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实训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10-14 05:00:00

施工技术实训总结

施工技术实训总结篇(1)

关键词 :技能培训 师资队伍 实训设施 培训管理

培训中心作为企业的技术技能培训基地,充分发挥着其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但随着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才强企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的全面建成,都对培训中心技术技能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客观研究分析培训中心技术技能培训情况,认真总结经验,严肃查摆问题,积极进行整改,提升培训质量,实现全新突破是十分必要的。

一、技术技能培训基本情况

1.培训情况

近年来,国内各个培训中心都相继开展了专业性很强的技能培训和竞赛。据统计,某省公司培训中心仅2014年完成各专业培训班近200期,培训人数15600多人次,完成各类技能鉴定5000余人。培训和鉴定人数都较多,任务较重。

2.师资队伍情况

企业培训中心前身大都是职大或者职业技术学校,很多教师都是全日制学历教育时的授课教师,并没有完全适应职工技能培训的需求,因此培训中心里普遍存在结构性缺员问题。各个培训中心里,技术技能培训类教师及培训管理人员多数占培训中心总人数的1/2。而这其中,能上讲堂的一线专职教师不足培训中心总人数的1/3,真正专业教师仅占职工总数的1/5。因此,以目前的师资状况承担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压力较大。

3.实训设施情况

自2008年开始,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国内的各个培训中心都在不断建设、更新和完善培训设施设备,目前已基本建成各个专业的实训基地和实训室,且建成的实训基地也基本上符合企业的需要,培训设施设备基本功能完备,为技能培训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资源。

二、技术技能培训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1.培训中心教师结构性缺员严重

培训中心(技术学院)专职教师结构性缺员现象严重,不能满足培训需求。近几年随着退休员工数量的逐年增多,新入职员工又寥寥无几,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大部分专职教师缺乏实际经验,对新设备、新方法、新技术的掌握程度不高,因此,很多培训课程需要外聘教师担任。

同时,兼职培训师的聘用不够顺畅,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兼职培训师均来自生产一线,备课时间有限,对培训质量有一定影响;兼职培训师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课堂教学各环节组织还不够紧密和顺畅。

2.实训设施利用率不高

实训设施的实训功能尚未实现最大化,有的实训室甚至一段时间内处于闲置状态;部分兼职培训师对实训设施设备情况不十分了解,不能够很好地利用实训设施开展培训。

3.培训反馈系统和培训效果评估机制不够完善

课程结束后,对学员的跟踪调查力度不够,一方面是由于工作量较大,跟踪调查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是由于学员将去往各个单位,比较分散,要想做周全细致的调查评估,还需要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

三、改进技能培训现状的有效措施

针对培训中心技术技能培训新特点及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以提升培训质量:

1.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以“技能”和“双师”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培养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综合素质一流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一方面是要提高专职教师素质,另一方面要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专兼职培训师“双向挂职”制度,改变当前专职培训师不足的局面,发挥组织优势,调动兼职培训师的积极性,使兼职培训师资库高效运转。

2.提高实训设施的利用率

要依据各实训室的功能、规模和特点,不断开发实用性较强的特色培训项目,提高知名度,扩大培训覆盖面;增强专兼职教师对实训设施设备的掌握程度,提高实训设施利用率;做好培训课题的研究、培训项目的策划、培训教材和课件资源的自主开发工作,突出特色、塑造品牌。

3.建立严格的评估机制并遵照执行

按照ISO10015培训质量管理体系梳理培训流程,注重过程评估,形成机制。通过对确定培训需求、设计和策划培训、提供和实施培训、评价培训结果四个阶段的监控,突出培训过程的规范性、有效性和改进性,进而对培训过程进行全程控制。

施工技术实训总结篇(2)

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市中心工作和重点项目建设,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不断开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新局面,提高专业技术干部素质,为实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结合我市“*”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按照《*市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551工程”)实施办法》,计划“*”期间,每年开展专业技术人员专项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培训1000人次,五年培训5000人次。全面落实我市“551”工程培训干部的战略任务,使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高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推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三、培训原则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拓展专业视野。坚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为核心,着力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科技水平和专业素质,拓宽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视野,不断加快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的步伐。

(二)统筹规划,分类实施。紧跟世界领先技术发展趋势,结合专业技术岗位的实际需求,围绕市“551工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目标,统筹规划,分类实施,增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突出重点,带动整体。以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优先培训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以培训促进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充实培训内容,带动整个专业技术领域知识更新培训工作的开展。

(四)整合资源,发挥各方积极性。按照政府推动、单位支持、个人自愿的原则,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加强培训基地和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推进“551工程”实施。

四、培训实施对象

我市的市、区(县级市)、镇三级从事水利科技推广、规划设计、施工和工程管理以及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

五、培训内容

(一)开展公修科目为基础的继续教育活动。以市人事局对专业技术人才要求和组织的“551工程”公修科目培训为知识更新基础,重点培养和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期间在组织开展“专业技术人员权益保护”、“宽带网络与电子政务”、“创新思维与创造力开发”等公修课培训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强法律与国家基本政策、*与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现代水利与信息技术、水文化研究等方面的公共科目培训。

(二)开展专项“四新”(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继续教育活动。根据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人才培训工作的实际,针对我市水利发展,培训内容:一是现代水利理论;二是标志现代水利的信息技术应用,即网络技术、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电子政务;水利工程安全监控,数字化水利等,重点培训科研、设计和水利信息技术领域各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三是实用技术应用培训,如自然灾害预测与减灾、三防(防汛、防旱、防风)、节水抗旱等技术应用。

(三)与生产实际结合开展继续教育活动。依托科技项目、重点工程和重大课题,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类培训和继续教育活动。通过生产实际锻炼和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才干和技能。

六、培训方式

(一)每年举办一期水利论坛、高级研修班。推进系统内高层次人才的国内外学术技术交流,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提高创新研究能力,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二)举办普及性地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讲座。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讲座是一种参与广、时间短、见效快的继续教育形式,围绕“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为着眼点,每年邀请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来讲课,举办5期不同主题、面向全市水利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讲座。

(三)其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1、集中短期培训。主要结合本行业和本单位实际,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形式多样的短期集中培训,并适当安排境外培训,优先安排重要岗位、关键岗位和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专业技术人员开阔视野、转变观念、提高能力。

2、开展岗位培训。各单位对重要和特殊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才,可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采取专项考察、业务进修、委托培养等多种方式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3、网络远程教育培训。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充分利用网络通讯、卫星传输、广播电视等现代化远程教育手段,参加远程继续教育培训。重点依托*市继续教育网,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参加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学习。

4、自学。一是以单位倡导、个人参与的学历提升,鼓励在职人员参加各类提高现有学历教育;二是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的不同需要,采取自选、自修等方式进行个性化的继续教育培训。有关行业、部门和单位应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自学的组织、指导、监督和考核工作,确保自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机构。市水利局成立以局行政领导为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551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市水利系统“551工程”总体方案;审定年度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和教学大纲,协调实施过程中的相关工作。具体实施工作由局科教规划处负责。

(二)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期间干部教育培训任务的全面落实。

1.行业牵头。按照市“551工程”的组织实施办法规定,市水利局负责研究制定本行业领域“551工程”的具体实施办法,制定适应本行业特点的专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和教学大纲,组织编写本行业领域的专业教材和课件,指导培训实施培训任务。

2.条块互动,分级实施。各级水利主管部门在当地人事部门的统一部署、指导下,负责与本地区和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认真组织实施本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市水利局在业务上给予积极指导和协调。

3.落实教育培训基地。要充分发挥和依托在穗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以及市继续教育基地,组织安排好短期和集中培训,保证各培训计划的组织落实。

(三)加强制度建设

1.建立和健全评估检查制度。为保证各项继续教育活动达到如期效果,有关主管部门和单位对“551工程”的开展情况进行指导和评估,及时根据评估情况指导和改进工作。

2.建立和健全培训保障制度。相关单位要采取切实措施鼓励和支持专业技术人员参加“551工程”的各类继续教育活动,保障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达到上级规定的要求。市水利局直属单位要按照《*市水利局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实施办法》,把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知识更新培训的情况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的内容,并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聘用结合起来。

