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园林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 11-2165/TU 国内刊号
  • 1000-6664 国际刊号
  • 1.5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园林是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园林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主题风景园林与固废管理、风景园林理论、风景园林生态、风景园林植物、风景园林文史哲

中国园林 2010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园林杂志本期主题
建设绿色基础设施,迈向生态文明时代——走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城镇化之路1-9

摘要:简要回顾了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和风景园林行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总结了中国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主要经验,以及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展望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和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需求,指出中国的城镇化之路必须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的,是迈向生态文明时代的必然选择。科学合理规划和建设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是中国可持续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弹性景观——未来风景园林实践的走向10-14

摘要:弹性的定义是"生态系统忍受扰乱而不至于崩溃的能力"。弹性是人类和生态系统被赋予的、自我恢复和适应未来的能力,也许也是人类被赋予的预测和规划未来的能力。本文的目的在于预测风景园林、城市化进程和未来城市及社区的和谐、人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形式,将讨论以下问题:什么是当前与"弹性景观"相关的风景园林实践的主要思想?它产生的历史根源是什么,它是如何组成的?在此过程中,遗产、价值、平衡和适应力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本文有3个主题来处理或面对与探讨"弹性景观"的思想,即把综合研究城市化的现代条件作为生态城市主义的新兴途径,后工业时代景观对全球环境的作用,以及主要发展中国家的非正规景观设计和基础设施问题。本文及涉及上述3个议题的案例,进一步阐述和探讨了大都市中心及其"弹性景观"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并达到社会的公正性,这里对生态的理解超越了自然环境范畴,还包括了社会、政治和文化层面。

认识苏州古代园林15-18

摘要:中国古代园林分为私家园林、皇家园林、寺庙园林和风景名胜区诸类型,苏州为江南私家宅园的代表,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说,是古代造园最后的高潮。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例,运用以借景为中心的创作秩序,深入剖析苏州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希望能够给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师更多的启示。

从多样性展开的风景论19-22

摘要:现代社会的环境恶化,必将影响人类社会和文化生活的丰富性。新世纪风景园林发展的关键词是"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其对象不仅是环境,还应涉及社会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在生物界已经得到理解和认识,但在社会和文化界尚未得到共识。通过日本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阐述了必须通过多种手段确保"环境·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各自多样性,实现地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园林杂志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通讯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通讯 第86期 2010年2月23-30

摘要:新的一年,新的世界2010年的第一期是我们关注新事物的最佳时机:IFLA新的协会和新会员,新的领导,新的办公室,新的创造,新的前沿,一个勇敢的新世界。本期通讯包括来自厄瓜多尔、巴拉圭、中美和加勒比国家和地区会员的文章,它们是2009年10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理事会中新加入的团体会员。

中国园林杂志专题植物园
杭州西溪湿地植物园——基于有机更新和生态修复的设计31-35

摘要:有机更新突出场地历史信息和脉络的传承、重组和融入;生态修复指对受损生态系统进行恢复、重建和改进。依据西溪湿地植物园的现状特点,分别采取上述2种不同的措施。采用有机更新的措施改造已有城市道路,更新为湿地植物园的主要游览道路和科普走廊,同时对占用地大部分面积的基塘系统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更新。采用生态修复的措施改造原有污染较重的农居点,并按照湿地植物园的功能要求进行修复。

一径向池斜,池塘野草花——上海辰山植物园水生专类园规划设计36-41

摘要:湿地及水生、湿生植物由于其良好的净化水体的生态功能以及营建乡土风貌的景观功能,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目前在各类景观湿地的规划设计中,存在着简单化、模式化、公园化的趋势,缺乏湿地景观的特色。通过上海辰山植物园水生专类园规划设计的实践,研究了这一类小尺度人工景观湿地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水环境的创造、水生及湿生植物群落结构配置的重点、施工过程中的变化控制等相关问题,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范例。

关于建设上海辰山植物园木犀专类园的思考42-45

摘要:木犀属(Osmanthus)是木犀科(Oleaceae)中经济价值较大的一个属。该属植物主产我国,是优良的观花小乔木或灌木,尤其桂花,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色、相、形俱佳的园林绿化树种。在对我国桂花专类园及桂花风景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专类园现有的条件(如气候、地形、土壤等),提出了关于木犀专类园的定位、植物收集、植物配置和布局的建议,为以后专类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并提出了建设木犀专类园的注意事项。

中国园林杂志风景园林论坛
原风景对景观感知影响的调查研究46-48

摘要:"原风景"是指人们在20岁之前的生活环境中,在内心深处留下深刻印象的风景。本研究就"原风景对景观感知的影响"这一课题,使用李克特量表型问卷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原风景对于各年龄段,及不同身份、背景的人的景观感知都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影响程度随着民众年龄的增长呈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在各类影响因素中,个人因素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各因子影响程度排序为:个人因素〉熟悉度〉社会与文化因素〉行为方式〉感觉线索〉美感度〉环境选择。作为对原风景的基础性研究,本研究填补了原风景对景观感知的影响程度以及影响方式这一现有研究中的空白。

