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制工作方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03 10:10:58

林长制工作方案

林长制工作方案篇(1)

    为了更好的对技术档案进行管理及便于查阅,根据塞罕坝林业生产的作业项目特点主要分为4大类:育苗技术档案、工程造林技术档案、营林技术档案、森林病虫害防治档案。

    育苗技术档案。对育苗材料整理归档可以提高育苗管理水平,积累育苗技术经验,掌握各树种苗木生长规律、合理制定育苗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为重点工程造林项目提供优质壮苗。其档案归档范围:各林场苗圃年度施工设计方案,全场年度计划、完成面积及产成苗量、存苗量统计表、施工卡片。

    工程造林技术档案。工程造林特别是重点工程项目造林(生态防护林工程、“再造三个塞罕坝林场”项目)是国家重点投资项目,工程建设要求高标准、高质量。为确保工程造林出精品,充分发挥塞罕坝在工程建设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必须加强工程造林技术档案的管理。其归档范围包括以下几方面。对工程有指导性的文件。主要包括:领导讲话、会议材料、项目规划、实施计划、上级下达的文件等。主要包括工作总结、典型材料、简报、进度报表等。主要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申请书、项目批复文件、施工设计方案、扩初设计、施工卡片、承包合同、成活率调查报告、竣工报告、管护措施、工程规划图、竣工图、声像、照片等资料。项目申请书、科技成果、成果鉴定等。世行贷造林、迹地更新、首都绿化工程造林档案整理分年度进行装订,包括年度施工设计方案、竣工报告、施工验收卡片等。

    营林技术档案。营林档案的建立健全目的是掌握森林资源的消长、土地变更的动态数据依据,监测、控制消耗蓄积,掌握间伐次数、亩次、产材量、产材率等,以便更好地为森林经营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归档范围:按年度、作业类别(间伐、次改(抚)、经采、修枝)进行整理。主要包括上级批复的年度施工设计方案、竣工报告、林权证等。

    病虫害防治档案。森林病虫害是一种严重危害森林的无烟火灾,严重地危害着林木生长。近些年由于自然气候因素的影响,虫种逐年增加,不仅危害成林,而且也危害幼林地。因此近几年来林场对各虫种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方法、防治效果进行了搜集整理,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系统的防治体系。这些经验和材料的积累在指导病虫害防治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归档范围包括年度防治施工设计方案、竣工报告、防治效果、“四率”评比材料、上级来文以及年度预测预报资料。同时将防治规划图、虫种种类、形态特征、发生、发展规律图及主要虫种发生面积分布图制成图板上墙,做到清晰、完整,一目了然。

    林业技术档案的归档与管理

林长制工作方案篇(2)

一是在涉案对象方面。主要是县林业局业务负责人和乡镇林业站正副站长居多。立案查处涉林职务犯罪案件6件6人,涉案人员一名副局长、一名股长、二名职工、二名站长,这表明,基层林业工作人员是涉林职务犯罪的高发群体。

二是在涉嫌犯罪方面。立案查处涉林职务犯罪案件6件6人中,我们发现涉林职务犯罪主要集中在采伐申报审批、采伐许可证发放、伐中监管,以及退耕还林项目作业设计、审批、检查验收等工作环节。其中、贪污占用国家项目资金的犯罪居多。这表明,在基层林业局(站)工作人员中,滥用权力,不作为或乱作为的问题比较突出。

三是在犯罪构成方面。以共同作案居多。从查处林业案件情况分析看,基层林业工作人员共同作案的现象较为突出,往往一个案件牵扯到多人。例如叶某贪污受贿案,牵涉到林业单位干部和职工五人,乡(镇)村干部五人。这表明基层林业部门一些工作人员在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乏力的情况下,为了牟取个人利益,不惜铤而走险,相互勾结,狼狈为奸,共同作案。

四是在涉案金额方面。涉林职务犯罪案件涉案金额相对较小。一般只有几万元,最多的也不超过10万元。

五是在案件诱发要件上。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林地流转越来越频繁,特别是越来越多林业项目的实施,由于项目实施及林木采伐等环节监管的缺失或不到位,极易发生涉林犯罪。立案查处林业职务犯罪案件6件6人中,涉案人员手中权力过分集中和滥用,缺乏有效监督,是犯罪行为滋生的温床。

二、涉林领域职务犯罪的主要成因

涉林职务犯罪作为职务犯罪的一种,是林业系统工作人员或利用职权或严重违反职业操守实施的犯罪,应受刑法惩罚的行为,其产生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1、预防监督机制不健全。涉林职务犯罪多发生在拥有一定职责权力基层单位工作人员身上,主要原因是监管机制的缺失或不健全。从查办的案件看,上级林业部门虽然制定了一系列林业工作规程,但对基层单位工作人员的监管上缺乏必要的常态化监督措施,或即使有也只是走过场,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效果,未能及时发现职务犯罪的苗头。再者,目前大多基层单位编制不足,个别工作人员往往长期独立承担项目实施及检查验收、林木采伐许可证的申请发放、林业案件的查处等工作,权力制约缺乏应有的监督,涉林人员是否依法履行职责无从得知,最终诱发职务犯罪的发生。

2、预防职务犯罪措施不到位。由于基层林业单位编制不足,工作任务繁重,以致林业主管部门为了完成目标任务,往往对基层林业工作的管理较为放松,要求不太严,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抓得不细,研究得不透彻,在日常监管中仅是泛泛提一下应当注意的问题,或缺乏对相关限制性条款和政策“高压线”的规定,或监管环节没有完全抓透明、抓到位,以致林业工作人员放松了守法的“底线”,触碰了“红线”,最终导致职务犯罪的发生。

3、法律意识淡薄,对依法行政存在误读。林业部门是个多职能的综合性管理部门,承担着繁重的生态建设、产业发展任务,涉及的点多、面广、线长,但当前仍有相当一部分基层单位林业干部职工学习不够,尤其对涉林法律法规缺乏系统学习,即使对法律法规有过学习和了解,也是很肤浅,一知半解,没有真正深入了解法律法规、把握政策规章的实质,缺乏法治理念。或钻林业发展政策缺失的空档,在工作中打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的球,以致为了小团体或个人利益而置法律于不顾,徇私枉法,牟取私利,身陷职务犯罪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三、涉林领域职务犯罪的防范对策

