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探索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高教探索杂志 北大期刊

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

  • 44-1109/G4 国内刊号
  • 1673-9760 国际刊号
  • 1.8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高教探索是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东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高教探索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高教管理、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粤港澳大湾区研究、课程与教学、比较教育、高职教育、教育史研究、大学生成长、综述

高教探索 2017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高教探索杂志高校科研
高校科研团队国际化成果产出的动力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5-11

摘要:探索高校科研团队国际化成果产出的动力机制,顺应科研国际化发展需要,对于拓宽相关理论和指导科研团队建设十分有益.基于扎根理论,构建了高校科研团队国际化成果产出的动力机制模型,包括1个核心范畴,5个主范畴和12个范畴.其中任务导向、制度保障和文化驱动是团队层面的外部驱动因素;科研能力和科研个性是个体层面的内部驱动因素.外部驱动因素通过影响内部驱动因素发挥促进国际化成果产出的作用.

高教探索杂志教育管理
组织变革理论视野下高校管理的反思与批判12-19

摘要:高校是以培养高级人才和学术研究为己任的社会系统,作为一个组织,高校亦呈现产生、成长和衰弱的生命周期.面对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为了提高组织的生存适应性,组织变革显得尤为重要.在分析了组织变革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高校管理需要组织变革的思想.基于此,聚焦战略管理、注重结构优化、强调流程再造、探索文化重构,是高校管理实现变革的现实选择.

“新意见群体”: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关键向度——基于广东不同类型高校的实证分析20-25

摘要:意识形态是国家发展之魂,舆情治理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我国高校中出现的“新意见群体”使校园网络舆情态势发生了新变化。通过对广东不同类型高校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充分掌握“新意见群体”的现状与生成特征以及产生动因。基于治理理论,高校除了保障言论自由以及与媒体进行互动传播之外,还要与“新意见群体”形成互动和对话关系。创新网络舆情治理,应该注入“主流价值观”,引导“新意见群体”走出“拟态环境”;加强与“意见领袖”良性互动,引导正确的舆论走向;培养“新意见群体”民主意识,形成舆论倒逼机制。

卓越医学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南方医科大学的经验26-29

摘要:在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强调以学生胜任临床工作为出发点,进行课程及教学方法等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在探索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我们以胜任力为导向,从培养方案的设计、教学资源的保障、培养模式的改革等方面实施了卓越医学人才的综合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发现了现行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该继续努力的方向.

论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权能30-35

摘要:我国自从上世纪80年代提出“高校办学自主权”概念以来,尽管在政策文件中不断强调“扩大”和“落实”,通过《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对此也予以确认和体现,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对此学界予以极大关注,相关研究不少,但局限于高校在招生、教学、科研、人事、财务等具体事务的管理权利方面,在认识上存在一定误区。本文以高校办学自主权要实现的目的及其本质为切入点,借助权能的分析路径,认为高校办学自主权作为对内部的管理权力应当具有“自主决策权”、“自主执行权”和“自主监督权”三项权能。

高校教代会职权落实的理论思考与现实审视36-39

摘要:分析高校教代会行使职权、参与大学民主管理的特点和作用,并从现实角度审视了教代会四项职权在高校实际运作中存在的难点及障碍性因素,提出从加强领导、普及宣传、健全法制以及创新运行机制等方面来落实教代会职权的基本思路.

中国高校年鉴研究的现状、问题及方向40-42

摘要:中国高校年鉴起步晚,编纂工作发展快,但研究薄弱.新编年鉴较早出现的是1986年的《湖南大学年鉴》.20世纪9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编撰年鉴,到现在,全国已有超过两百家高校正式编纂出版年鉴.三十年来,高校年鉴在质与量上不断发展,但关于高校年鉴的研究却明显不足.特别是,高校年鉴研究水平同高校与日俱增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不相匹配, 与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理论需求与创新要求不相适应, 年鉴研究队伍专业化不够,研究对象与内容单一固化等.因而,高校年鉴的研究方向是:切实提升年鉴研究意识,创新研究视角,壮大专业队伍,通过强化研究,为年鉴发展提供理论和实务指导,促使高校年鉴发挥好资政、育人和文化传播作用.

高教探索杂志理论探讨
通识教育的知识类型、生产和传授机制43-48

摘要:通识教育的知识论问题不仅是一个认识论问题,更关系到具体的制度设计乃至通识教育在高教领域的合法性.借用亚里士多德的知识类型概念,梳理了通识教育领域两种不同的知识类型、知识生产和传授机制,并特别关注了实践智慧对于通识教育的特殊意义.结论认为,通识教育的知识生产机制并不能完全独立于专业共同体,要树立通识教育主体性,有赖于对其知识生产功能尤其是实践智慧意蕴的进一步发掘.

