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探索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高教探索杂志 北大期刊

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

  • 44-1109/G4 国内刊号
  • 1673-9760 国际刊号
  • 1.8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高教探索是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东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高教探索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高教管理、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粤港澳大湾区研究、课程与教学、比较教育、高职教育、教育史研究、大学生成长、综述

高教探索 2019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高教探索杂志教育管理
外部质量评估对大学变革的影响研究5-11

摘要:借助比彻和科根提出的高等教育系统双元结构模型及外部质量评估运行机制的相关理论,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探究了外部质量评估对大学变革产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对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结果的分析发现,外部质量评估对大学变革的影响在质量供给的不同方面是不一致的,对不同层面的高校的影响程度也不完全相同。细辨之,可将其影响分为四种类型:仅涉及操作模式的改变;既有操作模式的改变,也有规范模式的调整;操作模式没有发生改变,但认可质量评估设定的规范;操作模式无变化,规范模式亦无调整。外部质量评估对大学变革的影响不是线性的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结果,而是外部评估机制与受评高校交互作用的结果。只有当外部力量与受评高校自身的动机和能力相匹配时,真正的大学变革才会出现。

组织内部营销何以推动高校创新经营:知识管理的中介效应12-21

摘要:以广东省39所高校702名专任教师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分析高校组织内部营销、知识管理与创新经营的现况及其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高校组织内部营销、知识管理与创新经营两两高度相关,且三者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良好;高校组织内部营销、知识管理对创新经营具有直接正向影响关系;组织内部营销可通过知识管理的中介作用间接正向影响高校创新经营,对其具有较大促进作用。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完善民主参与的高教系统外部法制框架、加强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的内部管理指导、为新办高校开展内部管理提供辅导;建议高校管理者重视参与授权、凝聚沟通,完善知识管理系统建置,高效管理隐性知识。

高教探索杂志课程与教学
基于法律素养的FGCP“政府与法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22-25

摘要: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针,法治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法律素养直接影响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成效。围绕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北京大学“政府与法律”课程积极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探索,构建了翻转课堂、小班研讨、经典阅读及实践观摩等四个环节构成的FGCP课程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实效。本文对该模式进行梳理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改进意见。

联通学习模式对EFL交际能力的促进——当翻转课堂遇上微信26-31

摘要:以Siemens的联通主义学习观为指导,遵循PaulNation的语言课程设计原则,设计了翻转课堂与微信社交平台相结合的联通学习模式。以50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对象,历时16周进行传统教学与联通学习对比实验,以检验该模式能否有效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交际水平。通过问卷、前后测设计、课堂观察以及半结构访谈等研究工具得出的数据分析表明:(1)学习者对该模式有着较高的接受度;(2)该模式能提高EFL学习者的英语听说交际水平及学习成就感;(3)该模式中的交互特征能强化二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并激励学习者追求更高目标的英语学习。

高教探索杂志比较教育
世界一流大学工程跨学科人才培养路径探析——以佐治亚理工学院VIP项目为例32-38

摘要:工程跨学科人才培养是实现高等工程教育系统性变革的重要内容。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VIP项目,作为长期性大规模垂直整合的跨学科项目,以其独特的项目设计理念、运作模式及工程实践体验,以及在跨学科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突出贡献,受到了世界工程领域的广泛认可。本文探析了佐治亚理工学院VIP项目人才培养目标及体系,总结其涵盖跨学科的交互协作、垂直整合的团队建设、真实世界的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的激发培养等人才培养特点,并提出了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变革的启示。

德国资格框架的资格标准构建:内容、策略与启示39-48

摘要:资格标准是资格框架建设的核心内容。德国资格框架的资格标准涉及资格等级描述、资格类型描述和资格类型规范等方面内容。其构建体现了基于整合能力观的学习成果导向,跨领域的综合性资格框架及标准体系建设,以资格等级描述符为建设重点和以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为建设难点等策略。借鉴德国经验,我国综合性资格框架构建可在以下方面有进一步的探索和本土化发展:遵循基于能力的学习成果导向原则,构建综合性资格及其标准体系;依据本国教育与资格体系特色,形成资格标准开发的技术路径;以资格标准为上位标准,指导教育领域内专业/学科标准开发等。