预防林业职务犯罪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需要,是维护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环境的需要,更是广大务林人员树立清正廉明、忠于职守、拒腐防变,维护良好形象的现实需要。因此,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林业工作监管机制体系建设,使预防涉林职务犯罪工作关口前移,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林长制工作方案篇(3)

20__年森林公安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林业重点工程和保障林区稳定为重点,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以“少着火、少发案、保资源、保平安”为目标,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采取超常规措施,切实加大森林防火工作力度;坚持“严打”整治方针,以查处大要案件为切入点,加强林区治安综合治理;坚持“从严治警”方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强化队伍建设;坚持科技强警,实施科学防火,完善法制建设,加强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森林公安和森林防火工作的综合能力,为建设生态会同和我县林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一、全力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维护林区秩序的稳定

1、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适时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斗争和集中统一行动,严厉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林区的社会治安稳定。要结合领导重视、媒体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结合林业的重点工作,找准切入点,抓住关键点,有针对性地解决林区治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讲究策略,公开与秘密相结合,主动出击,掌握斗争的主动权;要掌握节奏,快速反应,稳扎稳打,注重实效;要加大宣传力度,打出声势,打出效果。

2、组织开展“破案攻坚战”等专项行动。根据县林业局的部署,在年初组织开展以查处森林刑事案件为主的“破案攻坚战”,对严重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大要案件,要实行挂牌督办,对因种种原因久拖不决的大要案件,组织力量一查到底。对一些大要案件要有重点地进行新闻曝光,在社会上形成保护森林资源、打击犯罪的浓厚气氛,震慑犯罪,教育群众。

3、积极配合县林业局搞好鹰嘴界自然保护区的升格工作,并适时在鹰嘴界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一次严厉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的专项行动,依法查处一批毁林开/:请记住我站域名/垦、乱侵滥占林地,盗伐、滥伐林木,非法运输,私收滥购、经营加工木材,非法猎捕、经营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案件,为鹰嘴界自然保护区建设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

4、建立健全办案奖励机制等激励制约机制,充分调动民警的办案积极性、主动性。一是建立办案奖励机制,发挥市场机制在警务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施“警务机制适应性改革”,鼓励民警多办案、办好案。凡超额完成刑事案件侦破任务的,每起由县林业局奖办案人员20__--4000元。二是实行森林刑事案件限期侦破制。破案期限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和目前掌握的线索多少而确定,分别为120个工作日和90个工作日。如果在限定的期限内案子没破,但侦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经局长批准可以延长,但延长期不得超过6个月。三是努力提高案件查结率。林业行政案件、治安案件结案率在85%以上,裁决准确率达100%。林业刑事案件破案率在80%以上,刑拘报捕率在90%以上。四是建立办案主办人责任制,主办人需负责制作笔录、法律文书和装订案卷,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打击防范能力

1、进一步搞好“二图表、六档、八簿、三册”的建设,积极探索在新的形势下加强预防工作的措施,提高控制林区治安秩序的能力,以减少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损失。“二图表”即(1)《森林资源安全防卫图》,(2)《森保基础工作情况一览表》;“六档”即(1)“三情”调查资料档案,(2)耳目档案,(3)重点人员档案,(4)案件查处档案(包括森林刑事、治安、行政处罚案件档案),(5)重点行业资料档案,(6)文书档案。“八簿”即(1)森林案件(森林刑事、森林治安、林业行政处罚案件)查处登记簿,(2)举报森林案件线索登记簿,(3)法制宣传教育情况记实簿,(4)人犯处理登记簿,(5)收发文件及材料转递登记簿,(6)股、所会议记录簿,(7)收缴罚没款物登记簿,(8)政治、业务学习记录簿。“三册”即(1)专职和兼职护林员名册,(2)护林防火组织和扑火员名册,(3)狩猎人员名册。

2、进一步加强基层派出所建设。基层基础工作是森林公安工作的根基,是各项业务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派出所工作在基层基础工作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要以派出所等级评定为载体,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大林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对林区治安局势的控制力和森林案件发现、查处能力。强化林区社会治安的特殊人群、危险物品的管理,切实减少可防性案件的发生。

3、结合森林公安工作特点,突出抓好宣传、预防工作,全面加强林区治安管理。力争将全县木材加工(销售)厂(点)、林副产品和野生动植物加工、经营网点纳入重点管理范围,制定管 理措施,堵塞销赃渠道。

4、进一步提高预防和处置的能力,维护林区社会政治稳定。坚持重在防范的原则,注意了解、掌握的深层次原因,要积极向林业、公安部门反映情况,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千方百计地缓解、化解矛盾,努力把影响稳定的苗头和事端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初始阶段。

三、以正规化建设为核心,大力加强队伍建设

1、扎实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按照县委和林业局的统一安排,以忠诚教育为中心,结合实际,从学习、查摆、整改、制度建设四个方面,切实抓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2、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树立执法为民思想。一是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做到理想信念坚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思想。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要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切实做到人民公安为人民。要正确处理打击与保护、管理与服务、执法与守法的关系。要明确为谁执法、为谁服务这个根本问题,积极争创人民满意单位和争当人民满意民警。三是弘扬爱岗敬业精神。要充分认识到做好森林公安工作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以林为业、以警为荣”的思想,不怕牺牲,勇于奉献,自觉投身到新世纪林业建设事业中。既要深入学习政治理论,又要深入学习公安业务知识,切实提高做好森林公安工作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3、建立经常性的练兵机制,加强教育训练工作。进一步巩固大练兵工作的成效,继续坚持全员练兵、全面练兵和岗位练兵,并逐步实行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组织开展“三个必训”,抓好基层和一线民警实战训练,开展各警种警务实战技能练兵。强化保障机制建设,为持续深入开展大练兵提供有力支持。

4、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深入开展立功创模活动。要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并实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和“竞争上岗、绩效考核、低分培训、末位调整”制度,实现队伍的动态管理,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劣者出。立功创模要向基层倾斜,注意发现基层所队和民警的先进事迹。要注重培养热情服务、执法为民的先进典型。要健全完善表彰奖励制度,使表彰奖励工作进一步规范化。要加强对先进典型的跟踪培养和教育,切实从政治、思想、工作和生活上给予关心爱护,使其永葆先进性。

