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1-15 09:56:06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篇(1)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室内设计必然体现出一定的生态功效与环保功效,注重生态无毒害材料的选择、生态装饰技术的运用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建筑室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1.2与大自然的融合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室内设计,体现出回归大自然、走向大自然的特点,体现出对大自然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充分利用,因为自然界的能源,例如:光能、风能、太阳能等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能源资源能够减少其他非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3高端现代科技的运用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室内设计更加倾向于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运用,这其中包括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等等,在这些现代科技的支持带动下,能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且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筑室内设计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室内设计体现出一定的生态化特征、绿色化风格,各项设计是本着绿色节能环保的原则进行的,从装潢材料的选择、设计风格、到施工技术都体现出低碳、低能耗的特点,因为只有这样的设计原则和设计风格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1装潢材料的生态性选择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装饰、装潢材料都正在朝着节能化、清洁化、生态化方向发展,生态化装修产品正在逐渐问世,这些材料和产品成为室内设计的首选,在实际施工与使用时不会对人体与环境带来不利影响,装修余下的材料即使抛向大自然也能够自行降解,不会对环境构成永久性危害,一些材料甚至可以被回收、再利用。现阶段,例如:人类已经研发出无毒涂料、再生壁纸等等,这些都成为现代室内装修的首选材料,除此之外,人们都倾向于选择无毒副作用、无刺激气味、辐射率低的建筑装潢材料,这些材料都具有生态环保特征,适合可持续发展装修风格。

2.2诱导式建筑构造技术的运用

诱导式建筑构造技术就是对大自然资源充分利用的技术,例如:充分利用自然风、自然光来实现室内环境的优化,提高室内通风度,使室内获得更多的自然光源,提高室内采光度等等,这一技术目前被融入到建筑室内设计中,实现了对建筑室内的生态、环保性装饰,它不仅为室内设计营造了生态美的气氛,也有效节约了能源资源,使建筑室内设计朝着自然化、生态化方向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2.3植物绿化技术的应用

众所周知,绿色植物具有吸烟滞尘、精华空气、美化环境、降低噪音等生态功能和作用,室内装修设计施工后难免会产生一些毒害化学物质,例如:甲醛、一氧化碳、苯等等,要想有效清除这些化学物质,减少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与威胁,就要将绿色植物引入建筑室内设计中,不断扩大建筑室内的绿化面积,现阶段,人类研制出腐殖土生成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等绿化技术,为绿色植物的室内生长提供了空间,发挥了技术方面的支持作用。将这些技术应用在建筑室内设计中,能够实现室内的多层次、多角度、多维度的灵活绿化,例如:建筑阳台的绿化技术、屋顶的绿化技术等等,建筑室内多层次绿化技术弥补了建筑室内地面绿化缺失的问题,同时实现了建筑物同大自然的有效融合,极大地改善并提高了室内环境,居住在室内的人仿佛就生活在大自然当中。

2.4节约常规能源技术的应用

节约常规能源技术势必要成为建筑室内生态设计的发展方向,当前主要的技术类型包括:吸热玻璃、调光玻璃、保温墙等等,这些材料或技术具有双重功能与作用,一方面装饰了室内,实现了室内装饰风格的创新;另一方面也具有良好的保暖、采光以及保温功效,能够有效节约能源的利用,同时,其他一些节约常规能源技术还包括:竹能型灯具等等。节约常规能源技术的应用集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一方面能够确保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环境、维护生活环境健康,达到了生态型室内设计的标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于自然保护、生态建设具有长远意义。现阶段,最广泛普及的节能技术当属太阳能技术,通过对特定的设备进行科学构造与设计,来确保太阳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并不断扩大其使用范围,减少对人造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目标,现阶段,被广泛认可的太阳能技术主要有:太阳能热水技术、太阳能光热技术等等,这些技术有效改善了室内环境,提高了室内采光、采热水平,而且这些热量与光照完全来自于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与特点。

2.5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

当前的建筑室内设计技术正在不断发展与更新,并正在朝着现代化高新技术靠近,例如:信息技术、材料及时、电子技术等高端技术都正在以崭新的姿态走入建筑室内设计领域,这些技术的有效利用,提高了建筑室内的采光水平、通风水平,维护了室内温度的和谐,保证了室内所需的湿润度,是现代室内设计的创新与发展,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例如:一些世界发达国家,已经引入了空气自然洁净更新技术,这一技术是对太阳能技术、冷却技术等的综合利用,太阳能板把水加热,将热水送到冷却装置内形成冷却水,水抵达设置在建筑屋顶饿金属传到网板内部,确保室内的空气冷却下来,在室内地板上设计一个空气通道,来自于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就能涌向室内,形成一个空气过渡区域,使人们能够轻松地享受到来自于大自然的新鲜空气。这样的建筑室内设计不仅有效节约了能源,也实现了对自然能源,例如:太阳能、光能、风能的有效利用,实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而且这些能源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有利于建筑设计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篇(2)

水文地质工程一方面涉及到水文地质条件的评价分析,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掌握水文地质工程开展建设区的实际气象资料,从而获得相关区域降水量及蒸发量的具体调研数值,为工程建设与开展提供一手资料。另一方面水文地质工程需要做好调研区域水层储水结构的分析,重点了解水层分布情况,积极分析特定岩石条件结构下对地下水位的影响,为工程建设提供指导与借鉴。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的影响分析具有指导性与科学预见性,是开展大型地质工程建设的基础环节。除了上述提到的两个方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的影响还表现为水文地质受地下水位及水压变化对地表建筑物引发的威胁,从理论上说地下水位上升直接引发土壤盐碱化程度的加剧,土壤盐碱化作用于特定的土层引发严重侵蚀。而反之地下水位的下降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也十分显著,引发地面下降及断层裂缝等严重的地质灾害,对地下水的质量也造成不小影响。此外开展水文地质工程引发地质环境的不稳定性,受水压变化控制使得原有的地质结构出现断裂,形成易损点,严重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2 应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影响的策略分析

(一)积极做好前期调研,加强地质水文的勘查分析。在进行地质水文建设之前,首先采取实际调研的方式切实了解水文地质工程对地质环境的潜在影响,在勘察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一系列的预备方案,采取对应措施进行有效防范。其次要做好地质工程建设的安全规划与部署,积累相应的地质环境水文地质资料,做好前期的影响与成本预算分析,一方面保证水文地质建设对环境影响的最小化,另一方面最大限度保证地质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二)加强外在监督与管理,降低地质环境的二次伤害。水文地质工程的开展需要一定的工程监督与管理约束机制,在此基础上保证管理到位,建设可靠。目前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在开展实施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督导致水文地质环境受损严重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加强外在监督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积极做好工程资金的合理分配,采取最优化最环保的施工方案才能保证对地质环境的危害停留在最小范围内。

(三)创新技术手段,走生态环保建设发展之路。科技的不断发展,为我们走生态建设环保建设之路提供了可能,采用先进的管理与施工技术可以获取最科学详实的研究资料,采用科学便捷的建设施工方式可以将其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目前我国大部分水文地质建设都积极尝试采用先进的科技弥补施工过程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常见的有应对地质问题的建筑基本加固技术及建筑底层优化技术,有针对地下水质的检测与过滤技术等等,不一而足。因此通过技术的创新与传统模式的转变实现生态建设环保之路的构建,降低水文地质工程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具有现实可行性与推广性。

3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的科技化发展方向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63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来源于对环境资源的无节制开发所产生的能源危机,为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而在全球领域内号召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施。可持续发展理论在高中教育过程中的引入,取其“持续化”发展的核心理念,注重对人才培养的后续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本文主要立足于对可持续性发展的理论基础,简要分析与高中教学管理的双向连接,结合高中地理课程的实际内容讲解该理论的现实意义。

一、可持续发展观的简介

可持续性发展理论的提出是适应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式有必要加强对这一理论的广泛推广。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内涵指的是既满足于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对其需要的能力发展。国际上对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提出了后续添加,包括系统性,和谐性,公平性以及持续性。该理论的提出主要应用于生态学理论范畴,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将可持续性发展的理论引进高中教学,主要在于两者在理论基础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高中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中,必须促进学生能力的综合全面化发展。既要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又要激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宏观理论指导下,实现学生个性与教学效果的双项提高。

二、地理学科的可持续应用

(一)、学科目标的可持续性建立

在高中学科教学的理论目标建设中主要包括认知,情感以及行为目标三个部分。在整体学科架构体系中必须重视环境与个人的关系,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注重人对环境的反思与责任感建立,重视对环境的关怀情感,以及具备带动身边人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能力,比如说,对生活用水的循环运用,也可以引导周围的朋友加入对水的循环运用中来,在节约用水的意识理念的指导下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行为习惯,在内化到个人的价值体系之中实现行为与理念的双向结合。