一流大学学生评教体系研究——以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十所高校为例49-54

摘要:学生评教旨在建立"教"与"学"的共同体,促进"教"与"学"的对接,进而推动"教学相长"。基于这一设计,英美一流高校通过实践探索,形成了完善的学生评教体系,为我国高校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其具体体现为:基于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三个维度,组织评教内容;遵循从实施、反馈到改进的路径,构建闭环式的评教运作模式;坚持从思想、组织到技术的贯彻,形成自上而下的评教支持系统。

澳门高等教育发展成效探究55-62

摘要:澳门的高等教育从圣保禄学院开始,历经四百多年的缓慢发展,到1981年才正式创办第一所由中国人主办的高等学府私立东亚大学,并在1991年转为公立澳门大学,为回归之后的“澳人治澳”培养人才。在之后的20年中,澳门教育飞速发展,基本建立了以四所公立大学和六所私立大学为主的高教体系,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完成了从精英化高教向大众化高教的发展。尤其是近五年,在行政长官的推动下,澳门高教提出“教育兴澳、人才建澳”的重要政策,提升澳门高教质量,取得了瞩目的发展成果。本研究论述了澳门高教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澳门高等教育的发展成效,并提出澳门高教可以改进之处。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实践与思考63-69

摘要:在地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兴关注点和普遍趋势,与传统注重学生海外流动不同,其实质为对国际性人才在地培养的思考,强调本土高校国际化的内涵建设。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精英现象”、“依附情结”和“工具性思维”问题,驱使台湾探索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近年来,台湾从领导推力、组织机构、课程与教学、教师素养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方面推动高等教育的在地国际化发展。然而,由于台湾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对在地国际化缺乏实质理解、学生参与在地国际化建设积极性不高、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以及顶层设计不够等问题。结合台湾实际提出强化理念建设、加强本土学生需求研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深化课程与教学国际化发展等因应措施。

高教探索杂志教育史研究
西南联大学生社会服务活动的类型、特征及影响70-75

摘要:西南联大学生继承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优良的文化传统,运用自身的学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以新思想、新文化的知识份子形象,开展了文化启蒙、服务当地、变革社会、改良风气的社会服务活动,发挥了大学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联大学生以爱国活动为主旋律,以学生自治会、各种社团等组织为活动媒介,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活动载体,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服务活动。联大学生开展的社会服务活动,对于学生个体发展而言,促进了个体社会化的转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于社会发展而言,发挥了大学所承担的社会服务职能,推进了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联大学生社会服务活动的价值、活动方式、活动内容、活动载体等内容,可为当今我国大学生开展社会服务活动提供历史镜鉴。

战后台湾地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审视——以“大学法”的修正为视角76-83

摘要:1948年首次颁布的《中华民国大学法》(以下简称“大学法”),是战后台湾地区推进包括研究生培养在内的高教事业的主要法律依据。该法规于研究生教育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研究所设置条件;研究所所长出任资格、产生方式及任期;研究生的入学资格。从颁布至今,“大学法”在以上三方面进行过多次修正,从制度层面保障着该地区研究生教育的有序发展。“大学法”修正过程除了展现自身的特点之外,其修正结果亦为台湾地区研究生教育带来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高教探索杂志职业教育
新经济背景下培育工匠精神的路径与探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经验84-88

摘要:新时代我国新经济发展方式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培育工匠精神成为推动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国家战略。培育工匠精神要从工匠文化、工匠人才两方面着力,其路径和举措包括:传承墨子工匠精神,从根本上树立工匠文化自信;强化支撑工匠精神的价值文化,营造尊重工匠人才的社会环境;落实工匠人才政策,建立支撑工匠精神的制度文化;深化职业教育内涵,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夯实工匠精神的人力基础。

