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勘探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石油勘探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a Petroleum Exploration

  • 11-5215/TE 国内刊号
  • 1672-7703 国际刊号
  • 3.7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石油勘探是石油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6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A 化学文摘(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石油勘探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勘探战略、勘探管理、勘探案例、石油地质、工程技术

中国石油勘探 2013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石油勘探杂志石油地质
我国陆上油气勘探领域变化与启示——过去十余年的亲历与感悟1-10

摘要:过去十余年间,我国陆上油气勘探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以“满凹含油”论的提出为标志,勘探领域已经由以“二级构造带”为主转为以富油气凹陷为中心的全盆地勘探;有机质“接力成气“理论指导推动叠合盆地深层高一过成熟层系也取得突破,成为未来储量增长的重大接替领域。陆上未来找油气领域将进入3个并重发展阶段,即构造油气藏与岩性地层油气藏、深层与中浅层以及常规油气与非常规油气资源并重发展。油气成藏理论的持续创新与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仍然是实现油气储量稳定增长的关键。

黄骅坳陷下古生界深潜山油气聚集条件及成藏因素分析11-18

摘要:黄骅坳陷各洼槽区断裂发育,深潜山带构造类型多,分布面积广,且沙二一三段和石炭系一二叠系两套烃源岩热演化程度高,成藏条件有利;下古生界储集岩受潜山上覆地层分布范围及受剥蚀程度差异、断裂发育程度和潜流带发育程度这3种因素影响,其部分深潜山构造带上碳酸盐岩岩溶带也比较发育,故下古生界深潜山带具备了油气聚集有利条件。尤其是深潜山还具备5个有利成藏因素:即油气充注期较早,油气运移距离近,多期捕获油气,深层气多、储集条件要求较低,油气后期保存条件优越;但该区深潜山形成油气富集的关键因素取决于“供油窗”的存在或发育程度。南大港和港东两个深潜山带是重点目标区,但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前者是南大港断裂和歧北断裂一侧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是否存在“供油窗”;后者是奥陶系潜山圈闭是否落实。

中国石油勘探杂志勘探技术
地震勘探技术性与经济性策略考量19-25

摘要:面对复杂的油气勘探对象,地震勘探技术选择既是一个技术问题,又是一个经济问题,一方面,复杂的地质问题需要先进的物探技术,另一方面,先进技术往往需要高成本投入,如何选择既先进又经济的技术解决地质问题,需要利用技术经济学原理,根据具体勘探对象选择经济适用技术,实现勘探经济效益最大化。技术在地震勘探成本构成中占主要地位,根据地表条件和地质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技术方法,实现技术经济一体化,是地震勘探技术选择的主要策略。从技术面来看,面元(或道距)、覆盖次数、排列长度、近地表调查密度等是影响资料品质的关键参数,要获得满足地质目标勘探的高品质资料,必须根据不同的地表条件和不同的地下地质条件来优选关键技术参数;关键技术参数的变化必然带来设备、人员投入的变化和施工组织方式的变化,因而直接影响投资和成本的变化。讨论了不同地表条件和不同地质目标的技术优选原则,从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两方面优选技术,实现技术经济一体化。

有关山地地震勘探构造成果的钻探失利井诠释与解析26-35

摘要:油气勘探的探井是否有失利井,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从油气勘探不同环节和不同角度出发,初步厘定和诠释了成功井和失利井的定义。目前,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井位部署主要依据是地震勘探成果,地震勘探是一门预测性科学,部署探井有成功和失利是正常现象。山地地震勘探主要对象为背斜圈闭。地震勘探过程包括采集、处理、解释3个环节,其中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会导致失利井发生。采集资料品质差导致处理解释存在多解性,地震成果精度降低;处理流程参数不当,产生构造假象,误导解释人员做出错误的判断;由于山地复杂构造解释的复杂性,导致解释中的层位标定、构造建模及速度建场会出现偏差,造成井一震不符。失利井分析,就是解释人员及时获得正钻井地质及测井信息,利用地震分析技术,对原有地震成果进行确认或修正,进而采取相应的地震勘探技术和措施,获得新的地震成果,及时地指导下一步钻探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油气勘探效益。

