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分析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04-25 07:31:50

大学生自我分析总结

大学生自我分析总结篇(1)

【关键词】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白蛋白总蛋白

【中图分类号】R512+.1【文献标示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8)12(B)-0031-01

BT-224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是一种高性能的仪器,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分析速度快、并且还有自检功能等优点。是目前各大中小医院普遍使用的一种仪器。CB171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进口自澳大利亚的Trace公司,在我国基层医院也有较多的应用。两种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均可用于临床常规生化测定、特殊化学测定、急诊测定、免疫测定和其他光度法测定。当前,一个医院对同一项目有多个检测系统已是相当普遍的现象。然而,比对试验如何进行,如何判断不同检测系统仪器检测结果的可比性等问题随之产生[1]。本实验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EP9-A文件[2],对我院两个不同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的测定结果进行方法学比较和结果对比分析,现报道并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07年7月部分门诊检查者的清晨空腹静脉血,制备成不同浓度的混合血清,分装于带盖的清洁试管内,共48份。同时选用同一批号的质控血清,按说明书要求复溶,分装于带盖的清洁试管内。质控样本和血清样本随机编号,由专人分发给不同检测仪器,置于当天常规工作中进行测定。

1.2方法所有被检测对象均在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 A组应用CB171半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免疫比浊法(试剂盒为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产品),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B组采用意大利产BT224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澳斯帮试剂公司提供速率法测定胆碱酯酶试剂盒,中生北控公司提供溴甲酚绿法测定白蛋白试剂盒。

1.3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 ±s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个不同半自动生化分析仪TP、Alb的测定结果间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实验室自动化技术进展日新月异[3~5],尤其在临床化学领域,各种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种类繁多[6],对仪器的性能进行检测与评价是分析前质控的一个重要环节。血清蛋白测定结果对疾病的诊断没有特异性,但结合临床资料可以用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另外,总蛋白、白蛋白还是肝病预后好坏的指标。保证不同实验室、不同检测仪器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是目前各中、大型医院检验科追求的目标。我国临床实验室都很重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一般都参加全国或全省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并每天进行室内质量控制,但这些并不能完全解决不同仪器的偏差问题,必须进行检测仪器间的比对实验[7]。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种不同半自动生化分析仪TP、Alb的测定结果间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大学生自我分析总结篇(2)

A Study on the Structure of Body Esteem College Student's in Henan Province. Gao Dongdong, Li Xiaoyu. School of Education,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 001,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Study on the structure of body esteem in Henancollege students and develop body esteem questionnaire. Methods572 college students ta ke part in body esteem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 were used to study 515 effective qu estionnaire. Results Questionnaire's α and split-half reliabi lity were 0.8834and 0.8072,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show the body esteem of college studentsconstructed of four factor,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prove four factormodel was good. Conclusion The body esteem questionnaire have a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it can provedimpotent information for furtherstudy.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Body esteem;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 s;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自尊(self-esteem)主要是指个体对自我价值和自我能力的情感体验,属于自我系统中的情 感成分,具有一定的评价意义。简言之,自尊是个体对自我的一种评价性和情感性体验[1]。我国对自尊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自尊研究成为热点,朱智贤 、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等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自尊进行了关注和研究[2-4]。身体自尊(body esteem)是自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社会评价密切相关的个体对自我 身体的不同方面的满意或不满意。身体自尊对个体的整体自尊及心理健康、生活满意感、主 观幸福感、参与体育锻炼等健康行为都有着重要作用[5,6]。如,Horn等人的研究 发现,随着处于低水平的具体领域的自尊水平(如身体自尊)的变化处于高水平的整体自尊也 随之发生变化[7],Melnick和Mookerjee的研究表明,大学生整体自尊的提高与其 身体自尊的增强有关[8,9]。目前,国内对身体自尊的实证研究较少,主要工作集 中在对国外量表的修订和使用上,已修订的量表包括段艳平等修订的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hy sical Self-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PSDQ)和徐霞等修订身体自我知觉量表(Physica l Self-Perception Profile,PSPP),研究领域仅限于青少年身体自尊的比较、体育锻炼对身体自尊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自尊和身体自尊是社 会性很强的概念,具有本土文化特点和跨文化的差异性,因此国外的测量工具和研究结果在 我国的文化背景下有多大的适应性还值得商榷。为了对我国大学生的身体自尊问题进行深入 的研究,本研究对河南省大学生身体自尊结构进行探索并编制了河南省大学生身体自尊问卷 。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样本1:用开放性问卷随机抽取54名河南大学各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男28 人,女27人,年龄18~24岁,让其写出5条以上与身体自尊相关的条目。样本2:从河南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财经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学校选取被试共572人,在输入数据时剔 除了一些无效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515份。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被视为无效问卷:整个测 谎项目中,选择“不符合”答案≥2个项目的;整份问卷答案呈规则作答的,如直线型作答 、波浪型作答等;整份问卷漏答项目数≥3的。有效问卷中年龄17~25岁;男325人,女182 人,8人性别资料缺失;大一学生112人,大二学生160人,大三学生234人,9人年级资料缺 失;文科231人,理科272人,12人专业资料缺失。样本1和样本2之间无重复被试。

1.2 研究工具 采用文献检索法、访谈法、开放性问卷法得到有关大学生身体自尊的项目2 67个,把内容相似的项目合并,筛选出具有较高价值的项目45个。把这45个项目和从Vealey 编制的《运动特质自信量表》中抽取的10个项目,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中的10个项目 ,还有从MMPI量表L分量表中随机抽取的3个测谎项目,共68个项目建构成李科特5点评分法 问卷进行施测。指导语为:下面是一些个人对自己身体特征认识看法的陈述,请您根据您的 最近一段时间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描述的程度,并在相应的数字上打“√”,“1”代表“ 不符合”;“2”代表“较不符合”;“3”代表“一般”;“4”代表“符合”;“5”代表 “非常符合”。请注意,每道题只能选择一个数字。这里要回答的是您实际上认为您怎样, 而不是选择您认为您应该这样。

1.3 统计分析方法 数据采集的方法为集体测试和随机抽样。使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 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使用Amos 4.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2 结 果

把515份有效问卷随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258人,一部分257人,分别用来进行探索性因素 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

2.1 项目分析 对45个项目进行项目分析,以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每个项目的差异。检验结 果表明,45个项目均具有良好的鉴别度。因为Sig.的值均小于0.05,且所有项目中95%的信 赖区间未包含0在内,由此可判断项目具有良好的鉴别度。

2.2 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测验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KMO值为0.881[根据 学者Kaiser(1974)观点,如果值小于0.5时,较不宜进行因素分析[];Bartlett球 形检验的值为1678.82 0(自由度为120)达显著,表示适合进行因素分析。采用因素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 素,并对因素矩阵作极大正交旋转,根据特征根值的得分及碎石图显示情况,获得4因素模 型,总方差解释量达62.668%。

2.3 信度分析与效度分析

2.3.1 信度分析 分别以总问卷和各因素的克龙巴赫α系数及总问卷的分半信度作为信度 指标。一般认为,一份信度系数好的量表或问卷,其总量表的信度系数最好在0.80以上,分 量表的信度系数最好在0.70以上。结果显示该问卷的总问卷α系数在0.80以上,分问卷α系 数在0.70以上,表明其信度良好。

2.3.2 效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3道测谎题来鉴别被试是否真实的回答问题,并以被试在2道 以上的测谎题上有撒谎倾向作为剔除废卷的标准,初步保证了被试回答的有效性。①内容效 度:本问卷的项目来自文献综述、个别访谈、开放式问卷调查,并请体育学、心理学等方面 的专业教师对测验项目和内容的符合性进行了判断,在形成正式问卷之前,对问卷的项目进 行了多次审查、修改,因此,该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②结构效度: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在于探讨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内容结构,因此,采用因素分析方法来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是最 常用的方法。研究表明,大学生身体自尊由4个因素构成,其总方差解释量达62.668%,且 各因素的项目数大致相同。因此,该问卷的结构效度是良好的。再者,根据心理测量学家Tu ker的理论,构建健全的项目所需要的项目与测验的相关应在0.30~0.80之间,项目间的组 间相关在0.10~0.60之间。本研究的问卷项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在0.480~0.781之间,问卷 的各因素与因素所含项目之间的相关在0.676~0.879之间,问卷总分与各因素之间的相 关在 0.704~0.833之间,各因素之间的相关在0.404~0.645之间。③效标关联效度:以Rosenber g编制的《自尊量表》和Vealey编制的《运动特质自信量表》为效标,求问卷与它们的相关 。