高教探索杂志留学生教育
消费者行为视角下东盟留学生跨境教育预期目标、体验和收益的研究——基于广西高校东盟留学生调查与分析89-94

摘要: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法,对广西东盟留学生教育预期目标、就读体验和收益调查研究,研究发现:样本高校东盟留学生教育教学管理、沟通机制评价较好,但仍存在汉语培训、日常消费、居住环境、组织管理等突出问题,不同资助形式、学历的留学生在跨境教育预期目标、就读体验和收益评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跨境教育就读体验是东盟留学生跨境教育行为选择的纽带。在此基础上,提出关注需求,提高留学生汉语言能力水平;资助帮扶,保证留学生日常生活基础;强化管理,优化留学生居住环境;开拓创新,丰富留学生业余活动;分类施策,全面提升留学教育服务质量等措施。

高教探索杂志民办教育
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自我评价的实证研究——以广东为例95-102

摘要: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评价是激发教师专业发展意识,促进教师主动自觉提高专业能力的内在机制。对来自广东省9所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共1350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提取了6个主因子,根据方差解释率的大小依次为教学知能、学术情感、学术知能、学术道德、教学情感、教学道德。研究发现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自我评价整体偏高,并在个人统计变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显著。针对调查结果从正确认识自我评价,建立完善自我评价机制,提升教师教学和研究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增强教师自我评价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的思考与建议。

高教探索杂志艺术教育
中西合璧,“融”创未来——新时期高等院校声乐教育应当如何实现“以人为本”103-106

摘要:民族艺术文化传承与全球教育文化融合是影响当代高等院校声乐教育“以人为本”实现的主要因素。在可行性与必要性突出的高等院校声乐教育“以人为本”过程中,基于民族文化传承下的价值、目标与内涵构建是内在核心,更是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特色目标实现的重要关键;基于全球教育文化融合下的方法、体系与策略构建是外在形式,也是我国高等院校声乐教育“以人为本”实施的具体手段,二者合一,方能体现当代高等院校声乐教育的时代奥义。

高教探索杂志教师与学生
以教学为业:大学教学型教师发展的理据与制度构想107-112

摘要:以教学为主业的大学教师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传统教学与科研关系认识论的影响。在教师个体层面,是否直接从事研究与知识传授内容之间并无必然联系,知识传授只是大学教学的一部分;科学研究过度的专业化与精力投入对教学有负面影响,教师与学者二者的风格与气质并不相同,好学者未必是好教师。从历史源起来看,教学型教师曾是古典大学教师的主要形态,在学术工作日益专业化的今天,大学对教学型教师的需求再次显现。教学型教师的发展需要构建稳固、明确的职业发展通道;提高职业准入门槛;加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相关教学主题综述性研究的学术能力;健全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建立多元主体、多样化内容的评价体系。

高校新教师离职问题分析113-119

摘要:本文以中国西部地区一所地方高水平大学为例,以跟踪调研的方式,详细解读了该校实施首聘期科研任务考核后出现的新教师离职现象。研究发现,在“双一流”建设目标下,地方政府基于人才强省目标积极支持高校发展,地方高校应对自身发展和上级压力倾力引进人才。在高校内部“强激励”、对人才的“弱支持”、人才引进失败后的“无惩罚”运作逻辑下,许多新教师陷入“招聘—解聘—再招聘”这一循环往复的“招聘游戏”中。

大学生精神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120-128

摘要:一流的本科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底色,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我国高校的根本任务,其中精神性发展是大学生全人发展的重要构成。本文在回顾大学生精神性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国内四所案例高校的1907名本科生调查数据,对其精神性发展的现状、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本科生的精神性水平整体处于中等区段,其精神性发展的显著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学业成绩、学生干部经历、住宿、个人毕业期望等学生背景特征,课业学习、课外活动、师生互动、不良行为等学生参与特征及就读满意度等。本科四年是学生精神性发展的黄金期,高校教育者应充分关注学生精神性发展,从上述影响因素着手,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思考生活的目的与意义,帮助其在保有独立自主性的同时学会与外界建立良好的依存性,形成开放包容的世界观等。同时,高校需搭建更为多样化、人性化的平台,鼓励学生在各项课内外活动参与中自主探究、自我评估并最终促进自身的精神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