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水利水电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8-04 18:00:42

电大水利水电论文

电大水利水电论文篇(1)

在大坝浇筑过程中,由于整个工程的巨大任务量,不可能做到大坝浇筑的一次性完成,因而大坝的浇筑工作是分若干块、若干次来进行的。对于常见的坝体分缝分块主要有通仓浇筑、纵缝分块、错缝分块三种形式,首先对于通仓浇筑来说,这种浇筑方式所涉及的仓面较大,是根据整个坝段逐层实施混凝土的浇筑,不用设置所谓的纵缝,因此也就不需要埋设冷却水管;同时也便于机械设备的使用,可以使得工程的进度得到保障,但是这种方法也不是完美的,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通仓浇筑的缺点就在于它跟其他的方法比,它的浇筑时间略长,如果对于温度的掌控不到位的话,则极易引起坝体出现裂缝,最终导致大坝作废的严重后果。其次讨论纵缝分块,对于此种技术来说,顾名思义就必须要进行接缝灌浆,从而确保坝体的完整性。它具备以下几点明显的优势:对于温度的控制以及施工的工艺来说都比较简单,浇筑块之间的干扰也小,能够灵活地进行施工安全。在混凝土大坝的分缝分块技术当中,最后要阐述的就是错缝浇筑,这是一种根据高度防线,对竖块进行错开的分块浇筑,它的优点在于不需要通仓浇筑那样严格的温度要求,而且浇筑工程中无需接缝灌浆。但是它的缺点也明显的体现在它的施工过程当中,极易产生温度裂缝,浇筑块之间的相互约束,以致施工过程中浇筑块之间会有明显的互相干扰。

2浅谈大坝的混凝土接缝灌浆技术

大坝的混凝土接缝灌浆技术属于隐蔽工程,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和工序非常重要,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灌浆的施工质量。而且对于接缝灌浆来说,它有其独特的管路系统布置,依次是重复式灌浆管路系统、盒式灌浆管路系统与骑缝式灌浆系统。这三种灌浆管路系统适用于不同的情况,而且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不会造成管路的堵塞,重复式灌浆管路的优势在于可以保证重复进行灌浆,盒式灌浆管路系统的进浆和回浆管不易造成堵塞,因此有效保证了灌浆的质量,唯一的缺点就是纵缝灌浆需要耗费较多的管材。主要体现在灌浆流畅,相对来说,骑缝式灌浆的优势最为明显,且管路不易堵塞,而且升降均匀。不过对于接缝灌浆技术整体来说,需要注意的也不少。要注意在施工过程中因为坝体变形而使得两个相邻的接缝张开度变小甚至闭合;还要注意堤坝初期蓄水的高度,在浇灌的时候为了使得坝体稳定切忌横缝和纵缝同时浇灌。

二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的有效方法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的有效方法作者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要加强施工计划的管理,要对所进行的工程进行合理性规划的计划,以保证目标合理有序的进行。其次,由于水利水电工程一旦实施起来就是造价高、工程量大的项目,因此为了避免工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损失,要按照计划严格的执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保证工程高质量的前提下,重视施工技术管理在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加强对技术的管理是保证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非常重要的因素。施工技术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我们需要引进大量技术过硬的高素质人才,配备先进的技术装备,制定合理的技术计划,保证技术及时开发以及合理运用等,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的水平,保证工程的高质量和工程建设的高效率。我们还要注意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水利水电工程是大型的工程项目,如果存在着安全隐患的话,会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保证在源头上符合国家标准,这是学会整体质量管理的其中一种方式。另外,要是能在施工的每个环节都严把质量关,那么再通过严格的管理,相信最后所完成的工程项目都会是高质量的项目。

电大水利水电论文篇(2)

引言

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是高等学校及中等专业学校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简称水工专业)重要的专业技术课之一。它除直接分析确定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指标(如正常蓄水位、装机容量等)和效益指标(如保证出力、发电量等)、工程安全和造价外,还要为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等提供正确合理的基本设计数据。据此不难看出,本课程在水工专业培养目标(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而,它是水工专业必修课之一。

但从我院教学实践来看,水工专业的学生似乎并不看重该课程。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水工专业的学生,只对相关的力学及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水工建筑物、水电站和水利工程施工等课程感兴趣,而对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课程则学习积极性低,学习效果差。一般都是等到学习水工建筑物、水电站和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时才认识到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课程的重要性,结果因基础不牢而捉襟见肘。再深人一层分析,造成这种教学被动局面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固然有学生认识上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更重要的方面,还在于课程自身存在的课程名称、教学内容及其教材编排等问题。

因此,本文试从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课程的名称、教学内容及其编排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树立本课程的“规划”形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本课程的教学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

1课程的合并及合并后的课程名称问题

1.1课程的合并

在高等学校水工专业的课程中,1981年以前本课程原名称为“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与其相应的第一轮高校统编教材是(工程水文学)(上册)和(水利水电规划)(下册)。1982年12月,原水电部在南京召开高等学校水利水电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正副主任扩大会议,会议在审定各专业的教学计划时,一致同意将(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电规划)分开设课,并将后者改称为(水利水能规划)。同时,会上讨论(1983一1987教材编审出版规划)(即第二轮统编教材出版规划)时,同意将第一轮教材下册修订再版,作为水工专业(水利水能规划)课程的统编教材(该教材1986年11月由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

在中等专业学校水工专业课程中,本课程1992年以前合称为“工程水文学”,第一版(工程水文学)教材是1979年由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1986年12月出版的第二版(工程水文学)教材,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作了较大修改,并增加了水库调度一章。从1992年开始,中等专业学校水工专业也相应地将其分为(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电规划)两门课,并由水利水电出版社分别于1992年和1994年出版了第三版(工程水文学)教材和由东北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朱伯俊主编的(水利水电规划》教材。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高等学校还是在中等专业学校,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课程都经历了由合到分的变革。根据新制定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笔者认为,以课程合并改革为重点的新一轮的课程设置改革,必将在中、高等学校全面展开,因此,本课程的合并也势在必行。事实上,关于工程水文学与水利水能(电)规划课程的再次合并,早在1995年实行“五天工作制”时已经开始,只不过它是一种形式上的简单合并,虽然达到了压缩本课程教学时数的目的,但就我院水工专业近几年本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对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不是很大。因此,有必要对本课程进行实质性的合并、重组。

再者,针对性强和实践能力强是职业技术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根据我院起草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教学计划),课程结构由过去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三段式变为公共课和专门课两块式;理论教学时数与实践性教学时数之比为1:078(要求1:1),本课程教学时数仅有70学时。因此,不可能再将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能规划分开设置为两门课,即使从教学计划角度来看也有合并的必要。

将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能规划合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可以从它们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来分析。工程水文学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具有水文学的基本知识,了解水文观测的一般方法,并能搜集有关水文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即使学生具有从事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的水文计算能力,为确定水利水电工程规模和施工及运行管理规程提供所需的水文数据能力。水利水能(电)规划的教学任务则是在掌握河流水文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水文计算成果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综合利用要求,分析确定水库的兴利库容和供水效益,确定水电站的发电效益指标和反映水库水电站规模的主要参数—正常蓄水位、死水位和装机容量等,以及通过防洪调节分析确定水库的防洪特征水位和库容、溢洪道尺寸等。总之,使学生在学习工程水文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水利水电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初步掌握水利水能计算和规划的方法,为其毕业后从事水利工作打下基础。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工程水文学知识是进行水利水能规划的基础,将两者合并是切实可行的。

1.2合并后的课程名称

关于合并后的课程名称,笔者认为可将其称为(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这可以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两方面加以论证。首先,从水工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由于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等专业技术工作,因此,参照水利工程施工、水工建筑物、水电站等专业课,将水利水电工程规划作为水工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的名称是合适的。再说,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主要是水库及水电站基本参数的选择,它关系到工程的规模和效益的大小、工程的安全和造价等问题,而且对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必须掌握一定的水电规划知识。因此,将(水利水电工程规划)作为(工程水文学)与(水利水能(电)规划)合并重组后的课程教材名称是恰当的。