5、进一步加强公安宣传工作。充分发挥现有的舆论阵地,大力宣传森林公安机关和民警在维护林区稳定、打击犯罪、服务群众、抢险救灾等工作中付出的重大牺牲和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努力发现、培养、宣传和表彰森林公安队伍中的先进典型,提升森林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形象。

6、加强业务培训,规范执法行为,大力推进森林公安机关法制建设。要采取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证据意识、秩序意识、诉讼意识,逐步提高法律素养,提高侦查破案能力。实行警务公开制度,设立警务公示版和举报箱,公开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进一步完善执法质量考评机制,深化执法质量考核工作。严格执法过错责任的追究。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

四、以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为根本,全力抓好春、秋季森林防火工作

1、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理清森林防火工作思路。要抓住贯彻落实《通知》的有利时机,尽快制定出台一些相关的配套措施,健全组织体系,加大经费投入,加快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依法防火,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森林防火工作,全面提高森林火灾的综合防控能力。

2、以健全森林防火长效管理机制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森林防火党政领导负责制的落实。通过增强全社会的森林防火意识、强化野外火源管理、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提高森林自控能力等长效机制的完善,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视,从而推动党政领导负责制的进一步落实。

3、以“科学防火,打造平安林区”为载体,推动鹰嘴界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远程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和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要加速推进森林防火管理决策的科学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用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来构建全社会合力防火的工作格局。通过开展“科学防火,打造平安林区”活动,尽快建立林火监测系统,通过建立起科学的森林防火指挥监测系统,确保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火灾情况,为快速、有效地指挥扑救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要加快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及林分改造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工作,全面提高森林自控能力。要进一步加强森林消防三支队伍的建设,即森林消防队伍、护林员队伍和指挥员队伍建设。

4、切实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在春、秋季森林防火期开始前和进入防火紧要期后,逐级深入组织开展森林防火工作大检查,重点检查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五条具体标准的落实情况及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措施的落实情况。对检查中发现问题的,要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

5、加强值班,严密监测火情,严格执行火灾报告制度,保证 信息畅通,做好火情调度和扑救有关森林火灾的组织协调工作。

五、继续做好警务保障工作

1、加大工作协调力度,认真做好理顺经费渠道工作,保证森林公安机关经费有稳定的来源。要多渠道积极筹措资金,不断增加森林公安办公经费、办案经费、装备经费、培训经费和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等投入,保障民警依法办案。要加大对集中统一行动的资金支持力度,千方百计想办法改变森林公安越打越穷的局面。

2、加强以“金盾工程”为载体的森林公安信息化建设。力争通过光纤拉入方式开通我局森林公安信息网和森林防火信息网。

3、加强公务用枪管理。严格按照《公务用枪配备标准》彻底清理超标准、超范围配备枪支,坚决执行公务用枪的集中统一保管制度,坚决落实枪支管理工作的领导责任制。

4、建立一个高效、公正、透明、清廉的财务制度。财务管理要坚持“穷家严管,勤俭节约”的原则,拓宽费源,控制财务支出,实行局长一支笔审批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相结合,力争把财务工作做得更好。

5、做好报表及文字材料工作。

6、搞好职级、工资、警衔等呈报工作。

林长制工作方案篇(4)

××镇结合实际,确定抱××村为我镇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试点村,自全县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在县指导组的指导关心下,在全村237户农户配合下,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成效。

一、主要成效

一是摸清了森林资源家底。通过开展摸底调查工作,摸清了森林资源家底,夯实了改革基础。抱荷岭村共有林地9444.5亩,其中自留山2143.5亩,责任山3618亩,集体林3683亩。,

二是林业产权得到明晰。“两山”到户后,由于权责不明,利益不清,通过这次改革,做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责,责有其权,权有其利”,调动了群众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三是矛盾纠纷得到化解。在林改过程中,全村发生林地界线争议36起,争议面积1443亩,其中户与户28起,组与组6起,村与村2起。已调处10起,调处面积15亩。

四是林业产业得到发展。由于明确了权责利,群众造林、护林、用林的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发展林业产业的积极性被进一步调动起来。

二、主要做法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县、镇、村、组四级联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扎实工作,切实推进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对林改试点工作的领导。林权制度改革,是发展林业的一项重大举措,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林改工作,一是及时组建了以镇长为组长,副书记、副镇长为副组长,各协调单位领导为组员的××镇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组;组建了以副书记为组长,副镇长、林业站副站长、抱荷岭村支书为副组长,14名镇属机关职工为组员的试点工作组。二是抱荷岭村组建了林改试点村林改领导组,由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主任和副支书任副组长,11个村民小组长为组员,负责全村林改工作。三是11个村民小组分别成立了以小组长为组长,3个以上村民为组员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小组,负责本小组林改工作。

2、加强宣传,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在林改工作中,为了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林业改革的重要性及其深远意义,消除顾虑,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到林业改革试点工作中来。工作组根据抱荷岭村的实际情况,不畏艰辛,深入到每户农户家中发放林改宣传资料,进行宣传发动。召开乡级培训会5场,受训62人次;召开村级培训会29场次,受训682人次;召开群众会34场次,受训729人次。通过大力宣传林改的目的、意义以及改革的范围、原则、政策,使广大群众的思想从要我林改转变为我要林改。

林长制工作方案篇(5)

从2007年9月下旬开始,根据各行政村的生态公益林情况,分别采取相应措施,因地制宜,因类施策,按照"股份均山、联户管护,责任承包、专业管护,相对集中、委托管护,保证质量、押金管护,合理利用、投标管护,依托景区、专职管护"等模式,于11月底前全面完成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创新,12月20日前上报市里验收通过,力争年内全面建成生态公益林责、权、利相结合的管护机制。

工作要求

1、突出"均山、均权、均利",落实责、权、利相结合的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对林权属于集体所有的生态公益林,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将集体生态公益林的管护权和大部分补偿资金以及收益权,通过采取"均山、均权、均利"的方式,落实集体所有是集体内部成员共同所有,使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平等享有收益权,确保货币上实现"耕者有其山"。

2、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选择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生态公益林管护模式。依据各村村情、林情以及生态公益林自身的特点,针对林农对山林的依赖程度,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尊重民意,形式多样。在突出"均"字基础上,还要突出"联"字,即先分到户,再联合起来,以联为主,落实管护责任主体。

