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中药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 11-2272/R 国内刊号
  • 1001-5302 国际刊号
  • 2.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中药是中国药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5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中药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珍稀濒危中药资源新来源研究专题、综述、 制剂与炮制、化学、 药理、药代动力学、临床

中国中药 2007年第18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中药杂志研究论文
羌活种子发芽及实生苗生长发育的研究1841-1844

摘要:目的:研究打破休眠后的羌活种子的萌发过程、适宜培养基以及羌活实生苗生长规律和优化措施。方法:使用光照培养箱,设置25,20,15,10℃ 4个发芽温度条件,光周期为12h/12h光暗反应,计算发芽始期和发芽持续时间,以及发芽势和发芽率;9种基质、4种播种深度下定期对种子苗进行生长发育的观测。结果:羌活种子的发芽适温为15℃,基质氏(锯末、蛭石、草炭灰、珍珠岩混合基质)是9种基质中对羌活实生苗生长最有利的基质,覆土深度1—1.5cm较好;实生苗子叶出土需要约10d,出苗约15d,第1片真叶展开约25d,第2片真叶展开2个月,倒苗时间12月份,返苗时间3月份。结论:解除休眠的羌活种子能长出高质量的实生苗,且适合生长在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的土壤上。

四川道地药材泽泻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质量研究1844-1847

摘要:目的;建立泽泻药材的指纹图谱,研究四川不同产区泽泻药材的质量,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梯度洗脱法进行色谱分离,使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7批样品得到的色谱指纹图谱有26个共有峰,16和22号峰分别被鉴定为24-乙酰泽泻醇A和23-乙酰泽泻醇B。结论:泽泻药材的指纹图谱特征性及专属性强,可结合含量测定用于全面控制其质量,确保每批产品的均一性。

中国中药杂志信息
本刊零售1847-1847

中国中药杂志研究论文
肉苁蓉种子发芽条件研究1848-1850

摘要:目的:明确氟啶酮预处理浓度、时间、发芽温度和盐分对3种肉苁蓉种子发芽的影响。方法:用培养皿法培养种子,统计发芽率。结果:0.1mg·L^-1氟啶酮预处理的管花肉苁蓉、荒漠肉苁蓉和盐生肉苁蓉种子发芽率最高,预处理时间为24—29h。适宜温度为20—30℃,低于5℃或高于35℃,种子不能发芽。盐生肉苁蓉种子耐盐性强,NaCl浓度临界值为0.04mol·L^-1,管花肉苁蓉和荒漠肉苁蓉种子耐盐性较弱,NaCl浓度临界值为0.02mol·L^-1。结论:3种肉苁蓉种子发芽率测定方法和条件是:用0.1mg·L^-1氟啶酮预处理24h后,温度为20—30℃,盐分低于0.02mol·L^-1。

重点保护药用植物金毛狗配子体发育过程的研究1850-1853

摘要:目的:通过对金毛狗孢子萌发的研究,了解其生长发育规律,为金毛狗的室内培养与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用土壤和Knop’s培养基在室内培养金毛狗孢子,并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孢子萌发及配子体发育全过程。结果:孢子播种1~2周左右萌发。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播种25d左右发育为片状体,毛状体出现在片状体形成之后。40d左右形成原叶体。成熟原叶体呈心脏形;精子器在接种后60d左右开始产生。颈卵器在精子器发生后10d左右形成。结论:室内土壤培养金毛狗孢子效果好,方法可行,是快速发展金毛狗的一条捷径。

麻黄属6种植物茎叶表皮的扫描电镜观察1854-1857

摘要:目的:通过对麻黄属植物茎、叶表面气孔及微形态特征观察,为其遗传育种及分类研究提供重要微观特征和依据。方法:利用扫描电镜观察6种麻黄属植物茎、叶表面气孔密度、气孔长轴、短轴、气孔形态及茎、叶表面特征。结果:6种麻黄属植物之间气孔密度、茎、叶表面特征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气孔表现出典型旱生植物的特征,略下陷,气孔保卫细胞被厚的角质层覆盖,并形成突起状角质唇状物;气孔大小、形状在种之间无明显区别;叶表面、茎表面气孔均属于无规则型,但形状明显不同,前者主要呈长方形或六边形,后者为窄条形或哑铃形。结论:麻黄属植物气孔的类型及特征比较固定和保守,气孔的大小、形状仅在种内有变异,种间差异较小,分种的价值不大,但在植物分类上具有重要的鉴定价值。

