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园林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 11-2165/TU 国内刊号
  • 1000-6664 国际刊号
  • 1.5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园林是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园林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主题风景园林与固废管理、风景园林理论、风景园林生态、风景园林植物、风景园林文史哲

中国园林 2007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园林杂志主编心语
作为整体的“中国五岳”之世界遗产价值1-8

摘要:“中国五岳”源于中国的封禅和祭祀文化,作为中国山岳崇拜、“五行”学说、“大一统”观念等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物化代表,其自古而今都被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具有重要的世界遗产价值。它为已经消逝的中国皇家文化传统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见证,并且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释的交流与融合。“中国五岳”丰富多彩的宗教建筑、摩崖石刻代表了人类创造性的杰作,其佛塔建筑作为中国砖石建筑最早和最杰出的范例,展示了中国古代高超的艺术和技术水平;元代观星台则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范例。在具有世界级文化遗产价值的同时,“中国五岳”还展示了非凡的天然美景,同时也是研究地球早期演化以及生物多样性的最佳记录,具有世界级的自然遗产价值。

城市风景区研究(一)——发展历程与特点9-14

摘要:我国风景区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风景区体系,城市风景区也处于这一体系之中,并由于其与城市的紧密关系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从城市风景区与城市的关系这个角度出发,研究其与城市的互动发展历程及城景关系,进而认识现阶段城市风景区的特点。根据城景关系和特点对城市风景区进行分类,以便于全面深入认识城市风景区,从而把握我国风景区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发展新趋势,为城市风景区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河流风景保护——以桂林漓江为例15-18

摘要:河流风景不仅是一种常见的景观形态,同时更是一种重要的生态廊道和游憩资源,在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中具有极高的价值。然而,由于河流景观的易变性,使得河流风景保护有许多自身的特点和难点。以桂林漓江为例,通过对一个典型案例的剖析,从性质认识、区域协调、游览模式、生态补水、河道景观、岸线控制、体制创新等方面对河流风景保护进行思考。

基于遗产保护和解说的游人中心19-22

摘要:游人中心是遗产保护和解说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文化差异,我国常用的游人中心或游客中心概念不同于西方长期以来的定义,有必要对概念内涵进行辨析,进一步明确游人中心的根本特性。为了深入理解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NPS)的这项“发明”,简要回顾了游人中心的发展历史,包括其产生背景、设计体制、建筑风格、布局特点,从中可看出游人中心与遗产保护和解说的密切关系,体现了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保护与传承遗产、为游人服务的精神,对于我国遗产地尤其是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工作有一定启发意义。

可达性的悖论与问题的解决——以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为例23-26

摘要: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使我国各风景名胜区的交通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然而这种改善给风景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带来了复杂的、有时是相悖的后果。某些时候,可达性条件的改善并没有带来预期的资源利用收益的增加,却带来了资源保护的巨大压力。通过对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总结和思考,探讨可达性变化给风景名胜区带来的变化现象及其原因,并提出规划设计中的对策,以期有助于解决风景资源保护和风景旅游发展的矛盾。

中国园林杂志名家名作
孤寂耕耘 默默奉献——孙筱祥教授对“风景园林与大地规划设计学科”的巨大贡献及其深远影响27-40

摘要:通过对孙筱祥先生60余年来所做的理论研究工作、规划设计作品、培养学生的教育工作以及受聘到国外讲学,受邀参加国际学术活动等经历和他的学术思想进行整理、分析与研究,提出他的杰出成就对中国“风景园林与大地规划设计学科”作出了巨大贡献,具有重大意义及深远影响。

“改变与演变:城市设计和城市形态”论坛40-40

摘要: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易道公司主办的“改变与演变:城市设计和城市形态”论坛于2007年11月10日在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报告厅举行。

中国园林杂志规划设计
走向生态与艺术的工程设计——温州杨府山垃圾处理场封场处置与生态恢复工程方案41-45

摘要:介绍了温州杨府山垃圾处理场封场处置与生态恢复工程方案。在此方案中风景园林师参与到环境保护的传统领域,与环境工程师在此领域进行了跨学科合作的探索。在跨学科合作中从风景园林的角度出发,不仅将垃圾处理场作为环境工程的改造对象,也把它作为生态恢复的物质依托,同时利用大地艺术的形式把环境工程设施和园林景观设施作为整体统一规划布局,统筹安排经营。在此探索的基础上提出工程技术、生态恢复、艺术效果相综合的理念。

