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材料杂志社
分享到:
《功能材料》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开发、工艺·技术、热点·关注、综述·进展等。
  • 主管单位:重庆材料研究院
  • 主办单位:重庆材料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1-9731
  • 国内刊号:50-1099/TH
  • 出版地方:重庆
  • 邮发代号:78-6
  • 创刊时间:197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61
  • 综合影响因子:0.533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功能材料 2015年第2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功能材料杂志综述·进展

耐洗刷性建筑乳胶涂料的研究进展及其耐磨机理

摘要:主要介绍了建筑内墙用耐洗刷性乳胶涂料的研究进展及其耐磨机理.首先,从摩擦学的角度分析了涂膜洗刷过程中的磨损机理.其次,介绍了与耐洗刷性相关的性能,主要包括涂膜致密性、附着力、粘弹性、硬度和耐磨性等,由此得到耐洗刷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乳胶涂料所用乳液种类、玻璃化温度、粒径的性质的影响,颜填料的种类及耐磨机理、添加量、形状及大小、表面性质等性质的影响,助剂的性质的影响以及成膜干燥工艺的影响等.然后,介绍了耐洗刷性内墙乳胶涂料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有机无机杂化型涂料、无机填料表面改性、核壳结构乳液的合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和特殊单体改性等.最后,对未来提高内墙乳胶涂料耐洗刷性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23001-23006

超声喷雾热解制备涂层导体研究进展

摘要:超声喷雾热解法(USP)是近些年来新兴的一种制备涂层导体的方法,使用该方法制备涂层导体薄膜具有沉积速度快、廉价以及非真空等优点. 对USP法的基本过程进行了阐述,综合评述了近年来采用该方法制备涂层导体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加以展望.
23007-23011

有机添加剂在镁合金阳极氧化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镁合金阳极氧化及微弧氧化电解液中少量的有机添加剂对氧化膜的质量及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述了近年来在镁合金阳极氧化及微弧氧化中有机添加剂的最新研究现状及研究进展,介绍了有机添加剂在镁合金阳极氧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现状,指出绿色环保、成本低廉的有机添加剂是镁合金阳极氧化添加剂选择的主要方向,对有机添加剂在镁合金阳极氧化中的作用机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23012-23015
功能材料杂志研究·开发

基板材质对TeO2纳米线微观结构的影响

摘要:以金属碲粉为原料,在450℃温度下采用热蒸发法制备TeO2 纳米线,考察了不同基板材质对TeO2纳米线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镀金玻璃(glass)基板和Si基板上均可以获得结晶好、长径比高、产量大的TeO2 纳米线,在未镀金和镀金Al2O3基板上可以获得TeO2纳米线,但产物的长径比和形貌相对较差,而在未镀金glass基板和Si基板上获得的则是TeO2微米级颗粒.TeO2纳米线通过气G固生长机制生长,Au颗粒只是起到加速TeO2纳米线生长的作用.
23016-23020

锂离子导电微晶玻璃晶相与残余玻璃相定量分析

摘要:以Li2O-Al2O3-GeO2-P2O5 锂离子导电微晶玻璃为研究对象,通过XRD、SEM-EDS、ICP和Ri-etveld结构精修等测试分析方法,对微晶玻璃样品的微观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对不同晶化制度条件下制得的微晶玻璃样品物相组成、各晶相含量和残余玻璃相内部各种氧化物的摩尔比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经600-950℃晶化处理的微晶玻璃主晶相均为LiGe2(PO4)3 ,杂质相为GeO2和AlPO4,各晶相含量和残余玻璃相成分可以精确定量化,这种定量分析方法准确可行,在微晶玻璃的定量分析中具有重要推广作用.
23021-23024

InAs沉积量对InAs/GaAs量子点表面形貌的影响

摘要:基于分子束外延(MBE)技术,以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仪(RHEED)作为实时监测工具,在经过Ga液滴刻蚀而具有纳米洞的GaAs衬底上沉积不同厚度的InAs材料形成量子点,并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研究了量子点的形成及分布与InAs沉积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GaAs衬底平坦区,InAs按照SK模式生长,在纳米洞位置,洞内及其周围的台阶会约束量子点的生长成核,而随着InAs沉积量的增加,这种约束会逐渐减小.特别是当InAs沉积量为2ML时,在纳米洞周围会形成尺寸均匀、分布有序且呈环状的量子点结构.
23025-23030

