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园林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 11-2165/TU 国内刊号
  • 1000-6664 国际刊号
  • 1.5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园林是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园林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主题风景园林与固废管理、风景园林理论、风景园林生态、风景园林植物、风景园林文史哲

中国园林 2010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园林杂志本期主题 陈从周先生纪念
一代宗师·园林巨匠(代序)1-1

摘要:陈从周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园林学家、古建筑学家、散文家、画家,更是中国风景园林学界的一代宗师。对于中国风景园林,陈从周先生最大的贡献是将中国文化艺术与中国园林融会贯通,而中国园林文化艺术恰恰是中国园林的精髓。陈先生毕生的研究为中国园林精髓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奋进的一生2-3

摘要:IFLA世界大会最近要在中国召开,当然首先要提到朱桂老、梁思成、刘敦桢、童寯、单士元等诸前辈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大量收集资料文献和实地踏勘工作,在敌人的炮火下,拯救了大量的园林遗产。

古典园林的守护者和复兴者——怀念陈从周先生4-5

摘要:我的老师,同济大学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驾鹤仙去已整10年,新世纪的这10年,我国园林有了长足的发展。此时,我们缅怀中国园林的守护者和复兴者从周先生,更有着特殊的意义。

陈从周教授的脾气6-6

摘要:10年前的一天,刘天华教授约我去同济新村,探望因中风卧床的陈从周老师。当时,陈老卧床于居室北屋,对我俩的到来已只能点头示意。我默立于陈老的床前,敬望着他那如雕似刻.严厉如昨的面庞,使我不由想起陈老那艰辛奋斗的一生和他那耿直的脾气,不禁热泪涌动。

文章园林 梓墨尤香7-8

摘要:江南近日,阴雨连绵,春寒依旧深深。 窗外枝头刚刚绽放的春芽上,挂着冰晶般的雨珠,在春风中摇曳,久久不忍坠落,好像在沉思和追忆着往昔那难以忘怀的情愫。再过10日,便是吾师陈从周先生的祭日。光阴如箭!

我所难忘的5本书——纪念陈从周先生逝世10周年9-10

摘要:一代宗师陈从周教授是中国园林学界、中国建筑史界的一座高峰。他一生中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笔耕不止,著作等身。直到今天,他的学术影响仍是历久弥新,惠及后人。作为他昔日的研究生,我曾经有幸聆听先生的教诲,

情境与论说——《园冶》与《说园》比读初议11-12

摘要:《园冶》是中国造园史上的一部奇书,看似散乱的叙述,隐藏着内在逻辑的完整性。 《园冶》以成景为重心。所谓"景",就是使人"醉心"或者可以"成趣"的环境,也就是说,从一开始,景就不是冰冷的"对象",

《说园》伴我到如今13-13

摘要:初读《说园》已是近30年前的事了。当时大学刚毕业,工作分配于离家千里之外,闲暇时主要以各种书籍打发时间。一次在邻居处得到了一册《同济大学学报》抽印本《说园》,初读之时即被书中隽雅的文词以及秀美的书法所倾倒,

年轻学子不可不识陈从周——浅析陈教授论园林与诗文、曲艺、旅游、饮食文化的关系14-16

摘要:陈从周教授是著名古建筑专家,园林艺术家。其治建筑,治诗词,治书画,治昆曲,治考古文物,治种种杂学,皆能融会贯通,化而为一。陈从周教授是造园大师。君深知园林之美,更能辨其得失。造园学为综合性科学,为艺术之一,与建筑学、园艺学、

中国园林杂志专题 地理设计
GeoDesign导读17-17

摘要:21世纪的第2个10年.“地理设计”横空出世。何为地理设计,它为什么出现在这个时期?谁在参与地理设计?本栏目的几篇文章试图对这些问题作些解答。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未来19-26

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压迫日益严重,似乎已接近临界点,造成环境系统失衡、损失难以挽回。我们要首先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并最终执行可行的补救措施。阐述了拯救环境的紧迫性并提出了一套通过被称为"地理设计"的框架的有效的大地系统管理手段。它从伊安·麦克哈格颇具影响的名著《与自然共设计》中取得理论灵感、从大地系统工程管理这样的综合学科中汲取实践经验。方法学上它得益于斯坦尼兹景观变化模型的支持。地理信息系统在描述过去和现时的状况中游刃有余,但我们还需要将其功能扩展,使其能够用于设计未来——即把设计因素引入地理信息系统框架,使其成为囊括一切的规划设计工具,让规划师、设计师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已有一些早期试点地理设计软件付诸实施,如ArcSketch即代表了这样一种认真的探索。尽管地理和设计存在已久,但"地理设计"作为一种学科还相对较新。作者认为现在我们应刻不容缓地采用地理设计这一动议,协调一致、共同努力,以进一步防止环境恶化,使我们大家共享的、日益变化的地球—人为大地—更加健康和长寿。