听觉景观设计46-51

摘要:景观设计从19世纪发展至今,一直是以视觉艺术为出发点的设计,而我们对景观的感知是五感的综合体验。听觉是仅次于视觉感知外界环境的感官,因此从听觉角度入手,通过对听觉景观的设计原理、设计方法的探讨和案例的分析,以期听觉景观设计能为景观设计注入新的活力,为设计师建立“整体景观”的设计理念。旨在抛砖引玉地启发对景观的五感设计,为人们创造更美好和谐的景观空间。

历史商业地区的适应性改造及其文化延续——对常州篦箕巷地区城市改造及景观设计的思考52-57

摘要:篦箕巷地区是常州市重要的历史商业文化区,有着优异的历史资源环境,同时它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设计从基地的历史文化特征出发,对现有的历史资源及运河文化进行仔细分析,寻找场地的精神内涵,以重新唤回区域商业的生机与活力;着重研究了历史空间形态的转变,将历史文化元素及场地精神创新继承,强调历史与现代的对话,构建了一个充满场地特性的魅力空间。

中国园林杂志学会动态
“2007全国风景园林教育学术年会”在南京林业大学召开58-58

摘要: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风景园林教育分会(筹)和南京林业大学承办,《中国园林》学刊和《风景园林》杂志协办的“2007全国风景园林教育学术年会”于2007年11月17-18日在南京林业大学召开。会议主题为“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体系研究”。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区的64所开设风景园林或相关学科专业的院校180余人出席了会议。这是继2006年首届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以来的第二次大会。

本刊2008年主题方向征稿59-59

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设置50周年暨风景园林学院独立设置1周年庆典大会59-59

摘要:2007年11月16日,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设置50周年暨风景园林学院独立设置1周年庆典大会在教学五楼报告厅举行。来自学校党委、南京市园林局、森环院的领导、老教师及各地校友、学生代表140余人,欢聚一堂,

中国园林杂志风景园林论坛
新地域主义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60-63

摘要:为了应对全球化,同时传承本土文化,新地域主义思潮应运而生。通过对国内相关实践案例的分析,从城镇、住区和商业步行街区的规划设计3个层面探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合理运用新地域主义创作手法,创造与时俱进的城市景观之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结合未来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吸收地域环境文化的优秀传统,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以期改善人居环境,突出城市景观特色,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园林杂志园林植物
梅品种国际登录(37)64-66

红叶谷生态旅游区植被群落特征研究67-70

摘要:以红叶谷为代表,采用生态学系统布点方法,对济南南部山区的野生植被进行了详细调查,按照不同坡度、坡向、海拔高度的植被类型的不同系统选择了40个样地,对样地内的各项生态因子进行了分析,统计出的各物种多度、频度、优势度、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和相对重要值揭示了群落的成分和结构,其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反映了红叶谷植物群落的生态特征,以各样地的群落特征指标聚类分析将红叶谷风景区的植被分为沟谷杨树林、侧柏纯林、乔灌混交林、落叶灌丛带4种类型。为景区生态旅游研究和丰富济南的绿化材料提供了可靠依据。

运用生态学原理指导城市古树名木保护——以东莞千年古秋枫保护为例71-74

摘要:在对广东东莞市古树名木保护的现状调查基础上,运用生态学原理,分析了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气候、土壤、生物等生态因子,并结合古树名木保护存在的主要限制因子,提出了调控生态因子,创造适宜古树名木生存条件的技术措施。最后以东莞市最老的古树——千年古秋枫环境改造设计为案例提出了具体保护措施,并针对古树名木保护中遇到的城市现实条件限制问题,提出了妥善处理古树名木的立地条件和树冠空间拓展的难题,尽快出台国家有关城市古树名木保护技术规范的建议。

《最新屋顶绿化设计与施工、管理实例》74-74

摘要:屋顶绿化在节能、缓解环境问题、创造良好景观上的作用不容忽视,由日经建筑组织了几十个设计、施工单位关于屋顶绿化的经验资料编写了本书,分基础、实例、展望3个方面,以31个屋顶绿化工程为例,从政策、发展趋势、施工过程、植物的选择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