2(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教学内容的界定

2.1界定依据

(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原则上应该包含(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能(电)规划)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但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周期长、工程投资大,需要国民经济各方面协作配合的环节多,影响面广,系统性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必须严格按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基本建设程序分阶段进行,因此,(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还应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规划有关的各个阶段对规划的具体要求而确定。

江河流域规划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前提。它是在勘测和调查所得的流域社会经济情况、地形资料、河流水文资料及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江河上特定河段以及地区的水资源进行综合利用规划,并经过各种方案的技术、经济论证比较,确定总体规划布局及河流梯级开发方案,提出实施程序及近期兴建的水利水电工程。

可行性研究是在经过审查批准的江河流域规划基础上,对推荐的建设工程项目,从技术、经济和建设条件等方面论证研究其可行性,以保证技术上安全可靠,经济上合理、能用较小投资获得较大效益。可行性研究阶段中的设计工作可以粗略一些,但对工程规模、经济效益、开发的迫切性以及技术力量的落实等问题,必须论证清楚。

初步设计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工程规划对工程进行总体布置,选定主要建筑物型式和控制性尺寸,如选定合理的坝址、坝线和坝型,通过比较,选定最优的枢纽布置方案、水库的各种特征水位和库容,选择电站的装机容量、机组型号。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阶段的任务是随时掌握水利水电工程中各种水工建筑物的运行情况,发现并消除隐患,确保工程安全;有计划地蓄水、泄水以及合理调度用水,充分发挥工程的综合效益;通过养护和修理使工程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延长工程的使用年限,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工程进行改建或扩建,使之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不仅是工程管理部门的工作,也是规划设计部门的工作。

2.2《水利水电工程规划》的教学内容

从上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各阶段的情况来看,(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包括:江河流域规划—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河流与流域、水利枢纽与梯级开发、水文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水库规划—水库地形特性、水库的特征水位和库容、水库水量损失及淤积、淹没、浸没等问题,用水特性与用水资料,设计保证率与设计标准,设计年径流量、年输沙量和设计洪水分析推求,兴利库容和防洪库容的计算,水库死水位、正常蓄水位和防洪特征水位的选择确定;水电站水能规划—水能利用原理与开发方式,水能计算,电力系统负荷图与容量组成,水电站装机容量及运行方式确定;施工导流规划—施工导流标准,施工设计洪水与施工水文预报;水库调度规划—水库防洪调度图、灌溉调度图和发电调度图编制等等。

3关于(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教材编排问题

3.1《工程水文学》与(水利水能(电)规划)教材体系

教材质量直接影响课程教学效果。《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教材应紧密结合专业要求,打破(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能(电)规划)的教材体系,通过删节、补充和调整,建立新的教材体系。为此,首先要了解清楚(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能(电)规划)的教学内容编排情况。(工程水文学》教材是以水循环及径流形成过程、水文统计的基本知识与方法、设计年径流及设计洪水的推求、降雨径流分析、水文预报等为主要内容;同时扼要讲述水文测验及水文资料收集、河流泥沙等方面的知识。高等学校教材是按以学时编写的,全书共十二章,依次为绪论、水循环及径流形成、水文测验及水文资料收集、水文统计的基本知识及方法、年径流分析与计算、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降雨径流分析、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可能最大暴雨与洪水、河流泥沙计算、水文预报。中等专业学校教材除无水文预报一章外,其它内容与高等学校教材基本一样,只是将可能最大暴雨与洪水、降雨径流分析分别并人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和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两章中,因而全书只有九章。

(水利水能规划)是按42学时编写的,全书包括绪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兴利调节、洪水调节、水能计算及水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方式、水利水能经济计算、水电站及水库的主要参数选择、水库群的水利水能计算、水库调度等八章。(水利水电规划)则是按54学时编写的,全书分为绪论、水利水电规划所需的基本资料、水库兴利调节计算、水库防洪调节计算、水能计算、电力系统中的水电站主要参数选择、水库调度等六章。

3.2(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教材编排建议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要求,其教材的编排既要有利于教学,又要有利于学生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程序的认知。据此,笔者试提出(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课程教材的编排建议如下:

3.2.1绪论含我国的水资源及利用,我国水利水电建设的成就与展望,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程序,水利水电工程规划的教学内容和任务。

3.2.2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含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与水利事业,河流与流域,与江河流域规划。

3.2.3河流水文含水文学与水文测站,降水的观测与流域平均降雨量计算,蒸发与下渗,径流的形成及表示方法,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江河水位、流量、泥沙观测及资料整理,水文资料的收集来源。

3.2.4(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所需的基本资料含径流调节,水库兴利调节分类,水库调洪作用,设计保证率与用水资料,防洪设计标准分类、选择,泄流方式及泄洪资料,水库地形特性,水库的特征水位和库容,水库的淤积淹没和浸没等。

3.2.5水文资料统计分析方法含统计分析的任务和方法,现行水文频率计算方法—适线法,相关分析方法。

3.2.6设计年径流推求含年径流及其变化特性,具有长期、短期和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推求方法。

3.2.7设计洪水推求含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小流域设计洪水推求,可能最大洪水推求简介。

3.2.8水库兴利规划含兴利计算原理,死水位的确定.年调节水库兴利库容和调节流量的计算,多年调节水库兴利库容 的计算简介。

3.2.9水库防洪规划含调洪计算原理,无闸门控制的水库调洪计算方法(列表,试算法、半图解法、简化三角形法),有闸门控制的水库调洪计算方法。

3.2.10水电站水能规划含水能计算的内容和方法,无调节、日调节和年调节水电站的保证出力、保证电能计算,多年平均年发电量的计算。

3.2.11水库及水电站主要参数的选择含电力系统的负荷与容量组成,水电站装机容量的选择,以发电为主的水库特征水位的选择。

3.2.12施工导流规划含施工导流标准,施工设计洪水推求,施工水文预报。

3.2.13水库调度规划含水库调度的意义,水库的兴利调度图、防洪调度图和发电调度图的编制方法,水库的优化调度简介。

参考文献

①吴明远、磨道江、叶守泽合编.工程水文学.水利电为出版社,1986.

②周之豪、沈甘源、施熙灿、李惕先.水利水能规划.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

电大水利水电论文篇(3)

引言

我国的社会经济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对于电能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使得煤炭资源被大量应用,煤炭资源不断减少,呈现出用量紧张的趋势,火力发电不能满足日趋加大的用电需求。所以必须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利用更多新能源来进行发电,这是电力行业需要考虑的问题。而我国已经开始尝试利用光电、风电和核电等方式来发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其中水利发电的优势比较显著,发电条件便利、技术成熟、经济效益高等,所以是重点开发的对象,进一步加大对水力发电的研究力度,有利于推动其更好的应用,这也是文章所要探讨的重点问题。

1 水力发电的效益分析

1.1 水力发电的经济效益分析

水力发电不仅能够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还能够在其他方面获得经济效益,如水产养殖业、水上航运、农业灌溉。同时也会有一些问题在水力发电开发中相伴而生,移民等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且比较棘手。但无论如何,水力发电所能够获得的经济效益还是比较突出的,开发利用的价值很大。

1.2 水力发电的社会效益分析

水力发电不仅仅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很大。(1)环保。水力发电不会消耗非可再生能源,对环境的污染也比较小,可以有效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减少石油、煤炭等的使用量,进而发挥环境保护的作用。(2)带来水力农业的社会效益。水电站的建立使为了调节水资源,提供农业灌溉所需要的水源,达到预防洪涝、旱灾的目的,从而使水力事业得到更加有序的发展。

2 水力发电与其他发电方式的比较优势

2.1 相比于火力发电的比较优势

(1)从发电量的利润上来看,火电的发电成本是水电的5.65倍,而所得到的利润仅仅是其的八分之一,水电只运用15%左右的发电量能够创造出一半以上利润,这就能明显的比较出水电的优势。(2)从能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保上看,水力发电主要利用的是水的势能,可进行循环使用,在有水的情况下,可以持续使用,属于可再生能源,发电中还可以将所有能量都转化为电能,利用率非常高,也不会产生其他污染。而火力发电主要是利用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热效率只有40%,就算是改进技术,将热效率提高,最高也只能达到45%,而且很多能源在这其中会被浪费掉,使能源的利用率降低。另外,煤炭燃烧的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大量温室气体和废渣,这会影响到生态环境。

