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校教师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25 07:26:28

新高校教师

新高校教师篇(1)

尽管高校新进青年教师一直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但是如果对高校教师工作内容没有关注和思考,刚刚进入高校工作,会存在着不知道从何开始的问题,不清楚教师教学任务,不清楚教学事故鉴定,开展科研工作难,以及职称评审条件等问题。

1.2教学质量不高

(1)新进教师一般都缺乏教学经验,影响了教学质量。新进教师即使参加了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或新进教师培训会等,但是由于这些培训周期短,偏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新进教师依然实战经验不足。例如,教学过程中不知道如何组织教学,把握不好重点、难点、知识点、讲解很难做到深入浅出,等等。

(2)教学基本功不到位,影响了教学质量。首先,青年教师一般都熟悉现代教学设备的应用,但是对于板书等传统教学方式驾驭能力低下。表现为教学过程中单一的使用多媒体设备,即使使用板书,板书字迹不够漂亮,板书排版不合理,书写速度慢等,影响教学效果。其次,“语言病”。语言表述过程中存在着口语化,不严谨,或缺乏专业化表述等问题。此外,还有一些教师存在着“教态病”。课堂上教姿、教态不优雅,或穿着不够得体大方等问题。

1.3科研工作很难开展

新进高校教师除了教学任务以外,每年需要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科研工作的进行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在现行职称评审制度下,科研工作对于教师个人职称评定也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新进高校教师工作初期教学任务一般也比较繁重,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进行科研工作,或者没有科研项目支撑,亦没有足够的经费进行科学研究。

1.4缺乏教育理念和教育思路

教师职业有其特殊性,除了需要具备教学能力,还需要具备教育能力,即知道育什么,知道如何育。但是高校新进教师初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用于指导教育实践的教育理念或思路少之又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

1.5工作初期个人发展机会有限

提高新进教师素质影响着学校未来的发展。为此学校也制定了规章制度鼓励培养青年人进行培训、进修学习等提升自我。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教学任务要求,或者是培训学习名额有限,或者是机会需要按教师资历排队等候等原因,新进教师工作之初一般都很难有出去学习进修机会。这与新进高校教师渴望自我快速成长提高形成了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教师的积极性。

2新进高校青年教师自我解决问题的途径

2.1对教师工作内容不熟悉的解决途径

可以从以下几种途径解决高校教师对职业的认识:每所高校都会有教师工作手册,手册中会介绍教学工作规范,教学事故鉴定,监考人员守则等,认真研读教师工作手册会对教师的工作有清晰的认识;去学校主页下载相关文件进行学习和了解;可以去学校相关办公室进行咨询,例如想了解职称评定相关事宜,可以去学校与相关职称评定办公室进行咨询,了解对于发表文章数量和质量,以及项目的要求;加入学院或人事处的网络交流群及时掌握更新的信息;教师积极参加新进教师培训会,座谈交流会增加对教师责任的了解。

2.2教学质量不高的解决途径

(1)利用假期提前备课。新进教师本来教学经验欠缺,如果教学任务繁重,更应该给自己留有足够充裕的时间进行课前准备。备课过程首先要熟悉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教育目标、学科结构、学生情况而制订的指导文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次,认真研读教材。先对教材有整体认识,后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机融合,适当调整顺序,制定课程教学进度表。针对每节课需要做好教学教案以及教学幻灯片,教案中要体现本节课程的依据专业不同而设立的教学难点、重点、知识点,课后思考题。以及准备如何导入课程内容,如何总结课程内容。在备课过程中,依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可以纳入实用性知识,趣味性知识,以及一些新动态、新发展、新发明、新见解,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2)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改善教学条件。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一味的灌输知识,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在课堂上适当的提问,或者以讨论或汇报的形式进行教学。对于一些不容易理解,抽象的东西可以使用视频教学、板书分步骤讲解等方式进行教学。考虑到教学效果,可以主动改善教学条件,例如幻灯翻页笔,或教学扩音器等现代设备的利用。

(3)记录教学日志。记录教学日志这也是一种反思的行为。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大量实践证明,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刻的反思,那么不管其教龄多长,经验多丰富,他的素质只会停留在新教师的水准上。所以新进教师每堂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记录,并且分析教学效果及影响因素,总结哪些因素是值得肯定的,哪些教学行为是值得改进的,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此外,还要把平时听到、看到、想到和教学有关的想法,意见和建议及时记录下来,反复进行思考,琢磨,消化,归纳总结出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特色,再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相信经过这样的反复思考、实践、再思考、再实践,一定会对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起作用。

(4)多参加听课活动。新进教师要多听课。以谦虚,耐心和豁达的姿态向别人学习,有时间就去听优秀教师讲课。听课可以选择不同专业,或不同学院的教师,并且在听课过程中,主要关注优秀教师是如何组织语言导入本节内容,如何小结,如何将内容与内容之间联系起来,课程内容的逻辑表述。学习其讲课技巧,如何合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以及如何利用传统教学手段,如何让利用身体语言。认真做听课记录,归纳总结,吸取精华为自己所用。

(5)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新进教师要在业余时间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例如提高普通话水平和加强语言表达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加书法培训,提高板书书写和设计能力。也就是有意识的多说、多写。

2.3科研难开展的解决途径

新进青年教师来到新的环境,受到科研时间较为分散,人力、科研经费不足,科研方向不明确等问题的影响,一时很难开展科学研究。针对这些问题,新进教师首先要有科学研究分段进行的思路,科研常态化,要明白高校教师不可能像学生时代有整段的时间进行科学研究,需要自己找时间进行科研。其次,可以发现和培养一些对科学研究真正感兴趣的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科学研究中来。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科研的开展。针对科研经费不足,科研方向不明确等问题,新进教师也可以参与到优秀的科研团队,进行科学研究,同时不断探索自己的科研方向。

2.4缺乏教育理念和教育思路的解决途径

提高教师教育理论素养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改善:

(1)开展教研活动。古今中外教育历史的发展证明,开展教研活动有利于教育理论的形成,教育家的培养。新进教师也需要有开展教研活动的意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好计划方案,将教研活动和自己平时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一个时期围绕一个专题开展研究,详细记录方案实施后教学效果的变化,经过长期积累,对资料进行整理,找出规律性的东西,然后上升到理论高度,或得出指导实践的科学结论。