--联户管护、分户补偿。对于山林依赖性强的村,按照均山到户的原则,把集体统一经营管理的生态公益林的管护权先明晰到户,再联户管护,落实管护责任主体,村仍聘请护林监管员。生态林补偿资金分配比例是:联户管护费占50-70%,落实兑现到户;护林监管员占20-40%;村集体管护费占10-20%。

--专业管护、补偿均分。对于山林依赖性一般的村,实行村聘用护林员专业管护,公开招聘护林员。本村村民参与护林联防,联户管护费,人人有份,联防费占50-60%;护林员管护费占30-40%;村集体管护费占10-20%。

--委托管护、补偿到户。对生态林林权属个人所有且零星分散的,实行委托管护。管护责任人的管护费占50-60%;村聘护林监管员占30-40%;村集体管护费占10-20%。

3、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确保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依法依规。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市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实施方案”的制定、村聘护林监管员等人员的确定等重大事项要严格按程序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确保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建立"镇直接领导,部门搞好服务,行政村组织具体操作"的工作运行机制,切实加大工作力度。一是成立镇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吴鹰担任组长,镇党委副书记王书意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党政办、司法所、公派、林派、国土所、农机站、林业站、镇林场等部门负责人组成。二是成立驻各村工作队。全镇依托第二批驻村任职干部、包村干部、林业部门包村干部组成驻村工作队专门抓好该项工作落实。三是各村成立相应工作机构,村"两委"主要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组织村"两委"成员、村民组长组成开展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工作组,全面开展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创新工作。

2、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建立层层落实的工作责任机制,做到分工明确、协调运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市工作队主要职责:协助做好组织和宣传发动工作,检查和督促乡镇、街道按要求成立组织机构、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工作组驻村开展工作、制定工作方案、依法依规按程序落实各项工作、保质保量按序时进度完成。

各挂村领导、包村干部主要职责:⑴召开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创新工作专题会议,安排部署该项工作,并以会代培训工作人员;⑵开展政策法律指导和宣传发动工作;⑶组织召开村"两委"会议;⑷开展调查摸底,收集村生态公益林的有关材料;⑸分析村情、林情及生态公益林现状,协助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的生态公益林管护模式;⑹指导制定创新生态林管护机制方案;⑺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方案并通过方案;(8)协助村两委推荐确定村聘生态公益林护林监管员人选;(9)方案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并在村公示无异议后组织实施;(10)根据通过的方案,组织有关方依法签订管护责任书、管护合同、限制性利用协议书等文件;⑽材料归档,通过检查验收。

林业站主要职责:⑴负责制定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创新改革的宣传提纲,开展林业政策法律指导与宣传发动,并培训工作人员;⑵开展外业勘测,准确确认权属,并及时公布生态公益林现状;⑶做好内业整理,填写相关图表册;⑷指导各村制定创新生态林管护机制方案,并负责各村方案审批;⑸协助各村对通过的方案组织实施,指导各村划分管护责任区,落实管护责任人及监管责任人;⑹协助各村依法签订管护责任书、管护合同、限制性利用协议书等文件,并现场拨交管护责任书、管护合同、限制性利用协议书内的山场地块;⑺协助各村材料归档。

村"两委"的职责:负责全过程的具体实施。

3、保证质量,规范操作。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工作要以村为单位组织实施。在具体工作中,要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做到宣传到位,方案周密,程序合法,操作公开,注重实效;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使改革成效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4、强化考核,落实奖惩。建立检查考核制度,镇政府于每10天进行一次通报,督促各村按时保质完成任务。同时,建立目标责任制和激励机制,制定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的考核办法,把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工作列入各村年终考评内容进行奖惩,并作为包村干部年终绩效考评的主要依据。

时间安排

(一)准备工作阶段(10月20日-25日)

1、镇政府组织召开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工作专题会议,进行上级精神的传达、部署,并以会代训培训工作人员;

2、各村制定出台具体工作方案;

3、各村召开村"两委"会议;

4、开展调查摸底,收集村生态公益林的有关材料。

(二)制定方案阶段(10月底前)

1、分析村情、林情及生态公益林现状,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的生态公益林管护模式;

2、制定村生态林管护机制创新方案;

3、确定村聘生态林护林监管员,报经镇工作领导小组审核;

4、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方案和村聘护林监管员,并通过方案;

5、方案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并在村公示无异议。

(三)组织实施阶段(11月份)

1、根据通过的方案,确定管护责任人及监管责任人,完成管护责任书、管护合同、限制性利用协议书等文件的签订;

2、现场拨交管护责任书、管护合同、限制性利用协议书内的山场地块。

3、材料归档,并指定专人管理。

林长制工作方案篇(6)

乡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总结

乡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总结××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县林改办的统一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认真贯彻落实昭通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林产业发展的意见》、大关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林产业发展的意见》,深入学习《中共大关县委大关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及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通过全镇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和村民的积极参与,按期完成了全镇的主体改革工作。达到了产权明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利划分明确的改革效果,调动了广大群众及社会力量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促进了林业产业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和林区和谐稳定。为了深入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总结经验教训,现将××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镇东接××镇,南靠××镇,西连××镇,北临××乡,最高海拔2324米,最低海拔700米,国土面积185.98平方公里,全镇11个村(社区)、75个自然村、185个组。农业户数6994户,农业总人口28485人。有耕地面积20685亩,其中水田5970亩,旱地14715亩。林地总面积112032亩,占国土面积的44.96%。按权属分:国有林面积6471亩,集体林面积105561亩。按林地现状分:有林地65356亩,疏林地3121亩,灌木林19004亩,未成林地22675亩,无林地1876亩。退耕地14474.725亩。全镇共确权面积10.51万亩、14790宗,占集体林总面积的99%,面积确权率99%,共涉及9个村,174个村民小组,5445户。实际确权面积中:公益林28107.48亩,占集体林面积的27%,商品林76487.53亩,占集体林面积的73%。实际确权面积中:自留山72392.04亩;均山到户13534.15亩;均股到户18599.93亩;均利到户40.22亩;仍由集体统一管理28.6亩。实际确权面积中均山到户85926.19亩;均山到户率82%。发放林权证5891本5445户。二、主要做法我镇林改工作主要特点是:围绕一个中心:即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当做林业工作的中心来抓;贯穿二条主线:即林改工作进度服从质量,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改变三大难:即造林难、护林难、防火难;做到四个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二是资金支持到位,三是督查指导到位,四是服务管理到位;狠抓五个早:即早宣传、早动员、早部署、早行动、早落实。(一)强化责任,组织领导到位。7月,××镇深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正式启动,根据大关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镇党委成立了由书记任组长,镇长、副书记、副镇长任副组长,党政办、派出所、财政、林业、民政、扶贫、农技、水管、国土、综治、统计、信用社等负责人和各村总支书记任成员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设立了林改办,组建了业务技术组、纠纷调处组、综合文秘组、后勤保障组、档案管理组、监督督察组等六个具体业务工作组,抽调了23名业务技术骨干负责具体工作。领导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强势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各村也相继成立了由村总支书记任组长,村委会主任、副支书、副主任任副组长,村两委委员、村民小组长为成员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本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各村民小组也推选了3—5名有威望、群众信服,公道正派的党员、人大代表、群众组成林改实施小组,负责配合驻村林改工作组实施该组的林改工作。(二)宣传发动,培训引导到位。林改工作启动以来,全镇上下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广播、电视、书写宣传标语、发放致林农公开信、出黑板报、办林改宣传专栏等形式,切实把改革的目的、意义、做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到村、到组、到每一个农户,做到了家喻户晓。通过舆论先行,深入广泛的宣传,林改政策深入人心,林农参与林改革、支持林改的积极性高涨,为顺利推进林改工作奠定了基础。为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更加规范,政策理解执行到位,保障群众的切身利益,镇村两级利用各种会议、专题培训加强对林改工作队员的业务知识、政策知识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林改工作队员的业务水平、政策水平和法律知识水平,确保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群众利益不受损害。全镇共发放林改宣传资料6994册、书写林改宣传标语96条、编辑简报板报46期,召开各类会议420场次,专题培训2场次,237人次。