2.2 相比于风力发电的比较优势

风力和水力一样都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并且资源也比较丰富,优势有很多。也就是因为如此,我国的风电发展相当之快,很多先进的发电装置应运而生,风力发电的自动化、数字化水平也相应得到了提高。风力发电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技术的影响,如小户型风力发电机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发电成本。变浆距技术是作为定浆距技术的替代物,来提升风能的利用率。就算是风力发电有如上这些优势,但是与水电相比,其不足之处还是存在的。(1)在稳定性上,风力发电采用的多是恒速恒频发电系统,频率处于一个相对固定的数值上,当风速发生变化时,风力机转速不会随之变化,灵活性或适应能力不足,风能的利用率大打折扣。(2)在发电成本上,需要建立大量的风电站,稳定性不高,就会影响到电网安全,这就要在电网改造上花费一定的资金,建立与风电相适应的调峰调频电站,这就会大大增加发电成本。从单位发电成本上来看,风电要大于火电,所以根本无法与水电相提并论。(3)近年来我国的风力发电技术得到了稳步提升,但从整体上来看还是表现出不成熟的状态,再加上我国的风机资源相对不足,风能资源与负荷中心距离较远等问题,都是阻碍风力发电的不利因素。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与风电相比,水力发电的技术更加成熟、在能源的利用上也更高、发电成本也更低、稳定性和安全性也更高,经济上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2.3 相比于光能发电的比较优势

比较环保的发电技术还有光能发电,但是和水力发电相比,在众多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1)从经济效益上来看,仅就现阶段的发展而言光电的上网价格还是处以高位运行的,还会受到线路损耗、售电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光电的售价要比水电的高很多,使得经济效益不高。(2)在能源利用效率上,以现阶段的光能转换率来看,只能够达到30%,这和水电能转换率的差距是很大的。

2.4 相比于核能发电的比较优势

说起核能发电,其与水电还存在一定相同的优势,比如说,都属于清洁能源,都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破坏;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来建设;都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可靠性、经济性。但水电还是拥有很多优势是核电所无法比拟的。(1)在性价比上,建设了水电站就能开发水电,开发和运营上的投入是低于核电的;而核电的开发与运营费用,以美国核能协会的规定是相对来说比较低的,只需要燃料费、维护及运行费,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花费很多附加费用。另外,核电转换率要比水电低很多,只能够达到1%,在上网电价上,核电是非常高的,就算有政府的支持,那么其售电成本也是居高不下的。所以从整体上来看,水电要远远高于核电。(2)从安全性上,核电运行中会有很大的核泄漏发生风险,安全性是其最大的弊端,再加上原材料较为稀有,如果只是依赖进口,所要承担的也更大。(3)从管理运行上,由于发展的起步比较晚,我国的核电无论在研究上还是运营管理上都表现出人才匮乏的状态,这就大大增强了核电建设与使用难度以及运行中的风险,从这个角度看核电的劣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3 结束语

通过文章的分析使我们充分了解到水力发电的基本优势。在众多的发电方式中,水力发电是最能够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相契合的,其是一种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发电技术,不仅能够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在社会经济效益方面上有着不俗的表现。在文章的分析下,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在安全性上,水力发电都要明显优于其他方式,所以应该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所以进一步加大水力发电的研究力度对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能够发挥重大的现实意义。相关的工作人员要能够清楚这些发电方式的优缺点,从而明确水力发电的优势所在,并将其积极的发挥到实际工作中,使我国的电力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

参考文献

[1]汤鑫华.论水力发电的比较优势[J].中国科技论坛,2011(10).

[2]李向宇.论水力发电与其他发电方式的比较优势[J].科技与企业,2014(6).

电大水利水电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支柱,其建设规模和建设数量正在不断扩大。相对于的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机电安装工程也经历了从少到多,从慢到快,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面临越来越大的建设规模,单机容量日益增大,机组的数量也所有增加,这就对机电安装提出了挑战,增加了安装的难度。目前,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机电安装还存在许多啊问题,既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同时也影响了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济效益。

二.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特点。

1.施工过程受环境影响较大。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是在河流上进行,施工中受河流的地形、地质、气象和水文都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大,在施工进度控制管理中,围堰填筑、施工导流和基坑排水都是主要控制因素。

2.施工组织困难。

绝大多数的水利水电工程,都处于交通条件不是很发达的偏远地区,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及机械设备的运输难度加大,不仅仅是运输成本有所增加,也增加了设备的运输风险,加大了施工的组织管理难度。

3.环境苛刻,要求严格。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规模都较大,施工涉及的工种较多,工程量巨大,施工的强度较高,周围的环境干扰较为严重,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反复的论证和进行优选,才能保证施工质量,而对工程的质量要求通常都较高。

4.施工过程中操作类型较多且复杂。

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隧洞开挖、石方爆破、高空作业和水下作业、水上作业等,作业类型较多,作业工序较为复杂,施工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机电安装工程的特点。

1.安装工程组织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水利水电工程在安装过程中,经常涉及到大量的超级超限部件需要在施工工地上进行焊接、组装,而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特殊性质来讲,通常都不会存在较为平整的大片施工工地,机电设备安装前组装作业的基本要求很难满足,同时由于场地的交叉使用和多台安装机组的平行流水作业,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对土建施工造成影响,加大了安装工程的组织和管理难度,相应的提高了安装的技术要求。

2.安装强度高,设备要求精度高。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需要安装的机组台数也逐渐增多,导致机组安装强度越来越高。同时,水利水电工程的机电设备对安装的精度要求较高,以水轮发电机组安装为例,其安装误差范围通常都是采用1/100mm来进行控制,部分工程中误差要求甚至更小,这就要求具备高超的安装技术,追求安装“零”误差。

3.安装工艺复杂,交叉作业较多。

水利水电工程机电安装时,受制于工程运输条件的约束,许多发电机组的部件都无法在制造厂完成加工和组装后,运输到工地进行安装,而是需要将零散的部件运输到施工现场后,在现场进行组装,导致原本就不宽敞的施工工地上堆放了大量的待组装零件,同施工现场其他工程施工造成作业交叉,加大了安装的复杂程度,增加了安装工作量。

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机电安装容易出现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1.安装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设备的基础尺寸、位置和标高出现偏差。

设备的基础尺寸、位置和标高出现偏差,出现此类问题绝大多数原因都是由于施工图纸标注的尺寸和机电安装时的尺寸存在偏差导致的,例如在土建施工图纸上所标注的机组标高和水利机械图纸上所标注的标高不完全相同,在土建施工图纸上未考虑垫铁厚度因素,对设备进行绷重梁配筋布置时,就缺失对垫铁高度的计算,导致在机组进行安装就位时,无法按照设计的高程进行安装,而只好采取去除基础表面的混凝土,降低高度,或是放弃使用可以调节的垫铁,来保证机组的安装高程。

(2)安装前预留的孔洞存在位置偏差和尺寸误差。

机电设备安装前,在进行基础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支撑模板的材质较差,导致在振捣时因为挤压而使模板变形,从而导致混凝土凝结后,出现预留的孔洞位置和尺寸与设计的标准存在误差,另外,土建工程施工时,对孔洞的定位时,参照的基准线不准确,也对导致孔洞的偏差。

(3)遗漏预留的电缆孔洞、电缆沟转弯位置的空间不够。

在泵站工程中,机电设备的结构较为复杂,电缆的数量较多且走向非常复杂,由于土建工程施工时,极容易遗漏预留的电缆孔洞,在进行电缆转向操作时,没有电缆转向的空间,另外由于工程设计的原因,导致电缆转弯半径太小,无法满足电缆转向的要求。

2.防治质量问题的相关措施。

1.做好安装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的施工图设计阶段时,要由具有机电安装专业知识的设计人员对土建结构设计、机电安装工程等提出自己的技术要求,如:穿墙管道预埋、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固定件预埋、主机组地脚螺栓的孔洞预留、电缆孔洞预留、通风设备构件预留等。要将核心的技术要求在土建结构图上反映出来。在进行土建施工之前,土建施工技术人员要和机电安装人员共同对土建工程和机电专业的施工图纸进行审核,以避免后期施工出现差错。这就要求机电安装人员要有一定的土建相关知识,以看懂包括结构预留孔洞图等土建施工的图纸,要了解土建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管控,同时也要求土建施工技术人员要熟悉机电安装的施工图纸。