(2)阅读名师、大师传记。新进教师要阅读名师大师传记,体会古今中外教育大师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体味他们的教育艺术人生。运用教育名家的思想理论解决和说服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使教师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尝试有机结合起来。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会对青年教师的教育理念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开座谈交流会。2个人如果相互交换苹果,那么每个人各自还是拥有1个苹果,但是如果2个人相互交换思想,那么每个人各自就有2种思想。交流会的目的就是就交换思想,互相进步,学习其他教师的先进教育理念,并且有意识的应用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积累,最终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

(4)经常和学生接触。很难想象一个不热爱学生的教师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家,所以新进教师也要多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热爱学生。热爱学生之后更有助于激发教师研究教育理念的热情。

2.5拓展个人发展机会的途径

(1)网络课程自我学习。对于一些培训,如果没有机会参加,可以通过网站自学的方式进行。

(2)对于不能网络自学课程,那就平时做好准备,等待或争取机会。例如,预准备申请公派出国的机会,平时就要加强外语的学习,参加相关外语考试;预准备参加一些学术会议,就要了解对参会者发表文章等的要求,提前做好准备。

新高校教师篇(2)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教育国际化的新形势,我国政府提出了由传统“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转轨的战略决策。这对高师院校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此,高师院校必须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合理定位改革目标,实施以建构新的教师教育体制,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改革策略,提出教师教育改革的保障措施,以确保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

一、教师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首先,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教师为本,人才强教和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其次,必须坚持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重新调整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的结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在体制上,由封闭、单一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分离的体制转变为开放、多元的、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的体制,实现体制创新;在培养模式上,由定向培养转变为多模式、多层次培养;在管理上,由师范教育管理制度转变为现代教师管理制度,推动教师教育管理创新;在内容上,突破传统师范专业“老三门”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上的局限,形成现代教师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的新体系;在方法手段上,由传统的方法手段转向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形成高师院校鲜明的教师教育特色,提高高师院校在教师教育上的竞争力,最终实现向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顺利转型。

二、教师教育改革的主要策略

(一)构建教师教育新体制

教师教育体制的构建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首要环节,它包括围绕教师教育任务和活动进行的组织建构、权利配置、岗位设置、人员调配以及制度安排等。当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体制呈现如下三种基本形态。

1、学科教育与教师教育混合的模式。该模式基本保持传统的师范院校的教师培养模式,学科教育与教师教育不相分离,学科系同时设有师范类专业和非师范类专业,各专业系科在承担专业学科教育任务的同时,还须独立承担部分教师教育的任务。其弊端是教师教育被普遍弱化。

2、虚拟联盟形态的模式。在该模式中,学校成立专门的教师教育管理机构,统一协调和管理学校的教师教育活动,而学校教师教育资源并没有进行实质性整合,教师教育资源仍然保持原有的相对分离状态,包括学校师范类学生的培养活动、教师继续教育活动等,具体的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由学校中的多个教学组织机构来实施。该模式主要优点在于学校有专门的教师教育机构,可以有效协调全校的教师教育资源,将教师教育活动从学校其它教学活动中分离出来,自成系统,使教师继续教育和职前教师教育纳入统一的管理轨道。该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清晰的划定教师教育管理机构的权利和职责范围,如何协调教师教育管理机构与教务处、继续教育管理部门以及教师教育教学实体之间的关系。

3、“大教育学院”模式。在该模式下,学校整合全校教师教育资源,归并相关机构、人员以及权利和责任,成立实体性的大教育学院。大教育学院负责学校全部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包括职前教师教育和教师继续教育。该模式的优势首先是将学校分散的教师教育资源和教师教育职能进行有效整合,提升学校整体的教师教育能力。学科教学教师与教育理论学科教师归并于统一组织,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彼此间可以生成更加有效的互相学习、彼此合作和共同进步的效应。其次,大教育学院对全校教师教育职能的整合,有利于提升学校教师教育工作的效率和效益。但实行该种模式至少面临三个问题:一是会深刻地触及到各院系部门之间的利益,协调各方面的关系阻力不小;二是教师的职后培训质量难以保证。由于不是对等整合,教师的职后培训工作就很难保证不被削弱;三是隐含着教师教育队伍流失的危险,部分教师教育的教师会转向学科专业教育。

由于历史的原因,绝大多数高师院校实行的是定向培养、职前职后分离的教师教育管理体制,这种体制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完成了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任务。同时也造成了办学模式封闭和教师来源单一、培养任务专一和培养口径过窄、职后教育水平偏低、教育经费重复投入、教育资源难于优化等弊端,直接影响了教师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因此,高师院校在构建新教师教育体制时应采取分步推进的策略,主要方式是先构建虚拟且虚中有实的教育学院进行教师教育资源整合、教师教育新模式的研究与实验等改革探索,在改革的实践中逐步建立既符合国家教师教育改革方向,又切合各师范院校实情的教师教育新体制和新模式。

(二)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体制的重建必然引起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调整。在确立新的教师教育体制的过程中,必须相应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和设计,使其与新的教师教育体制相适应。高师院校在未来办学过程中,打破师范和非师范专业界限,按大类进行招生,收费并轨,对职前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必须进行多元化重新建构,推行“4+X”多种模式并存的改革措施,以提高学科专业教育和教师教育的质量。

1、“4+0”模式。该模式采取大类招生方式,取消师范非师范和界限,报读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四年期间修完学科专业课程并获得毕业文凭的同时,必须同时修完教师教育课程,方能获得教师教育资格。在该模式中,学生管理主要由其所在学科系负责,教师教育课程管理和教学则由教师教育学院直接管理并通过学校教务处进行协调。该模式的主要问题:

(1)学生修读教师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如何不会影响其学科专业学习的质量。但从目前一般学校教师教育课程学分设置数量来看,大多数学生能够利用学科专业教育之外的时间修完教师教育的学分。

(2)教育实习活动如何组织和管理。教育实习活动由教师教育学院独立设置的教师教育实习管理部门统一管理,而实习指导活动则由学科系和教师教育学院合作进行。对报读教师教育的学生在第四年给予一定的实习时间。

2、“3+1.5”模式。该模式主要针对当前尚存部分师范专科学校,这部分毕业生由于学科知识不扎实,教师教育专业知识不完整,难以适应基础教育需要,就业率偏低。因此,可以考虑专门为这部分学生开设此种模式,用半年时间补充学科知识,用一年时间进行教师教育专业训练,然后发给本科毕业文凭和教师资格证书,就业的主要方向是小学、初中。