三)调查摸底,方案制定到位。镇、村、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是林改工作的核心内容,是此次林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制定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必须摸清林业“三定”时期山林权属的基本情况和乡村集体林场、自留山、责任山面积和四至界线。为此,镇村干部职工爬山涉水,日晒雨淋,深入田间地块,积极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同时,大量查阅相关历史档案资料,认真分析山情、林情、社情,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尊重民意,研究政策,用好政策,切实开展方案制定工作。方案草拟后,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严格遵照法定程序,坚持两个2/3,即必须有2/3的农户参加,必须有到会2/3的村民讨论通过后,才按照方案组织实施,确保改革方案的合法性,保障群众利益。全镇共制定了乡级实施方案1个、村级实施方案9个、村民小组实施方案174个。(四)依法依规,纠纷调处到位。主体改革期间,各类林权林界纠纷相继涌现出来,镇、村、组始终按照“尊重历史、照顾现实、依法依规、协商解决”的原则和“三个不出”的要求,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是采取“查、访、看、比、议”的方法进行调处,避免主观武断、行政手段的方式解决林权林界纠纷和争议;二是采取“从小到大、从易到难”的顺序,确保林改工作的顺利推进;三是法规与情感并举。对借纠纷滋事的个别村民,认真向其宣讲有关林改的政策法规,施以法律的威慑力,对一时想不通而钻牛角尖的群众,耐心讲解调解的理由和依据,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四是层层负责,集中力量攻难点。对比较复杂的纠纷,采取“四定”的办法,即定领导、定人员、定时间、定调处方案,积极稳妥,依法依规进行调处。五是强化纠纷调处档案的创建与收集,做到全方位、全过程反映纠纷调处的情况。大量历史遗留下来的林权纠纷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维护了社会和谐和稳定。全镇共排查林权林界纠纷14起,调结14起,调处率100%。排查林权林界争议262起,化解262起,化解率100%。(五)严肃纪律,技术规范到位。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发给群众一本保障利益的放心证,一本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铁证,严格遵照法定程序,认真把握好林改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我镇林改工作的质量。一是镇驻村工作组必须按时按质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和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对全体林改工作队员实行问责制,明确奖惩。二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做到勘测定界精准、信息填写准确、确保“人、地、证”相符、“图、表、册”一致、勘测质量实行终生负责制。三是外业勘测时,必须组织林权当事人、相邻接界人对每一宗地进行实地勘界确权。四是强调均山到户,无论是自留山、责任山,还是统管山,都不能误导林农联户确权,搞联户发证。确实需要的,全体村民讨论决定。五是加强技术研究,做好传统技术与现代软件技术的有机结合。通过对集体山林产权的全面明晰,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六)加强管理,后勤保障到位。为确保按时按质地完成全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任务,镇党委、政府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在用人机制、激励机制等管理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一是实行“行政与技术双项责任承包”。把行政工作和技术工作分别量化,责任落实到村、到组、到人,分类建立奖惩激励机制。行政人员以完成前期宣传发动、调查摸底、纠纷调处等的工作量兑现差旅补助;技术员以完成的宗地数量、面积和质量兑现差旅补助。这样,有效地调动了林改工作队员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工作质量。在后勤保障方面,镇、村在财力相当紧张的情况下,始终注重相关行政资源的调动与整合,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确保林改工作的顺利推进。目前,全镇累计投入林改资金19万元。今后还将继续加大投入,确保整改工作和配套改革的顺利完成。(七)确保质量,档案管理到位。自林改启动以来,我镇把建立高标准的林改档案作为重点,贯穿林改工作的全过程,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林改的档案建立工作。在林改工作的建档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五个统一”,即统一组织培训、统一规范报表、统一整理档案、统一档案盒柜、统一档案标准,做到“四个到位”,即领导认识到位、政策把关到位、措施落实到位、督查指导到位,确保档案质量。全镇林改档案按照文书类、林权类、纠纷调处类、电子声像类分别收集整理汇总,装订成卷。档案盒、卷宗分类、件号等按档案局的统一标准填制。档案实行专柜、专人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借阅等制度。全镇共建立档案369盒6967件。其中:文书类13盒1176件;林权类355盒5777件;纠纷类1盒14件;电子声像类1盒4件。(八)吃透政策,深化改革到位。充分认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我镇各级干部职工在吃透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基础上,准确掌握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主要内容和程序步骤,全面掌握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和法规,成为林改工作的“明白人”,发挥林改工作的宣传者、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的重要作用,真正做到统一方法、统一步骤、统一标准和要求,全面提高政策水平、业务水平和法律知识水平,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落实到千家万户,做到“应改尽改”,确保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彻底到位,不留尾巴。三、取得的成效通过一年多的艰辛努力,我镇顺利地完成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激发了林农的积极性。通过林改把所有集体林地林木产权明晰到户,激发了林农“护林、爱林、造林”的积极性,营造了林业发展的良好氛围,“管好自己的山、守好自家的林、种好自己的树”已成为广大林农的自觉行动。(二)锻炼了一批干部队伍。主体改革期间,广大干部职工、林业技术员和基层的同志,不怕苦、不怕累,克服家庭和生活的重重困难,一心一意谋林改,专心致志搞林改,增长了才干,密切的党群、干群关系,锻炼的一批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三)提升了林业的管理水平。林改期间统一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管理,与传统的识图,绘图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同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完善了林地承包合同、村规民约,有效地提升了林业的管理水平。(四)促进了林区的和谐。林改把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纠纷妥善处理,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有效地促进了林区和谐。(五)促进了林业产业的发展。以来,全镇共发展核桃3000亩,竹子800亩。(六)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林权信息档案。主体改革期间产生的一系列的痕迹资料,档案材料,均按各级的有关要求进行了建档,为今后的林业发展和数字化林业建设奠定了基础。5月,我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顺利通过县级验收。6月,又通过了市级抽验,得到各级各部门的充分肯定。四、存在的困难虽然我们在前期的林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肯,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林改工作经费紧张。我镇财政十分困难,林地破碎、类型复杂,林改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前所未有。林改启动以来,尽管我们想尽千方百计、多方筹集林改经费,但与林改工作的实际需求相比,资金缺口较大。加之整改完善工作还将持续,配套改革即将启动,林改经费尤显紧张。(二)林业产业发展滞后。林改后,林农发展林业产业积极性很高,但林业产业发展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目前,我镇林业“大资源,小产业”的状况还未发生根本性转变,加工企业少,规模小,初级、低档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劳动生产率和设备现代化程度比较低。核桃、竹子等产业基地建设规模小、质量不高,管理粗放,资源培育投入严重不足。森林生态旅游还形不成气候,缺乏活力。(三)配套改革任重而道远。完成主体改革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第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的担子不会减轻,各项艰巨的工作任务还在等着我们。要把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行到底,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不断奋斗。经营主体的处置权还未真正落实,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还不规范,公益林补偿制度还未建立,农民林业合作组织还有待研究和发展。四、下步工作打算(一)掀起林业产业建设高潮。抓住国家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林业生态工程政策扶持的机遇,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结合我镇培育壮大优势农业产业。突出核桃、竹子两个重点,做好核桃产业、竹产业、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做好黄连河的森林生态旅游开发和培植林业产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林产业。(二)稳步推进配套改革。按照市县的统一部署,全面完成配套改革各项工作任务。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林业家庭承包经营体制,规范股份合作,规范林地使用费收取与使用,完善林业保护体系,规范林业专业协会的组建与运作,完善生态林保护管理机制,探索林木采伐管理新模式,拓展林业要素市场交易平台,进一步拓宽林业融资渠道,健全科技服务体系。(三)多渠道探索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按照《森林法》和《××省森林条例》的规定,认真落实《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开展生态公益林限制性利用试点,提高生态林自我补偿能力。二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林长制工作方案篇(7)