3.实行证书登记制度和统计制度。专业技术人员参加“551工程”的学习情况记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并按照规定的标准记录相应学时,其培训学时等同于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专业课培训的学时。对各区、县级市、各行业领域和继续教育开展的“551工程”项目,由市继续教育协会负责统一登记管理和统计。

(四)落实经费。

1、各单位要切实落实职工教育经费,按照规定比例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严格执行局制定的《关于教育培训费使用的若干规定》,保证专款专用。

2、各级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干部培训、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专项资金。

3、选择部分选题新、层次高的高级研修班和知识更新讲座,纳入市继续教育项目整体规划,争取市继续教育专项经费的支持。

4.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向“551工程”投入。

八、实施步骤

本实施方案采取整体规划、逐步实施的方式,从*年起到2010年,分三个阶段逐步推进。

(一)启动阶段(*年上半年)

*年上半年组织学习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的有关文件精神,深刻领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人才培养工作的要求,广泛开展“551工程”的调研工作,制定符合我州实际情况的行业实施方案。

(二)全面实施阶段(*年下半年—2010年上半年)

施工技术实训总结篇(3)

(一)建章立制,促进继续教育工作规范化发展

“授之一鱼仅饱一餐,教之以渔终身受用”,集团领导十分重视继续教育工作,把继续教育视为企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投资,修改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了领导组织和工作机构,将继续教育工作纳入基层单位领导考核目标,列入各单位人才管理议事日程。他们认真实施“131”工程,即一个目的、三个坚持、一个发展――以推动技术进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的,以“三个坚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坚持讲求质量、注重实效,坚持自我约束、创建品牌)为工作主线,促进企业经济不断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多形式、多渠道大力开展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逐步建立、完善了继续教育证书管理制度、学分登记制度等,为搞好三千多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培养建立了长效机制。

(二)结合国家质量管理奖卓越绩效标准体系要求,培训实施过程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

1、培训工作流程

集团按PDCA循环,全面推行“五环节” (识别需求、细分需求、制定计划、确保实施、考核反馈)培训法,建立并实施以下工作流程:

需求主要来源于战略目标实现与员工职业发展需要。培训需求收集是一个动态系统,集团及时了解培训需求并细分需求。

2、制定计划,实施培训

集团制定《员工教育培训管理办法》,从制度上予以保证,如对取得相关证书者,集团给予报销相关学习费用。人力资源部每年初根据培训需要求制定培训计划及其相应经费预算、设施保证,报总经理办公会审议批准后组织实施。

3、培训评估

效果评估是培训管理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受训者的工作绩效,公司借鉴“柯氏模式”四层次模型实施二层次评估体系。由人力资源部针对不同类别,采用调查评估表等方式,对培训内容针对性、讲师讲解情况、时间分配合理性、培训环境等进行调查,并了解受训者知识应用、前后绩效变化,统计分析形成评估报告,改进培训工作。

二、突出重点,产学研结合,积极开展“三新”应用培训

建筑施工是一个实践性、操作性比较强的行业,推广应用“三新”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尤为重要。集团对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难题,积极聘请有关专家,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开展QC(质量全面管理)攻关活动,新技术试验成功后,再以样板领路的办法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并推广应用到施工中。集团对近几年获得的两项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多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项目,组织技术人员现场观摩学习,并结集出版进行推广应用,使知识资产充分交流、共享。如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工程施工中,开展“预应力超长大体积砼结构施工新技术研究”,针对大体积砼施工中的温度场、温度应力计算、裂缝控制、结构收缩、预应力优化布筋和优化张拉J顷序以及高空间支撑体系等课题,研究提出了完整的理论和相应的施工措施,邀请了全国著名裂缝控制专家王铁梦教授参加论证会,达成共识,并大胆应用到工程施工中。该技术的应用,有效地减少砼用量,增加了结构的跨度,提高了结构的抗裂性,共节省资金2300余万元。该工程荣获国家建筑工程“鲁班奖”,该研究成果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填补了青岛市建筑施工行业的一项空白。集团近几年来获得的9项“鲁班奖”均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如青岛市政府办公楼石材干挂施工技术,青啤大厦(即太平洋中心)半隐框玻璃幕墙施工技术等。施工过程中研究、推广应用的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等均获山东省建筑业QC成果优胜一等奖,这些技术成果均通过教育培训方式得以推广使用,据不完全统计,仅“三新”培训就达千余人次,不仅提高了员工的技术水平、保持了集团的技术优势,也提高了企业的社会信誉。

三、适用形势发展需要,开展专门业务性培训

一是开展项目经理和“十二大员”培训。为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提高项目经理等现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打造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每年分批组织集团内部所有注册备案的项目经理及“十二大员”参加继续教育轮训。聘请行业内知名专家、教授、集团资深专家,讲授《项目管理规范》、《施工项目质量与安全》等,每年有600多人参训。

施工技术实训总结篇(4)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密围绕公路建设“三年决战”这一中心工作,以部长帮扶黑河农村公路建设为契机,采取“送教下乡”的形式在全省公路系统开展职工技术培训,做到学用结合,以用定学,以学促用,切实将知识技能、政策法规送到基层一线,全面提高全省公路系统职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总体目标和培训原则

(一)总体目标

一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二是提高职工理解运用政策法规的能力;

三是提高职工实际生产操作能力;

四是提高职工专业技术知识掌握运用的能力。

(二)培训原则

一是坚持业务培训与政治学习并重的原则,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

二是坚持学用一致的原则,做到理论同实际紧密结合;

三是坚持按需施教的原则,针对公路行业岗位的特点,分类施教,切实体现出针对性;

四是坚持讲求实效的原则,杜绝形式主义,确保培训质量,保证实际效果。

三、培训对象

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人员,二级公路建设监理和管理人员,国省干线公路养护人员,路政执法人员。

四、培训方法

一是送教材下乡,将《农村公路施工技术指南》、《养护技术操作规范》、《公路路政管理培训教程》等技术普及系列教材分发到一线建设、养护、路政人员,鼓励和提倡职工自学技术和知识。

二是送教师下乡,聘请交通运输部西部讲师团、省交通运输厅、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专家到地(市)、县(市)为基层职工集中授课;

三是送技术下乡,组建省公路局专业技术人员帮扶志愿者团队,根据地方需求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和解疑答难。

四是送远程教学下乡,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开展远程技术培训。

五、培训内容

围绕我省农村公路建设、二级公路监管及公路养护管理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重点培训以下内容:

(一)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人员培训

以黑河市为试点,围绕农村公路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发展形势、业务知识、关键技术、管理方法等专业技术知识培训。

(二)二级路监理、管理和建设人员培训

以虎饶公路指挥部为试点,对二级公路指挥部监理和管理人员、施工单位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关键环节、技术的培训。

(三)国省干线养护管理人员培训

以伊春市嘉荫县公路管理站为试点,对全站养护管理人员及养路员工进行白色路面养护技术培训。

(四)路政执法人员培训

以呼兰养路总段为试点单位,开展路政队长、内业人员的路政业务规范化培训。

六、组织实施

“送教下乡”活动从年3月开始到年10月结束。活动分为组织动员、教育培训、经验总结三个阶段。

(一)组织动员阶段(年3月至5月)

1、组织地道处、养护处、网化处、路政处、政治处、科教处等相关处室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分工,确定具体培训方式、内容和时间。

2、科教处根据各类培训需求情况,制定具体培训方案,全面启动培训工作。

(二)教育培训阶段(年6月至10月)

培训工作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内容、分期培训、分类指导的原则组织实施。

1、6月4日在黑河举行“送教下乡”活动启动仪式。

2、6月6日至16日将技术普及系列教材分发到一线公路建设、养护、路政人员手中。

3、6月至7月在黑河市公路处、嘉荫公路站、虎饶公路指挥部开展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人员,二级公路建设监理和管理人员,国省干线公路养护技术人员理论课程培训工作。4、6月开展路政执法人员理论课程培训工作。