(二)、将可持续发展渗透到第二课堂

由于中学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导向,培养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意识,仅仅依循传统教学的理论讲授,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需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比如说,可以采用第二课堂的形式,将多媒体教学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收看”人与自然“的系列节目,国家地理相关的专业性杂志,有自然地理相关的专家讲坛,结合所学知识深入了解与其相关的法律常识。为加强学生对可持续性的深入理解,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也很有帮助。比如说,老师依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分为不同的小组,分别进行与可持续性发展相关的实践类调查。依据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帮相学生深入了解可持续性发展的实现意义,对于学生的实践经验中出现的弊端,需要老师进行及时的引导,在现实生活与课程教学的紧密结合中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学生的内在意识领域。

三、可持续性理念的教学方式

(一)、培养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在高中教育中融入可持续性的教学理念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突破传统教学中的被动地位,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堂内的学习时间,主动而深入的融入专业性的教学研究中。在性化的教学方式中,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学习主动性,更多的教学信息由学生主动搜集所得,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中,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可以得到更为突出的重视,学生既可以通过看视频,电子书,听讲座,公开课,图书馆获得学习资源,将学习的渠道获得更广的选择空间。学生可以依据自己个人的兴趣爱好灵活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更加灵活的教学形式中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可持续性教学理念的效果评估

可持续性教学理念在高中教学活动的展开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效果评价体系。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在高中教学管理中采用可持续性发展的教学理念迫在眉睫。在新型的教学理念下,需要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不能再沿用传统的理论教学评价体系,过分重视学生的卷面成绩,这种单一,僵化的评价方式不再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可持续性教学理念的效果评价中,可以侧重于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的评价比例,在多元化,多角度的评价方式中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在高中教学目标中,逐渐将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渗透到学生思想观念中,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目前的人地关系现状。在具体的操作方式中,可以借鉴问卷调查的形式,问卷调查的设计内容可以既包括态度价值方面的,也可以包括日常行为方式中的,在全面的内容选择上保证价值内容的客观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教学管理中应用可持续性发展的教学理念,对于培养学生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这一理念的深刻内涵。但是在考试的压力下,学生的课外实践机会相对较少,需要老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培养学生着眼于未来的眼光与意识,加强学科体系与新型教学理念的深入连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加大对第二课堂的挖掘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加强学生对该理论的深入理解与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实现高校培养人才的核心目标,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发挥提供必要的土壤,在不断地实践检验与反思中加大理解。

参考文献:

[1]石桂梅.中学地理教学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策略的研究[A].可持续发展教育专业区域中心国际论坛文集[C].2007:203.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篇(4)

(一)可持续发展呼唤人的全面发展,而育人正是教育永恒而崇高的历史使命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的不是仅仅掌握了一定知识或技能的工具化了的人,而是具有求知能力和发展智慧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可持续发展的人,必定是全面发展的人。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生态文明与其说是对社会发展的挑战,倒不如说是对人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挑战。社会要持续发展,作为发展主体的人首先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从而是可持续的。人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是可持续发展实践活动的核心,离开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事业就失去了起始源泉、根本动力。而生产和再生产全面发展的人力资源,正是教育的任务。自从由直接生产过程中独立出来那时起,教育就高举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大旗,肩负起了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这一崇高而神圣的历史使命。我们完全可以断言,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是且永远是教育的历史使命。既然教育的历史使命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那么,教育就应当是也必须是一项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育人,是对教育肩负的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神圣历史使命的抽象而又通俗的概括和升华。

显然,只有依靠良性发展的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出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车轮才会由于有了发展主体的强力推动而快速前行;反之,离开教育的强有力支持,离开可持续发展主体的全面发展,人类憧憬已久的可持续发展就有泡汤的危险。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离不开教育的支持

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生态文明不仅对传统的发展观提出了严峻挑战,而且将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对人类产生深刻的影响。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要求人类摒弃传统的发展理念,转而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是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无形基石。全球一浪高过一浪的可持续发展浪潮,可归功于人类久已萌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环视当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归根结底在于人们的发展理念的扭曲。

问题在于,怎样才能培育起人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使这一健康发展理念植根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呢?我认为,教育,也只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全方位培育起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长期养成的,是长期教育的结果。只有依靠可持续发展取向的教育,才能使人类自身真正意识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唯一科学的发展模式;才能使可持续发展理念由人类智者的“超前”理论变成全人类的共识;才能使华丽的可持续发展辞藻转换为人类的潜意识;才能使可持续发展由外在压力迫使下的不得已选择转化成人类个体内在动力驱使下的自觉追求……才能不断造就出一代代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支撑起可持续发展的大厦。难以想象,离开教育的强有力支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会怎样播撒人间。

(三)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离不开教育的支持

一般说来,对可持续发展理论,人们比较容易接受;对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也为人们所普遍认可。但是,人类正确的发展理念却往往在扭曲的实践中被异化。每当人们——包括即使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们在进行活生生的发展实践时,却每每做出不可持续的选择。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反差成了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顽敌”。

为什么人类饮鸠止渴式的发展实践总是大行其道,而人所共知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又总是被束之高阁呢?究其原因,在于人们高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尘世中庸俗即时的功利性追求的激烈冲突,尘世的利益、即时的需求和无边的欲望总是压倒对他人和后人的关怀,极端自私的掠夺性占有和挥霍常常使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代内平等和代际平等落空。究竟是用人类在“生态极限”的悬崖边缘得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去指导实践,还是削足适履,让唯一正确的发展理论去附会庸俗而危险的千年一贯的实践。这一事关人类生死存亡的实践选择已日益突出地摆在已做出正确发展理论选择的全人类面前。

为了使可持续发展理念尽快转化为人们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必须完善由可持续发展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机制。那么,能够促成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到实践顺利转化的中介又是什么呢?既然教育能够诱导人们摒弃不可持续的发展理念,重塑、整合可持续发展理念,那么,它同时也就能够搭建由知到行、由此及彼、由理念到实践的桥梁或中介,使可持续发展由理念的此岸到达实践的彼岸。特别是我们后面将要提到的全程教育可使具有可持续趋向的教育渗透到发展主体的每一个成员、发展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发展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以此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即可持续发展起点)、可持续发展过程和可持续发展结果(即一个可持续发展过程的终点)的统一,实践与理论的合拍。可见,全程教育可使人类的发展理念、发展实践形成共同的目标指向,使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可持续发展实践在高起点上实现有机整合,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合力。

(四)可持续发展向度取决于教育的可持续向度

教育不但能够有力地支持可持续发展,而且,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向度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可持续向度,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发展之源,成了可持续发展第一位的推动力。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呼唤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可持续发展的人,这样,我们便可以从培养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人的角度来探讨教育自身的可持续问题。只有把教育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人,把人类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到与他所负担的新职责相适应的水平。

我们的结论显而易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主体——人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而只有依靠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人;因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向度取决于教育的可持续向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保障。只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也就是说,教育自身首先必须是可持续的,人类社会才会因为有了可靠的支持系统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五)教育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支持系统,而且教育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身就包括教育在内。如果教育本身是畸形的因而是不可持续发展的,那么,我们就不能理直气壮地说人类社会步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如果说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是一辆驶身未来的专列,那么,教育就是这辆专列的火车头;而如果说教育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专列的火车头,那么,教育的可持续性就在客观上成了火车头的动力系统。离开了教育,就等于离开了可持续发展的火车头;而离开了教育的可持续性,则等于缺少了火车头的动力系统。

二、怎样建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

所谓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就是以自身无条件可持续优先发展为前提、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充分实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有机整合并具有鲜明生态趋向的教育系统。欲要建构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必须对事关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按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要求进行重新反思。这样,我们便可以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功能、教育发展、教育属性、教育观念和教育过程等方面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的建构问题。

(一)在教育思想上,确立使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如上所述,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求人类自身必须全面发展,因而,从教育思想上看,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必须能够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作为科学而可行的教育思想,其内涵相当宽泛,这里仅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是培养畸形发展的人,还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这是一个事关教育发展走向的问题。

在考虑关系教育命运从而决定人类可持续发展走向的教育思想时,我们必须从整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寻找教育思想的切入点。可持续发展,与其说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的挑战,倒不如说是为以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的建构提供了契机。实践证明,使受教育者畸形发展的教育思想,显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相悖,非但不支持可持续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恶动力”。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成为以支持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教养全面发展的人,是也必须是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的教育思想的基本点,是也必须是贯穿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的一根红线,离开这个基本点,偏离了这根红线,由错误教育思想导引的错误教育就难以支持可持续发展。

(二)在教育内容上,必须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高度统一,一方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另一方为代价

就大的方面划分,我们可将教育内容划分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大块。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如人类社会前进的两个车轮,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必须使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高度统一。

现代知识体系就像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固然可以将它划分为各种形式,以不同学科进行教学,但不存在价值等级或孰优孰劣之分,对人的整体和谐发展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以往教学中所存在的泾渭分明的界线和迎合社会一时之需的侧重,如轻人文知识重科学知识,轻历史、情感、思想知识重工具实用知识,都会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片面性,局限其视野,禁锢他们对客观世界的全面认识。总之,科学与人文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作用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给可持续发展以强有力支持,因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教育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一方的发展不能以挤占另一方发展空间为代价。