2.提高机电安装施工方案的合理性。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土建工程和机电安装的施工方案存在一定的交叉,有时也存在一定的相互矛盾,相互受到影响。如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浇筑混凝土和预埋的部件时,对预留的孔洞位置要确保准确,而在进行立模和振捣操作时,又容易造成预留的孔洞和预留位置发生偏差;在进行主机组安装调试时,要求工作环境保持安静和清洁,而施工现场往往存在室内装饰施工和工程的机械作业等交叉作业,这就要求要保证机电安装施工方案要保持灵活性,要适合工程实际情况,在拟定方案时,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注重各项因素的协调配合,这样才能设计出合理的安装施工方案。

3.做好交叉施工的配合。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机电安装过程中交叉作业较多,不仅仅涉及到施工场地,甚至出现工序相互交叉,相互影响。为了提高机电设备的安装水平,就有必要提高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做好工程的配合和协调,共同做好工程施工。

五.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机电安装时出现的问题较多,设备安装单位要提前采取相关措施,做好质量事故的预防工作,通过加强施工管控,提高设备安装质量,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王永刚 水利水电施工中机电安装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期刊论文] 《科技致富向导》 -2012年24期

[2]邹伟清 浅议水利水电施工中的机电安装问题 [期刊论文] 《科技致富向导》 -2011年21期

[3]陈华 水利水电施工中机电安装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论文] 《科技信息》 -2011年3期

[4]黄小松 水电站机电安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探讨 [期刊论文] 《商》 -2012年23期

电大水利水电论文篇(5)

从这一番话里,似乎不难看出执行总编的一片忧国忧民之心。然而,由于执行总编本身对水坝、河流抱有一定的偏见,所以,即便执行总编自认为走遍世界,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也只是为自己的反坝偏见,找几个说词而已。就像作者对法国罗讷河电站的一些感慨和议论,根本经不起推敲。实际上,如果不能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待河流,无论你走到哪里,也很难问到河流的真谛。

“联合国北京水电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的结论是正确的

执行总编在网上介绍该期杂志访谈时还说到:“2004年10月26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联合国水电可持续

发展大会,当然这个会是由水利水电系统组织的,这个会主要是反映了他们水利水电系统对河流的一些看法,我认为这个会有一些观点,我是不太赞成的。”这个问题,表面上看似乎与杂志的文章没有直接关系,不过我觉得,对这个问题的误解,恰恰反映了执行总编排斥水坝的思想。其实,对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花费四年时间和巨大财力,“走遍世界去问河”的结果,我认为还真不如认真地了解,或者说参加一下在北京举行的联合国水电会议。会上有来自几十个国家的500多名专家、学者、官员和民众代表,执行总编的很多疑问和误解,在这里可以得到直接的解答。现在,为了消除执行总编和一些受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影响的读者对水坝和联合国北京水电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的误解,我有必要介绍一下联合国水电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的具体情况。

关于联合国北京水电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的背景:

水电是目前惟一一种可以大规模应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手段。人类利用、建造水利工程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工业化以后,特别是发明电以后,利用水力发电造福人类,更成为人类现代文明进步的象征。到20世纪初,建设大型水电站几乎成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义词。到了20世纪80年代,大坝、水电工程的发展开始变缓。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用现代的眼光重新审视很多大型水坝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并逐渐发现一些水坝带来的致命问题。从高成本的非正常运行,到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从对一些河流不合理的截断,造成泥沙淤积,对鱼类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土地、历史文物淹没,忽视库区移民正当利益的现象等等。总之,随着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关注,全球环境意识的急剧增长,大坝、水电工程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这种情况导致了已经建成和正在规划建造的大坝和水电项目成为越来越敏感的话题,一些对环境和社会负面影响较大的项目,遭到公众的强烈抵制以致最终被迫停止。

围绕水坝利、弊的争论,在20世纪90年代,以世界水坝委员会的组建和《水坝与发展》报告的提出达到高潮。世界水坝委员会的报告是人们对水坝建设的深刻反思,它是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充分利用反坝组织的积极性,委托世界水坝委员会第一次从环境和社会角度,系统地总结、归纳水坝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报告通过对一些已建成水坝的详细调研,系统地总结了水坝有可能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

应该承认,由于《水坝与发展》调查报告,对水坝作用采取抽象肯定,具体否定的总结方式,所以该调查的结论基本上都是强调水坝的负面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公众对水坝的看法。因此,国际舆论对水坝建设的反思,已经产生了矫枉过正的趋势。很多人由于受到片面宣传的误导,仅仅强调水电站、大坝产生的环境、生态问题,往往忽略了水坝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和水电替代火电后,将产生的巨大环境效益。不少人开始否认水电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错误地主张将水电排除在绿色能源范围之外。

在这一问题上,水电开发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往往与待开发水电资源较多的发展中国家,持不同意见。因为,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大力发展水电过程中,通过兴修水利,发展水电,社会、生态、环境都有很大改善。当时,世界各国有很多这方面的消息、报道、论述。然而,时至今日,这些正面评价水电效益的文章和观点早已被人们淡化,恐怕也只剩下一些水利水电专业工作者还比较熟悉。反之,人类根据发展了的认识,反思过去的一些水电工程中,没有能充分注意到的生态环境所产生问题的行动和观念,却被不断重复、相对放大,而且充满了现在现代人的头脑。以至于人们(甚至包括一些其他专业的专家)已经不知道水电创造的巨大社会、环境和生态效益,而误认为所有水电站、大坝只会引发一些环境、生态问题。公众的这种偏见,反过来又影响政治家甚至某些决策人物。特别是在那些绝大多数水电资源已经开发完成的发达国家,因为他们一般不需要再对水坝、水电的作用进行更多探讨。反之,一些江河治理、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经过仔细研究、认真比较,往往还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包括建坝、修水电站在内的水利水电开发,仍将是实现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入,不断发展的世界对水能资源的需求变得一天比一天尖锐。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里,水力资源是现实中能提供可持续能源的主要途径。在非洲大陆,化石燃料短缺,而水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对大坝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的争论,阻碍了许多水电工程建设,也延缓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解决这些问题,1996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上,首先确立了小型水电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地位,鼓励各国的小型水电开发。此后,经过社会各界有关大坝、水电问题的进一步争论,特别是在世界水坝委员会的《水坝与发展》调查报告的基础上,澄清了一些类似“水电的温室气体排放与火电相当”等错误观念之后。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上,到会的192个国家一致认识到:发展水电与燃烧矿物资源获得电力能源相比较,无论在资源方面,还是在环境方面,都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过讨论,会议认为;在世界各国都在鼓励发展各种可再生能源,来减缓全球变暖的情况下,应该呼吁全球能源供应多样化和增加包括大型水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的份额。大型水电也有必要被确认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峰会还达成了具体协议,承诺加大政府间推动包括水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活动。并建议于2004年在中国举行一次论坛,通过全球水电领域的高层论坛,探讨一系列议题,来进一步完成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峰会的任务,推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接受这一建议,并与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于2004年10月在北京共同召开了水电与可持续发展论坛研讨会。

“极端的敬畏自然”是牺牲欠发达地区人民的利益

总地来说,这个会并不是像执行总编认为的那样是由水电系统组织的,它是由联合国组织的。当然,因为需要研究、落实促进水电开发的具体问题,国家自然会安排懂得水电技术的人员和单位具体承办。但是会议的原则、精神包括出席人员和具体发言安排,都是由联合国有关机构确定。会议是按照联合国2002年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的计划召开的,是联合国新千年计划的一部分。