3、“4+1”模式。该模式的教学对象主要为已取得学科专业学士学位并希望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教学对象可以从本校学生扩展至外校学生。无论是本校学生,还是外校学生,只要继续报读为时一年的教师教育学习,修完教师教育课程并通过教师教育实习,可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并获得教师资格证。该模式的运行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

4、“4+2”模式。在该模式中,前4年进行本科段学科专业教育,修完专业学科课程获得本科毕业文凭和学士学位,然后根据个人选择并通过一定的选拔进入后两年的教育硕士阶段的学习。该模式在一些重点师范大学中已进行了多年的实践。由于该模式是教师教育与学历教育相统一于一体的,因此,其吸引力比较大。但是由于政策原因,所以其规模受到约束。该模式运行的前提是获得相应的政策支持。

(三)构建教师教育新课程体系

重建课程体系是教师教育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环节。传统师范教育将学历教育和教师教育统一于一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其课程体系呈现为混编状态,教师教育课程由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老三门构成,课时数量少,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因此,在学校教师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必须重新确立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并合理调整课程实施的方案。

首先,要改变教师教育"老三门"的局面,调整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以“三模块”取代“老三门”,三模块为教育理论研究模块、教育技术与技能模块、教育实践模块。教育理论模块由教育原理、教育教学改革、教育心理、教育科学研究等课程构成。教育技术与技能模块由教育技术、学科教学方法、教学基本功训练等课程构成。教育实践由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活动构成。

其次,要合理分配教师教育课程学分。根据许多学校的经验,教师教育学分控制在25学分左右比较合理。在教师教育总学分确定的基础上,分别按模块和具体课程进行二次和三次学分分配。尽管在新的教师教育课程模式中,教师教育的课程数量有了显著增加,但由于其学分总数被控制在某一比例中,因此,并不会对诸如学科专业教育或通识性教育课程形成冲击。

三、教师教育改革的保障措施

(一)抓紧教师教育改革机遇,将教师教育工作纳入高师院校的战略要务。

1、加强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学习,把其作为干部素质教育学习的重要内容,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使全校师生认识到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召开教师教育专题研讨会,商讨教师教育的发展与规划。

3、加强学科建设,特别要加强教育学科建设。高师院校要积极创造条件,重点建设一批学科和专业,提高学术水平;加大教育学科改造力度,增加教育专业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加强和改革教育实践环节,实现学术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同步提升。

(二)坚持教师教育改革的方向,争取获得政府政策支持

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改革不能超越于国家的政策,但高师院校可以利用他们的专业信息优势去影响政策,争取政府在政策上提供变革的支持,如取消师范与非师范招生的界限、实行大类招生的政策支持,实行“4+1”、“4+2”模式所需要的政策支持等。

教师教育改革是高师院校综合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高师院校新的战略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一方面,高师院校必须在充分把握政策趋势的前提下,审时度势,未雨绸缪,抓住机遇,适时而上;另一方面,高师院校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师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仍需要走很长的路子,他们的战略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必须慎重地选择实现目标的策略。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在全国教师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陈永明.国际师范教育改革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韩清林.21世纪初中国教师教育的基本走向及对策建议-第三篇:建立发展型教师教育体系,积极推动师范教育转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5).

新高校教师篇(3)

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有力地推动着教育领域的变革和发展。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建设者的历史重任。在“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历史新时期,需要有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要求高等学校紧紧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改革。

1 高等学校教师应具备的创新素质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学校担负着推进信息化建设,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新型人才的关键,建设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师资的队伍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保证。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对高等学校创新型教师具备素质提出以下要求:

首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献身教育的历史使命感。教育事业是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事业,创新是教育发展的灵魂。培养具有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但要有创新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能力。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忠诚祖国教育事业观念,是高校教师兢业工作,勇于探索,积极进取,自觉培养创新精神的强大动力和力量源泉。

其次,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和能够创新。高等学校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要求。高校教师只有具有了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才能在自己所从事教学活动中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才能求新、求异、求好,才能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同时,高校教师要养成多种思维方法,不使自己的思维定势在演绎与归纳形式逻辑思维的单一模式。如果教师思维模式僵化、单一,缺乏创造性思维,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有不断创新,探索教育规律和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提高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再次,要创造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高校教师开展教育创造性活动包括开拓新知、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手段。教育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并具有多学科知识融合特点,教育过程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高等学校教师应在掌握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宽泛的文化知识基础上,结合国家建设发展和教学实践,创造新的理论。在掌握基本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前提下,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教学情景的应变与调控能力等,这样才能推陈出新,有效开展教育创造性活动。

2 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原则

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提高我国创新能力为目的,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育实践活动的创新教育体系,是高等学校教育转型和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高等教育要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最根本的任务,强调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既要学到知识,又学会探索。因此,高等学校在实施和开展创新教育中要准确把握其要意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提倡和激励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及时肯定学生的求异思维,改变习惯于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现存的各种问题的维持性学习模式为创新性学习模式,使学生以主人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二是 “在创新中求统一”。高等学校的教育对象都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应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专业,把教和学的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机地统一起来。重点培养他们运用知识科学认识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三是师生平等。高等学校教师要树立与学生平等的观念,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善于在这种氛围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使每个学生都有自由地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并有效促进其创新思维才能的发展。四是在开放的环境中探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制定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构建自主、开放、探讨的学习方式,交给他们一些富有探索性的实践任务,给予开展探索性活动的广阔时空,不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使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五是鼓励质疑。高等学校教师应具备与学生探讨和争论问题的勇气,鼓励培养他们质疑、问难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思维。生疑,是思维的开端和创新的基础。“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3 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实现路径

首先,要按照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着眼提高教育质量,更新教育质量的观念。只有结合社会需求,科学确定新的教育质量观念,才会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才会真正认识到,没有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就是没有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信息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就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大失误。

其次,注重拓宽知识面和培养创新能力。一是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拓宽知识面之间,注重拓宽知识面。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不仅要求建设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而且应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高等学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加大拓宽学生知识层面的力度,使其形成灵活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整合的能力,为提高创新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在传授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之间,注重培养创新能力。高等学校应改变人才培养的导向,变革传统的高等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既从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教育质量,也要特别注意从能力和素质的角度衡量教育质量。破除读死书、死读书的教育倾向;培养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敢于提问,能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人才,使教育培训不再是机械训练和应付考试的枯燥过程。

第三,营造平等、民主的良好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方式,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掌握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其懂得这些结论是如何获得的。要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努力去发现新的理论;在了解现成结论的同时,又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突破现成的结论。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方法,营造民主平等的良好教学氛围,开设内容广泛的讲座,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善于与学生展开争论,为学生创造良好地学习研究条件。允许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自由选择课程,引导他们用科学的批判态度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潜能才能被充分开发出来,高等学校才能培养出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新高校教师篇(4)

[2]金芳英,石宏伟.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问题及改善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2,11:85-88.