(三)在教育功能上,使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实现有机整合

教育不仅具有工具理性固有的生产力功能即经济功能,而且具有价值理性内涵的人文功能价值。教育的经济功能固然重要,但涵养人文,同样是教育重要的功能价值之所在。平衡、整合教育的各项功能价值,特别是使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实现有机整合,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对教育的新要求。然而,在现实中,教育却常常被物欲驱使的人们功利化。

教育何以常常被功利化呢?1、教育自身内涵的生产力功能是教育常常被功利化的诱因。教育内涵着固有的生产力功能即经济功能。教育可孕育新生产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活性激素。在当今的反贫困战场上,教育的反贫困功能被人们普遍看好。久而久之,教育就异化为人们脱贫的工具。2、工业经济的扩张是教育常常被功利化的“温床”。与现代工业文明一起成长起来的现代教育,同工业文明一样,在给人类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并不断积累了诸如教育价值观上的科学主义与功利主义,教育目的观上的职业主义和技艺主义,教育过程中形式主义和理性主义等弊端。3、五花八门的所谓教育经济学、教育致富学、经济文化学等新学科为教育功利化提供了理论支持。舒尔茨的教育经济学理论,拉开了“向教育要金钱”的序幕。自此之后,诸如教育经济学、教育致富学和教育消费学之类的促使教育向经济倾斜的所谓新学科令人眼花缭乱,而关于教育的深层次研究中,难寻探讨教育综合价值的教育价值学的立身之地。4、轻人文而重功利的社会大环境的形成为教育披上产业面纱提供了可能的宏观基础。5、人们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为教育功利化提供了现实的微观基础。

为了支持可持续发展,教育必须尽快走出越陷越深的功利化泥潭,摆平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使二者在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下实现统一。

(四)在教育发展上,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确保教育享有无条件的优先发展权

教育固然受经济制约,但教育发展有其固有规律和相对独立性。教育适当超前于经济,为经济社会超前储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是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内在必然逻辑。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如果教育得不到优先发展,发展母体营养不良,那么,人类社会就只能畸形发展。

要确保教育无条件的优先发展权,就必须承认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承认教育事业的相对独立性,是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如果一味强调经济的基础性和制约性,不承认教育的相对独立性,那么,就不可能在优先发展教育问题上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篇(5)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理论界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从概念、主要内容、特点、主要措施及新领域与新课题等方面进行一番梳理与简略的述评,并就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浅见。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一)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有两个层次。首先是可持续发展提出的理论基础问题。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研究比较多:

1、有学者认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源于18世纪“自然的平衡”的思想。www.133229.coM

2、有学者认为是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在深刻揭露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和人关系的同时,也分析到了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这种物质变换理论是同当今全世界的热点问题可持续发展理论密切相关的。可以说,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早期探索。

3、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可持续性的概念源远流长,我国秦朝(公元前2世纪)的田律清晰地体现了可持续性的思想。并认为这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环境法律。但多数学者肯定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观演变的最近结果,是新的发展观。[1]

其次就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问题。

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学术界争论也比较多。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西方学者首先提出的,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为全球范围的共识。主要观点有:

1.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讨论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江泽民同志就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2]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这一概念,逐步被接受和认可,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识。[3]

2.可持续发展是在80年代中期由欧洲一些发达国家首先提出来的。当时定义有10种以上,甚至包含了有些旨在限制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的“定义”和“指标”。而对此比较有针对性的共识是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4]

3.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形成与发展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70年代初至1987年《我们的未来》的报告,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与形成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理论深化与完善时期;此后几年间,可持续发展理论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制订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导原则,人类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5]

(二)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界定

《中国21世纪议程》通过之前,中国无http://论是学术界,还是政府有关文件,均使用“持续发展”概念。1994年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可持续发展是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道路。此后,人们普遍接受并使用“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在普遍认同《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的定义的基础上,中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概念做了不同的表述。

1、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6]

2、从三维结构复合系统出发,认为可持续发展是能动地调控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提高生活质量。[7]

3、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人类社会的运行中,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能够保持社会进步、体制优化、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8]

4、江泽民同志概括的:“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它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必须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否则他们就无法生存;二是今天的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9]

由此可见,中国学者在描述从传统的发展观到形成可持续发展观的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基本上接受了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概念,进而从不同角度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表述推进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

二、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容

可持续发展思想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这是学术界的共识。但是在内容的具体上也有不同观点:

1、可持续发展是指改善和保护人类美好生活及其生态系统的计划和行动的过程,是多个领域的发展的总称,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10]

2、可持续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带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解决,逐步将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和低效益的发展模式转变成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11]

3、可持续发展理论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即人与自然必须互相协调,协同进化,特别强调应把人类需求的不断满足同资源消耗、环境退化、生态胁迫等问题联系起来加以考虑。二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发展、利己利他的平衡、当代与后代的公正、自助互助的公信、自律与他律的制约。[12]

4、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维度,人与社会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维度,人自身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维度。三个维度内在地构成循环路径,架构出自然、社会和人的立体图景,形成了可持续发展内在整体性的“和谐三维度”。[13]

由此可见,由于可持续发展问题比较复杂,涉及面广,目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有许多内容还有待充实。

三、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贯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条红线,是发展理论的实质所在。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坚持和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大意义。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邓小平、江泽民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和科学发展观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日益得到学者的关注,学术界主要从概念的提出、主要内容、特点、主要措施及新领域与新课题等方面对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进行研究。学术界认为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和自然环境在内的综合的社会发展观,它是在环境问题已成为发展重大课题的时代背景下,在对中国国情现实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宏观战略思考,它体现了邓小平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一致的深刻理念,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是贯穿在他的整个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之中。他站在世界与时展的前列,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不断实践,又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提高。我们应当在具体的实践中努力贯彻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于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比较多,主要集中在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和现实来源、主要内容、实施措施等方面,分歧不大。

关于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和现实来源,学术界认为江泽民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顺应世界潮流、适应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口、环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特别是对邓小平“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继承和发展。它的现实来源就是江泽民同志长期的工作实践。江泽民本身是一名科技工作者,这种职业背景使他不仅能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使他对人口资源环境对当今世界发展的影响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关于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容,学术界认为是十分丰富的,核心内容就是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四位一体的总协调,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于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也主要是围绕核心内容展开,认为他提出并采取了五大战略对策:第一,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这两个根本性转变结合起来;第二,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结合起来;第三,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结合起来;第四,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消除贫困及扶贫工作结合起来;第五,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结合起来。这五大战略对策既是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功实践。

关于科学发展观问题的研究是现在的一个热点,成果也有很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是对邓小平发展战略思想和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丰富和深化,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创新,研究可持续发展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总体评述及关于今后研究的两点意见

(一) 总体评述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目前在国内外都处于创建阶段,还未形成成熟的理论。在中国被作为一个重点问题提出后,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法制学等各个领域都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研究仍处于比较分散的状态。而且—般性的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可持续发展是—个综合性、交叉性研究课题,其理论发展依赖于道德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地理学、资源环境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要上升到理论体系,一方面,需要有严密的方法论;另—方面许多理论观点还需要充分论证,要加深理论研究的深度。同时需要研究者具有更广博的知识背景,还要多学科协调研究,各学科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进行研究,拓展研究的广度。

总体来说,学术界对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问题重复论述比较多,缺乏新意;还有些方面的研究才起步,对于一些问题的研究尚未涉及等,这些都是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加以注意和不断克服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研究可持续发展思想只是开了一个头,还需要进一步深入。[14]

(二)关于今后研究的两点意见

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总体来说,成果比较多,也有相当深度。但是笔者认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相对照,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还应该大力加强与深入,应该注意视角的转换与方法论的创新。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篇(6)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可持续环境设计;发展困境

一、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战略的提出

我国第一次把建立节约型社会作为远期目标的提出是在2005年6月,国务院总理主持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当中我国首次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具体包括:近期具体工作安排、政策体制建设及协调保障机制等等。以此为起点,我国节约型性社会建设从理论到实践已经呈现出初步的系统框架和发展路径。

从涵义来看,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中,通过健全机制、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宣传教育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支撑全社会较高福利水平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其核心概念“节约”有两层内涵:一是杜绝浪费,即要求我们在经济运行中减少对资源消耗的浪费;二是在生产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创造相同的、甚至更多的财富。资源节约型社会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为前提,离开这个前提,虽然资源节约了,但却是“不发展的社会”,这与科学发展观又是背道而驰的。

二、生态危机是当前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无法回避的时代背景

然而,随着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虽然掌握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强有力的科技武器,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是越来越强,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质的改变。人类从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对自然的敬畏,到农耕时代与自然的相互妥协,再到工业时代利用科学技术对自然做翻天覆地的改造,人类在这改造中仿佛看到了人力量的伟大,人定胜天的古老预言的实现。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建设也带来了消费的无节制,并直接间接引发自然资源的枯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变的愈演愈烈:大气污染、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臭氧层损耗、酸雨,水污染、水资源紧张、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森林消退、固体垃圾污染、矿物燃料减少等等……

生存环境的恶化在提醒人类要重新审视自身的行为,由此引发人们开始反思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重建生态,这些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中国当前的自然环境危机也已经越来越被重视,要想真正实现节约型社会,当前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省、绿色能源的利用以及可持续设计理念的贯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是在1987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提出来的。对于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不同的国际组织,众多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当今比较流行,又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布伦特兰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这一定义在1989年5月举行的15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上得到广泛认可。

