方式进行学习。三是培养和提高企业员工的创新性心理素质。创新性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继承特性,注重对企业员工创新性心理素质的培养、训练、提高和内化,使其充分认识到自己具有发明创造的潜力,可应用TRIZ理论,从不同方面参与企业的创新活动,有利于使创新与发展成为企业的共识[3]。

企业在熟悉了TRIZ理论之后,根据所处行业的性质和市场竞争态势,开发并制定有利于创新成果成功扩散的相关策略,把TRIZ理论运用在研究与开发、原型生产、产品制造等各个环节的解决问题过程中,加强对各个环节的协调控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抓住机遇,大胆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的能力。

3 创新方法促进焦作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焦作市科学技术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科技工作强化科技在企业转型发展的支撑作用,积极推进创新方法的理念,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推进研发平台建设,支持企业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促进科技事业取得明显进步。

焦作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为了保持企业行业排头兵地位,积极开展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在大浪淘沙的形势下,秉承创新理念,加强企业自主创新、技术进步与升级,为了企业自身长远健康发展的需要,加强对研发团队的创新方法的理论学习,并根据产品加工精度高,技术难度大等实际情况,用创新方法的思想制定研发方案,解决加工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难题。同时投资6 000多万元完成“河南省制动器技术中心提升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的升级改造,不仅改善了技术人员的工作环境,而且大大提高对生产研发的新产品进行性能测试、产品研发和试验的工作效率。目前公司拥有专利42项,专有技术29项,编制行业和国家标准9项,国家认可实验室一个,研发能力在国内遥遥领先。

在行业技术日益成熟之后,同行业的企业在生产技术的水平基本持平,要想增强竞争力,也要走“创新性 节约型”的节能减排之路,也是为企业持续发展和产业竞争力的提高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节能减排工作提升了节能降耗、减污增效水平,变废为宝,资源得以最大化地利用,给企业带来新的收益,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步增加,促进企业清洁生产及技术创新,同时节能减排成果的推广应用是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广济药业(孟州)有限公司是集核黄素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行业龙头企业,核黄素生产能力达3 000吨,占据国内90%、国外40%的市场份额,核黄素销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在整个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企业能够持续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企业节能减排的创新管理,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定期对科研人员进行创新理论的学习,调动研发人员的创新积极性,愿意创新并使用相关的技术和设备。用创新方法指导生产,加大科研资金投入,主要用于节能减排的技术研发和关键技术改造,增强节能减排创新能力,从生产的源头上节能减排。目前公司拥有专利13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公司将取得的发明专利技术全部应用于核黄素工业化生产,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全部进行应用,通过成果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产品质量,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污染物排放,形成了生产技术的核心竞争优势,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提升了我国核黄素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创新驱动发展,既是形势所迫,也是大势所趋。只争朝夕,快马加鞭,还当登高望远,固本培元。科技有其运行发展的规律,创新有其积累突破的过程。无视这一规律,逾越这一过程,只会欲速不达,立足自主创新,我们既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又要着力核心技术突破,既要加快实用技术进步,又要潜心基础研究创新。

4 结语

创新所向,不仅是科技进步,也不仅是经济增长,它的深层价值,更在于发展方式的变革、民族精神的高扬和文化力量的崛起,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TRIZ理论的普及、研究、推广和应用,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引擎,企业应借助TRIZ理论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方法,以技术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为着力点,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使企业常变常新,屡创辉煌。

参考文献:

[1] 林艳,毛宏起.TKIZ理论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与策略[J].中国科技论坛,2008.

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篇(3)

1 问题的提出

21世纪高新技术发展突飞猛进,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当代经济增长的核心,世界各国都在抢占高新技术的制高点。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更是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产值从1998年的7110.66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50461.17亿元,年均增长24.1%,成为我国经济中最有活力的一部分。200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保持较快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全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1207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完成增加值11551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当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总额为34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占全部商品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28.6%[1]。目前现代企业管理论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一些核心领域缺乏原创性技术,导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为薄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近年来,中国政府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型国家”作为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试图通过技术创新、科技进步来提升产业结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投入持续攀升,R&D经费从1998年的56.45亿 元,增长到2007年的545.32亿元,年均增长28.44%;R&D人员总量也有大量增长,从1998年的70879人年,增长到2007年的248228人年,年均增长14.94%。但与此同时,新产品销售收入从1998年的1207.254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10303.222亿元,年均增长只有26.68%,比R&D经费年均增长率还低[1]。由此可见,增加创新资源投入只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中国在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创新资源的总量投入,更要注重其效率问题,特别是在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科技创新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效率问题就变得更为突出论文提纲怎么写。

如何设计一个高效的R&D测评系统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国外学者做过相关研究。Brown和Svenson(1998)提出了最著名的R&D系统框架模型——B-S模型,认为R&D系统方法由输入、处理系统、输出等八个主要的单元组成[2]。Kerssens-van Drogelen(1999)从影响R&D绩效的权变因素、测度方法和技术等构建了R&D绩效测评系统[3]。Bourne(2000)等认为,实施一个完整的绩效测度体系应包括绩效测度的指标设计、测度指标的选取等四个步骤[4]。Begemann(2000)提出一个动态的绩效测度体系框架[5]。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运用参数或非参数方法从不同视角对高新技术产业效率进行了测度。余泳泽(2009)基于价值链的视角,将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并利用DEA模型分别对各阶段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6]。官建成、陈凯华(2009)综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松驰测度和临界效率测度模型,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7]。朱有为、徐康宁(2006)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及影响因素[8]。

综上文献,国内学者从不同侧面探讨高新技术产业的绩效测评及影响因素,对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理论与实践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遗憾的是,专门研究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测评,并分析其效率高低的关键影响因素的文献很少。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如何界定?创新效率如何测评?其关键影响因素有哪些?找准并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对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原创性,并提高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加快发展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起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政府的产业结构优化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界定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的范围,基于创新链视角,运用DEA方法从两阶段测度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并分析影响效率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性提出有效提高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政府和企业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决策提供参考。

2 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范围界定及创新效率的测度方法

1. 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范围界定

在创新的产出方面,专利是一个被经常采用的指标(Griliches,1990[9];池仁勇等,2004[10];官建成、何颖,2005[11];刘树、张玲,2006[12])。在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中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发明专利技术含量高且申请量很少受到专利授权机构审查能力的约束,更能客观反映一个地区原始创新能力与科技综合实力(Liu & White,2001[13];Guan & Gao,2009[14];刘凤朝,2006[15] ,白俊红等,2009[16])。新产品销售收入是衡量创新产出的另一个指标,但其中的新产品,若源自于三种专利中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其技术含量没有发明专利高。鉴于此,本文放弃“新产品销售收入”而以“发明专利”相对近似衡量高新技术产业的原始性。

由于原创性产业的界定在国内尚无先例可循,到目前为此,学术界难以找到比发明专利更好的反映原创性替代指标。本文认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拥有发明专利数占三种专利申请总数的百分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对较好地反映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原创性水平。为研究问题的方便,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样本容量大小对实证结果的影响,以及中国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原始创新能力较弱的现状。本文从1999-2008年高新技术产业里以“发明专利占专利总数百分比(临界值暂定为70%)”从高新技术产业的17个行业中筛选出反映相对原创性较高的中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的12个行业。需要说明的是,原创性是个相对概念,如果是原创性相对发达的国家,临界值可适当放大。

2.创新效率的测度方法

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是测度同类型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 DMU)相对效率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由著名运筹学家Charnes、Cooper和Rhodes于1978年首先提出[10],现已广泛应用于银行、高校、医院、保险公司以及制造业、服务业等诸多领域的效率评价。现有文献中,有关区域创新效率的测度亦基本上是基于DEA方法展开的,本文利用DEA方法中的CCR模型,以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的每个行业为基本决策单元测度其创新效率。对于任一决策单元DMU0,其对偶形式的CCR模型可表示为

式中:为决策单元的个数,和分别为输入与输出变量的个数,为投入要素,为产出要素,为决策单元DMU0的有效值。若且,则决策单元DEA有效;若,且或时,则决策单元为弱DEA有效;若,则决策单元非DEA有效[17]论文提纲怎么写。

3 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两阶段测度及其分析

完整的技术创新链包括: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生产四大环节。由于生产环节涉及的要素太多,由于篇幅所限,为简化起见,本文只研究原创性高新性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的两个阶段,即: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见图1),分别测度两阶段的创新效率。

3.1 两阶段的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1.技术开发阶段

技术开发阶段的投入指标:R&D经费,R&D人员。产出指标:拥有发明专利数,属于一种中间产出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它是指将研发投入转化为知识产出的能力,从某个角度反映了原创性科技产出。

数据处理方面,主要考虑三个因素:数据的缺失导致采样不全面;技术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时滞性;价格因素导致数据的虚增或虚减。(1)在技术开发阶段的投入产出指标数据处理方面,本文采用了移动平均法和线性插值法弥补了部分产业在某些年份数据缺失的问题。(2)科技从研发投入到新专利通常需要一定的周期,同时各种创新活动周期存在较大差异性,例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几个月到医药制造业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几年不等,且时有交叉,使得投入和产出数据不对应。本文选择滞后期1 年,投入数据选择1998-2007年,产出数据选择1999-2008年。(3)有关研发经费的平减方面,首先是要确定R&D价格指数来将当年价格核算的经费总值折算为可比价格,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的有关数据,构造R&D价格指数如下:R&D价格指数=0.75*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0.2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其中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基年均定为1998年。然后计算出R&D经费1998-2007年的年平均增值率,即,关于R&D存量的折旧率,参考已有文献通常采用的折旧率,基年1998的R&D存量,这里用所有时期的R&D支出的年平均增长率代替1998年之前的R&D支出的平均增长率,则1998的R&D经费存量用公式表示为,以后各年的R&D经费存量通过永续盘存法的方法推导得:。

2.成果转化阶段

成果转化阶段的投入指标:技术投入为技术开发阶段产出,即拥有发明专利数(反映原创性科技产出),经费投入为技术改造经费,人员投入为科技从业人员。产出指标:考虑到要求能直观体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成果在商业上使企业获利的能力,以及市场通过吸收技术创新而带来增强竞争力的能力,因此选用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作为成果转化阶段的产出指标。

数据处理方面现代企业管理论文,数据的缺失、时滞性的处理方法与技术开发阶段相同。价格指数方面,成果转化阶段的技术投入指标技术改造经费选用的平减指数采用R&D价格指数,而在产出指标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的平减指数的考虑上,将高新技术产业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医药制造业中的三个细分的产业;另一类属于机械电子行业即其余的四大产业。因而在这两个产业的指数选取上也是有所不同的,前者选用化学工业1998年为基年将当年价格核算的经费总值折算为可比价格,后者选用机械工业1998年为基年将当年价格核算的经费总值折算为可比价格。技术改造经费的数据处理在年平均增长率,折旧率以及基年和以后各年的存量处理方法都同研发经费的处理。

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1 .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整体分析:基于技术创新链视角

根据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活动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DEA测算两阶段创新效率值(如表1).