据了解,对于此次会议,抱有不同意见的不只是执行总编自己,很多中国反坝的NGO组织,都对这个会议持否定态度。他们不但反对这次促进水电开发的会议,他们甚至对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的结论,也持否定态度。实际上,有近百名中国反坝的NGO组织的成员都参加过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他们当时就知道会议做出的支持发展水电的决议。但是,当时几乎没有一家国内媒体,对此进行过正面报道。相反,从2003年起,我国国内反倒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反坝高潮。像《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这样的反坝宣传,至今还在我国很有市场。应该说,现在国内流行的一些反坝宣传的很多论据,都是站不住脚的,现在我们争论的这些问题,很多都已经在国际上争论了很长时间。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上,也已经多次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交锋。直到2002年的峰会,192个国家首脑才达成一致共识,确立大型水电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地位,并决议鼓励、推进世界范围的水电开发。我相信世界各国的政要们,不会还不如我们“走遍世界去问河”的记者了解实际情况,也不会不重视世界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他们最终能够得出支持水电开发的结论,必定还是有道理的。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国内的一些人,至今还没有能够认识到,或者说不愿意承认这些。

电大水利水电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TV21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20-0050-02

1 阿勒泰地区水能及开发利用现状

阿勒泰地区境内有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吉木乃诸小河等三个水系,大小河流56条,地表年径流量达123.4亿m3,水能理论蕴藏量为475万kW,占全疆的10.2 %。具体分为:额尔齐斯河干流多年平均径流量111.1亿m3,水能理论蕴藏量为81.2万kW;卡依尔特河多年平均径流量8.1亿m3,水能理论蕴藏量为23.7万kW;喀拉额尔齐斯河多年平均径流量15.8亿m3,水能理论蕴藏量为22.1万kW;克兰河多年平均径流量8.8亿m3,水能理论蕴藏量为24.3万kW;布尔津河多年平均径流量43.8亿m3,水能理论蕴藏量为87.7万kW;哈巴河多年平均径流量21.6亿m3,水能理论蕴藏量为51.7万kW;乌伦古河多年平均径流量10.5亿m3,水能理论蕴藏量为48.8万kW;吉木乃诸小河水能理论蕴藏量为4.5万kW。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国家实施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带动下,阿勒泰地区一大批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相继建成,电源结构由单一的小水电转变为“水、火、风互补,联网供电”,电源建设也实现了从小型径流式水电站建设为主转变为以具有一定调蓄能力的中型骨干电站建设为主,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供电网络。阿勒泰地区水电建设中,农村水电已经成为一支重要力量,已建成富蕴县、布尔津县、吉木乃县、青河县4个部级农村初级电气化县及水电农村电气化县,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精神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在农村奔小康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截止2012年,阿勒泰地区共建成水电站32座,总装机38.72万kW,在建水电站5处,装机58.44万kW。水电总装机容量较建国初期增长了516倍,同时利用电力打井还解决了约30万人和150万牲畜的饮水问题。

2 阿勒泰地区水能开发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

2.1 水能开发的有利条件

2.1.1 开发潜力和商机巨大 阿勒泰地区水能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得天独厚开发条件,水能理论蕴藏475万kW,目前开发了38.72万kW,仅占理论蕴藏量的8.15 %,开发潜力和商机巨大。

2.1.2 开发成本低 全疆均未制定、实现开发商获得水能资源开发权规定及招标、拍卖、挂牌交易制度,致使水能资源开发权成本为零。同时,阿勒泰地区地域广阔,水能开发地居住居民相对较少,移民安置问题少,从而降低了水能开发成本。

2.1.3 市场需求大 随着阿勒泰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工业园区建设进程加快,奎—北铁路的投入运行和四大口岸的建设,工业用电日益增加,用电市场需求巨大。2010年,年用电量10.86亿kW·h,其中外购电量5亿kW·h。

2.1.4 政策支持力度大 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发达国家要承担减排义务,并要求对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援。同时,根据《国家中长期能源规划》,到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占全部能源的比例升到10 %,已颁布的《节能法》和《可再生能源法》,CDM(清洁发展机制)也为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提供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支持。

2.1.5 水电效益高 目前,新疆主体电网属于火电电网,随着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负荷和峰谷差逐步增长,调峰问题日益突出。由于阿勒泰地区离新疆主体电网近,用现有220 kV可送出25万kW装机(即10亿kW·h的电量)用于主体电网调峰,同时调峰电价远高于其他电价,并根据《可再生能源法》有关规定可实现全额上网。

2.2 水能开发存在的问题

2.2.1 水能开发管理滞后 目前,阿勒泰地区水能资源开发权均是无偿给予投资人,实施招商引资,以期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由于未将水能资源当成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稀缺资源,严格控制和科学合理管理,导致水能资源管理严重滞后于水电开发的局面。

2.2.2 上网电价过低 目前,阿勒泰地区小水电的上网价低廉,为0.12~0.20元/kW·h,造成发、供电利润悬殊,不利于水能全面开发建设。

2.2.3 水能开发建设不规范 在开发水电站建设方面,部分县(市)未严格执行《水利部关于加强农村水电建设管理的意见》的规定,导致水能开发不够科学、有序,不利于今后水能进一步开发利用。

3 阿勒泰地区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对策

3.1 补充、完善和修订水能开发利用规划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统筹考虑发电、供水、防洪及生态用水需求,服从水资源的流域和区域综合规划,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充分考虑水能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评价、补充、完善和修订阿勒泰地区河流水能开发规划。对没有规划的一些小河流,抓紧制定规划;对已不能或不完全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河流规划,必须抓紧补充、完善和修订。同时,要做到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防洪规划、水土保持规划、电力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协调。

3.2 实现水能资源有偿开发使用

水能资源属国家所有,也是今后资源开发重点,因此,水能开发应该实行有偿开发使用。由地方人民政府通过公开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有偿出让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以国家资源股形式实现水能资源的有偿使用,变货币形式为资本形式,以国家资源股形式占有水电股权,将收益用于反哺河流治理和保护。同时,明确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的使用年限最长不超过50年。

3.3 明确开发建设时限

在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出让后,要求投资者必须在2年内开工建设,在设计工期内建成,防止出现“跑马圈河”的现象。如无特殊情况,在规定的时限内不开工建设或开工后停工时间超过一年的,由批准的地方人民政府无偿收回开发使用权。

3.4 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严、简”并举

对不使用政府资金投资的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实行核准制,要求水能资源开发项目核准必须达到初步设计深度,其技术审查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项目申请报告由政府投资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对装机2.5万kW以下的小型工程,简化审批程序,经主管部门同意,将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合并。

3.5 明确职责,分级管理

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审查、审批(核准)实行分级管理制度,单站装机5万kW以下、0.5万kW及以上的项目,由地区有关部门审查、审批(核准);装机0.5万kW以下的项目由县(市)政府有关部门审查、审批(核准)。

3.6 合理制定电价

加强对上级有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将阿勒泰地区水电站上网价格由0.2元/kW·h提高到0.3元/kW·h,增加水能开发效益。

3.7 严格用制度规范

电大水利水电论文篇(7)

中小水电的开发建设工作,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尽管中小水电群具有较小的规模,但却具有显著的的综合效益。对当地水能资源的利用和居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以及当地经济建设,意义非常重大。目前,全国众多的地域和城市都是依靠小水电供电。所以,小水电站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只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在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中小流域梯级水电的开发方面,而关于水电优化管理调度的研究上还寥寥无几。这种研究的滞后,造成了不合理上下游水资源的分配。随着中小流域梯级水电站群日益增多,各种问题也层出不穷。本文通过对中小流域水电系统特点的分析,对中小流域水电梯级优化的基本思路进行了探讨,并对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促进优化策略的实施。

1.中小流域梯级水电特点

水库调度是结合水文预报的结果和水利工程工况,利用水库对径流的调节能力,实现兴利和防洪的功能,并且是有计划的蓄放水。目前有多种方法划分梯级水库调度,本文重点探讨了发电调度,同时还兼顾梯级综合效益的优化调度问题。在水资源流域中,水电系统相对复杂,其特征是随机性和耦合性强、维度高。维数灾问题是优化梯级调度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而结合中小流域梯级水电的特点,对各种因素进行简化,能够有效降低维数灾。

1.1对中小流域梯级优化的特点

(1)调动灵活,不具备较大的规模。对系统的稳定性和电网的潮流分布,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水电站有众多的数量,但单个水电站具有较小的规模。径流来水会对水电站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枯水期水量并不充足,而在丰水期,弃水窝电极易发生;由于小水电站拥有众多的业主单位,所以开发可零星进行,再进行联合调度时,则具有非常复杂的利益分配问题。