三、深度剖析中国可持续设计出现发展瓶颈的内在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由上文论述推理可见,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出发点,引出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关注是我国当下整体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俗语中“对症下药”在一定角度其实也呈现了一条解决学术问题的清晰思路,通过对已有文献查询可见,多数是对国外已有可持续理论的简单介绍、或者是对某生态建筑进行具体案例分析,却往往忽视了造成当前中国可持续环境设计困境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同时,在可持续设计实践方面,对单纯对外国的先进经验的介绍而忽视我国特有的国情与文化差异,这种“拿来主义”容易使设计师流于表面的模仿,将更无力抵抗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趋同现象,因此本文致力于填补本项空白。

1、中国可持续设计出现发展瓶颈的内在原因――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趋同”使节约型社会下中国可持续环境设计陷入困境

笔者认为,当下中国的环境设计领域整体上受到了文化全球化的猛烈冲击,而这可谓是目前中国可持续环境设计发展举步维艰的根本原因。

“所谓全球化,就是指人类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各个层面突破彼此分割的多中心状态,走向世界范围同步化和一体化过程。全球化现象,是人类社会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因为工业文明与信息时代前所未有的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时间、空间概念的理解,汽车飞机等现代化交通工具,卫星、网络等数字化传媒使得麦克卢汉畅想中的“地球村”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环境。这种文化全球化既发生在物质文明领域也无法避免的渗透到了精神文明领域。

从人类整体发展的宏观角度来看,物质文明的全球化带来了高新技术及先进文明,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精神文明的全球化为我们打破东西地域界限,传播了新的材料与结构,为营造人类共有的审美趣味和流行取向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新的美学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给现代艺术起步较晚的发展中国家的设计师带来了可借鉴的创作灵感。

然而,反观文化全球化的负面效应,正在逐步呈现。不可忽视的是全球化同时也催生了社会消费的城市,鼓励并刺激人们消费无意义的东西,导致大量资源消耗,造成环境危机;再进一步深入到人类精神文明的影响领域,全球化还造成了更为严重的“文化趋同”现象,传统的地方特色文化逐渐消失,文化多样性的缺失也导致文化的生态危机。

可以说,在中国目前的可持续设计领域中,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打着“现代化,现代主义”为标杆的单一的价值取向导致了“千城一面”,使得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消失,文脉的断裂以及地方文明的逐渐消亡等负面效应。具体表现为:

首先,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消费欲望的觉醒,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奢侈性空间,政绩式建造,开发型拆除,建筑寿命的缩短,都成了当今中国建设活动的缩影。而设计师面对着巨大的市场需求,设计过程的分裂,设计周期缩短,设计单位要求利润最大化,业主的不合理要求等实际问题,设计师们也采取一种更为“便捷”方法,绕开了设计的本源问题,直接奔向漂亮的效果图,设计不再是设计本身,而是一种谋生手段。

其次,生态、绿色、环保、低碳等概念的混淆与滥用同样值得关注。在现实中这些概念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切实的贯彻,而仅仅成为一种口号,甚至成为用于牟利的,带有欺骗性的虚假宣传策略。

2、如何解决当下发展问题的探索性思考

面对当今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圈内的不合理现象,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使我们能在日后的理论学习与设计实践中更好的贯彻可持续设计理念,形成经济、社会、文化与不断发展的平衡,这可以看做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作为解决问题的第二步就是因地因时制宜,提出如何解决困境,并探索适合我国当下国情的可持续设计理念。在此方面笔者也初步做了一些思考。

(1)首先是要正本清源,通过文献梳理,廓清可持续设计的概念与内涵,做到正确的认识究竟何为“可持续设计”。这其中要做到更准确的理解可持续设计,以及区分可持续设计与绿色、生态、环保、低碳等概念,使其不致混淆。另外要以可持续的眼光来审视一些当今流行的概念,如“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等。最后要深入挖掘可持续设计的精髓。结合国际上关于可持续设计的先进理论,构建一个清晰明确的可持续设计理论框架。

(2)其次,结合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根据现有的和经过整理与挖掘的可持续设计理论,来分析当前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现状,通过实际案例总结出当下问题设计的共性误区。例如:当前中国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形式主义泛滥,欧陆风、民族风、现代派、古典派、哥特式、田园式,对装饰符号信手拈来的的滥用代替了对功能的推敲、对使用者的关怀、对材料的斟酌和对工艺的要求;已建成功能空间使用寿命的缩短,使用功能的频繁变更,材料、设备的快速老化,人们不断改变的审美要求和粗糙低劣的施工工艺,促使功能空间寿命缩短而造成极大浪费;对设计中附加元素的无节制欲求,追求高档、奢华、辉煌造成对空间、对材料、对能源的过度消耗;对可持续、生态、绿色等概念的滥用;不顾人文、经济等因素盲目建设超大、超高,或与当地气候、地理因素相矛盾的功能空间等。

(3)最重要的,尝试结合当代哲学、美学的相关理论,从历史,社会与民族性格等层面来深入挖掘,阐释当下中国可持续设计发展的举步维艰的原因,这样才能在理论高度上另辟蹊径,发展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可持续设计理念。具体来说,如传统文化中对人个体的忽视,忽视个体的本源需求,转而更在乎他人的评价等特性,在今天易造成盲目攀比,奢侈性的空间建设与消费;社会评价体系的失衡,导致贫富差距的加大,富人与穷人都有认为可以为所欲为的权力;传统文化中对子孙后代的狭隘理解,认为子孙就是个体的、家族的子孙,缺乏全人类的集体意识,易造成顾小家而舍大家,为一己利益而损害全体利益。

(4)与此同时,希望通过具体案例的设计操作,从施工、材料、工程建设流程等实际操作层面寻求解决当前可持续设计困境的适当策略。

综上所述,全文简要概述了中国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背景下,环境艺术可持续设计这一领域的缘起、发展现状,着重剖析当前存在的发展困境,并尝试提出解决困境的几种有效策略。由于篇幅有限,文章有些部分难免存在论述的欠缺。但笔者相信,在当前大的社会发展轨迹中,可持续设计这一放眼未来的文化领域必将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谨以此文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 周浩明.《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篇(7)

1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环境不断恶化,资源日益匮乏。如何协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成为困扰全球发展的严峻问题。2002年联合国举行的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将2005—2014年确定为“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强调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要求世界各国政府在这十年中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国家各个相关层次的教育战略和行动计划中。发达国家这几年开展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证明了,通过教育可以实现可持续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目标,可持续发展教育对发展循环经济模式起到促进作用。

我国在1998年就引入循环经济概念,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将其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并将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观,确立物质减量化的发展战略,提出从不同的空间规模:城市、区域、国家层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2009年1月1日起已经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

科学发展观是适应正在到来的生态文明时代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发展观。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工业化初期未曾出现的诸如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资源过度消耗和大面积疾病传播等严重问题。人们越发深刻地认识到,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只会造成经济社会发展失衡以及人与自然关系失调的严重后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迫切要求改变“增长即发展”及与此相关的工业文明时代的发展观,而代之以新的科学发展观。

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在科学发展观的各个组成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可持续发展。

2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意义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建设和发展,当前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前列,但现代化建设正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趋向极限、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的双重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科学发展观应当是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针,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既表现在这一新的发展观对教育自身发展的指导作用上,还表现在教育面向社会、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发挥的服务功能上。

教育是可持续发展变革、提高人们将社会理想转变成现实的能力的主要力量。教育不仅提供科学与技术技能,还为追求和应用这些技能提供动力、证明和社会支持。现在国际社会强烈相信需要通过教育培养可持续未来所需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可持续发展教育已经开始被视为一个学习如何在考虑到经济、生态和所有社会平等的前提下作出决策的过程。培养这种以未来为导向的思维能力是教育的一个关键任务。

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中将可持续发展教育分为四个主要领域,反应了不同的目标和对象:基础教育的促进和改善、在各个层次上重新定位现有教育来强调可持续发展、培养公众对可持续性的理解和意识以及培训。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和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中小学校只能把主要精力用于学科教学与提高学习成绩,难以顾及思考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以至于把学习与引入可持续发展教育这一崭新教育理念看做一般性科研课题,甚至看做额外负担。可持续发展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师资的缺乏,概念认识不清,口号性的呼吁较多,理论与实践脱节,监测与评估机制不健全等。

3大学理工科学生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紧迫性

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教育贯穿于人类整个一生,是终身学习的概念。就我们国家的现状来说,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还没有被普遍接受,无论政府、企业、社会,还是个人都缺少自觉行动。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培训的机构缺失,没有长期的计划,所以,大多数可持续发展概念只停留在口号上,不能被大多数人所理解。规划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环境教育或可持续发展教育,因为面临升学压力的应试教育而不能真正落实。特别是文理分科使缺少地理和历史课程的理科学生很少了解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进入大学后因为大多数理工类专业的专业面较窄,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因此可持续发展教育基本上是缺失的。这与我们面临的经济发展形势是不适应的,将直接影响我们国家科学发展观的落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所以,完全有必要在大学理工科专业强制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技能、观念和价值观,这对于现在和将来的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我们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构建和谐社会更是十分紧迫的。 转贴于

