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材料杂志社
分享到:
《功能材料》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开发、工艺·技术、热点·关注、综述·进展等。
  • 主管单位:重庆材料研究院
  • 主办单位:重庆材料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1-9731
  • 国内刊号:50-1099/TH
  • 出版地方:重庆
  • 邮发代号:78-6
  • 创刊时间:197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61
  • 综合影响因子:0.533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功能材料 2014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纳米纤维素晶须双重接枝共聚物对Cu2+的吸附

摘要:将丙烯酸和丙烯酰胺接枝到纳米纤维素晶须表面,制备出双重接枝共聚物.通过红外光谱和偏光显微镜分析表征双重接枝共聚物的官能团和液晶性能,研究了其对Cu2+ 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温度、pH 值和初始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丙烯酸和丙烯酰胺成功接枝到纳米纤维素晶须的表面;Cu2+ 的加入影响了双重接枝共聚物的液晶织构;在吸附时间为8h,吸附温度为35 ℃,pH 值为6~8时,双重接枝共聚物对Cu2+ 具有最佳的吸附效果,最大的吸附容量为38.96mmol/g,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
1-5

铁粉粒径和硅树脂含量对铁基复合磁粉芯软磁性能的影响

摘要:将不同粒径铁粉颗粒和适量高温硅树脂进行充分混合,在铁粉颗粒表面上均匀包覆一层硅树脂,采用粉末压实成型工艺将铁粉-硅树脂复合粉末制备成致密的铁基复合磁粉芯.系统研究铁粉粒径和硅树脂包覆量对磁粉芯密度及软磁性能的影响,探索最佳铁粉粒径大小和硅树脂包覆量.研究表明,在相同粒径下,磁粉芯的密度、涡流损耗和磁感应强度均随硅树脂包覆量增加而降低.在相同硅树脂包覆量下,磁粉芯的密度和涡流损耗随粒径增大而增加,磁滞损耗却随着粒径增大而降低.在平均粒径为120μm 的铁粉表面上均匀包覆0.5%硅树脂可制备出高密度、低损耗和较高磁感应强度的复合磁粉芯,在大功率条件下,较好软磁性能参数为Ps(B=1T,f=400Hz) =69 W/kg,B4k(H=4000A/m)=0.96T.
6-10

不同纳米填料增强PPS-PTFE共混物的摩擦磨损性能分析

摘要:利用机械共混、冷压成型、烧结等工艺制备了3种复合材料,并利用MRH-3型摩擦试验机考察了不同速度、不同载荷、不同温度下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JSM-5600LV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转移膜形貌及磨损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纳米Al2O3 和纳米SiO2 都能提高PPS-PTFE基体的耐磨性,且添加5%的纳米粒子的复合材料耐磨性能最佳.纳米SiO2/PPSPTFE复合材料比纳米Al2O3/PPS-PTFE复合材料更适宜在高温、高速、高载荷工况下工作,两种纳米粒子添加的复合材料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
11-15

锌掺杂TiO2光催化剂的研究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锌掺杂TiO2粉体(ZnTiO2),采用XRD、TEM、UVVis、PL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Zn掺杂降低了TiO2的相转变温度,拓展了TiO2对可见光的吸收范围,有效地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MB)的实验表明,n(Zn):n(T1)-0.045,400℃烧结的ZnTiO2粉体具有最佳光催化性能,在普通日光灯下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95.77%,明显优于德国Degussa公司生产的P25纯TlO2光催化剂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44.95%。
16-19

嵌段离聚体包覆DCOIT纳米胶囊的合成、表征及其释放特性的研究

摘要:以PEG/IPDI/DMPA 为原料,通过溶液聚合法,获得了嵌段离聚体溶液(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然后在水相界面上对疏水功能性有机分子DCOIT进行自组装包覆制备DCOIT纳米胶囊.实验最终通过FT-IR、表面张力测试表征了嵌段离聚体的结构及性能,粒径分布和冷冻切片TEM 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DCOIT纳米胶囊的形貌和释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制备出了预期结构的聚氨酯嵌段离聚体,并形成了DCOIT 纳米胶囊;DCOIT纳米胶囊的释放特性表现为,当壁芯比在1∶1至2∶1之间变化时,纳米胶囊都在释放初期速率较快,然后经历-个减速期,随后速率再次增加;且随着壁芯比的减小,DCOIT 纳米胶囊的减速期越来越短.最后,对DCOIT 纳米胶囊的释放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20-24

TiO2纳米纤维掺杂熔纺PA6基复合长丝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结合溶胶-凝胶、静电纺丝和高温煅烧的技术与原理,制备了TiO2 纳米纤维,然后将研磨后的TiO2 纳米纤维与PA6切片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共混、熔融纺丝制备出PA6基复合长丝.利用TEM、SEM 表征了TiO2 纳米纤维的结构形貌,通过视频显微镜观察了PA6基复合长丝的形貌,利用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和流变仪对复合长丝的结晶性能及流变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并且利用纤维强力测试仪对PA6基复合长丝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TiO2 纳米纤维含量较低时PA6复合长丝的结晶度有所提高,剪切粘度变大,断裂强度有所提高.
25-30