[3]:《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参见http:///ldhd/2007-09/09/content_743759.htm,浏览日期:2007-9-9.

新高校教师篇(5)

中图分类号:G45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7-0209-02

师德,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职业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和教师职业道德情操的总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增强高等学校自身凝聚力,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重要性及紧迫性

(一)加强师德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高等学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重要任务。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意见》和会议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成长进步的导师。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大学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教师面对的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的学生,高校教师的一言一行和道德面貌,是学生了解社会、认识人生、学习做人的一面镜子,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今天的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思想政治状况、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决定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直接关系未来中华民族的素质,更是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为此,必须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强化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思想政治觉悟,树立献身教育、爱岗敬业的师德风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二)加强师德建设是促进学校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增强学校凝聚力、向心力的需要。一所充满生机和巨大发展潜力的大学,必然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理念,让学生在学校的熏陶、教化、养成之中成才,在学习、思考和实践中学会做人,成为高素质、高品位、高尚灵魂、高度负责的人。而这一切的关键在教师,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仅仅依靠说教的道德教育必然是苍白的,培养一大批具有深刻知识内涵和文化品格,广博知识和学科视野,真正有师德魅力的一流教师,道德教育才具有感召力,才能形成一所学校优秀文化,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使教师以在本校工作为荣,使学生以在本校学习为荣。

(三)加强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师素质,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迫切要求。教师的劳动是特殊的生产,它不是以物的存在形式投入生产,而是通过自己的学识、才能、思想水平和道德品质影响和教育未来的劳动者。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知识性、专业性和艰苦性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教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最重要。

当前,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市场条件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伦理、道德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及功利主义影响,部分教师中出现了一些与教师职业不和谐的现象。主要表现为:1.认识不到位,教书不育人。对师德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自身缺乏远大理想抱负和对职业理想的执着追求、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敬业精神不强;片面理解教书育人,认为只要把书本知识教好,就是育人;对于课堂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不闻不问;对课外学生违纪现象视而不见,放任自流;利用课堂或课后随意发泄对现实的不满和个人私愤等。2.在岗不敬业,治学不严谨。对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投入的精力少,备课不认真,对教材钻研、知识更新不够,不注重教学方法创新,教学信息量少,深度不够;精力外流,忙于一些来钱快的第二职业,主辅倒置,使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下降。

因此,加强师德建设不仅是提高教师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且是创建一流高校,解决当前部分教师师德素质问题的迫切需要。

二、新时期师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指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因此,师德建设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技能等方面。

(一)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校教师要自觉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要认真学习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坚持学术研究无、课堂讲授有纪律、严格教育教学纪律。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培养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热爱党的学生,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树立良好的教师职业理想。高校教师要有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要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成为为人民服务的践履笃行的典范。

(三)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高校教师要自觉遵守公民道德,同时,教师还要模范遵守比公民道德要求更高更宽的职业道德,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有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团结合作、协力攻关、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模范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潜心钻研,实事求是,严谨笃学,成为热爱学习和锐意创新的楷模。

(四)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教师的职业技能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必备素质,作为高校教师仅具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注意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高校教师要树立先进教育理念,加强教育规律的研究,探索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加强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深处的交流与沟通,有效地解决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成长,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要求。

三、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加强师德建设要做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对于过去形成了优秀的、行之有效师德建设方法要坚持,同时,对于新形势下师德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方法。

(一)坚持集中教育与自我修养相结合。认真组织教师参加政治理论学习、教育理论思想学习,不断完善学习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使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得到提高,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对自身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同时,增强教师加强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二)加强师德规范制度,运用制度塑造良好师德。加强师德教育制度建设更具有根本性,学校要不断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条例、教育育人条例和教学工作规范等制度,把师德规范的要求贯穿其中,注意在育人的实践中,培养和强化教师的师德意识。

(三)完善师德建设的考核、监督制度和激励机制,督促教师自觉履行教书育人职责

高校应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考核。要把师德考评结果与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的结果结合起来。对师德和教书育人成绩显著者,要予以表彰和奖励,并在教师职务评聘、进修和学术梯队选拔等方面优先考虑,对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者给予特殊津贴。

(四)典型引路,大力宣传师德力度。要注意发现我们身边涌现的治学严谨、爱岗敬业优秀教师,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增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

(五)将师德建设与解决教师困难结合起来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广大教师的收入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对于青年教师而言,由于他们进入学校的时间短、资历浅、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还存在一定困难,学校要一方面帮助他们提高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教师职业修养;另一方面,也要关心他们的个人生活,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心情愉快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构建起宽松和谐的工作学习环境,从而增加学校的凝聚力。

新高校教师篇(6)

要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培养大批有创新能力的教师。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创造力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可以说,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是应对知识经济挑战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根本。

一、创新型教师的主要特征

林崇德教授认为,创造型教师,即指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应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教师。笔者认为,创新型教师既拥有一般意义上创造型人才的思维特点,同时,作为完成发挥人的潜能、培育人的创新能力的使命的承担者,他们应具备更丰富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具有强烈的创新动机

动机是激励人、驱动人行动的内在力量,创新的表现来自于表达情绪的需求以及内在的驱动力。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特里萨·阿玛贝尔的有关创造动机的重要研究显示,能产生最具创新性成果的人应该是具备“内在动机”、“场地独立”以及“内在控制”的人[1]。按此分析,即是说,创新型教师热爱并能以自信与独立的态度长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因此,他们源自内心地热爱教育事业,能自发表现出对教学与科研工作创新的浓厚兴趣和勇于献身的精神。同时,创新型教师的创新动机是以任务为中心的,他们关心正在做什么,而不是过多将目标放在功利性上。