《自尊量表》有10个项目,经过因素分析,能够解释总变异的61.296%,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8864,分半信度为0.8489。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抽取《运动特质自信量表》中的10个 项目,经过因素分析,量表为单维度量表,能够解释总变异的75.032%,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9627,分半信度为0.9390。结果表明总问卷与各因素都与《自尊量表》和《运动特质 自信量表 》有较高的相关,证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效标关联效度。

2.4 验证性因素分析 在综述国内外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5个备择模型:①单因素结 构模型,即所有问卷项目共同负荷于一个因素之上;②2因素结构模型,考虑到运动能力因 素和积极活动因素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身体健康因素和身体魅力因素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 ,这里将运动能力因素和积极活动因素的所有项目负荷在一个因素上,身体健康因素和身体 魅力因素的所有项目负荷于一个因素上,构成一个2因素结构模型;③3因素结构模型,即运 动能力因素和积极活动因素的所有项目负荷在一个因素上,身体健康因素和身体魅力因素各 为一个因素,构成一个3因素结构模型;④4因素结构模型,即身体自尊是一个由4个相关的 因素所构成的多侧面的心理结构,如前面研究中探索性因素分析所得到的模型结构;⑤5因 素结构模型,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假设身体自尊由5个相关的因素构成。

用统计软件包Amos 4.0对探索性因素分析筛选出的由16个项目组成的大学生身体自尊问卷进 行比较验证(第二部分数据257份)。具体情况见表。

综合分析表4可知,从一因素模式开始,衡量模型好坏的指标都在逐步地改善,4因素模型达 到最好,到了5因素模型时一些拟合度指数开始下降,因此可以说,在这5个模型中,4因素 是最理想的。这样就进一步说明了本问卷的构想效度。

3 讨 论

3.1 大学生身体自尊结构问卷的因素命名。本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身体自尊结构问卷可 提取4个因素,因素1为运动能力:它在大学生身体自尊结构问卷中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其 贡献率达到了21.138%,主要是指个体身体的各种运动能力。研究表明,青少年体育运动能 力是与自尊关联最为紧密的因素之一。因素2为身体健康:主要指个体的身体健康情况,其 贡献率为14.773%。因素3为身体魅力:主要指个体对自己身体和长相是否有信心,是否认为 自己的身体具有魅力,其贡献率达14.111%,Franzoi等人在1985年编制的身体自尊量表中, 对于女性而言的性吸引力维度和对于男性而言的生理性吸引力与身体魅力因素相似。因素4 为积极活动:主要指个体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其贡献率达为12.645%。

3.2 大学生身体自尊结构问卷的信度、效度。国外有关身体自尊的量表除了在文化上与我 国存在一定差异外,在量表的项目上也有些不够节俭。本研究采用文献检索法、访谈法、开 放性问卷法编制了河南省大学生身体自尊问卷。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该问卷可以分为4个 因素(每个因素包含4个项目,各项目的因素负荷除X16为0.479外,均在0.500以上),共能 解释总变异的62.668%;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分半信度都超过0.80,分问卷内部一致性信 度也都高于0.70,说明问卷的信度较好;在效度方面,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 ,总问卷和各分问卷与《自尊量表》、《运动特质自信量表》都有较高的相关,说明了该问 卷具有较好的效标关联效度。国外早期关于身体自尊的研究,基本上都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 技术,由于验证性因素分析技术能够从构想模型出发,考察观测数据与构想模型的拟合情况 ,检验观测数据对构想模型的支持程度,其检验效力比起探索性因素分析更高,因而近年来 关于身体自尊结构的研究,较多的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技术。本研究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分 别对5种不同的模型结构进行验证,各种衡量模型好坏的指标显示本研究提出的4因素模型在 5个模型中是最理想的。

4 参考文献

[1]Wang Y, Ollendick T. A Cross -Cultural and Developmental Analysis ofSelf-Esteem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hildren. Clinical Child and Family Psycholo gy Review, 2001,4(3):253-271

[2]唐日新,林崇德,等.自尊水平划分方法与青少年自尊的现状.心理科学,2006,29 (1):550-552

[3]戴春林,吴明证,杨治良.个体攻击性结构与自尊关系研究.心理科学,2006,29(1 ):44-46

[4]陈红,冯文锋,黄希庭.青少年理想身体自我量表编制.心理科学,2006,29(5):11 90-1193

[5]Sonstroem RJ, Potts SA. Life adjustment correlates of physical self -concepts. Medicine & Sciencein Sport & Exercise, 1996,28(5):619-625

[6]Hagger MS, Lindwall M, et al. A cross-cultural evaluation of a mult idimensi onal and hierarchical model of physical self-perceptions in three national samp les.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04,34(5):1075-1107

[7]Horn TS, Claytor RP. Development aspects of exercise psychology. Exe rcise P sychology: The Influence of Physical Exercise on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1992:2 99-339

大学生自我分析总结篇(3)

一、运用的材料和方法

用个人评价问卷 (PEI)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哈尔滨师范大学计算机系2005级全体大一新生(总计200人,其中男生84人,女生 106人)进行了测评:将个人评价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按先后顺序打印在一个问卷中,统一收发问卷,用Spss10.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二、统计结果

1.参加调查的大学生的基本情况

从性别、生源、家庭收入三维频数分布表可以看出:城市应届的大学生占多数;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父母工资分布还算均匀,相比较而言,月收入1000以下家庭的学生人数最多,3000以上收入的人数最少。从以上资料显示的数字来看,基本符合我国国情,样本的选取代表了我国大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

2.总体幸福感方差分析结论

将总体幸福感量表总分与诸因子的总分作为分析变量,在性别、生源、家庭收入类型上的2X6X4的多因素方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1)性别、家庭收入对量表各因素得分没有主效应,即P>0.05,差异不显著;

(2)性别与家庭的交互作用对得分也无影响;

(3)生源在四种分析方法中,在Roy'Largest Root上,sig.=0

(4)性别与生源的交互作用对得分有影响,在Roy' Largest Root上,sig.=0.02

(5)生源与家庭收入的交互作用对得分有影响,在四种分析方法上,除了Pillai's Trace方法上的sig.=0.057>0.05外,其余三种方法的sig. 值均小于0.05,分别为0.049、0.043、0.000,说明在0.05显著水平上有差异;

(6)性别、生源、家庭收入三者的交互作用对得分有影响,在Roy'Largest Root上,sig.=0.01

为了进一步说明性别、生源、家庭收入对量表得分的影响,我们又做了Post Hoc Tests(事后检验),得到结果为:

(1)在自我关注上,城市应届与县城往届的大学生差异显著,sig.=0.04

(2)在自我关注上,家庭收入在2000~3000与1000~2000的大学生的差异显著,sig.=0.034

3.个人评价方差分析结论

将个人评价问卷的总分与诸因素的总分作为分析变量,在性别、生源、家庭收入类型上的2X6X4的多因素方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1)性别、家庭收入对量表各因素得分没有主效应,即P>0.05,差异不显著;

(2)生源在四种分析方法中,在Roy' Largest Root上,sig.=0

(3)性别与家庭的交互作用对得分有影响,在Roy' Largest Root上,sig.=0.003

(4)生源与家庭收入的交互作用对得分有影响,在 Pillai's Trace方法上的sig.=0.000

(5)性别与生源的交互作用对得分有影响,在Roy' Largest Root上,sig.=0.011

(6)性别、生源、家庭收入三者的交互作用对得分有影响,在Roy' Largest Root上,sig.=0.000

为了进一步说明性别、生源、家庭收入对量表得分的影响,做Post Hoc Tests(事后检验),得到结果为:

(1)在因素一社交的外倾性上,城市应届与县城应届的大学生差异显著,sig.=0.018

(2)在因素二综合自信水平上,城市往届与县城应届的大学生差异显著,sig.=0.027

(3)在因素三自我效能感上,城市往届与县城往届的大学生差异显著,sig.=0.049

(4)在因素四体育运动上,城市应届与农村应届的大学生差异显著,sig.=0.038

(5)在因素八影响自信的心态上,城市往届与农村往届的大学生差异显著,sig.= 0.042

(6)在因素一社交的外倾性上,家庭收入在3000以上与2000~3000的大学生的差异显著,sig.=0.001

(7)在因素二综合自信水平上,家庭收入在3000以上与2000~3000的大学生的差异显著,sig.=0.012

(8)在因素三自我效能感上,3000与1000以下的大学生的差异显著,sig.=0.009

三、分析结论

采用“典型相关”(canonical correlation)进行分析,以找出自变量的线性组合与因变量的线性组合,深入揭示两组变量间的显著关系。采用专门提供的宏程序Canonical correlation.sps.运行程序得到典型相关结果。采用Bartiett的卡方检验,从下面的表中可知,第一典型相关系数和第二典型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概率(sig.)为0.000和0.024,在α=0.05的情况下,相关性显著。

从以上分析结果可知,两量表各因素的相关性研究可以转化为研究第一对典型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第二对典型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但是第二典型变量不管是对相应原始变量组还是对立的原始变量组的解释能力都不够强,这一典型相关模型的效果不够理想。所以两组变量之间的显著关系用第一典型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来体现。由分析得出:

一是在社交的外倾性上,城市应届与县城应届的大学生差异显著;

二是在综合自信水平上,城市往届与县城应届的大学生差异显著;城市往届和农村应届的大学生差异显著,城市往届和农村往届的大学生差异显著;

三是在自我效能感上,城市往届与县城往届的大学生差异显著;城市往届与农村往届的大学生差异显著;

四是在体育运动上,城市应届与农村应届的大学生差异显著;城市往届与农村应届的大学生差异显著;

五是在影响自信的心态上,城市往届与农村往届的大学生差异显著;

六是在社交的外倾性上,在家庭收入在3000以上与2000-3000的大学生的差异显著;3000与1000以下的的大学生的差异显著;在家庭收入在1000~2000与2000-3000的大学生的差异显著;2000~3000与1000以下的的大学生的差异显著;

七是在综合自信水平上,在家庭收入在3000以上与2000-3000的大学生的差异显著;3000与1000以下的的大学生的差异显著;2000~3000与1000以下的的大学生的差异显著;

八是在自我效能感上, 3000与1000以下的的大学生的差异显著。

大学生自我分析总结篇(4)

备课是教学的设计和准备;上课是教案的实施和体现;后记则是教学的回顾和总结,三者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师本人对自己的经验分析则会带来重大的收获。” 课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行动能力和教案等方面及时做出分析总结,就能了解教学中的得失利弊及缘由,便于吸取失败的教训,积累成功的经验,从而调整和弥补工作中的过失和不足。许多优秀教师积累了丰富教学经验,这与善于不断及时做课后分析总结是分不开的。但我们往往忽视这一环节,不重视写教学后记,课完就完。其实写教学后记好处很多,它能帮助我们积累教学经验,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一般说,新老师没有教学经验,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而教学后记就是积累最好的方法。教学后记把得失记录下来,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否则很快就会遗忘。通过认真思考总结,把这些得失记下来,加以分析研究,以后碰到此类问题就心中有数,失误或不当就能避免。从而帮助我们积累教学经验,也促使我们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教学后记能为教学研究积累资料,是我们个人教学业务档案的重要内容。

写教学后记,可把零散的教学经验,教学偶得集中起来,经过系统整理,就会是较高质量的教学经验。把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上升为理论的东西,将会更好地指导我们教学实践。而写教学后记就会为我们搞教学研究提供丰富多彩的资料。同时,每一个有志于教育事业的青年老师,都应建立起自己的教学档案。它的内容包括教案、习题选、试卷、辅导资料、作业练习、试卷批阅记录、学生成绩等,作为教案组成部分的后记,则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写好教学后记,这对现在成长,将来的提高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能帮助我们练笔,是我们练笔的好形式。老师整天忙于各课、改作业,对练笔之类往往无暇顾及,写教学后记则是最好的练笔。教师不练笔,久而久之,文思就会枯竭,作文章时,便不能表情达意。对一个语文老师来说,练好笔是迅速提高业务水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写教学后记来促使练笔,则是一种好方法。内容丰富,不拘形式,有话可写,得失体会,杂感随笔,均可信手写来。

一、教学后记的内容

教学后记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有关教学的什么都可录,什么都可记,什么都可写。对于师范生来说,大致可从自我感觉、学生信息反馈、评课意见三个方面的内容着手,分析记录总结以帮助我们写好教学后记。

1.自我感受

自我感受主要是记录自己感受最深的那些内容,及时把每一堂课最主要的得失回顾记下来,以便抓住主要的经验教训,概括总结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诸如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目的是否客观,重点难点是否抓准,教学环节是否安排合适,预习、自学:复习、提纲、导语、结束语、板书等设计是否恰当,以及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学手段方法,教学的应变,教学的效果等方面的感受都是记录分析总结的范围。

2.学生信息反馈

主要指学生的表情变化,是否专注,注意力是否集中稳定,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和谐,师生情感交流是否融洽正常,学生发言是否积极,教学效果是否满意。一般说来,成功的课堂教学,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发言,反之则学生精神不振,昏昏欲睡,紧皱眉头,气氛沉闷。学生的这些信息反馈,课后及时记录下来,总结经验,分析原因,找出对策。还要分析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训练能力的情况,学生是否能按预定的要求,在知识技能诸方面获益,教学任务是否圆满完成,目的是否达到等等,都是了解分析记录总结的范畴。

3.评课意见

主要是倾听听课老师、指导老师以及听课的学生的意见,及时地把他们的意见记录下来,根据他们的意见,帮助自己分析归纳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除上述三方面外,要记的内容还很多,特别是教学中的点滴之见,即除教学共性以外的属于个人独到的见解,个人水平发挥的个性的东西更要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就会形成丰富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经验;教学过程中的失误,无论大小,都应整理记

录下来,以便今后改进、弥补;学生中的闪光点,也是记录的重要内容,如课堂上学生的问题、答题及课后作业练习,都可能会有不少独特的见解,特别的做法,把它们记录下来,做分析整理,将会有助于拓宽教师的思路,改进教学。这些也都是教学后记应记录分析整理的、非常重要的内容。

二、教学后记内容的来源途径

教学后记的内容,来源途径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自我回溯、反思作出分析

执教者本人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情况,能力及成败的感受,体验最敏感,最真切,最深刻,每次教学都会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丰富的感性材料。这就要求我们每次课后,都有必要坐下来仔细地追忆,体会和分析,这是我们教学后记内容来源的主要途径。

2.广泛收集意见,加以分析整理

大学生自我分析总结篇(5)

一、地理现象的全球变化规律

在自然地理的环境中,有一些地理现象受地球本身性质的影响,具有从低纬向高纬的演变规律。这包括:

一是呈现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变化规律的。

如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气温变化、全球降水量的总体变化、雪线的高度及对流层厚度等。

二是呈现由低纬向高纬递增变化规律的。

]如地转偏向力的大小、气温年较差、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等。

三是具有显著时空特点变化的。

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空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及季节移动、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和日出日落方位的变化等。

四是具有全球空间分布规律的。

如全球气候的分布模式、自然带分布模式和洋流分布模式等。

教学中在总结分布规律的同时,更要侧重分析其变化的原因,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更利于学生对这些地理知识的理解,掌握这些地理现象时空分布的因果关系。如总结气温年较差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变大时,反过来就应与学生共同分析其成因,结合所学知识从影响气温的因素为切入点加以分析,最终得出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二、地理现象的区域变化规律

区域地理知识是中学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之一,也是学生学习中普遍感到比较难的部分。教学中若能从地理现象的分布为切入点,通过现象分析本质,强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于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知识会有很大的帮助。

如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可以从等温线的分布入手,得出“我国冬季气温分布为南高北低,南北温差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然后再从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季风环流影响等方面来分析造成这样分布的原因。

再如,分析我国降水的时空变化时,也是先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入手,总结出“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为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时间分配上表现为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年际变化大”;然后再从季风环流、海陆位置、地形因素等来分析造成这样分布的原因。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会看图表总结规律的同时学会分析的方法。

依此方法可以分析东亚、欧洲中西部、北美东部、澳大利亚等区域的气候变化特征及成因,然后再根据区域气候特征分析各区域河流水文和水系特征、植被土壤特征及主要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等,从而加深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的掌握。

三、地理现象的局部变化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是复杂多样的,地理要素的变化是错综复杂的,尤其是地理现象中一些局部的变化规律常常是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这些现象的分析要求学生要具备更加全面的地理知识。