淫羊藿提取物的质量研究1858-1861

摘要:目的:考察目前市场上淫羊藿提取物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测定市售的淫羊藿提取物中朝藿定C、淫羊藿苷、箭藿苷B的含量和指纹图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大部分提取物中淫羊藿苷含量与公司提供的标示量一致,全部测定样品的指纹图谱分为3类,分别对应于不同的来源药材,淫羊藿苷标示含量相同的样品中朝藿定C、箭藿苷B以及总黄酮的含量存在差异。结论:将提取物指纹图谱与药材指纹图谱进行比对,可以初步确定其来源的药材,药材的不同是造成提取物质量差异的主要因素,建议淫羊藿提取物应该标示药材来源,并进行多项的含量检测,以便实现提取物质量的稳定。

基于RS和GIS技术的江苏邳州市银杏资源动态变化研究1861-1864

摘要:目的:利用RS和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2001年到2006年江苏邳州市银杏的动态变化。方法:运用GIS和RS技术,以LANDSAT5 TM为数据源,对2001年4月3日,2005年1月16日和2006年7月30日3期的TM遥感图像进行银杏信息提取分析,在2006年9月的野外实地调查数据的支持下,获取银杏在江苏邳州市的空间分布及多年动态变化规律。结果:2001年江苏邳州市银杏资源量为1.61万hm^2,2005年为1.84万hm^2,2006年为1.88万hm^2。结论:江苏邳州市银杏资源量从2001年到2006年逐步增长。

地黄不同品种遗传关系的RAPD分析1865-1869

摘要:目的:揭示地黄不同品种的亲缘关系和遗传特点。方法:采用RAPD技术和群体遗传学的分析方法,对地黄16个栽培品种、2个野生居群共54个个体进行了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邻接法构建的多数一致树将54个地黄样品划分为3个明显的类群;Popgene和AMOVA分析均显示地黄品种间的遗传分化大于品种内;类群Ⅱ所包含的各品种未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分化。结论:长期的无性繁殖为地黄积累了一定的遗传分化,野生地黄与栽培品之间遗传距离较大,但在主要栽培品种中遗传分化不明显,显示遗传背景较为单一。野生地黄作为地黄的育种资源应给予充分重视和研究。

苦参方凝胶离体透皮吸收研究1870-1874

摘要:目的:制备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传统中药方剂苦参方提取物凝胶,并考察其离体透皮吸收效果。方法:苦参方有效部位生物碱的提取采取醇提-大孔树脂纯化法,挥发油提取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将提取物制成凝胶,以离体SD大鼠腹部皮肤为渗透屏障,采用Valia—Chien水平扩散池和Franz垂直扩散池,比较苦参方水提液、苦参方纯化提取物溶液、苦参方凝胶的透皮吸收效果,HPLC测定透皮接收液中苦参生物碱的含量。结果:以累积透皮量、透皮速率、时滞为指标,苦参方纯化提取物生物碱的透皮吸收效果优于水提物,制成凝胶后,透皮吸收效率显著改善。结论:苦参方凝胶可以显著改善苦参生物碱的透皮吸收效果,是适合局部治疗过敏性炎症的剂型。

齐墩果酸纳米悬浮液冻干方法的研究1874-1876

摘要:目的:考察几种冻干保护剂对齐墩果酸纳米悬浮液冻干过程中的保护作用,筛选出最佳配方。方法:通过测定齐墩果酸纳米粒冻干前后的粒径变化,来评价保护效果和优选配方。结果:10%的蔗糖能对齐墩果酸纳米粒起到最佳的保护效果,样品的粒径为236.3nm(冻干前211.2nm),多分散系数0.242比冻干前(0.180)有很少的增加。结论:合适浓度的冻干保护剂在合理的冷冻条件下可以获得最佳的纳米悬浮液的冻干粉。

