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术杂志社
分享到:

长江学术杂志

《长江学术》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6年,公开发行的季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文艺学研究、汉语言文字学研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文献学研究、当前语言生活热点问题等。
  • 主管单位:武汉大学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
  • 国际刊号:1673-9221
  • 国内刊号:42-1754/H
  • 出版地方:湖北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2006
  • 发行周期:季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19
  • 综合影响因子:0.162
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长江学术 2015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长江学术杂志名家演讲

国学如何走向开放与自由

摘要:中国的国学正有缓慢复振之势.这当然是一个良好的机遇,缘此作为人类宝贵财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它的学术文化,便有可能恢复它的活力,从而既帮助中国改善它的文化失范状态,也帮助世界改善日趋单极化的现状.不过,在这"机遇"中间也蕴藏着某种"危险",或许正因此,在中文里"危"和"机"才总是被连用.为此,作者发展了冯友兰所谓"照着讲"和"接着讲"的说法,提出根据解释学的基本原理,所有的"照着讲"都只能是"接着讲",而在当今的全球化形势下,所有的"接着讲"又都只能是"对着讲".如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尽管在一方面,当前国学的高涨也理应意味着对于某种价值支点的保守,然而在另一方面,这同样理应意味着对于世界文化的关切与吸纳.沿着这条思路,作者又继续发挥出所谓"小空间"与"大空间"、"文化之因"与"文化之果"的辩证框架,来探讨在"多元与自由"、"保守与开放"之间的弹性关系.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立场跟作者目前任职的清华国学院,在精神上是一脉相承的.
5-14
长江学术杂志特稿

论宋代文化之基本形态及其在中国史上之位置

摘要:宋代之于中国历史,处于中古史之晚期.宋代文化之特殊性表现在:学术思想形成一种具有"形而上学"意义之"认识论",将有关"知识"理论与"道德"理论既分别亦合一;政治制度方面,在于企图打造一"彻底官僚化之文官体制";文化方面,展现一种截然不同于汉唐之风格,宋代士大夫欲将政治之"理念"、"知识"与"效益思惟"三者合为一种动态之"识见";社会经济与社会结构方面,利用"崇儒"、"税商"、"劝农"、"奖工"等措施,活络社会之流动,产生发展之动能;宋代"民"之意识逐渐成为奠立"社会共同体"之基础;宋代科学技术与医学"相对发达",并将技术运用于民生与商业;宋代之艺术与文学,不仅创作展现独有之风格,且发展出一种系统化之批评理论.宋所处之时代,乃至其位于中国历史之阶段,皆与欧洲文艺复兴相近,特其年代稍早.而理学崛起,及其所带动之影响,亦若具有一种浓厚之"人文主义"精神.宋代文化之于中国,就其内在之性格而言,实是一种文明之跃升,且以"潜在"之意义而言,亦具有一种"世界性影响"之可能.
15-25
长江学术杂志文学访谈录

法国文艺复兴文学研究一隅:以重探加尔文为例——与索邦大学米勒教授访谈录

摘要: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和文化研究,一直处于关注度高但挖掘度浅的处境.同时资料匮乏和语言屏障,也造成了深入研究的困难.此次访谈的意图在于,以点带面地探索法国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现状和成果.访谈内容分为两大部分,首先由索邦大学的米勒教授介绍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研究、代表性研究协会这一特殊交流平台及其活动成果,其次就其自身多年来的加尔文作品研究进行例案分析和交流.
26-32
长江学术杂志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中世纪中国戏剧的多种形态:如何改编文本以满足演员、观众、审查官和读者的不同要求

摘要:勾勒元杂剧从元代商业剧场逐步登上明初宫廷舞台,最终走向晚明文人士夫案头的演变进程,可以发现一个历史事实:元杂剧之所以有诸多版本的差异,这源于它们面对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群体,如观众、演员、宫廷审查官以及文人读者的不同需求.这些版本的文本差异,反映了不同的刊印目的和实际演出的变化.
33-38