一是分布及成因上具有相同性的地理现象。

如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和中美洲东部的热带雨林气候,其空间上主要分布在纬度15°-25°的大陆东岸,成因上主要与纬度、信风、地形和洋流有关。

二是地理现象相同但分布区域及特征上有差异的地理现象。

如中亚地区、北美东部、南美洲南端东部、小亚细亚半岛等地区均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但受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影响,其气候特征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再如北美西北部及欧洲西部同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但因受地形、洋流等影响,其特征及分布面积存在明显的差异。

大学生自我分析总结篇(6)

现代国家的合法正当性不仅需要健全的法律或法制,也需要健全而高尚的道德伦理和文化精神。道德在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道德建设的新途径,为社会道德建设提供相关支持是一项重要课题,而大学生作为特定社会群体的公民,他们的道德水平是社会道德的重要风向标,对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的研究也显得由为重要,然而当代大学生群体的道德现状总体复杂,在日常的道德生活中经常出现知行脱节的现象。该文从道德同一性的角度出发,对于理解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不一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道德同一性对道德动机的整合

道德同一性或称“道德自我认同感”、“道德自我同一性”,从心理层面上看, 道德同一性被界定为:“个人如何思考自身和愿意成为什么人的自我概念, 是道德理想与个人同一性的会合, 在某种程度上是将道德价值流入个人的自我感”[4]。“道德同一性是道德判断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重要自我调节机制,是激发道德行为的重要动机”[6]。传统的道德动机模式,并不能很好的说明道德行为问题,道德行为的动机并不是简单的认知“好人”的结果,“纵观道德认知的经验研究,我们发现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仅显示出较小程度的相关”[2];布莱西在1980年的研究中证实了“单独的道德认知在解释道德行为时发挥了很小的作用(解释了大约10%的变量)”[3];这种微弱的关系被称为“判断行为缺口”,这说明在道德领域仅有道德认知是不够的,还要以更综合的概念框架来理解道德范围和道德功能的复杂性,因此该文以布莱希的道德同一性理论为基础,试图通过实证研究探索影响道德行为的深层原因。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对成都市某高校350名大至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回收有效问卷342份有效回收率97%;大一92人, 大二 83人, 大三82人,大四85人;男174人, 女168人;人文社科类 156,理工类186 人 。

2.2研究工具

2.2.1道德同一性问卷

万增奎在Aquino & Reed(2002)的道德同一性问卷基础上进行修订,最终得到的道德同一性问卷包括16个项目,问卷采用5级评级,其中内隐维度项目9个,外显维度项目7个,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达到了0.85,其中内隐维度0.83,外显维度0.74,具备满意的心理学测量指标。

2.2.2大学生道德行为问卷

徐丽莎编制的大学生道德行为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包含七个维度:利他、学习、公德、孝顺、尊重、爱国、爱心,该问卷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都在0.657一0.783之间,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2,分半信度为0.847,其结果符合测量学的要求

2.3研究程序

使用 SPSS17.0进行描述统计、 方差分析、T检验、 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大学生道德同一性及道德行为现状及二者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3.数据分析

3.1大学生道德同一性与道德行为的基本状况

3.1.1大学生道德同一性的基本状况

大学生道德同一性的均分为 3.93±0.65,其中道德同一性的内隐维度均分为 4.14±0.74,外显维度均分为3.66±0.67。配对样本 t 检验的结果显示(表1), t=7.65, p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被试的道德同一性总体水平以及同一性的外显和内隐两个维度,在基本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如性别、年纪、生源地上均无显著水平的差异,但在专业这一变量上,人文社科类(M=39.39)专业的学生与理工类(M=36.2)专业的学生(p =0.015

3.1.2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基本状况

被试的道德行为分为七个维度,分别为利他、学习、公德、孝顺、尊重、爱国、爱心行为,其中爱心(2.1)与学习(1.9)行为均值较低,处于6点量表的中偏下水平,道德行为总体均分(3.3)及其他各维度的平均分皆处于6点量表的中偏上水平;

此外,基本的人口统计变量与道德行为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专业的大学生在总体道德行为及其他七个个维度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生源地这一变量上,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利他行为(P=0.036

3.2大学生道德同一性与道德行为的相关性

道德同一性和道德行为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道德同一性总分与道德行为中的五个维度(利他、公德、孝顺、尊重、爱国)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36-0.44之间);道德同一性内隐维度得分同样与道德行为这五个维度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40-0.52之间);道德同一性外显维度与与道德行为中的六个维度(利他、学习、公德、孝顺、尊重、爱国)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23一0.40之间)

3.3.大学生道德同一性对道德行为的预测

以道德同一性总分、内隐维度得分、外显维度得分为自变量,以总体道德行为为因变量做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道德同一性总分已达到容差0.000的限制,表明此变量与其它两个自变量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因此这一变量剔除,内隐及外显道德同一性这两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但道德同一性外显维度对道德行为的预测能力并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表2显示内隐道德同一性对总体道德行为有显著预测作用(P

4.结果讨论

4.1大学生道德同一性特点分析

4.1.1大学生道德同一性整体状况分析

结果显示,被试的道德同一性整体水平较高,其平均分为 3.93,处于 5 点量表的中间偏上的水平,其中内隐道德同一性得分(均分=4.14)显著高于外显道德同一性(均分=3.66)。道德同一性的内隐维度对应的是自我价值感的内在自我,是自我对道德特质的内在认同,表现为道德特质在自我感中的重要性;道德同一性的外显维度对应的是外在公共自我,是在日常的人际互动中所想要表现出自身所具有的某些道德特质的程度。内隐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外显维度的结果表明,大学生具有较高水平的内在自我的道德认同,道德特质在这一群体的心目中仍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了道德教育的成果,然而,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即使有着较高水平的道德意识,但在实际活动中却难以实践,许多学生并没有作出与他期望成为道德人相一致的道德行为,这可能是因为,一个人的自我同一性是多元的,除了道德同一性,还有职业、政治、民族、权利等多种的同一性,因此有可能其他的同一性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道德同一性的力量,从而抑制了道德行为的出现,这一结果也指出了“知与行之间的差距”,揭示了大学生日常道德行为中的知行脱节的社会现象。

4.1.2大学生道德同一性的差异分析

独立样本 t 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被试的道德同一性总体水平以及同一性的外显和内隐两个维度,在基本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均无显著水平的差异,但在专业这一变量上,人文社科类(M=39.39)专业的学生与理工类(M=36.2)专业的学生(p =0.015

4.2大学生道德行为特点分析

4.2.1大学生道德同行为整体状况分析

当前大学生道德行为总体水平良好,其平均分为 3.27,处于6点量表的中间偏上的水平,尤其是在爱国和利他等方面得分最高,但在学习及爱心行为上得分较低,道德行为的具体方面的发展并不平衡。

4.2.2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及专业差异,但年级差异结果表明,在爱心行为这一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由事后检验发现,大学生道德行为表现基本呈V字型,从大一到大三爱心行为得分呈递减趋势,大四得分又有显著回升,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大一学生作为刚进入大学生活的群体,他们身上还保留着高中时期的教育痕迹,比如高中时期较为严肃的治学环境对学生们的道德行为有着较强的约束作用,然而在熟悉大学生活以后,由于外界约束的减弱,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也会相应的滑坡,最后在面临就业以及社会生活的压力之时,他们的道德意识会再度激起相应的道德行为,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的道德行为会在大一到大三呈递减趋势,而在大四出现回升。这也提醒德育工作者,要对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培养保持长期的关注,既要重视新生的德育观教育也要对老生的德育思想给于充分的重视;除了年级这一变量对大学生道德行为具有影响作用外,大学生在不同生源地、是否具有学生干部任职经历以及是否参加过志愿活动等因素上,也在道德行为某些维度上存在着不同水平的差异,这提示我们道教育的内容与手段要具有针对性,针对不同背景的大学生施教重点也应有所区别,同时要注重学生在道德实践方面的加强,通过让学生承担更多的角色,获得更高的道德责任感,从而培养较高的道德同一性水平以激发较多的道德行为。

4.3.道德同一性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道德同一性总分及其内隐、外显两个维度都与道德行为及其各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道德同一性内隐维度与道德行为的相关程度(0.40-0.52之间)总体上要高于外显维度(0.23-0.40之间),这表明道德同一性与道德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一致性,这与布莱斯的道德动机理论以及Aquino 和 Reed 的研究结果:“道德同一性越高预示着做出志愿者行为的比率越高”的结论相吻合。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道德同一性的内隐维度对总体道德行为有着显著预测作用(P

5.结论

总体而言,大学生的道德同一性及道德行为水平普遍较高,这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校德育的成效;但在道德同一性上,大学生的外显维度显著低于内隐维度,也说明了大学生道德实践上的欠缺;此外,道德同一性与道德行为二者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并且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前者能够解释后者31.9%的变异量同这一研究结论启示德育工作者可以从学生自我道德同一性的角度进行道德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学生道德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万增奎.西方心理学道德动机观的研究进程及展望[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92

[2] S. A. Hardy,G. Carlo. Identity as a source of moral motivation [J]. Human Development, 2005,48:232- 256.

