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04-01 00:32:40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总结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总结篇(1)

二、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市教育局的精神,对我校骨干教师实行动态管理,做好省市级骨干教师的选拔和推荐工作。我校骨干教师在各级比赛中获奖奖,在这些活动开展的同时也组织全校教师观摩,以骨干教师带动全校教师,提高专业素质。

三、确立发展目标、形成规范

对骨干教师学校平时工作就给他们压担子,高要求学校为培养骨干教师,根据教师的教学实际和发展潜能,不同层次的推动目标,学校帮助制订自己的发展目标,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重点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现代教育理论研修,教育思想与学科教学艺术研究;学科前沿知识与综合知识、学科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综述;现代科技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研究、结题与成果鉴定等。通过培训,使骨干教师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提高他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发挥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骨干带头和示范辐射作用,为其尽快成长成为学科带头人或骨干力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活动中承担任务、促其成长

1、实施“青蓝工程”。教师的成长需要有表演的舞台,锻炼的机会。不同教师各有不同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思想,我们采取有效途径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一是师徒结对。通过结对,给双方明确任务和内容,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帮助他们更快地转换角色,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这样在帮带新教师的同时促进骨干教师自身的成长发展。对于我校新调入我校的教师,学校将骨干教师与他们结成帮扶队子,让骨干教师地与新教师指导、交流的过程中促进成长。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总结篇(2)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6―0022―01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师队伍建设对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区域教育质量的提升起决定性作用,骨干教师的引领和带动有其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本文对学校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采取那些措施作如下思考和探索。

一、校级层面如何做

1. 以学习为切入口,强化青年优秀教师知识素养。学校要为培养对象订阅购置课改专刊和教育专著,明确学习计划、任务要求和考核标准,加强青年优秀教师教育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教师个人也要加强自修,要有实际的自修内容,有定期的自修笔记。积极参加各类专家讲座、学习,多角度吸收营养,促进青年优秀教师知识结构完善和持续学习能力的提高。要求青年优秀教师撰写读书心得,精读教育专著,撰写教育故事、教学案例、教育论文等。

2. 以课堂为主阵地,提高青年优秀教师教学技能。学校(学区)要以打造优质高效课堂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扎实规范细化教学过程管理。在年级组内、学科组内开展示范课或观摩课,对备、讲、批、辅、考等环节提出明确标准和要求。课后集体研讨、评课议课,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闪光点、培育提升上下真功夫“诊断”,下实手“开方”,促使青年优秀教师课堂教学沿着“合格课-优质课-高效课”这一目标循序渐进、成长提升,形成自身教学风格。

3. 以培训为途径,提升青年优秀教师专业水平。学校(学区)要以校本培训为基础,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目标,以培养骨干名师为重点,按照“研培结合,以研促培”的工作思路,通过举办讲座,上研究课、观摩课,开展竞赛活动、“同伴互助”等方式开展校本培训。列支骨干教师培训资金,支持培养对象外出参加高级研修,聘请专家学者来校举办讲座,争取承担市级以上教研课题,让青年优秀教师结合实践参与更高层次的教育科研工作,不断提高专业素养,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育人水平,促使其尽快成长为县级骨干名师。

4. 以名师为引领,构建骨干教师人才梯队。学校(学区)要依托中心教研组、“名师工作室”和年级组,在学校(学区)内坚持“一帮一”、“一帮二”的“结对子”帮扶活动,充分发挥学术造诣高、经验丰富的名优教师对青年优秀教师“传、帮、带”作用,实施“导师带徒”机制。骨干名师要带领培养对象参与到自己的课题研究过程,为青年优秀教师创造实践的机会,“师徒”结队搞教学研究,指导青年优秀教师顺利通过“教学关”、“ 育人关”和“科研关”。积极引导青年优秀教师从“教书匠”向“教育家”的方向转变。其次,学校要根据实际,给培养对象压担子、给位子,择优培养锻炼,让培养对象充分感受到成长的体验和赏识的愉悦,同时提出更高的工作要求,并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激励青年优秀教师不断完善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己。逐步构建骨干教师梯队,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可持续发展。

二、县级层面如何做

1. 搭建平台,为青年优秀教师提供“出彩”机会。县教研室牵头,学校(学区)中心教研组和“名师工作室”积极配合,自下而上,每学年分别组织校级、片区、县级范围的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优质课、校本课程展示课、实践课程创新课等课堂教学比赛;组织教育论文、教学案例、教育随笔评比;组织说课、现代媒体运用、教玩具制作及音体美专业技能等教学技能比赛;举办青年教师论坛、班主任论坛、教师读书沙龙等活动。通过各种“比武”竞赛,为更多的青年优秀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展示才华的舞台和获得成功的平台,促使广大青年优秀教师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锻炼中得到提高,脱颖而出。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总结篇(3)

不同级别的骨干教师,决定了他们工作平台的大小。省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是对省级教学能手提出的一个更高层次工作要求,是教师专业素养和职业发展的必然需求。通过培养,需要这批优秀人员达到更高层次的要求,比如,具有组织和管理工作坊的能力,在引领骨干团队方面发挥一定作用,具有更高层次的课题研究能力,具有解决教育教学中重大问题的能力,具有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和形成教育思想的基础性能力,达到在省级教育期刊发表文章的能力。在培养期,主要就“组织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和总结撰写能力”进行考核,具备了就授予省级学科头人称号,实施工作坊建设,开展引领和研究工作,还欠缺,就继续培养,至少还要充分发挥他们省级教学能手的作用。

对于学科带头人培养期“组织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和总结撰写能力”的考核,我建议组织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工作坊建设上,然而毕竟是培养,所以,工作坊建设应该考虑一线教师的实际,成员必须有,但不能局限于过高的要求,不能局限于10名省级教学能手或者骨干教师,不能局限于要有县域外、市域外的骨干教师,但必须要求他们至少能组织学校的骨干教师、同学科教师lO名左右,积极组织开展交流、学习和研讨工作。并取得一定的研究学习成果,主要是考察工作坊主怎么调动坊成员开展学习、交流和研讨,怎么带动这些人成为校内乃至县域内、市域内骨干教师。科研能力考核就是要开展好课题研究。对总结撰写能力的考核,就是能在省级以上教育刊物上发表自己的心得体会、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对教育教学深层次的思考等。当然,除了这些可物化的考核外,常规的学习、作业、交流反思、活动参与等也应占一定的学分,保障培养的有效性。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总结篇(4)