基于透反射光谱确定Te/TeO2-SiO2复合薄膜的光学常数

摘要:基于电化学诱导sol-gel方法制备Te/TeO2-SiO2复合薄膜的紫外-近红外投射光谱实验,采用透反射光谱测量法推导出Te/TeO2-SiO2复合薄膜在200-1100nm 波长范围内的光学常数,包括光学透过率、反射率、线性吸收系数、消光系数、线性折射率及禁带宽度. 研究发现,复合薄膜具有高折射率(1.93-2.03),测试波长为1064nm,低吸收和禁带宽度宽(3.07-3.40eV)等光学特性,同时薄膜的光学常数对制备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制备电压表现出强烈的依赖性,制备电压越大薄膜的光学透过率降低,薄膜厚度增大,线性折射率增大.
23031-23035

防冻剂对混凝土引气剂气泡稳定性能影响研究

摘要:为探究防冻剂对混凝土引气剂气泡稳定性能的影响,考虑4种防冻剂及不同掺量等敏感性因素进行水泥稀浆摇泡实验,分析其对引气剂起泡与稳泡能力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建立摇泡实验的气泡体积衰减指数模型,其参数能表征不同引气剂起泡与稳泡能力;硝酸钙对皂苷类引气剂稳泡能力有正作用,防冻剂对其起泡能力均有负作用;乙二醇对苯磺酸盐类引气剂起泡能力有正作用,对其稳泡能力有正作用,表现为亚硝酸钙〉硝酸钙〉乙二醇;4种防冻剂对掺皂苷类引气剂的新拌混凝土含气量均有负影响,其显著性为乙二醇最强,亚硝酸钙最弱,钙盐类防冻剂对掺苯磺酸盐类引气剂均有负作用,乙二醇对其有正作用.
23036-23041

膨润土对泡沫膏体充填材料孔结构及强度的影响

摘要:通过添加膨润土成功制备了孔径分布均匀的泡沫膏体充填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分析了膨润土掺加前后泡沫膏体充填材料的水化产物及孔隙结构,研究了膨润土掺量对泡沫膏体充填材料28d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膨润土的掺加提高了气泡稳定性,有利于泡沫的引入,易于制备较低干密度的泡沫膏体充填材料,但膨润土对泡沫膏体充填材料水化产物的生成有-定抑制作用;在水料比为0.7-0.8时,掺加2.0%-4.0%(质量分数)膨润土可使微细孔含量明显增多,气孔孔径分布集中,比较均匀的孔隙结构改善了泡沫膏体充填材料的强度,28d抗压强度可达0.50-0.73MPa,满足煤矿充填使用要求.
23042-23046

表面修饰碳纳米管对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

摘要:玻璃纤维因良好的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增强复合材料,而玻璃纤维与树脂基体的界面是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验中将碳纳米管(CNTs)改性后均匀地分散到浸润剂中,利用玻璃纤维在线成型工艺直接涂覆到玻璃纤维表面并制备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显微形貌分析,结果表明CNTs能较好地分散于浸润剂和玻璃纤维表面,发现0.5%(质量分数)CNTs可以显著提高玻璃纤维的拉伸强度,并能显著改善纤维和基体的结合强度,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
23047-23050

纳米蒙脱土、水滑石对阻燃型长玻纤增强聚丙烯阻燃性能及其降解动力学的影响

摘要:研究了OMMT 和LDH 对LGFPP/IFR阻燃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及其降解动力学的影响.借助热重分析、燃烧测定、扫描电镜及其锥形量热仪等表征手段,研究不同配比下,协效阻燃剂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协效阻燃剂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热解反应活化程度.TG 测试表明,热解起始温度和热解最大速率温度提前,体系释放的热量使复配的协效阻燃剂分解促使体系成炭,形成较为致密的炭层屏障.FGC方法所求出的不同复配比下,复合材料体系的反应平均活化能印证这一结果,表明协效阻燃剂的加入影响体系的降解反应的活跃程度以及阻燃性能.
23051-23055

一种超宽带、轻质、宽入射角超材料吸波体的拓扑优化设计

摘要:基于电阻型频率选择表面,通过遗传算法进行拓扑优化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具有超宽带、轻质、宽入射角和极化不敏感特性的超材料吸波体,该吸波体的吸收率在90%以上的带宽为3.4-23.2GHz,相对带宽高达149%,并且针对TE极化,当入射角增加至55°时,吸收率均仍保持在80%以上;对于TM 极化,该吸波体保持90%以上吸收率到70°.由于采用聚氨酯泡沫作为基体,该吸波体面密度仅为0.35/cm^3.设计的超材料吸波体具有易于实现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该拓扑设计的方法还可应用到左手材料、频率选择表面的超材料设计中.
23056-23060