(二)具有健全的创新人格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在1991年就建立了创造力的多维投资模型理论,他的研究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六种人格特征:面对困难的坚韧性;敢冒风险;想要超越自我;在理论未形成前,能够忍受模棱状态;有自信心;对新经验保持开放性[2]。因此,创新型教师在教学与工作中,有坚定不移的成功信念,乐观向上,勇敢坚韧,敢于承担后果,即使面对挫折也表现出巨大的勇气和力量;有顽强的创造意志,坚定自信,百折不挠,锲而不舍,能在各种情况下有效进行主观上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始终获得前进的强劲动力;有始终保持“第一眼”看事物的心态,对奇异、奇怪、反常的事物自动引起注意,对新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并能积极参与;有与人合作的精神、真诚的工作态度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创新能力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多元的知识结构。即能敢于突破前人的思维定式和传统的惯性思维,有创新的勇气与激情,有独到的见解,以发现和培养具有创造性精神和能力的学生为教育目标,有不断学习的内在驱力,能致力于渊博的、多元的、学科交叉的、合理的知识结构的不断建构,具备创新的基本推动力。

2.具备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即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艺术,具有较高的教学调控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能根据教育规律发现和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是学生创新能力养成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能够以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创新教育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将其积极地融合到教育、教学、管理中,促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引导学生大胆实践,以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3.是学生创新的示范者。能够以自身饱满的创新激情、高尚的学术人格、科学的批判精神影响学生,能言传身教地带动学生养成主体创新意识,形成创新人格。

4.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能营造出既有自由宽松的气氛,又有适当的创新压力的氛围,通过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和主动创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创新型教师成长障碍的主要表现

应当看到,高校创新型教师的成长速度很快。然而,仍有高校教师不积极了解教育教学改革趋势,不善于吸收最新、最前沿的科学研究与教育科学成果,存在“坚持使用低水平的解释模式与表达模式,同时迫使学生接受过时的知识,造成学生知识负载”的现象[3]121,教育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技术与艺术差强人意,教育信息甚至落后于学生,间接扼杀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创新能力。

(一)存在创新的心理障碍

满足现状,认为自身现有的教学与科研不存在问题,盲目自大,不思进取,因而找不到创新点;刻板僵化,以固定的眼光看待问题,循规蹈矩,因循守旧,不能考虑多种可能的思维方式与态度,对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变化不予理睬;迷信权威,“唯书”、“唯上”,对教育论著、教育权威的判断深信不疑,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批判与证实,怀疑精神与创新活力遭到扼杀;对创新认识不正确,害怕失败,自卑,创新意识薄弱,认为创新是少数天才人物的专长,是特殊能力的表现,缺乏创新推动力和创新的意识与胆量。

(二)教学与科研难以达到协调

一方面,部分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局限于书本,忽视科研,没有把层出不穷的科研成果、教改成果渗透到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中,也没有促使教学为科研提出问题以及提供思维方式和技术路线,很难传授给学生科技创新的经验;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因为种种原因将精力主要放在各级科研、教改项目的获取上,但不注重或者没有足够的精力将成果运用于教学,不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

(三)客观环境的限制

营造创新的风气和重视创新的表现是增强创新力的要件,适宜、合理的学校环境是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其中重要的包括学校管理、教学评价等等。高校内部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的不完善以及整个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发展定位滞后导致的学校整体创新氛围的不足等等,这些都对创新型教师的形成和发展造成了客观障碍。

三、创新型教师的培养策略

(一)引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形成创新的内在驱动力

“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4],人的天生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人天生具有创新的“类本能”冲动。高校应该引导和支持教师的创新“类本能”的释放。这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引导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形成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养成顽强的创新动机。其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现代教育观念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学习需要。“倘把人的本质理解为有独特价值和尊严的创造个性,就必然会选择创造、发现、探究学习;倘把人的本质理解为无独立人格的社会元素,服从既定秩序是其人生使命,就必然会选择维持、接受、顺从学习”[5]。教师要自主选择以创新的教学激发学生创造、发现和探究学习。再次,树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质量观,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工作不是照本宣科,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好的教学行为本身就是一个互动的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教师在创造性的教学过程中会不断体会到乐趣,获得自我的突破和超越。最后,树立教师是“促进者”的观念,激发教师不断学习。教师作为促进者,要具有敏锐的眼光和积极的创造精神,要在与学生的合作中发现学生的亮点与潜力,要以反思性和创造性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勇敢的创造。这些,都对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教学改革能力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不仅应当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性知识,还要具备对多种知识进行整合并有机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一旦教师具备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主动意识,就意味着教师具有了从事教学创新的内在动力。

(二)创设有利环境,形成创新的激励机制

加强教师培训的力度。通过培训以及各类教研活动促使教师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创新的理论和经验,开阔思路,更新观念,提高技能和创新能力。把好岗前培训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有针对性地邀请相关专业专家来校为教师讲学,交流讨论最新、最前沿的教育教学成果;选派优秀教师外出进修学习,接受不同文化和思维模式的熏陶和影响,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思维,促使其成为学校的创新骨干。大力开展校本培训,一方面可以进行青年教师交叉学习计划,建设博学型师资队伍,并由不同专业的导师构成导师组,以更好地引领创新的研究和教学;另一方面,加强教研活动的交流,在思想的碰撞中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建立教师创新激励机制。高校要尊重教师主体的差异性和创新的“类本能”冲动,创设创新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促使教师的潜能变成现实;努力营造宽松的科研氛围,重视并鼓励教师出科研成果,为造就一批科研型、创新型教师提供基本条件;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保障政策,消除教师对创新后果的忧虑;多方位、多层次地综合采用目标激励、奖惩激励、民主激励和关怀激励等多种激励手段,从物质和精神等方面鼓励教师开拓进取,探索创新。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研究。钱伟长在谈到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时曾说:“教学没有科研作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3]124高校应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并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了解并开拓科学与教育的新领域,及时将新知识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并不断钻研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全社会呼唤创新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所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所有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所有学生的创造能力”[3]70。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提高教育质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美]简·皮尔托.创新的特质与灵感——高创意人的早期发现与训练[M].陈昭仪,陈琦,张素华,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308.

[2]沈世德,薛卫平.创新与创造力开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1.