4大学理工科学生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途径与作用

大学是传播先进文化,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场所,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理念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和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思想。大学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形式和途径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按照不同学科专业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相互配合。

4.1可持续发展公共课

面向所有专业全体学生,从人口、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多角度讨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所以,可持续发展就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不是孤立的部门行业的发展,而是包括经济、社会、环境三大系统的整体协调发展、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珍惜自然资源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应该让全体学生都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来自觉地贯彻到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4.2可持续发展专业课

与资源、环境、经济相关的专业,深入讨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诸多面临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包括经济学、生态学、人口承载力、人地系统等理论,可持续发展必须遵从一些基本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和谐性、需求性、阶段性等。经济发展是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基础,但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以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效益、节约资源和减少废物。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是有限制的,要求经济和社会发展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公平,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可以不同,发展的具体目标也各不相同,但发展的本质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

4.3可持续发展世界观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适应正在到来的生态文明时代的需要形成的新的发展价值观,是认识世界、做出选择与规范行为的指导思想、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高等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具有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高素质人才的重大使命。可持续发展教育最主要就是价值观教育,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主要内涵是尊重所有人、尊重后代人、尊重地球生态系统、尊重文化多样性,构建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正是德育教育的根本,所以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成为大学德育教育的一个载体。高等院校有必要进一步扩展素质教育内涵,最大限度地将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纳入素质教育之中。实施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教育,把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思想境界和人生理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促进整个社会逐步迈入和谐发展的更高阶段。

4.4可持续发展实践课

可持续发展贯穿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认识可持续发展问题,了解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大学生也可以用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知识深入机关、企业、社区、商场、交通工具、旅游场所、大众媒体、民间社会团体等场所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公众教育,直接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在促进社会、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4.5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了帮助大学生做好在未来工作岗位上参与解决可持续发展实际问题的能力准备,有必要在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和经济领域开展一系列专题性活动,以促进大学生及早学习参与可持续发展事业所需要的专门性知识并掌握相关的能力,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良好习惯。具体来说,在社会文化领域,要尊重中华传统文化,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与平等,建立民族和谐,爱惜生命,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等;在环境领域,要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循环利用,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等;在经济领域,要重视循环经济,认识可持续生产方式,建立可持续消费方式,努力消除贫困,理解企业与团体责任等。

参考文献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篇(8)

关键词:可持续设计教育;构成课;整体观念;生命周期法;互动教学

2011年10月27日举办的“持续之道: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续艺术设计战略研讨会”是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三届清华国际艺术・设计学术月”中的重要内容,持续三天的会议邀演讲嘉宾及论文作者围绕如下分论题展开探讨和交流:可持续设计教育;全球化背景下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与对策;文化与可持续设计;社会创新与可持续设计;商业与可持续设计;可持续人居环境设计。大会涵盖了可持续设计的各个方面,可持续作为一个人类必须面对但又尚不明确具体方向的问题需要学术界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通过各种思想的交锋才能不停地摸索推进,本次大会给学术界和业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作为教育第一线的一名高校教师,职业的敏感性让笔者对国内外可持续设计教育现状的探讨比较感兴趣,并由此引发了可持续教育如何与现有课程整合并进行教学模式创新的思考。

1可持续教育的全球化背景

自2002年12月,联合国第57届大会通过了第254号决议,将2005~2014年确定为“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Decade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1],这一决议表明了世界各国已经对如何解决可持续问题达成了共识,既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自身,因为从本质上来讲,可持续发展不是一个理性目标,而是一个基于合作的道德基础和行为规范的、人类良好的愿望和信念[2]。因此可持续发展应该是规则导向而不是目的导向的,是基于合作模式而不是竞争模式,将人类好的道德模式与文化方式内化为全人类共有的习惯似乎才是真正解决可持续问题的关键。在这样的认识前提下,对人的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中国设计教育一直在提出“提高教育质量”这样的口号,但是在方向尚不清楚的情况下,改进教学质量的各种努力和措施似乎都只是南辕北辙,现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依然是以工业文明技术体系为依据进行构建的,强调的更多地是“人”以外的因素,专业之间的壁垒很明确,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此次大会上许多学者专家也介绍了可持续教育在国外发展现状,相比较而言,国外的可持续教育发展的较快,“澳大利亚工程师协会的毕业生品质规定,工程教育计划只有建立在学生‘理解可持续设计和发展’的基础上,才能通过认证达标。”[3]而一些学校已经出现了专门的可持续设计课程,比如美国弗罗里达州立大学就将可持续设计课程列为本科二年级的必修课以及研究生的选修课[4],虽然说培养学生的可持续观念并不是靠一两门课的设置就能完成的,但是一门单列出来课程,足以让学生认识到可持续设计的重要性。

2可持续设计教育在低年级引入的必要性

可持续设计教育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可持续设计的本质是什么?它与历史上出现的任何一种设计思潮或风格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可持续概念的提出是基于人类对自己和自然关系的再一次批判性思考,因为经过了数百年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发展后,自然资源行将耗尽,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人类在地球上是否能永续生存成为了一个疑问。因此,可持续设计体现了一种全新的设计观,但它决不是一种风格、流派或者技术上的创新,而是一种设计思想和伦理上的革命。[5]因此,可持续设计教育的关键问题是要让设计者意识到可持续设计并不仅仅是某一种方法或观念,培养设计者能够将各种看似矛盾的方法或观念统和在一种思想系统下的能力,只要这些方法和观念是不会对生存环境造成破坏的。如果将可持续设计再次归为某种风格或者方法,那无疑是一种过于简化的做法,不管设计作品最后以何种风格或流派作为外在形式呈现,它的“诞生――使用――废弃――再生成”过程都不应该对环境造成伤害。因此,可持续设计教育更多地作为一种对设计者的道德或者伦理教育,它无疑是重要的,但是和所有的思想教育类似,教育成果的体现是长期而多维的,因此可持续教育在现有设计教育体系中的引入应该是越早越好,尽早地将可持续观念值入学生的心中,才有可能在后续的设计实践课程中不断的强化学生们的可持续设计思想,培养出真正具有环境观念的设计师。

因此可持续设计理念教育在低年级引入十分的必要,但是引入的方式可以是多元化的。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单列出来或者与现有基础课程进行整合?国外的一些可持续设计教育实践验证了可持续设计教育如果和设计实践结合在一起会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美国一些设计院校曾对可持续设计如何与设计实践课结合做过研究,以室内设计课程为例,问卷调查表明课程有47%的学生觉得可持续设计教育对室内设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43%的学生觉得重要,没有觉得不重要或不那么重要的;有45%的学生认为课程对激发了他们环境责任感是极其重要的,31%的学生认为很重要,没有学生觉得不重要(图1)。[6]

(来源:Explorations in Teaching Sustainable Design: A Studio Experience in Interior Design/Architectur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 & Design Education,Volume 29,Issue 2, June 2010,Pages:184199.)

高校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要素关系上:即普通课程、专业课程和跨学科课程;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基础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等。在复杂范式看来,高校课程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整体性、关系性、动态性、开放性等基本特征[7]。因此,在已有课程体系中添加新的课程不是简单的做加法,而应该充分考虑课程置入现有体系后与前后衔接课程之间的关系,在进行可持续设计课程单列之前进行一定的思考和教学试验是科学的也是必要的。可持续设计如果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应该设置为跨学科课程、理论性课程,但与现有课程体系如何结合,在第几学年插入,前后课程衔接关系如何,需要进行科学的论证与实践。因此,笔者思考的是可持续设计理念教育是否可以采取这样的一种方式?选择带有设计实践内容的基础课程尝试性地将可持续设计的内容融入其中。这样的方式有如下的优点:(1)设计实践保证可持续设计理念教育不会落入空中楼阁式的虚无境地;(2)改良式的教学探索能够兼顾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关系性、动态性、开放性等基本特征,循序渐进的方式更有利于课程体系的完善;(3)与现有课程融合,可以以最小的教学成本论证可持续设计与哪些课程前后衔接最为合理,最终能够为可持续设计成为一门独立课程提供科学依据与可行的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在构成课中进行可持续设计理念的教育是较好的一个选择,目前中国大部分设计院校的基础课大部分可分为以下三类:美术基础课、设计基础课、理论基础课。按照“带有设计实践内容的基础课程”的标准进行筛选,在设计基础课中选择是最合适的,目前国内很多院校尝试将设计基础课中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进行综合,一些院校将三门课合并为一门构成课,这样的改变合理之处在于三部分内容由一位老师或一个团队负责授课,保证了内容之间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在目前国内大多数设计院校各专业壁垒较为明显的情况下,构成课的整合也能够更好地发挥基础课的过渡与衔接作用。