5、6月至10月(即公路建设施工期间)由省公路局帮扶志愿者团队深入现场指导施工、养护工作。

6、10月至10月在全省公路系统开展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人员,二级公路建设监理和管理人员,国省干线公路养护技术人员、路政执法人员远程教学培训工作。

(三)经验总结阶段(年10月)

年10月中旬对全省“送教下乡”活动进行经验总结。将培训工作中好的做法、经验和典型,在全省公路系统推广交流。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此项活动的领导,省公路局成立“送教下乡”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毕百良

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培训工作进行组织协调、检查指导,确保培训工作收到实效。同时成立公路局“送教下乡”帮扶志愿者团队,与基层一线职工结成帮扶对子,构架省、地、县三级专业技术人员梯队,使我省的公路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实现新的飞跃。

(二)加强宣传报导,营造学习氛围

为营造全员学习的氛围,加强此次“送教下乡”活动的宣传报道,省公路局将邀请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的领导亲临指导,同时请中国公路、中国交通报、黑龙江新闻台、黑龙江交通、省交通科技、龙广新闻台及地市新闻媒体进行“送教下乡”启动仪式的全程跟踪报道。

(三)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施工技术实训总结篇(5)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数量得到了迅猛的增长,与此同时,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方面暴露出的问题也日益严峻,所以建筑工程的技术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施工安全技术培训以及建筑工程管理技术培训等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建筑行业技术培训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同时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所以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建筑行业技术培训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培训的效果。

1建筑行业技术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培训时间和培训资金无保障

在建筑行业中,技术培训工作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但是却没有引起我国建筑行业中各企业的足够重视。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我国建筑行业对企业员工的培训时间和次数都比较少,有的企业一两年进行一次技术培训,有的企业两三年才进行一次技术培训,还有的企业直接从临时市场上招募一些员工,不对其进行技术培训就开始现场工作,这不仅不能满足建筑工程对技术方面的要求,同时还给建筑的施工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在培训资金方面,很多建筑企业的投入都远远不够,即使是一些条件比较好的企业,也觉得培训的必要性不是那么强,简单的做个形式即可,有的就直接由本企业的领导或技术负责人进行培训,从而节约聘请专业技术指导老师的费用。归根到底,还是不舍得在技术培训上投资,从而使得培训失去了真正的意义以及效果,对企业的快速发展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2 专业技术培训效果的评估和总结不足

建筑行业专业技术培训效果评估是培训管理流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专业技术培训效果反馈的重要环节,很过企业在专业技术培训完毕后,通过对培训进行评估,从而确定该培训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定的效果,从而使培训管理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但是在我国很多的建筑企业中,只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而没有对其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从而掌握不了专业技术培训的效果。我国建筑行业在专业技术培训效果的评估和总结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国建筑行业培训管理流程不规范、培训目标不明确,所以建筑企业不明确要将员工培训到什么样的技术水平,也没有具体的评估标准,从而导致了建筑企业无法进行培训效果评估;另一方面主要是建筑企业常常搞突击培训,存在着人数多、时间紧的问题,给出题、考核和阅卷等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从而使培训部门对培训后的效果不能进行全面的、及时的评估和总结。

1.3 专业技术培训的内容实用性较差

专业技术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让企业员工掌握相关的施工技术,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但是,很多的建筑企业,在专业技术培训的过程中,追赶潮流、时尚,盲目的选择培训内容,而不注重建筑企业的文化、规章制度以及建筑行业专业技术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等,导致企业人员无法使用所受到的培训知识,从而使专业技术培训起不到相应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建筑企业领导没有做好培训需求的鉴别工作,从而不知道本企业需要什么技能的员工以及什么技能等级的员工,所以就不知道企业员工需要培训什么方面的知识,从而导致了培训内容和企业的发展目标没有关系或是关系不大;另一方面是我国建筑企业专业技术培训的整体性、系统性还不完整,存在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只注重眼前的问题,而注重企业长远的发展、现代前沿科技知识的培训以及企业员工智能开发的培训,导致花费大量资金进行的技术培训,却跟不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满足不了我国建筑工程对施工技术的要求。

2建筑行业技术培训工作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保障建筑行业技术培训的时间和资金

要想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建筑企业必须在培训时间和培训资金方面下功夫。在建筑行业技术培训时间方面,建筑企业可以定期的为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例如每月的15日进行一次小型的技术培训,或是一个季度为企业员工进行一次全面的技术培训;专业技术培训必须要制定计划,例如这月15给哪类技术员工进行了培训、培训了哪些内容,下个月好换一类员工或是换一些培训内容,当然,要是一个季度或半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培训,那就要安排哪类企业员工先培训,哪类企业员工后培训,使他们相互错开一两天,让他们有充足时间去参加培训,同时还能够不耽误建筑工程的施工,这样培训的时间也比较充裕。在技术培训资金方面,建筑企业要做好资金预算,每年至少在培训方面的投资要大概数目,同时也要结合本企业技术员工的整体素质而定;然后对这笔资金的安排要有详细的计划,例如一个季度的技术培训费用有多少,这些培训费用要起到什么效果、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从而能够充分的利用每一分培训费,提高培训的效果以及培训资金的利用率。与此同时,还要对培训费用进行严格的监督,防止一些管理人员把培训费用装进自己的腰包或是用于其他方面,建筑企业要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负责培训时间和培训资金的安排。

2.2 加强专业技术培训的评估和总结

专业技术培训的评估和总结是检验培训效果的最好方法,培训有没有起到预计的效果和目的,都要通过通过评估和总结来体现,而培训的效果也是建筑企业所关心的,因为这关系到培训费用和培训时间的问题,同时培训评估和总结的结果还决定了企业对专业技术培训的态度。为了使评估和总结更为准确,需要企业制定有效的评估标准,明确培训内容,使专业技术培训的评估和总结有根有据。

2.3 增强专业技术培训内容的实用性

建筑行业技术培训不是搞宣传、不是搞形式,对专业技术培训内容的选择要认真、全面的考虑,组织专业技术培训的人员首先应该清楚本建筑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主要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实践两个方面,根据对企业员工专业技术的了解,合理的安排的专业技术的培训内容;另外,培训的内容必须是最新的科学技术,在很多的建筑企业培训中,所培训的内容都是企业员工所熟悉的,一些最新的先进科学技术、施工技术却不在培训内容里,使企业员工觉得培训没有意思,没有作用,也确实让他们学到有用的知识,所以企业员工参加专业技术培训的积极性也就减弱了,要想增强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必须使培训内容充实起来,给企业员工培训一些实用的的内容;最后,专业技术培训的内容还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专业技术培训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让企业员工把学到的知识用在自己企业的建筑工程项目上。

3结语

建筑行业技术培训工作关系到建筑企业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各建筑企业必须对其予以高度的重视;虽然我国建筑行业在技术培训方面还有很多的问题,但只要相关人员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而采取合理的措施,也能够使技术培训达到与期待效果和作用。

参考文献:

施工技术实训总结篇(6)

选煤中心党委对实施素质工程负领导责任。把这项工作纳入中心人力发展战略规划,并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工作责任。领导小组由中心党委书记解祯同志任组长,陈建任副组长,成员由各厂、部室负责人担任。中心各厂、部室行政组织是职工素质工程的具体落实者,各单位工会组织负责素质工程的协调和督导工作。坚持结合工作搞调研,通过调研促工作,按照一级抓一级、责任到人、工作到位的要求,加强各类指导,加快对实施素质工程情况的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制定改进措施。