前汉昌邑王考

摘要:本文考证了前汉两代昌邑王生平情况,揭示出霍光在立废昌邑王时的矛盾心理,并重新审视其政治手腕.作为深处权力顶峰的霍光,身后其家族亦遭遇灭顶之灾,此事件对前汉国祚、文人心理所产生的影响十分深远昌邑王被废黜,标志着前汉命运的转折,对此绝对不可忽视.
39-48

程墨评点与明清戏曲评点

摘要:科举文化与文学评点的关系在学界已经得到了高度的重视,程墨评点对文学评点的影响则是一个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本文以明清戏曲评点为检视的焦点,考察明清程墨评点在价值取向、批评范畴和评点形态上对明清文学评点的影响,考察明清程墨评点的发展流变与戏曲评点的发展流变之间的关联.把由王士骕开始的明代程墨评点风尚作为考察戏曲评点流变的风向标,认为天启、崇祯在戏曲评点史上有其独特的个性和范式建构的意义,其评点范式在清顺治、康熙间发展为成熟的批评形态.
49-55

"祅庙":《西游记》校勘60年之惑

摘要:《西游记》作为文化典籍,校勘工作复杂繁难.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本《西游记》和人民出版社新版《西游记整理校注本》等当代通行本在校勘过程中,都纠正了古代版本的一些错误,但同时自身也滋生出一些新的错误."祅庙"一词,几度订正,至今依然存在瑕疵,成为"《西游记》校勘60年之惑",其校勘实际真切地反映了这种古籍校勘工作中特殊而又带有普遍性的现象.
56-60
长江学术杂志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历史跨越:长篇小说"蹒跚"迈步——近百年中国长篇小说现代演进过程探讨之一

摘要:20世纪初,中国社会实现从帝制到共和的历史跨越.作为特殊文体的长篇小说并不像诗歌、短篇小说那样迅速起到呼风唤雨的作用.它经过了一段回流和沉寂才"蹒跚"起步.对辛亥革命前后长篇小说创作"哀情"的泛起须作客观分析,其优秀之作的内在情感、艺术思维等因素为中国现代小说的成长拉开了序幕."五四"后长篇小说的文体意识仍缺乏自觉,但新文化视野正逐渐开启,追求生命的独立意志、对人性弱点开始关注、双重文化视角的建立等特点,显示了这阶段创作的新质.20年代末《倪焕之》、《棘心》创作中"人"的形象凸现,标志着中国长篇小说进入现代社会后终于结束蹒跚步履而开始迈上新的台阶.
61-70

论返城知青影视中的爱恨情仇

摘要:描写返城知青生活的电影和电视剧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价值标准和类型元素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共性,这些共性受制于知青集体无意识中的自恋情结及其初恋无限好的情感指向.而高度类型化的人物,一方面具有极强的道德劝诫功效和精神引擎功能,另一方面又必然会忽视人物性格的逻辑发展,忽视人性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牺牲掉细节的真实.知青影视这种向家庭伦理倾斜的创作指向与世纪末以来的社会思潮和大众消费娱乐文化的迅速崛起密切相关.
71-77
长江学术杂志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研究

从乡村到荒野:华兹华斯与梭罗"自然"之比较

摘要:诚如"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文学精魂所系的"自然"亦是一个概念深水区.在"自然崇拜"这把大伞之下,聚拢着血统不一、面孔各异、气质悬殊的浪漫主义者,而甄别他们的差异(从政治理念到风格特征到历史影响等)一直是浪漫主义学的传统任务.本文聚焦两位最具代表性作家华兹华斯和梭罗,细察浪漫主义的"自然崇拜"核心概念如何本土化(localization)和个性化.地貌方面,华兹华斯多描写耕地、果园、牧场、茅舍、绿篱等乡村风景(rural landscape),而梭罗着力于原始森林、无人海湾、草原大漠等荒野风景(wilderness);时间方面,华兹华斯常常使用农时、乡村节庆来标记自己对于自然变化的感受,而梭罗则根据气候与天气来记录和沉思自己的生活;人物方面,华兹华斯精于刻画村民、猎人、收割者、采集者、乞丐等乡村人物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关系,而梭罗刻意远离城镇生活和文明世界,引飞禽走兽昆虫花朵为自己的同类.二者之间的差异亦具体而微地反映了英国浪漫主义与美国超验主义的差异.
78-84
长江学术杂志修辞学研究

