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材料杂志社
分享到:
《功能材料》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开发、工艺·技术、热点·关注、综述·进展等。
  • 主管单位:重庆材料研究院
  • 主办单位:重庆材料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1-9731
  • 国内刊号:50-1099/TH
  • 出版地方:重庆
  • 邮发代号:78-6
  • 创刊时间:197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61
  • 综合影响因子:0.533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功能材料 2013年第2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功能材料杂志综述·进展

石墨烯的表征方法

摘要:单层石墨烯的厚度为O.335nm,在垂直方向上有约1nm的起伏,且不同工艺制备的石墨烯层数和结构有所不同,如何有效地鉴定石墨烯的层数和结构是获得高质量石墨烯的关键步骤之一。介绍了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拉曼光谱(Raman)、红外光谱(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一可见光谱(UV—Vis)等几种用来表征石墨烯的主要方法。
3055-3059

石墨烯的制备和应用

摘要:石墨烯因具有优良的电学、热学和机械性能,以及高透光率和超大比表面积等而备受人们关注。尤其是2004年稳定存在的石墨烯被成功地获得,更是掀起了石墨烯的研究高潮。获得低成本、大面积、高质量的石墨烯,并将其用于实际生产是研究人员奋斗的目标。主要对近几年一些改进的或新的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以及其主要的潜在应用做了综述,从中可以看到石墨烯的巨大发展潜力。
3060-3064

用于组织工程的去细胞化基质材料研究进展

摘要:细胞外基质在调节干细胞分化和诱导新的组织器官重建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体外通过不同去细胞化方法获得不同来源的去细胞化基质材料,并研究它们在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总结了不同来源去细胞化基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分析了其在诱导干细胞分化和组织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最后探讨了目前去细胞化基质材料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3065-3071

氧化钛纳米管阵列不同pH值电解液中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

摘要:通过调节电解质溶液的pH值,研究了pH值对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形貌的影响,研究表明水质电解液PH值控制在3~5时,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形貌更加规则。通过瞬态电流变化、短路电流-开路电压、电化学阻抗谱分析了在PH值-4的电解液中制备的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光电性能及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经热处理的锐态型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具有较好的光敏特征和光电转换性能,并表现出明显的高频阻低频电容电化学特性。
3072-3075

预制体尺度对c/c复合材料CVI增密过程影响的模拟研究

摘要:对不同直径圆柱预制体的CVI增密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预制体尺度对增密过程及密度分布的影响。针对高90mm,直径分别为60、120、180mm的预制体,分别模拟CVI过程中预制体的孔隙率、密度以及孔隙平均尺寸分布和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小直径预制体经过一段时间的沉积后密度分布较为均匀,且平均密度值很高;预制体直径较大时,沉积易发生在表面区域,导致表面区域密度较高,中心区域密度值较低,影响进一步的增密过程。
3076-3080

N,O-羧甲基壳聚糖树脂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吸附性能研究

摘要:通过乳化交联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戊二醛交联N2O-羧甲基壳聚糖树脂,用SEM和FT—IR对树脂的表面结构和化学结构进行表征。用树脂吸附水溶液中的Cu(Ⅱ)、Pb(Ⅱ)和Cd(Ⅱ)等重金属离子,研究了不同PH值、接触时间和初始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当PH值-5时,树脂对Cu(Ⅱ)的吸附量达到最大值;当pH值=6时,对Pb(Ⅱ)和Cd(Ⅱ)的吸附量达到最大值。利用两种吸附等温线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并对吸附动力学进行研究,实验数据对Langmuir等温线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拟合后对Cu(Ⅱ)、Pb(Ⅱ)和Cd(Ⅱ)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56.25、222.22和178.57mg/g,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3081-3084

多孔P(NIPAm—CO—AAm)水凝胶对蛋白质控制释放的研究

摘要:采用冷冻聚合法制备了多孔结构的P(NI—PAm—CO—AAm)智能水凝胶,选用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药物分子,通过后包裹技术负载蛋白质药物,考察了多孔水凝胶中蛋白质药物的载药量和体外释放行为,研究了不同干燥处理方法对载药后水凝胶的药物控释性能的影响,并且与传统方法制备的P(NIPAm—CO—AAm)水凝胶进行了药物控释性能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凝胶中引入多孔结构使得P(NIPAm一120一AAm)水凝胶的药物载药量和释放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不同的干燥处理方法对多孔P(NIPAm—CO—AAm)水凝胶的药物释放影响很大,载药后的凝胶采用冰箱冷冻干燥处理,可使蛋白质药物有较好的缓释效果。
3085-3088