选煤中心实施素质工程的时间为20__年—20__年,按时间划分具体步骤为:20__年以整章建制、员工普训、营造氛围为重点;20__年以初步总结经验、寻找差距、技能专训及完善制度、总结推进为重点,并使1/5的职工技能提高一个等级;20__—20__年以大总结、大巩固、大提高和强化岗位特训为重点,并使2/5的职工技能提高一个等级,接近实现总体目标;20__—20__年以“工程”收尾和全面验收为重点,并再使2/5的职工技能提高一个等级,全部实现总体目标中的各项指标。各生产厂、机关职能部室根据《细则》,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适合自身的具体培训规划和每一时段的培训计划,保障职工有充足的接受培训和教育的时间。选煤中心实施素质工程,形成了党委领导、教育培训和经营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工会协调监督、其他部门配合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实施素质工程的深入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面向基层规范细节

《实施细则》的制定要立足班组,面向职工,务实求效,找准载体。形成人人要学技,个个爱学习,拼搏向上的良好氛围。

在实施素质工程中,选煤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中央文明办等八部委《关于开展全国“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的实施意见》,中心和各厂、部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广泛营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氛围。结合工作实际,生产一线单位的职工每周自学不少于2小时,中心两级机关的职工每周自学不少于5小时,中心和各厂、部分别成立了“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评审委员会”每年评审一次,中心为此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中心支持鼓励职工参加多学科、多技能、多资质的准备教育和终身教育,培育一批学习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竞争能力强的先进组织和职工,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在职工中大力推广学习力就是提高竞争力的观念,以加强班组建设,增强班组和职工的技术功关能力为重点,广泛开展班组学习、劳动竞赛、集体攻关、献“金点子”等活动。

三、完善制度加强培训

选煤中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有关规定,建立和完善了中心职工技术培训制度,中心保证职工教育和培训经费不低于职工工资总额的1.5,专款专用。中心建立了企业职工“人才库”,对优秀的技能人才重点培养、开发和使用,保证人才资源为选煤中心的发展做出贡献,经营管理部制定岗位培训评审制度,对班组和个人提高素质建立严格的动态考评办法。

根据素质工程的实施要求,结合中心工作的整体安排部署,选煤中心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职工的培训当作一件大事来抓。

20__年伊始,中心组织相关人员编写第一阶段全员培训教材,编写人员经过多次修改用较短时间完成工艺部分、采制化部分、机修部分、电气基础知识的编写任务,为中心培训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提高职工岗位技能和职工自学提供了材,教材及时发到每名职工手中,受到了职工的欢迎。

第一阶段普训,利用职工工休时间进行了集中学习辅导。由各岗位、工种工长以上管理人员授课,共组织培训班82期,学时496小时,参加人数2553人次,对木瓜 界选煤厂员工进行了上岗前工艺操作部分的培训。3月30日、6月22日分别进行了两次闭卷考试,8月16日对16名工具员进行了工具库管理理论考试,考场上监考人员严格监考,共发现作弊人员16名,当场给予撤卷,日后补考。中心参加培训考试人数之多、规范之大、影响之广史无前例,职工一度称“比高考还严“。此举改变了以往的培训学习走过场、,流于形式的做法。

中心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邀请设备厂家人员对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普通员工进行相关设备的性能、结构、保养、维护等为内容的专题培训,共进行了32期,学时200多小时,参加人员900余人次。参加培训的有天马公司、北京迈特矿机有限公司等20多个厂家,培训结束后,分别进行了闭卷考试,成绩全部合格,达到了培训目的。

8月份组织管理人员培训班1期,45人参加,组织了1期群监网员培训班,73人参加。响应保先教育活动的开展,中心邀请党校理论教员授课10期,参加人数700人次,根据生产单位的需要,经审核办理合格员工手续5名,因安全事故退回中心下岗再培训人员3名,其中1名已被解除劳务合同,另有新分到中心的两名大学生,现正接受安全教育培训。

选煤中心采取各种形式多样,多种渠道的方式培养“精一技、会两手、懂三门”的高技能劳动者,进一步在中心确立了“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理念,以促进职工技能升级为出发点,紧密结合洗选工作实际,努力营造有利于技术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加快高技术人才的培养,鼓励职工在实践中不断更新技术,提高技术等级,把职工培训同技术练兵、技术比武和技术交流相结合起来,形成培训、练兵、比赛、交流一体化,为职工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创造有利条件,引导和帮助职工掌握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先进工艺,不断提升技能层次,成为岗位技术能手。

四、技术比武岗位练兵

职工群众是推动素质工程建设的主体力量,开展素质工程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依靠职工,一切为了职工,一切服务职工的宗旨,充分尊重职工的首创精神,深入基层,注意倾听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善于发现和总结群众创造效能的新经验,使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学习、岗位技能培训、职工技术比武,成为职工提升自身素质的生动实践。

选煤中心决定每年举办20次多层次、各种类职工参加的高质量的技术比武,各单位每年举办不少于2次的职工技术比武,并不断提高竞赛的技能水平。凡有10人以上从事的技术技能性岗位,都要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各个车间班组要经常组织本单位职工开展拜师学艺、导师带徒、技术功关、读书自学等活动,使提高技能就是深入人心,引导职工岗位成才。中心把每年的职工技能大赛与职业技术等级鉴定结合起来,实事求是为职工晋升技术等级。

20__年6月,中心贯彻落实公司开展的技术比武活动,在全中心范围内举行了比武活动,共设电焊、机修、工艺、化验五个工种,职工兴趣浓厚、踊跃参加,共有168名同志角逐,中心对前3名各类技术能手给予表彰并重奖。中心还推荐他们参加公司的技术比武,其中机电维修厂张琪荣获电工比武第2名,受到公司隆重表彰,为选煤中心争了光。

中心党群工作部对一些在实施素质工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宣传报道。把技术能手当作明星加以讴歌宣传,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辐射效应”,让他们“上橱窗展风彩,上电视扬美名,上报纸传精神”。努力营造出了职工“学先进”、“追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中心20__年制定出台了师徒协议制度,为更一步做好传、帮、带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7月中心开展了全员实践理论考试,采取末位淘汰的办法,经过严格评议,有近1/6的员工因成绩不合格将参加再培训。

五、寻找差距着眼将来

选煤中心开展实施素质工程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但对实施素质工程的总体要求还有差距。

1、个别党员的学习观念有待进一步增强,个别群众“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仍然存在。

施工技术实训总结篇(7)

二、培训方式与实施步骤

(一)培训方式

由市农林局牵头,农业服务中心参与,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培训内容菜单,由村根据本村农业主导产业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自主选择需要培训项目。培训单位根据各村需要采用专家和农技人员进村开办讲座、发放明白纸等,实施面对面、手把手培训。每村举办三次面对面专题培训,每次给受训农民至少发放一张明白纸,每场培训不少于2个小时,每个培训活动形成一张培训现场图片资料。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召开村支书及村主任工作会议,落实培训任务;制定并上报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实施方案,签订培训协议,点击培训菜单等。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围绕农民科技水平提高,工作措施到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推广应用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其中:4月底前完成首轮农业实用技术培训,6月底前完成第二轮农业实用技术培训,8月底前完成第三轮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进行培训监督检查和培训总结等。

三、组织实施

(一)组织实施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坚持“政府推动、部门实施、任务到村、加强监管”的原则组织实施。

1、分解培训任务。根据全省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总体任务要求,结合全镇镇村布局情况,将培训任务分解到镇,由各镇确定每村培训人数,确保“村村有培训”。培训任务原则向地方特色产业和特色乡镇、村倾斜。

2、点击培训菜单,确定培训内容。结合全镇实际,根据本地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要,按照针对性和实用性原则确定培训内容。市农林局会同其他涉农部门围绕本市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重点是粮油、蔬菜、园艺、新品种、新技术,无公害农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知识,动植物病虫害综防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生态农业等实用技术提供培训菜单,供各村农民选择,最终由农民确定培训内容及专业。

