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s

  • 44-1213/R 国内刊号
  • 1002-0152 国际刊号
  • 1.7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是中山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5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国家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神经精神疾病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病例报告、综述、罕见病专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 2017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述评
垂体腺瘤预后的再认识1-3

摘要: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PA)是发生在腺垂体(垂体前叶)的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5%~20%。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尸检发现率平均14.4%,随机人群MRI检查发现率平均22.5%,但绝大部分垂体腺瘤均为无功能垂体微腺瘤,患者终身无症状体征,无需治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论著
缺血性院内卒中患者的溶栓疗效分析4-7

摘要:目的 分析缺血性院内卒中(in-hospital stroke,IHS)患者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 收集近5年缺血性IHS患者临床资料,按是否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溶栓治疗分为溶栓组和非溶栓组,比较两组出院时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0~2分]比例。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缺血性IHS患者121例,其中溶栓组6例,非溶栓组115例。出院时预后良好(mRS 0~2分)患者溶栓组6例(占100%),而非溶栓组42例(占36.5%),溶栓组预后良好比例显著高于非溶栓组(P〈0.05)。结论 缺血性IHS患者r-tPA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预后。

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8-12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123例住院治疗的小血管病变所致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根据CysC水平被分为低、中、高三组(各组均为n=41例)。根据认知功能评测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n=64),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VaMCI)组(n=36)及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组(n=23)。比较组间血清CysC、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1C、血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阿尔兹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CysC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结果 高水平血清CysC组较中、低水平血清CysC组的MMSE得分更低(21.98±6.08 vs.25.02±4.69 vs.25.10±3.95),ADAS-cog得分更高(17.73±14.23 vs.12.51±10.39 vs.10.67±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血清CysC升高,SCr逐渐升高,e GFR逐渐减低(P〈0.05)。CysC(0.93±0.21 vs.1.10±0.45 vs.1.34±0.58)、MMSE、ADAS-cog在认知正常组、VaMCI组和VaD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损害越重,CysC越高。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sC的回归系数为7.06(P〈0.05)。结论 血清CysC升高是小血管病变所致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且与认知障碍的严重程度相关。

右侧颞叶癫痫患者后扣带功能和结构连接与警觉功能的相关性研究13-18

摘要:目的 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及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 imaging,DTI)技术探讨右侧颞叶癫痫(right temporal lobe epilepsy,rTLE)患者后扣带回功能与结构连接的改变及其与警觉功能关系。方法 本实验纳入17例rTLE患者和21例健康对照,对所有被试进行静息态fMRI及DTI扫描、注意网络测试(attention network test,ANT)评估警觉功能。结合静息态f MRI和DTI分析rTLE患者后扣带回功能连接和纤维的微结构改变,并对功能和结构与警觉行相关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相比,rTLE患者固有警觉(intrinsic alertness,IA)与位相性警觉(phasic alertness,PA)的平均反应时间均显著延长(t=-2.771,-2.671;P=0.009,0.011),rTLE患者右后扣带回FA值显著降低(t=-2.136,P=0.040),rTLE患者左后扣带回与右颞极-颞中回、左颞下回、左额上-额中回、右后扣带回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下降(P〈0.05,Alpha Sim校正,体素值〉46),右后扣带回与右颞极-颞中回、右海马、右海马旁回、左后扣带回的FC下降(P〈0.05,Alpha Sim校正,体素值〉43)。rTLE患者左后扣带回与左额上-额中回间下降的FC与警觉效应行为学成绩呈负相关(r=-0.724,P=0.001),右后扣带回与左后扣带回间下降的FC与固有警觉(r=-0.484,P=0.049)及位相性警觉呈负相关(r=-0.515,P=0.035)。结论 rTLE患者后扣带回警觉功能网络完整性受到破坏,rTLE患者右后扣带回纤维束显著受损,rTLE患者后扣带回间及左后扣带回与左额上-额中回间的功能连接下降可导致警觉功能下降。