活泼金属薄膜法对稀土金属铽中氧含量的影响

摘要:通过磁控溅射法在基体金属表面溅射活泼金属层作为吸气剂,在高真空加热条件下,促进间隙杂质氧的脱除.选用活泼金属钇为脱氧剂,可以有效地去除金属铽中固溶的大部分氧元素,氧含量由4.9×10一4降至6.24×10一5.薄膜法是一种特殊的样品制备方法,在脱氧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在加热过程中,钇与间隙杂质发生热力学作用,是脱氧的关键.
23061-23063

灭活酿酒酵母菌对U(Ⅵ)的吸附行为及减量化研究

摘要: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灭活酿酒酵母菌对水溶液中U(Ⅵ)的吸附特性,考察了pH 值、吸附剂投加量、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对吸附的影响,用FT-IR 和SEM 表征了灭活酿酒酵母菌吸附U(Ⅵ)前后的形态及结构变化,探讨了灭活酿酒酵母菌对U(Ⅵ)的吸附机理、减量化和U(Ⅵ)富集效果.结果表明,灭活酿酒酵母菌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的U(Ⅵ),最大去除率和吸附容量分别为96.8%和45.44mg/g.灭活酿酒酵母菌对U(Ⅵ)的吸附平衡时间为60min,吸附剂投加量增大,温度升高,溶液pH 值=3.0时有利于U(Ⅵ)的去除;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及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经5-6次循环吸附可将100 mg/L的U(Ⅵ)溶液浓度降至0.040mg/L以下,达到国家含铀废水排放标准.灭活酿酒酵母菌对U(Ⅵ)的吸附机理:U(Ⅵ)首先通过静电引力作用快速吸附到细胞表面,随后细胞表面的羟基、氨基、羧基和羰基等负电荷基团与铀酰离子发生络合或配位反应并伴随细胞上无机元素的离子交换作用.利用灭活酿酒酵母菌处理放射性废水可以使放射性废液的减重效果高达上千倍,有利于后续固化等后处理环节.
23064-23070

注射成型粘结钕铁硼磁体制造工艺研究

摘要:磁体的注射成型是一种高效生产的近净成型技术.详细说明了注射成型粘结钕铁硼磁体用复合粉和磁体的制造工艺及性能测试方法.研究了粘结剂、添加剂的含量以及磁粉装载量对注射成型磁体的加工性能、磁性能及力学性能等的影响规律.并从微观上揭示了其机理.用MQPGB快淬钕铁硼磁粉和尼龙12粘结剂制备出了磁性能Br 为0.539T,Hcb为345.37 kA/m,Hci 为681.02 kA/m,(BH )max 为47.37kJ/m^3的注射成型钕铁硼磁体.
23071-23074

N,Cr共掺锐钛矿TiO2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摘要:采用第一性原理的平面波赝势方法研究了N、Cr单一掺杂及共掺杂锐钛矿TiO2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N 单一掺杂体系中N2p 杂质轨道交叠在费米能级上;Cr单一掺杂体系中杂质能级主要由O2p和Cr3d轨道杂化贡献;N、Cr共掺杂致使导带及价带相对费米能级明显下降,同时在原禁带基础上形成了新的杂质能级、禁带宽度减小,锐钛矿TiO2的光吸收带红移,其吸收系数增大、能量损失缩小,有效增强了锐钛矿TiO2的光催化效率.
23075-23079

羰基铁粉性质对磁流变液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摘要:选用7种羰基铁粉通过机械球磨法制备磁流变液,利用四球摩擦实验机测试不同荷载和转速条件下磁流变液的摩擦系数,观察并计算磨斑直径,用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磨斑形貌,分析羰基铁粉表面类型、包覆和粒径对磁流变液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磷化型羰基铁粉制备的磁流变液摩擦磨损性能优于还原型,羰基型最差;纳米SiO2包覆羰基铁粉能够有效降低磁流变液的摩擦磨损;低荷载条件下,磁流变液摩擦磨损性能受羰基铁粉粒径影响较大,在一定范围内减小粒径能够改善润滑性能,而随着荷载升高,这种影响逐渐减小.
23080-23084

氮掺杂微孔-介孔多级孔炭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摘要: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炭源,以F127为模板剂,采用自组装结合后活化的方法制备具有微孔-介孔多级孔结构的氮掺杂炭材料(NHPC),并对这类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N2吸附和TEM 分析表明,KOH 的活化过程可以在介孔的孔壁上产生微孔,但没有破坏材料原有的介孔结构.电化学分析表明所制备的NHPC对I^- 和I3^- 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同时也具有优异的电容性能.NHPC所表现的优异电化学性能可归因于氮的掺杂、特殊的多级孔结构及较大的比表面积,这一方面保证了电解质能够在材料多级孔体系中快速传输、同时又能保证材料具有较高的有效表面积.
23085-2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