一、改革,终结多头执法乱局

按照传统的林业行政执法体制,古蔺县林业局以业务部门管理范围划分林业行政案件查处职责,资源林政、森林公安、森林病虫防治植物检疫、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以及木材检查站、林业工作站等机构手中都掌握林业行政案件查处大权。其中一些掌握行政许可事项的内设机构,同时又是实施行政处罚机构,行政审批人员同时又是实施行政处罚的执法人员。由此,不同程度地产生了执法机构重权轻责、权责脱节、职能交叉以及执法不到位、、以罚代刑等问题。在工作中产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弊端:

(一)在查处案件上有利的大家都争着上,没有利的就互相推诿,对林业部门形象和林业行政执法权威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林业行政执法力量配置不合理,打击力度不够强,给违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

(三)多头执法,执法机构互相交叉重叠,容易出现同一违法行为重复处罚现象。

(四)执法成本过高,缺乏统一管理,重复调查,远距离执法等问题,造成行政执法成本增加,工作效率降低。

针对林业行政执法体制现状从2005年年底开始,古蔺县林业局按照国家林业局有关改革试点精神和“一个政府部门下设的多个行政执法机构,原则上归并为一个”的要求,对原有的查处林业行政案件的林业行政执法机构进行整合,成立了以森林公安为主体,林业行政执法人员参与的林业综合执法大队。由森林公安负责辖区内所有涉林案件的查处,并将木材检查站归口森林公安机关管理,其他单位不再承担查处林业行政案件职责。

按照行政管理职能与行政处罚职能相对分开、行政处罚职能与执法监督职能相对分开,权责一致,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局党委就改革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机构设置和工作职能、具体措施、制度保障等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方案,成立了由县林业局局长任组长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和组织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成立了由县林业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和县局纪委书记任副组长的综合行政执法监察组,参与重特大案件和疑难复杂案件的讨论,跟踪监督查处情况,定期检查监督林业行政管理职能部门是否有该移送或擅自处理的案件;同时成立了由林业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鉴定小组,对破坏森林资源案件提供林业技术和植物检疫、检查、检验和鉴定服务,保证执法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改革工作开展以后,局党委多次组织召开林业综合执法改革工作会议,专题研究综合执法改革工作方案,并多次向县委、政府领导汇报,得到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并将改革试点方案向职工宣传,得到广大职工的赞同,营造了改革试点工作的良好氛围,使改革工作稳步向前推进。结束了长期以来多头执法的乱局。

二、林业综合执法取得初见成效

古蔺县林业局开展的林业综合执法改革,创新了林业行政执法管理体制,整合了队伍,理顺了执法职能,完善了执法制度,规范了执法行为,一个权威、高效、规范、廉洁的林业执法体制初具雏形。林业综合执法大队成立一年来,在林业行政执法中取得明显成效。

(一)明确了以森林公安为主体的林业行政执法体制,整合了全县林业行政执法力量,执法主体得到统一,解决了林业系统内部职责交叉、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扰民等一系列问题。