[3] Blasi A. Bridging moral cognition and moral action: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Psychology Bulletin,1980,88: 1-45.

[4]Nasir,N.S,&Kirshner,B.(2003).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Moral and Civic Identities[J].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 ,7(3):138~147.

[5]万增奎.道德同一性的心理发展与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8.

大学生自我分析总结篇(7)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自尊水平的医学生时间管理水平的差异。方法采用黄希庭、张志杰编制的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与罗森伯格编制的自尊量表对济宁医学院的300名在校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自尊水平总体较低,其中自信者占10.31%,自我感觉平常者占84.19%,自卑者占5.15%;自尊与时间管理倾向存在显著正相关;不同自尊水平的医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总分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534,p

关键词:医学生;自尊;时间管理倾向

时间管理倾向(简称TMD)是一种时间维度上的人格特点,反映了人们对待时间的观点、态度以及时间运用的行为特征。黄希庭等人提出了时间管理倾向的三维模型,该模型将时间管理倾向划分为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3个维度,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自尊是个体赞赏、重视、喜欢自己的程度,是个体对自己的价值、长处、重要性总体的情感上的评价,是自我概念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成分和人格特征中关于自我价值感的核心概念。有研究表明,自尊的个体差异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竞赛、成就、归因、就业等多种领域内个体的心理和行为。黄希庭、郑涌(2000)研究发现,不同自我同一性的被试对过去、现在、将来的时间体验不同。在时间透视的广度、方向及关联性等方面,高自我认同的被试有较大的现在广度、较积极的远景开放的未来取向和较强的时间整合;低自我认同的被试则较注重过去,较易发生与未来中断的倾向。本次研究拟对本校医学生自尊与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的相关关系做初步探讨。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济宁医学院抽取300名医学生,有效问卷291份,有效率为97%。其中男生99人,女生192人;一年级105人,二年级87人,三年级99人。

2、方法

(1)采用黄希庭等编制的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测量时间管理倾向。该量表分为3个分量表:时间价值感分量表,测试个体对时间的功能和价值的稳定的态度和观念,共10个题项;时间监控观分量表,测试个体利用和运筹时间的观念和能力,共24个题项;时间效能感分量表,测试个体对自己利用和运筹时间的信念和预期,共10个题项。量表采用Likert5点式计分,从“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分别评定为1~5分。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62~0.81之间,重测信度系数在0.71~0.85之间。

(2)采用美国心理学家罗森伯格(M.Rosenberg)制定的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测量医学生的自尊。该量表共10个测题,采用4点计分,并根据得分评定等级。10~15分为自卑者,16~25分为自我感觉平常者,26~35分为自信者,36~40分为超级自信者。分数越高,自尊水平越高。

3、统计处理。以班为单位团体施测,2份问卷统一装订后发放给被试。由主试讲明指导语,待被试完全理解答题要求后,一次性答完问卷。采用SPSS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

1、医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尊的总体测量结果:291名医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总分147.75±16.053,其中时间价值感36.21±5.224,时间监控观77.06±9.727,时间效能感34.49±4.498;自尊总分21.30±3.460。

2、医学生自尊状况及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专业、年级和家庭居住地的医学生自尊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为了更好的统计分析医学生的自尊水平情况,按照自尊量表评分等级(10~15分为自卑者,16~25分为自我感觉平常者,26~35分为自信者,36~40分为超级自信者),结果显示自信者占10.31%(30人),自我感觉平常者占84.19%(245),自卑者占5.15%(15),处于超级自信的人数只有一人。因此可以将自尊水平分为3类:自卑者、自我感觉平常者、自信者。

3、医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状况及差异分析。为了了解医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是否在性别、专业、年级和家庭居住地上存在差异,以医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得分的平均值为因变量,分别以性别家庭居住地址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专业、年级为自变量进行方差分析。

4、不同自尊水平的医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上的差异比较。结果显示,不同自尊水平的医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总分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534,p

5、医学生自尊与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本校医学生的自尊总分与时间管理倾向及其三个维度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且自尊总分与时间管理倾向和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均存在显著正相关。

三、讨论

1、本校医学生自尊情况总体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本校医学生的自尊水平总体偏低,其中自信者人数过少(10.31%),大部分处于自我感觉一般的水平(84.19%),而且有部分学生仍处于自卑水平上(5.15%),这与娄姣等人的研究结果“210名医学院校大学生中,有15.24%的人处于自我感觉平常水平,77.14%处于自信水平,7.62%处于超级自信水平,研究中尚未出现自卑者”并不一致。

2、本校医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总体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专业、年级和家庭居住地的医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兰玉娟、雷泉对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结果是“在时间管理倾向总分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文理差异(p>0.05),但是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p0.05)”。

3、不同自尊水平的医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上的差异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自尊水平的医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总分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534,p

4、本校医学生自尊与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本校医学生的自尊总分与ATMD总分、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均呈显著正相关,这与古玉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心理学报,2001,33(4):338~343

[2]古玉,谭小宏.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信的相关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4):51-53

大学生自我分析总结篇(8)

A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ernet on Undergraduate General Well-being and Personality and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Wan Xiaoxia, Zheng Xue.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40,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 of network behavior, general well-being, personality and self consistency. Methods The research measured the general well-being and personality and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of 339 undergraduates and the psychological relationship among undergraduates who surf the Internet for different times by using the GWB, EPQ and SCCS. Results Moderate, health online is helpful to undergraduates to develope their soundpersonality and advance general well-being. Conclusion We should recognize the role of the Internet dialectically and take different education measures in dealing with the three kinds of undergraduates.

【Key words】 General Well-being; Personality;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Undergraduates; Internet

迄今为止,国内外对网络成瘾研究有诸多报道[1-4]。这些研究主要限于探讨网络成瘾者的某些心理现象。近年对大学生(一般适应者)上网行为的心理分析近年已有少量报道[5-7],但是分析大学生网络行为对其人格、自我和谐与总体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选总体幸福感(以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整体性评估[11])、人格及人格发展重要的因素自我和谐(评定个人是否有着维持各种自我知觉之间的一致性以及协调自我与经验之间关系的机能)为研究突破口,探讨不同网络行为的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人格、自我和谐是否存在差异以及不同网络行为对人格、自我和谐对总体幸福感的影响。本课题研究目的在于深入分析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心理特征,对引导大学生健康上网,预防网络成瘾、健康人格的培养具有现实和重要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来自2所大学二至四年级6个专业(药学、中药学、预防医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随机整体抽取356名大学生。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356分,回收有效问卷339份。

1.2 研究工具 ①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8]。(本研究采用前18项累计加分。满分120分)。②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Ouestionary,EPQ),含精神质(P)、内外倾性(E)、神经质(N)人格的3个维度及一个效度量表(L)[9]。③自我和谐量表(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Scale,SCCS)[10]。包括3个分量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④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参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05年完成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上网情况调查问卷编制,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上网时间(将每周上网时间分为0~5小时、6~20小时、20小时以上3类)、上网目的(将上网目的分成聊天、娱乐、电子邮件、信息服务、刺激游戏、信息技术、其它7个类型)等,同时附有Young的网络成瘾诊断问卷供每周上网时间超过20小时者填写[11],以筛选上网成瘾倾向者。