3可持续设计教育融入构成课的方式与教学设计

可持续教育与构成课的整合不仅仅体现在教学内容和目标上,在教学方式与考核评估方式上也有所体现。从形而上的角度来说,需要在课堂上引入可持续观念,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思想;从形而中的角度来说,教学体系的设计上应该注意平构、色构、立构之间的整体性,作业主题之间的相续性;从形而下的角度来说,作业完成所需工具材料的选择上要注重环保健康。

3.1互动式授课模式与可持续观念的导入

构成课的教学内容一般由理论讲授和设计实践组成,传统教学模式常常是理论讲授采用“一言堂”的灌输模式,实践课程的方案审定以教师的个人评判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不能很好的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设计课程中的实践课程得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形成互相之间的信息反馈,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真正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推进设计的深入。

课程作业选题与理论讲授是实现可持续设计教育的重要环节。一方面,教师在理论讲授时要将可持续观念导入授课内容中,另一方面,构成课的作业并不像设计专业课程一样功能性明确,作业更多强调一种观念的表达和思维的训练,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做更多地尝试,比如立体构成的材料选择可以限定为废弃物;在讲解构成原理的时候将构成规律的获得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或者将综合作业的主题限定为与可持续设计相关的内容,不过所有这一切教学目的要得以实现,首先需要知识传授者建立起对可持续设计的认识。

3.2课程内容的相续性与整体观念的培养

惯常的授课方式是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分成三个独立的教学部分,每个部分由不同的教师独立授课,各部分的授课内容常有交叉与重复,比如构成的基本定义、形式美法则等内容会反复讲授;而各部分课程作业之间的关联性较弱,学生很难建立整体观念,无法将各部分的知识融会贯通。构成的本意是指以现代科学研究的方法,将繁杂的造型关系分解还原成造型要素(点、线、面等抽象形态),但是最终目标依然是对各元素的组织和再造能力的培养,因此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者之间的划分并不是太科学,三者可以作为整个课程中的单项练习用来加强对构成元素的理解,但要完成对学生美学素养的培养以及创造思维的开发,还是要通过对各元素进行综合训练的课程单元得到检验与实现。

建立整体观是正确理解“生态系统”概念的前提,而观念的确立需要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与灌输,因此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强调整体思维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构成课的内容调整和整合为一个主题的不同形态表现提供了基础,笔者曾经进行过相关的教学实验,在平面构成阶段即确定设计的主题,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均在平面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形成系列作品。

3.3作业评估的科学性与生命周期法的应用

传统教学模式中作业评估的“黑箱操作法”和“权威评判”不能够有效的起到教学双方的信息互动与交换,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信息的泛滥使正确信息的传达成为问题,因为验证的过程变得异常复杂。当下的知识传授,即使是面授,也必须营造传授方与接受方在环境体验中的互动状态,互动的频率越高,信息的可达性越强,因此作业的评估在实现可持续设计教育目标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此外,可持续理念也使得审美标准产生了变化,对作品的评判标准更多的是对其内涵的判定,即从创作理念、材料选定、创作手段和作品消逝的全过程来评判它的审美性和可持续性,也就是所谓的“生命周期法”评定原则。因此,对学生创作全过程的交流与了解,教师一方面能够保证对作品的客观评价,另一方面利用指导过程帮助学生确立可持续观念比直接的理论灌输更行之有效。

4结语

可持续设计是研究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永久问题,在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中通过理论知识的总结、设计实践的强化,来培养学生的环境观念,给学生以启发,使他们能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饯行可持续设计原则。可持续设计内涵与外延的多向度性常常让人感觉只是虚无缥缈的理论和概念,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构成课为切入点,为可持续设计教育的实践提供一些实际经验。当然,可持续设计教育的真正实现还是需要在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调整上作进一步的实验,笔者认为可持续设计课程的单列是一种趋势也是有必要的,但是可持续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如何创新将是本专业教师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郑曙.“可持续设计教育的中国战略‘持续之道’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续艺术设计战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中国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2.

[2] 周海林.可持续发展原理[M].商务印书馆,2004(6):46.

[3] Llewellyn Mann, Joachim Walther, David Radcliffe.Sustainable Design Practitioners:Why they must be at the Centre of Discussions on Sustainable Design Educ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2005 ASEE/AaeE 4th Global Colloquium 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ustralasian Association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2005.

[4] 任康丽.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可持续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探讨美国弗罗里达州立大学可持续设计教学启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35.

[5] 周浩明.可持续设计是一种风格或流派吗[J].美术观察,2010(11):28.

[6] Meltem.Gürel, Explorations in Teaching Sustainable Design:A Studio Experience in Interior Design/Architec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 & Design Education,2010(6):184199.

[7] 杜惠平,王桂林.“复杂范式”视野下的高校课程体系优化[J].福州:教育评论,2008(4):59.

[8] 周浩明,拜卡・高勒文玛,刘新.持续之道: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续艺术设计战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0-004-02

本文中的“继续教育”(Continuing Education)是指旨在提升学习者知识素养和工作技能的教育活动,这些学习者是已走上工作岗位,承担社会责任的人,包括在业的、失业的和离退休人员,他们或身体健全,或残障和有某种功能性疾病。发展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或扩大(组织、规模等)。发展不仅包含量的增长,还意味着结构的优化、质量的提升。继续教育发展是指继续教育的内涵、政策法规、经费投入、师资队伍、机会公平程度和教学效果等提高和改善的程度。

一、继续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value orientation)是指面对冲突、矛盾时,主体基于自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表现出来的价值立场和心理倾向。Rokeach将其区分为终极取向和目标取向。继续教育强调人人公平参与教育的权利,无论贫富、性别、民族、家庭社会背景,以及身体健全与否;继续教育不仅强调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掌握,而且更重视学习者品德的培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继续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基于全纳教育、包容性增长、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等价值取向。

1.全纳教育理念。全纳教育理念首次被提出是在1994年召开的世界特殊教育大会上。它是指对所有学生全部接纳,注重学生问的集体协作,满足学生不同需求,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教育理念。该理念首先被应用于特殊教育领域,随后在整个教育学界传播开来。继续教育发展追求满足全部学习者的需求,无论是在业的、失业的和离退休人员,还是身体健全的、残障和有某种功能性疾病的人士,都平等地拥有受教育的权利。继续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时要体现全纳教育理念的思想内核,具备衡量教育参与机会、课程开发、教学形式和手段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在正式和非正式学习环境中集体协作情形的指标。

2.包容性增长理念。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由亚洲开发银行首次提出,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多关注社会领域发展,关注弱势群体,让更多的人享受社会发展成果,倡导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机会平等,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该理念首先产生于经济学领域,而后在整个社会领域应用开来。继续教育发展追求教育机会均等,不因受教育者的贫富、性别、民族、家庭社会背景,以及地区和城乡差异而剥夺其继续接受教育的权利。继续教育发展要体现包容式增长理念的精神内核,力争使每个人平等地拥有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把所有人的发展作为继续教育发展的目标和动力,努力使教育发展的目的回归到人的发展上来。因此,在指标体系中,衡量按家庭收入、性别、民族、地区和城乡划分的教育参与机会、教育过程中学习情况、教育成效中公平程度的指标不可或缺。

3.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需严格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提高人口素质。该理念首先产生于社会研究领域,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始于2002年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可持续性发展教育理念,是指在各种教育类型、教育形式以及个人的教育实践中,以可持续性发展为价值取向,追求个人、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继续教育发展以可持续性发展为价值取向,不仅追求继续教育内部的可持续发展,如师资和学习者数量增长、教育机构数量增加、办学规模扩大、教学内容优化、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学分互认和学籍的沟通衔接、办学质量提高;还应包含继续教育外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如教育发展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等。故指标体系要具备衡量继续教育规模(师资、学习者、教学单位等)、结构(类型、层次等)、质量(课程、教学等)、办学效益(个人收益和社会效益)等的指标。

全纳教育、包容性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三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为继续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明确了价值立场,为体系的构建确定了机会均等、公平参与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导向。

二、继续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1.零缺点管理理论。零缺点管理是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管理观念,现多用于酒店管理。该理论强调服务质量,主要做法为设置服务质量标准、DIRFT(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开展服务质量竞赛、服务质量检查制度。

继续教育一直广受诟病主要原因是其质量标准的缺失。在继续教育领域借鉴零缺点管理的做法,设置师资水平、课程开发、教学效果等质量标准,要求教师、学生务必把教与学的效果提升到对应高度,并且通过教师间教学效果、学生间的学习质量的评比,激发教师、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同时结合各种检查形式,对教师备课和授课、学生平时作业和各项考核进行检查。继续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应体现质量标准、执行力度、质量评比和检查等相应内容的指标,以便公正、客观地描述继续教育发展现状。

2.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是指成员全体参与组织质量控制,从而使顾客、组织成员和社会各方满意的管理形式。该理论以质量为核心,具有全员性、全程性和服务性的特点。

继续教育近些年来发展不畅的重要原因是,学生培养质量不高。全面质量管理理论重视质量,强调质量管控过程的全面性、管理对象的全体性和管理服务的满意度。继续教育发展应以学生培养质量为核心――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课程质量标准,遴选师资、开发教材和进行课程教学;教学持续一段时间后,检查实施情况,是否达到质量标准和预期目标;根据检查结果,修正相应指标。继续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应以全面质量管理为理论基础,包含体现学生需求、师资水平、课程内容、学生满意度等教育质量管控的指标。