咳喘穴位贴片与贴散体外透皮特性比较研究1877-1880

摘要:目的:比较咳喘穴位贴片与咳喘穴位贴散的体外透皮特性,从而评价剂型改革的可行性。方法:以丁香酚,麻黄碱累计透皮率为评价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选择Franz扩散池及离体兔皮法进行体外透皮试验。结果:贴散中麻黄碱和丁香酚的累计透皮率与时间的关系均为威布尔分布模型,贴片中麻黄碱和丁香酚的累计透皮率与时间关系的释药曲线符合Higuehi方程模型。以丁香酚为指标,贴片的透皮速度是贴散的2.319倍,透皮总量是贴散的1.738倍;以麻黄碱为指标,贴片的透皮速度是贴散的1.784倍,透皮总量是贴散的1.215倍。结论:咳喘穴位贴片的透皮速度比贴散快,透皮总量比贴散多,透皮特性优于原剂型。

HPLC研究玉屏风散活性组分群一釜法提取效果1880-1883

摘要:目的:研究玉屏风散中活性成分群(黄芪甲苷、升麻苷及5-0-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提取条件。方法:采用一釜法提取玉屏风散中活性成分群,HPLC分析各活性成分含量。以提取物中活性成分含量及得率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溶剂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4个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较佳的提取条件为:单位质量(g)药材以10mL体积分数为90%的乙醇,在80℃下提取4h。提取物中活性成分总含量和得率分别为0.53%,0.16%。结论:在文中较优提取条件下,玉屏风复方中活性成分群得到有效提取。

蛇床子中5种成分的HPLC测定法1883-1885

摘要:目的:建立对蛇床子药材中花椒毒素、异虎耳草素、香柑内酯、欧前胡素、蛇床子素进行同时测定的RP—HPLC法。方法:采用Alltech C18色谱柱(4.6min×250min,5μm),流动相乙腈-0.1%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45,325nm;柱温为40℃。结果:花椒毒素、异虎耳草素、香柑内酯、欧前胡素、蛇床子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20μg·mL^-1(r=0.9999),1—20μg·mL^-1(r=0.9999),1~20μg·mL^-1(r=0.9998),100—1200μg·mL^-1(r=0.9997),100~2000μg·mL^-1(r=0.9999),回收率均大于95%。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蛇床子中5种成分的同时测定。

滇丹参中酚酸类化学成分研究1886-1890

摘要:目的:研究滇丹参Salvia yunnansis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提取,经Diaion HP20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凝胶、ODS等柱色谱,对滇丹参中的酚酸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滇丹参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酚酸类化合物,分别为原儿茶醛(1),咖啡酸(2),阿魏酸(3),迷迭香酸(4),丹酚酸A(5),丹酚酸C(6),紫草酸(7),紫草酸B(8),9′-紫草酸B甲酯(9),9′″-紫草酸B甲酯(10),9′,9″′-紫草酸B二甲酯(11),9′-紫草酸B乙酯(12)。结论:化合物1,2,3,5,6,9,10,11,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

猫耳刺中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1890-1892

摘要:目的:研究猫耳刺Ilex pernyi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利用NMR和MS等方法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果:从猫耳刺的干燥叶中分离得到8个三萜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熊果酸(1),羽扇豆醇(2),α-香树脂醇(3),熊果醇(4),3β-羟基-乌索-11-烯-28,13β-内酯(5),坡模酸(6),羽扇-20(29)-烯-3β,24-二醇(7),3β,23-二羟基乌索-12-烯-28-酸(8),结论:该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猫耳刺中分离得到。

中国中药杂志信息
《中国中药杂志》近况简介1892-1892

中国中药杂志研究论文
猫人参化学成分的研究1893-1895

摘要:目的:研究猫人参(大籽猕猴桃)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相和反相硅胶及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反复分离纯化,用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确定其结构。结果:从猫人参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得到8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2α,3α,24-三羟基-12烯-齐墩果烷(1),isotachioside(2),积雪草酸(3),儿茶素(4),表儿茶素(5),熊果酸(6),胡萝卜苷(7),β-谷甾醇(8)。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从该植物中首次获得,其中化合物1,2为首次从猕猴桃属植物中分离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