人文主义教育观的重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报告解读49-53

摘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报告,重申人文主义教育观。人文主义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坚守的传统,从《教科文组织组织法》到《学会生存》和《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再到《反思教育》,人文主义价值观贯穿始终。人文主义教育观的重申源自对世界格局和教育格局变化的忧虑,以及对教育改变世界的信念。而它的践行,需要增强教育的包容性、重视学习空间、采用综合教育方法。

高教探索杂志课程与教学
基于行动体系的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策略探讨——以标准化工程专业为例54-58

摘要:为了科学地开发课程,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从应用型本科以及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特点出发开展研究,厘清影响应用型人才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构建了行动体系与课程开发协同机制,形成了基于行动体系的课程开发模式,并以标准化工程专业为例提出课程开发的策略建议.

高教探索杂志比较教育
国外双主体教学模式研究的元分析59-66

摘要:双主体教学模式是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的,强调在维系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下师生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双主体符号互动将教学效果最大化.通过对近二十年来(1996-2015年)国外公开发表的192篇学术成果进行元分析,结果发现:在双主体教学模式的效应值方面上,教师主体变量、良好的师生默契度和学生成就变量效应值较大、不同学生中心教学模式与学生成就的效应值不同、调节因素与学生成就的效应值分布不等、教师因素对学生认知和情感行为结果的效应值分布不均匀.在调节变量对双主体教学模式的影响方面上,研究质量的效应值不呈线性关系;影响师生默契与学生成就效应值由高到低的因素依次为实验者、学生群体、混合角度和教师自主;影响师生默契与学生情感行为效应值的顺序则为混合角度、观察者、教师自主和学生群体;教师性别和教师种族(民族)对效应值有显著性影响.

高教探索杂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制度路径下研究生学术失范治理初探67-72

摘要: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分为有意识学术失范行为和无意识学术失范行为.禁令形式的正式制度能制止研究生有意识学术失范行为,但不足以增进"善".过分依赖技术手段、文本复制率的不同量化规定严重误导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认知.构建治理研究生学术失范机制需要充分发挥正式制度的惩罚功能,出台统一的、可操作性强的学术规范指南,加强学术道德规范课程建设等;同时注重非正式制度培育,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提高研究生学术认同度和学术信仰的建立,凝练核心价值观,优化指导模式,增进研究生学术行为的"善".

高教探索杂志高职教育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结构调整路径的研究与实践73-77

摘要:本文以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为视角,秉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构建了专业结构调整路径链,完成了专业结构调整的创新实践,以期优化人才供给结构、提高专业结构适应性水准,推动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高职院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以广东某职业学院为例78-81

摘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清理和规范津贴补贴分配办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促进高职院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东省各高职院校在探索建立绩效优先、优绩优酬的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方面进行了大胆和积极有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高教探索杂志留学生教育
来华学历生择校影响因素及择校途径研究——以江苏省为例82-89

摘要:大力发展来华学历生教育,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今后来华留学教育工作的重点。本文通过对700名江苏省来华学历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教学质量高、有奖学金和校园安全是影响来华学历生择校的三大主要因素。来华学历生普遍认为获取择校信息一般偏难,而中国大学的网站、朋友介绍以及本国留学中介机构是来华学历生获取择校信息的主要途径。鉴于此,要打造“留学中国”品牌,优化留学人员结构,各高校应在争创“双一流”建设中紧紧围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个主题,创新奖学金管理模式并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适度倾斜,同时建立和完善来华留学生助学制度,拓宽招生宣传渠道,充分发挥留学生校友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为来华学历生的择校和就读提供完善的渠道和保障。

留学生选择来华学习的行为意向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解释框架90-94

摘要:高校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广度、深度、密度日益深化,在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留学工作不仅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与国家开放包容的重要体现,也是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更是为国家战略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采用结构方程计量模型通过来华的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三个因素对留学生个体进行测量.研究结果显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于生源国学生来华留学意图均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态度影响最大,而主观规范次之,感知行为控制影响力最低.

高教探索杂志招生与考试
从多元到统一:建国十七年高考改革文化生态嬗变研究95-100

摘要:“建国十七年”这一时期,中国高考改革文化生态嬗变与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动密切相关,其实质又隐含着对于“效率”与“公平”的反复权衡。高考改革文化生态在中国文化价值和中央政府权威的框架内,经历了从多元到统一的变迁,最后影响着中国统一高考制度的存废。尽管在探索过程中经历了种种曲折与反复,但在建国初期急需各种人才的特殊背景下,这些不同的高考改革文化生态仍然为新中国的建设提供了相对及时的智力支撑。其成败得失,亦为后恢复统一高考制度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参考借鉴。

高教探索杂志教师与学生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关系正义生成逻辑——基于A高校的质性研究101-106

摘要:以质的研究范式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关系正义的演进规律与生成逻辑进行描述性与过程性的研究,发现:①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关系正义水平较低;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关系非正义以“文化规约塑造低度关系正义的意识形态加上先赋资本的不足而身陷无权、剥削、边缘化处境,导致自我贬抑与怀疑,不断身份类化与认同形成弱势群体,进一步主动边缘化自己而强化强势群体非正义行为,产生无尊严感”的逻辑生成.③杨所界定的关系非正义表征并不完全适用于该群体关系正义研究,应本土化、情境化修正为边缘化、无权、文化规约、剥削、无尊严五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