我校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上级党组织有关开展“双培养”工作的文件,充分认识到“双培养”工作是新时期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学校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双培养”工作就是要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思想上的楷模、学习上的楷模、业务上的楷模,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人民群众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满意度。把思想进步、业务突出、成绩优秀的骨干教师培养发展为党员,既从从源头上把好党员的“入口关”,又给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壮大党的力量,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我校把“双培养”工作作为一件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确保取得实际成效。

二、制定计划,深入推进“双培养”工作发展

我校制定“双培养”工作计划,把“双培养”工作与“创先争优”、“队伍建设年”等主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融入“师德建设、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日常学校工作中。做到关心党员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党员教师的教学技能,把更多的党员教师培养成为骨干教师。做到关心骨干教师的政治追求,不断提高骨干教师的政治素养,吸引和培养更多的骨干教师入党。通过开展“双培养”工作,使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恪守职业道德,具有系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现代教育理念、专业教学技能和集体主义观念与团队精神,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认真搞好教学工作,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在计划中确定XX名“双培养”对象,其中党员教师培养骨干教师XX名,骨干教师培养入党XX名,学校党支部与行政领导分别与“双培养”对象进行沟通谈话,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三、努力培养,实现“双培养”工作目标

1、把党员教师培养成骨干教师

我校搭建服务平台,建立以党员教师全员专业培养、重点对象高位专业培养的双层递进培养体系,努力把把党员教师培养成骨干教师。一是亮好课展风采。我校借教育督导工作,开展“共产党员亮好课展风采”活动,党支部协同教导处深入党员教师的课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并分组进行研课,发挥党员教师个人和集体智慧,在反复研讨中提升教学能力,展示党员教师的教学风采。在参加世纪杯评优课的学区选拔中,我校一致推荐党员白敬老师参赛。二是守岗位立功劳。我校党支部借学校八项工作迎检之契机,激励党员找优势扬特色,补短板促发展。党员单雪是大队辅导员,她专修美术,就放手让其设计大队部,展现其特长。党员孔庆辉创造性不强但教学规范性突出,就让其在纠正广播操的舞台上发挥优势。党员郑红英、丁艳霞工作严谨,原则性强,就让其搞教育督导档案整理工作。党员高杰善于钻研,就让其牵头搞学情研究。三是勤动脑搞研究。为鼓励教师做一名研究型教师,我校决定每学年为教师出一本获奖论文集,在201X年结集成册的《笔耕不辍八里飘香》教师获奖论文集中,党员有13篇论文入编。

2、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

我校党支部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谈话、走访等方式深入细致了解非党员骨干教师的政治追求和思想现状,建立非党员骨干教师全员教育培养、条件成熟的骨干重点培养的双层递进培养模式,努力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一是开展非党员骨干全员教育培养。要求所有党员教师负责发现入党动机正确且积极靠近党组织的骨干教师,向支部提名,不管是党课、预备党员转正、新党员发展会,都要求骨干教师参加,提高骨干教师对党的认识,提升骨干教师入党愿望,端正入党动机。二是对条件趋于成熟的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选派优秀党员教师做成熟骨干教师的联系人,帮助骨干教师成长成才,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总结篇(5)

【中图分类号】G64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01

国家教委在《关于加强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骨干教师的质量和数量不仅体现教师队伍的总体水平,而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同时,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指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骨干教师培训呈现出理念的相对滞后、过程相对封闭、方法相对单一。由此,各地教师培训机构加强了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并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逐步形成了形式各异、方法多样的骨干教师培训模式。安康教师进修学校在骨干教师培训方面也做了积极尝试。

一、“三+五”研训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自2008年以来,学校依据陕西省“阳光师训”工作精神,认真学习和领会文件的理论依据,校领导组织有多年培训经验的教师,依据当地实际的教师教育需求,并科学的进行调研。科学制订了“三+五”研训模式,即以“名师示范”――“互动交流”――“专家引领”――“个人反思”为环节的三天集中学习+参训学员后期完成的“校本研修”五项任务为整体流程的实施方案。

1、名师示范环节

由学校组织科研人力,选拔市区级有影响的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省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提前备课,设计教学方案,并将教学方案提交学校,由学校组织研讨教案设计、修改意见、提出可行性方案。

2、互动交流环节

名师示范课之后,辅导老师先组织学员进行分组,一般8-10人为一个交流小组,交流的主要内容,包括示范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完整,教学理念是否先进,重点突出和难点解决情况,教学的组织与变化,教学的有效性以及是否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等。各小组选派小组长总结小组交流成果,收集交流问题,然后在大会交流展示。

3、专家引领环节

“三+五”研训模式中,有遴选的专家进行指导,做专题讲座,并回答学员提出的课堂教学问题。根据名师示范和学员交流汇报情况,及时组织教学,做即兴发言或专题讲座。让教师在培训以后有所得,有效地解决骨干教师存在的困惑。

4、个人反思环节

针对名师示范、互动交流、专家引领环节的内容,个人整理培训中的反思、感悟或体会,撰写个人反思文章。

集中学习结束以后,每一位学员还要完成五项校本任务,即“骨干教师培养书”。填写教师专业成长基本情况;“他山之石”包括做两次专题讲座,观看议课两节“名师课堂”,专业阅读两部书籍;“校本研修”包括两节“一课两上”、课题研究、区域内讲座、教学论文、优秀教学设计;指导学科教师意见、综合评价。

三天四个环节的集中学习和参训学员后期完成的五项“校本研修”任务,为“五段循环式”骨干教师培训模式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二、“五段循环式”骨干教师培训模式构想

针对骨干教师培训特点,学校继续深化“三+五”培训模式的实践,植入参训人员课题研究任务,强化教育科研导向,丰富、完善培训模式。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五步循环式”培训模式构想,这种模式仍在不断完善和探索中。