新高校教师篇(7)

教学结构广义的说就是在固定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理论下,在教育教学环境中形成的稳定的师生“教”与“学”的关系。在我们的常识中,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无非是以高校教师为中心,教师是不可动摇的知识传授者,不管教师所传授的是对是错、是好是坏、有益无益,学生只能一味接受,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完全是被动者,教师在这样的教育教学结构中教学激情慢慢被消磨殆尽,所谓教学,没有了师生思想的互动,何来“教”与“学”。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引入了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多媒体无限拓展了教育教学的空间。在这种新模式中高校教师传授知识的主宰地位被淡化,充分发挥了学生“学”的主动性,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认识知识,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到所学的信息中,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学生将自己理解的信息反馈给教师,这更加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高校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以往停留在课本的讲授,以往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只顾自己一味说课,完全忽视与学生互动的传统教育教学结构不得不被教育教学新理念所淘汰。高校教师的授课模式必须从传授知识转变为设计教育教学模式为主,从灌输式授课变为启发式授课,同时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多参加高校间现代教育教学方法交流,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

二、传统的高校教师教学职能要由单一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模式的设计者、转变为学科科研的研究者、转变为教学课件的制作者,更要转变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高校教师、学生和教学课程是传统教学模式构成的三个主要方面,在教育教学新理念下,网络模式和多媒体课堂不断融入其中,多媒体技术教学方式加入了高校教育教学模式中,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下,教师的教学角色也随之发生了彻底的改变,由单一转变向多元。首先高校教师要不断学习教育改革中的教育教学新理念,在多媒体教学技术授课模式的引领下,设计全新的教学方式,分析不同学生特点,准备丰富的教学素材,制定相应的教学课件。在授课过程中,以启发式教学模式代替灌输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发挥自我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高校教师在这里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不是居高临下的主宰。知识在这样激烈的思想碰撞与交流中才能闪现火花。其次在教育教学新理念下,高校教师不能再被动的依赖书本,过去的对本宣科的授课模式必须被时代所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的搜集与教学相关的素材,自己进行编排、整理、制作。高校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教师智慧的结晶,即使课程相同,但是多媒体课件也会不同,在课余教师之间,甚至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可以通过交流课件分享别人的成果,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更是高校教师是不断充实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最后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新理念下要成为学生学习方法的引领者,更要成为学生人生的导师。在教育教学新理念下,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学生同老师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快速、便捷的学习到所需的各方面知识,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教师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同时,更要替学生把关,什么是应该学习的,应该怎样学习比单纯的学习课本知识更重要。高校教师更要在传递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学习生存技能,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完善自我,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新高校教师篇(8)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首要的是培养现代化人才,人是推动历史发展、创造价值的主体。我国早就提出科教兴国的人才强国战略,而培养人才的重任落到教师肩上。高校教师对教育的敬畏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前提。正如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所说:“对教师来说,如对教育有一分敬畏感,自然会有神圣的责任感。教育者应该把教育学生看成培养生命一般,教育的过程就是对生命的礼赞”。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用雷锋精神塑师德师风的重要性

约翰・杜威在道德教育领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直接的道德教育理论认为,道德观念(moral ideal)是真正的道德价值观念,即人们在内心真正掌握或具备的道德认识与道德品性,也就是指导人的行为方向的观念。道德观念并非“道德的观念”(ideal about morality),杜威尖锐的批判传统的空洞无效的道德教育,传统的道德教育只是灌输一些关于道德观念方面的知识,这样的做法对人的道德行为是徒劳无益的。雷锋堪称人们的精神楷模,师德师风建设中将雷锋精神贯穿其中,对提升教师的道德素质是大有裨益的。教师应在平凡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践行雷锋精神,使雷锋精神在新的时代散发出更加迷人的风采。

师德师风的建设是高校教风的灵魂。“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其中职业道德是师德建设的重点,是教师思想和行动所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和准则规范。师风,就是教师的行为作风,主要体现在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 [1]高校师德师风是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的行为,核心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二、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近年来通过对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的建设,取得可喜成绩,涌现了许多深受学生爱戴的优秀名师,他们用真情传播着智慧的火种,就象那春蚕献出一生的忠诚,就象那冬梅吟唱着早春的歌声。他们的辛勤耕耘;换来了满园的芬芳,他们的无私和奉献,影响着一代又一代。

综观当前师德师风情况,大多数教师的师德师风总体上是好的,敬业爱生,甘为人梯;严谨治学,诲人不倦;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等。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引发我们不断的思考,迫切需要改进和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意识淡化,思想素质有待提高

“部分教师忽视政治学习,理想观念淡化,政治观念模糊,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不够,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重视,育人意识淡簿。”[2]有些教师没有很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片面地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传授知识,对学生缺少关爱,对学生的缺点错误不能做出正面的批评和及时的教导,还有的教师个人主义观念浓厚,渲染社会阴暗面,还有的少数教师不注意自身言行,在授课时发表一些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言语,对学生成长起到影响的作用。

2.敬业精神不强,教师工作责任感淡薄

热爱教育是师德规范的基本原则之一。但有些的教师不热爱教师职业,没有职业的神圣感和自豪感,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仅把“教师”作为谋生手段。有的教师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不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满足现状,墨守成规;有的教师备课不充分,工作敷衍了事,观念和思维跟不上时展的新形势,没有系统的知识理论,用落后的教学方式授课,上课没有激情,教学方法单调乏味,照本宣科,没有师生互动,不注重教学质量,只注重课时数量。

3.道德观念淡薄,缺乏师表作用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是教师最基本的职责,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学高为师”是对教师的概括和基本要求,教师的综合素质表现在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上。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对教师要求更高、更全面、更自觉;专业素质上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对教师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要求更高。但是,少数教师把教书与育人截然分裂,只注重“教书”而不主动“育人”。

三、以雷锋精神塑高校师德师风

针对新形势下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杜绝教师道德缺失,全面提高教师道德素质,使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赫尔巴特说:“道德本来只是意志的一种属性,意志的一种决定。” [3]他认为影响人的道德性格形成的因素有,内部经验、思想的积累、身心健康、生活方式等。因此,作为新时期的高校教师,首先要有道德意志,要时刻将学习雷锋精神与教书育人这一神圣而崇高的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教育事业的伟大使命,抱着对党负责,对教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学生负责的原则,把职业当做事业来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1.用雷锋精神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学习