1.3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处理 采用随机整体抽样的方法,统一指导用语,对被试同时进行GWB、EPQ、SCCS、上网情况调查。根据研究分析目的,统计结果采用SPSS 10.0软件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3类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在本次调查的339名有效被试中,男生163人,女生176人。根据调查结果将学生分为3类,每周上网0~5小时91人,每周上网6~20小时160人,每周上网时间为20小时以上88人(网络成瘾倾向者7人已排除)。问卷调查表中已特别注明:上网时间不包含专业课学习上网时间。调查表明,上网6~20小时男生79人,女生81人,而0~5小时以下女生61人,男生30人;上网时间在20小时以上的男生61人,女生33人;被试使用网络的主要目的(对应上网调查问卷中的非常喜欢项目栏目的选项)依次为:聊天(46.6%)、娱乐(46.3%)、信息服务(34.0%)、电子邮件(32.7%)、信息技术(20.0%)、刺激游戏(6.0%)、其它(4.4%)等。调查中还显示:在每周上网时间超过20小时者,在娱乐、聊天和玩游戏两个方面还存在着性别差异,即男生喜欢惊险刺激游戏(20.4%),女生喜欢娱乐(57.6%)、聊天(54.5%)。

2.2 上网时间不同的大学生在总体幸福感、人格、自我和谐的比较 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3类上网时间的学生在自我和谐各维度、人格中内外向、精神质都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上网时间0~5小时学生的总体幸福感、神经质与其它两类上网时间的学生有显著性差异。

2.3 3类大学生男生女生在主观幸福感、人格、自我和谐的比较 为了进一步研究上网时间不同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人格、自我和谐的不同,将3类学生中男生女生分别进行比较,见表2。

表2显示,每周上网时间5小时、6~20小时学生中总体幸福感、人格、自我和谐男女生无显著性差异;上网20小时以上时总体幸福感、自我和谐各维度、人格内外向、神经质维度男生女生无显著差异,但男女学生精神质有显著性差异。

2.4 上网时间不同的学生主观幸福感在人格、自我和谐各维度上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2.4.1 3类学生总体幸福感在人格、自我和谐各维度的相关分析,见表3。

从表3得知,总体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与人格内外向维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神经质、自我和谐、自我经验不和谐、灵活性维度(灵活性为反向计分)极显著负相关;与精神质负相关。3种类型学生的人格、自我和谐与总体幸福感关系不尽相同。上网在0~5小时学生的总体幸福感与自我和谐、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灵活性维度及精神质、神经质维度存在极显著负相关,与内外倾呈显著正相关;上网在6~20小时学生的总体幸福感与自我和谐、自我与经验不和谐、灵活性维度、与人格中精神质维度、神经质维度存在极显著负相关,与刻板性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外向维度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上网时间在20小时以上学生总体幸福感与自我和谐、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神经质维度存在极显著负相关,与灵活性负相关、与内外倾维度呈显非常显著正相关。

2.4.2 3类学生主观幸福感在人格、自我和谐各维度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诸因素之间的确切关系,对于不同上网时间的学生人格各维度、自我和谐各维度是否可以有效地预测总体幸福感,并且考察其预测力的大小,把总体幸福感当作因变量,人格3个维度、自我和谐及3个维度作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

上网0~5小时的学生,通过回归分析发现,神经质、自我灵活性是总体幸福感的有效预测变量,可以看出神经质预测力最佳,其解释量为28.8%,两个变量联合解释38.8%的变异,用回归方程表示:y1=114.969-1.37×1-0.666×2。上网时间6~20小时学生神经质、自我灵活性、自我与经验不和谐、是总体幸福感的有效预测变量,可以联合解释47.4%的变异,用回归方程表示:y1=129.517-0.545×1-0.573×2-0.810x3。上网时间20小时以上的学生神经质、内外向是总体幸福感的有效预测变量,可以联合解释37.1%的变异,用回归方程表示:y1=90.432-1.447×1-0.607×2。

学生总体回归分析表明:大学生人格中神经质、内外向维度及自我和谐中灵活性、自我与经验不和谐维度是总体幸福感的有效预测变量:y1=117.054-1.062×1-0.515×2-0.325×3+0.351×4。

3 讨 论

3.1 网络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人格、自我和谐总体分析 上网时间不同的3类学生在自我和谐及各维度、人格内外向、精神质维度无显著差异。说明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上网,大学生总体对网络的认识及利用能够较好的把握,对自身有充分了解,能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将来与网络世界有机的整合。但上网时间0~5小时学生的神经质显著高于6~20小时、20小时以上的学生,并且上网时间0~5小时学生总体幸福感显著低于其它两时间。一方面似可说明经常上网的大学生中拥有更多阅历和经验;适当的使用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可以释放压力平台以及满足人际交往的需要这种形式,对于学生的稳定性的建构有帮助。从另一方面也说明正是由于比较成稳的人格特征,能积极地面对网络时代的挑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更多的信息。他们在开拓视野同时,利用多种形式交流,开展多种有益的娱乐文化活动有助于幸福感提升、健全人格的培养。可见适度和健康使用网络有助于大学生的人格稳定性发展及幸福感提高。

3.2 上网时间不同的3类学生男女生总体幸福感、自我和谐、人格的差异分析 3类不同上网时间的男女生在总体幸福感、自我和谐各维度、人格神经质、内外向男女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反映男女生自我和谐程度比较一致。但每周上网20小时以上的学生人格精神质维度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从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可知:每周上网20小时以上的玩刺激性游戏主要为男生,女生上网更多是娱乐、聊天、信息服务等。这与有关调查一致[12]。玩刺激游戏本身对大脑是一种刺激,它容易诱发人的不稳定性、喜欢寻衅、具有攻击性。可能由于精神质相对较高的学生对刺激性信息存在加工偏向,甚至这两者相互影响,恶性循环。

3.3 上网时间不同的3类学生总体幸福感、自我和谐、人格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学生总体回归与相关分析表明:其总体幸福感与其人格中内外向维度极显著正相关,与神经质、自我和谐及自我与经验不和谐、灵活性(灵活性是反向计分)维度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学生总体回归结果表明人格中神经质维度对总体幸福感具有预测作用。在三种不同上网时间中的神经质对总体幸福感也都具有预测力,说明其影响力不受上网时间的影响。这与相关研究一致,再一次印证了Diener人格是幸福感最稳定有力的预测因素理论[13]。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灵活性对总体幸福感有影响,这与相关报道一致[14]。

3类不同上网时间学生的相关及回归分析回归与相关显示:上网0~5小时、6~20小时学生其自我灵活性对总体幸福感有正面的影响。说明上网时间0~20小时的学生,更需要提高灵活应变的能力,吸取网络中的有益的东西,积累一定的经验,处理各种情境变化。上网在6~20小时的学生自我与经验不和谐维度对总体幸福感具有负面影响。这反映了大学生对社会支持等各种影响心理的因素比较敏感,往往个体自我真实经验与理想自我之间存在差距,自我判定与来自同学、师长、学业的评价的不一致经验容易诱发负面情绪的产生使得幸福感降低。因此教育学生接触网络的学生,按照社会价值观的要求,不断学会应对各种情境和经验的变化,使自我和谐发展更完善,提升幸福感。上网时间20小时以上的学生神经质、内外倾是总体幸福感的有效预测变量。上网时间长的学生神经质、内外倾维度的影响幸福感的力度更为凸现,两者可以联合解释37.1%的变异。最近有研究外倾和神经质人格对情感幸福感产生影响的内部机制,发现外倾和神经质人格不仅对情感幸福产生了直接的气质性影响,而且还通过生活事件对情感幸福感间接产生影响,外倾者对积极情感信息存在加工偏向[15]。面对五彩缤纷的网络信息及多种网络交流形式,外倾者可能会在网络中创造和选择积极信息及情景而获得更多的积极情感。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经常上网,导致有些人由开朗、热情、外向变得缄默、孤独、内向从而影响幸福感,这还是值得进一步探讨。以往也有研究发现,神经质性的个体更容易孤独,并且更倾向于使用互联网上的社交。神经质和精神质越高的人,越容易对网络产生依赖,甚至会导致成瘾行为[16]。因此,对于上网时间较长的学生,应引导积极利用、发挥网络的正面作用,将网络更多用于学习、寻求信息、知识,并且注意把握好上网时间。

综上所述,应区分对待不同上网时间类型的学生各自心理状况,其教育侧重点不一。对于上网时间较少甚至不上网的学生(0~5小时)学生,可引导学生正确、有意识的使用网络,跟随时代的发展、开拓生活空间是有益学生稳定性、灵活性发展幸福感提升;上网20小时以上内倾的学生应有意识的加强关注网络积极、正面信息的意识。网络接触频率较高的男生精神质是干预的重点。上网时间较长的学生应注意把网络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而不是在网上寻求某种刺激,避免网络成瘾。

