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探索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高教探索杂志 北大期刊

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

  • 44-1109/G4 国内刊号
  • 1673-9760 国际刊号
  • 1.8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高教探索是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东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高教探索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高教管理、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粤港澳大湾区研究、课程与教学、比较教育、高职教育、教育史研究、大学生成长、综述

高教探索 2018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高教探索杂志教育管理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力机制研究--基于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视角5-13

摘要:基于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视角,构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力系统,分析动因之间的作用机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北京市263家企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首要动因仍是自身经济利益追求,其次是对参与校企合作教育,承担社会责任的价值认同和追求.内部动因均与企业的经济利益需求显著相关;外部动因作用于内部动因推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基于此,提出建议以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积极性.

我国大学教师群体分化的制度逻辑与调适策略14-19

摘要:大学教师生活在大学组织域之中,其行为受制于大学组织制度逻辑的约束,在新管理主义的影响下,大学组织域的多重制度逻辑导致了大学教师群体分化的发生.基于此,应遵循学术职业的发展逻辑,从优化学术职业文化生态、完善学术职业管理制度、完善学术职业保障机制等方面合理规制大学教师群体的过度分化.

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测度及其发展演变趋势研究20-25

摘要:区域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可以反映出一个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综合实力和水平.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全面的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以及线性回归的方法,系统、定量地从横向对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进行测度和分类研究,并在纵向对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得出了相关的研究结论.

论大学仪式的结构要素26-30

摘要:大学仪式是大学发展的象征符号.大学仪式的内在结构与运行机制始终与大学组织的本质属性和要素特征密切相关:劳动分工围绕知识特性展开,由此在大学内部形成二元权力结构,信仰成为维系大学组织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象征.作为大学文化的载体和表达形式,大学仪式围绕知识--历史传统和文化记忆展开,在二元权力结构主导下的校园空间里运行、展演,表达、传递大学的信仰与价值体系,是凝聚师生共识、达成集体认同的重要形式,其结构必然包含四个方面的要素:知识、权力、空间与信仰.四者有机联系、相互作用,是大学仪式内在结构的基本逻辑单元.

高教探索杂志区域研究
广东省高水平大学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研究31-36

摘要:在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主力军是高等学校,高校科研活动对一国的人才、产业战略及整个创新体系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当前科技竞争与创新日趋激烈,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合理评价高校的科技创新效率对于引导科技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对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的13所高校科技投入产出进行系统性的评估,为下阶段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高教探索杂志课程与教学
大学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学习投入与学习收获-学生视角的调查37-42

摘要:采用学生视角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探讨课堂教学行为的不同维度、变量对学生的主动性课堂学习投入、规则性课堂学习投入和课堂学习收获的影响路径与效应.研究发现:主动性课堂学习投入在教学行为与课堂学习收获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教学行为的教学技能、教学方式维度对主动性课堂学习投入和课堂学习收获影响较大,规则性课堂学习投入对学习收获的影响关系不显著;对课堂学习收获具有直接效应的教学行为变量,其总效应也相对较大,是影响课堂学习收获的关键教学因素;与主动性课堂学习投入相关性较大的教学行为主要涉及课堂组织、课堂表达和师生沟通三个方面.建议从教学技能、教学方式等维度以及总效应较大的教学行为变量入手,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收获;从课堂组织、课堂表达、师生沟通角度提升学生的主动性课堂学习投入.

地方本科高校学生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学生自我学习效能的视角43-50

摘要:学习满意度是学习者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对学习目标实现情况的满意程度,其作为一种主体感知评价,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本研究基于学生自我学习效能评价视角,提出大学生学习满意度分析模型和研究假设,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检验地方本科高校学生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研究结果显示,教学水平、教学关系、学习氛围等是影响地方本科高校学生学习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硬件设施对学生学习满意度影响不显著.学生自我学习效能评价一方面直接影响学习满意度,另一方面与学习满意度评价影响因素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高校应着力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自我学习效能,以此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满意度.

知识碎片化:《大学语文》慕课的实践困惑及反思51-54

摘要:知识碎片化,既是慕课的优点,也是慕课的缺点.如何处理知识碎片化与知识系统学习之间的矛盾,我们以《大学语文》慕课制作与教学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提出以下对策:首先,在慕课知识点的选择中呈现知识系统;其次,以兴趣为出发点,完善学生知识系统;第三,重视慕课视频与非视频的结合.

高教探索杂志比较教育
澳大利亚专业学位设置与调整程序研究55-62

摘要:20世纪80年代之后,澳大利亚专业学位得到了极大的促进与发展.自我认证权作为高等教育机构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力,决定了澳大利亚专业学位类别设置与调整的基本程序.依据澳大利亚《2011高等教育质量与标准机构法》,享有自我认证权的高等教育机构可自主设置与调整专业学位类别;而不具备自我认证权的高等教育机构则需要申请审核.依据不同高等教育机构的申请条件,申请审核被拒时,相应高等教育机构需在限定时间内满足强制附加条件才能通过申请.

