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韵文学刊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Chinese Verse Studies

  • 43-1014/H 国内刊号
  • 1006-2491 国际刊号
  • 0.09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韵文学刊是中国韵文学会;湘潭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7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湖南省教育厅主管的学术期刊。中国韵文学刊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诗学专题、词学专题、曲学专题、专题考辨、问题讨论、书评

中国韵文学刊 2009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诗学专题
祭祀中的“诗”和《诗》中的祭祀1-8

摘要:上古祭坛是早期文坛。祭祀诗是祭祀文学的源头,也是中国早期文学的重要形态。从祭祀诗的功用出发,以是否直接运用于祭祀典礼为依据,祭祀诗可分为祭祀典礼上的祭祀歌辞和以祭祀场景为描写对象、以祭祀活动为创作题材的祭祀诗两大类型。前者是祭祀中的"诗",后者是《诗》中的祭祀。对两种祭祀诗歌形态的辨析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中国早期祭祀诗的特点,认清上古祭祀和早期文学的内在联系,从而界定祭祀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诗”在东晋与“东晋”的诗9-14

摘要:"诗"在东晋分析"中古文学在东晋的历史命运","东晋"的诗阐释"东晋文学在中古的历史地位"。两晋之际,缘情派已往,赏意派方兴,浮竞心消沉,逍遥游盛行,体现在行文风格上,那便是"绮靡"风光不再,而代之以"忘言"的甚嚣尘上,因此"诗"在东晋,重"理"而轻"文"。然而,若论"东晋"的诗,从文学的创作机制、阅读的趣味诉求与文学发展的实际进程而言,"赏意忘言"是"缘情绮靡"的必要补充与支撑。至于"赏意忘言"对后世文学发展的正面意义,便是陶渊明体与谢灵运体的问世。

卢仝《月蚀诗》主旨探微15-20

摘要:中唐卢仝的歌行体《月蚀诗》,借"月蚀"这一天象之变言时政,致使全诗蒙上一层扑朔迷离的神秘色彩。对此诗主旨的理解从宋代以来就争论不休:或主讥刺宦官;或主讥刺藩镇;或二者兼刺等。如果结合《月蚀诗》产生年代的社会思潮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它是一篇在时事的感发下,呼吁宪宗吸取玄宗朝的经验教训,能不惑于所溺之宦官而明于为政的反思之作。

仕与隐之间的矛盾——论陆游的人生困境及其消解之道21-29

摘要:陆游生于靖康之乱发生的前一年,适值赵宋朝廷与金人冲突不断的南宋前期。他的一生都以抗金救国、恢复中原为职志。但南宋偏安以来,当权者苟安求和,而主战派的陆游也因此得不到重用,壮志难酬,令他悲愤不已。身处乱世,满怀民族自尊与爱国热情,且又具备军事与政治才能的陆游,之所以会遭受排挤,追根究底,全然是因为他的政治理想与最高统治者的实际作为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冲突。但是,无论顺或逆,陆游始终关心时事政治,秉持经世济民的儒家思想;无论得或失,他始终忠诚于国家。所以,陆游的诗歌常充满着政治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交织着胸怀壮志却英雄失路的痛苦与悲愤,体现着深挚的忧国忧民情怀。在陆游的闲适词中也时常流露出徘徊于仕与隐之间的心理矛盾。为了消解他人生所面对种种无可奈何之境,陆游常借助梦的意象和引前代之仁人志士以自慰自解。

南归途中的悲情诗人钱谦益30-35

摘要:钱谦益作为一位十七世纪重要的文化人物,他通籍五十馀年,奔波南北,九次往返于家乡与北京之间。后六次南归,其间作诗颇多,具备三重考察意义:从以诗证史角度看,诗人的经历复杂奇特,个人命运多舛,某些事情隐秘不解,赖其南归诗作,略可透析诗人的坎坷经历与艰难行旅;从诗言志的角度看,南归诗作所渲泄的情感折射出那个时代同类文人的共同境遇,在当时即已获得广泛的读者群,也为后代提供了许多真实的历史场景;从创作风格角度看,尽管六次南归的原因不尽一致,但各次南归诗篇的主基调是一致的,不仅表现出诗人孱弱的人格与忧伤的心态,还可表现出这位"东林浪子"创作风格的多样性。

论《宋诗选注》与《宋诗三百首》的异同及其形成缘由36-41

摘要:钱锺书编选的《宋诗选注》与金性尧编选的《宋诗三百首》虽然对宋诗的评价皆较为客观、全面,但两个选本在选目、论评与注释上均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钱选"如棱角分明的菱形,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个性化选本;"金选"则像无棱无角的圆形,属于中规中矩的传统型选本。双方所处时代背景与学术阅历不同是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文化缘由。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词学专题
神龙见首不见尾——谈《史记·伯夷列传》的章法与词之若隐若现的美感特质42-53

摘要:《史记.伯夷列传》之章法颇为独特。通篇夹叙夹议,多以感慨疑问出之,掩抑低回,其旁生侧出,若断若续,使人难以遽窥意旨,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变化莫测之致。此合于词之若隐若现、缠绵不露,要眇幽微、意在言外的美感特质,以寄"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