(二)林业行政执法归口森林公安领导和管理,保证了统一的指挥调度,保障了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的快速有力,有效解决了林业系统内部相互推诿,有利于林业行政执法形成整体优势。据统计,2006年古蔺县林业综合执法大队共查破各类森林案件240起,综合破案查处率98.8%,依法打击处理各类违法犯罪人员206人(次),为国家、集体和林农挽回经济损失26万元。综合破案数比2005年增加144起,案件的查处率上升146%。全县林业生产秩序稳定,林区治安状况明显好转。

(三)树立了良好的执法形象。除森林公安以外,在林业系统内部通过竞争上岗,把业务精通、素质好、作风过硬的执法人员选调到综合执法大队,优化了执法队伍。在执法过程中全面推进执法责任制,错案追究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实现了行政执法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管理,树立了良好的执法形象。

(四)是提高了执法效率。通过林业行政执法改革,统一了执法力量调度,增强了协调配合,减少了互相推诿,提高了执法效率,降低了执法成本。

三、林业综合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乡镇党委、政府重视不够,涉案人员组成复杂,执法环境差。

(二)基层中队交通工具、通讯设备滞后,后勤保障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林长制工作方案篇(8)

(一)乡镇林业站人员渎职犯罪比较突出。在我院立案查处的6件9人涉林渎职案件中,全部都是乡镇林业站人员,而其中涉案的基层林业站站长、副站长占大多数,占总件人数的78%,这些情况表明,基层林业站负责人职位不高、官不大,但职责重大,权力不小,容易成为渎职犯罪的高发群体,他们是从事林政执法的最基层人员,行使着当地林政管理的职权,在林政管理的第一线最容易滋生渎职腐败。

(二)犯罪比较突出。在我院立案查处的6件涉林渎职案件中,其中案件就有4件,占66%,案件1件,占17%,不移交刑事案件罪1件,占17%。林业人员所涉及的案件主要集中在与林业人员履行职责有关的如罪、罪、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和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四类案件,我县林业人员犯罪比重较大,说明基础林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责意识比较淡薄。

(三)渎职犯罪主要集中在林木采伐管理环节。我县是一个林区县,林木采伐量大,林木采伐管理权力较大,很容易滋生腐败,我院查办的6件涉林渎职案件,发生在林木采伐管理环节的有5件,占总数的82%,伐中检查环节犯罪最为严重,成为林业人员渎职犯罪的高发部位。

(四)违法犯罪后果严重。每一起涉林渎职违法犯罪案件都造成大量林木被乱砍滥伐,我院查办的6件涉林职务犯罪案件中,其中4件案都造成几百方林木的滥伐,其危害是不可小视的,这与我县大力开展“壮美崀山,绿色新宁”行动,着力培育森林资源,创建生态旅游强县背道而驰,理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并加大打击力度。

二、涉林渎职犯罪的原因分析

(一)林业工作人员自身的原因。一是部分林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个别林业工作人员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不高,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权力观,少数林业干部职工攀比思想严重。当遇到手中有权力有敛财机会的时候,便不顾党纪国法和国家利益,为了金钱不惜铤而走险。有的乡镇林业站人员与木材经营老板相互勾结,放任违法。有的林业工作人员因被检察机关立案查处后,竟然认为只要自己没有收受当事人的钱物,就不应该追究刑事责任,法制观念淡薄由此可见一斑。二是职责意识不强,执法能力较差。基层林业单位,地处偏远,条件艰苦,恶劣的工作环境,很难留住高素质人才,在一线工作的林业人员大多综合素质不高,与履行的职责要求不相适应,一些基层林业人员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艰苦的工作环境,与其他行业相比工资待遇差,心里就失去平衡,工作积极性不高,作风涣散,怠于履行职责,涉及林业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很多,有些林业干部学习不够,认识不深,如在查办案件过程中发现马头镇林业站个别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荒山属于哪个部门监管,都分不清楚,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较差。

(二)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一是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权力缺乏制衡。林业职务犯罪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在于体制,在林业权力运行中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下级因为怕得罪上级而不敢监督,而单位内部监督缺失,上级对下级单位主要进行工作指导,对下级的监督不够力度。首先是单位内部监督缺失,有的林业工作站站长权力高度集中,在辖区内凡涉及林木采伐审批,采伐许可证发放,都是站长说了算,有的搞暗箱操作,站内其他人员无法干涉,监督制约严重缺失。二是纵向督查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对基层林政执法监督不力,对基层单位负责人权力的行使,几乎没有经常性的监督,导致他们在权力运行中随心所欲,有些林业站有失职、渎职问题,而上级林业部门却只看所谓的“能力”,所谓的“经济效益”,有时以所谓“关心”“爱护”干部职工为由,对基层监督失之于宽,失之以软。三是财务管理方案不科学,经费保障机制滞后,长期以来,乡镇林业站的经费保障没有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由林业部门从收取的林业规费中自行解决,林业系统人员多、开支大,林业局为了多创收,林业局对林业站采取税费征收定任务,且征收任务与职工待遇挂钩,超任务按一定比例奖励的财务管理方案。只解决人员工资,公用经费解决很少,还有50%的职工的津补贴由林业站自行解决。这样以来,一些林业站为了自身生存和工作正常运转,便“靠山吃山”,想办法搞钱,就一味地只追求经济利益,只强调收到税费就了事,收费后就放任监管或隐瞒不报,至法律于不顾,违法办事,甚至走向犯罪。

(三)制度缺陷和执法环境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根据森林法规定,林木采伐必须实行伐前设计,伐中检查和伐后验收制度,这些工作长期以来林业局没有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采伐监管缺乏可操作性,林业站发证后,不能掌握他们的采伐时间,目前采伐工具较为先进,一天内可以砍伐上百立方米,林业人员当天不在现场,就可能出现超数量超面积采伐,伐中检查作用很难有效发挥,采伐监督不到位,就可能涉嫌失职渎职。另一方面,林业执法相对处于弱势,一些不法分子不把林业执法人员放在眼里,钻林业站工作人员疏于管理的空子,公然滥伐森林,这些年我县对涉林犯罪打击不力助长了不法分子嚣张气焰,我县对涉林刑事案量刑较轻,打击滥伐林木犯罪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合力,盗伐滥伐林木犯罪活动得不到有效遏制,一定程度上加大涉林渎职犯罪的发案率,此外我县有些乡镇为发展经济,在开发果业、修建公路、建设开发区等过程中,未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强行大面积砍伐林木或征占用林地,在这种有法不依的行政干预面前,林业执法显得软弱无力,使林业人员淡化了依法行政意识,催生了渎职犯罪。