4 结 论

网络在大学生的人格内外倾、神经质维度及自我和谐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但总体幸福感、人格特质的神经质维度有显著性差异。上网时间0~5小时学生的神经质显著高于6~20小时、20小时以上的学生,幸福感低于6~20小时、20小时以上的学生。不同类型接触网络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男女生在上网20小时以上时,精神质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上网0~5小时学生神经质、自我灵活性是总体幸福感的有效预测变量;上网时间6~20小时学生神经质、自我灵活性、自我与经验不和谐,是总体幸福感的有效预测变量;上网时间20小时以上的学生神经质、内外倾是总体幸福感的有效预测变量。

5 参考文献

[1]纪秋发.对国外网络成瘾失调症研究的略述.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3):23

[2]Kraut R, Kiesler S, Bonka B, et al. Internet paradox revisited. Journal of Social Issue, 2002,58(1):49-74

[3]崔丽娟,赵鑫,吴明证,等.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影响研究.心理科学,2006,(1):34

[4]梁宁建,吴明证,杨轶冰,等.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幸福感关系研究.心理科学,2006,(2):294

[5],刘俊,董冰.大学生人格与网络行为:网络道德人际SEM模型.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2):29

[6]崔丽娟,刘琳.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心理科学,2003,(1):64

[7]严标宾,黄曼娜,丘碧群,等.青少年网络行为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68

[8]范肖冬.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83-86

[9]龚耀先,等.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1992

[10]王登峰.自我和谐量表(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Scale).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14-317

[11]纪秋发.对国外网络成瘾失调症研究的略述.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3):23

[12]李秀敏.互联网内容偏好与大学生人格特质关系的研究.心理科学,2004,27(3):559-562

[13]郑雪,王玲,邱林,等.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2):105-107

[14]王儒芳,李红,阴山燕,等.军人自我和谐与总体幸福感及其关系的研究.中国公共卫生,2005,21(3):273-275

大学生自我分析总结篇(9)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分数的重要性,

尤其是老师、家长和学生更是喜欢高分。

台湾漫画家庸这样总结:“大部分的人对于所谓成功,只有两个标准:小时候的分数和大了之后的钱数。”虽然我们不能简单以分数衡量人,但是分数的确可以检验一个学生的知识储备,是不可忽视的。当然每次考完试有高分也有低分,还有中等成绩。最让家长、老师和学生沮丧的是低分,作为老师,我认为在面对低分时要冷静,忧心忡忡是没有用的,我们要教会学生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也就是学会分析得失,调整学习策略,真正体会到“失败是成功之母”。

一、考试得失分析

1.考试整体状况的总结

每次考完试后,学生拿到成绩单,

考高分的或者继续努力,准备下次的辉煌;或者洋洋得意,骄傲自满,停止努力。考低分的要么垂头丧气,沮丧,懊恼,后悔,抑郁,苦闷,自卑,情绪低落;要么一反常态,性格孤傲,不近人情,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是不可取的,正能量的严重减少,将影响以后的学习,甚至影响身心的发育。作为老师当然不能听之任之,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教会学生分析“得”与“失”。首先让学生作总体分析:本次考试中你是否取得了你所期望的成绩?你的总名次是上升还是下滑?如果上升,是因为题目简单了,还是别人失误了,还是你的水平上升了?如果下滑,是因为题难了,还是你的水平下降了?其次是具体的措施:①算出各个原因的丢分数值。如计算失误失分、审题不清失分、考虑不周失分、公式记错失分、概念不清失分等。②找出最不该丢的5分。“最不该丢的5分”是最有希望获得的,找出来很有必要。在后续学习中,努力找回这些分数是可望可及的。如果真正做到这些,那么不同学科累计在一起,进步也就很大了。③任何一处丢分,在存在偶然性的同时都存在着必然性。丢分的实质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进行整体分析。问题逐步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研究知识不清、问题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所造成的丢分比例,用数字说话,也就能够得到整体结论,找到提高成绩的整体方向了。

2.知识点的总结

教会学生分析知识点是很重要的。如果不进行分析是很危险的,在下一次考试中必会掉进同一个陷阱里。如何分析?是不是就题论题?当然不是。首先,拿到卷子后,让学生细细研究每一道题。从每一个具体的错题分析入手,分析错误的知识原因、能力原因、解题习惯原因等。此时需要关注的不只是错题,还应包括自己当时答起来不顺利、思维有障碍以及凭运气做对的题。时时提出如下问题: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这道题是怎样运用这一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什么?这道题还有其他的做法吗?

其次,应着重对这部分题涉及的知识做一个由点及面、更深更广的复习。千万不要就题论题,如果一味地就题论题,在下一次考试中出现与此不同的同类型题还是不会做。一道题错,证明相关的知识点没弄清楚。

3.答题技巧的总结

回顾整个考试过程,让学生进行以下问题的思考:这次考试你的策略是什么?时间安排合理吗?有没有出现先松后紧或先紧后松的现象?有没有出现填答题卡时错位,或者有没有明显的失误?如果有,请记住这个血的教训。

具体分析每门学科。数学是否因为做附加题而没有检查基础题,导致丢了一些不该丢的分?英语是否因为作文构思时间过长而使阅读时间不够?等等。

让学生把以上这些总结记录下来,这是他们宝贵的经验。总结完这些后,马上把做错的题,重新抄一遍,然后写出正确的答案问老师,问同学。

二、学习策略调整

大学生自我分析总结篇(10)

分类号:B846

1、引言

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指个体对自身的知觉与评价。根据自我概念的多层次多维度结构模型(Shavelson,Habner,&Stanton,1976),自我概念可分为总体的一般自我概念和不同领域的具体自我概念。不少研究表明,具体自我概念主要与个体在具体领域的成就、效能感有关(Bandalos,1995:柴瑞琴。吉哲民。2009),而一般自我概念则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姚信,2003)。例如Mccul-lough,Huebnet与Laughlin(2000)的研究表明,个体的一般自我概念水平能显著预测个体的积极情绪以及生活满意度水平;徐海玲的研究(2007)也指出,个体整体自我概念的清晰性与其自尊水平显著正相关,并具有压力缓冲的作用。

根据理论分析和《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的研制》课题的要求(梁宝勇,2012),我们曾提出个体一般自我概念的四维测量模型,从积极性(个体对自身现状有积极正向的评价)、清晰性(个体对其自身现状有清晰一致、客观准确的认识)、悦纳性(个体对自身现状。特别是自身不足的接纳和认可程度)以及调节性(个体对负面消极评价进行积极调节的人格倾向性)四个维度来评估个体的一般自我概念和自我心理健康素质水平。据此编制了中国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研究表明,该量表结构清晰,信、效度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方晓义,袁晓娇。曹洪健,谢庆红,2012)。

然而,由于量表编制过程中的被试均为大学生群体,有必要在更广泛的成年人被试群体中进一步检验该量表的信度、效度。更重要的是。由于缺乏有关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的普遍水平及分布状况的信息作为参照,目前尚不能有效地解释量表得分结果的意义,也无法准确评估、揭示出个体的一般自我概念及自我心理健康素质在所属群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大大限制了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在心理健康素质测评中的实践应用。

综上,本研究将在更为广泛的成年人被试群体中进一步检验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的信度、效度,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成年人被试群体在一般自我概念水平上的差异,建立该量表的全国常模,揭示我国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水平的普遍水平和分布状况,从而为量表结果的解释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更好地反映个体的心理健康素质水平。

2、常模制定方法

2.1 抽样方法

本研究按照分层抽样的原则进行全国样本采集。计划抽取总体样本6000人,依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从行政区域、性别、年龄、户籍、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别六个方面确定理论抽样的人数比例。其中,行政区域按照华北12.7%、东北8.2%、华东29.3%、中南28.1%、西南14.4%、西北7.3%的人口比例进行取样:性别按照男/女1:1的比例进行取样;年龄以10年为一个年龄段,在18-69岁的5个年龄段各取样20%:户籍所在地按照城镇/农村1:1的比例取样:受教育程度按照初中62.8%,高中22.7%。大专以上14.5%的比例进行取样:职业按照单位负责人1.1%、专业技术人员5.4%、办事人员3.8%、商业服务业人员12.7%、农林牧副渔水业人员60.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16.3%、其他人员(学生、军人)0.3%的比例进行抽样。