1、问题调研:设计问题、分组调研、发现问题、提供依据

这是骨干教师培训的首要环节。怎样培训教师,该培训什么样的内容,是面临的最大问题,传统的方式方法已经不受广大教师的欢迎。作为培训者,了解被培训者的需求至关重要。依据以往的经验,组织人员精心设计调查问卷,然后分散到基层乡镇学校,对近三年参加骨干培训的教师问卷调查,组织当面座谈交流。返校后,整理问卷、整理问题,为培训提供第一手材料。

2、确定菜单:依据问题、确定专题、有备无患、有的放矢

根据骨干教师培训需求,制定培训内容;对于专题,学校采取试讲制,按学科分类,要求先在小组内试讲,再选拔优秀者进行大会交流,群众打分取平均值占40%,评委打分取平均值占60%,两项和达90分以上,方可通过。

3、专业引领:实践课堂、专题讲座、解答疑难、提升能力

就骨干教师而言,专业引领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实践课堂提升课堂的驾驭能力;通过专家专题讲座,充实先进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在答疑解惑中,不断更新思想,提升能力。

4、研讨反思:听课议课、互动交流、反思总结、撰写论文

实践课堂之后,就是听课议课环节。通过专家与学员互动、学员之间的互动形式,发现问题、总结优点、交流体会,最后将撰写论文,转化成果。

5、跟踪反馈:实践反思、跟踪反馈、发现问题、及时总结

对于专家讲座,实践课堂,研讨反思等培训效果如何,同样也有反馈机制。学校制定有每一位专家讲座之后的定性评价和建议,并通过一定渠道反馈给专家。同时,根据需要,选派相关人员下乡镇基层学校,跟踪检查骨干教师的专业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为再一轮骨干教师培训提供参考的依据。

通过骨干教师培训,丰富了骨干教师专业素养,提高了骨干教师教学技能,提升了骨干教师科研能力,强化了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了区域素质教育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五段循环式”骨干教师培训模式的建议

1、加大教师的参与力度。让更多老师参与此项教学工作中来,有利于不间断地对骨干教师进行指导,使他们在教学中不断成长,保证培训模式的有效实践。

2、更多地借鉴国内国外先进的培训模式,优化培训模式,积极提升培训的有效性。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总结篇(6)

以《xx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为指导,围绕“促进全区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尽快形成一支数量足、质量优、影响广的骨干教师队伍,全面提升全区教师队伍整体实力。

二、培养计划

用五年时间培养1—2名部级骨干教师、5名左右省特级教师、10名左右省级骨干教师、2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50—80名市级骨干教师、200名区级骨干教师、400名区教坛能手、800名校级骨干教师,使我区有一批教师成为全市乃至全省都有一定影响的教育专家。其中区级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是:~—~年每年各培养评选区教坛能手100名;~—xx年每年各培养评选区级骨干教师50名。同时,积极选送我区教师参加国家和省市级骨干教师培养,选送对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确定。

三、培养目标

通过培养,使各级培养对象在教育理念、教学理论、课堂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育教学业绩等方面分别达到更高层次的目标要求。各层次骨干教师培养目标要求分别按照《四川省特级教师管理暂行办法》、《成都市中小学骨干教师管理暂行办法》、《xxx区骨干教师评选、考核和管理意见》(x教发【~】22号)中规定的骨干教师相应职责确定。

四、组织领导

区教育局成立xxx区师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分别由局领导、有关科室、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和教育专家组成,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协调和评审工作。

领导小组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xxx

成 员:xxx、xxx、xxx、xxx、xxx、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具体负责本方案的实施、检查和总结工作。办公室主任由xxx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xxx同志兼任。

校级骨干教师培养工作由校长负责,根据本校发展目标制订校级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将培养工作落到实处,以使有的教师进入各级骨干教师行列。校级骨干教师培养方案和名单应在学年初报区师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备案。

五、选拔与培养

(一)骨干教师的推荐条件与程序

1、骨干教师的基本条件

第一,师德高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

第二,业绩突出。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终身学习理念,教学业绩突出,综合考核成绩优秀。

第三,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在教师队伍中能起到骨干示范和专业引领作用。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总结篇(7)

一、明确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学校领导干部狠抓教师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围绕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的奋斗目标,“*”期间,区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普通高中和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硬件设施建设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高。近年来,我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了教师队伍建设,使全区教师在政治思想、道德素养和业务水平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提升,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但是,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实现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对照先进地区,分析现状,我们的教师教育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我区教师教育工作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干部教师对教师的专业成长理解肤浅,对教师教育工作认识不到位。二是对教师教育工作缺乏整体谋化和长效机制,特别是各部门的职责不够明确,影响了教师教育工作的成效。三是教师的学历层次比较低。对教师的学历进修,由于制度不够完善,措施不够得力,使我区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在*市处于中下游,低于省平均水平。四是城乡之间师资水平不均衡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五是创优意识不强,具有威望的名师、名校的数量严重不足,优质教师资源缺乏,对骨干教师的培养、使用等工作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骨干教师管理办法。六是教师自我成长意识不强,育人功能低效,造成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七是作为学校层面教师发展的有效机制--“校本研修制度”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行和管理机制。八是教育信息化水平较低,教育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程度不够。上述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全区教育的均衡发展,影响了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影响了我区整体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之所以列举了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深刻了解我区教师教育工作面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需要我们大家在今后工作中共同解决的问题仍十分突出。目前,我区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居省市前列,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但内涵发展已成为我们办优质教育的瓶颈。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靠加强教师教育工作促教师专业成长这个最根本的途径来完成。

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必须充分发挥教师教育的功能。“*”期间,教师队伍建设及培养、培训工作的发展趋势是,教师队伍建设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水平由低层次结构向高层次结构转变,在职教师培训由学历教育为主向专业化为主转变,这对我们教师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广大干部教师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扎扎实实、持之以恒地完成各种培训任务,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广大教师的发展推动我区教育水平的不断攀升。

二、明确职责,通力合作,共同完成教师教育工作任务。

我们应当站在教育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教师教育工作在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把教师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优先考虑、优先安排、优先检查落实,把这一事关教育质量提高的根本工作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为此,教育局成立由局长*同志为组长,副局长*、*、*及进修学校校长*同志为副组长,人事科、教育科、成职科、计财科、教研室、课改办、仪器电教站等科室负责人、进修学校培训处主任和部分学校校长为成员的区教师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区教师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区教师教育工作的规划、协调、管理及评价工作,确保教师教育工作的政策管理到位、资源配置到位、评价调控到位。