(2)拥有较小的库容梁,是单个的中小流域水电站的特征,而且电站的装机也不具备一定的规模。如果全部集中全流域的水电群,电站整体出力对流域枯水期和丰水期会产生非常巨大补偿和调节作用。雨水补给是大部分河流的水来源,而降水分配决定了河流水量。在中流域,容易汇聚雨水,并迅速抬高水位,同时雨后消退也非常迅速。由于季节不断更替,径流流量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同时年际差别也极其显著。如在北方干旱地区,可能会出现断流。而雨季来临时,可能会因为较大的水量,而导致水电站弃水。

1.2电力生产中可能产生的情况

(1)中小流域内单个电站具有较小的规模,不具备足够的调节能力,同时具有较小的装机容量。受条件限制,部分流域控制性龙头水库匮乏,不能更好的体现中小流域水库梯级优化调度的效益。

(2)流域内水电群就有不同的建设年代,上游水电站发电流量在建设条件的影响下,不完全匹配,对弃水的问题很难避免。

(3)满足综合利用的需求,如生态环境和当地生产生活用水,是流域内部分水库的主要职能。根据中小流域梯级的不同类型,根据不同的情况变化,对优化策略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

2.中小流域梯级模型简化

在开发策略中,应与具体条件规划相结合,做好流域梯级水电开发建设规划工作。由于行程流域内水电站的规模并不相同,同时在功能上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因此从理论上讲,这种梯级优化计算的方式,适合全流域的水电站群。因为涉及的相关约束具有非常庞大的数目,因此应与不同流域的特点相结合,依据不同的分组、分类,对流域内的水电站优化目标准则和参与优化的方式进行确定,进而实现降低求解规模、分解优化问题的目标。

(1)为了将参与优化角度计算的电站数目减少,需要根据中小流域梯级水电系统的调节能力进行分类。在流域上游的龙头水库电站,一般的具有较大的调节能力。而龙头水电站发挥着对下游径流量进行调节的作用,旨在提升梯级整体效益。

所以,优化整体系统的关键,就是龙头水电站的调度。而由于受来水较大的影响,日调节水电站梯级具有短期优化调度效益。

(2)为实现简化系统模型的目的,应将规模大的梯级调度问题向较小的梯级调度问题分解。应立足于功能差异、统一管理的模式。与自身的特点相结合,每一个组对优化方式进行选择,并接受流域的统一管理。对于一组水电站群水力联系密切的,在中长期调度时,可向一个整体转化进行优化;对于上游为大库水电站的梯级水电集群,在下游无调节水电站的情况下,可进行厂内优化调度计算。

(3)为将重复计算减少,可根据电网负荷条件变化和径流来水,对调度计算进行简化。在来水和系统负荷没有较大变化的的情况下,进行短期优化调度时,制定梯级水电站的调度方案时,应对前一段的安排进行参考,挑选那些电站具有特殊位置的,以及调节能力极强的电站,通过实施局部调整的措施,能够是负荷来水变化一目了然,并尽可能的使机组启停频率降低。通过采用不同的方法,使中小流域梯级调度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实现大规模系统分解的目标,利于优化计算。

3.中小流域梯级优化调度的数学模型

将梯级水库的调度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是优化调度计算的前提。利用计算机,遵循运筹学方法和理论,在有效的可行域内,对优化方案进行寻找,与梯级水库相符合。在维数灾问题的处理上,合理的数学模型的选择非常重要。通过建立梯级优化的数学模型,对雨季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对约束条件的取舍以及目标函数的选择,必须要与梯级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确定优化目标准则的基础上,遵循水资源最大化利用的总体思想,并且结合水电站水库特征。

收益最大准则和给定用水量时总电能最大是比较常用的梯级优化准则,和大型梯级电站相比,中小流域梯级的区别很大,所以应与自流域的不同特征相结合,对优化准则进行选择。中小流域梯级具有多种功能,而对调度问题的 优化是立足于实际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对基本目标进行选择,力争满足主体需求。

为了使中小流域水电站枯水期不具备充足的水量和丰水期容易发生弃水窝电的问题很好的解决,使梯级水库内减少无益弃水或使梯级水库内总储能最大,是中长期优化的主要目标。具体做法是与径流预报结果相结合,需要调节能力较大的水库,在丰水期前将水位合理降低等待枯水期时候对水尽量多储存。

4.结论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中小水电的开发建设工作,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尽管中小水电群具有较小的规模,但却具有显著的的综合效益。对当地水能资源的利用和居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以及当地经济建设,意义非常重大。而中小流域梯级优化求解任务的约束条件是复杂而又多变的,本文从不同的方面,对中小流域的梯级优化调度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以此作为参考,真正提高中小流域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阚晓辉,邹蔚烈.竹溪县民营梯级水电建设方兴未艾.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09).

张仁昌,张德礼.梯级水电系统中续建水库坝高的确定.农田水利与小水电.1993(10).

李兰,李亚农,袁旦红等.梯级水电工程水温累积影响预测方法探讨.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06).

电大水利水电论文篇(8)

2课程增减及方向划分

2.1课程设置差异及原因

水利专业类的高校均依据“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专业规范》来指导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但与知名高校相比,我校水利水电工程的选修课程开设不够全,学生修读选修课的选择面窄.对比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和河海大学,我校在发展基础课程群中未开设大学化学B、现代生物学导论、土木水利专业导论、随机数学方法、环境学基础、水利科学技术史、水利水电概论、计算方法、工程数学等选修课程;专业与服务课程群中未开设专业英语、水法规及技术规范、建设项目评估、工程软件应用、渗流及其控制、土工计算原理及方法、大坝安全概论、模型试验理论及方法、工程泥沙及河流管理、灌溉与排水、房屋建筑学等选修课程.可见,我校在发展基础课程和专业与服务课程中,必修课内容和知名高校一致,而在选修课程开设的种类、数量上差距很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办学经费限制、办学经验不足、选课学生数量不足和生源质量差异.基于此,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不能照搬水利强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笔者认为,我校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当增设一些实用性强、适用性广、可学性高的课程,而减掉部分不适合我校本科生学习的高难度课程.

2.2课程的增设和替换

增设的本专业课程在数量上比知名高校少,在功能上十分实用且修读的难度适中,既符合我校的实情,又留给学生充分的选择空间,让学生拓宽专业知识,避免了课程太难、学时太短造成的学生学不懂,不愿学的局面,适合本专业大部分学生.2.3课程方向划分与大多数专业一样,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的学生出路多样化.笔者认为应该为不同毕业意向的学生从工作和读研两大方向为学生量身定做课程模块,满足各方向学生的发展要求.其中读研方向又可以细分为水工结构、水力学、水电等方向。

3课程的衔接及调整

笔者作为西华大学2012级本科生,体验过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并咨询过本专业的学生,发现部分课程的衔接存在问题.其中建筑材料和材料力学,工程水文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地基处理和土力学,水利工程经济、水利水电工程概预算和水资源规划等课程之间的衔接问题最为明显.建筑材料作为一门学科基础课程,土力学、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课程都需要用到该课程的知识,将其放在第五学期是不恰当的,若放在第四学期与土力学课程同步,并紧接着第三学期开设的材料力学,建筑材料所学知识便能够在以后的课程中得到运用;工程水文学作为本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水文分析和计算的能力,需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水力学课程为其作铺垫,而目前工程水文学开设在第五学期,距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开设的时间较远,既不利于学生串联知识,又占用了大三学年学习专业课的宝贵时间.可将工程水文学的开设学期改为第四学期,与水力学同学期不同周进行教学;土力学也是本专业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土力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工程中与土体相关的稳定、变形和渗流等问题的能力.地基处理课程则是土力学的延伸,所学内容很多涉及土力学,因此地基处理放在第七学期开设也是不合理衔接,建议将地基处理改为第六学期开设,与土力学开设时间靠近;水利工程经济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作用是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工程经济分析基础.该课程目前在第六学期开设,位于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之后,而水资源规划及利用又会大量涉及经济分析问题,所以建议将水利工程经济开设学期改为第四学期,这样该课程向前既有数学基础课程作铺垫,往后又可为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水利水电工程概预算等课程奠定理论基础.此外,信息检索B是一门学习如何从信息集合中找出需要信息的课程,可以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信息搜索能力,是学生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的好助手.学生越早学习越有好处,建议改为第二或第三学期开设.

