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材料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功能材料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Functional Materials

  • 50-1099/TH 国内刊号
  • 1001-9731 国际刊号
  • 0.6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功能材料是重庆材料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0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重庆材料研究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功能材料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热点·关注、综述·进展、研究·开发、工艺·技术

功能材料 2017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功能材料杂志热点.关注
掺杂元素对LLZO的制备及与金属锂界面性能的影响12001-12004

摘要:针对固态电解质的界面性能的研究和改进,制备了掺杂不同元素(Ta、Nb、Sb和Te)的含锂石榴石LLZO,对比了它们的传导率和界面电阻,探究了不同温度下的LLZO的离子传导性能及界面性能.发现当掺杂了Ta元素的情况下保持原有的传导率,传导率为5×10-4S/cm,并且能够获得最好界面性能,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对Li的界面电阻在不断下降,是具有应用前景的固态电解质.

水热合成时间对纳米MnO2超电容性能的影响12005-12010

摘要:以KMnO4和MnSO4·H2O为原料,利用水热合成纳米MnO2。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测试(BET)、循环伏安(CV)、恒流充放电以及交流阻抗(EIS)等方法研究水热合成时间对产物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合成为棒状纳米级αMnO2,随着水热合成时间增加,结晶度增加;水热合成纳米αMnO2在1mol/LNa2SO4水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电容性能,其中水热合成24h制备棒状纳米MnO2具有较高比电容,其真实电容量达到189F/g;交流阻抗测试表明水热合成24h制备的纳米MnO2样品法拉第电荷传递能力和离子在电解液与活性材料界面的扩散能力得到提高,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基于专利分析的超磁致伸缩材料发展现状及创新趋势研究12011-12016

摘要:对全球超磁致伸缩材料工程应用领域的专利文献进行检索收集、数据提取,从整体概览、技术IPC、专利地图等方面做了全面分析。通过关键词检索收集超磁致伸缩材料工程应用领域的专利文献资料,对检索结果完成检全率、检重率验证,得到完整的专利文献资料;经过对专利文献的信息提取和数据处理,从整体概览、技术IPC分布、专利地图、专利关键词、专利价值等维度进行全面分析,得到全球超磁致伸缩材料工程应用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进展,对技术发展进行趋势预测。研究对中国超磁致伸缩材料工程应用领域技术创新及专利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高倍率钛酸锂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12017-12022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锂离子电池用Li4Ti5O12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同时针对Li4Ti5O12电导率低的问题,提高其电导率的研究进展,着重阐述材料的尺寸形貌重设计、阴阳离子掺杂以及复合改性、引入导电碳、金属元素等高电导率材料掺杂等方法对钛酸锂进行改性,探究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和今后的研究方向,并对Li4Ti5O12负极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5Co0.2Mn0.3O2研究进展12023-12029

摘要:三元正极材料LiNi0.5Co0.2Mn0.3O2具有能量密度大、比容量高、成本低等优点,已基本实现产业化。但该材料的容量保持率低和热稳定性能差阻碍了其全面快速的发展。综述了制备工艺的优化、掺杂和包覆等改性方法对三元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重点介绍了热电化学和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和应用。

功能材料杂志综述.进展
碳纳米管功能化修饰及其应用性能研究综述12030-12035

摘要:碳纳米管(CNT)以其在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特殊性,已成为当代最具研究价值的材料之一。着重分析CNT几种典型功能化修饰工艺特点以及相应CNT基复合材料应用性能现状,并阐述了未来CNT研究中可能存在的主要方向。

新型磷酸盐特种胶凝材料的研究进展12036-12040

摘要:重点针对磷酸盐胶凝材料的研究现状、特性、应用领域进行了综述,指出了该类材料的优势和应用前景,并对该材料在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石墨烯基吸波复合材料的研究新进展12041-12049

摘要:传统吸波材料因密度大、吸收强度弱以及吸收频带窄问题限制其应用发展。石墨烯作为碳家族的同素异形体,其零带隙结构使之具备优异的电性能。因此作为介电损耗型吸波机制的石墨烯与磁损耗型材料进行复合,通过两者的协同作用实现吸波体吸波性能的提升,进而满足当前吸波材料“轻、薄、宽、强”的性能要求。介绍了石墨烯基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吸波机理和吸波性能,并对未来石墨烯基吸波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的研究进展12050-12059

摘要: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quantum dot sensitized solar cells,QDSSCs)因其制备成本低、工艺简单及量子点(QDs)本身的优异性能(如尺寸效应和多激子效应)和高的理论转化率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对电极是QDSSCs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电池性能重要因素之一。综述了对电极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对电极材料的分类、制备方法及优缺点,并就对电极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功能材料杂志研究.开发
CH3NH3PbIxCl3-x钙钛矿复合石墨烯光电探测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12060-12063

摘要:石墨烯是一种新型二维薄膜材料,因其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应用价值被广泛关注。但是由于石墨烯较低的光吸收率使得其制备的光电探测器性能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将石墨烯与CH3NH3PbIxCl3-x钙钛矿复合,既可以弥补石墨烯光吸收率低的缺陷,同时又可以充分利用石墨烯电导率高的优点,采纳钙钛矿材料宽吸收波段的优点,制备出一种性能优化的光电探测器,获得的探测器光响应率达到0.66A/W,比单层石墨烯光电探测器提高至3倍以上。