4、组织农民开展培训。根据各村所选培训菜单,由培训单位负责组织有关讲师团成员进村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农业技术培训。培训结束后讲师团成员要加强跟踪服务指导。第一轮培训围绕春耕生产、春季防疫开展培训和技术指导,于4月底前完成;第二轮培训结合夏收夏种、抗灾防疫等开展培训和技术服务,于6月底前完成;第三轮培训根据秋收秋种和培管,开展培训和指导服务,于9月上旬完成。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把农民培训工作纳入镇政府对各村的目标管理考核内容。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实施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具体管理,加强相关部门的配合与协调;加大各类资源的整合力度,广泛动员农业推广、教学、科研单位、龙头企业、专业协会以及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形成合力。建立行政领导责任人制度,签订任务合同,明确职责,实行逐级落实责任,哪个环节出问题,相应追究行政领导的责任。

(二)强化监管

施工技术实训总结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实践教学 高职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以服务建筑行业为主,以建筑工程一线施工员岗位(群)为就业目标,具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测量、质检等核心职业能力,能够胜任建设行业施工员岗位,或造价员、质量员、材料员、安全员、资料员、测量员等相关职业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为达到上述目标,必需制定完善的教学体系,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体系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加强实践性教学,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研究本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如下。

一、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活动过程的关键性环节。通过实践性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技术能力,并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今后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1]。所以在实践教学的环节中,要求学生和教师能从思想上予以重视,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教学,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实践性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由专业基础课基本技能训练、专业课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等环节组成。本实训体系是根据专业培养计划的总体要求来确定的。

(一)专业基础课基本技能训练:

1、课程基本技能训练的目的

通过课程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好地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2、课程基本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基础应用、建筑材料实验、电工电子实验、建筑CAD制图、测量实验、建筑制图大作业等。

1)建筑材料实验: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掌握试验方法。其内容有水泥样品的鉴赏和水泥试验(包括水泥细度的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水泥浆凝结时间的测定、安定性试验及水泥胶凝强度的检验)、混凝土骨料试验、普通混凝土试验(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测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试验)、砌墙砖试验(抗折、抗压强度试验)、钢筋样品辨别和钢筋试验(拉伸及冷弯试验)。

2)建筑CAD制图:掌握Auto CAD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基本绘图操作环境,掌握Auto CAD软件系统的绘图命令、编辑命令、尺寸标注、文字标注、图层使用、图块使用及三维命令的一般操作,掌握建筑工程图的基本绘制方法,培养建筑工程图的计算机绘制能力。其内容包括:建筑CAD设计概论、Auto CAD绘图命令、Auto CAD编辑命令、Auto CAD标注命令、图层与图块、三维图形的绘制及实际应用部分。

3)建筑制图大作业:了解、掌握画法几何的基本理论;熟练阅读建筑施工图,掌握较扎实的绘图技能。

2、课程基本技能训练的组织

由任课教师编制计划书,记录在每学期教学进度表中,其实训方式可采用现场参观与观摩、实际操作等方式来进行。

3、课程基本技能训练的考核

课程基本技能训练的内容和效果可通过现场实际操作情况、提交的实验报告(实验数据)或设计电子图纸等综合打分,并按一定比例(20%)记入该课程的期末考核成绩。

(二)专业课专业技能训练:主要有工程测量实训、施工组织设计、概预算大作业、建筑素描、房屋建筑学设计、钢结构及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实训。具体安排如下:

1、工程测量实训:(时间2周)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两周测量实习,对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深化,基本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其具体任务是:

1)通过测量实习,使学生对测绘和测设的任务、内容、方法和要求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实事求是、艰苦奋斗、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爱护公物的优秀品德和作风。

具体实习内容和计划如下:

实习动员、领仪器、仪器检校1天;水平角测量1天;水平距测量1天;水准测量1天;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计算1天;地形图测绘1天;地形图测绘1天;建筑物的放样1天;圆曲线测设1天;写实习报告、上交资料1天。

2、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1周,施工设计1周)

1)施工组织设计的目的

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内容及编制依据;施工布置及施工方案;施工任务的组织分工及程序安排;重点工程的施工方案、主要工种的施工方法、临时设施的规划;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原则、要求、内容及步骤;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施工总平面图编制原则、内容、编制依据及编制方法;建设项目风险预测和安全目标。

2)施工组织设计的课时安排

模块1施工准备 1)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针对北京某实际工程项目,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2)图纸会审实训 针对同一个实际工程项目,分组模拟进行图纸会审仿真实训

模块2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编制分部工程施工方案 针对同一个实际工程项目,编制分部工程施工方案4 )编制分部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针对同一个实际工程项目,编制分部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5)施工平面图设计 针对同一个实际工程项目,设计施工平面布置图

模块3 施工组织总设计 6)编制网络计划 针对同一个实际工程项目,编制分部工程网络计划7)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针对同一个实际工程项目,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建筑工程预算大作业:(时间1.5周)

1)建筑工程概预算大作业的目的

建筑工程概预算大作业是学生在学习《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后所进行的专业实训,通过该实训,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2)建筑工程概预算大作业的主要内容有:

根据详细图纸,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利用定额计算各项费用如人工费、材料费、机械台班使用费、间接费、规费、利润、税金等;进行工、料、机分析、编制工、料、机用量汇总表;编制工程造价汇总表并计算综合单价造价。

4、建筑素描:(时间2周)

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绘画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素描课内容要求:构图完整,造型准确和素描关系表现合理,质感强烈,空间感强,并能应用它辅助学习水彩、速写、表现技法和专业设计课程。

5、房屋建筑学设计(时间1周)

房屋建筑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⑴平面设计

①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和家具布置及人的活动空间要求确定使用房间的平面尺寸

②根据使用人数确定辅助房间平面尺寸

③根据消防要求确定垂直交通的数量及位置

内容包括:使用房间平面布置图、卫生间布置图、底层建筑平面图、标准层建筑平面图、顶层建筑平面图、屋顶排水平面图

④据建筑性质进行功能分析进面进行平面组合

⑵剖面设计

根据建筑功能及使用性质确定建筑物各部分的净高,进而确定建筑层高和空间组合。根据图纸的表达情况绘制1~2个剖面图

⑶立面设计

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运用建筑美学的原理及处理手法确定建筑立面造型,根据建筑所处位置及城市规划部门的要求绘制主立面、侧立面、背立面图。

⑷总平面设计

根据城市设计和场地设计的知识,进行总平面布置,绘制施工总平面图

①确定场地的主次入口的位置

②场地道路布置及绿化布置

③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及消防间距、日照间距等其它安全距离的确定

④人流、车流的组织

⑤建筑构造详图

根据建筑方案的特点、准确表达设计构思,将相关构造绘制建筑详图

6、钢结构及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实训(钢结构48学时,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48学时)

钢结构实训的主要内容有:

(l)屋盖支撑布置一一说明布置原则和根据。

(2)设计一个普通钢屋架:节点荷载计算,杆件内力计算,杆件内力组合,杆件截面选择,设计四个典型节点,全部计算书。

(3)按给定比例绘制一张2号图,内容包括支撑单线图;屋架单线图,图中要求注明杆件计算内力和选定的截面;画四个典型节点大样图:支座节点、上弦一般节点、下弦拼接节点、屋脊节点。

(4)要求辅导教师讲解桁架内力图解法。

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实训的教学要求有:

1)掌握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的选型与布置,结构设计方法,构造要求及施工图的绘制;

2)掌握砌体结构各种基本构件的受力特征与截面设计方法,及砖混结构房屋的设计方法和构造要求。

专业技能训练的组织与管理

专业技能训练由系部统一组织,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实施,各实训过程均配备专业指导教师1-2名,进行日常管理和专业指导。

专业技能训练的考核

考核内容分日常考核和训练成绩考核两部分,以全面衡量学生的专业训练能力。

(1)日常考核

实训期间,学生必须遵照学校正常作息时间到指定地点进行实训;

学生必须按实训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阶段实训任务;

考察其动手协作能力和团结能力。

(2)训练成绩考核

训练成绩的考核工作由系部,安排指导教师负责进行。根据学生的实训成果,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四等,单独计入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综合技能实训