教师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区教育系统上下齐心协力,需要各部门的密切合作,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的工作网络。区教师进修学校和教育局各职能科室要深入基层搞好调查研究,找准教师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各年度培训计划,以服务基层学校为宗旨,以教师的需要为培训的内容,以教师的成长为培训的目的,进一步增强教师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需要各部门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责,发挥好各自的职能作用。区教师进修学校要加强自身建设,挖掘自身潜能和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在教师教育工作中的组织、管理、服务、培训功能。准确把握教师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认真谋化教师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认真组织落实各种集中培训,制定好各种培训计划,使全员培训、新任教师培训、非师范学历教师培训等各项集中培训工作有序、实效运转;不断探讨具有实效又富有创新的教师培训工作的模式、方式、方法,使公共科目的培训真正完成提升教师新技术、新理念、新课程和师德的主要任务。教研室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教材教法和教研工作的规律和内容,组织完成好各学科的教材教法培训任务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指导各基层学校把教师成长与发展工作与学校教学工作融为一体,做到科学有效的整合,构建“专家引领---区级通研---校内互助”的研修模式;特别要做好骨干教师的培训、培养、使用、认定、考核等全方位的工作,力争打造一批名师。其它各职能科室要在政策制定、教师考核、学校评估、资金使用等各项工作中突出体现教师教育工作的优先地位,并把教师教育工作任务作为本职工作来完成。教师教育工作不是教师进修学校和哪一个科室单打独斗能够完成的,除以上各部门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外,更需要打造一支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具有战斗力的团队,各部门之间的一定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加强沟通、优势互补。

各学校要成立校级教师教育工作领导机构。校级教师教育领导机构主要任务是规划学校教师教育工作方案,加强教师教育工作的过程管理,建立教师发展档案,及时研究解决教师教育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培植典型、总结经验,确保教师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

进一步加强研训站网络建设。加大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点必要的设施、装备等硬件的投入,为教师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同时,为减少基层学校开支、方便教师培训、增强培训效果,从今年开始,我们将加强区片研训站的建设,设唐坊中学、西葛中学、柳树0中学、黑东小学、黄各庄中学、稻地中学、四中、大新庄小学、钱营小学、银丰学校、大齐学校11个基层研训站,教育局将投入部分资金,为基层研训站装备必需的多媒体、音响和图书等。为进行区片培训和教研提供必要的场所。

为使教师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我们将加强区级、区片级和校级三级研训员队伍建设。我们将在全区中小学中选拔一批骨干教师担任区级兼职研训员和区片研训员,要求各学校对此项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同时要发挥好校级研训员的作用,确保各项培训任务取得实效。各单位要抓好契机,将研训员的使用与骨干教师的培养做好有机结合。

三、务实创新,拓宽思路,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教师教育工作,为教师成长创造条件。

教师教育工作是一项繁重而艰巨的工作,早出高素质的师资、快出高素质的师资、多出高素质的师资,是我区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必须从我区教育工作和教师队伍的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拓开思路,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教师成长工作。

1、在教师成长工作中搞好“三个结合”。一是搞好教育、管理与培训的结合,以教育保证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法纪,恪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政治觉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管理保证教师成长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使教师成长工作顺利开展;以培训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管理素质。二是搞好培训、教研、教学的结合。以培训指导教研、以教研牵引教学、以教学实践理论和教研成果;以教学为教研提供素材、以教研选择培训内容、以培训解答教研、教学实践中提出的问题。三是搞好区级研训、区片研训与校本研修的结合。一方面要保持三级研训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体现三级研训的特点;在加强区级研训、区片研训对校本研训的指导的同时,重点搞好校本研修。这是因为教师主要研训在学校、实践在学校,他的成长当然也主要在学校。

关于校本研修,我们已经下发了《*区教育局关于加强校本研修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了校本研修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基本形式、运行机制等,各位领导一定要率领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深刻理解,运用于工作实际之中。在此,我重点再强调以下几点:

一是要求大家一定要提高对校本研修工作的正确认识。

校本研修是对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研究这三个概念的整合和发展,它是以学校为研修基地,以教师为研修主体,以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研修内容,以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发展为基本目的的一种集工作、学习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

从校本研修内涵上,大家不难看出:它的地位和作用显而易见;它内容不是全新的,只不过是对以往提出的校本培训、教研、研究的一种综合,系统的归纳、梳理和提升;它的几种基本形式我们以往在教学工作中始终在实践着。近几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区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区的课改已走在了省的前列,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得到了兄弟县区的认可。“校本”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特别是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研究的“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基层中小学已经凸显出来。我们一些有远见的校长,通过组织教师进行校本研修,大大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也提升了学校的品位。如三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小的“大语文战略”、二小的教师成长、新小的“金苹果”学生评价体系等。这些学校其实很有内涵,但没有打出知名度,就是因为缺乏理性的提升,那么今天提出校本研修的目的就是,进一步审视我们以往所开展的工作,对校本工作理性化思考,更好的指导我们今后的实践。但是,目前我们有很多校长对校本研修的重要性认识不清,重视程度不够,实践力度偏低。希望各位校长要认真研究教育局出台的这个文件,切实抓好校本研修工作。但是,搞好校本研修工作并不是多深奥的东西,也不要求大家标新立异,如果离开了教学工作的实际而谈校本研修,那么校本研修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本不必单独去制定研修计划与方案,只要把对教师的培训、骨干教师的培养、教研活动内容和形式等这些基本内容分解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之中就可以了,主要是抓好落实,有目的地做好工作积累。但有一点要注意,在以后制定教学计划时,高度概括一些常规性的工作,从校本研修的角度,细致、全面的谋化好学校各模块的工作。