四、预防涉林渎职犯罪的对策和建议

(一)抓好法制教育,狠抓渎职犯罪预防。要集中一段时间组织所有林业执法人员,系统的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湖南省林业条例》,突出重点学习滥伐、滥伐林木、非法占用林地、、等罪名的学习,我们林检部门出面协调检察院渎侦部门,来为林业执法人员上法制课,以身边发生的典型案例说法,组织学习《预防涉林渎职犯罪手册》,把预防渎职犯罪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使更多的林业执法人员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在往后工作中能正确的履职用权。

林长制工作方案篇(9)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保证经济安全运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认真贯彻落实省林业局关于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开展全市林业行业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加强市场监管,加大查处力度,规范市场秩序;抓好制度建设,完善法规,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我市林业行业健康发展。

二、工作原则

1、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开展全市林业行业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进行排查、综合治理。

2、把握政策,维护稳定。从实际出发,既要查处林业行业非法集资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出资人合法权益,又要促进林业事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三、工作目标

充分认识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落实省林业局关于开展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的要求。通过排查,落实林业行业各个环节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及时查处非法集资案件,重点查处以投资入股或加盟等为名,承诺高回报,收取订金、股金、加盟费等,非法向社会公众集资造林等非法经营活动,特别是社会影响面大、性质恶劣的典型案件,依法解决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四、工作机构

由市林业局成立林业行业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协调、监督各地的排查工作。市林业局副局长刘建国任领导小组组长。排查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综合计划处。

五、排查安排及要求

第一阶段(*年10月28日至11月8日)制定工作方案,进行动员部署。

成立市林业局林业行业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市林业局林业行业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方案》,动员部署全市林业行业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各区林业局成立林业行业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办公室,建立健全违法、违规问题的处理机制,于*年11月8日将落实开展林业行业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方案和时间计划安排报林业局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办公室。

第二阶段(*年11月9日至2009年1月28日)开展排查与督查。

各区林业局根据排查工作的要求,召开会议,安排布置,对本地区、本行业进行排查,对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措施,进行整改。市林业局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领导小组将及时组织对全市进行督查和抽查。

第三阶段(2009年1月20日至1月29日)总结经验,巩固成果。

各区林业局根据排查的实际情况写出风险排查总结报告,风险排查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1)基本情况及总体评价。主要包括:排查组织与实施;排查内容与方法;案件性质认定情况;检查工作量(参加排查工作的人/次/工作日等);对开展排查工作情况的总体评价等。

(2)发现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案件数量,发案特点,主要形式,风险状况,预计后果等。

(3)处置预案制订及处置开展情况。主要包括:处置善后的原则;债权债务的申报、登记和确认;债权的清退的比例;维稳工作等。

林长制工作方案篇(10)

全县生态林面积 万亩,其中集体管护的生态公益林面积为 万亩,涉及 个村,国有采育场管护的有 万亩,全县生态公益林面积占林业用地面积 万亩的 %。

我县在XX年集体林地林木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后,开展了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创新工作,在武平县乡镇的一些村,对生态公益林管护实行押金承包管护。今年年初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和省委19号文件精神,按照“落实主体、维护权益、强化保护、科学利用”的总体要求,开展创新生态益林管护机制的试点工作。坚持因地制宜,从我县各地村情林情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新机制,组织人员制定了《?县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要求,选择?村作为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试点村。在试点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尊重多数村民的意愿选择改革形式,落实集体生态公益林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人,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管护机制,使所有村民平等享有承包管护权。做到利益均衡,补偿经费补到村民,使村民从管护机制改革中真正受益。在实施改革过程中,对改革试点方案、管护模式、护林公约及护林员招聘办法等,提交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表决后实施,至6月底,?村的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试点工作基本完成,通过改革试点,两个试点村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由少数几个人管护变为大多数人管护,生态公益林的管护主体作用有效发挥,管护得到明显加强,生态林区秩序明显好转,改革受益农户 户。

二、贯彻落实省、市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电视电话会议情况。

1、为了学习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的意见》、《?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工作的通知》以及省、市生态公益林管护改革电视电话精神,全面推进我县生态公益林管护改革工作。县长组织召开了由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参加的全县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专题会,认真学习传达省、市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要求各乡镇及有关部门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推进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工作。会上县长强调要按照“政府牵头组织,林业搞好服务,部门分工合作,上下协同推进”的要求,加强改革工作组织和领导,明确指出乡(镇)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落实人,组织各地认真学习省、市文件及?副省长、?厅长和?副市长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抓好改革培训,准确掌握政策,全面把握改革质量,要求林业局在月 日前制定好《?县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实施方案》报县委、县政府审议。

2、 月 日,我局召集林业各支部、各场站以及林业局机关副股级以上干部召开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工作会议,会上认真学习了《?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的意见》《?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工作的通知》文件,并对省、市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及?副省长、?厅长和?副市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干部职工中进行传达。同时要求林业各单位要抓好管护机制改革调研,充分了解各地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情况及各村的社情民情,从各地实际出发,准确把握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工作方案,并认真加以实施,确保改革工作质量,确保年底完成30%个村的改革工作任务。会议决定抽调 人专门负责开展全县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工作。

3、各乡镇也相继召开了有关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工作会议,并提出了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相关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意见。

4、组织人员开展管护机制改革调研,制定全县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方案,初步方案将于本月25日制定完成,并提交县委、县政府讨论、审议通过后下发实施。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成立改革工作机构

成立全县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制定和完善全县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加强创新管护机制的督导,确保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县林业局也相应成立全县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工作组,成立管护机制改革工作办公室,从林政、林权及林业工作站抽调5位同志专门负责抓好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各项工作落实。改革工作实行领导成员分片负责制,把完成任务目标落实到人头,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和督导组下乡进村,做好技术指导和政策宣传。

(二)加强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开展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宣传,认真组织召开乡、村两级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工作动员大会;对《?省林业厅关于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宣传提纲》、《?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工作的通知》和改革有关问答印成宣传材料,分发到各村各户,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政策,调动群众主动参与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工作的积极性,确保改革工作质量和改革成效。

(三)组织学习和培训

上一篇: 富士康实习生个人总结 下一篇: 严纪律正作风剖析材料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