3.CIPP评估模型理论。CIPP评估模型,也称决策导向型评价模型,是学者塔弗尔比姆在反思泰勒目标行为模式基础上提出的,包括背景性评估、输入性评估、过程性评估和结果性评估。

继续教育是一种教育活动或服务,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环境中的各个因素会对继续教育的发展起制约或者促进作用。用CIPP模型评估继续教育发展状况,可以对其发展背景即政治、经济、人口,以及区域社会的产业布局和劳动力需求进行阐述,可以对输入性资源即法律法规、经费投入、师资培养、教学设备和资源投入进行描述,从教师、学生和课程这三个维度论述教育质量标准和保障体系等过程性指标,从性别、民族等角度衡量继续教育发展的公平程度,从学习者、用人单位和行业评估继续教育发展的效果。CIPP评估模型为继续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4.系统论。系统思想作为一门科学理论,是由贝塔朗。菲在1932年创立的。系统论包括信息论、控制论和结构论。信息论研究信息压缩和传输;控制论认为,信息传递为的是控制,任何控制又都有赖于信息反馈来实现,强调信息反馈;结构论认为,任何系统都是由一定结构组成的,结构决定功能。系统论强调联系性和整体性,因此,成为集背景性指标、输入性指标、过程性指标和结果性指标于一体的继续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通过四者的有机组合,期望将系统的评估功能发挥到最大。

三、结语

文章从全纳教育、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性发展视角阐述了继续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价值取向,从零缺点管理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CIPP评估模型理论和系统论分析了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体系构建的价值倾向和理论指导的明晰,继续教育发展思路的理顺,为进一步提高继续教育服务质量,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完善继续教育评估形式,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成人学习和教育全球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49-78.

[2]陈明昆,中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20-21.

[3]安晓敏。教育公平指标体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62-66.

[4]刘理,高校教学评估的教育价值取向分析[J],教育研究,2006,(7):31-32.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篇(10)

(一)可持续发展呼唤人的全面发展,而育人正是教育永恒而崇高的历史使命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的不是仅仅掌握了一定知识或技能的工具化了的人,而是具有求知能力和发展智慧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可持续发展的人,必定是全面发展的人。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生态文明与其说是对社会发展的挑战,倒不如说是对人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挑战。社会要持续发展,作为发展主体的人首先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从而是可持续的。人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是可持续发展实践活动的核心,离开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事业就失去了起始源泉、根本动力。而生产和再生产全面发展的人力资源,正是教育的任务。自从由直接生产过程中独立出来那时起,教育就高举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大旗,肩负起了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这一崇高而神圣的历史使命。我们完全可以断言,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是且永远是教育的历史使命。既然教育的历史使命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那么,教育就应当是也必须是一项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育人,是对教育肩负的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神圣历史使命的抽象而又通俗的概括和升华。

显然,只有依靠良性发展的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出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车轮才会由于有了发展主体的强力推动而快速前行;反之,离开教育的强有力支持,离开可持续发展主体的全面发展,人类憧憬已久的可持续发展就有泡汤的危险。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离不开教育的支持

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生态文明不仅对传统的发展观提出了严峻挑战,而且将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对人类产生深刻的影响。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要求人类摒弃传统的发展理念,转而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是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无形基石。全球一浪高过一浪的可持续发展浪潮,可归功于人类久已萌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环视当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归根结底在于人们的发展理念的扭曲。

问题在于,怎样才能培育起人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使这一健康发展理念植根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呢?我认为,教育,也只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全方位培育起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长期养成的,是长期教育的结果。只有依靠可持续发展取向的教育,才能使人类自身真正意识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唯一科学的发展模式;才能使可持续发展理念由人类智者的“超前”理论变成全人类的共识;才能使华丽的可持续发展辞藻转换为人类的潜意识;才能使可持续发展由外在压力迫使下的不得已选择转化成人类个体内在动力驱使下的自觉追求……才能不断造就出一代代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支撑起可持续发展的大厦。难以想象,离开教育的强有力支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会怎样播撒人间。

(三)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离不开教育的支持

一般说来,对可持续发展理论,人们比较容易接受;对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也为人们所普遍认可。但是,人类正确的发展理念却往往在扭曲的实践中被异化。每当人们——包括即使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们在进行活生生的发展实践时,却每每做出不可持续的选择。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反差成了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顽敌”。

为什么人类饮鸠止渴式的发展实践总是大行其道,而人所共知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又总是被束之高阁呢?究其原因,在于人们高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尘世中庸俗即时的功利性追求的激烈冲突,尘世的利益、即时的需求和无边的欲望总是压倒对他人和后人的关怀,极端自私的掠夺性占有和挥霍常常使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代内平等和代际平等落空。究竟是用人类在“生态极限”的悬崖边缘得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去指导实践,还是削足适履,让唯一正确的发展理论去附会庸俗而危险的千年一贯的实践。这一事关人类生死存亡的实践选择已日益突出地摆在已做出正确发展理论选择的全人类面前。

为了使可持续发展理念尽快转化为人们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必须完善由可持续发展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机制。那么,能够促成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到实践顺利转化的中介又是什么呢?既然教育能够诱导人们摒弃不可持续的发展理念,重塑、整合可持续发展理念,那么,它同时也就能够搭建由知到行、由此及彼、由理念到实践的桥梁或中介,使可持续发展由理念的此岸到达实践的彼岸。特别是我们后面将要提到的全程教育可使具有可持续趋向的教育渗透到发展主体的每一个成员、发展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发展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以此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即可持续发展起点)、可持续发展过程和可持续发展结果(即一个可持续发展过程的终点)的统一,实践与理论的合拍。可见,全程教育可使人类的发展理念、发展实践形成共同的目标指向,使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可持续发展实践在高起点上实现有机整合,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合力。

(四)可持续发展向度取决于教育的可持续向度

教育不但能够有力地支持可持续发展,而且,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向度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可持续向度,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发展之源,成了可持续发展第一位的推动力。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育

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呼唤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可持续发展的人,这样,我们便可以从培养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人的角度来探讨教育自身的可持续问题。只有把教育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人,把人类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到与他所负担的新职责相适应的水平。

我们的结论显而易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主体——人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而只有依靠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人;因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向度取决于教育的可持续向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保障。只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也就是说,教育自身首先必须是可持续的,人类社会才会因为有了可靠的支持系统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五)教育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支持系统,而且教育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身就包括教育在内。如果教育本身是畸形的因而是不可持续发展的,那么,我们就不能理直气壮地说人类社会步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如果说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是一辆驶身未来的专列,那么,教育就是这辆专列的火车头;而如果说教育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专列的火车头,那么,教育的可持续性就在客观上成了火车头的动力系统。离开了教育,就等于离开了可持续发展的火车头;而离开了教育的可持续性,则等于缺少了火车头的动力系统。

二、怎样建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

所谓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就是以自身无条件可持续优先发展为前提、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充分实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有机整合并具有鲜明生态趋向的教育系统。欲要建构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必须对事关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按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要求进行重新反思。这样,我们便可以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功能、教育发展、教育属性、教育观念和教育过程等方面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的建构问题。

(一)在教育思想上,确立使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如上所述,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求人类自身必须全面发展,因而,从教育思想上看,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必须能够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作为科学而可行的教育思想,其内涵相当宽泛,这里仅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是培养畸形发展的人,还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这是一个事关教育发展走向的问题。

在考虑关系教育命运从而决定人类可持续发展走向的教育思想时,我们必须从整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寻找教育思想的切入点。可持续发展,与其说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的挑战,倒不如说是为以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的建构提供了契机。实践证明,使受教育者畸形发展的教育思想,显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相悖,非但不支持可持续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恶动力”。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成为以支持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教养全面发展的人,是也必须是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的教育思想的基本点,是也必须是贯穿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的一根红线,离开这个基本点,偏离了这根红线,由错误教育思想导引的错误教育就难以支持可持续发展。

(二)在教育内容上,必须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高度统一,一方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另一方为代价

就大的方面划分,我们可将教育内容划分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大块。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如人类社会前进的两个车轮,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必须使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高度统一。

现代知识体系就像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固然可以将它划分为各种形式,以不同学科进行教学,但不存在价值等级或孰优孰劣之分,对人的整体和谐发展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以往教学中所存在的泾渭分明的界线和迎合社会一时之需的侧重,如轻人文知识重科学知识,轻历史、情感、思想知识重工具实用知识,都会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片面性,局限其视野,禁锢他们对客观世界的全面认识。总之,科学与人文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作用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给可持续发展以强有力支持,因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教育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一方的发展不能以挤占另一方发展空间为代价。

(三)在教育功能上,使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实现有机整合

教育不仅具有工具理性固有的生产力功能即经济功能,而且具有价值理性内涵的人文功能价值。教育的经济功能固然重要,但涵养人文,同样是教育重要的功能价值之所在。平衡、整合教育的各项功能价值,特别是使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实现有机整合,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对教育的新要求。然而,在现实中,教育却常常被物欲驱使的人们功利化。

