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中药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 11-2272/R 国内刊号
  • 1001-5302 国际刊号
  • 2.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中药是中国药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5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中药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珍稀濒危中药资源新来源研究专题、综述、 制剂与炮制、化学、 药理、药代动力学、临床

中国中药 2009年第1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中药杂志研究论文
应用cDNA—AFLP研究甘草不同变异类型特异表达的基因1628-1631

摘要:目的:探讨生态环境和遗传背景相同条件下8种不同变异类型甘草在基因表达水平上的差异,旨在揭示甘草种内变异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DNA—AFLP、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对不同变异类型甘草在生长旺盛期根部组织特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分析和功能预测;采用反相Northern杂交对特异表达的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共获得14条差异表达基因片段,有6个基因序列编码的蛋白功能未知,其余的基因片段编码的蛋白参与了植物的抗菌,调节生物体内代谢,增加植物的抗热(高温)性,提高植物体固氮能力等生物过程。结论:首次克隆了不同变异类型甘草特异表达的基因,为筛选优良变异类型、品种选育、功能基因组的研究奠定基础。

光强对药用白菊花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1632-1635

摘要:目的:探讨光强对药用白菊花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生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不同光强处理(透光率分别为100%,80%,60%,40%,20%)下药用白菊花生长发育指标及光合色素含量,并利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及PAM-2100荧光仪测定叶片的光合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 随相对光强的减弱,药用白菊花主茎直径减小,植株高度、叶长、叶宽及长宽比均呈增大趋势,同化产物含量降低;光合色素含量在光强为100%-40%均逐渐增加,20%处理下有所下降,叶绿素a/b值减小;光补偿点降低,表观量子效率(AQY)先升高后下降,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均呈下降趋势,气孔限制值(L8)增大;荧光参数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升高,作用光下实际的PSⅡ光化学效率(φPSⅡ)、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在相对光强100%~60%处理下依次升高,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依次下降,相对光强小于40%时,φOPSⅡ等参数下降,NPQ升高。结论:中度以下弱光条件不利于药用白菊花的生长发育,栽培生产中应以相对光强80%~60%的遮荫度为宜。

草珊瑚光合特性研究1643-1647

摘要:目的:了解草珊瑚光合特性,为草珊瑚科学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种植在浙江林学院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内采自20个全国主产区草珊瑚种源的植株光合特性进行系统测定与比较。结果:草珊瑚的光饱和点均在800umol·m^-2·s^-1左右,光补偿点在14.70—48.68umol·m^-2·s^-1;各不同种源草珊瑚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上下午各有一高峰,在11:00—13:00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主要因子有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二氧化碳浓度(CO:S)和蒸腾速率(r),其与净光合速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值分别为一0.89(P〈0.01),-0.75(P〈0.05),0.69(P〈0.05)。结论:草珊瑚具有良好的耐荫性,通过遮荫和洒水以降低小环境温度,提高湿度,可减少“午休”现象出现的时间,提高光合效率。

中国中药杂志信息
《中国中药杂志》被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情况和引证数据1647-1647

摘要:1 国外数据库收录 美国SciFinder数据库:进入医学索引MEDLINE;进入《化学文摘》(cA);荷兰Elsevier公司Scopus数据库;《国际药学文摘》(IPA);《毒物学文摘》(ToxFile);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

中国中药杂志研究论文
补阳还五汤溶度峰及介电需量的研究1648-1653

摘要:目的:测定补阳还五汤全方的溶度峰及介电需量,为中药复方提取溶媒的选择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分别以溶度参数14.11~47.86,介电常数1~80的11种溶媒体系,在接近药材临界饱和溶媒体积%,于25℃下浸提补阳还五汤粗粉,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浸膏得率测定项下测定表观溶解度。结果:各溶媒体系浸渍药材所需的临界饱和体积K,分别为0.210,0.310,0.490,0.360,0.770,0.930,0.860,0.920,1.080,1.000,1.140mL·g^-1;各溶媒体系最大表观溶解度分别为114.0,101.3,73.4,109.4,210.7,295.0,501.4,437.0,355.6,423.1,210.6g·L^-1,从而得出补阳还五汤粗粉以甲醇-水(68:32)浸渍时,其表观溶解度最大,出现溶度峰。对应的介电需量约为47.5。结论:中药及复方表观溶解度的大小决定于所提溶媒的介电常数;并有稳定的介电需量与之对应。

脉炎宁透皮贴剂成型工艺及体外透皮释放研究1654-1657

摘要:目的:制备脉炎宁透皮贴剂并优化其处方。方法:通过单因素考察,筛选透皮贴剂的处方组成。结果:采用聚丙烯酸树脂MD-607为控释骨架和压敏胶材料,5.0%氮酮作为渗透促进剂制备胶黏剂骨架型经皮给药系统,药物从胶黏剂骨架/药物储库(压敏胶层)中恒速释放,体外释放度表明,贴剂的释放符合零级方程。结论:所研制的透皮贴剂具有理想的释药特性。

中国中药杂志信息
关于召开2009年药物溶出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通知1657-1657