“再利用”不可“再污染”49-50

摘要:目前,在我国提出建设"节约型园林"的背景下,对建筑废弃物的二次利用越来越引起广大风景园林师的关注。但是对于建筑废弃物的二次利用并不是一项简单的表面工程,牵涉到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各个层面的问题。如果不就地利用建筑废弃物,可能会污染当地环境,影响生态发展。这样就将本来应该大力提倡的"再利用"变质为"再污染",通过介绍日本在此领域的研究与发展,试图对我国建筑废弃物再利用这一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存在主义哲学语境中的传统景观意境研究51-53

摘要:意境是一个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的范畴,也是传统文化中提炼出的最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理论之一。景观意境亦是中国传统景观的核心部分。在意境美学的范畴内,景观意境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借助马丁·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的理论思维研究传统景观意境。引入存在主义哲学理论能够以突破主客二分的思维建立景观意境各组成范畴之间的整体性关系,为传统景观意境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传统景观意境研究的新的理论架构。深入研究景观意境的特质,对于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中国建筑文化的个性具有借鉴意义。

论园林工程技术管理与境外设计落地54-56

摘要:分析了影响境外设计公司设计理念落地效果的主要原因,以杭州金色家园·金色海岸园林深化设计与施工过程为例,总结了提高园林品质的经验,包括采用新的施工方法、工艺技术和材料,统一和完善园林行业标准,整合各类资源等,为设计落地提供专业完整的园林服务平台,并推动行业的建设管理走向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中国园林杂志园林历史
探询六朝时期的南京风景园林57-61

摘要:六朝时期(229—589年)300多年间,建康(现南京)城市建设融合自然山水风景,文人学者以寄情自然山水作为最高境界和人生理想的追求,在中国历史上占据辉煌篇章。此时诞生了以山水诗词为基础的自然审美园林。园林景观不求壮阔绮丽,而是恬静淡雅,脱俗飘逸。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园林建设发展的新纪元。玄武湖曾经是六朝帝王的园林,内有宫苑、仙岛,也有猎苑。

北京西城郝家花园62-64

摘要:郝家花园位于北京西城,建于民国时期,原属实业家郝升堂先生所有,至今仍保存完整。花园分为东西2部分,东部主要在厅前以湖石堆叠假山,西部为主景所在,建有正厅、亭子和洋房,并以青石、湖石与土结合,堆筑造型复杂的大型假山,另在山下开辟一弯曲池,其手法在民国时期的北京私家园林中具有很高的代表性。园中山石以及大量的匾额、汉白玉栏杆、花盆和石狮均来自圆明园遗址,弥足珍贵。通过访谈考证和现场调研,对这座私家园林的历史沿革、基本布局以及造园手法进行了探讨。

一座“明堂式”构图的边郡唐“亭”65-68

摘要:简析唐"亭"的功能性及空间特点,论证唐柳州东亭的水陆馆驿建筑性质及其建设场址,结合柳宗元的相关史料、文学作品,进一步论证章士钊先生对柳州东亭的"明堂"化设问;辨析该唐亭的馆驿、教化、休闲及景观功能;提出在中原文化拓荒阶段的边郡馆驿建筑,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播使命,具有政治、文化、景观、旅居等功能混合的特点;根据馆驿建筑的相关文献,对该"明堂"化唐亭的五室平面布局进行初步探讨。

中国园林杂志城市绿地系统
山地城市绿地布局的防灾效能评价——以湖南省湘西州保靖县城市绿地为例69-72

摘要:山地城市是一种生态敏感性较高的人居环境类型,面临多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建立完善有效的城市防灾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城市绿地作为城市防灾系统构成的重要环节,其空间布局需要在客观评价防灾效能的基础上进行规划。以湖南省湘西州保靖县城市绿地为例,通过对灾前城市灾害易发区的隔离性、灾时人群避灾救援的接纳性、灾后灾民临时安置的支持性3项内容的评价,探讨山地城市绿地布局防灾效能评价的基本方法,以期为山地城市防灾系统的科学建构提供行之有效的技术支撑。

镇(乡)村绿地分类研究73-75

摘要: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实施,镇(乡)村绿地系统规划日益引起专业人士的重视。通过对镇(乡)村绿地系统规划中最基础的镇(乡)村绿地分类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镇(乡)村绿地自身的特点,提出镇(乡)村绿地分类的原则,进而对镇(乡)村绿地进行分类。科学提出镇绿地分类的"四类法"和村庄绿地分类的"三类法",并与镇(乡)村用地相对应,便于绿地分类的实施与操作,为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系统提供理论支持。

中国园林杂志专题乡土景观
侗族村寨空间构成解读76-79

摘要:侗族民居在几千年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复合而完整的空间结构,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空间语汇。侗族村寨是侗族人民精神和物质家园的载体,是民俗文化空间和实体的体现。从侗族村寨空间布局形态出发,通过对村寨空间的构成要素、形态及涵义的分析,深入地解读和总结了侗寨的空间构成,以提炼侗族传统民居的建筑精华和价值,为研究这一古老而珍贵的民族建筑体系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