S和La共掺杂对锐钛矿相TiO2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摘要: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研究了纯TiO2、S和La分别单掺杂及共掺杂锐钛矿相TiO2 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光学性质及带边位置,结果表明,S掺杂后TiO2 的晶格常数、原子间的键长和原子电荷都发生了变化,导致掺杂后的八面体偶极矩增加,从而有利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提高TiO2 的光催化性能;S掺杂TiO2 禁带中出现杂质能级,从而将TiO2 的光谱响应红移至可见光区;La掺杂TiO2 杂质能级出现在导带而非禁带中,带隙有所减小,吸收光谱的阈值波长发生了-定的红移;而S、La共掺杂TiO2 的光谱响应范围向可见光区明显拓展,且氧化还原能力增强,因此S、La共掺杂可显著提高TiO2 光催化性能.
31-35

铁基纳米晶带材的表面氧化处理及其软磁性能

摘要:Fe73.5Cu1Nb3Si13.5B9 纳米晶带材具有优异的软磁性能,在开关电源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Fe73.5Cu1Nb3Si13.5B9 纳米晶带材磁芯在封装过程中存在着环氧树脂严重的不浸润问题,限制了纳米晶带材的应用.通过氧化处理法在带材表面制备了分布均匀、表面光洁、黑棕红色Fe3O4 和Fe2O3 氧化膜,氧化膜与带材结合力强,可以作为带材基体与环氧树脂的过渡层,改善了环氧树脂与带材的浸润性.相对于未表面氧化处理的带材,经过表面氧化处理带材的初始磁导率、饱和磁感应强度分别提高了14.6%和4.3%,矫顽力降低了21.6%.
36-40

多壁碳纳米管/α-六噻吩双层OTFT气体传感器的制备及特性分析

摘要:以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carbonnanotubes,MWCNTs)和α-六噻吩(α-sexithiophene,α-6T)双层膜作为有源层,二氧化硅(SiO2)为绝缘层,钛/金(Ti/Au)作为电极,制备了沟道宽长比为640的有机薄膜晶体管(organicthin-filmtransistors,OTFT)气体传感器.测试了该传感器对痕量二氧化氮(NO2)气体的实时响应特性,并分析了NO2 气体对OTFT传感器阈值电压、载流子迁移率等多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MWCNTs/α-6T 的OTFT器件有较好的电学特性,载流子迁移率为3.0×10-2cm2/V·s;OTFT传感器对NO2 气体具有较高的响应率,响应和恢复时间短,能检测(0.2~1)×10-6 的痕量NO2 气体,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同时可以利用阈值电压和载流子迁移率等多参数来表征响应结果.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双层敏感膜的特殊形貌有利于提高器件的气敏性能.
41-44

Tb(P2Mo17O61)2/PAMAM纳米复合膜的制备及荧光性质研究

摘要:利用层接层自组装法技术,制备了“稀土多金属氧酸盐/聚酰胺-胺树形分子”无机/有机纳米荧光薄膜[Tb(P2Mo17O61)2/PAMAM]n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荧光光谱对所制备的薄膜进行了组成、结构和性能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无机和有机组分通过静电作用成膜,复合膜的增长是线性均一、层层增长的过程,复合膜表面是由粒径较为均匀的球状粒子分布而成.与固体Tb(P2Mo17O61)2 相比,复合膜的荧光激发光谱出现了-宽的配体-金属电荷跃迁峰,发射光谱不但体现了稀土元素Tb3+ 的特征发射,且Tb3+劈裂出一新的发射峰,新峰的出现是由于Tb3+ 所处的晶体场的对称性减弱引起的.
45-50

对硝基酚在β-环糊精/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行为研究

摘要:以酸化处理的多壁碳纳米管与β环糊精为原料,采用静电自组装法制备了β环糊精/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pH 值、扫描速率、催化时间、原料比例、待测液浓度等因素对β环糊精/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在对硝基酚溶液中电化学催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β环糊精/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对对硝基酚电催化效果明显,且该催化过程为吸附控制过程.确定了最佳催化条件为选取邻苯二甲酸氢钾作为缓冲溶液,极化时间40s,碳纳米管与环糊精质量比为1∶3.对硝基酚浓度在1.3×10-6 ~3.5×10-4 mol/L时,对硝基酚的浓度与差分脉冲峰电流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5,检出限为1.223×10-7 mol/L.
51-54

纳米TiO2/MnO2修饰ACF电极及其催化降解染料废水

摘要:通过调节水热工艺制备了两种纳米TiO2和MnO2 氧化物,采用涂覆法得到了3种修饰活性炭纤维(ACF)电极,并借助透射电镜(TEM)和循环伏安法(CV)等手段对TiO2 和MnO2 的形貌与尺寸,修饰ACF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2 和MnO2 均为-维纳米结构,其中TiO2 为棒状,MnO2 属管态;在电极体系中,由TiO2 和MnO2修饰的二元ACF电极凸显了较高的导电性,其电流密度的顺序依次是ACF〈TR/ACF〈MT/ACF〈TR/MT/ACF.4种修饰ACF电极处理高盐高浓度染料废水的研究结果显示,二元修饰ACF 电极对染料COD去除率达到69.4%,而未修饰的ACF电极仅为54.4%,说明负载-维纳米氧化物提高了ACF电极的催化性能.
55-59