1、毕业综合实训(时间18周)

1)毕业综合实训的目的

毕业综合实训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毕业综合实训,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踏实、认真、严谨的科学作风以及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建筑结构、建筑施工的全局观点和经济观点。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建设项目设计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2)毕业综合实训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测量实习,时间5周;第二阶段为结构设计与结构计算,时间为6周;最后一阶段为制图,时间为6周;最后一周让学生总结并准备工作面试。

具体要求有:熟悉制图规范和相应的建筑规范;了解和掌握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施工图的设计;正确进行多(高)层房屋的结构选型、结构布置;正确进行结构计算及结构施工图的设计;掌握用工程图纸全面而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的技能。

3)毕业综合实训的组织与管理

毕业设计由系部各专业组织和管理,并指派专业指导教师进行辅导。(专业指导教师可提出具体意见及建议)

4)毕业综合实训的考核

分日常考核和成果考核,其中日常考核是指毕业综合实训期间要求学生遵照学校正常作息时间到指定地点进行毕业综合实训;必须严格遵照时间安排,分阶段保质保量地完成设计。成果考核是指应按毕业综合实训中的规定完成工作量,所绘制的工程图纸应符合制图标准及相应的规范要求;应有完整的设计说明及完整的计算书;考核由专业指导教师根据综合实训期间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成果情况综合评定,成绩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等。

2、毕业(顶岗)实习(实验阶段)

1、毕业(顶岗)实习

1)、毕业(顶岗)实习的内容与要求

要求学生实习过程中,能阅读施工图和内业资料;了解和掌握施工的全过程;了解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过程和内容;了解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了解施工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了解安全生产质量管理措施并参与各工种的施工,完成实习报告。

2)毕业(顶岗)实习的组织

实习单位的落实由系统一安排和学生自己解决相结合;由实习单位安排具有一定资质的人员担任现场指导,并由系指派专业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具体检查、指导和协调工作。

毕业(顶岗)实习时间在第六学期进行。前几周进行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最后一周进行实习过程的总结,撰写实习报告。

3)、毕业(顶岗)实习的考核

实习考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实习报告、实习过程的表现

要求学生每日记载实习情况,包括实习内容、实习体会等,实习结束后应按实纲的要求做实结。根据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及实际业绩,由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作出鉴定,并由主管部门签章。学校的专业指导教师组成实习考核小组,根据上述资料给出学生的毕业实习成绩,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四等,单独记入学习成绩。

三、课时分配:

公共课理论学时424, 实践学时160,占总学时比例21.69%;基础课理论学时176,实践学时176,占总学时比例6.54%;专业基础课理论学时306, 实践学时102, 占总学时比例15.16%;专业课实践学时126,占总学时比例20.95%;专业实训实践学时360,占总学时比例13.37%;实习实践学时600,占总学时比例22.29%。合计理论学时占总学时比例49.93%,实践学时占总学时比例50.07%

参考文献

施工技术实训总结篇(9)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2-0084-02

培训对象存在年龄老化、记忆差、掌握难等客观问题,以及培训方式简单,造成难以实现培训迁移,以致培训效果不佳等,是企业培训中的通病。如何克服这些弊端,保障培训效果,有的企业尝试加大培训量、延长培训时间;有的企业采取经济处罚等手段,但都效果不佳。

中国中车股份西安车辆有限公司是中国铁路罐车设计、制造的龙头企业,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铁路罐车研发和制造基地。近年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司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方面也出现了诸多困难和问题:技能人才队伍年龄老化;厌学厌培现象突出;理论培训记忆差、技能培训掌握难;培训方式单一;培训效果难以体现在岗位等等。对此,公司培训部紧密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公司确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公司实际,就如何确保培训实效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多措并举,在培训中坚持采取实践--效果评估--总结--实践的做法,逐步摸索、总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多样化的培训模式,解决了存在的问题,确保了培训效果。

首先,通过制度化来保证多样化的培训模式常态化;其次,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保障多样化的培训模式有效运转。最后,下大力气,实施多样化的培训模式,将员工的自发成才行为转变为有组织的人才开发和应用。通过几年的实践,为高技能人才成长搭建了有效平台,起到了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助推器的作用,畅通了一线技能员工的职业成才之路,铺就了员工由初、中级到高级再到技师、高级技师的成长通道。近年来,共有7000余人次员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有近2000名员工得到不同程度的晋升。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总数比例由2008年的39%上升到2014年58.55%。技师、高级技师占技术工人总数达13.05%。从而建立起了一支数量规模适当、适应企业发展、技能精湛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队伍。

一、以完善的制度建设形成多样化的培训模式平台

所谓多样化的培训模式,是指培训途经要多样化,在为技能人才成才拓宽途径的同时,注重建立多种培养技能人才途径;培训方式要多样化,针对不同对象、不同工种、不同等级、不同需求采取不同培训方式。

“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积极构建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长效机制,是推动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健康发展的必要基础。”针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围绕建立多样化的培训模式,从建立健全制度入手,为多样化的培训模式提供制度保障。

在创立多样化的培训途径方面,公司相继研讨、制定、出台了《公司员工培训管理办法》、《公司职业技能鉴定实施管理办法》、《员工技能鉴定实施细则》、《公司技术员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管理规定》、《技术比赛管理规定》、《公司技术员工参加陕西省高技能人才社会化考评管理方案实施办法》《技术员工师带徒规定》等制度。对员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晋升、比武等都做了相关规定,“以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和岗位技能训练为基础,对复杂技术工种加大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力度,对熟练技术工种大力强化岗位技能培训”。

围绕建立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制定下发了《技术员工强化培训管理规定》、《技术员工岗位培训管理办法》、《特殊关键岗位培训管理办法》等,明确了技术员工的培训内容和培训考核方式;为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领军人物的引领示范、技艺传承作用,制定了《技师、高级技师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高技能人才技能演示实施办法》、《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实施办法》等,规定了高技能人才发挥示范作用的具体要求和具体方式。

这些制度的建立和运行,实现了技能人才培养的途径多元化、方式多样化、要求标准化、目标明晰化、实施常态化。培训形式有按照生产钢性要求和国家法规要求的岗位培训,有既是上岗要求又是员工职业生涯成长途径的职业技能资格鉴定,有为员工展现技能水平的技术比赛,有发挥高技能人才示范作用的技能演示,有形成团队优势开展技能传承和培养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培训方式有课堂教学,有基地实训、有现场指导、有技能演练,还有拍摄标准化技能教学视频。因地制宜,组织课堂或现场播放培训;有数十人集中培训,也有几人为一个培训小组。形成了员工多样化的技能培训模式。这些多样的培训形式为不同年龄、不同情况、不同技能、不同心理的员工,提供了各自适合的培训形式,从而为技能人才发展打造多种途径,搭建更多的舞台,开辟高技能人才职业化的成长通道。

二、以有效地机制和管理平台保障多样化培训模式的顺利实施

制度的落实靠机制,机制的运行需要一个管理平台。多样化培训模式、各项制度的执行要求有一个顺畅的机制和有效的管理平台。

1.明确培训管理体制和各层级管理责任。西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首先从体制入手,建立培训工作两个管理层级。在公司层级设立公司员工培训管理委员会,由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任主任委员,承担培训工作主要领导责任。主管人力资源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任副主任委员、相关职能部室等单位领导担任委员,负责对培训工作重大事项的审议与决定;同时,各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其分管领域培训工作领导责任和组织实施责任。其次,在各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员工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规定行政第一管理者担任组长。明确基层单位的培训主体责任。规定了各层级管理职责。

在此基础上,明确公司实施两级培训管理体制。设立公司培训平台部门,负责牵头抓总工作。在大多数企业撤销或合并培训部门的情况下,保持独立的培训平台机构,开展对培训工作的管理督导和业务指导,负责公司一级培训的管理组织和实施;对培训工作的管理落实和项目实施起到支撑作用。规定公司各生产经营单位是本单位培训工作的主体,负责本单位二级培训的管理和组织实施。