表1 技术开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效率

行业

技术开发效率

成果转化效率

化学药品制造

0.324

0.209

中成药制造

1

0.055

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

0.54

0.104

飞机制造及修理

0.099

0.501

航天器制造

0.042

0.282

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

0.128

0.531

广播电视设备制造

0.53

0.266

电子器件制造

0.434

0.557

电子元件制造

0.288

0.516

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

0.554

1

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

0.99

0.103

仪器仪表制造

0.659

0.157

平均值

0.466

0.357

由表1知,技术开发阶段效率(0.466)的平均值大于成果转化阶段(0.357),说明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的成果转化效率已落后于技术开发效率,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效率亟待增强。

综合表1的技术开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效率(行业)的数据结果,得出各个产业技术创新效率中技术开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的二维分布图,如图2所示。

图2 两阶段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矩阵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12个行业中只有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1个行业处于高技术开发效率高成果转化效率的C区域;落在高技术开发效率低成果转化效率B区域的有5 个行业:中成药制造、医疗设备及器件制造、仪表仪器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和生物与生化制品制造;位于低技术开发效率高成果转化效率D区域的有4 个行业: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制造和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飞机制造及修理;其余的2个行业都落在低技术开发效率低成果转化效率的A区域。

由图2可进一步看出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效率的原因及其相应的调整方向,具体如下:

A类行业——低开发低转化

航天器、化学药品制造,这些行业的研发阶段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收效却不显著,同时在成果转化阶段盲目投资,对投资的质量(消化吸收、技术引进等)重视不够。对于这类行业应该两阶段同时加强,既要提高技术开发效率又要提高成果转化效率。

B类行业——高开发低转化

仪器仪表、医药类、生物与生化制品制造行业等,属于国家相对比较传统行业,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并且近几年国家加大研发投入,技术开发效率高;但由于经济不可行,技术不确定现代企业管理论文,缺乏转化资金等,导致成果转化率低。这类行业应当在不降低技术开发阶段效率的前提下,重点加强成果转化阶段的效率。

C类行业——高开发高转化

这类行业属于发展比较成熟的行业,其技术开发阶段的效率和成果转化阶段的效率都比较高, 是其他类型行业发展的目标。这类行业的资金、人才和技术投入与产出发展比较配套,经济发展基础好,属于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锋论文提纲怎么写。

D类行业——低开发高转化

电子类、飞机与雷达类,说明此类行业的发展基础比较弱大多是引进后转化,缺乏技术开发,技术开发效率不高;在成果转化阶段,技术比较成熟,实现了较高的成果转化效率,总体上限制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这类行业应在不降低成果转化阶段效率的前提下,重点提高其技术开发阶段的效率。

图2 整体可看出,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行业除了电子类产品外,大部分行业都存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偏低的问题。可能的原因是:1、研发项目缺乏市场导向,导致技术转化比较困难。高校、科研院所许多研发成果技术含量高,但生产成本很高,缺乏市场竞争力,或者不具备行业生产能力,导致转化困难。二是许多技术不成熟、不稳定,不具备产业化的基础条件,在技术转移中存在很大的风险。2、技术转移对接程度不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是为了“科研”而不是为了企业的需求,成果无法迅速转化,科研的重复和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导致成果转化效率偏低。3、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不强。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技术属于落后技术、传统技术和限制技术,从而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技术转移。3、企业技术转移的资金不足。技术成果转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通常是技术开发的10倍。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资金不足问题,高新技术产业由于高风险性,很难取得商业银行贷款支持。由于受条件限制,获得政府专项资金扶持的也很少。5、缺乏有效的技术转移机制。一是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缺乏政策扶持。三是缺乏合理的评估机制。四是缺乏风险投资。五是双方信息不对称[18]。

针对以上四类不同的行业,可以采取不同的提升渠道:单边突破式提升:。即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针对各个行业不同的情况,保持住原先的效率高的阶段,以其效率低的阶段为突破口,加强投入和产出的配比,以提升B、D类行业的技术创新的整体效率。

渐进式提升:例如或者。对于A类行业的效率提升方式有多种渠道,就是先集中精力将某一项优势发挥至最大,同时再极力弥补劣势,通过B或D区的过渡,最终成功进入成为C类行业。

跨越式发展:,A类行业需要具备雄厚的经济基础,并且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技术开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两手抓,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实现的跳跃式发展渠道是有可能的。

2.技术开发阶段的效率分析及投入与产出分析

用DEA方法测度的技术开发阶段的创新效率及投入冗余与产出松弛情况如下 (见表2).

(1)效率分析

表2 1999-2008年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开发阶段的平均创新效率与差额值

效率

差额

行业

crste

vrste

scale

规模效应

拥有发明专利数

R&D人员

R&D经费

化学药品制造

0.324

0.324

1

-

100

0.0

中成药制造

1

1

1

-

0.0

生物与生化制品的制造

0.54

0.738

0.731

irs

6139.5

飞机制造及修理

0.099

0.099

0.991

irs

1131

0.0

航天器制造

0.042

0.307

0.136

irs

23

8883.5

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

0.128

0.396

0.324

irs

14

52

0.0

广播电视设备制造

0.53

1

0.53

irs

0.0

电子器件制造

0.434

0.435

0.999

-

25944.0

电子元件制造

0.288

0.288

0.997

irs

241

0.0

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

0.554

0.563

0.985

irs

91780.1

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

0.99

1

0.99

irs

0.0

仪器仪表制造

0.659

0.66

0.999

irs

2622

0.0

平均值

0.466

0.568

0.807

3

346

11062.3

从表2可看出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开发阶段的创新效率(crste):

中成药制造和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的创新效率分别为1,0.99,创新效率较高;而飞机制造及修理、航天器制造、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3 个行业的创新效率分别为0.099,0.042,0.128,创新效率较低论文提纲怎么写。生物与生化制品的制造、航天器制造、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5 个行业的规模效率分别为:0.731,0.136,0.324,0.53,0.99,分别小于相应行业的纯创新效率现代企业管理论文,无效率主要来自规模无效率,可能的原因:这5个行业规模扩张过快,内部协调管理能力不足管理费用增加幅度大于规模扩张带来的成本降低的幅度。其它行业(除中成药制造外)的规模效率分别大于相应的纯创新效率,无效率主要是源于纯技术无效率。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行业技术开发阶段创新效率平均值仅为0.466,创新效率较低可能是因为这些行业过多追求技术开发的投资规模而忽视了技术开发效率。这为各行业技术开发阶段效率低找准症结所在,并提高其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2)投入冗余与产出松弛、规模效应分析

为了探讨1999-2008年间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开发效率的特点并且寻找未达到有效值的根源,用基于产出导向的DEA模型CCR度量了各个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从投入角度看,生物与生化制品的制造、航天器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这4个行业都存在研发经费冗余,分别为6239.5万元, 8883.5万元, 25944万元,91780.1万元;相对而言,研发人员显得不足。化学药品制造、飞机制造及修理、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电子元件制造、仪器仪表制造这5个行业都存在研发人员冗余,分别为100人,1131人, 52人,241人,2622人,相对而言,研发经费显得不足。中成药制造和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的创新效率分别为1,0.99,效率最佳,不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松弛。从产出角度看,航天器制造和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产出松弛分别为23个,14个,存在拥有发明专利总量不足。这些行业需要加大技术开发的原始创新力度。这为进一步调整科技投入产出方向和幅度,提高技术开发阶段效率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

从规模效应来看,除了化学药品制造、中成药制造、电子器件制造这3个行业处于规模效应不变外,其它行业处于规模递增,这些行业可进一步增大研发资源的投入以提高技术开发阶段的效率。

2.成果转化阶段的效率分析及投入与产出分析

用DEA方法测度的成果转化阶段的创新效率及投入冗余与产出松弛情况见(表3)

(1)效率分析

表3 1999-2008年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成果转化阶段的平均创新效率与差额值

效率

差额

行业

crste

vrste

scale

规模效应

新产品销售收入

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

拥有发明专利数

技术改造经费

年平均就业人员

化学药品制造

0.209

0.222

0.904

irs

0.0

586274.6

221151.2

62714

中成药制造

0.055

0.17

0.322

irs

0.0

211811.9

39

0.0

生物与生化制品的制造

0.104

0.69

0.15

irs

0.0

18150.0

27

0.0

飞机制造及修理

0.501

0.534

0.938

irs

0.0

906360.1

390404.7

102711

航天器制造

0.282

1

0.282

irs

0.0

0.0

0.0

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

0.531

1

0.531

irs

0.0

0.0

0.0

广播电视设备制造

0.266

1

0.266

irs

0.0

0.0

0.0

电子器件制造

0.557

0.565

0.985

irs

1415025.5

0.0

264215.0

114122

电子元件制造

0.516

0.533

0.968

irs

918319.9

0.0

235985.1

464750

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

1

1

1

-

0.0

0.0

0.0

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

0.103

0.4

0.258

irs

0.0

54444.3

16

0.0

仪器仪表制造

0.157

0.184

0.855

irs

0.0

188935.1

0.0

10241

平均值

0.357

0.608

0.625

194445.4

163831.3

7

92646.3

62878

从表3可看出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成果转化的创新效率(crste):

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的成果转化效率(为1.000)达到最佳外,其它行业效率都较低;而中成药制造、生物与生化制品制造、化学药品制造、医疗设备及器件制造和仪器仪表制造4 个行业的成果转化效率较低,分别为0.055, 0.104, 0.103, 0.157。生物与生化制品制造、航天器制造、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5 个行业的规模效率分别为:0.15, 0.282, 0.531, 0.266, 0.258,分别小于相应的纯创新效率,无效率主要来源于规模无效率;其他行业的无效率均主要来自纯技术无效率,纯技术无效率可能是因为这个行业既定的投入资源提供相应产出能力比较弱。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在成果转化阶段创新效率平均值仅为0.357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创新效率低,可能是因为这些行业过多的追求投资规模,不注重投资效率造成的。这为各行业成果转化阶段创新效率存在的问题找准症结所在,为有效提高其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2)投入冗余与产出松弛、规模效应分析

从产出角度看,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制造2 个行业的收益性产出不足,相应的新产品销售收入松弛分别为:1415025.5万元, 918319.9万元。化学药品制造、中成药制造、生物与生化制品的制造、飞机制造及修理、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6个行业的竞争性产出存在不足,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松弛分别为:586274.6万元,211811.9万元,18150.0万元,906360.1万元,54444.3万元,188935.1万元。这些行业要加大科技成果商业化,同时加大新产品出口的竞争性力度。从投入角度看,造成我国高新技术行业成果转化阶段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投入冗余上。中成药制造、生物与生化制品的制造、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拥有专利发明数与技术改造经费的冗余分别为39个,27个,16个;相对而言,技术改造经费、年平均就业人员显得不足。仪器仪表制造中年平均就业人员的冗余分别为:10241人,相对而言,拥有专利发明数的技术性投入、技术改造经费显得不足。这为进一步调整其科技投入产出方向和幅度,提高成果转化阶段效率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

4 结论与政策启示

4.1 结论

本文运用DEA方法测度了1999-2008年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各行业创新效率、规模效应、投入与产出的冗余与松弛状况。研究结论可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的成果转化效率已落后于技术开发效率,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效率亟待增强论文提纲怎么写。第二,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除了电子类产品外,大部分行业都存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偏低的问题。第三现代企业管理论文,技术开发阶段,中成药制造和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的创新效率较高,飞机制造及修理、航天器制造、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业的创新效率较低。相对于研发人员和研发经费投入,技术开发阶段的原创性产出(拥有发明专利数)不足。第四,成果转化阶段,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创新效率最高外,其它行业效率较低。化学药品制造、中成药制造等行业的竞争性产出存在不足。第五,从投入产出角度看,两个阶段的不同行业创新效率低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源于规模无效率,有的源于纯技术无效率。从规模效应看,两阶段的大部分行业都处于规模递增阶段。

4.2 政策启示

其一,各个行业应根据本行业创新活动是否达到生产前沿、两个阶段的实际投入产出的冗余与松弛、规模性等进行改善,有针对性调整各行业的两阶段的科技投入或产出的方向与幅度,使创新效率尽可能向生产前沿移动。