地理设计定义初探27-28

摘要:地理设计处于设计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综合交叉区域。地理设计为在地理空间内设计任何事物(物体、事件、概念、关系)提供了一个架构,为以科学为基础的新设计学科的产生做好了准备。作者在此文中论及有关设计的基本课题时指出,任何单位和部门都在有意无意中从事设计,他们都在一直不断地创造产品或服务。这个创造过程一旦中止(即终止了设计过程),他们就会丧失自己存在的理由。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提出了对设计的一般定义,着重在设计的范围和目的,指出设计构思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可用于解决各种地理空间中的问题。

地理设计基础29-34

摘要: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空间信息系统工具愈加丰富、解决方案层出不穷,如逼真的三维视觉表现和对个体对象的分析等。然而,这些工具和解决方案常常不支持社区、城市和地区一级的评估,也没有在评估中考虑结合设计提案。本文提出的"地理设计"概念,能够提供一个统一的、具有技术能力又不依赖于任何平台的方法来解决大规模环境下设计和分析的一体化问题。"地理设计"支持对提案进行快速和反复的影响评估,也支持提案共享以产生改良的替代方案。开篇即给出"地理设计"的定义。地理设计初衷讨论了地理设计的背景和数字表现基础。随后,比较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工作流程和地理设计的工作流程,从而揭示出将地理设计内嵌于空间信息系统的优势。展示了一些早期的地理设计实际应用的例子。最后,给出了地理设计面临的问题、建议和未来的一些工作方向。

地理设计:新思维与新手法35-36

摘要:在杰克·丹哲芒(Jack Dangermond)主持的地理设计峰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集思广益,探讨地理设计的概念、应用及未来,从学术上打破地理学、城市规划、园林学、建筑学与土木工程学的界限,分享GIS应用,并从技术上对人居环境规划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凯文·林奇、吴良镛等在传统的设计基础理论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我们今天面临的环境问题需要风景园林、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从业人员不断探索、了解更有效的方法。地理设计概念的提出和方法应用,及时为我们提供了创造性地认识解决规划设计问题的有效途径,我们应积极地参与这种跨行业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更应多了解、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这个有效工具。

中国园林杂志风景园林调查与分析
高校户外活动场所规划中的女性主义视角37-41

摘要:空间领域的研究中,性别差异一直是人们所忽视的问题。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也多是从男生的角度切入,缺少对女生使用者的思考角度。选取大学校园户外活动场所作为研究对象,就女生的户外活动现状及需求、户外活动场所个案使用现状,运用观察、问卷、数据统计、对比等多种研究手段,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比较分析,得出女生偏好的校园户外活动空间的特点,分析了空间规划忽视性别差异的原因,最后提出多元化的校园空间规划准则指导下的校园户外环境调控建议。

中国园林杂志园林植物
荷兰5个三色堇品种在华北地区的引种试验42-44

摘要:从荷兰引进了5个三色堇品种,在我国的华北地区进行引种试验,分别观测了各品种的发芽特性、物候期和观赏性状。结果表明:从荷兰引进的5个三色堇品种均具有较高的发芽率(42.1%~73.3%)和发芽势(33.5%~46.7%);在我国华北地区栽培,均能正常生长和开花结实,花期较长(80~100d),早花性强,花色丰富。其中08-H2为典型的多花品系,花数达135朵/株;08-H5株型低矮,株高仅12.8cm,适宜用作地被植物。

常绿阔叶植物石楠在北京地区的引种示范应用45-48

摘要:依据自然生态相似性引种原理和科学利用气候转暖升高的自然条件的观点,开展石楠在北京地区的引种和示范应用。通过11个冬春(1999—2009年)对其生长状态、抗寒性表现、观赏特性等方面的观察分析、适度规模推广应用以及扩繁试验,进一步提出石楠作为春花、秋果、冬绿的植物种类在北京园林绿地中的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以及由此引出的相关思考和讨论。

新优树种海滨木槿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49-50

摘要:海滨木槿花色金黄,入秋后叶片变红,季相变化明显,是优良的观花观叶园林植物,可用于公园、广场绿地、庭园、住宅小区等,也是花篱、花境的优秀植物材料。根据海滨木槿根系特别发达,树枝韧皮纤维柔软,抗盐抗碱,抗风耐瘠能力特强等生物学特性,针对本项目测试数据和其他树种性状,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海滨木槿不同于其他树种的优良表现及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