摘要:拟定于2009年9月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召开药物溶出度国际学术研讨会,将邀请固体制剂溶出度研究领域的中外专家,就会议主题进行专题讲座。现将会议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中国中药杂志研究论文
响应面法优化野菊花多糖含量测定的前处理条件1665-1667

摘要:目的:优化野菊花多糖含量测定的前处理条件。方法:研究影响野菊花多糖含量测定中前处理条件的几个因素,包括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前处理条件。结果:当提取温度为81.0℃,提取时间为1.6h,料液比为1:29时,野菊花多糖含量最高。结论: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可以得到一个较好预测实验结果的模型方程。

大黄5种饮片指纹图谱色谱峰的归属与比较1668-1671

摘要:目的:对大黄不同饮片指纹图谱中色谱峰进行归属,比较各饮片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HPLC,甲醇-1%冰醋酸梯度洗脱,比较各饮片以及饮片与药材在280,430nm下,指纹图谱的变化情况。结果:大黄生、酒、醋片HPLC指纹图谱较相似,均可归属24个色谱峰,熟大黄饮片归属19个色谱峰,大黄炭饮片可归属22个色谱峰。430nm下,除熟大黄饮片归属7个色谱峰外,其他饮片均可归属出8个色谱峰。结论:大黄生、酒、醋片指纹图谱较相似。熟大黄及大黄炭饮片与生片相比,化学成分的组成及含量变化显著。

鸡肉参的化学成分研究1672-1675

摘要:目的:研究鸡肉参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LH-20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进行分离,应用NMR和MS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鸡肉参三氯甲烷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0-methyl-guaiacylglycerol(1),1-0-feruloyl-3-0-26″-hydroxyhexacosoyl glycerol(2),角蒿酯碱(incarvine D,3),piceid(4),6'-8″E,11″E—octadecadienoylclionasterol-3-glucoside(5),β-谷甾醇(β-sitosterol,6),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7)。结论:化合物1,2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4,5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显脉羊蹄甲中查耳酮类化合物1676-1678

摘要:目的:研究民间药用植物显脉羊蹄甲茎中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等色谱技术分离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及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显脉羊蹄甲茎醋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7个查耳酮类化合物,分别为紫铆花素4.甲醚(1),异甘草素(2),紫铆花素(3),异甘草素.2’-甲醚(4),2’,4'-二羟基查尔酮(5),异甘草素4-甲醚(6),4,羟基-2’,4'-二甲氧基查尔酮(7)。结论:4g合物1,3和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获得,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得到。

黄药子化学成分研究1679-1682

摘要:目的:研究黄药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凝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豆甾醇(1),正二十酸单甘油酯(2),1,7-b/s-(4-hydroxyphenyl)-1E,4E,6E—heptatfien-3-one(3),山蓊酸(4),去甲基山药素Ⅳ(5),2,3,-二羟基4’,5’-二甲氧基联苄(6),黄药子素B(7),黄药子素D(8),阿魏酸二十二酯(9),7-如一(4-hydroxyphenyl)-4E,6E—heptadien-3-one(10),5,3’,4’-三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11),3,4’,5-三羟基-3’-甲氧基联苄(12),原儿茶酸(13),腺苷(14)。结论:化合物2—4,6,9,10,12,14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博落回的生物碱成分1683-1686

摘要:目的:研究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的生物碱成分。方法:应用多种柱色谱法结合重结晶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博落回中分离并鉴定出13种生物碱,分别鉴定为6-甲氧基二氢血根碱(6-methoxy—dihydrosanguinarine,1),去甲血根碱(norsanguinarine,2),6-丙酮基二氢白屈菜红碱(6-acetonyldihyrochelerythrine,3),6-丙酮基二氢血根碱(6-acetonyldihyrosanguinnarine,4),sanguidimerine(5),chelidimerine(6),(±)-bocconarborineA(7),(±)-bocconarborine B(8),隐品碱(cryptopine,9),二氢血根碱(dihydrosanguinarine,10),二氢白屈菜红碱(dihydrochelerythrine,11),原阿片碱(protopine,12),a.另Ⅱ隐品碱(a—allocryptopine,13)。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博落回中分得,化合物2,3,5—9均为首次从博落回属植物中分得。

蒙古苍耳化学成分研究1687-1689

摘要:目的:研究蒙古苍耳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方法分离,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醋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其中4个为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2个为三萜类化合物,2个为木质素类化合物,鉴定结构分别为:苍耳亭(1),苍耳皂素(2),11d,13-二氢苍耳亭(3),苍术烯内酯丙(4),齐墩果酸(5),熊果酸(6),松脂素(7)和苯并二氢呋喃类木脂素(8)。结论:化合物3~8为首次从蒙古苍耳中分离得到,1—3均表现出细胞黏附分子ICAM-1的诱导阻碍活性,但化合物3的活性较弱。