雷锋在一生中,不断的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他说,“思想教育应该是经常的,长期的……思想背了包袱,工作就会消极,干劲就不足,各项任务就不能完成。” [4]雷锋总是提醒自己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他认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要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以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为核心。充分发挥雷锋式人物提升道德修养、加强道德建设方面的榜样引领作用,让崇高的雷锋精神感染人、塑造人。把学习雷锋精神纳入到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激励、导向、示范作用,通过各种措施使师德师风建设成为每位教师自觉的行动,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理想、道德水平为重点,推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活动。

2.用雷锋精神深化教师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

雷锋精神的核心是对党的事业的忠诚与热爱,在雷锋短暂的一生中,忠诚与热爱深刻地贯穿在他的思想和行动中,她把自己的理想和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这种内在的信念更加坚定了雷锋的行动。他在日记中写道:“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我总想多贡献一点力量,那些个人的军衔级别,我真没时间考虑。” [5]可以看出,雷锋的这种忠诚与热爱,成为一个标杆,在各个时代里都能给人带来信心和鼓舞。雷锋的这种精神力量,来自于为理想而奋斗的坚定信念。高校教师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承担着为人师表和言传身教的责任,要学习雷锋的那种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规范行为,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做一名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质高、业务精、教学质量强的雷锋式的教师。高校应认真贯彻执行教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本内容,加强对教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精神的教育。师德规范的作用在于使广大教师按照道德原则和规范自觉自律地履行对社会、学校和学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用雷锋精神激励广大教师追求理想的职业道德,进而达到不断完善自我和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准。

3.用雷锋精神培养教师的高尚情操和甘于奉献的美德

雷锋以阳光般的爱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力量,以实际行动,让全社会都感受到了温暖。雷锋的人格力量在于“忘我”的工作和无私奉献,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出发,全身心的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认为,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为社会主义建设孜孜不倦地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教育、关爱为基石,要有爱岗敬业的荣誉感,不断努力提升教学水平,教师通过日常的言行对学生道德情操潜移默化影响,在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实现人生价值的崇高境界,把全部的幸福与快乐寓于对教师职业的高度热爱和为实现教育事业发展而努力奋斗。

总之,师德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新时期有效地做好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着很大挑战,任重道远,高校应按照“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认真分析当前师德、师风建设现状,将师德建设与加强教师队伍的其他各项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一套符合实际的师德规范和激励、考核、监督机制,有力地促进师德师风的建设,每个教师如果能像雷锋那样教书育人,发扬雷锋精神,铭记责任,竭诚奉献,自强不息,开拓创新,整个教师的师德师风会有极大的改观,从而切实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促进和丰富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

【参考文献】

[1]郝雅翰.再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7).

新高校教师篇(9)

随着时代的变化,大学教育的环境、教育的对象发生也在发生变化。师德的体现不再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单方面要求,而应符合以德育人的发展时代———与学生共成长。

一、没有学生,师生都不会成长。在教师成长的日子里,学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考量标准。

1、学生的要求,不断激励教师的学习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随着微课、慕课时代的到来,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变化。学生的信息来源不仅依靠现实生活环境,更多来自网络。学习的现实条件则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运用的网络学习时,必须先于学生掌握网络知识,并且要善于利用现实和网络资源,不断的补充或更新自己的教学教育资源。能力的提升不仅提高教师的知识以及教育能力,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也使更多的学生受益。

2、“浮躁”不是我们的标签,应认真做好每个环节

在幸福的生活环境中时间久了,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远离自己的实际需求,慢慢的学习与工作变得浮躁起来!当沉下心来,静观老师自己的状态和学生现状,才发现认真做好每一环节,才是稳稳的收获!师德是实现教师幸福的必要条件,是教师幸福的心性基础。师德作为教师道德实践的一种品性,是德性与师性的契合。在这个浮躁的环境中,教师要以平常心不断前行。静下心来学习和研究教育,坚持自己的平淡心态。给学生人格的影响,让学生终生受益。在课堂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重视与学生的信息交流。利用晚自习辅导的时机,及时收集意见。弥补上课时的不足,以不断增进师生感情。教学中时刻不忘学生的要求,认真做好每一环节,给学生付出,成长自己!

3、榜样的力量———以身作则。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是楷模、是学生成长道路中的引路人!师德是学生形成良好道德的重要参考依据。第一,身教胜过言教,事实胜于雄辩。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实践以德育人的观念。相信“只有付出,才有回报。”当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实践过程和价值时,他们绝不会无动于衷。践行“要想得到,先需付出”,发挥榜样的力量。教师在实践中提升,而学生则在感悟中不断成长!第二,积极与学生分享,学生一定会更加爱你!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对事情都会做出自我的评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师生相处过程中,与学生分享信念、分享失败、分享感受,与学生平等交流、争辩、探讨,相互允许存在不同的观点和声音,达到求同存异的目的。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师生共成长!

二、新形势,新师德

目前,在我国校园网络全面覆盖的校园环境中,对学生能正确对待网络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对新形势下的师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教学中,除了明确培养学生的目标外,还必须善于用科学的方法了解和分析现状,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新形势,新师德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第一,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即师德。“师德是教师的第一智慧。师德建设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具有灵魂意义。”信任,它体现了关怀精神的同时也是人格平等的具体表现。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要抓紧课堂这一主要阵地。课堂是教师的主要工作场所。教师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里与学生一起度过的。课堂对学生而言,不仅是学习的主要场所,更是各种能力培养的良好基地。理解别人是一种美德,严格要求自己是一种高度的责任心。相互理解才意味着最高程度的爱。在这一点上,老师和学生都不例外。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爱。老师对学生的信心是学生自信的源泉,给学生强大的学习自信心。在课堂内外,积极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只有给学生强大的自信的老师,才是最具师德的老师。第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即师德。在大学阶段,学习的方法发生很大的变化,对学生自学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巧引导、教方法,提升学习效率。给学生展示自己或他人学习的方法、表达的技巧、运用的艺术、实践的意识等。“师德师风建设不仅会规范、约束教师自身的言行,更重要的是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表率作用。”给学生寻找适合个人发展的途径提供有益参考,引导学生及时掌握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主动权等。这是新时期师德的要求,即传播学习方法和理论知识并重。第三,师生能力共提升即师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观察是认识的基础、思维的触角。没有良好的观察,思维就会因缺少材料而得不到良好的发展。由于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像高中那样明确,一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渐渐的丧失原有的制的学习。善于观察才能有效总结存在的问题,因此,为提升师生的学习效率,教师不仅善于观察学生也要善于观察自己的活动。教学过程中,勤督促。对学生的自觉性培养,离不开教学中的监管环节。大学的教学监管具有隐性化。虽然隐性化的监管力度不断增强,但是一些学生依然体会不到,反而觉得大学的纪律松散,学习自由。在实际学习中偏离学习轨迹,出现违纪现象。针对存在的明显问题,教师需要显性的及时善意提示,积极有效督促。