英国“教学卓越框架”专业教学质量评估:特征、反思与启示63-69

摘要:2017年7月,英国“教学卓越框架” 专业层面教学质量评估试点工作正式开启,专业评估旨在通过提供更加透明的基于专业层面的教学质量信息为学生和用人单位做出有效选择提供帮助.从TEF专业评估实施方案来看,专业评估在标准框架、专业分类方法、评估模式和量化计算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征.然而,包括专业评估在内的TEF项目的反对声音也值得引起关注,通过审慎反思TEF专业评估存在的争议可以进-步加深对基于学习成果评估的认识,从而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提供一定借鉴与启示.

“欧洲高等教育区”学生流动的助力与阻碍70-75

摘要:跨境学生流动是当今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欧洲是世界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典范,而促进学生流动是“欧洲高等教育区”的主要目标和标志性特征.“欧洲高等教育区” 学生流动有其独特的产生背景,受到来自学位与学分标准的统一化、跨境流动标准的欧洲化、提升跨境就业能力以及欧洲文化融合的多方助力,也承受着来自经济方面、社会层面、国家层面、机构层面以及个体层面的多重阻力.博洛尼亚进程中的欧洲学生流动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及区域教育合作提供了有益经验与启示.

法国本科学分制改革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76-80

摘要:在博洛尼亚进程框架下,以综合性大学为主体的法国高校通过改革开始实施新的学分制.法国高校学分制改革得到了制度和法令的双重护航,落实情况良好.其学分制沿袭了“欧洲学分转移系统” 的基本要求,同时也采取了符合本国本科教育实情的具体措施.学分制的推广和实施为法国高校带了诸多正面的影响,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其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高校的学分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台湾高等技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以国立高雄第-科技大学为例81-86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刻影响和引领着高等教育领域的创新创业活动.台湾高等技职院校在创业教育方面积累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国大陆高校学习和借鉴.高雄第一科技大学作为台湾高等技职院校创业教育建设的典范,在定目标、设机构、开课程、建制度、重自评、育氛围方面探索了一套完整的创业教育路径.我国大陆高校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成立专门负责创业教育的实体运作机构,探索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课程教学体系,调动教师参加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大力培育学校的创业文化.

基于构建“国考+校试”模式的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招生制度探索87-91

摘要:在对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考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国考+校试”的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模式,并分别为“国考”和“校试”的具体组织和实施给出了方案.

《学记》中年考校制之考证及其历史演变92-98

摘要:《学记》之中年考校制是先秦社会学校教育考校制度的生动写照,既体现了先秦对于“年” (年龄)的整体认知,又反映了先秦学校教育对于学者在“业”和“道”方面的考核要求.从东汉郑康成开始,历代《礼记》考释者都对《学记》之中年考校制进行考证.古代学者对于中年考校制的注释和考证,既是对《礼记》考释研究的学术传承和创新,也是对先秦学校教育考校制度的学术探讨和论证.中国古代社会官学教育体系的建立、发展和完善,则是从学校教育实践层面不断丰富和完善了《学记》中年考校制度之教育理想.近代社会以来,以“中-西”二维思维模式来打破中国封建文化的“一元”思维模式,从学习、引进西方现代教育借此来实现“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救亡图存目的,就是开明官僚和知识精英面对国内外困局所作出的艰难抉择.《学记》之中年考校制的经典重释以及官办新式学堂的创建,就是近代社会思维模式转变在教育领域的真实写照.《癸卯学制》的颁布意味着《学记》之中年考校制的制度终结,《学记》中年考校制从先儒理想变为教育现实.

高职教师辱虐管理对学生学习绩效的影响研究99-104

摘要: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视角,探讨了教师辱虐管理对学生学习绩效的影响,分析了自我效能感在辱虐管理和学习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以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园区548名高职学生为对象,结果表明教师辱虐管理程度越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就越低,进而学生的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也就越低.研究将辱虐管理从管理学引入到教育学领域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辱虐管理与学习绩效之间内在作用机理,期望为后续教育学领域辱虐管理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产业学院:协同育人视角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的探索105-108

摘要:基于协同育人视角构建产业学院是实现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产业学院是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的新型高职教育办学模式.作为我国现阶段高职教育改革的热点,构建产业学院必须遵循高职教育的办学规律,结合学校、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发挥各协同单位的优势特色,科学规划逐步推进.

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分层结构--基于中国社会学博士互聘网络的分析109-115

摘要:通过收集和分析具有社会学博士学位授予点的20所社会学系专任教师的博士毕业院校数据,本研究构建了由626名教师构成的20所社会学博士授予点之间的博士互聘网络矩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和Ucinet分析软件,本研究分析了我国社会学博士互聘网络的基本特征、密度、中心度和可视化网络.结果表明:社会学博士毕业生互聘网络中存在较大程度的不对称性,依据博士毕业院系的声望排名形成了社会学学术劳动力市场聘任中森严的分层结构,社会学学者的博士毕业院系在其学术岗位获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