愉悦蓼的黄酮类成分研究1690-1691

摘要:目的:研究蓼科蓼属植物愉悦蓼Polygonum jucundum全草的化学成分,为研究蓼属化学分类学提供物质基础。方法:以85%乙醇热回流提取,采用硅胶、凝胶柱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以及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1),8-甲氧基槲皮素(2),芹菜素(3),木犀草素(4),槲皮素(5),3,5,7.三羟基色原酮(6),对羟基苯甲醛(7)和β-谷甾醇(8)。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得,其中化合物1,2,6—8为首次从蓼属植物中发现。

31种黄酮、酚酸类化合物和10种中药清除DPPH能力考察1695-1700

摘要:目的:考察中药中黄酮、酚酸类成分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及橇效关系,中药乙醇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及其与黄酮、酚酸类成分总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中药中常见的31种黄酮、酚酸类化合物和10种中药为研究对象,以DPPH法对上述41个样品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以高效液相色谱-库仑阵列检测技术检测黄酮及酚酸类化合物的氧化电位,以Folin—Ciocalteu法测定中药中黄酮和酚酸类成分的总量。结果:31种化合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有很大差别,其中以(-)-EGCg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最强,其IC50值为6.7umol·L^-1;氧化电位值50mV;提取物中,茶叶提取物中总黄酮和酚酸类成分的含量最高,为82.9%(以芦丁计),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最强,IC50值为0.012g·L^-1;红花醇提物总黄酮和酚酸类成分的含量最低,为7.01%(以芦丁计),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最弱,其IC50值为1.3g·L^-1。结论:黄酮、酚酸类成分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与化合物中酚羟基的取代个数和位置有关;中药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Y)与总黄酮和酚酸类成分含量(X)之间存在相关性,Y=7.779X^-0.48,r=0.9295,即总黄酮和酚酸类成分含量高,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强。

3种中药成分对大鼠CYP3A4酶代谢的影响1705-1711

摘要:目的:探讨3种中药成分(延胡索乙素、甲基莲心碱、三七总皂苷)对CYP3A4酶代谢活性的影响,以了解中药与CYP3A4酶底物联合用药时可能产生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超高速离心法制备大鼠肝脏微粒体,建立体外肝脏微粒体混合酶代谢体系。以睾丸酮作为底物探针,用HPLC建立检测CYP3A4酶代谢活性的方法,分别考察体外代谢体系的最适宜底物浓度、代谢时间、pH、孵育温度以及磷酸盐浓度。在确定的条件下,将3种中药成分稀释成不同浓度,分别与睾丸酮共同孵育于肝微粒体代谢体系中,测定在有或无中药成分存在下代谢产物邸一羟基睾丸酮的产生量,以评估中药成分对CYP3A4酶代谢的影响。结果:在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睾丸酮代谢为6β-羟基睾丸酮最适宜的体外代谢条件为底物浓度200umol·L^-1,代谢时间3.5h,pH7.0,孵育温度37℃,磷酸盐终浓度0.1mol·L^-1。延胡索乙素和三七总皂苷均对CYP3A4酶的抑制作用较弱,IC50〉100umol·L^-1,甲基莲心碱有一定的抑制作用,IC50为(47.5±2.3)umol·L^-1。结论:延胡索乙素和三七总皂苷对CYP3A4酶代谢无明显影响,提示这2种中药成分与CYP3A4酶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较低,甲基莲心碱有可能会产生微弱的药物相互作用。

柚皮苷对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1712-1716

摘要:目的:检测骨碎补有效成分柚皮苷对成骨细胞株MC3T3-E1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方法:以成骨细胞株MC3T3-E1细胞为体外药效的试验模型(药物组和对照组),通过CCK·8法观察10,1,0.1,0.01,0.001,0.0001umol·L^-1的柚皮苷溶液对MC3T3-E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乳酸脱氢酶(LDH)细胞毒性试验观察以上浓度的柚皮苷溶液对细胞毒性能力的影响。通过骨形成蛋白-2(BMP-2),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和骨钙素(OC)含量测定观察柚皮苷对MC3T3-E1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通过Vonkossa钙化染色法观察柚皮苷对MC3T3-E1细胞钙化能力的影响。结果:高浓度的柚皮苷溶液在12h和24h时能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作用。而低浓度的柚皮苷溶液则无此作用。所测的各个组别细胞毒性百分比都较小,且随着时间的推移(12,24,48h)变化较小。光镜下观察各个时间点细胞的密度和形态也未发生明显的变化。BMP-2细胞免疫化学结果表明,24,48h时柚皮苷浓度10,1,0.1umol·L^-1包浆内棕色着色比对照组明显。ALP检测结果表明48h时,1,0.1umol·L^-1的柚皮苷溶液可提高MC3T3细胞的ALP活性(P〈0.05)。72h时,0.1umol·L^-1的柚皮苷溶液可提高MC3T3细胞的ALP活性(P〈0.05)。OC检测结果表明12d时,10umol·L^-1柚皮苷溶液作用组与对照组相比OC活性明显提高(P〈0.05)。Vonkossa染色钙化面积百分比结果表明3组柚皮苷溶液作用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区别。结论:柚皮苷溶液可以提高成骨细胞株MC3T3-E1增殖能力和分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