三、结语

总之,“高校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师德,勤于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注意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反思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学生存在的问题。以督促的方式,推动教学主体———学生,来完成学习的任务。使学生提升学习的效率,养成自学的能力。

作者:蒙静 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新高校教师篇(1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l009-4156(2011)05-060-02

教学要进行创新,首先,需要有创新的动力,这种动力直接推动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是创新教学发展的重要原因。其次,要在对各种创新动力因素进行科学的认识和分析,探讨增强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动力的策略,提高高校教师进行教学创新能力。结合各种动力因素与各种教学活动,形成相互作用的联动系统与能动作用机制,促进教师教学创新科学、高效、持续、深入地开展,推进高校教师教学创新最终得以实现。

一、高校教师教学创新的内容

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是教师对高校教学活中的构成要素的变革,而这种变革既可以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的成果,也可以是教师对一些教学新颖因素的引入。从具体的内容构成来看,高校教师教学创新的主要包括如下五个方面:一是教学观念的创新,以高校教学课程观和教学观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观念的创新是教学创新的先导;二是教学目标创新,新的时代与高速的社会经济发展都要求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遵从教育自身的规律,适应社会需要;三是教学内容的创新,更新教学内容,剔除过时的陈旧教学内容,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内容体系,结合教学、科研,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应用能够促进人们创造发明的科学知识;四是教学方法、技术与模式创新,以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五是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和方法创新,对原有教育教学评价体制进行大力革新,变传统的形成性评价为发展性评价,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

二、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动力系统

高校部分教师中存在着教学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一是由于这些教师缺乏进行教学创新的意识。通常这类教师满足于教学现状,对传统的教学方式非常习惯,对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不够重视,没有对课程教学创新进行主动思考的意识,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改革教学现状。二是缺乏进行教学创新的能力。这部分高校教师具有教学改革创新的热情,但由于教育理论基础比较薄弱、缺乏教育教学理论修养而无从下手。这些问题都是制约广大高校教师进行创新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

教师的教学创新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动力进行支持,这种动力能够有效地推动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从而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教学创新动力主要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类。其结构如图1所示:

1. 高校教师教学创新的内部动力

内部动力是高校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根本原因,是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主观因素。在人的动力系统中,需要是最基础、最根本的原动力,可以对人的行为进行推动,以需要为层次来调动人的行为动力,这也是任何外力所不能达到的。从内部动力这个角度出发分析推动高校教师开展教学创新活动的根源,改善与充实教师的某些内在需要。高校教师的需要是指教师个体自身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足的状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表现出一定强度的教学创新内部动力,这种创新动力是构建在高校教师个体需求基础上的,这种来自高校教师自身内部的推动力量,是高校教师开展教学创新活动的重要力量源泉。

代表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动力的主要因素包括:“评职称或职务晋升创造条件”代表生理需要;“避免被学校认为不称职”代表职业安全需要;“更好地融入同事群体”代表归属需要;“得到领导的赏识与肯定”和“得到同事的尊重与肯定”代表尊重需要;“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代表自我实现需要。从高校教师个体的因素来看,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是当前推动教师教学创新活动的主要内部力量来源,受到尊重的需要在教师的教学创新中有主要的推动作用。

2. 高校教师教学创新的外部动力

在高校教师教学创新改革过程中,可以通过外部刺激激起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活力,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改革的发展。在高校教师的工作与生活中,影响其教学活动的最大外在诱发因素主要包括高等教育部门及学校内部对教师教学创新活动的要求、针对各种创新活动及成果的奖励、同事教学创新活动的影响、学生需求对教学活动的要求等方面。

高校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是影响高校教师进行教学创新行为的重要外部动力。作为教学活动的管理部门是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保证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为主要前提。制定这种教学体系首先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种创新体系主要包括教学创新体系、实践创新体系、科研创新体系等三大类,以避免不同类型的教师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限制;教师群体与同事的影响也是影响高校教师教学创新的重要外部动力。教师群体的整体氛围和同事的态度常常是教师个体教学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同事教学活动中的成功也常常成为其他教师模仿的榜样,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刺激因素,从而形成教学改革的原动力;学生发展要求是教师教学创新的又一外部动力。高校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现代先进的信息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范围扩大,知识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尝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这样一种基于学生的教学创新动力,却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动力因素。教学创新的外部动力是与教师个体的自我实现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是教师个体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转化成推动其开展教学创新的一种力量。

三、增强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动力的策略探讨

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活动及其影响因素构成教师个体的教学创新活动系统。这个系统的外在表现就是教师个体的教学创新实践。系统的内部则是教师教学创新的动力和影响动力的各个因素。教学动力主要来源于教学主体自身、教学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学过程本身和社会系统等四个方面。它们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合力,共同推动教学过程的运行和发展。推动高校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就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 加强创新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素质与能力

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实践需要以教学创新素质与能力作为基础。但是有一些教师的创新素质与能力有限,致使其教学创新的积极性越来越低。而且高校教师教育过程中重专业知识培养轻教学技能提高一直以来是管理者和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创新素质与能力,是增强教师教学创新动力的重要工作之一。为高校教师创造和提供相应的学习、进修、培训的机会,使他们的创新素质与能力逐步得到训练和增强。

2. 建立和完善刚性的教学创新管理与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的目的是为了让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创新活动,全面了解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各种心理需求,把这些心理需求的满足与高校教学管理的奖励机制相结合,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新课程的创新理念要真正转变为教师个体的创新活动,要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制定出具体的制度和规定,对教师教学创新的成果予以肯定,从而为教师的教学创新创造外在的诱因。

3. 创设支持教学创新的环境和条件

上一篇: 师德师风教师研修总结 下一篇: 银行作风建设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