其二,不同行业根据本行业目前技术创新链的不同阶段创新效率状况,分别单边突破式、激进式、跨越式渠道提升各自创新链的不同阶段创新效率。

其三,为有效提高原创性高新技术行业的成果转化率。可从以下方面着手:提高研发项目缺乏市场导向、技术转移对接程度、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加大企业技术转移的资金,加大风险投资。完善缺乏有效的技术转移机制的法律法规、政策扶持、合理的评估机制、双方信息的对称化程度。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年鉴1999-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Brown,M.G., Sevenson,R.A.Measuring R&D Productivity[J].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1998,41(6):30-35

[3]Kerssens-van Drogelen,Cook. R&DPerformance measurement: more than choosing a set of metrics[J].R&Dmanagement,1999,29(1) :35-46

[4]Bourne M.,Mills J.,Wilcox M.,Needly A.,PlattsK. Designing,Implementing and Updating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al& Production Management[J].2000,20(7) :754-771

[5]Begemann C. Dynamics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yste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2000,20(6):692-704

[6]余泳泽.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科学,2009,(4):62-74

[7]官建成,陈凯华.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10):19-33

[8]朱有为,徐康宁.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38-45

[9]Griliches,Z..PatentsStatistics as Economic Indicators:A Survey[J].Journal of EconomicLiterature,1990,(4):1661-1707

[10]池仁勇等.我国东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差异及其原因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4,(8):128-131

[11]官建成,何颖.基于DEA方法的区域创新系统的评价[J].科学学研究,2005,(2):265-272

[12]刘树,张玲.我国各省市专利发展有效性的DEA模型分析[J].统计研究,2006,(8):45-48

[13]Liu Xielin, White S. An exploration intoregional variation in innovation activity in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Technology Management,2001,21(1-2):114-129

[14]Guan J C ,Gao X.. Exploring the H-index atPatent Level[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Technology,2009,60(1):35-40

[15]刘凤朝.基于专利结构视角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J].管理评论,2006,(11)43-47

[16]白俊红等.应用随机前沿模型评测中国区域研发创新效率[J].管理世界,2009,(10)51-61

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自2007年我国首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以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全国各地形成遍地开花的局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经成为企业攻克技术难关、快速获取高新技术、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的利器,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法宝,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助推器。伴随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快速发展,有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强度不断提高,因此,将现有理论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明确研究进展,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和重点,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理论研究,从而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提供指导。

1 研究基本情况

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选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截止2011年6月),以篇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搜索关键词,采用“精确匹配”的搜索方式,分别得到相关文献37篇和142篇。多数学者认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同一个概念,因此,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综述,采取将两者合二为一后进行分析。对所搜集文献进行筛选,去掉非学术性论文和重复转载论文,总计收集到有效学术论文30篇,最早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在2007年。由于2011年所收集的研究文献不能反映当年的全貌,因此,通过分析2007-2010年的研究文献,判断国内发表的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论文的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2007-2010年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显示了理论界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纵览当前研究文献可以发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内涵与分类;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模式与机制;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其它方面的研究。

2 国内研究的主要进展

2.1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内涵与分类研究

目前被广泛引用和认可的概念是2008年12月六部门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定义: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技术创新合作组织。此外,刘曼等,赵志泉,蒋樟生等,邬备民等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界定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内涵,如表1所示。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分类的研究。高广文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要分为3种:技术攻关合作联盟、产业链合作联盟、技术标准合作联盟。邸晓燕等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分为8类。

2.2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模式与机制研究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模式的研究。胡争光,南剑飞认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见的模式包括以下3种:股份合作制企业模式、模拟公司模式和专业经营管理模式。陈雪善,张高忠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模式分为地方政府推动型、企业主导型、高校或科研院所主导型三种模式。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机制的研究。李新男确立投入、决策、风险承担、利益分配、知识产权归属等机制。张晓等提出我国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过程框架、运行模式与机制保障。赵志泉认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运行机制包括: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纽带选择,组织选择,内部协调与信任机制建设,联盟成果的分享机制和联盟风险分担机制。邬备民等提出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的建议。胡争光等指出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应注意的几个战略问题。

2.3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其它方面的研究

李雪等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产学研各方存在的主要问题。殷群,胡大伟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中存在的3大问题。王海瑶认为科技服务对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和发展的作用。邱光宇从联盟的体制、组织形式、人员管理3方面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管理。杨继涛探讨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区域产业经济的自主创新能力关系的问题。曹素璋探索了影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企业联盟能力的组织和个体2个层面的多因素互动机制。蒋樟生等建立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动态系统方程,并讨论其稳定性。刑乐斌等建立基于风险补偿的联盟利益分配模型。王玉丽等探讨了组织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3 现有研究总结与未来研究趋势展望

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篇(5)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资金、人才、机制等方面的劣势,影响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因素更复杂一些,有其特殊性的一面。对该问题做一些深入回顾和思考,对促进和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综述

1.技术创新的研究历史和概念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从论证技术变革对经济非均衡增长以及社会发展非稳定性影响出发,在1939年出版的《商业周期》(Business Cycles)一书中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技术创新理论。他认为“技术创新才是资本主义增长的主要源泉。”从那时期,国外技术创新研究经历了半个多世纪。20世纪50年代,由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并对技术创新的规律进行了研究,这一时期集中体现以非均衡非连续为基本特征的技术变革经济分析。20世纪60年代,研究者开始针对性地系统收集技术创新的案例与数据,并提出对技术创新的专门定义,这一时期,技术创新也引起了除经济学家以外的其他学者(如社会学家)的普遍关注。20世纪70年代初至20世纪80年代初,技术创新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开始形成系统的理论,并对企业经济活动和政府管理政策产生了直接的积极影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技术创新管理是国外管理科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被认为是一正在兴起的研究领域。

关于技术创新概念的界定很多,主要的观点有:

索罗在1951年发表的《在资本化过程中的创新:对熊彼特理论的评论》一文中提出技术创新的两个条件,即“新思想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这“两步论”,被认为是技术创新概念界定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伊诺思在其《石油加工业中的发明与创新》一文中对技术创新所下的定义是“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这些行为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度计划、招用工人和开辟市场等。”技术创新方面的著名学者费里曼在1982年的《工业创新经济》修订本中明确指出“技术创新就是指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缪尔塞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对技术创新概念和定义上的多种主要观点,搜集了多篇论文,并做了系统的整理分析后,将技术创新定义为:“技术创新就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

2.技术创新理论研究

(1)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的关系研究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竞争会促进技术的变革。而熊彼特则强调垄断在创新中的巨大作用,认为市场垄断地位是企业承受与创新相关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先决条件,“大企业是技术进步最有力的发动机。”对于企业规模和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卡米恩(Kamien .M);施瓦茨 (Schwartz.M)、谢勒尔(Scherer)等提出两个假设:①大企业会促进创新而小企业则会妨碍创新;②不完善竞争的市场比近乎完善竞争的市场更有利于技术的变革。此后,各国研究者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上述两个假设进行了考察,结果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支持熊彼特的大企业创新观点,另一种则拥护古典和新古典的观点,即竞争驱使下的中小企业能最有效推动技术创新。

1967年曼斯菲尔德通过对一些产业的实证分析,发现技术创新与垄断的关系因产业的不同而不同。纳尔逊(Nelson)也得出同样结论,认为熊彼特关于垄断有利于创新的理论是一个阈值理论,即企业的规模超过一定阈值后,企业规模与创新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而且这一阈值随产业不同而不同。

(2)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

目前,许多学者几乎都把创新能力看成是一个由若干要素构成的、综合性的能力系统,是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能够实现,并完成技术创新行为的诸种内在要素的总和。由于各自分析问题的视角不同,对技术创新能力要素的分解方式也各有差异企业传统的创新能力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能力,以及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创新能力方面的研究。从文献来看,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可以分成四类:企业创新的静态能力、投入产出能力、过程能力、综合能力。

①企业创新的静态能力实际上是创新的基础能力,如Abernathyand Clark(1985) 把企业创新能力分为11项能力,即技术的设计与实施、生产系统与组织、(劳动、管理与技术)技能、供应商关系、资金设备、知识与经验基础、客户关系、市场声誉、销售与服务渠道、用户知识和用户沟通模式。这是一种事前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

②企业创新的投入产出能力是一种宏观的创新能力,以得到广泛应用的“奥斯陆”技术创新统计法为代表(Scheirer,Mansfield,1980;Bound,1982; OECD,1993)。这种方法强调输入和输出指标,而不是创新内部过程的描述,是对企业创新进行宏观绩效分析的较好方法。这是一种事后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

③企业创新的过程能力研究主要以技术创新过程为对象,测量和收集创新过程的各种信息,从而达到调整创新活动、提高创新绩效的目的。这方面的研究以Chiesa等(1996)为代表,其创新能力模型包括二个维度,即创新过程和创新产出绩效,其中核心过程有四个:新概念产生、产品开发、工艺创新和技术引进;并通过计分卡和深度审计二个层次进行评估。

④企业创新的综合能力是集投入产出能力和过程能力于一体(陈劲,耿雪松,Richard Smith,1 997),更好地反映企业创新的当前实际能力和绩效。

(3)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潘旭明(2002)从网络环境下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他认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很多,在传统条件下主要是企业的技术基础、经济条件、人员素质等。在网络环境下,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影响的因素除了传统因素外,还应当关注企业的社会网络和信息管理能力。徐晟(2005)应用灰色系统模型和方法,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问题进行了灰关联的静态和灰色GM(1,N)协调模型动态分析,找出了严重制约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技术改造经费支出、研究与实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平均每个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及企业资金占经费筹集比重等。

池仁勇(2003)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效率主要由企业内部因素决定,如企业制度、内部职能部门的协调性、创新方式的选择等。而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只能是改善宏观市场环境,政府的补贴和税收减免不是技术创新的真正动力。

通过以上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成果的回顾,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主要有:政府扶持、企业规模、市场结构、研究经费、创新意识、研发人员决策、领导重视等内外因素。除此以外,笔者认为影响企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深层次因素有两条:一是文化因素;二是国民收入。

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是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的共同体现。西方文化强调对个人的价值和权利的尊重,对私有财产权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创新意识和热情。西方文化中另外一个重要特征是注重事物的细节、严谨认真的风格,这对于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是至关重要的。中国文化里的有些因素严重阻碍创新思想,比如中庸之道让人平凡;过分强调集体利益忽视个体利益打击个人创造积极性;不重视私有财产和知识产权保护使创新者利益受损;不求细节、急功近利导致粗制滥造等。

转贴于  国民收入、社会福利因素的影响。总部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06年~200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瑞士、芬兰、瑞典和丹麦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前四名,中国名列第48位。这四个国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国民收入都很高、社会福利制度都很好,说明高工资和高社会福利不会阻碍创新和竞争力,相反有正面的促进作用。迈克尔.波特认为国家竞争力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要素禀赋、需求情况、相关行业和支持行业以及公司的战略、结构和竞争。这四国家在要素禀赋、需求状况方面都不占优势,说明他们强大的竞争力来源于相关行业和公司竞争能力。

这个问题可以做以下解释。随着国民收入提高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人们有更多的收入用于教育、医疗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得以提高。而企业由于用人成本较高,无法实行低价竞争的策略,只能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核心竞争力。而我国的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长期依靠压低工人工资来降低成本,采用低价竞争策略。带来的恶果是,一方面导致大量的贸易摩擦;另一方面不愿在技术研发方面增加投入,一旦遇到外部环境变化就面临困境。今年随着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等不利因素,东部沿海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倒闭已经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三、对策和建议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资金相对短缺,科技人才匮乏,研发条件简陋,技术薄弱,技术创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只有针对以上提出的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扭转不利的局面。

