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学术期刊与智库互动发展的形势

时间:2022-10-25 09:29:04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以来,各类智库如雨后春笋成长起来,对政府科学决策的价值日益明显,相关研究也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承载知识传播和学术交流功能的社科学术期刊积极融入其中,与新型智库互动发展。

一、国内社科学术期刊与新型智库互动发展的态势

社科学术期刊是指汇集研究各种人文和社会现象及其内在联系的,以学术研究和交流为宗旨,以刊载有创新应用或创新见解的学术论文、学术评论、论文译文、学术研究动态等为主要内容的期刊。刊登的论文,从性质上讲分为基础理论性研究和应用对策性研究,从特征上讲具有学科性、资料性、准确性、规范性和交流性。由此可见,社科学术期刊的价值核心在于交流和传播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在学理性、客观性等方面具有优势,是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智库,又称作思想库或智囊团,是从事信息分析、调查研究和决策咨询等工作的服务组织与研究机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中国特色”是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服务党的决策;“新型”是相对于传统社会科学研究模式而言的,与传统社会科学研究重文献轻实证、重研究轻应用不同,要求体现前瞻性和时效性,突出创新性和探索性,重视开放性和协作性。当前,国内学者对学术期刊与新型智库关系的研究刚开始起步,成果不多,但总的来看,研究者一致认为学术期刊对新型智库建设可以产生推动作用,对学术期刊融入新型智库建设积极响应。研究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辨析学术期刊与智库之间的关系。有研究认为二者为共生、互动[1],相互依托支撑、协同创新的关系,[2]一方面学术期刊为新型智库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平台与资源,另一方面新型智库也为学术期刊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指向。有研究则集中于学术期刊通过服务智库,对实现学术研究的深化及学科细化起到推动作用。[3]还有研究建议学报不要盲目往智库上靠,更重要的是做好基础学科建设,认为“智库的领先和制胜,不仅仅在于专家学者或智囊人群中的谋略和机智的形成,更在于全社会的科学理论水平的整体进步和发展”。[4]二是建议借智库建设推进学术期刊的改革。当前社科学术期刊的发展面临困境,大部分期刊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泥潭中挣扎,而加强新型智库建设为学术期刊突破办刊困境提供了一个途径。[5]三是智库类学术期刊如何创新办刊模式。有研究认为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打造新型智库类学术期刊是未来发展趋势。[6]还有研究以经济类期刊为例,提出在智库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专业类学术期刊的作用。[7]从社科学术期刊与新型智库建设的互动实践来看,当前主要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整刊智库化,主要集中于中央部委、社科院(联)、各级党校主管主办的刊物和高校经管类学报。如人民论坛旗下《学术前沿》将自身定位为智库型学术期刊,以对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的学术分析为定位,专注于国家战略层面的观察与策论;又如福建的《东南学术》“积极参与到中央关于福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中”,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地方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8]第二种是栏目专题化,即以社会、政策热点为选题由系列学术论文组成研究专题,从多角度开展深入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因我国高校学报多为综合性学术期刊,所以在实践中选择以栏目专题化模式实现期刊智库化发展是比较多的,走专题化办刊路径已成为期刊界的共识。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上一篇: 高校学术期刊的转型现状 下一篇: 红色期刊的应用
相关知识
期刊常识
期刊推荐 发表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