二是把握好校本研修的实质。

开展校本研修,必须立足学校和教师发展实际。问题即课题,校本研修以解决学校和教师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学校要筛选出“小问题”、“真问题”、“共性问题”作为“挂牌问题”展开课题研究,并作为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一条主线,贯穿工作的各环节之中;同时,学校要构建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问题链”,把“链”中的“点”分解到每个学期或学年之中,学校在研究解决问题之中,不断丰富内涵,提升品位,使校本研修更具实效性、方向性、系统性。行动即研究,学校要抓好校本研修的方案的设计、过程的落实、成果的总结三方面的工作,特别要建立好档案,注重数据的统计、典型个案、文字材料等过程的积累,把研究“有型化”;广大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体,因此,学校要设法使研究真正走入“平民百姓家”,学校要以确定的“挂牌问题”的研究来引领广大教师开展工作,搞好观察、调查、叙事研究、个案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之中研究;倡导教师对“生活体验”的研究,一边“生活”(实践)、一边“体验”(感受)、一边“研究”(思考),每天的工作就是最好的课题,使教学研究常态化。成长即成果,校本研修以促进学校和教师的发展为基本追求。学校的层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教师的工作经历、教学经验、教学水平、自身素质不同,这些都决定了校本研修的方式和内容应该是多样的。各校在意见中提到的八种基本校本研修形式的基础上,可以有选择的侧重几点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不求“全”,只求“实”。学校要帮助教师谋化好自己的成长规划,对不同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既照顾全体又突出骨干,使不同层次的教师都得到发展;一边实践一边思考一边写作(记录)是一线教师结合自己的实践进行教育科研的最佳方式,因此,学校要选择教学日志、教学随笔、教学故事、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教学后记、心得体会等其中的一两点作为校本研修的载体,低起点切入,以呈现校本研修的可操作性和群众性、广泛性,不断深入、完善这些方面的工作,使之成为真正具有内涵的学校特色。

三是加强对校本研修工作的组织领导。

明确校本研修工作的管理与指导责任。国办小学、初中、高中以学校为基本单位,进行独立的校本研修;乡镇小学以中心校为一级校本研修单位,中心校长负责所辖小学研修内容的确定、方案的制定与组织实施。根据所辖小学校长的业务特长,每位校长分包一个学科组或年级段;所辖小学为二级校本研修单位,各位校长在中心校统一安排下,创造性的开展校本研修和所包学科组(或年级段)的行动研究。区教育局负责校本研修工作的组织、协调,并建立校本研修督导、评估机制,要把校本研修工作列入学校学年度重点工作,在学校星级评估中列教学管理星的主要内容进行评估。

加强校级专业指导队伍的建设。要有计划地对校本研修工作的负责人和专业指导人员进行培训,把校本研修指导人员的培训与骨干教师培训结合起来,通过培训、外出学习等措施,培养和锻炼一支校本研修专业指导队伍,促进校本研修工作广泛深入开展。

建立激励机制,推进校本研修工作健康发展。开展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研究示范校的评比制度,积极宣传和推广校本研修的典型,带动全区校本研修工作不断上层次。教育局每学年召开一次校本研修专题会议,总结经验,表彰先进,规划工作。同时,积极进行省市级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研究课题研究工作。

校本研修中的“校本”不是“本校”,校本研修不能搞成本校的自我封闭的研修,要积极主动地与教研员、各地名师甚至知名专家对接,征得他们的支持与指导,征得他们对学校研修工作的从理性上进一步提升,打造出学校的品牌。要结合课改、教学专业成长、教学心理素质的提高等新的信息和理念丰富校本研修的内涵,使学校的发展紧跟整个教育、整个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教研员在校本研修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要求教研员要按照“置身基层、勇立潮头”的要求,与学校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要以高度的责任心深入实践,走向基层,走向学校,与教师直接对话和交流,主动参与校本研修制度的建设,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帮助学校和教师总结经验、提升理论、探索规律,为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2、以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工作。一是以课改为牵引,开展全员岗位培训及与之相关的教研活动;二是以课题研究为中心,带动研训工作;三是针对我区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借助专家引领的作用,开展研训;四是开展满足我区教学需要的学科教师培训,尤其是薄弱学科教师的培训;五是开展针对新入职教师的职业道德、教材教法培训;六是开展面向非师范类专业毕业在职教师的教育专业培训;七是开展以提高教师教育技术为目的的英特尔未来教育和新教育技术的培训;八是开展以培养名师为目的骨干教师培训;九是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搞好学历提高培训,重点提高我区教师的学历层次。

对学历进修工作做以下重点强调:

此项工作由进修学校和电大负责,要求两个单位挖掘潜能,广辟途径,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

要顺利完成此项任务更主要的是要有政策保障。教育局将把各单位的学历达标率纳入“*”目标体系之中,并作为星级学校评比“队伍建设星”的一项重要内容。各位校长是此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一定要认识到位,工作到位,增强责任意识,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做好教师学历提高培训计划,并将目标分解到各年度,要求各学校在“*”的前三年完成总指标的35%、35%、30%。要求各单位要将教师学力水平纳入教师考核方案,同时,在教师学历进修方面提供支持。

3、以活动为载体,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提供舞台。一是广泛开展各级各类的课堂教学、论文、课件、教具评比活动,以及教师才艺展示活动。二是广泛开展做课、说课、评课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共同进步。三是开展读书竞赛活动,每学期每人阅读一本教育名著。四是扎实推进“名校工程”、“名师工程”。在活动中注意分层、分阶段进行。分层的目的一是达到人人参与,二是为不同层次的群体树立不同层次标杆。分阶段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引导此项工作逐步向深入发展,以求较高层次的成果,培养较高层次的教师。

4、依托*教育资源网,开展网络条件下的教师成长工作。一是改善教师办公条件,逐步实现教师人手一机的目标,为在网络条件下的教师成长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今年,教育局将出资为已经装备模式三的学校做好校园网布线工作,各学校要自身解决每个校园网的终端计算机。二是包括教师进修学校在内的全区各中小学都建立各自的网站,并与*教育信息网相链接,达到信息资源的共享,为今后的远程教学、远程培训、异地听课、讲课、异地教研活动奠定基础;三是充分发挥“教育论坛”的作用,在网络条件下,为教师成长搭建更多的平台;目前,我们的教育资源网已经开通了“教育论坛”,我们也已经搞好几次统一组织的校长论坛和小学的主任论坛,要求各位校长亲自参与并指导本校教师参与到“教育论坛”活动之中,让每一位教师在论坛活动中既享受到共有的资源,又能够为自身成长提供平台。