政府的扶持是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李时椿(2001)对美日技术创新机制比较认为,政府扶持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杨礼贸(1999)研究了韩国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认为:政府的政策法规是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政府对R&D的支持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应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政府应高度重视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要解决我国文化中创新能力阻碍因素,必须从教育入手,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国民从小养成做事严谨认真的态度,尊重和崇尚创新,逐渐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同时应完善和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加强对私有私有财产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引导和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创新、创造、创意欲望。通过立法的形式提高职工工资,工资增长幅度应高于同期GDP增长幅度,特别是应大幅度提高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职工收入,加快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创新型企业过渡,同时应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措施。

参考文献:

[1]刘显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硕士论文,2002.3

[2]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常朝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J].企业管理,2002,(9):102-104

[5]孟庆伟等:企业创新能力的系统结构[J].科技管理研究,2002,(2)

[6]魏江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界定及其核心能力的关联[J].科学管理,1998.11

[7]顾良丰:基于模块化的企业全面创新学习机制研究.博士论文.2005.4

[8]李时椿:美、日技术创新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宏观经济研究,2001,(10):60~63

[9]潘旭明: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和模式分析.商业研究,2002,(13):14~16

[10]徐 晟:基于灰色模型的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分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5,(8):849

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篇(6)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资金、人才、机制等方面的劣势,影响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因素更复杂一些,有其特殊性的一面。对该问题做一些深入回顾和思考,对促进和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综述

1.技术创新的研究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和概念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从论证技术变革对经济非均衡增长以及社会发展非稳定性影响出发,在1939年出版的《商业周期》(BusinessCycles)一书中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技术创新理论。他认为“技术创新才是资本主义增长的主要源泉。”从那时期,国外技术创新研究经历了半个多世纪。20世纪50年代,由于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技术迅速发展,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并对技术创新的规律进行了研究,这一时期集中体现以非均衡非连续为基本特征的技术变革经济分析。20世纪60年代,研究者开始针对性地系统收集技术创新的案例与数据,并提出对技术创新的专门定义,这一时期,技术创新也引起了除经济学家以外的其他学者(如社会学家)的普遍关注。20世纪70年代初至20世纪80年代初,技术创新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开始形成系统的理论,并对企业经济活动和政府管理政策产生了直接的积极影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技术创新管理是国外管理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界的一个研究热点,被认为是一正在兴起的研究领域。

关于技术创新概念的界定很多,主要的观点有:

索罗在1951年发表的《在资本化过程中的创新:对熊彼特理论的评论》一文中提出技术创新的两个条件,即“新思想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这“两步论”,被认为是技术创新概念界定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伊诺思在其《石油加工业中的发明与创新》一文中对技术创新所下的定义是“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这些行为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度计划、招用工人和开辟市场等。”技术创新方面的著名学者费里曼在1982年的《工业创新经济》修订本中明确指出“技术创新就是指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缪尔塞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对技术创新概念和定义上的多种主要观点,搜集了多篇论文,并做了系统的整理分析后,将技术创新定义为:“技术创新就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

2.技术创新理论研究

(1)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的关系研究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竞争会促进技术的变革。而熊彼特则强调垄断在创新中的巨大作用,认为市场垄断地位是企业承受与创新相关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先决条件,“大企业是技术进步最有力的发动机。”对于企业规模和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卡米恩(Kamien.M);施瓦茨(Schwartz.M)、谢勒尔(Scherer)等提出两个假设:①大企业会促进创新而小企业则会妨碍创新;②不完善竞争的市场比近乎完善竞争的市场更有利于技术的变革。此后,各国研究者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上述两个假设进行了考察,结果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支持熊彼特的大企业创新观点,另一种则拥护古典和新古典的观点,即竞争驱使下的中小企业能最有效推动技术创新。

1967年曼斯菲尔德通过对一些产业的实证分析,发现技术创新与垄断的关系因产业的不同而不同。纳尔逊(Nelson)也得出同样结论,认为熊彼特关于垄断有利于创新的理论是一个阈值理论,即企业的规模超过一定阈值后,企业规模与创新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而且这一阈值随产业不同而不同。

(2)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

目前,许多学者几乎都把创新能力看成是一个由若干要素构成的、综合性的能力系统,是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能够实现,并完成技术创新行为的诸种内在要素的总和。由于各自分析问题的视角不同,对技术创新能力要素的分解方式也各有差异企业传统的创新能力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能力,以及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创新能力方面的研究。从文献来看,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可以分成四类:企业创新的静态能力、投入产出能力、过程能力、综合能力。

①企业创新的静态能力实际上是创新的基础能力,如AbernathyandClark(1985)把企业创新能力分为11项能力,即技术的设计与实施、生产系统与组织、(劳动、管理与技术)技能、供应商关系、资金设备、知识与经验基础、客户关系、市场声誉、销售与服务渠道、用户知识和用户沟通模式。这是一种事前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

②企业创新的投入产出能力是一种宏观的创新能力,以得到广泛应用的“奥斯陆”技术创新统计法为代表(Scheirer,Mansfield,1980;Bound,1982;OECD,1993)。这种方法强调输入和输出指标,而不是创新内部过程的描述,是对企业创新进行宏观绩效分析的较好方法。这是一种事后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

③企业创新的过程能力研究主要以技术创新过程为对象,测量和收集创新过程的各种信息,从而达到调整创新活动、提高创新绩效的目的。这方面的研究以Chiesa等(1996)为代表,其创新能力模型包括二个维度,即创新过程和创新产出绩效,其中核心过程有四个:新概念产生、产品开发、工艺创新和技术引进;并通过计分卡和深度审计二个层次进行评估。

④企业创新的综合能力是集投入产出能力和过程能力于一体(陈劲,耿雪松,RichardSmith,1997),更好地反映企业创新的当前实际能力和绩效。

(3)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潘旭明(2002)从网络环境下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他认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很多,在传统条件下主要是企业的技术基础、经济条件、人员素质等。在网络环境下,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影响的因素除了传统因素外,还应当关注企业的社会网络和信息管理能力。徐晟(2005)应用灰色系统模型和方法,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问题进行了灰关联的静态和灰色GM(1,N)协调模型动态分析,找出了严重制约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技术改造经费支出、研究与实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平均每个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及企业资金占经费筹集比重等。

池仁勇(2003)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效率主要由企业内部因素决定,如企业制度、内部职能部门的协调性、创新方式的选择等。而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只能是改善宏观市场环境,政府的补贴和税收减免不是技术创新的真正动力。

通过以上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成果的回顾,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主要有:政府扶持、企业规模、市场结构、研究经费、创新意识、研发人员决策、领导重视等内外因素。除此以外,笔者认为影响企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深层次因素有两条:一是文化因素;二是国民收入。

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是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的共同体现。西方文化强调对个人的价值和权利的尊重,对私有财产权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创新意识和热情。西方文化中另外一个重要特征是注重事物的细节、严谨认真的风格,这对于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是至关重要的。中国文化里的有些因素严重阻碍创新思想,比如中庸之道让人平凡;过分强调集体利益忽视个体利益打击个人创造积极性;不重视私有财产和知识产权保护使创新者利益受损;不求细节、急功近利导致粗制滥造等。国民收入、社会福利因素的影响。总部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06年~200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瑞士、芬兰、瑞典和丹麦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前四名,中国名列第48位。这四个国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国民收入都很高、社会福利制度都很好,说明高工资和高社会福利不会阻碍创新和竞争力,相反有正面的促进作用。迈克尔.波特认为国家竞争力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要素禀赋、需求情况、相关行业和支持行业以及公司的战略、结构和竞争。这四国家在要素禀赋、需求状况方面都不占优势,说明他们强大的竞争力来源于相关行业和公司竞争能力。

这个问题可以做以下解释。随着国民收入提高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人们有更多的收入用于教育、医疗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得以提高。而企业由于用人成本较高,无法实行低价竞争的策略,只能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核心竞争力。而我国的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长期依靠压低工人工资来降低成本,采用低价竞争策略。带来的恶果是,一方面导致大量的贸易摩擦;另一方面不愿在技术研发方面增加投入,一旦遇到外部环境变化就面临困境。今年随着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等不利因素,东部沿海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倒闭已经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三、对策和建议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资金相对短缺,科技人才匮乏,研发条件简陋,技术薄弱,技术创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只有针对以上提出的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扭转不利的局面。

政府的扶持是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李时椿(2001)对美日技术创新机制比较认为,政府扶持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杨礼贸(1999)研究了韩国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认为:政府的政策法规是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政府对R&D的支持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应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政府应高度重视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要解决我国文化中创新能力阻碍因素,必须从教育入手,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国民从小养成做事严谨认真的态度,尊重和崇尚创新,逐渐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同时应完善和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加强对私有私有财产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引导和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创新、创造、创意欲望。通过立法的形式提高职工工资,工资增长幅度应高于同期GDP增长幅度,特别是应大幅度提高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职工收入,加快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创新型企业过渡,同时应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措施。

参考文献:

[1]刘显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硕士论文,2002.3

[2]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常朝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J].企业管理,2002,(9):102-104

[5]孟庆伟等:企业创新能力的系统结构[J].科技管理研究,2002,(2)

[6]魏江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界定及其核心能力的关联[J].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管理,1998.11

[7]顾良丰:基于模块化的企业全面创新学习机制研究.博士论文.2005.4

[8]李时椿:美、日技术创新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宏观经济研究,2001,(10):60~63

[9]潘旭明: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和模式分析.商业研究,2002,(13):14~16

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篇(7)

陕西是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现有各类科研机构1061所,其中省部级独立科研院所、国家与省级重点实验室、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资源非常丰富;高等教育、科教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共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陕西科技人员众多,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前列,科技成果层出不穷。这些优势为提升陕西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尽管陕西综合科技力量强大,但是陕西在评价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人均GDP排名中仅位于26位(2005年),由此不难发现陕西经济在全国各地区排名严重滞后,可见陕西经济发展状况与科技实力很不合拍。表现在科技资源共享、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暴露出了诸多问题,特别是企业、研究院所和高校各行其是、严重脱节。当前必须要加强陕西科技资源共享,实施科技资源共享战略,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科技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转变”的目标。实践证明,科技资源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国家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保障和物质支撑,而高科技企业创新能力又是先进生产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本论文着重来研究“加强陕西科技资源共享,提升陕西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促进陕西科技发展以及提升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映西科技资该共李存在的问.