HA/PLA复合材料界面相互作用及其力学性能的MD模拟

摘要:基于HA/PLA复合材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HA与PLA两者的优势互补,有望成为一种理想的骨替换材料。运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从分子理论的角度研究了羟基磷灰石(HA)的3个晶面(001)、(100)、(110)分别与聚乳酸(PLA)相互作用后混合体系的结合能,并对(110)晶面径向分布函数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3晶面所对应结合能大小为HA(110)〉HA(100)〉HA(001);其相互作用主要源自PLA中的O原子分别与HA中的H原子形成的氢键以及Oa1Ca之间形成了离子键;PLA组分能够对HA的力学性能起到明显的加强作用,且HA/PLA混合体系在各个方向的力学性能较单组分HA更为接近,从而克服了因材料各向异性而导致的缺陷。
3089-3093

竹纤维质量分数对竹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性能影响

摘要:以1.5%异氰酸酯(MDI)界面改性剂改性处理后的竹纤维和聚乳酸为原料,通过注射成型工艺制备竹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探讨竹纤维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界面、力学性能、吸水率、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竹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存储模量以及热稳定性均先增大后减小,24h吸水率逐渐增大,损耗因子逐渐降低。竹纤维质量分数为5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达到最大值63.2MPa和11.6kJ/m^2,复合材料存储模量最大,热稳定性最好。
3094-3098

四-(6-氨基己酸磺肽基)铝(Ⅲ)氯酞菁/牛血清白蛋白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摘要: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比较研究了新型含空间链四-(6-氨基己酸磺肽基)铝氯酞菁(A1Pc(S02NHCsH10COOH)4)及A1Pc(S02NHC5H10COOH)4/牛血清白蛋白(BSA)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与无空间链四羧基铝氯酞菁(A1Pc(COOH)4)相比较,A1Pc(SO2NHC5H10COOH)4不易聚集,荧光强度增强,荧光寿命增长。当A1Pc(S02NHC5H10COOH)。和Al—Pc(COOH)。分别与BSA形成复合物后,与相应的自由酞菁相比,A1Pc(COOH)4/BSA和A1Pc(SO4^2-NHC。H10COOH)4/BSA复合物的紫外光谱红移,荧光光谱猝灭,其荧光猝灭原因为静态猝灭。由于空间链效应,A1Pc(S02NHC5H10COOH)4与BSA之间的作用明显强于A1Pc(COOH)。与BSA之间的作用。
3099-3102

Mn2—xFezP1-yGey(x=0.8、0.9,y=0.2、0.24、0.26)磁制冷材料的制备工艺及磁热性能研究

摘要:利用机械合金化和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 备了Mn2-xFezP1-yGey(x=0.8、0.9,y=0.2、0.24、0.26)磁制冷材料。采用XRD、中子衍射及SEM分析手段,系统研究了该系列材料的成相与球磨时间、烧结温度、烧结压力和保温时间的关系。分析了烧结样品的相结构和显微组织,发现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杂质相逐渐减少,形成了稳定的该系列磁制冷材料的制备工艺。对不同组分Mn22-xFexP1-yGe合金的相变过程和磁热性能进行了分析,其中Mn1.2Fe0.88P0.7474Ge0.2626的居里温度为277.4K接近于室温区间,滞后为3K、熵变为21.5J/(kg·K),是一种较理想的磁制冷工质材料。
3103-3107

两步水热法制备枝干状ZnO纳米结构的研究

摘要:采用两步水热法,第1步利用Au作为催化剂生长ZnO纳米杆;第2步利用醋酸锌分解成ZnO纳米颗粒作籽晶层在ZnO纳米杆的侧壁生长ZnO纳米枝条,在Si片上成功制备了枝干状ZnO纳米结构。利用SEM、XRD分别表征枝干状ZnO纳米结构的形貌和晶体结构,研究籽晶层、反应液浓度、反应时间等参数对枝干状ZnO纳米结构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Au作为催化剂生长的ZnO纳米杆具有沿(103)面择优取向生长的特性,而籽晶层对在侧壁生长ZnO纳米枝条至关重要。通过调节反应参数,可控制枝干状ZnO纳米结构的形貌,当反应液浓度越小,反应时间越长,纳米枝条越细、越长。所制备的枝干状ZnO纳米结构具有很好的生物兼容性,可作为细胞支架材料。
3108-3112

堇青石水基流延坯片烧结性能研究

摘要: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堇青石粉体为原料,聚丙烯酸钠为分散剂、聚乙烯醇为粘结剂,聚乙二醇为增塑剂,通过水基流延成型制备了堇青石陶瓷生坯。研究了流延生坯的烧结性能及微观形貌。结果表明,1000℃下烧结体析出晶相全部为α-堇青石,致密性较好。叠层生坯在1000℃下烧结后层间界面消失,致密性好。叠片在IGHz下的介电常数ε=4.56,介电损耗tanδ=0.0032,基本满足低介片式电感元器件对介质材料的要求。
3113-3116