教育何以常常被功利化呢?1、教育自身内涵的生产力功能是教育常常被功利化的诱因。教育内涵着固有的生产力功能即经济功能。教育可孕育新生产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活性激素。在当今的反贫困战场上,教育的反贫困功能被人们普遍看好。久而久之,教育就异化为人们脱贫的工具。2、工业经济的扩张是教育常常被功利化的“温床”。与现代工业文明一起成长起来的现代教育,同工业文明一样,在给人类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并不断积累了诸如教育价值观上的科学主义与功利主义,教育目的观上的职业主义和技艺主义,教育过程中形式主义和理性主义等弊端。3、五花八门的所谓教育经济学、教育致富学、经济文化学等新学科为教育功利化提

供了理论支持。舒尔茨的教育经济学理论,拉开了“向教育要金钱”的序幕。自此之后,诸如教育经济学、教育致富学和教育消费学之类的促使教育向经济倾斜的所谓新学科令人眼花缭乱,而关于教育的深层次研究中,难寻探讨教育综合价值的教育价值学的立身之地。4、轻人文而重功利的社会大环境的形成为教育披上产业面纱提供了可能的宏观基矗5、人们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为教育功利化提供了现实的微观基矗

为了支持可持续发展,教育必须尽快走出越陷越深的功利化泥潭,摆平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使二者在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下实现统一。

(四)在教育发展上,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确保教育享有无条件的优先发展权

教育固然受经济制约,但教育发展有其固有规律和相对独立性。教育适当超前于经济,为经济社会超前储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是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内在必然逻辑。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如果教育得不到优先发展,发展母体营养不良,那么,人类社会就只能畸形发展。

要确保教育无条件的优先发展权,就必须承认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承认教育事业的相对独立性,是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矗如果一味强调经济的基础性和制约性,不承认教育的相对独立性,那么,就不可能在优先发展教育问题上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五)在教育属性上,必须尽快走出教育产业化陷阱,使教育沿着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的轨道运行

正确的教育角色定位是教育可持续发展并以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支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正是从支持可持续发展等意义上,我们发现了教育的事业属性。1、教育担负的神圣使命决定了教育是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而不是即时庸俗的创收产业。教育肩负的特殊伟大的育人使命,决定了教育不是经济的“应声虫”,不能把教育“改革”为“应市(市场)教育”。综观当今世界,没有哪一个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把教育视为创收的产业,把学校当作赢利的企业,也没有哪一个学校打出招牌要像办产业一样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2、教育能够“生产”出劳动能力,将一般的简单劳动力转化为特殊的复杂劳动力,将经验型的劳动力转化为知识型的劳动力,提升劳动力的素质。就是说,教育具有生产力功能。但我们不能因此把教育混同为一般的生产力。教育在生产力大系统中有非同寻常的地位:教育是生产生产力的生产力。就是说,是元始的生产力,是生产力之母,亦即孕育生产力的母体。当我们说教育也是生产力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也仅仅是在以上意义上说的,而不是在通常的层面上说的。培养人的系统工程,又怎么能够按创办产业的思路去运作呢?教育特殊的生产力功能不仅不是诱使教育“化”为产业的理由,反而是将教育定位为崇高事业的绝好佐证。3、从表面上看,教育既有“投入”,也有“产出”,并有模糊的投入产出比。但是,如果我们作进一步的分析就不难发现,教育的投入产出机制与其他产业截然不同。教育“投入”,既有资金的投入,也有感情的投入;既有知识的投入,也有心灵的投入;既有物质的投入,也有精神的投入。教育“产出”,既有受教育者经济潜能的产出,也有人文涵养的产出;既有受教育者能力的产出,也有其精神的产出。显然,特殊的教育投入不能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作为教育特殊产出的提高了的综合素质也不具有商品性。同时,教育投资收益具有相对滞后性。这种特殊的投入产出机制决定了教育是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而不是即时庸俗的创收产业。如果按产业的思路去办教育,其成本全部由受教育者承担,并推行所谓的教育达尔文主义,而政府作壁上观,让包括贫困地区在内的所有学校听凭市场的选择,优胜劣汰,那么,本来就十分脆弱的教育特殊的投入产出链条就有中断的危险。把神圣崇高的育人事业视为可带来即时效益的产业,就会诱使教育的动机和目的、手段和途径发生畸变,本来神圣的教育就会由此而蒙上粗俗的经济面纱,使教育顿失神圣的光环,人类文明赖以发展的基础就会因此而受到挑战。教育之所以被视为崇高圣洁的事业,除了她用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净化人的心灵、塑造人的素质外,还在于她摈弃等价交换的原则,以多付出少获取来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怀疑,教育昨天已经是、今天仍然是(或应该是)、将来永远是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而不是(或不应该是)即时庸俗的功利性产业。教育的事业属性不会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有人为了一时一地之需硬要将原本不是产业的教育当作产业去办,强行将无法产业化的教育产业化,使教育沦落为经济的附庸,那么,势必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我们已经陷入的把基础教育异化为实用教育、使普通高等教育堕落为谋职教育的误区,直接导源于将教育视为产业并试图将教育产业化的错误而危险的理念。产业化的教育,向受教育者灌输的是急功近利的实用处世哲学,而具有这样一种处世哲学的人,必然同时是不支持可持续发展的人。只有把教育定位为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人。

(六)在教育观念上,必须淡化人类中心意识和由此滋生的征服意识,塑造具有鲜明生态取向的生态教育观(或绿色教育观)

教育,就其本质来说,始终是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为基础的;就其背景来说,生态危机是其面临的大背景。教育对人类自身自然的改造及影响,是以人类对身外自然的改造活动为前提和基础的,离开人类对身外自然的改造活动,就没有人类对自身自然的改造活动,亦即没有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生态危机构成现代教育的基本背景。教育,已经历史地与生态危机联系在一起。

在全球生态危机的严峻形势下,现代教育必须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如果说生态文明条件下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整个社会将走向生态化,也就是说人类将把生态学原则及其精神贯彻到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那么,教育也必须融入生态化趋势中,进行生态化再造。道理很简

单,教育的发展是与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内在一致的和历史统一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态化发展,不仅为教育的生态化发展提供了现实的社会条件及其背景,而且对教育的生态化发展提出了现实的社会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必然要适应未来社会生态化发展的需要,致力于自身的生态化改造,并通过自身的生态化为整个社会的生态化发展服务。也就是说,现代教育将呈现出生态化的发展趋势,教育的生态化时代即将来临。所谓现代教育的生态化趋势,是说伴随着生态成长起来的现代教育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开始新的历史性转折,即逐步强化自身的生态化色彩,直至最终构建起和生态文明相匹配的新型教育体系。可以预见,未来教育必须按照生态学观点及其精神从理论、观念、价值、政策、目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重构,从而承担起培养具有生态知识、生态精神、生态智慧和生态品德的文明新人。可见,教育将按照生态学观点及其精神,致力于解决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时代性矛盾,从而推动生态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教育的生态化,不仅仅是人们在劣化的生态环境面前对教育的一种主观愿望,而是当前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态化进程中对教育的客观要求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人类迫于生态危机的压力倡导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之时,教育就应当随着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历史转型进行自身的改革,即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改革教育观念、目标、内容和方法等。

(七)在教育过程上,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必须贯穿于受教育者生命的始终,树立全程教育观

所谓全程教育,就是使教育贯穿于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成长过程和每一个受教育者成长过程的始终。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全面发展,而人类的全面、持续发展呼唤全程教育,任何一个环节的教育弱化或失灵,都会诱致人类的畸形和不连续发展从而有可能导致整个可持续发展链条的中断。

人类已经(或即将)进入知识价值时代,而知识价值时代的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新知识大量增长使知识系统经常处于爆炸过程中,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等方面变化更是日新月异。据专家统计,现代社会劳动者知识的半衰期已缩短至5-7年。这就要求人们既要不断地学习已经编码化的信息,又要具有充分利用这种信息的能力。这同时给人们提出了不断学习的任务。为了适应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趋势,劳动者终身学习成为必然趋势。学习成了知识价值时代人类最重要也是最有价值的劳动,成为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价值社会是建立在劳动者知识化和学习终身化基础上的社会。因此,“一次教育”的概念已经过时,应该大力提倡全程教育,否则即使一时光彩照人,最终难免会“江郎才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已扩展到一个人的整个一生。认为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要实现这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全程教育,使教育成为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存在。

可持续发展大业,人类是基础;人类成长大业,全面发展是方向;全面发展大业,教育是根本;教育大业,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前提。21世纪的国际竞争实质是发展模式的竞争,而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离不开教育的强有力支持。作为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的教育将成为可持续发展条件下人类文明的“定海神针”。教育应该也必须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下“为人类的全面发展服务、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理念。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冯天瑜.“可持续发展”的哲理之源[J].武汉大学学报,1998,(3).

[3]王善迈.关于教育产业化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1).

[4]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

上一篇: 电容式传感器 下一篇: 诉讼保险制度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