2.建立良性运转的培训体系。在公司内部建立了ISO10015培训体系,早在2007年就起草了《培训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在试运行中,坚持按照PDCA循环,每年实施内部审核,既保证体系正常运转,也通过评估对体系不断修正,不生搬硬套,结合企业实际对有些环节、项目及时进行修订。2014年,对原有的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开展了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2015年了修订后的《培训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确保培训工作的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

3.通过管理平台加强培训管理。其一,对基层单位,把各单位培训项目实施完成情况纳入对各单位的年度绩效考核;对一线员工,规定了职业资格取证时间要求及鉴定结果的应用以及未按规定取证的处罚办法,使技术员工参加技能培训和鉴定由软要求变为硬杠杠。 其二,加强培训工作的组织动员。公司每年初制定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组织召开员工培训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会议。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等主要领导亲自与会,做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报告,提出具体措施和工作目标要求,为开展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并对优秀高技能人才和当年技术比武优胜选手进行表彰奖励,有力的推动了高技能队伍建设和任务的落实。其三,在对基层单位高技能人才队伍现状进行认真细致的摸底,每年度以公司文件的形式将高技能人才培养指标层层分解到各单位,并将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到对各单位年度绩效考核中去,压力下传,重心下移,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其四,制定详细的年度培训鉴定计划并认真实施,紧密跟踪基层日常完成情况,对全公司高技能人才比率和持证率进行动态管理。对落后单位及时补充、增加培训任务,围绕生产实际服务基层、服务员工,巧用生产间隙、倒班时间、业余时间指导、配合各单位积极开展培训工作,并及时组织鉴定,确保计划落实。采取多种管理措施,通过管理平台加强培训管理,实现多样化培训模式落到实处。

4.制定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机制,为多样化培训模式的运行提供激励。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的激励机制,针对高技能人才选拔、评价、激励制定了《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技师管理实施细则》、《人才梯次管理办法》《员工聘用管理办法》等。实行了首席技师专家工资制。对评选出的技能人才实行月度津贴制度,对取得优异成绩技能卓越贡献突出的技能员工实行专家工资制度,同时,建立和完善员工培训、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正激励 ,对员工参加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赛等取得优异成绩予以破格和奖励都作了规定,对在各级比赛中成绩优异的选手予以重奖。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劳动”,人人争当高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极大调动了员工投入多样化培训、走岗位成才之路的积极性。

良好的机制、有效的管理平台为多样化管理模式各项制度的落实起到了保障作用。

三、以确保实效为原则组织实施多样化培训模式

实施多样化培训模式的原则是确保实效。建立了健全的制度,具备了良好的机制,保证培训效果的关键就在于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和方法,根据培训对象、培训需求、培训目标确定培训模式,确保参培有兴趣,培训有目标,过程有控制,效果有评估。西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践中,根据培训内容、培训目标、技能员工的年龄、工种、生产和技术的需求等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培训方法和培训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是强化技能培训,加大技能培训比重。改变长期以来职业技术教育偏重理论培训的形式。加大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力度,逐步形成以技术操作强化演练为重心的技能培训方式,使高技能人才培训效果得到保障。

二是搭建比武平台,拓展技能人才快速成长通道。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在发现和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建立破格晋升制度,将技术比赛与技能鉴定相结合,以赛促训,赋予培训新的形式与内容。将比赛成绩作为晋升高一等级职业资格的依据,公司坚持每年开展2~3个工种的技术比武活动,同时积极组织员工参加省市、行业等上级组织的技术比武活动。对获得公司及以上技术竞赛表彰的员工,在今后晋升时予以免试,为中青年高技能人才成长开辟了绿色通道,为更多优秀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搭建平台。结合生产实际需要,创新岗位练兵与技术比武、技能鉴定相结合的模式,激发了员工学习钻研技术的热情。将比赛成绩作为晋升高一等级职业资格的依据, 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2008年以来,共举办公司一级比赛 16项,二级比赛 200余项。有62人通过比赛得到晋升高一等级。

三是提升和完善师带徒制度,推广名师带高徒、带多徒活动。师带徒是员工实操培训传统的的重要形式。西安装备公司在高技能培养工作中,注重对传统的师带徒制度予以革新,按照企业需要和职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计划,明确高技能人才传帮带的责任,把带徒作为技师、高级技师的评聘考核内容之一,进一步完善了考核制度,规定申报评审技师、高级技师必须培养3名高级工。否则不予评审;公司首席技师、高级技师、技师必须带徒,否则不予聘任;使一些绝技、绝窍、精湛技艺顺畅传承。把技师、高级技师的绝活变为企业的共同财富,促进职工岗位成才。

四是积极开展多技能培训鉴定,打造复合型高技能人才队伍。公司要求技师、高级技师在规定时间内取得相关工种第二技能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聘任或续聘的重要依据。改善了高技能人才技能单一的现状。

五是开展技能演示,助推高技能人才全面发展。为解决公司技术断层和绝技绝活失传问题。公司结合实际于2010年开始,在全公司范围内组织开展高技能人才技能演示活动。规定公司所有技师、高级技师必须全部参加,结合生产实际确定演示项目,注重解决生产操作中的实际技能难题和惯性问题。演示讲解相结合。此活动的开展,既为高技能人才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价值的平台,又可以锻炼技术工人的心里素质,帮助他们完善自我。推动高技能人才的全面成长。已有近百名高技能人才展示了他们的拿手绝活,参与观摩的员工数千人次。营造了岗位成才,学技练功的良好氛围,为员工传承和学习“绝活、绝技”,发挥了有效平台作用。

施工技术实训总结篇(10)

一、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对施工企业的必要性

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专业技术人才是企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最重要的资源,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专业技术人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能否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和源泉。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跌宕起伏,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如何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增强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施工企业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二、施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

1.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

基层各单位未真正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还存在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不够重视的现象。一是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投入不足。基层单位,特别是施工一线,还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只重视施工安全生产任务的完成和经营指标的实现,很少有人关注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也十分有限。二是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存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的情况,未认真研究制定与本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规划,以及培养规划实施措施;有些已经制定的培养规划,但未认真落实和执行,缺少过程控制,使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规划与实际脱节。

2.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不足

(1)总数量不足。公司专业技术人才总数明显不足,缺口较大。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工厂化生产到项目施工生产转型,规模扩张较快,专业技术人才并未同步增长。二是人才流失严重,专业技术人才总数并未实际增加。近年来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是造成专业技术人才数量不足重要原因之一。三是人才实际储备不足,补充的专业技术人才数量有限。受前几年施工行业整体规模萎缩的影响,2011、2012、2013年引进高校毕业生引进人数有所减少。而从2004年至2015年,流失人数为96人,占接收总数的30.87%。(2)部分专业数量不足。特别是试验类、机械类、物资类专业缺口较大,其他各类专业都有一定缺口。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专业供给有限,但需求旺盛。由于原属铁道部和交通部等主要高校培养的公路工程、地下工程类毕业生十分有限,而全国各大工程施工和设计单位都缺少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每年都为争夺这些专业的毕业生而展开激烈竞争。因此,每年能接收到这些紧俏专业的毕业生十分有限。二是部分专业晋升通道狭窄,离职率高。施工辅助类专业发展空间、晋升平台有限,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生涯道路不畅通,造成离职率较高,存在一定人员断层现象。

3.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1)年龄结构不合理,年轻人比例高。35岁及以下专业技术人员占57.38%,尤其是项目部的比例更是达到了67.98%,他们中多数是近几年新毕业的各类院校毕业生,有活力、有干劲,但是缺少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经验,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短期内难以独挡一面。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骨干技术人才流失严重,各公司为填补这些人才流失造成的空档,主要是从各高校接收毕业生,年复一年,就造成了公司年轻人比例较高,而经营丰富的中年人比例不高的现象。(2)专业技术职务层级不合理,高级比例偏低。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比为1:3.8:3.9,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比较低,中级和助理级人员相当,二者合计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88.4%,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主体。施工一线关键岗位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偏少,以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岗位几乎不具备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而在现实投标的过程中,基本都要求这二个岗位是高级工程师,可以说现任的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几乎没有达到任职所必需的专业技术职务。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激励效果不明显,晋升积极性不高。因项目部党政职务岗位工资的水平高于技术职务,且技术职务晋升对收入的影响较小。因此,项目部有一些技术人员,尤其是领导人员,晋升职称积极性不高。