5、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本着互利双赢的原则,充分发挥区、乡、校三级的作用,开展校际、区际、市际、省际的人员交流、学术经验交流,以及教育、教学、管理项目的研究、推广合作。

四、搞好骨干教师的认定,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选拔,并扎实开展培训工作。

1、搞好骨干教师认定工作。

*年7月,我区确定了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培养对象807名,并全部进行了培训,但因为种种原因,至今我们还没有认定。经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从今天开始到5月20日结束,我们准备把经过培训的原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中各学段专任教师总数的15%认定为区级骨干教师。以下几种情况今年不认定或暂不认定:一是已经调离*或已经辞出教师职务的;二是跨学段调动的,三是临时幼儿教师,四是目前未任课的教师,五是未任原确定培养对象时所教学科的。要求各学校按照通知要求,严格把关,不能搞人情风,不能在校内造成矛盾或形成影响。这项工作非常重要,时间又非常紧,要求各单位会后立即组织专门人员做好此项工作。

教育局根据*年制定的《*区中小学骨干教师考核方案》,对所有上报的区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进行全面量化考核,根据量化结果,再结合层次、学科、城乡等因素,择优确定人员,依次确定出81名*市级骨干教师、81名市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和区级骨干教师。公示无疑议后,由教师进修学校组建骨干教师的档案,并上报*市级骨干教师及培养对象。已参加国家、省、市三级骨干教师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直接推荐为*市级骨干教师。已经是特级教师或被认定为省级骨干教师的人员,不列入本次评选范围。

被评选为*区、*市级的骨干教师,区、市教育局分别颁发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证书,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高层次培训进修方面享有同等条件的优先权。教育局对骨干教师给予一定的津贴补助。

对骨干教师实行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各校都要建立骨干教师档案并加强管理,加强培养、使用和定期考核工作。区教育局依据考核方案对区级骨干教师每年考核一次,定期认定。被认定为骨干教师的,其称号的有效期为三年。对经过培训、考核不能被认定为骨干教师的人员将予以淘汰。三年一个周期过后,经考核合格者可以参加下一轮骨干教师的培训和认定。

2、做好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选拔工作。

骨干教师认定工作结束后,我们立即着手组织选拔一批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这项工作比较容易操作,要求各校提前做好摸底工作。按通知要求认真落实。

3、对骨干教师的培养。

名师是打造出来的,如果离开了政策的激励,过程培养很难出名师。教育局将进一步完善骨干教师的培养机制,出台我区骨干教师管理办法和培训方案,加大对农村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建立有培养骨干教师长效机制。“*”期间,全区计划培养省级及以上骨干教师22人、市级骨干教师62人、区级骨干教师达到780人。

实施“名师工程”,以我区教育资源网站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名师主页建设,加大名师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名师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争取在5年内培养出区级及以上名师30名。在今年教师节前夕将命名首批名师,首批名师将在11月份利用说课、作课、讲座等形式,展示自身的教学风格,推介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

从今年开始,我们将进行骨干教师和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两个层面的培训。根据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选择内容,内容呈现模块化,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主要内容为:教育法律法规、现代教育思想、教师专业知识、新课改理论及教法、现代教育技术、教科研的理念及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等。必修模块由培训机构根据需要选择确定,主要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选修模块只提供目录,学员根据学习条件、自身优势、发展方向自主选择,主要是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培训将采取集中面授和自学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不同内容采用专家讲座、教研员指导、案例分析、自主学习与反思、参观考察、论坛交流、网络研修等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对骨干教师和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学习考核实行学分制。培训周期为一学年,培训时间200学时,培训教师修完每个模块后,要参加统一组织的考试,考试及格者即取得相应学分,在一学年时间内取得规定学分即可结业。培训成绩将作为骨干教师年度考核和骨干教师认定的主要依据。

培养和打造骨干和名师,教研室担负主要职责。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培养骨干和名师过硬的教育教学能力,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做到专业引领与岗位培养相结合,在使用中培养,在实践中提高,给他们搭建一个既有利于自身成长又发挥其作用的一个平台;要积极创造条件开阔他们的视野,真正与专家对接,促其“知名”。其次,要努力提升骨干教师和名师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修养,要定篇目、压任务,要求他们自身要自觉的加强学习,还要开展读书报告会,专题论坛等活动,为他们提供展示、交流、提高的舞台;最后,要提高骨干教师和名师的教科研能力,采用集中面授、教研沙龙、专家讲座、专题研讨等方式,提升他们理念;加大课题研究工作力度,分层次召开交流研讨会,集中探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困惑和问题,从中筛选出急需解决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确定为区级研究课题,进行挂牌研究,并将子课题分解到每一位骨干和名师,在行动研究中成果。

五、发挥政策的导向性作用,建立健全教师教育的运行机制,促进我区教师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年是“*”教师教育工作的起始年,在新的形势下,我们面临着相当艰巨的任务,因此,我们必须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建立健全教师教育的运行机制,确保我区教师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确保本周期教师教育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一是学校领导干部要教师教育工作高度重视。一个学校教师教育工作的好坏,关键在干部的认识、理解和重视程度,关键在领导干部的组织实施。以往,我们有些学校领导干部对继续教育就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认为提高教学质量和继续教育没什么关系;有的领导怕教师因为进修而影响教学工作,上边的政策也不向教师传达;有的领导不积极宣传发动,不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学历进修,而是设置各种障碍。这是非常错误的。作为学校领导干部,我们不但要自己带头进行终身学习,也要做好对教师的宣传工作,上边有了什么政策要让教师清楚知道,要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各项培训、进修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是要严肃教师教育工作的考核机制。在以往的各类培训中,由于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不到位和各种人情风的干扰,存在着考风考纪不严肃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严格管理,严肃纪律,确保取得真实的效果。

三是要健全制约机制,体现奖优罚劣的原则。在教师职称评定时要考虑教师教育的因素,按照上级规定,没有继续教育证书的,不允许参加职称评定;在各类评先、评优和提拔干部时也要将是否参加学历提高培训作为基本条件。