周词与柳词之关系漫议54-57

摘要:周邦彦与柳永在词的发展史上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周既较全面地承袭了柳之影响,又在柳词的基础上有较全面的创新。二人最大的相同或相近之处在于尚实,他们在词的创作中都追求美与真的统一。而最大的相异之处,则首先在于风格。至于作品的内在气质和外在表现等,也多有不同。本文从内容、形式到创作方法、表现手法诸方面来揭示其相同和相异,区别与联系,对他们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漫加评议。

论王重阳道教词对宋代俗词的继承58-64

摘要:与宋代文人雅词相比,金代全真教王重阳的道教词风格独特。从以下几方面可以考察出他对宋代俗词的继承:第一,学宋代文人俗词,其词深受柳永的影响。第二,拟宋代俗词爽直俚白、口语化的语言,拉近与民众的距离、增强亲和力。三,仿宋代俗词的形式,填一些有趣味性的词以增加对信徒的吸引力。第四,承宋代民间俗词馀韵,其词具有音乐性以增强传道布教的效果。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赋学专题
唐赋空间叙事艺术65-71

摘要:唐赋作家注重从空间思维出发对外部客体世界作精细的描叙而构成规律性的空间方位联结形式,表现为可视阈与超视阈两种叙事空间。其空间关系还经常与事类叙述结合起来,从而建构起一个宏放博大、无所不包的空间世界,组成唐赋基本的图案框架。更进一步的是,唐赋作家还利用空间方位的变换来推动叙事的进程,空间叙事与历史叙事相结合,使唐赋成为一个成熟的艺术时空体。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现代IEt体诗词研究
苏曼殊的诗歌之美72-82

摘要:苏曼殊是一位慧秀孤标、才华横溢的文人雅士。他的诗情文并举,意境深远、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禅学也对曼殊诗作影响甚大,其诗往往反映禅学的空灵。曼殊作品所表现出的自我形象皆具实感真情、思想解放,留给读者深刻的印象,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中国文学现代化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关于中华诗词的文学史地位问题83-89

摘要:中国传统诗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中国文学艺术的精华所在,它的底蕴深厚,魅力无穷,即使极力推崇西方文学、极欲打倒传统的新潮派诗人,也仍旧摆脱不了传统诗词的影响。因此,近百年来中华诗词在顽强地坚守,在曲折中前进,不断有杰出诗家和优秀作品问世。中华诗词事实上已经成为与时俱进的新诗词,包括古风、歌行、律诗、绝句、词、散曲,这些古老的形式,都焕发了新的生机,足可与自由体的新诗争芳斗艳。广大诗人可以用自己适宜的表达方式,去创作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的各种体式的诗歌作品。重新确认中华诗词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已成当务之急。

星汉亲情诗词论略90-93

摘要:在星汉正式发表的诗词中,有涉及亲情的作品60馀题,写到了父母、妻子、女儿等亲人。无论是对父母养育深恩的感戴,还是对女儿舐犊深情的抒发,以及对妻子爱怜深意的吐露,都呈现出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真挚与深切,一种执著与缠绵,偶尔也在凄凉中中寄予感愤,在酸涩中表现幽默与诙谐。其总体特征,或可以深切自然、亦庄亦谐概之。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专题考辨
《全宋诗》补遗94-100

摘要:《全宋诗》辑录一代诗歌,程功甚巨,缺漏亦属难免。本文据《永乐大典》本《中兴礼书》及《中兴礼书续编》辑补了《全宋诗》未收之诗159首,为研治宋诗者提供些许材料。

以《全宋文》补《全宋诗》20则101-103

摘要:本文据《全宋文》等有关文献辑补《全宋诗》,共得20则,分成补诗和补人两类。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书评
修复宋诗发展史研究中缺失的一个链接——吴大顺《欧梅唱和与欧梅诗派研究》序104-108

摘要:目前中国文学史几个通行本关于宋代诗歌发展史的描述,大抵从宋初三体、西昆体、太学体到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再到江西诗派、中兴四家、永嘉四灵、江湖诗派迄于宋末爱国诗人群及遗民诗人群体,形成一个完整的发展统系。关于宋诗“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之特征,一般也认为在黄庭坚和江西诗派时定型。我们在讲授这段宋诗史的过程中,总感觉对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三人不能从整体上进行把握。

清代词学研究的新坐标——评孙克强教授《清代词学批评史论》109-112

摘要:清代词学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学界一个新的热点与学术增长点。孙克强先生是当前学界较早致力于清代词学研究,多方开拓,取得丰富成果,并为清代词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学者之一。他的《清代词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系统地探讨了清代词学的发展与建构,《蕙风词话·广蕙风词话》(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对况周颐的词学文献做了系统的整理,

中国韵文学刊杂志会议综述
第七届明代文学年会暨明代湖南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113-115

摘要:“第七届明代文学年会暨明代湖南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8月28至30日在湘潭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湘潭大学主办,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承办。与会学者170馀名,提交论文150馀篇,分别来自美国、日本、台湾、香港、大陆等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