1.1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不够完善

科技资源共享的本质就是资源的合理流通和优化配置,而科技资源共享的有序建设和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共享机制的建立。根据国际经验,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要达到3%以上,高技术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应该达到1既以上。而我国企业的这个比例很低,2003年只有0.75%。陕西省的许多被列为高科技的企业甚至没有专门的技术开发机构,其中的多数更没有开展技术开发活动,产品技术完全依赖于引进,而对引进的技术并没有促进其进行消化、吸收或者创新,更有很多企业仅仅只从事高科技产品的销售业务,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没有任何的科技含量。在这种状况下企业根本就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怎么能够具备创新能力、具备竞争力呢?而我们国家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科研、产品开发和生产系统彼此隔离、相互脱节、条块分割、部门垄断的状况对于科技资源共享影响严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科技资源流动共享机制尚不完善,限制了创新要素的流动和共享。

陕西具有非常丰富的军工科技资源,高校研究资源,这些单位它们真正具备引进技术、消化技术的创新能力,可是地区内部、产业内部由于缺乏协调,虽然科技资源比较丰富,但引导和动员更多社会资源投入科技创新的市场机制尚未建立,也就是科研院所和企业严重脱节。由于技术创新存在诸多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生产企业因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采取了跟踪模仿、技术完全引进的做法,缺乏以科技进步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规划。而这样的造成科技资源不能充分共享、科技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低下,制约了创新要素的流动,严重地阻碍了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

1.2高校、科研机构科研资源利用率低下

大量的技术专利、科研成果、科技情报等科技资源,离散地分布在不同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情报机构和政府部门,使得从事创新活动的高科技企业和个人无法快速有效对这些资源进行引用和开发。根据有关报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有些大学每年发表的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数量甚至超过美国一些名校。但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有8既的国际论文却分布在低引用区和零引用区,这表明作为重要创新要素之一的科研院所,包括高等院校内设科研机构,未能受到市场机制的有效牵引和驱动,造成大量的专业科技人才沉积,知识应用水平不高,实用技术推广普及率低下。由于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间的创新链条尚未真正建立,缺乏将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应用有效衔接起来的运行机制,长此以往,必将严重影响到高校、科研结构等创新资源丰富的陕西地区的科技创新的局面。

高校与科研机构绩效考核机制过于单一。政府和高校人事管理机构设计教师职称认定绩效考评的主要指标为科研工作量,科研工作主要组成为纵向课题和各级刊物发表的论文,如此的考核指标对教师的科研方向是个错误的导向,误导教师仅仅为评定职称而关起门来完成科研任务,为了完成科研工作量而写论文、写报告,这样的研究自然失去市场实际应用价值,也大量的耗费了教学与科研人员的有限精力,容易形成学而无用的不良的学术风气。

而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课题多来源于政府计划项目。使得研究是为计划和完成任务而研究,而不是面对市场的需求,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成果很少。同时,高校和科研机构游离于企业之外,缺乏转化资金和中间试验环节,而企业没有研发能力,导致本应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业技术进步缓慢。科技成果难以有效转化导致科技人员所具备的潜能不能正常发挥,是对科技人力资源严重的浪费。

2加强科技资洲共享,提升映西离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政府、企业、高效和研究机构是科技资源共享的利益相关者,要推动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技资源共享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各利益相关者在科技资源共享中如何作为则是需要研究的重点。

2.1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

政府应采取有力政策措施,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把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作为科技创新的重点环节来抓。进一步研究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和有效工作机制,狠抓落实。要产学研互动,多渠道、多层次地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开发新产品。

一是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中的支持和引导作用,由政府为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交叉提供信息,政府协调组织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联合,组建行业技术联盟,形成广泛的、多层次的创新合作机制。二是建立成果共享及转化平台。由政府引导,依托高科技企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争在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是在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取得更多突破。

2.2发挥企业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资源共享

开放式研发平台是整合科技资源、实现技术突破的至关重要的途径。开放式研发平台要求企业在产学研科技资源共享中处于主体地位,即构建以用户为主导的紧密型产学研合作模式,其特点是确立企业出题、企业出资、企业决策、企业获利、企业参与全过程的合作模式。有效的产学研合作一方面要充分实现产、学、研三方的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要处处体现企业的主体地位,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和主导能力是能否保证和提高合作效率的决定性因素。

用户主导紧密型产学研合作模式之所以有效,正是因为它满足了这两个基本要求,在合作过程中,参与合作的利益主体定位明确,通过高科技企业主动出击,企业主导全过程(包括基于企业需求选题、提供全部或者大部分经费以及参与整个研究过程),由企业自身主持技术和产品的总体设计,通过自身对技术方向和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把技术构架进行分解(或者对产品技术提出要求),并以合适的价格在大学或研究机构中找到合适的单位和人才,再将各项技术进行突破整合在一起,在合作中产生企业所需的成果,最终应用到产品中去。

2.3创新管理科研活动,促进高校科研成果共享

首先,高校应与时俱进地改革和完善教学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指标侧重于横向课题研究即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发的项目,使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尽快从旧的科技管理体制“重成果、重论文、重评奖、轻知识转化”的误区中走出来,也使教师从单纯的论文写作中走进高科技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同企业联合进行科研开发。

其次,大学的纵向课题也要结合陕西的产业结构特点和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结合本校的学科优势,从而确定一批重点突破的科研领域和项目,鼓励教师进行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第三,高校要建立鼓励发明创造的长效机制,设立科研创新基金,鼓励支持科研人员将具有创新水平的项目及时与企业联动,促成发明或实用新型技术不断产生,并大力推动其产业化。第四,大学可以邀请政府、企业家共同举行产学研合作论坛。通过系列活动,与地市签订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协议,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一方面有利于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同时也有利于高校培养出应用型的专业性人才。

这样以来教师的科研项目来源于企业、市场的需求,来源于陕西经济发展的需要,科研成果又回馈于企业与市场并接受企业与市场在实践中论证,不断地修正和完善并最终成功地实现产业的转化。产业与科研的有机结合能够激发教师的研究潜能并调动其研发的积极性,同时其研发成果的转化也能进一步提升陕西高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推动陕西经济发展向科技型、集约型迈进。

2.4以市场为导向,促进研究机构科技资源转化一方面科研机构包括军工研究院所应切实转变旧有的分割独立的观念,主动融入到市场经济建设和科技事业发展之中。通过政府协助,邀请相关的经济学家、企业家了解自身的科研能力,同时也要了解市场发展动态,主动向企业寻求研发项目,建立产研合作基地:另一方面,加快科研院所研究成果产业转化。根据市场的需求对自身的研发成果进行改进,并及时向企业进行宣传推广,积极寻求研发转化的合作机遇。

陕西特别是西安地区大学、科研机构众多,能够为技术创新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试验、检测等技术设备。通过科技资源共享进行技术创新,能够使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因直接结合市场的需求而更具现实意义:也减少了各种资源的重复投入,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高科技企业单方面研发的成本和技术创新的风险,加速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从而使企业的产品及时投入市场,增强陕西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部专题研究组.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调研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4

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篇(8)

一、引言

创新国际化是指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或直接建立国外R&D机构以及建立国际技术联盟等形式将技术创新活动扩展到国外,以创新资源获取的全球性、创新人才国际化、创新组织网络化为特征的技术创新范式。它使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与外部组织之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知识交易网络。企业可以更广泛地借助组织外部的知识和信息源构建自己的技术知识结构。

理论研究可以深入分析创新国际化发展的机理和规律,全面认识创新国际化的生态环境,准确把握和测度创新资源国际分布、流动和全球配置的动态与趋势,这样才可以制定适宜、有效的国际化路径和政策。尽管目前常州市企业创新能力仍然较弱,技术创新国际化程度仍然较低,但仍然能在恰当的理论指导下,实现技术上的跨越和赶超。

二、常州市创新国际化发展中的理论基础

(一)创新国际化折衷理论

邓宁提出的一种具有影响广泛的关于跨国公司和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称为折衷理论。获得、利用及开发三种关键的优势是企业跨国投资的主要目的,其中包括区位优势(Location advantage)、所有权优势(Ownership advantage)、和内部化优势(Internal advantage)。

常州市科技型企业可以通过创新国际化战略来获取上述三种优势。首先,东道国技术资源丰富,常州市企业通过走出去战略可以充分享用这一重要资源。各国和各地区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技术领域也各有不同,如日本筑波科学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硅谷、英国剑桥的科学园区等。通常,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优势包括丰富的高级研发人才、领先的科技资源和最新前沿资讯等。这样,实施创新国际化战略有利于常州市科技型企业引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层次研发人才,解决当前困挠常州的高级科技人才匮乏的问题;有利于跟踪科技强国的研究开发最新成果,捕捉各行业发展前沿资讯,整合各种有利资源;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的研发资源便捷地利用,更容易获取发达国家和地区技术集聚所产生的输出效应,促进边做边学的机制产生,在知识和技术两个方面加强积累,最终能够实现持续发展,长期竞争优势亦由此产生。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国际市场竞争已经逐步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的供应链竞争时代,常州市企业急需通过所有权优势提升在整条供应链的地位。

目前,常州市企业大部分仍处于供应链中的最低端,只能从中赚取极低利润,并且受供应链中的其他企业制约比较严重。通过创新国际化战略,企业逐步从低端迈向中端甚至高端,从加工为主转向研发和品牌营销,最终才能提升企业的所有权优势。长期的对外开放和以技术换市场的失败经验表明,单纯的外部市场的交易关系并不能保证技术创新水平的逐步提高。内部化优势旨在以企业的内部市场替代外部市场,只有在企业内部建立市场,才能更好地解决不能保证供需交换正常进行的问题。因此,常州市政府必须推动科技型企业积极实施创新国际化战略,通过中外合作、独资、中外合资等形式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设立研发机构,或者通过兼并和收购国外科技型企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建立企业内部市场,克服外部市场上的交易障碍,获得先进技术,增强内部优势。

(二)创新国际化小规模技术理论

1977年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刘易斯·威尔斯在其发表的《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一文中率先提出了小规模技术理论(Theory of Small Scale Technology)。小规模技术理论是基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研究而形成的,主要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企业与国外发达国家公司竞争时表现出来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拥有在民族产品生产上的竞争优势;其次是拥有为小市场需求服务的劳动密集型小规模生产技术;最后是实施产品低价营销战略。

小规模技术理论认为,即使是业务范围和企业生产规模不大、技术水平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企业,也能够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和经营来参与国际竞争,增强竞争优势,这摒弃了原来那处认为只有垄断的技术优势才能打入国际市场的错误观点。常州市企业应该以此为签,积极寻找自己的切入点,打入国际价值链的中上游。

(三)创新国际化技术本土化理论

基于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投资行为的关注,众多产业学家和经济学家从多角度进行了分析,其中英国经济学家拉奥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本土化理论”。根据他的分析,对科技不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优势的最重要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处于其特定的环境中,技术升级亦是在此种环境中进行,这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创新环境有显著不同,主要是要素成本与质量有本质区别;其次,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对于商品有其自身的特殊偏好和需求,为了更好地迎合当地的消费需求,这些国家的跨国公司通过对进口的技术和产品进行本土化设计和改造,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创新,并且对于市场的把握可以看作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另外,对于产品的本土化改造,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相对于发达国家的企业来讲从生产成本上看更具有优势,在小规模生产中,成本更低,经济效益更好;最后,正是因为技术上的劣势,使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把相当大的精力投入对市场的研究之中,通过准确地细分市场,开发出与名牌产品特征不同的具有差异化的消费品,通过在较大的市场中准确定位自身的立足之地,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完全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目前,常州市的大部分企业仍以技术引进、模仿、吸收为主要的技术提升手段,基础性、原创性的技术创新极少,这点从企业申报的专利大多集中于新型实用型专利可以看出。这些企业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后,通过对产品市场需求调研,根据国内消费者的需求适当的改造、消化和创新,使生产出的产品贴近我国的生产制造能力和价格、购买能力和消费偏好、产品质量,这使得一部分产品比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品更具竞争力。该理论有助于常州市企业重新审视自已的竞争优势,使他们更容易理解从技术模仿中如何寻求竞争优势,进而形成自身的特色,在与国际性的大企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创新国际化产业升级理论

