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科技杂志社
分享到:

甘肃农业科技杂志

《甘肃农业科技》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63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试验研究、专题论述、新品种新技术等。
  • 主管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 主办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 国际刊号:1001-1463
  • 国内刊号:62-1050/S
  • 出版地方:甘肃
  • 邮发代号:54-8
  • 创刊时间:1963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
  • 综合影响因子:0.269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甘肃农业科技杂志试验研究

甘肃瓢甲科昆虫资源名录

摘要:记述了甘肃省鞘翅目瓢甲科昆虫32属76种,其中甘肃新记录5种。
1-5

水稻控释肥一次性施肥技术对比试验初报

摘要:以水稻控释肥为载体,在江苏省太仓市开展水稻一次性施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一次性施肥技术具有明显的节本增效作用,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明显,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5-6

溶剂法提取辣椒红色素工艺研究

摘要:研究了溶剂法(异丙醇和乙醇)提取辣椒红色素的的工艺,结果表明,异丙醇对辣椒红色素吸光度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其提取辣椒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 h/次,料液比1∶15,提取温度40℃,提取次数3次;95%乙醇对辣椒红色素吸光度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次数,其提取辣椒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 h/次,料液比1∶2,提取温度70℃,提取次数1次。
7-11

党参新品种渭党3号选育报告

摘要:党参新品种渭党3号是利用不同能区的100 ue V/u 14N重离子束,在剂量率1×1016N+/cm2下对党参品种渭党1号进行辐照处理,按辐照诱变育种程序选育而成。该品种在区域试验中平均鲜根产量6 090.0 kg/hm2,较对照品种渭党1号增产14.7%;特等和一等品出成率平均44.5%,总灰分3.9%,浸出物64.7%。质量显著优于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耐寒性较强,较抗根腐病,平均田间发病率8.56%,病情指数3.61%,较对照品种渭党1号分别降低4.27和1.34百分点。适宜在海拔1 900~2 400 m,年降水量450~550 mm的半干旱及高寒阴湿区种植。
11-13

连续自交对甘蓝型油菜叶片POD和EST同工酶的影响

摘要:采用不连续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连续自交四代和开放授粉的4个甘蓝型油菜品系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进行酶谱分析。结果表明,4个品系开放授粉POD同工酶活性强于各自交世代;EST同工酶酶带除品系03武240-1开放授粉的酶活性较其自交世代弱外,其余3个均强于自交世代,说明连续自交会使甘蓝型油菜后代的生活力减弱,但品系间有差异。
14-17

不同层积处理对3种木兰属植物种子在不同基质中发芽的影响

摘要:对厚朴、白玉兰、紫玉兰的种子进行沙藏和冷藏处理,在3种基质中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厚朴、白玉兰、紫玉兰经冷藏处理的种子发芽慢,持续时间长,发芽率低,而沙藏处理的种子发芽快,持续时间短,发芽率较高。其中以厚朴经沙藏处理的种子在田园土+泥炭(1∶1)的基质中发芽最快,为17 d;发芽持续天数最短,为42 d;发芽率最高,为72.0%。
17-19

2013年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白银点总结

摘要:2013年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白银试验点的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有8个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其中7个品种(系)增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以8010-24折合平均产量最高,为2 388.89 kg/hm2,较对照增产16.53%;其次是3213,折合平均产量2 372.22 kg/hm2,较对照增产15.72%;承9835居第3位,折合平均产量2 344.44 kg/hm2,较对照增产14.36%;张98-7折合平均产量2 344.44 kg/hm2,较对照增产14.36%;汾豆93号折合平均产量2 322.22 kg/hm2,较对照增产13.28%;国安3号折合平均产量2 266.67 kg/hm2,较对照增产10.57%;陇黄2号折合平均产量2 222.22 kg/hm2,较对照增产8.40%。以上7个品种(系)抗倒伏、抗病、综合性状优良。
20-22

采收期对黄冠梨褐心病发生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摘要:以黄冠梨果实为试材,通过对常温贮藏条件下黄冠梨果实果心褐变发病率与褐心指数的统计分析,研究不同采收期对黄冠梨褐心病的控制效果以及对黄冠梨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期确定黄冠梨的最佳采收期。结果表明,黄冠梨褐心病的发生与果实成熟度密切相关,早采果实硬度显著高于晚采果实,且在贮藏过程中仍能完成后熟作用,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升高,能够达到晚采果实的含量水平,晚采果实硬度下降快且褐心率高。黄景泰地区冠梨适宜采收期为8月15-30日。
23-25

2014年国家甘蓝型春油菜早熟组区试甘南点总结

摘要:2014年国家甘蓝型春油菜早熟组区域试验甘南试点结果表明,在参试的9个材料中,春油菜杂交种CYZQ-6折合平均产量最高,为4 830 kg/hm2,较平均产量3 990 kg/hm2高21.1%;。9个春油菜早熟杂交种折合平均产量均比当地大面积种植的白菜型油菜增产。综合性状表现好,产量高,适宜在甘南海拔2 650~2 780m地区种植。
26-28

黑谷子新品种丹谷2号选育报告

摘要:黑谷子新品种丹谷2号为野生谷子变异植株中经株系选择选育而成。在甘肃省进行的多点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4 446.53 kg/hm2,较对照品种定西黑谷子增产10.17%。生育期140 d,株高110~130 cm,穗长15~30 cm,千粒重3.3 g。籽粒含粗蛋白87.6 g/kg、胡萝卜素4.7 mg/kg、花青素19.1 mg/kg、钙236.76 mg/kg、铁132.38 mg/kg、锌30.6 mg/kg、硒3.26 mg/kg。适宜甘肃省灌区无霜期140 d以上的区域种植。
28-30