环氧树脂/氮化硼/石墨烯纳米片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12064-12068

摘要:采用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OTAB)改性的氮化硼(BN)微粒和石墨烯纳米片(GNP)为导热填料,制备了系列环氧树脂(EP)/改性BN(BNOTAB)/GNP导热绝缘复合材料,研究了填料的种类和含量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电绝缘性能及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OTAB改性后的BN微粒能比较均匀分散于环氧树脂体系中;当m(BNOTAB)/m(GNP)=6∶4时(填料总含量为10%),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达到0.48W/(m·K),较纯环氧树脂材料提高了108.7%,而该复合材料仍保持优异的绝缘性能;TGA与DSC结果显示,BNOTAB/GNP填充微粒的加入可以提高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Zn/Ni复合MOF的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12069-12073

摘要:以过渡金属元素Zn、Ni为金属中心,通过溶剂热法制备出具有发光性能的双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Zn/Ni@MOF),并分析其生长机理。结果表明,Zn/Ni@MOF与MOF5的晶体结构类似,但其微观形貌呈多孔花状结构,且具有微孔介孔复合的孔隙结构。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及荧光光谱测试对试样的光吸收性能和光致发光性能进行表征及分析,表明该材料在425nm波长处具有较好的发光性能,作为复合型功能材料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沉淀剂对花球状Au/CeO2催化剂催化氧化CO活性的影响12074-12079

摘要: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花状CeO2载体,并选择了3种沉淀剂NH4OH、Na2CO3和NaOH,通过沉积沉淀法分别制备Au/CeO2催化剂。以CO氧化为探针反应,研究不同沉淀剂对催化剂催化CO氧化性能的影响,通过ICP-AES、XRD、TEM、XPS、H2T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探讨了不同沉淀剂对Au/CeO2催化CO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aOH为沉淀剂制备催化剂室温活性最低,以NH4OH和Na2CO3为沉淀剂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CO氧化催化活性,室温转化率高于95%,但后者的室温催化活性相对更高。不同沉淀剂制备的催化剂活性与其实际金的负载量、金颗粒尺寸和载体还原的难易程度密切相关。

汽车轴承用GCr15钢表面制备Ni-TiN纳米镀层研究12080-12083

摘要:采用超声波辅助电沉积方法在GCr15钢表面制备了Ni-TiN纳米镀层,并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显微电子天平、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对Ni-TiN纳米镀层的磨损量、表面形貌及物相组成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超声波功率为150W时,镀层磨损量达到最小值1.1mg。Ni-TiN纳米镀层的平均显微硬度为648.5Hv,其平均摩擦因数约为0.45。Ni-TiN纳米镀层主要存在Ni、Ti、N等元素,且Ni元素衍射角分别位于44.8,52.2和76.8°处,TiN粒子的衍射角位于36.7,42.6和61.8°。

一种小粒径壳聚糖纳米粒作为基因载体的研究12084-12093

摘要:系统比较了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与TPP离子交联制备的纳米粒,用于基因转运载体,评价其对质粒和siRNA的转运效果。通过粒度仪测定壳聚糖纳米粒(CSNPs)的粒径、多分散系数以及Zeta电位;透射电镜观察CSNPs的形态;MTT法测定其细胞毒性;通过CSNPs在小鼠肌肉内的组织切片观察其生物相容性。CSNPs分别包载质粒和siRNA,凝胶电泳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包载能力,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或流式细胞术分析其对肿瘤细胞的转染效果;溶血实验和血凝实验分析其血液相容性。结果表明,1mg/mL的CS(160kDa)和TPP(质量比为10∶1)制备的CSNPs粒径约100nm,且分布均一、稳定,透射电镜下为形态规则的类球型粒子;其细胞毒性均在0~1级,符合生物医用材料毒性标准;组织切片没有发现明显的炎症反应,生物相容性良好;CSNPs对质粒和siRNA的包载率较高,并能成功将其转运至细胞内,但小粒径的纳米粒转染质粒后荧光较弱,而携带siRNA的CSNPs转染后荧光较强,且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其与商品化转染试剂相比转染率较高;溶血及血凝实验也发现材料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所以,制备的小粒径CSNPs更适合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siRNA转运载体,后续可以加以修饰应用于肿瘤的基因靶向治疗中。

可溶性苯胺三聚体的制备及其防腐性研究12094-12099

La0.6Sr0.4Co1-xFexO3钙钛矿的制备和催化性能研究12100-12103

摘要:以La、Sr、Co和Fe的硝酸盐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La0.6Sr0.4Co1-xFexO3钙钛矿(简称LSCF),并用LSCF对汽车尾气碳烟颗粒(Soot)催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钙钛矿呈多孔结构,颗粒为球形,分布均匀;随Fe取代Co的量增加,钙钛矿生成量增加、主晶面的间距增加,Fe取代量为0.4~0.8时,有利于钙钛矿的形成;加入钙钛矿催化剂后,Soot燃烧最大速率温度和完全燃烧温度大幅降低,有效提高了对Soot催化效果。

半纤维素-氨基葡萄糖-锌(Ⅱ)复合物的抗菌及抗氧化性能研究12104-12109

摘要:抗菌抗氧化材料近年来成为食品功能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环境工程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利用美拉德反应制备了半纤维素 氨基葡萄糖 锌(Ⅱ)复合物(HGZC),通过紫外吸收、褐变强度、荧光变化、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等方法研究了反应动力学及产物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HGZC具有无定形结构,并形成了席夫碱的Zn(Ⅱ)配合物。紫外吸收表明Zn(Ⅱ)能抑制半纤维素与氨基葡萄糖之间的美拉德反应。HGZC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最大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5.6%。同时,HGZC具有良好的抗菌功能。聚合物基体和锌之间的协同效应增强了HGZC的抗菌和抗氧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