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开始加速增长,这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经过经济学界的深入研究形成了创新产业升级理论。该理论表明,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发达国家相比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发达国家企业致力于引导技术发展的潮流,表现为大量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和处于尖端的高科技领域;而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是利用其特有的“学习经验”和组织能力,目的是掌握和发展现有的生产技术,所以并没有表现出很强的研究与开发性。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阐述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外投资的结构,特别关注新兴工业化地区,国家由发展中转变为发达、产业由传统转变为高技术的变化趋势。这一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促进技术创新与积累、提升产业结构和加强国际竞争力等众多方面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这将为研究常州市企业创新国际化战略奠定理论基础。“十一五”期间,常州市国民经济总体呈现高投入、高增长、高效益的发展态势,但民营经济仍是常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国际化程度仍然不高。因此,灵活运用创新产业升级理论并结合常州企业实际情况,不断激发企业做大做强、向外向型、科技型方向发展,不断提高技术创新和国际化能力。

(五)创新国际化资源基础理论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安蒂思·彭罗斯教授认为,“企业既是一个管理单元又是一个综合了长久以来由管理决策确定的生产性资源的集合体,企业成长动力的源泉恰恰是企业内部的资源。”这位经济学教授通过建构“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强调了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作为企业成长基础的突出特征和功能,揭示了企业成长的内在动力,并把资源作为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企业间的竞争,更关注他们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获取、配置和整合能力,而不是其竞争规模。因此,常州市企业实施创新国际化战略时,应当以资源的获取、配置和整合作为重点工作,从而提升技术创新国际化战略的效果。

其于上述观点,常州企业的创新国际化发展若想取得理想成绩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常州市企业必须在全球范围内获取有效的创新资源。资源的投入对于各种层次的技术创新都是非常必要的,在全球范围内识别有利资源,并获得这些资源是成功实施常州市创新国际化战略的关键因素。从微观层面即企业角度来看,较好地利用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特有资源,与东道国企业开展交流,充分配置企业资源,促进创新活动的产生和扩散是企业创新国际化成功的关键;其次是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技术创新资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常州市企业需要不断强化其特有的企业文化和价值体系,使公司自身的技术资源与外部创新资源熔合来实现更大的竞争优势。有限的资源通过资源配置可以实现物尽其用,使企业创新成本降低,增强企业创新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效果;最后是整合全球范围内的创新资源。对创新增值活动的全球性整合是全球竞争的本质。整合是一个企业战略的关键维度,随着企业在价值链中角色的逐渐复杂化与交叉化,整合有限的资源对于企业来说越来越重要。基于此认识,将企业拥有的资源与企业外部可获取资源成功地进行整合,是常州市本土企业由创新优势资源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的必经之路。

三、结束语

创新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这要求常州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化带来的机会,与此同时规避国际化的风险。这就要求深入研究创新国际化发展的机理和规律,全面认识创新国际化的生态环境,准确把握和测度创新资源国际分布、流动和全球配置的动态与趋势,制定适宜、有效的国际化路径和政策。

参考文献:

1.龚绍林.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国际化趋势及我国对策[J].当代财经,1996(12).

2.陈菲琼,虞旭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自主创新的反馈机制研究:以万向集团OFDI为例[J].财贸经济,2009(3).

3.朴抱一.知识力密集型企业——华为20年启示录[N].中欧商业评论,2008(3).

4.陈劲.创新全球化——企业技术创新国际化范式[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篇(9)

远德玉教授是我国较早开展技术论研究的学者,在30年的技术论研究生涯中,率先提出“技术是一个过程”的观点,在《论技术》、《技术选择论》等著作中,同陈昌曙教授一起全面阐述了技术的动态过程论思想。在同日本学者进行比较技术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了技术过程论思想,并结合国内技术创新实践,拓展了技术过程论思想,开辟了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新领域。今天,比较全面地回顾和评述远德玉教授技术过程论思想的发展历程、主要贡献和理论特色,对于我们将来能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从事技术论或技术哲学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技术过程论的研究脉络

远德玉教授,1934年4月13日出生,辽宁省台安县人。1953年毕业于阜新煤矿学校,同年考入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采矿专修科学习。大学毕业后,留校做院刊的当时,陈昌曙教授写成的科学家故事经常在院刊刊登,“文化大革命”中远德玉教授因此曾被指责为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树碑立传而受到批判。WwW.133229.cOm不过,也正是在这个时期,远德玉教授开始接触科技史,阅读了一些科技史的书籍,并进一步对科技史产生了兴趣。1970—1975年,远德玉教授在采矿系教改组工作,其间对工程技术的一般规律进行了探讨。

粉碎“四人帮”后,东北工学院成立了自然辩证法研究室,1978年春,远德玉教授来到自然辩证法研究室工作。1979年4月,远德玉教授参加了在华中工学院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技术史学术会议,并向会议提交了论文《科学技术史中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同年,远德玉教授到北京图书馆查阅资料,在查阅日文杂志时,发现了日本《技术与人间》杂志刊登的关于技术论方面的文章。在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资料室同志的帮助下,他详细查阅了相关的日文书籍。回到学校后,远德玉教授向自然辩证法研究室的老师汇报了关于日本技术论的研究动向。接着,他又同懂俄文和略懂英文的同志去北京,查阅并复印英文、俄文、法文资料,专门组织有关老师翻译,后来结集出版,这便是1980年第5辑《科学与哲学》(研究资料)。该辑研究资料对国外有关技术论、技术科学、技术史与技术管理方面的文章进行了介绍,成为全国最早发表技术论的译文集。后来,远德玉教授还同自然辩证法研究室的其他老师编译了1985年第2辑《科学与哲学》(研究资料),对国外技术哲学的发展概况、技术论的历史争论等进行了介绍。

1981年11月,远德玉教授参加在苏州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技术史学术讨论会,提交论文《技术是一个过程略论技术史与技术论研究》,首次提出了技术是一个动态过程的观点。1982年,远德玉教授在《技术是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的文章中认为,应该把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需要从不同角度开展技术论的研究[1]。1983年,远德玉教授完成论文《关于技术本质属性的探讨》,该文从过程论的视角分析了技术的本质和属性[2]。1984年10月,第三届全国技术史会议在安徽黄山举行,远德玉教授向会议提交了题为《历史中的技术》的论文,分析了不同时代技术的各自存在方式和存在特点,明确提出技术概念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3]。

1986年,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远德玉教授与陈昌曙教授合著的《论技术》一书,该书进一步论证了技术是一个过程的观点。在该书的后记部分,作者这样写道:“它虽然由我们执笔完成,但应该说这是东北工学院自然辩证法研究室集体智慧的结晶。……日本技术论学者的著作给了我们很大启发。特别是日本帝京大学教授、东北工学院名誉教授星野芳郎先生的著作和思想给了我们很多教益”[4]323。在此,远德玉教授明确表述了他的技术论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也许是由于受到日本技术论影响较深的缘故,远德玉教授比较主张用“技术论”而不是用“技术哲学”来表示自己的研究成果[3]。

1986—1989年,陈昌曙教授、远德玉教授等同日本学者星野芳郎、林武等开展了“中日技术发展与辽宁技术改造战略思想研究”,这是他们与国外学者合作研究的第一个课题,《中日企业技术创新比较》是中方研究报告,由日本文化交流基金资助,东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星野芳郎则以“中日技术发展的政治经济背景”为题完成了研究报告并在日本出版,1995年,日本文化交流基金资助出版了该书的中文版《技术发展的政治经济背景》。中日双方的比较技术研究,加快了中国学者对日本技术论的了解,同时也促进了远德玉教授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深入研究。此后,他陆续承担辽宁省和沈阳市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证和对策研究,并开展校企之间的合作研究。

1990年4月,陈昌曙教授与远德玉教授共同完成《技术选择论》一书,由辽宁人民出版社于1991年出版,远德玉教授执笔完成“企业在技术选择中生存和发展”、“技术发展战略的选择”两章的内容,在该书中,他初步区分了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提出企业技术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如何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实现经济增长,即做到技术创新[5]。

1991年,陈昌曙教授主持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和能力研究”获得批准,远德玉教授是主要的完成人,1993年结题报告完成。但由此启动的技术创新研究却一直继续下来,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1994年,远德玉教授开始招收“技术论与企业技术创新”方向的博士生,在他的指导下,先后完成16篇“技术论与企业技术创新”方向的博士学位论文(到2007年9月,共有23名博士生毕业)。

2001年,远德玉教授承担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基金课题“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2004年8月结题。该课题对技术过程论思想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在技术过程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技术与产业的关系,从而把技术、产业技术、技术创新与产业联系起来。2005年末,远德玉教授同丁云龙、马强共同完成国家“十五”出版重点选题《产业技术论》,对产业技术这一技术的最终状态进行了整体的深入研究。

二、 技术是一个动态过程

关于技术是一个动态过程的观点,是远德玉教授在1981年参加第二届全国技术史学术讨论会时提交的论文《技术是一个过程略论技术史与技术论研究》中首次提出来的。1982年,远德玉教授在《技术是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的文章中提出,把技术列为科学的一个层次是不妥当的,需要从技术的角度来研究技术与社会、生产、经济、哲学的关系,我国也应该像日本、苏联和美国技术界、哲学界对技术的整体研究一样,把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从不同角度大力开展技术自身规律的探讨,即开展技术论的研究,包括技术体系学的研究和技术社会学的研究两个方面[1]。

技术是一个过程的思想,是理解技术本质属性的关键。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这个命题提出后即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评。有的学者认为,说技术是一个过程不过是一种空泛的议论,难道一切事物不都是过程吗?说技术是一个过程又有什么确定的、特殊的意义呢?对此,远德玉教授在许多场合都进行了回答。1984年10月,第三届全国技术史会议在安徽黄山举行,远德玉教授向会议提交了题为《历史中的技术》的论文,分析了原始时代、工匠时代和近代技术的各自存在方式和存在特点,提出技术概念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它本身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对技术的不同理解,是由于技术形态的不同引起的;不同时期人们侧重于技术的某一形态,便产生了不同的技术理解。该文可以看做是对三年前提出的技术过程论的补充,也是对技术过程论批评者的回答。

远德玉教授提出,技术是一个过程是在对既已存在的有关技术的定义分析基础上作出的。既已存在的定义往往是从一个侧面对技术作的“静态分析”,通过对技术的静态分析,认识构成技术的要素,对于理解什么是技术是有益的,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可以着重从某一种要素来说明某种类型的技术活动。然而,这些说法只是指明了技术的某一个方面,而不是技术的全部,也不是技术的本质。技术乃是一个由诸多要素构成的、有内在联系的系统,而且是一个动态系统,是作为过程的技术[4]52-53。“技术作为一个系统,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这是认识技术本质时的基本观点,而且也是符合现代系统论的思想的。”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任何一个系统都有输入和输出,输出是输入的结果。技术作为一个系统输入的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在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运动过程中,经过处理和控制,输出的是经过加工改造了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技术系统的基本功能就是在于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转变。而物质、能量、信息的变化和运动都需要时间的积累,都要有一个演化过程,因此,“技术必然是一个动态系统”。只有把技术如实地看做一个系统或过程,才能揭示技术的本质和特征,并且为技术论的研究打开新的局面[4]55。

在1992年全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研讨会上,远德玉教授发表《技术创新的工艺性研究》一文,又对有关技术是一个过程的非议进行了公开回答。文章指出:“当科学技术成果商品化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并广泛开展技术创新研究之后,技术过程论似乎是可以接受的了。技术本来就是表现为多种形态的,知识形态的,物化形态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潜在的和现实的,从发明到一品技术再到多品技术。技术形态的转化就是它向生产力的转化过程,也是技术本身的不断完善化过程。……技术之所以需要和可能进行创新,就是因为技术本来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技术创新实质上就是在技术原理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技术形态的转化过程。”[6] 因此,“对技术作静态的考察,只是关注技术的一种形态,或关注技术的一个要素,或关注技术的最后结果,因而是片面的。当然,这里绝没有否定静态考察的价值。在特定条件下技术便有特定形态,对特定形态的技术作静态考察是必须的,但它所考察的并不是技术的全部,技术的全部乃是多种技术形态的总和”[3]。