纳米零价锌降解甲基橙效率探讨

摘要:将普通零价锌在滚压振动磨中研磨13h后,制备出不规则片状、粒径为20~30nm 的纳米零价锌(NZVZ).采用所制备的NZVZ降解甲基橙,系统研究了搅拌速度、NZVZ 投入量、甲基橙初始浓度和NaCl的加入对甲基橙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ZVZ表面反应活性增高,反应60 min时,2g/L 的NZVZ对甲基橙降解率为98.5%,比4g/L的普通零价锌高60.3%,其中间降解产物有对氨基苯磺酸和对氨基二甲基苯胺.降解率随转速、NZVZ投入量的增加而升高,随MO 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加入NaCl能促进反应进行,且随着投入量增加降解率增加.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验证NZVZ降解MO 过程符合伪-级动力学方程式.
60-64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粒子共混改性聚偏氟乙烯多孔膜及其表面两性离子化的研究

摘要:通过表面引发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嵌段共聚物(PMMA-b-PDMAEMA)接枝改性的有机/无机杂化二氧化硅纳米粒子(BCP-g-SiO2 NPs),并将其与聚偏氟乙烯(PVDF)溶液共混,通过传统的非溶剂诱导相分离(NIPS)法制备PVDF/BCP-g-SiO2有机-无机杂化分离膜,进一步通过膜表面PDMAEMA 链段与1,3-丙磺酸内酯之间的季胺化反应,实现了PVDF/BCP-g-SiO2 有机-无机杂化膜的表面两性离子化.研究结果表明,BCP-g-SiO2 NPs的引入以及膜表面的进一步两性离子化显著提高了PVDF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能,是PVDF超滤膜等相转化膜材料改性的有效方法.
65-69

介孔TiO2膜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摘要:以钛酸四异丙脂为原料,采用粒子型溶胶路线制备出稳定的TiO2 溶胶,通过浸渍涂膜法,在孔径为100nm 的管式Al2O3 微滤膜支撑体上制备出介孔TiO2 膜.研究了介孔TiO2 膜的制备过程对其完整性及孔结构的影响,同时考察了非负载介孔TiO2 膜对染料酸性橙7和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在溶胶中加入适量的PVA 和HPC,控制浸涂时间,在450 ℃焙烧1h可获得完整的介孔TiO2 膜,膜厚约0.5μm,孔径分布于3~10nm.介孔TiO2 膜对酸性橙7及亚甲基蓝吸附量随pH 值变化,调节pH 值可减少吸附造成的膜污染.
70-74

TiO2纳米管载microRNA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利用阳极氧化法在纯Ti表面制得TiO2 纳米管,随后用冻干法在纳米管中负载microRNA 制得复合涂层.利用SEM、TEM 和荧光显微镜对TiO2/microRNA 复合涂层进行表征,并对microRNA 的释放行为以及其进入成骨细胞后的功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icroRNA 分子成功负载在TiO2 纳米管中,并在12h内持续稳定释放投递,荧光照片表明投递的microRNA成功进入成骨细胞,ALP活性测定进一步表明进入细胞中microRNA 促进了成骨分化.
75-78

TiO2纳米颗粒/纳米棒阵列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光电催化性能

摘要:以金属钛箔为钛源,采用双氧水和盐酸体系,通过水热法制备合成TiO2 纳米棒阵列薄膜,并通过调节双氧水和盐酸的用量,调控TiO2 纳米棒阵列薄膜的微观形貌和物相构成.结合溶剂挥发自组装法将TiO2 纳米颗粒引入纳米棒阵列中,得到复合型TiO2 光催化剂.以亚甲基蓝为模拟污染物,考察TiO2 复合薄膜的光催化活性.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测试对TiO2 复合薄膜的物相和表面形貌等进行了表征,并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法(EIS)分析其表面电荷转移特性.TiO2 纳米颗粒/纳米棒阵列复合薄膜在光电协同条件下,展示出高的光电催化活性.
79-82

元素掺杂Mn复合氧化物阳极电解海水的催化性和稳定性

摘要:主要研究阳极电沉积法制备的掺杂Mo、Fe、V 等不同元素Mn复合氧化物电极电解海水过程中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阳极电沉积法制备了Mn-Mo,Mn-Mo-Fe,Mn-Mo-V 和Mn-Fe-V4种不同元素掺杂的Mn 复合氧化物阳极材料.X 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析氧效率分析表明,Mn-Mo、Mn-Mo-V、Mn-Mo-Fe、Mn-Fe-V 阳极材料均为γ-MnO2 晶型,初始析氧效率均可以达到99%以上;电解海水过程中Mn-Fe-V 阳极最稳定,能保持较高的析氧效率,电极析氧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阳极表面的溶解和剥落.
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