4.专业技术人才配置不科学

(1)分布不合理,项目部比例不高,机关比例偏高。项目部比例为68%,仅为三分之二,仍有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未充实到施工一线的项目部。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机关人员冗杂,大量专业技术人员未能发挥真正的技术优势,不能真正服务施工生产。(2)内部挖潜不够,非在岗比例高。公司共有23名非在岗专业技术人员,占10%。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冗员清理不及时,非在岗员工较多。企业对于大量不愿意上岗和长期不归的人员,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对这些人员的具体情况进行细致分析,没有及时清理,为企业管理增加了一定的负担。

5.对专业技术人才的激励效果不明显

公司还存在专业技术人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现象,缺少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评价体系,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激励形式单一,严重影响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未真正发挥考核的作用。“重过程,轻考核”,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考核评价多流于形式,定性多、定量少,“重文章,轻实干”,考核多为述职报告、年度总结,缺少与业绩相结合的多维度、多层面考核评价指标,不能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价。二是激励机制不完善,作用发挥不均衡。激励措施“重物质,轻精神”,以薪酬分配为主的物质激励措施在机关效果明显,项目部效果不明显;党政职务明显,技术职务不明显。更能体现专业技术人员自身价值的荣誉称号等精神激励措施较少,使得专业技术人员更热衷于转向管理岗位,不安心于技术岗位的工作。

6.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不够

公司还存在“重使用,轻培养”、招之即用的情况,一些必要的岗位任职能力培训效果不明显,有些项目部出现了“三不知”人员,即:不知道能干什么、不知道该干什么、不知道怎么干,项目部表面看着人多,但效率却很低。“重前期,轻长期”的现象普遍存在,见习期一年培养计划和“导师带徒”制度都可以很好的执行,但定职后如何培养和使用的中长期培养规划较少,专业技术人才基本是“散养”状态。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培训力度不够,培训效果不明显。培训覆盖面窄,专业技术人才每年获得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机会有限,培训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培训内容“重理论、轻实作”,对解决问题能力的培训内容少,造成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也不明显;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多为集中授课形式,工学矛盾突出,无法满足施工一线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的需求。

三、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1.高度重视,切实做好“十三五”专业技术人才发展规划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公司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要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性,并在工作中给予充分关注和重视,不断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树立“重品行”、“重能力”、“重基层”、“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树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2)认真调研,切实做好“十三五”专业技术人才发展规划。人力资源部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本单位的“十三五”专业技术人才发展规划,制定好分步实施计划,落实好各项保障措施,并根据企业实际和发展规划的调整,做好过程控制,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切实为公司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强力推进,不断优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

(1)控制总量,有效提高增量。一是科学规划。以有效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和人才适量储备为原则,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产品结构,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规划,既要落实执行好规划,又要在企业面临的形势发生变化时,及时动态调整规划,保证企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协调一致。二是控制总量。规范劳动合同管理,建立劳动合同期内考核制度,严把进口,畅通出口,在控制好员工总量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比例,积极与上级沟通,争取更多的引进计划。三是优化增量。优化校园招聘及公开招聘机制,以引进学历高、专业对口的主要高校的毕业生为主,社会招聘经验丰富、具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技术人才为辅,确保人才引进的质量,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实力。(2)合理布局,科学配置人才。一是正确引导。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适度向施工一线倾斜,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向急需人才的施工一线流动,平衡机关和施工一线人才数量,避免形成机关人才扎堆,施工一线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的局面。二是减少流失。通过全面细致的调研,分析专业技术人才流失的真正原因,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减少人才流失。如:做好事业留人,完善机关部室和项目部关键岗位选拔任用的标准,选拔一批优秀毕业生进行重点培养;做好待遇留人,逐步推进项目管理团队效薪等薪酬制度,引导分配重点向一线和关键岗位倾斜;做好感情留人,及时掌握专业技术人才思想动态,不断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完善生活卫生、娱乐设施、学习场所等,体现单位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关怀。三是储备急需。一方面是加大引进力度,不断加大重点院校工程及经营管理方面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接收比例,积极储备急需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适度引进社会成熟人才,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以优惠的政策,面向社会引进公司急需的一些紧缺专业和具有一定经营管理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

3.真抓实干,不断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工作机制

(1)完善培养机制。一是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制定科学完善的培训机制,科学开展培训需求调查,制定能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训计划;强化培训激励,建立培训与绩效考核、薪酬奖罚及晋升制度挂钩的激励机制;开展针对性强的培训,建立分层次、分类别的培训体系;创新培训模式,建立远程教育、自主培训、送外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二是建立职业生涯规划。企业要在专业技术人才入职后,为他们制定一套详细完善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发展倾向和企业的实际需要,及时动态调整,使每一名专业技术人员都能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三是大力培养高层专业技术人才。建立以各类专家为重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为骨干,优秀青年技术人员和优秀高校毕业生为后备的技术人才梯队,实行梯次培养。积极利用重点科研项目、重难点工程施工等环节,为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参与科研创新工作的机会。定期开展各专业论文、成果和学术交流,为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2)完善评价机制。一是改进职评机制。积极推行量化评审,以解决技术难题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和业绩为重要指标,加大能力和业绩在评审中的权重,突出业内认可和群众公认,推进职评工作由重学历、重资历向重能力、重业绩转变。二是改进评价机制。逐步建立以德、能、勤、绩为主要指标的评价体系,实行专家型人才公开选拔,突出能力、突出业绩、突出贡献,做到单位认可、业内认可、专家认可,并定期进行考核,不断激发专家型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动力。三是推进绩效考核。采用定量考评与定性考评相结合,从中提取关键绩效业绩指标,分析指标评价因素,确定指标的权重,进而设计绩效考核表,构建实用的考核评价体系,确保从德、能、勤、绩等方面全方位公平公正地考核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同时,考核评价结果要与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拔使用及薪酬相挂钩,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考核评价的作用。(3)完善使用机制。一是推行岗位管理。逐步推行岗位管理,科学设岗、竞争上岗、周期聘任、动态考核,逐步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真正实现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能上能下。二是搭建成长平台。加大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使用力度,对既有知识又有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要提拔到领导岗位发挥全面作用;对专业理论扎实又有科研创新能力的,要安排到重要技术岗位发挥专长作用。三是建立合理流动机制。在企业内部要建立健全以市场配置和组织配置相结合的人才配置机制,建立内部人才市场,引导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并给予政策保障。(4)完善激励机制。一是合理运用薪酬激励。以按劳分配为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建立以能力、业绩、贡献为取向的薪酬分配体系,使收入分配向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关键技术岗位人才倾斜,并对解决重大技术难题、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创新和领军人才给予重奖;对工作中表现突出、在技术创新和科技研发方面有较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给予一次性奖励。二是大力推行精神激励。注重荣誉激励,积极推荐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各类专家评选,要全面开展资深专家、专业技术带头人、优秀总工程师、优秀青年工程师、首席工程师、星级员工、品牌员工等能体现专业技术人才价值的荣誉评选;注重情感激励,改善专业技术人才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注重舆论激励,通过各种媒体,多层次、多渠道报到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先进事迹,发挥他们的榜样示范和激励作用,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构建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愿景,实现价值认同,并努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成长环境,要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的导向,为不同类型的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要让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有事干、有干劲、有希望,切实帮助他们干成事。

参考文献

[1]常青.关于施工企业建立执业资格人才队伍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15,(1):236.

上一篇: 化学实习自我总结 下一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