2.2 实际常模样本

本研究自2011年6月开始进行全国采样工作。201 1年10月底至11初陆续收回问卷,共6433份。实际抽样的地区及人数如下:华北地区(752人,11.7%)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东北地区(493人,7.7%)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华东地区(1961人,30.6%)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中南地区(1733人,26.9%)包括河南、湖北、湖南;西南地区(1049人,16.4%)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北地区(444人。6.8%)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其中,男性3233人(50.3%),女性3196人(49.7%),性别栏缺失4人(0.1%);年龄18-29岁1344人(20.9%),30-39岁1306人(20-3%),40-49岁1325人(20.6%),50-59岁1261人(19.6%),60-69岁1158人(18.0%),70岁以上39人(0.6%):户籍所在地为城镇的3229人(50.2%),农村3201人(49.7%),户籍栏缺失3人(0.1%);受教育程度为初中的3505人(54.5%),高中1555人(24.1%),大专以上1366人(21.3%),学历栏缺失7人(0.1%);职业方面,单位负责人139人(2.1%)、专业技术人员749人(11.7%)、办事人员417人(6.5%)、商业服务业人员1005人(15.6%)、农林牧副渔水业人员2455人(38.2%)、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924人(14.3%)、其他人员(学生、军人)612人(9.4%),职业栏缺失132人(2%)。

2.3 测量工具

2.3.1 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

该量表由43个项目组成,可分为一般自我概念的积极性、清晰性、悦纳性和调节性四个维度。要求被试针对自身情况对每一个项目进行4点评分,1代表“几乎完全不符合”,4代表“几乎完全符合”。各分量表题目分别计算平均分,分数越高,代表自我概念的积极性/清晰性/悦纳性/调节性越高。还可由全部题目计算平均分得到自我概念总分,分数越高,代表个体的一般自我概念越好,自我心理健康素质水平越高。

在本研究中全国样本的信度检验表明。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分半信度为0.88,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77-0.83之间,分半信度在0.71-0.82之间;采取相同的二阶单因子一阶四因子模型(方晓义等,2012)在全国样本中再次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结果表明除受大样本影响X2/df何值未达到要求以外,其他拟合指标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X2=12175.69,df=775,X2/df=15.71,GFI=0.903,CFI=0.845,RMSEA=0.048,说明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在本研究中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2.3.2 自编人口学变量问卷

包括性别、年龄、民族、省份、户籍、受教育程度、职业、年收入等人口学特征信息。

2.4 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9.0和Amo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首先在全国成年人样本中再次对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在此基础上,对自我概念总分和维度分进行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多元方差分析,并据此建立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的全国常模。

3、结果

3.1 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水平的整体分析

首先对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总均分的数据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一般自我概念总均分是反映一般自我概念素质负载量(10ading)的指标,而维度均分则是反映相应维度所代表的特质(积极性、清晰性、悦纳性和调节性)的负载量的指标;按照本量表的计分方法,总均分和维度均分都介于1至4之间。图1显示了本研究中6433名调查对象在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总均分上得分的分布情况,其中偏度值为0.19,峰度值为0.20,数据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

表1进一步呈现了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总均分及维度均分的平均值、标准差、最高分、最低分以及平均值95%的置信区间。根据受调查群体一般自我概念总均分得分分布和数据变异情况,将一般自我概念水平按2个标准差的标准分为三个等级:自我概念总均分低于2.23分(M-2SD)的为低自我概念,总均分高于3.55分(M+2SD)的为高自我概念,总均分介于二者之间的为中等水平自我概念。在本次调查中。有122名(1.90%)受调查者自我概念属于低自我概念,有205名(3.19%)受调查者自我概念属于高自我概念。其余被试的自我概念得分均在2.23-3.55之间,属于中等水平自我概念。

3.2 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的性别差异

对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的性别差异进行分析。以性别为自变量,自我概念总均分以及各维度均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一般自我概念的性别差异显著,F(5,6418)=4.74,p

3.3 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的年龄段差异

对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的年龄段差异进行分析。参照大多临床研究对被试进行年龄组划分(尹义臣,张素平。陈卓铭。2009),将18-35岁被试划为青年组,36-59岁划为中年组,60岁及其以上划为老年组。以不同年龄段为自变量,自我概念总均分以及各维度均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一般自我概念的年龄段差异显著,F(10,12844)=27.32,p

3.4 一般自我概念的城乡差异

对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的城乡差异进行分析。以城镇/农村户籍为自变量,自我概念总分以及各维度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一般自我概念的城乡差异显著,F(5,6419)=23.58,p

3.5 一般自我概念的民族差异

对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的民族差异进行分析。将民族重新编码为汉族和少数民族,以民族种类为自变量,自我概念总分以及各维度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汉族与少数民族在一般自我概念水平上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F(5,6422)=0.47,p=0.796。因而不必建立一般自我概念的民族常模。

3.6 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一般自我概念的差异

对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水平进行分析。以受教育程度为自变量,自我概念总分以及各维度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一般自我概念的受教育程度差异显著,F(10,12830)=15.33,p

3.7 不同收入水平群体一般自我概念的差异

对不同收入水平群体一般自我概念水平进行分析。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在《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战略研究》中对我国中等收入者的划分标准,个人年收入在3.4万元-10万元范围内的属于中等收入者。本研究将被试按收入水平分为三个等级:个人年收入在3.4万元以下为低收入群体,介于3.4万元-10万元之间为中等收入群体,10万元以上为高收入群体。以个人收入等级为自变量,自我概念总均分以及各维度均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一般自我概念的个人收入差异显著。F(10,12376)=10.04,p

4、讨论

根据全国范围内分层抽样调查的结果,本研究在6433名成年人被试群体中再次验证了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的四维模型。信、效度检验的结果表明,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信、效度指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作为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素质的测量工具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地区的成年人样本中进行施测。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不同性别、年龄段、户籍、民族、受教育程度、个人收入水平的被试群体在一般自我概念上的差异,结果表明,除民族上自我概念得分差异不显著外,其他人口学特征均与个体的一般自我概念水平有关。

性别方面,本研究发现男性的自我概念积极性和调节性得分都显著高于女性,该结论能有效地对成年人心理症状方面研究的性别差异结果提供支持,如王极盛,韦筱青与丁新华(2006)的调查发现女性在SCL-90的适应性差、情绪失调、抑郁和躯体化等维度上得分均显著高于男性。前人自我概念方面的相关研究则主要针对学生样本展开,并未在自我概念性别差异上达成一致结论。如Marsh,Parada与Ayotte(2004)对中学生群体的研究指出,女生在身体、数学、情绪稳定、自尊等方面的自我概念低于男生,在言语、同性别交往等方面的自我概念高于男生。孔祥军(2006)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则表明无论是在自我概念总分还是具体领域的自我概念方面,女生的自我概念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可见,自我概念的性别差异还可能随个体年龄及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而发生变化。

年龄段方面,青年组的自我概念清晰性显著低于中年组和老年组,该结果支持了前人的研究结论,自我概念清晰性与年龄间存在弱相关,随年龄增长自我概念清晰性增高(Campbell,Trapnell,Heine,Katz,&Lehman,1996)。但同时,本研究发现青年人在自我概念悦纳性上显著高于中年组和老年组。尽管前人对外在症状表现的研究多显示青年人比中年和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更低,心理健康水平更差(Morzanti,Nehrke,Hulicka,&Cataldo,1988;陈翠玲,唐丹,王大华,陈章明,2009),但一般自我概念量表中的悦纳性维度更强调对自身不足的接纳,与中老年群体相比,青年人的可塑性更强,可发展空间更大,因此可能对自身当前的不足接纳程度更高。

户籍方面,城镇人口在自我概念总均分和各维度均分上均显著高于农村人口。该结果与前人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结论一致(孔祥军,2006;卢勤。2009)。研究者指出,这可能与城镇与农村的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关:城市父母更多给予子女温暖理解,对个体自我概念有积极促进作用,而农村父母更多表现出拒绝否认,对子女自我概念发展有负向作用(卢勤,2009);自尊自信方面的研究也表明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体自尊形成有相反的影响作用(张文新,林崇德,1998)。

上一篇: 恢复技术论文 下一篇: 运营工作经验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