4增加实践课时

笔者通过亲身体验并对比本专业的专升本学生发现,我校本专业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不及专升本的学生.这在本专业进行工程测量实习和应用工程软件时表现得十分明显.排除专升本学生十分优秀的因素,笔者通过查阅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课程设置方案发现,其中实践教学在总学分中所占比重高于我校,笔者认为,为了提高我校本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可以在微调学生毕业总学分的基础上,适度压缩某些专业课程的课内学时,增加课外实践学时,做到课内学时减量而优质,课外学时加量而夯实,使课内与课外兼顾,理论与实践协调.这类课程有:建筑制图B、水电工程测量、运筹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工程软件应用.基础办公软件和工程软件的运用也是学生的短板,很多人在大学结束都不能熟练运用各种基础的办公软件,更不必说工程软件了,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要从课程设计和实习入手,也应该在平时的课堂和作业上下功夫.信息化的今天,熟练掌握office软件已是对大学生的最基本要求,除此之外,专业软件如autoCAD制图软件、岩土计算软件、流体力学软件、lingo软件也是本专业学生必须学会的,建议在加大这些软件的应用学时的同时在作业中练习软件使用,避免目前大部分学生只会纸上谈兵的窘境.

电大水利水电论文篇(9)

分时电价的理论基础是边际成本定价法。在充分竞争的电力市场中,市场中的现货价格(分时电价)基于短期边际成本产生;而在政府定价的情况下,上网电价实际是长期合同价格,应以长期边际成本为基础制定分时电价。

上网侧分时电价方案的设计

A省的电源主要包括水电和燃煤机组两类。当前水电装机容量约占总装机容量的65%。单机5万kW以下的小水电在数量上占优,但具有季调节及以上调节性能的水电装机容量占水电总装机容量的56%。“十二五”期间,多座大型水电将陆续投产,水电装机比例将进一步提高。火电以大容量燃煤机组为主,单机30万kW及以上燃煤机组占火电总装机容量的96%,单机60万kW及以上燃煤机组占火电总装机容量的40%。至2015年,单机60万kW及以上燃煤机组在火电机组的比例将超过60%。2)供需情况。当前A省存在一定的季节性、时段性的缺电。但随着多座调节性能较好的大型水电投产,自2013年起,A省将出现全面的电力电量富裕,即使是在枯水期的高峰时段也将有较大的电力电量盈余。3)机组发电特性。A省主要依靠调节性能较好的大型水电进行调峰。统计结果表明,季调节及以上调节性能的水电站在全年范围内均可较大幅度地参与系统调峰;日调节和径流式水电站,发电出力几乎为直线,对系统调峰的贡献很小;火电机组在丰水期基本按最小技术出力运行,在平水期和枯水期承担有限的调峰作用。由于A省中具有年调节及以上性能的水电站很少,所以水电发电量的丰枯季节差异很大,整体上水电在丰水期和平水期的发电量占到全年水电发电量的70%左右。因而A省的火电机组主要起到的是枯水期发电,平水期和丰水期备用及电压支撑的作用。

如前所述,上网侧分时电价的理论基础在于不同时段、不同季节的发电边际成本不同。因而,是否有必要实行分时电价以及是同时实行峰谷、丰枯电价,还是单独实行峰谷电价或丰枯电价,取决于该市场的发电边际成本。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我国电力负荷的增长,不同于发达国家只是峰荷的增长,而是基荷的增长,同时考虑到我国“贫油少气”的资源现状,经过优化规划后的边际机组往往是大容量燃煤机组。根据式(4),边际容量成本在不同时段或季节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规划中的边际机组在系统中发挥的作用。若该机组承担着为系统调峰的作用,峰谷电量的差异较大,则边际容量成本在不同时段的差异较大;若该机组承担着枯水期发电丰水期备用的作用,则丰枯电量差异较大,从而边际容量成本在不同季节的差异较大。

根据长期边际成本定价理论,边际电量成本在不同时段或季节的差异在于不同类型电源的燃料成本不同,因而经过优化调度后,系统的边际机组不同。由此可见,边际电量成本差异的根源在于电源结构多样化。若在电源结构比较单一的市场中,例如火电为主的市场,边际电量成本的差异将较小,原因在于:目前我国仅在少数经济发达省份有一定装机容量的燃气或燃油机组,在少数省份有核电机组,大部分火电为主的市场基本以燃煤机组为主。在我国当前“关停小火电”,“上大压小”等一系列政策的作用下,我国大部分省区燃煤机组均以单机30万kW和60万kW的机组为主。其中,30万kW级燃煤机组平均供电煤耗335.62g/kWh,60万kW级燃煤机组平均供电煤耗322.02g/kWh,两者之间平均设计煤耗的差异约13g/kWh[7]。由此可见,在大部分火电为主的市场中,燃料成本的差异较小,因此不同时段或季节,系统边际电量成本差异较小。根据A省的电源规划方案,边际机组为30万kW的燃煤机组。从机组发电特性分析可以看出,由于A省调峰电源主要为水电,燃煤机组在全年各个时段的发电量比例比较均衡。因此,对于A省而言,边际容量成本在峰谷平时段的分摊比例趋同。同时在运行层面,由于A省电源主要为水电和30万kW以上火电机组,火电机组运行成本高于水电,因而A省电网在不同时段的边际机组均为火电燃煤机组,边际电量成本在峰谷平时段趋同。所以,A省电网峰谷平时段的边际成本趋同。但由于火电机组在丰枯季节发电量比例差异较大,边际容量成本在不同季节分摊比例不同,因而A省电网在丰、枯、平季节的边际成本不同。由此可见,对于A省,仅适宜实行上网侧丰枯分时电价,而不适宜实行峰谷分时电价。

此外,在当前厂网分离但却没有建立起完备的发电竞争市场的环境下,发电公司不能自主甚至很难参与制定其发电计划,峰谷电量的分配完全在于电网公司的调度部门。由于对峰谷电量的分配在日前发电计划以及实时调度层面,涉及到复杂的电力系统安全约束问题,不仅事后对峰谷电量分配的“三公”监管难度较大,而且较难制定一个可操作的“公平”原则供调度部门在实时调度中遵循。而在丰枯季节电量的分配上,一般在年发电计划和月发电计划层面,遵循的是尽量减少水电弃水的“以水定电”原则,监管相对而言较为容易。综上,本文建议,对于A省仅实行上网侧丰枯电价机制。

文献[8-10]根据长期边际成本定价理论建立了上网侧峰谷电价模型,在同一时段全网所有机组执行相同的上网电价水平。该方法符合“同质同价”的经济学原理,但全网统一上网电价水平,将造成各方主体利益较大的调整,实施起来难度较大。文献[11]分别以各个机组的实际投资成本和变动成本分别确定容量电价和电量电价,两者综合得到发电侧峰谷电价。该方法对各方利益调整较小,但需确定每个机组的峰谷电价水平,核定的工作量较大,而且当系统的供需情况发生变化需要对电价进行调整时,调整的工作量也较大。因此,为便于政策的实施,本文建议仍然沿用现行的上网侧分时电价方式,即在政府审批电价基础上进行上下浮动得到丰枯分时电价。考虑到水电和火电的发电特性差异较大,若采用统一的分时电价浮动比例,将会在水电行业和火电行业之间产生交叉补贴。所以,本文建议应按照水电和火电分类制定浮动比例。

从价格反映市场价值的角度出发,经过上浮后的枯水期上网电价应与根据长期边际成本理论计算出的枯水期边际电价接近。因此,本文建议按照测算的枯水期边际电价以及火电厂和水电站的政府审批上网电价来确定枯水期的上浮比例。丰枯电价浮动比例设计思路见图1。对于上网电量的取值,文献[12]以节能调度为导向,并引入环境价值参数,通过优化建模的方法进行求解。理论上虽然可行,但由于其环境价值参数的取值并没有相关的标准可参考,而其取值会影响水、火电的上网电量,从而影响发电企业的利益,在实际应用上可能会引起诸多争议。因此,本文建议:上网电量的取值可参考经政府主管部门审批通过的规划预测数据,以便于方案实施。