四是加强继续教育证书的管理。为确保继续教育证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全区教师的继续教育证书要统一由教师进修学校保管,每年对教师继续教育证书进行一次验印,继续教育证书年度验印后方能生效。目前继续教育证书在教师自己手中的,各单位要组织好统一上缴到教师进修学校。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总结篇(8)

“骨干”常用于“比喻在总体中起主要作用的人或事物”[1]。集代表性、主体性和先进性于一体。因此,体育骨干必须围绕学生及学生事务而存在,必须树立“榜样”和“模范”,必须是学生群体中的身心方面的“优秀”分子。一个好的体育骨干在整个教学中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用。

一、学生体育骨干的选择

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需要,合理选择体育骨干,积极进行培养,使他们尽早协助教师搞好教学工作。培养体育骨干,首先必须选择好培养对象,根据教学需要,一般可选择下列三种人作为培养体育骨干的对象。

1.学生干部。符合“骨干”的“代表性”和“先进性”,是最容易选的一部分学生。他们对自己要求严格,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信,有号召力,可能是成绩突出也可能是自律性较强的党员,尽管他们可能体育基础不一定很好,但能积极带头,把学生组织起来。这样的学生可以协助教师做一些教学方面的组织工作。

2.体育基础较好的学生。符合“骨干”的“主体性”,这一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对体育运动具有浓厚的兴趣,并且接受能力强,掌握技术快,身体素质好,明显超过普通学生。这类的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都很突出,并且充满自信,属于很好的运动“榜样”,容易让其他学生信服。这类学生可以充当小教师,协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些辅助或者保护的工作。

3.有一定体育基础,较散漫,但在学生群体中有一定号召力的学生。这类学生也许与传统“骨干”搭不上边,他们也许学习并不是很好,也不是让班主任最得意的,但是在学生群体中处事能力强、善于言谈,被大部分学生“信服”,容易起到“掌舵手”的作用。这类学生经过教育培养,很容易成为较好的体育骨干,协助教师做好组织辅导工作。

二、学生体育骨干的培养方法

在学生中,可培养的对象很多,如果不积极引导和培养,他们不一定能成为较好的体育骨干,也有一些学生虽然有能力,但不一定愿意做组织和辅导工作。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采用有效手段,提高学生的认识,增强他们充当体育骨干的自觉性。

1.营造争当体育骨干的氛围。一个人要自觉地做任何事情,必须有强烈的动机,而动机的动因则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激发需要感,使学生认识到充当体育骨干,不仅对协助教师教学有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得到锻炼机会,有助于提高他们组织能力和运动技术水平,培养互帮互学、助人为乐的良好思想品德。例如一些高职院校经常采用体育成绩主观分加分的形式,提高体育骨干的积极性。

2.加强对体育骨干的组织能力培养和技术指导。体育骨干物色好了,扫除了他们的心理障碍,还不能说他们已经成了好的体育骨干。教师必须向他们言传身教、面授机宜,使他们掌握组织、指导练习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组织和指导能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前、课后与体育骨干经常交流,从而互有默契。

3.创造良好的体育骨干工作的条件与环境。体育骨干基本确立以后,要尽量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与环境,帮助他们树立威信。在教学中一方面分组练习时要指定由他们负责,要求学生听从指挥,按要求练习。另一方面,要牵桥搭线,给体育骨干指定辅导或陪练对象,使他们不自觉地逐步过渡到自觉充当体育骨干,增强信心。

三、学生体育骨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从社会学角度讲,体育课堂教学本质上是人际交往作用的过程。交往的顺利和谐,事关交往技能的娴熟,而学生体育骨干则是师生之间最好的“交际桥梁”。

1.练习效果的激励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有时会遇到难度较大的教材,有些学生往往会出现畏难情绪,甚至不愿意或不敢参加练习,但如果体育骨干积极带头,那些被认为难度较大的教材被他们很快掌握,消除其他学生的心理障碍,克服畏难情绪,增强学习信心,激励他们积极参加练习。

2.练习行为的表率作用。在进行运动量较大的身体练习时,有的学生不愿意参加练习,但有了体育骨干率先示范,一些内心不想练的学生在较强烈的自尊心的驱使下亦被迫投入练习,体育骨干在前面行动较快,其他学生也就不甘示弱紧追不舍,从而增强练习效果。

3.练习过程的组织作用。根据教学需要,在教学中往往很多时候教师要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不可能同时兼顾几个组的活动。此时,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尤为重要,如果体育骨干能够认真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协助教师组织练习,那么课堂秩序就会井井有条,活而不乱。体育骨干的组织作用不仅表现在课堂上协助教师搞好教学组织工作,而且延伸到课外,课余时能带动学生进行练习自发组织一些竞赛等,对推动学校、年级等业余活动度具有重要作用。

4.练习结果的平衡作用。指导、帮助其他学生练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练习效果,如果安排小教师同差生陪练,那么收到的效果就好得多。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育骨干自身的技术水平,自己的技术水平不高,怎么能教别人呢?与此同时,对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培养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提高学生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总结篇(9)

过去,我区开展的培训一直是面向全区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广大骨干教师,着眼园所教师们的均衡发展。但时间长了,不难发现,由于教师间的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仅仅依靠这种全员化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更好地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率先打造一批优秀的骨干中的骨干。因此,我们启动和实施“东湖区幼儿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双新工程’”来优化我区幼儿骨干教师队伍结构。

二、高位推动,规范管理

东湖区高度重视“双新工程”建设,正式下发《东湖区幼儿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双新工程”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教学新秀”和“教学新苗”的人选由幼儿园自我把关,推荐符合文件规定条件的教师,经由区教研中心和教育科资格审核后确定人选报教体局批准,经过一年考察合格后方发给证书。

一个优秀的工程建设离不开好的管理机制。东湖区从科学管理“双新工程”建设出发,制订了《东湖区幼儿“双新”教师培养方案》和《东湖区幼儿骨干教师“双新工程”管理办法和培养措施》,用制度管人管事,确保“双新工程”建设始终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前进。

三、依托研修,提升专业

教师的主动发展和专业提升是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难点。我们在“双新”教师培养中,主要从六个方面入手,着力破解这个难题。