83wt%FeCuNbSiB粉体/硅橡胶复合薄膜力敏特性

摘要:以Fe735CulNb3Si13.589粉体为复合相,硅橡胶为基体,制得粉体含量为83%(质量分数)、厚度200μm的复合薄膜;采用TH2816LCR数字电桥测试频率1kHz下薄膜的阻抗Z随压应力σ的变化情况,用LYYL-500N高档型微机控制压力试验机对薄膜体系进行程序控制加载;薄膜采用电容方式连接。研究了复合薄膜在压应力连续加载/卸载和压应力保持加载/卸载状况下的力敏特性。研究表明,复合薄膜在连续加载/卸载速度≤0.5ram/rain和保压加载/卸载条件下,当测试频率1kHZ、压应力0.2~1.OMPa时,具有良好的力敏稳定性和灵敏性。随着应力口增大,阻抗Z呈非线性下降,SI%值为6%~23%,灵敏精度k值为2~0.2,测试标准偏差稳定在0.02~0.05,薄膜对于〈0.3MPa应力更加灵敏。增加测试频率可以提高薄膜体系的力敏灵敏度。在压应力0.2~1.0MPa范围内,薄膜弹性后效现象显著,导致薄膜加载Z-σ曲线与卸载曲线不重合。
3117-3121

氘含量对K(H1-xDx)2PO4晶体结构及完整性的影响

摘要:采用传统降温法生长了一系列的K(H1-xD)2PO4晶体。粉末X射线衍射(XRD)证明氘化后晶体的对称性并没有发生改变,晶胞参数α随氘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参数c则小幅度增大。对晶体的高分辨X射线衍射研究,结果表明KDP—DKDP混晶中,D取代部分的H原子对晶体的结晶完整性影响较小。
3122-3125
功能材料杂志工艺·技术

核壳结构TiO2/Ag反蛋白石的制备与形貌观察

摘要: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银包覆聚苯乙烯(PS)微球结构,通过垂直沉积法排列出具有密堆积结构的PS—Ag蛋白石模板,然后采用溶胶一凝胶法渗透TiO2,最后焙烧处理除去PS,制备出了规整的核壳结构TiO2/Ag反蛋白石。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该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S球表面包覆的为纳米尺度的金属Ag;所制备的PS/Ag核壳微球蛋白石经过480℃、12h焙烧处理后获得的核壳TiO2/Ag反蛋白石结构的单胞参数可以通过调节包覆银层的厚度来调变,即改变AgNO3与PS球的质量比获得具有不同银包覆层厚度、不同单胞参数的三维蛋白石和反蛋白石结构。
3126-3129
功能材料杂志综述·进展

Ca掺杂Bi—Sr—Cu-O体系的调制结构和超导电性研究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合成了名义组分为Bi2Sr2-xCaCu06+8(x=0.1、0.3、0.5、0.7和0.9)的系列样品,运用XRD、TEM和四引线法,研究了钙掺杂对Bi-2201相晶体结构、点阵参数、非公度调制结构和超导临界转变开始温度(Tc,onset)的影响。研究发现,钙原子已进入到Bi-2201单胞内部,在整个掺杂体系内,Bi-2201单胞都能够维持正交点阵;随着钙掺杂量增加,正交单胞的C轴长度逐渐减小,而当x〉0.3时,Bi-2201相调制波矢的b轴分量逐渐减小,而C轴分量有所上升;电阻随温度变化曲线表明,当z=0.3时,TC,onaet达到最高,之后有所下降,这与调制波矢在b轴分量的变化相一致,这种变化能够用晶格失配模型很好地解释。
3130-3134

纳米级PLA—P85-PLA两亲性共聚物的细胞相容性研究

摘要:检测新合成的用作口服胰岛素载体的纳米级PLA-P85-PLA两亲性共聚物的细胞相容性,为临床安全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根据所合成材料将来的应用领域,选用Caco-2细胞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快速评定细胞增殖率和细胞毒性的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中性红摄取(NRU)法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评价共聚物PLA—P85-PLA纳米粒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共聚物PLA-P85-PLA纳米粒在作用时间(12和24h)和浓度范围(5、10、20和50mg/L)内,对Caco-2细胞无毒性,且有一定的增殖促进作用。新合成的两亲性共聚物PLA—P85-PLA纳米粒无细胞毒性,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用作口服胰岛素载体,为进一步的动物实验提供基础数据。
3135-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