上网侧峰谷电价调整机制。1)枯水期电价浮动系数的调整机制。枯水期电价浮动系数需根据系统供需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本文建议:在每个电价管制期末,根据下一个电价管制期的电源规划、负荷预测等数据,本文所建立的模型重新测算丰枯电价浮动系数,并及时向社会公布。2)丰水期电价浮动系数的调整机制。由于分时电价浮动系数的测算基于历史和预测数据,与实际运行的结果难免发生偏差。3)基准电价的调整机制。本文以政府审批电价作为基准电价。因而当发电成本发生(如火电厂的燃煤价格、水电站的水资源费等)变化时,价格制定者应及时予以联动,调整上网电价水平。

上网侧分时电价测算

本文取机组投资成本为4196元/kW[13],平均厂用电率为6.24%,机组平均等效可用系数为92.51%,运行维修费率按经验取3%,贴现率取8%,机组逐年投资比例为20%:30%:30%:20%,运行年限取20a。根据式(1)—(3),计算得到边际容量成本为571.38元/kW。取30万kW火电机组平均煤耗335.62g/kWh,平均到厂煤价700元/t,计算得到边际电量成本为0.23元/kWh。边际容量成本在丰枯平季节的分摊比例为:23%:57%:20%。取值为20%,取值为8%。计算得到A省分时边际电价为:枯水期为0.39元/kWh,丰水期为0.32元/kWh,平水期为0.37元/kWh。

p火审批取值0.36元/kWh,p水审批取值0.3元/kWh,测算得到K火枯和K水枯分别为8%和30%。A省火电枯丰电量比例为2.54,水电枯丰电量比例为0.48,测算得到K火丰和K水丰分别为20%和15%。

虽然本文设计的方案基于“减少对发电企业利益调整”的原则,分类制定水、火电企业的分时电价浮动比例,保证了水电行业和火电行业的整体利益不受影响。但由于不同电厂的发电特性不同,丰枯电量的比例有所差异,因而不同电厂的利益调整情况不同。1)火电企业。通过对A省的实际情况进行测算可以看出,火电企业因上网侧分时电价政策造成的利益调整差异很小,方差为104。2)水电企业。由于水电站的调节性能不同,不同类型的水电企业利益调整情况不同。整体上,单机5万kW及以下的小水电,因调节性能普遍较差,实行分时电价后发电收入普遍降低,利益调整的方差约为3103。单机5万kW~10万kW的中型水电站由于调节性能和流域来水的差异,实行分时电价后发电收入的影响情况差异较大,约65%的电站发电收入降低,35%的电站发电收入增加,利益调整的方差约为102。单机10万kW以上的大型水电站由于大部分调节性能较好,半数以上的水电站发电收入增加,利益调整的方差约为5103。

对水火电价格差异的探讨

电大水利水电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TV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2-0195-02

目前频率计算的方法多采用适线法,在实际工作中,有两种适线方法:一种是目估经验适线,通过主观判断,决定适线的优劣,此法虽然简单灵活,并反映设计人员的经验,但适线因人而异,任意性大;另一种是计算机适线,把理论频率曲线与经验频率点据的拟合误差作为适线准则,优选统计参数,求得最佳的拟合曲线,但是这种方法不便处理样本资料中的特大或特小水文数据,编制和使用电算程序时要特别注意。

一、适线法

绘制理论频率曲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经验频率曲线的外延问题。我国水文界目前普遍选用的理论频率曲线为P―M型曲线,它是由三个统计参数(X、CV、CS)决定的。三个参数从理论上讲应是总体的统计参数,但水文变量的总体是无法知道的,通常只能由样本资料用矩法公式求出其三个统计参数,而样本统计参数都具有抽样误差,这就使由样本统计参数确定的P―M型曲线不能很好地反映总体的分布规律。生产上通常采用调整样本的统计参数及相应P―M型曲线来拟合样本的经验频率点据,以尽可能减少参数估计的抽样误差和系统误差,进一步探求总体的概率分布,这个过程在水文上称为适点配线法,简称适线法。适线法得到的成果仍具有抽样误差,而这种误差目前还难以精确估算,因此对于工程上最终采用的频率曲线和相应的统计参数,不仅要从水文统计方面分析,而且还要密切结合水文现象的物理成因及地区分布规律进行综合分析。

二、设计标准

所谓的设计标准,就是指备用水部门的用水和水利水电工程自身、下游防护对象允许破坏的程度。这种允许破坏的程度是建立在频率基础上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广义上的设计标准分为兴利标准和防洪标准两种。

(一)兴利标准

兴利标准是用设计保证率来表示的。兴利的内涵非常广泛,通常包括灌溉、发电、城市供水、航运、养殖等。若要最大程度地满足各个用水部门的用水要求,就需要工程规模大一些,因而造成投资增大。而多追加的投资和增收的效益相比,是否经济合理,这就要进行分析论证。如果增收的效益远比追加的投资小,就没必要把工程修得很大。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时,一般不要求百分之百地满足各个用水部门的用水需要,而是允许适当断水或减少供水量,这就要求研究各用水部门允许减少供水的可能性和合理范围,定出在多年工作期间,用水部门的正常用水得到保证(或不破坏)的程度,这一保证用水(或不破坏)的程度就是设计正常用水保证率,简称为设计保证率。

设计保证率是指各用水部门在未来长期内,按规定用水量保持正常工作而不受破坏的频率。设计保证率的选定,实质上是一个确定缩减用水合理程度的经济权衡问题。设计保证率若选得过低,则正常用水遭受破坏的机会将增加,从而引起国民经济的损失。相反,设计保证率若选得过高,虽然用水部门用水保证率得到提高,但要增加工程投资和其他费用,使工程效益和投资的比例减小。因此,设计保证率应该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并考虑其他影响来选择。然而这种经济论证,无论在方法上还是技术上都很复杂,是难以做到的。在实际工作中,设计保证率是通过国家规范的形式,根据各部门的用水性质、要求和重要性,以及生产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来确定。

灌溉和水力发电的兴利标准见表1、表2,其他用水部门的兴利标准参照有关规范选用。

(二)防洪标准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除了兴利外,另一主要作用就是防洪。根据《防洪标难》(GB5020l-94),防洪标准是指防护对象防御洪水能力相应的洪水标准。这里的防护对象不仅指自身没有防洪能力需要采取防洪措施的保护对象,如城市、乡村、工矿企业和机场等,还包括能保护其他防护对象安全的水利水电工程的本身,如水库、堤防等。防洪标准原则上应在准确预报未来洪水的基础上,通过投资效益综合经济分析来选定。然而和确定设计保证率一样,这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只能采用统一规定的洪水频率(重现期)作为防洪标准。根据工程的重要性以及社会经济等综合因素,仍然以规范的形式给出。

我国现行的防洪标准分为设计一级标准和设计、校核两级标准两种情况。根据防护对象的不同,其防洪标准可采用设计一级或设计、校核两级。这里的设计标准是指当出现小于或等于这种标准的洪水(设计洪水)时,应保证防护对象的安全或防洪设施的正常运行。校核标准是指遇该标准相应的洪水(校核洪水)时,采取非常运用的措施,在保障主要防护对象和主要建筑物安全的前提下,允许次要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及次要防护对象受到一定的损失。

水库、水电站、城市、乡村和工矿企业的防洪标难见表3、表4,其他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参见有关规范的规定。

三、结语

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的主要任务就是依据工程所在流域已经发生的水文过程,预估未来工程运用期间的水文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径流调节计算,从而确定工程的规模和尺寸。作为由样本资料估算总体统计参数和探求总体概率分布的一种有效方法,适线法频率计算是可以用来推求未来水文过程的,因为未来水文过程也是水文总体过程的一部分。所以,生产上根据水文样本资料,通过频率计算适线,把最后选定的理论频率曲线近似地作为水文总体的概率分布,在该曲线上可查得该水文总体的另一个样本值(某一频率户的设计水文变量值xp)。频率计算方法是目前推求设计年径流和设计洪水的基本方法。

参考文献

[1]赵宝璋.水资源管理[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2]蒋金珠.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2.

[3]崔振才.水资源与水文分析计算[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4]崔振才.工程水文及水资源(“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上一篇: 金融道德论文 下一篇: 帮扶调研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