高邮凹陷断层-岩性油气藏勘探技术与实践36-49

摘要:江苏油田高邮凹陷地震资料品质受构造破碎、野外地表复杂等因素影响,且目标砂体厚度往往小于地震垂向分辨率,从地震剖面上无法直接识别单砂体,利用现有地震资料提高储层预测精度难度很大。通过对高邮凹陷地质背景的分析和戴南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沉积背景分析、沉积砂体发育特征与控砂机制研究,综合运用地质、测井、钻井、地震资料,建立了一套断层一岩性油气藏勘探方法:按照定性到半定量一定量化储层预测思路,利用叠前地震反演、地震AVO正演及属性分析等特色技术判断砂体发育区,开展定量储层厚度预测,最终综合定性、定量研究成果提高储层预测精度,提供有利钻探目标。勘探实践的高成功率充分说明该方法在断层一岩性油气藏勘探中行之有效。

中国石油勘探杂志勘探管理
海外风险勘探项目的风险管理及经营管理策略50-57

摘要:海外风险勘探项目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着地质条件、政治形势、财税条款等诸多风险,在经营管理上受不确定因素和自身经验的局限,经常会在勘探决策上举棋不定,在运作方法上有失公允,并且经常面临着HSE的压力及人员队伍不稳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从全面风险管理的角度,认识海外风险勘探各风险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科学系统的风险评估体系和应对体系。海外风险勘探项目在经营管理方面,面临空间、时间、预算、任务和目标等不确定因素,勘探项目需要随着外部因素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优化勘探决策和勘探战略,国内石油企业应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努力在招投标、决策论证、HSE建议等方面与国际水平接轨,通过提高自身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以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促使海外勘探高效、科学地发展。

中国石油勘探杂志海外勘探
南亚地区油气地质综合研究与区域优选58-67

摘要:南亚地区经历冈瓦纳陆内裂陷、冈瓦纳大陆破裂与被动陆缘演化和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阶段,形成四大类沉积盆地,包括周缘前陆盆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大陆裂谷盆地和克拉通盆地。含油气盆地主要分布在印度大陆的东缘和西缘,具有良好的油气地质条件,在层位上集中分布在古近系、新近系和白垩系。盆地类型与演化决定了油气富集规模和时代,有效烃源岩分布控制了油气田的平面分布,储盖组合控制了油气的纵向分布。根据盆地类型和规模、盆地石油地质条件、资源总量和盆地勘探程度等指标对南亚地区沉积盆地进行综合评价,优选出Bombay盆地、Indus盆地、Krishna--Godavari盆地、Bengal盆地、Assam盆地、Cambay盆地、Cauvery盆地、Potwar盆地等有利沉积盆地。

印度尼西亚萨拉瓦提盆地油气分布规律及成藏主控因素68-73

摘要:萨拉瓦提盆地位于东印度尼西亚鸟头岛地区,为印度尼西亚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在综合研究区域地质资料基础上,结合盆地地震、测井资料及盆地油气田等数据,对萨拉瓦提盆地石油地质特征、油气分布规律及成藏主控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萨拉瓦提盆地大致经历了早期裂谷、中期挤压沉降和晚期挤压褶皱、局部逆冲几个演化阶段;萨拉瓦提盆地主要烃源岩为中新统Klasafet组的海相页岩,主要储层为中新统Kais组碳酸盐岩礁体;Kais组沉积经历3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沉积的台地碳酸盐岩为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萨拉瓦提盆地发育3个有利的油气富集带;油气差异聚集控制盆地油气田的分布,平面上具有“内气外油”的特征;盆地发育的向西北生烃凹陷倾没的近NW—SE向构造鼻是控制盆地成藏的关键因素,盆地未来主要勘探方向为位于构造鼻上的KOI地区。

阿曼盆地侯格夫群地层演化及其对油气的控制74-80

摘要:以IHS2009数据为基础,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阿曼盆地前寒武纪一早寒武世侯格群地层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研究表明:侯格夫群地层是盆地由早期裂谷向坳陷型盆地发育过程中的产物,总体上是处于浅海、间歇性海以及潮间带一潮上带沉积环境。侯格夫群地层是盆地重要的含油气层系,包括纳封组胡费段白云岩和阿拉组蒸发岩等重要的烃源岩层,以及纳封组巴赫段白云岩和阿拉组生物岩等主要的储集层系。分析认为,阿曼盆地侯格夫群油气聚集与分布受构造演化与沉积相分布控制,断裂和阿拉组底部区域不整合是油气主要运移通道。

《中国石油勘探》投稿须知F0003-F0003

摘要:《中国石油勘探》(原《勘探家》)(双月刊),由石油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刊登内容:油气勘探战略、石油地质理论进展、新的勘探技术(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油气勘探管理、成功与失败的典型实例分析、跨国油气勘探、油气勘探某一问题的见解与争鸣等,欢迎油气勘探领域的管理决策领导、科研院校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