现代小说中的列锦修辞文本建构与审美追求

摘要:诗歌中"列锦"修辞文本的建构,早在《诗经》中便已肇始.后来历代诗歌,包括词、赋、曲等韵文都有"列锦"修辞文本的建构."列锦"修辞文本在韵文体中的广泛建构,一方面固然与其审美追求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其字句或格律上的要求有关.因为"列锦"的最大特点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连续铺排的方式出现,有"省文约字"与营造画面意境的双重效果.小说属于散文体,没有字句长短或格律框架的限制,因此无需"省文约字".如果需要营造画面意境,可以有别的表达手段.可是,在唐代的小说创作中却出现了有意连续铺排名词或名词短语的"列锦"修辞文本,这可能是受中国传统诗歌的影响.到了现代小说中,连续铺排名词或名词短语的"列锦"修辞文本的建构,则就相当普遍了.这与西方电影"蒙太奇"手法以及现代意识流小说的影响有关,是小说家的一种审美追求.
85-94

论唐宋诗歌对偶之新变

摘要:相对于魏晋六朝,唐宋诗歌对偶发生的变化主要在于:借对的出现,假平行对和流水对的自觉经营与普遍使用.催生变化的原因是相对固定的对偶形式与不断变化的表现内容间的矛盾.由唐到宋其间对偶也发生了变化:第一,突破了天然成对的局限,取得了以对偶的语言形式表现任何事物的经验,这一点特别体现在数字对上.第二,宋人力避唐诗对偶之滑熟,而在声律、句法和意象选取方面作了种种新的尝试,为后人留下了经验与教训.
95-101
长江学术杂志古代汉语研究

日本对汉字的加工及其背景

摘要:日本人倾向于将汉字视作"日本的文字",对其抱有非常微妙的情感,并敢于对汉字进行加工.就平民百姓而言,其汉字观,以及对汉字在实用场所中的各种应用,有很大差异.而且,日本人热衷于适度选择不同性质的文化,借来混合使用,从而形成了独具日本特色的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混合使用的拼写方式.本文就影响日本文字书写体系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全面探讨.并就日语中只借用汉字的发音或者只借用字义的用字方式(借字),根据民族固有语对汉字进行训读的方式(国训),以及以汉字为基础重新组合各构件来造字以记录本国特有事物的国字,进行了详细介绍.
102-107
长江学术杂志文献·考据

《〈尹文子〉序》之写作年代论略——以公孙龙的学术史资料为观照背景

摘要:汉唐以迄明清之际,学者皆以《史记》所载孔门弟子公孙龙与六国辩士公孙龙为一人,从而形成一种谬误的历史话语体系.因此,与辩者公孙龙相关的一切学术史料均与孔门弟子公孙龙发生年代误植.《〈尹文子〉序》称尹文与宋妍、彭蒙、田骈同学于公孙龙,正是这一年代误植所衍生的学术话语.而历来辨伪诸公不明是理,既据此年代误植而以《尹文子》为伪书,又以序文自署"仲长氏"为仲长统,进而定序文出于伪托.本文认为,年代误植,其来有自,不足以定《尹文子》为伪书,"仲长氏"亦非仲长统,乃仲长统家族晚辈.其序文写作年代当在魏晋易代之际.今存《尹文子》既非伪书,其序文亦非伪托.
1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