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静息态下比率低频振幅特征研究19-25

摘要:目的 探讨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的脑活动特征及其与抑郁严重程度、自杀意念和自杀危险的关系。方法 运用比率低频振幅方法对30例伴自杀意念、22例不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和21名正常对照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图像进行比较,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17-item,HAMD-17)评估抑郁症患者的抑郁严重程度,Beck自杀意念量表评估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意念和自杀危险,并分析伴自杀意念抑郁症组与不伴自杀意念抑郁症组差异脑区的比率低频振幅值与抑郁症严重程度、自杀意念和自杀危险的关系。结果 伴自杀意念抑郁症组左侧枕上回/枕中回、右侧枕中回/枕下回fALFF值高于对照组(P〈0.05,AlphaSim校正),不伴自杀意念抑郁症组左侧枕中回fALFF值高于对照组(P〈0.05,AlphaSim校正),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左侧枕中回、右侧枕中回fALFF值高于不伴自杀意念组(P〈0.05,AlphaSim校正)。伴自杀意念组左侧枕中回(r=0.366,P=0.046)、右侧枕中回(r=0.513,P=0.004)fALFF值分别与HAMD-17总分呈正相关,与Beck自杀意念量表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的双侧枕中回脑功能存在异常,但本研究未发现这种异常脑功能活动与Beck自杀意念量表的自杀意念和自杀危险因子具有相关性。

甘肃省70538例居家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效果评价26-30

摘要:目的 掌握甘肃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居家管理的干预现状,并对管理效果做出评价,为今后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更好地进行社区康复管理、救治救助奠定基础。方法 依据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年版)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对甘肃省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间,通过普查和线索调查筛查出疑似患者并确诊,然后进行随访,进一步收集和分析其接受随访管理(在管)、治疗、服药、危险行为发生情况等信息。结果 甘肃省共计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70538例,其中在管患者占81.08%(57195例)。在管、非在管和失访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治疗率为69.92%(48009/68663),其中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率(76.00%)最高(均P〈0.001)。在管居家患者的服药率为42.16%(24113/57195),规律服药率为24.74%(14150/57195),其中偏执性精神病的服药率(51.98%)最高(均P〈0.001),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规律服药率(31.02%)最高(均P〈0.001)。结论 目前甘肃省重性精神疾病居家管理率、治疗率、在管居家患者的服药率和规律服药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和提高医务人员对重性精神疾病规范化治疗能力等方面需大力加强。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肢端肥大症中的应用31-35

摘要:目的 比较多学科协作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与传统单一外科模式诊治肢端肥大症的疗效差异,探讨MDT模式对于肢端肥大症的诊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5例肢端肥大症患者,根据诊治模式分为传统单一学科模式组(对照组)和MDT组,比较两组的随访率、合并症检出率、手术入路选择、手术全切率、内分泌缓解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的差异。结果 MDT组的合并症检出率高于对照组;MDT组的经颅手术比例有较对照组下降的趋势(1.4%vs 6.7%,χ^2=3.39,P=0.066);MDT组的全切率高于对照组(80.3%vs.65.1%,χ^2=6.184,P=0.013);两组的手术后内分泌缓解率无显著差异(70.1%vs.59.3%,χ^2=2.644,P=0.104);综合治疗后MDT组的末次随访内分泌缓解率高于对照组(81.1%vs.67.4%,χ^2=5.185,P=0.023)。结论 MDT模式能够提高肢端肥大症患者的合并症检出率,降低经颅手术比例,提高手术全切率及综合治疗后内分泌缓解率,优于传统的单一学科诊疗模式。

儿童低血糖脑病24例临床分析36-38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低血糖脑病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提高对低血糖脑病的认识,减少漏诊及误诊率。方法 纳入儿童低血糖脑病患者24例,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分析儿童低血糖脑病常见临床表现及病因。结果24例儿童低血糖脑病患者中,3例与误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有关,5例为高胰岛素血症,8例系酮症低血糖,1例为糖原累积症1型,未明确病因者7例;临床表现主要为意识障碍、惊厥、偏瘫及舞蹈样运动等症状。结论低血糖脑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儿童低血糖疾病谱广,临床易误诊,需提高对低血糖脑病临床表现及疾病谱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发生低血糖脑病的不可逆脑损伤。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状对照研究39-42

