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电子政务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E-Government

  • 11-5181/TP 国内刊号
  • 1672-7223 国际刊号
  • 2.5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电子政务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4年创刊,目前已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电子政务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研究:数字化治理、资讯、学术篇

电子政务 2018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电子政务杂志专题研究:公共信息服务
公共信息服务需求机制的构成及其有效实现研究2-12

摘要:公共信息服务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群体间资源和服务的有效分配,并聚焦于公众的普遍性和基本型公共信息服务需求的满足。在描述公众信息服务需求图谱的基础上,提出公共信息服务需求机制是一个由需求主体分类与聚合、需求传递与识别瞄准、需求吸纳与资源保障、需求供给与跟踪反馈等几个机制构成的一个需求实现的完整链条。通过对上述用户需求机制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认为只有通过包容性服务治理、整体性服务治理和智慧性服务治理,才能将需求主体、需求传递、需求供给和跟踪反馈机制串联起来,并将公共信息服务社会共治的所有主体协调起来,才能确保公共信息服务项目决策及其资源投入的精准,从而提高公共信息服务的适配性、满意度和有效性。

公共信息服务模式比较研究13-20

摘要:公共信息服务模式可划分为政府模式、市场模式和志愿模式三种类型。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不同公共信息服务模式的运行特征与产生效用的条件,分析结果显示,将三种公共信息服务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公共信息服务社会共治的良性格局是提升公共信息服务水平的主要途径。构建激励机制、统筹机制、保障机制和监督机制可以加速公共信息服务社会共治模式的形成。

电子政务杂志互联网治理专栏
社交网络与数据监控:志愿者服务平台的管理模式研究32-37

摘要:通过对武汉、中山、深圳等地的志愿者服务平台进行在线观察和实地参访,研究发现我国的志愿者组织采用了多种互联网应用来进行管理,并且形成了社交网络(包括BBS和即时通信群组)和数据监控(包括公众号和手机客户端)两种主要的应用模式。社交网络具有较强的宣传、动员、塑造认同的能力,但存在较大的信息噪音;数据监控具有实时监控的能力,可以精准地采集和推送信息,是建立激励和惩罚机制的基础。在志愿者活动管理中需要综合运用这两种新媒体模式,扬长避短。

新时代下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增强执政本领——以互联网党建为研究视角38-49

摘要:报告"党的建设"部分提出要"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以及"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这是党代会首次如此提及,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为此有必要探讨新时代下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增强执政本领的价值、现状及对策。价值方面体现于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比以往更大。现状体现于取得了巨大成绩和存在不少问题:成绩主要有党建网站网页新媒体平台成果丰硕,十八大以来不少涉及互联网党建的党纪国法颁布,地方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取得比较大进展,党报刊台融媒体发展良好影响力得到较大提升;问题主要有全党联网的党务管理信息系统未建立,不少地方党建网站网页或新媒体存在不少的瓶颈问题,互联网意识形态斗争形势仍然很严峻。对策建议主要有建设全党联网的党务管理信息系统、突破不少地方党建网站网页新媒体的瓶颈问题、主动占领互联网意识形态阵地。

电子政务杂志资讯
《2018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中文版)》49-49

摘要:《2018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中文版)》于2018年9月21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今年是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与联合国经社部第四次共同《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中文版)》。《2018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中文版)》的主题是:发展电子政务,支持向可持续和弹性社会转型。报告从在线服务、电信基础设施、人力资本三个维度对193个国家的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进行了调查评估。

电子政务杂志学术篇
电子政务治理理论框架下的政务数据共享创新研究51-59

摘要:在新一代电子政务系统发展进程中,政务数据共享是一项基础而关键的课题,也是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焦点。以电子政务治理理论框架和社会技术系统分析方法为基础,分析了现行传统电子政务数据共享模式及存在问题,以治理结构、治理模式和治理制度三个维度的协同运作进行政务数据共享的战略与顶层设计,进而进行政务数据共享模式的创新:以建设主体与监管主体的分离进行治理结构的创新;通过科学决策,采用索引管道等技术实施"逻辑集中,物理分散",实现治理模式的创新;治理机制创新则采用了"数据可视化监控""数据银行""数据铁笼"等理念与方法。该研究为推动政务数据共享模式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种技术与管理综合集成的创新解决方案。

政府治理视域下的互联网政治参与:基于省级政府门户网站的评估60-75

摘要:政府门户网站作为政府与公民互动的重要场域,对于政府治理转型意义重大。围绕政治参与这一核心要素,设计了一套包含主、客观因素的综合指标体系,对2016年31个省级地方政府门户网站的公民政治参与水平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我国省级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在政务信息公开、互联网技术开发与更新等方面表现良好,而开放参与渠道、民意征集、政民互动等实际参与性指标的得分普遍偏低。政府依托互联网技术有序吸纳公民政治参与是互联网时代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政府能否积极回应公民互联网政治参与诉求,使其纳入到政府决策之中并转化为治理绩效与满意度的提高,关系到互联网时代政府与公民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形成与实现。

大数据在地方立法公众参与中的应用76-86

摘要:将大数据技术引入地方立法,改变传统公众参与模式是必然趋势。大数据的自身特征、数据挖掘技术、可视化技术、共享技术在地方立法的公众参与中有着巨大优势和推动作用,大数据近年来在立法领域的成效令人欣喜,但在大数据应用于地方立法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制度、人才、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共享等方面的制约,需要通过拓宽数据来源、更新立法研究方式和人才培养机制、增设立法部门、建立立法大数据共享平台等方式解决,地方立法由"精英化"逐渐向"大众化"转变,真正实现"立法数据化"。

智慧城市信息共享与使用中的政务新媒体研究——基于开放政府的视角87-98

摘要:社交媒体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对于开放政府的实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开放政府成熟度模型对政策文本和权威报告进行梳理,对2005年至2018年我国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发展概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政务新媒体提高了我国政务信息的传播影响力,增进了政务服务的便捷高效性,拓宽了公众参与渠道。目前我国开放政府整体处于开放协作的初级阶段,政务新媒体与开放政府建设基本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关系。研究建议各级政府需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提升软硬件基础,提高开放理念,重视合作性社交媒体的平台建设,进一步扩大公众协作的范围。

我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基于10个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研究99-114

摘要:随着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和公众对公共数据的需求日益强烈,数据开放成为必然趋势,各国纷纷建立不同层级的数据开放平台。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建成19个地方性政府数据开放平台,这些平台的建设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完善,都成为数据开放领域的重要议题。采用案例研究和对比研究方法,对《2017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报告》中排名前十的平台进行深度分析,试图从功能架构的视角分析我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公共信息服务类PPP项目VFM评价方法优化研究115-121

摘要:PPP模式发展迅速,物有所值(VFM)评价可以为PPP项目前期立项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目前文献鲜有对信息服务类PPP项目的VFM评价方法的研究。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针对信息服务公私伙伴关系特点的VFM定性分析框架,以期对中国政府的数字治理和信息服务类PPP项目评价机制的完善有所助益。

电子政务杂志默认
卷首语-I0003

摘要:加强和完善公共服务职能,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公共服务,满足广大民众快速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信息服务是公共服务的基本内容,公共信息服务是指与公共利益、公共政策制定、公共管理制度安排和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等相关信息实施开放和开发服务的过程,公共信息服务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群体间资源和服务的有效分配,并聚焦于公众的普遍性和基本型公共信息服务需求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