两种常用除草剂对芒果园杂草的防效及安全性

摘要:在广西百色市田东县桂七芒果基地进行了30%草甘膦水剂和20%百草枯水剂2种常用除草剂对芒果园杂草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30%草甘膦水剂和20%百草枯水剂各用量处理对芒果园中杂草有较好的防效,30%草甘膦水剂用量为6 000~9 000 g/hm2的处理,药后30 d对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到了95%以上。20%百草枯水剂各处理在药后3 d时,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均达90%以上,药后7 d时除处理D对禾本科杂草的鲜重防效为93.91%外,其余处理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到了95%以上。30%草甘膦水剂在用量6 000 g/hm2以下对芒果树安全,20%百草枯水剂用量在4 500 g/hm2以下对芒果树安全。
30-33

当归温室育苗及大田移栽技术研究

摘要:在温室中采用不同育苗基质、苗龄、覆膜方式研究对当归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配方为60%田园土、20%腐熟厩肥、20%炉渣混合基质中,育出的当归苗株高、叶面积、根长、根粗优于其他基质;温室苗大田移栽后,田间早期抽薹率为0。以温室育苗苗龄100 d时移栽最好,干当归产量达到1 387.88 kg/hm2。覆膜栽培比露地栽培具有明显的高产优势,当归在覆膜栽培方式下比露地栽培生长势好、产量高,干当归产量达1 973.20 kg/hm2。
33-35

3种药剂对保护地黄瓜霜霉病的田间防效初报

摘要: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药剂品种、施用剂量、防治时期、施药次数对保护地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对黄瓜霜霉病都有防效,其中60%烯酰吗啉·锰锌水分散粒剂900 g/hm2在根瓜采收后7 d开始防治,连续防治3次的防效最高,为96.47%;其次是60%烯酰吗啉·锰锌水分散粒剂450 g/hm2在根瓜采收后当天防治1次平均防效为96.11%。60%烯酰吗啉·锰锌水分散粒剂450 g/hm2在根瓜采收后当天防治1次的平均保产效果最好,折合产量最高,为66 072.0 kg/hm2,较对照增产29.00%,且综合性状最好,株高225 cm,株幅56 cm,平均单瓜数7.2个,平均单瓜重131.03 g。通过正交直观分析筛选,防效的较优组合为60%烯酰吗啉·锰锌水分散粒剂600 g/hm2,在根瓜采收后第7 d开始防治,连续防治3次,产量较优的组合为60%烯酰吗啉·锰锌水分散粒剂600 g/hm2,在根瓜采收后当天防治1次。
36-39

白银市沿黄灌区胡麻适宜种植密度试验

摘要:在白银市沿黄灌区水浇地进行了胡麻适宜种植密度研究。结果表明,播种量为450万粒/hm2时,胡麻折合产量最高,为3 221.15 kg/hm2;播种量为525万粒/hm2时,折合产量次之,为2 807.69 kg/hm2。在白银市沿黄灌区现阶段生产水平下,胡麻播种量以375万~525万粒/hm2为宜。
39-41

武都区不同土壤类型微量元素分布研究

摘要:对武都区耕层土壤进行取样,测试分析150个土样的铁、锰、铜、锌、硼、硫和硅共7项指标。对测试结果根据采样经纬度对应到土壤图,再采用径向基函数插值法进行空间插值,获取27个土种各微量元素平均值和全区各微量元素平均值。有效铁石渣土含量最高,浅红土最低;有效锰亚高山灌丛草甸土含量最高,粗骨质碳酸盐褐土含量最低;有效铜含量耕种砂质黄棕壤最高,羊血土最低;有效锌绵黄土含量最高,浅红土最低;有效硼含量山地耕种草甸土最高,石渣土最低;有效硫含量砂砾质碳酸盐褐土最高,浅红土最低;有效硅含量亚高山灌丛草甸土最高,麻黄土最低为。武都区土壤微量元素含量普遍低,且空间分布不均。
41-45
甘肃农业科技杂志旱地农业

7个旱地春小麦新品系品比试验

摘要:在会宁半干旱区进行了春小麦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7个春小麦新品系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04013-1-3-5、06081-15-1、05151-2-6-2折合产量分别为3 284.71、3 067.25、2 889.86 kg/hm2,分别较对照定西35号增产26.99%、18.58%、11.73%,且综合性状好,抗寒性、抗旱性强,千粒重高,在田间自然条件下表现对条锈病高抗或免疫。06081-15-1、05151-2-6-2两品系在两年品比试验中均表现优良,建议推荐参加甘肃省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品系04013-1-3-5等下年继续进行品比试验。
45-48

高分子聚合物对沙化地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摘要:采用高分子聚合物配施氮、磷、钾肥,研究沙地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试验分2个主处理(用高分子聚合物胶体处理沙层,以无胶处理为对照),5个养分副处理(OPT、OPT+1/2N、OPT-1/2N、OPT-N、CK)。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播种前在沙地中施入高分子聚合物,可以有效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提高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49-52

吨田宝喷施剂量与喷施时期对旱地冬小麦的影响

摘要:在冬小麦全生育期降水偏少的情况下,研究了"吨田宝"喷施剂量与喷施时期对冬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吨田宝能显著改善冬小麦的主要性状,拔节期用吨田宝450 m L/hm2对水450 kg喷施、灌浆期用吨田宝750 m L/hm2对水450 kg喷施时冬小麦折合产量最高,达5 613.64 kg/hm2,较喷清水对照增产801.14 kg/hm2,增产率16.65%。
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