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率10 Hz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在原抗精神病药基础上,研究组予以10 Hz rTMS联合舍曲林治疗,对照组口服舍曲林治疗,观察4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和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Y-BOCS)评估疗效,并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记录。结果 治疗前两组间PANSS和Y-BO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PANSS总分、PANSS阴性因子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ANSS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ANSS阴性因子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Y-BOC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其中研究组Y-BOCS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期间,两组不良反应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rTMS联合舍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状的疗效优于单用舍曲林治疗,rTMS治疗还可以改善精神分裂患者的阴性症状以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且安全性好。

头发、血浆皮质醇水平变化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43-47

摘要:目的 探讨头发、血浆皮质醇水平在抑郁症发病过程中的特点及抗抑郁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纳入抑郁症患者47例和正常对照47名。抑郁症组给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检测头发、血浆皮质醇水平,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17,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及疗效。对照组不予干预,于入组时检测头发、血浆皮质醇水平。结果 抑郁症组治疗前头发皮质醇水平高于对照组[(17.42±12.40)nmol/L vs.(10.22±8.00)nmol/L,P〈0.01],血浆皮质醇水平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抑郁症组治疗后HAMD-17总分[(10.60±4.57)vs.(24.00±4.86)]和HAMA总分[(6.30±4.86)vs.(15.78±5.45)]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治疗后头发皮质醇水平较治疗前增高[(30.53±25.75)nmol/L vs.(16.02±11.77)nmol/L,P〈0.05],血浆皮质醇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达到临床痊愈的患者治疗前血浆皮质醇水平高于非临床痊愈的患者[(27.47±14.48)nmol/L vs.(18.30±7.11)nmol/L,P〈0.05]。抑郁症组治疗前血浆皮质醇水平与HAMD-17中的胃肠道症状因子分呈正相关(r=0.335,P=0.023),与HAMD-17总分及其他因子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头发皮质醇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经抗抑郁药治疗后头发皮质醇水平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前血浆皮质醇水平高的患者可能对抗抑郁药治疗更敏感,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病例报告
有结核杆菌感染史的白塞病1例报告48-49

摘要: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在我国少见,当白塞病累及神经系统时称为神经白塞病(Neuro-Behcet’s disease,NBD),临床容易误诊。为了增强对白塞病的认识、诊断该病时排除干扰、减少误导,并增强对结核杆菌感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互关系的较新认识,作者对1例既往曾感染结核菌的患者被诊断为白塞病的过程进行阐述。

典型难治性垂体腺瘤1例报告50-52

摘要:大部分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PA)表现为良性肿瘤的病程,但是临床上仍然会遇到一些处理棘手、最终无法挽救患者生命的病例。本文报道1例垂体腺瘤,术前肿瘤较小,规则生长,Knosp分级1-2级,符合非侵袭垂体腺瘤(non-invasive PA,NIPA),术后病理分型也未达到“非典型垂体腺瘤(atypical PA,APA)”诊断标准。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综述
脑膜癌病的诊断治疗进展53-56

摘要:脑膜癌病(meningeal carcinomatosis,MC)是指各种恶性肿瘤转移至硬脑膜、软脑膜、脑脊液及蛛网膜下腔,一般脑和脊髓内并无瘤块,属于癌症患者晚期阶段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并发症。

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的研究进展57-60

摘要: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是一种异态睡眠的形式,主要特征是在快动眼睡眠(rapid eye movement,REM)期间,出现骨骼肌迟缓现象消失(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without atonia,RWA)及梦境演绎行为(dream enactment behavior,DEB)。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精神心理病例研讨专栏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伴肝损害及代谢异常精神分裂症1例61-64

摘要: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需要全程的长期治疗。而抗精神病药物与肝损害之间存在关联。国内有研究显示,抗精神病药物引起肝功能异常率约为25.3%;而国外研究显示为5%~78%,中位数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