在《论技术》一书中,远德玉教授对技术是一个动态过程的含义进行了三方面概括。①技术是指发明、设计本身就是一个从无形技术向有形技术转化、从潜在技术向现实技术转化的过程。全面理解技术,必须看到无形技术与有形技术、潜在技术与现实技术在动态过程中的统一。无形技术与有形技术、潜在技术与现实技术只是技术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它们各有其自己的特点,如果只对技术作静态分析,就会引发关于技术本质的各种争论。②技术是指技术软件与技术硬件只有在动态过程中才能结合起来。技术软件是在同硬件的结合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也只有在同硬件结合的过程中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技术系统。因此,技术是软件与硬件在动态过程中的统一。③技术是知识、能力、物质手段不断更新的过程。在人和自然的相互作用中,人们有目的地使知识、能力、物质手段结合起来变革自然,创造出人工物;在人们创造人工物的过程中,又会总结前一阶段的经验,从而产生出新的知识,积累新的经验,获得新的能力。如此不断反复和反馈,技术就不断进步,由低级发展到高级[4]62-65。在《技术过程论的再思考》一文中,远德玉教授对技术是一个过程又增加了一条概括,即:技术是目的与手段在动态过程中的统一。技术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是人为所设定的目的寻求手段的过程,又是有了手段寻求新目的的过程。目的与手段的矛盾是技术实践活动中的基本矛盾,二者的统一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统一,由此才有技术形态的不断变化,并可以说明技术发展是一个无限的历史过程[3]。

基于以上的分析,远德玉教授在新近出版的《产业技术论》中进一步把技术的基本内涵概括为:技术存在于动态过程中,技术是一种过程性的存在。这样的概括有助于把技术是过程性存在同技术是实体性存在、知识性存在和活动性存在区别开来[7]7。远德玉教授曾经提出,关于技术的存在形态,人们往往只注意了技术的结果,并把技术的结果看成是技术本身。这样的后果是把技术看做一种静止的实体。正像人们只能从新陈代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生命的本质一样,人们也只能在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相结合的过程中了解技术的本质。必须把技术看做是人类从主观到客观的一种实践活动,技术是一个人类实践的动态过程,技术在人类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才体现出自己的面目[2]。总之,技术不仅存在于发明活动和过程中,还存在于技术创新活动和过程之中,更存在于生产与产业活动过程之中。如何把发明与创新、技术与生产统一起来理解技术,则是当代技术哲学与技术社会学研究的重大课题[7]5。

三、 作为中日技术发展比较的引申与技术动态过程

的展开的技术创新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是开展中日技术发展比较的结论,更是技术过程论的逻辑结果。

早在1983年7月,东北工学院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就特别邀请日本帝京大学教授、技术评论家星野芳郎来华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讲学,以便深入了解日本战后技术发展的历史经验。1986—1989年,陈昌曙教授、远德玉教授同日本学者星野芳郎、林武等开展了“中日技术发展与辽宁技术改造战略思想研究”,中日双方学者通过多次互访与多次到中日企业生产现场的考察,较为深入地了解了中日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在《中日企业技术创新比较》一书中,远德玉教授介绍了研究得出的几点基本结论:一是中国在技术、经济上与日本以及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二是中国与日本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主要地表现在批量生产技术的落后以及基础技术的落后;三是技术存在着不同的类型,只有企业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依靠改良提高型技术,才能有力地促进经济腾飞[8]3。根据日本学者森谷正规对技术水平和技术开发能力水平的界定[9],远德玉教授把技术水平和技术开发能力水平的总和称做技术实力,提出技术实力可以用发明的潜力和水平、样品制造技术的潜力和水平、开发的潜力和水平、批量生产技术的潜力和水平来表征,据此得出结论:中日之间技术实力上的差距是由技术开发的潜力和水平的不同而开始出现的,日本在技术开发的潜力和水平方面大大高于中国,而且在生产技术尤其是批量生产技术方面的水平更是强于中国。中国生产技术的落后突出地表现在基础技术落后,而基础技术是支持整个生产技术的基础[8]17-23。远德玉教授还描述了中日技术实力方面的现实状况:中国在发明能力和水平方面略高于日本,样品制造水平方面不相上下,中国在技术开发能力和水平(即发明成果商品化)方面要低于日本一个数量级,在生产技术水平方面则要相差两个数量级[8]26。产品开发与样品制造是技术创新的前期阶段,其创新能力对后续创新的成功与否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差异性是中日在生产技术方面出现差距的直接原因。因此,从中日技术发展的比较研究,必然会引向对技术创新的研究。

更为重要的是,技术创新是技术过程论展开的必然结论。在技术过程论看来,技术的形态包括:技术构想、技术发明、设计、试制或试验、生产技术、产业技术等。由主观技术构想、创意而产生的技术发明是技术的初始形态,必须经过设计、试制和试验加以客观化、物质化,才能纳入到生产劳动过程中去,成为生产技术。然而,单一的生产技术仍不能实现技术的最终目的,因为它只能完成产品生产的一部分或一个环节,必须有许多与之相匹配的一系列生产技术才能形成产品和服务;只有多种生产技术的综合,即完成生产技术的体系化或形成产业技术,才能实现技术的最终目的[10]。也就是说,技术发明只是技术的初始状态,通过创新使其产业化变为产业技术,成为技术的最终状态,才能真正发挥技术的功能和作用[7]6。由此必然会合乎逻辑地过渡到技术创新的研究,因为技术创新实质上就是在技术原理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技术形态的转化过程。

从过程创新的角度,远德玉教授把技术创新的内容理解为包括技术本身的、经济的以及管理的创新的结合。技术创新首先是技术本身的过程创新,包括技术本身的不断完善化过程,又包括该项技术同相关的一系列技术结合实现体系化的过程;其次是经济的过程创新,包括一系列的经济决策与经济行为的创新;再次是管理的过程创新,它使得生产过程中技术的诸要素、生产力的诸要素得以完善地组织、协调、平衡和配置,实现生产经营系统在功能和结构上的整体优化。只有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使技术变为直接生产力[6]。由于技术创新是一种呈现为某些阶段性的连续的渐进过程,因而研究不同阶段的创新特征、内容和方法,对于人们弄清技术创新的规律和规则,并按照这些规律和规则进行创新,从而缩短从发明到商业应用的时间,就是极为有益的。正因如此,远德玉教授积极倡导进行技术创新的工艺性研究,并提出了创新工艺研究的课题,包括如何对技术的、经济的、管理的三类过程创新的结合及其阶段性的研究,如何认识创新的内容随着创新阶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特点、规律,如何探求创新过程不同阶段所采用的创新方法和手段。

在《技术创新的特质与功能》一文中,远德玉教授提出,技术创新是一种创造自有知识产权包括创造出专有技术、专利技术、商标、商誉等等的技术经济活动,能否创造出自有知识产权是技术创新与单纯的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技术创新过程是多种知识的组合,诸如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产品商标、企业商誉以及专有技术等,只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获得垄断利润,并从自有知识产权的转让中获得收益,也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1]。

技术创新是发明成果在商业上的应用过程,是发明成果发生转化的过程,是技术发明变为生产技术和产业技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技术的目的性在变化,技术的各种要素在变化,该技术与其他技术之间的关系在变化,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发明成果在商业上的简单应用。当产业技术生成变为产业中的技术,并成为产业的一个要素之后,技术的生成与转化过程便结束了,作为技术的创造活动结束了,但又开始了产业的创造过程[7]25。产业技术的系统化不仅要考虑技术本身的结构和功能系统,还要考虑生产要素的供给系统,更要考虑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喜好和习惯等多种要素[7]27。对此,远德玉教授在《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田字型模式与动力机制》一文中,通过田字型转化模型说明,科学原理转化为生产技术需要经历:①横向的三个阶段的转化过程,即科学原理向技术原理的转化,技术原理向技术发明的转化,技术发明向生产技术的转化;②纵向的三种形态的转化过程,即科学形态从科学原理技术原理技术发明的转化过程,技术形态从技术原理技术发明生产技术的转化过程,人的目的性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化过程。因此,从技术发明转化为生产技术是技术的体系化和社会化的过程[12]。

在《产业技术论》一书中,远德玉教授进一步讨论了田字型转化模型中的横向转化过程,认为该过程大致包括如下三个阶段:自然因果性向技术原理的转化,技术原理向技术发明的转化,技术发明向产业技术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只有达到功效性要求的发明,才有了转化为产业技术的可能性;而产业技术才是技术的完善化形态,也是技术体系化的标志[7]16-18。

远德玉教授认为,产业技术是生产技术的体系化,是多种生产技术组成的系统。产业技术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产业技术是体系化了的技术;②产业技术是社会化了的技术;③产?业技术具有直接生产力功能;④与生产技术相比,产业技术是具有独特性的技术。他提出,以为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技术就是产业化了,从而中止了创新过程,将使创新半途而废;以为有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生产技术,只要引进过来不经过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就可以完全应用,就不是真正理解技术创新[10]。因此,正确理解产业技术是完整准确地理解技术创新过程的关键。承认技术过程论,必须承认技术形态论。技术本来就有多种形态,产业技术是技术完善化的形态。只有产业技术,才能制造出产品和服务,并形成现实生产力,真正显示出技术的社会功能。以技术作为整体来研究的技术论(包括技术哲学与技术社会学)如果不研究产业技术,便难以揭示技术的本质、属性和功能价值[7]1。

总之,技术创新不仅是技术产业化的过程,而且是技术商业化和社会化的过程,是这三个过程的统一。技术创新既是按照合目的的自然规律性技术原理进行产业化的过程,又是按社会经济规律的社会建构过程。把技术创新看做是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社会化过程、产业化过程和商品化过程,是技术创新研究视角改变和研究新范式得以确立的方法论基础,也是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同经济学的和管理学的技术创新研究区别开来的标志。

四、 启示

以上简略地回顾了远德玉教授从事技术论研究30年的历程,并对其技术过程论思想进行了简要的评析,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启示。

启示一:坚持研究路径的一贯性才能少走弯路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远德玉教授在谈到《产业技术论》一书的撰写经过时说,一个研究者不能既在东山养鸟,又想去西沟钓鱼,总要有一个比较确定的研究方向,并形成自己的研究路径。研究路径的惯性使得研究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7]1。远德玉教授在30年的技术论研究历程中正是这样走过的。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技术是一个过程”的观点,到把技术看做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并探讨技术的本质属性、技术的社会价值与技术观,再到探究技术论的研究领域与性质;从战后中日技术发展战略思想的比较研究,到中日企业技术创新比较研究,再到产业技术论的研究;可以说,无论是对技术的宏观思考,还是对技术的微观分析,他都坚持了这一基本的研究路径。

启示二:努力追踪国外学术研究前沿才能在一个高起点上展开研究。陈昌曙教授指出,如果不十分重视了解欧美技术哲学发展的动态,不尽力追踪学科前沿,就不可能在前人和他人成就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有新意的见解,乃至几乎不能从事这门学科的研究[13]。远德玉教授的技术过程论思想是在借鉴和吸收日本技术论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所学外语为日语,因此他能够直接阅读的外文文献便是日语资料。早在20世纪20年代,日本就有了“技术论”的名称,40年代前后,围绕技术的本质,日本开展了技术论的论战,因而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技术论资料。通过与星野芳郎、林武等日本技术论学者开展中日技术的比较研究以及阅读日语文献,远德玉教授较好地把握了日本技术论发展的前沿,从而为自己的技术过程论思想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启示三:不断夯实技术史的基础才能拓宽技术论研究的视野。远德玉教授对于技术论的研究是在技术史的基础上展开的,“技术是一个过程”的观点就是在全国第二届技术史学术讨论会上最先提出,并在全国第三届技术史学术讨论会上加以拓展和深化的。他在向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1983年10月)提交的《技术史与技术论》一文中提出,技术论既可以说是技术史的现代化部分,又有时论的特性。技术史和技术论是相互促进的两个独立学科,技术论要以技术史特别是近代技术史作为基础,技术史的研究必将促进技术论的研究。同时,技术论的研究成果,也为明确技术史的研究对象,解决技术史的分期,探讨技术发展的规律性,提供新的思想[14]。在《关于技术创新史研究的断想》(未公开发表)一文中,他更提出不仅要研究发明应用的社会史,还要研究创新过程的社会史,即研究发明成果的产品化史、商品化史、产业化史。因此,只有扎根于技术史和技术创新史的沃土,认真研究历史中的技术和历史上的技术创新,理性地概括我国技术发展实践和我国技术创新实际,才能找到适合于中国的技术发展理论和创新模式,也才能找到适合中国历史发展的技术创新理论。

参考文献:

[1]远德玉,吴明泰. 技术是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n].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通信, 1982-02-10(3).