1.以先导式专题研修作为培养“双新”教师的重要载体

组建以“双新”教师为成员的区幼儿骨干教师队伍,组织她们走在教改的前沿。根据课程实施中的难点和薄弱环节,我们确定围绕专题“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开展先导式研修。为了让教师能更加自觉地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幼儿的“学”,我们选择更小的“切入口”,一年后,我们将“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与研究”作为研究的内容,并正式申报成为省市教育科研重点立项课题。

2.以扶持性培训举措作为培养“双新”教师的重要基石

对于“双新”教师的学习来说,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区教研中心对“双新”骨干教师的成长发展积极给予扶持,根据其自身发展情况提供学习观摩和省、市培训机会,组织“教学新秀”和 “教学新苗”幼儿骨干教师参加各级业务培训,定期开办专家或教研员讲座,努力为他们逐步提高创造必要的条件,不断提升骨干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在日常的“双新”活动中,我们采用学习与培训相结合及研究和实践相统一的方式,要求“双新”教师给自己不断充电,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并通过反复实践、反思将新教育理念进行内化,不断提高对幼儿的自觉关注意识;我们及时帮助教师们理清思路,围绕关键点开展深入的思考和实验研究。

3.以多样化研究方法作为培养“双新”教师的重要途径

在组织“双新”教师开展区域活动研修中,我们采用了QQ群讨论法、个案跟踪法、微格分析法等。这些方法的有效运用,促进了“双新”教师间的非正式交流,使她们不断增强观察、分析、解读幼儿行为的能力,提升、整合幼儿经验的能力,创设环境、选择材料的能力,对幼儿发展提出挑战的能力。

4.以互助式师徒结对作为培养双新教师共进举措

“教学新秀”和“教学新苗”一对一师徒结对,在教研员的引领下,在区域听课研讨活动中做到上示范课、共同备课、共同反思等,帮助教学新苗尽快成长。

5.以驱动式研究任务作为培养“双新”教师的前进动力

我们给“双新”教师下达了与其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教研科研和实验任务,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督促他们通过刻苦研究和改革探索来提高自己。每一位“教学新秀”每学年要围绕自己的专题任务做一次主题发言,畅谈自己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实验研究心得,总结自己新的认识和做法,通过这些来提高教师的理论研究能力。

6.以联片式区域化教研作为培养“双新”教师的锻造平台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总结篇(10)

一、调查概况

一流的教育有赖于一流的师资,师资队伍建设是一所学校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而骨干教师的培养又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为了更好地构建教师发展的平台,我校紧紧围绕课程改革这一中心工作,着力打造了一批理论基础扎实、学科造诣深厚、业务技能精湛的新时代骨干教师队伍,以带动全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我校地处教育水平较发达的衡水市武邑县,是一所农村学校。我校在编教职工104人,专任教师101人。目前已有衡水市教育技术能手两人,衡水市学科教改带头人三名,衡水市学术带头人一名,衡水市教学能手九名,衡水市教坛新秀两名。从总体上看,我校教师队伍数量基本适宜,结构合理,思想道德素质良好,专业知识及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基本适应教育发展需要,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教师均衡配置工作有效推进。但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尚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各学科骨干教师分布不均匀,有待进一步优化;个别教师的教育观念、专业水平、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市级以上骨干教师还有待培养。

二、调查的目的和方法

1.调查目的

给全校教师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现有的教师结构、教育教学情况、、获奖情况、个人获奖情况、公开课情况等,为制定学校骨干教师成长计划服务,分析影响青年教师成长的因素,建立骨干教师成长激励机制,开展“阶梯式”骨干教师培养的研究任务。

2.调查方法

学校课题组向全校教师发放问卷调查表90份,回收90份,有效率100%。按照教师年龄和申报类别分别进行调查。主要了解教师、获奖情况、公开课、评优课、基本功竞赛获奖情况、班主任与毕业班工作经历等。

三、调查结果的分析

1.教师发展意愿调查情况

有90%以上的教师有进一步发展的意向,其中50%以上的教师(以年轻教师为主)意向较为强烈。少部分教师表示无所谓(主要是年龄较大者)。

2.教师发展条件调查情况

18%的教师已经符合市级骨干教师培养条件,15%的教师某个项目有欠缺,20%的教师两个项目不符合要求,这部分教师人数超过了全校教师人数的一半。30%的教师年龄超过45周岁,所缺项目较多。根据调查结果,学校确立了29位重点培养对象。

3.教师发展制约因素调查情况

制约教师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市级公开课情况(占30%)、情况(占28%)、毕业班工作年限(占20%)、班主任工作年限(占18%)、其他(占4%)。

四、建立教师发展机制

1.确立教师发展的培养目标

到2020年,我校要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和国际视野的省内教学名师,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高,普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管理制度科学规范,形成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教师工作管理机制,骨干队伍进一步壮大。

到2016年,我校发展目标是:省级学科带头人两人,省级教育技术能手三人;市级学科带头人五人、市级学术带头人两人、市级教学能手十五人、市级教坛新秀五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比例达到30%。并将任务分解为两年目标、四年目标等。

2.确立教师发展遵循的基本原则

(1)以德为先、德能并重原则。

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师资培养的首要任务,把增强教育能力作为师资培养的核心目标,不断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2)优化结构、科学配置原则。

各学科均衡发展,着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3)骨干引领、整体提升原则。

坚持自主培养与多渠道引进相结合,在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上量质并举、实现突破;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4)全面评价、优绩优酬原则。

坚持全面性、发展性的评价原则,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明确教师发展的主要措施

(1)为每位教师制定个人成长计划。平时强化落实,优化考核,建立教师成长档案。

(2)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评优课、公开课、展示课、教师基本功竞赛、解题比赛等活动。

(3)督促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教科研活动,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教务处要拓宽教师的渠道,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的评选活动。

(5)采用与名师结对子、以老带新的方式,让青年教师多上实验课,加强锻炼。营造一种能让青年教师成长的氛围,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及带动作用,继续抓好导师制活动。积极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学科能力竞赛等活动。

⑹与教研室专家、校外的名师名校结对,提高发展层次。

4.建立教师成长电子档案

上一篇: 公司总结会主持词 下一篇: 因子分析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