[2]远德玉. 关于技术本质属性的探讨[j]. 方法, 1983(试刊):69-75.

[3]远德玉. 技术过程论的再思考[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5(6):391-393.

[4]远德玉,陈昌曙. 论技术[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

[5]陈昌曙,远德玉. 技术选择论[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1:107-108.

[6]远德玉. 技术创新的工艺性研究[j]. 自然信息, 1992(增刊):3-6.

[7]远德玉,丁云龙,马强. 产业技术论[m].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5.

[8]远德玉,陈昌曙,王海山. 中日企业技术创新比较[m].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1994.

[9]森谷正规. 日美欧技术开发之战国际技术比较研究论[m]. 吴永顺,陶建明,译.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4:2.

[10]远德玉. 产业技术界说[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2(1):22-25.

[11]远德玉. 技术创新的特质与功能[j]. 求是, 2002(6):50-52.

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篇(10)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国际人力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得以有效的配置。多数海外回国人员经过国外的学习培养和工作锻炼,在创新高效的思维、全球化视野和专业化的技术能力方面相对于本土的人才具有着较大的优势,使其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国际人力资本。相对于在国内学习工作的本土人才,本文将这类拥有海外学习、工作或培训经验的归国人员统称为海归。海归作为一个特殊的智力群体逐渐引起学者关注,而有关海归及其特征的文献仍相对较少。本文以海归高管为载体研究其特征对创新表现的影响,不仅丰富了海归群体对资本市场作用的相关文献,而且为高管团队特征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熊彼特创新理论开启了实务界和理论界对创新的思考,围绕创新的研究迅速增多,包括探讨“人”对创新影响的文献。由于“人”本身的复杂性,致使由“人”引发的研究视角多元化,从个体到团队,从单个特征到综合特征,从人口特征到心理特征等。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广泛,海外背景特征逐渐引起学者的注意,一些学者研究发现拥有海外背景的高管有效促进了国际技术知识的转移。然而技术知识仅是创新的冰山一角,拥有海外背景的高管是否会对创新有更广泛的作用,这引起了我们的好奇。高层梯队理论提出后,针对高管团队特征的影响一直争论不休,然而却鲜见以海归高管为主体的特征影响的讨论。为回答上述问题,弥补现有研究的缺憾,本文将立足于创新投入产出视角,研究的主要问题:海归高管在担任职务、海外经历、专业背景和政治关联特征的不同是否会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产生显著不同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

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最核心的两大理论是社会类化理论和信息决策理论。本文认为:短期内,担任核心高管的董事长或总经理的海归,由于自身的知识背景、文化差异和自身的核心地位、权威影响等因素,对团队成员的认知和行为模式不能很好地把握,容易被社会类化,引发人际冲突,发生社会类化效应,团队成员的不支持不协作行为将严重阻碍企业创新战略的实施;在长期,海归董事长或总经理与中低层管理人员相互了解,逐步接受彼此的行事风格,沟通与配合逐渐增多,任期最初的抵触情绪减少,社会类化理论逐渐不适用,信息决策理论发挥作用。非核心高管则由于地位和权威性与团队成员的差距较小,能够较为平和地在日常沟通与管理中与普通员工保持密切联系,不易被社会类化和排斥,有助于提高企业创新表现。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H1:海归高管中非核心高管相对于核心高管,更有利于促进公司技术创新。高管海外经历大致分为学习和工作两种。海外留学曾是人们出国的主要路径,因此海归天然地被认为接受了海外高质量的教学,培养了创新性思维,掌握了先进专业知识,这些独特优势无疑对企业创新机会的识别,创新难题的攻克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海归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接近世界顶尖技术,对企业技术与世界接轨的作用也就更大。而拥有海外工作经历的海归,虽然可以凭借着在国外企业工作的实战经验切实体会和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建立广泛的国际关系网络,但由于国内外文化环境、治理机制等的较大差异,很可能使其短期内无法将国外系统的管理模式因地制宜地应用于国内企业,更甚者,无法适应国内企业的管理模式,导致较差的经营表现。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2:拥有海外求学背景的海归高管相对于海外工作经历的海归高管,更有利于促进公司技术创新。企业创新倾向于发生在高度专业化的领域,在这些领域高管的相关专业技能很可能成为其一个优势,使他能更好地识别一个好的项目,做出有效的创新投入决策,同时也可以很专业地解决技术困难,提高创新产出。高管团队专业背景的作用很早就受到学者关注,Grimm&Smith(1991)发现,核心高管的专业背景在一定程度会左右企业发展战略的方向[1]。Wiersema&Bantel(1992)进一步发现,具有科学和工程专业背景的高管更倾向于通过创新使企业发展[2]。Subrahmanya(2005)的研究表明,领导者的技术专业背景会激励他们进行技术创新[3]。余恕莲和王藤燕(2014)对创业板企业高管专业背景特征的研究同样发现,技术专业背景不仅促进研发投入,而且提高研发投入利用效率[4]。所以,从创新的技术性特征来看,拥有技术专业背景的海归高管对企业技术创新作用显著,特别是对技术创新投入。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3:拥有技术背景的海归高管相对于没有技术背景的海归高管,更有利于促进公司技术创新。政府掌握着广泛的稀缺资源,左右着部分运作规则,这使存在政治关联的企业更易获得资源和得到保护。如此,政治资源的缺乏显然成为企业一个不容忽视的竞争劣势。Duan&Hou(2014)发现,海归缺乏本地政治关联的劣势致使任命海归CEO反而恶化了公司业绩[5];但Giannettietal(2015)认为,缺乏关系网络的状态使海归有更强的动机追逐利润而非迎合政党,并用实证支持了他的观点[6]。基于本文的研究样本为民企为主体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其中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导,故本文更倾向于认可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创新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傅家骥教授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涉及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可见,创新成功更倚重于企业的内在能力而非外部资源。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H4:无政治关联的海归高管相对于于政治关联海归高管,更有利于促进公司技术创新。

三、研究设计

本文初始样本为先后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402家公司,样本期间为2009—2013年。经手工整理,先剔除了未能成功上市和暂缓上市的公司信息;然后剔除了由于上市较晚而缺少报表信息的21家公司,最后得到创业板379家上市公司2009—2013年的1270个(企业—年份)观测值样本数据。(一)相关变量的定义、含义及计算(二)模型设定为了检验研究假设,我们使用以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Innovationi,t=μ0+μ1Returnee1,i,t+μ2Returnee2,i,t+∑kk=1μk+2Controli,t,k+Year+Region其中,Innovationi,t表示企业i第t年的创新表现,用上述被解释变量表示;Returnee1,i,t和Returnee2,i,t表示企业i第t年的每组海归高管特征;Controli,t,k表示企业i第t年的第k个控制变量,依次对应上述控制变量;μ0为常数项,μ1-10为待估回归系数。模型用以检验海归高管的各类特征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

四、海归高管特征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

分析与稳健性检验本文的稳健性检验在参考《海归高管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吗?》[7](张信东、吴静,2016)全面系统的稳健性检验基础上,采用海归高管四个特征分别对公司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滞后期的影响分析作为稳健性检验的简化处理。(一)描述性统计表2描述了样本中高管规模、高管数量与海归高管特征各年的频数分布,其中括号中为当年具有该特征的海归高管人数占当年高管规模的比重。综合来看,创业板企业中同为海归的公司高管在任职、海外经历、专业背景和政治背景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而且从各年变化来看上述差异,除2009年的频数分布比例显著异于其他年份以外,其他各年的相对比例在整体平均值附近小幅波动。创业板企业海归高管群体呈现的较为稳定的特征分布,一方面体现了创业板企业任命的海归高管总体特征,另一方面也成为了本文以海归高管为主体进行特征研究的前提条件。(二)海归高管四方面特征影响技术创新的检验结果下页表3中的1-1、1-2可以表明,担任非核心高管的海归则无论资金人员投入,还是专利、软件著作权、商标产出和控制研发投入后的产出都有显著正的影响;而担任核心高管的海归则在创新投入方面较弱,甚至于对创新产出有负面影响。进一步探究,我们结合表4,发现担任非核心高管的海归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滞后期的表现仍然显著为正。考察海归领导者一年以后控制研发投入前后的创新产出时仍然是负向影响,但负向影响已不再显著,而在二年以后控制研发投入前后的创新产出已经显现出正向显著效应。由此说明,担任核心高管的海归在长期内对企业技术创新是有正向作用的。所以,实证结果不仅证实了研究假设H1,而且给出了更具体的答案。表3中2-1、2-2呈现的结果表明,拥有海外学习经历的高管无论在创新投入、创新产出,还是控制研发投入后的创新产出方面都有着积极显著的表现;而拥有海外工作经历的高管得创新指标则并不显著。海归高管通过海外学习经历掌握的先进专业知识和培养的活跃创新思维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而拥有海外工作经历的海归高管,短期内其管理方面的不适应使其无论在创新产出还是创新效率方面都无突出贡献。上述结果初步证明了我们的假设H2。结合本文表5,拥有海外学习经历的高管在一年和二年以后的创新产出方面,相比于拥有海外工作经历的海归高管,始终表现突出。在此,全面地证实了H2。表3中,3-1、3-2实证结果显示,拥有技术专业背景的海归高管与研发支出、研发(技术)人员投入和本科学历以上人员投入都正相关,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而与专利、软件著作权、商标表示的创新产出和控制研发投入以后的创新产出却仅在10%的显著水平上正相关。整体来看,拥有技术专业背景的海归凭借技术的敏感性及时抓住创新机会有效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拥有非技术专业背景的海归更擅长全面运作推动现有项目高效完工,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的提升。因此,研究假设H3得到验证。本文表3中4-1、4-2表明,拥有政治关联的海归高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各个方面都没有显著影响,无政治关联的海归高管反而在创新投入和产出方面都发挥了正向作用。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对企业技术创新而言,政治关联并未发挥作用。相反,海归缺乏政治关联的事实使其能更为专注地进行研究开发而非取悦政客,成为其优势。由此,实证证明并阐释了我们的研究假设H4。

上一篇: 摄影测量技术论文 下一篇: 基层护士事迹材料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