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s

  • 44-1213/R 国内刊号
  • 1002-0152 国际刊号
  • 1.7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是中山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5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国家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神经精神疾病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病例报告、综述、罕见病专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 2008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规范与指南
解读《欧洲卒中组织2008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指南》577-580

摘要:2008年5月欧洲卒中组织(European Stroke Organisation,ESO)了《ESO2008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指南》(ESO2008)。作为2006年新成立的组织,ESO接替欧洲卒中促进会(European Stroke Initiative,EUSI)进行关于卒中指南的更新工作。与EUSI2000年首版卒中干预推荐和2003年的更新版(EUSI2003)不同,ESO2008直接称为指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论著
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闭目乏力与脑卒中预后的关系581-583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闭目乏力与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观察1年内所有起病7d内的脑卒中患者,入院当天使用拉力测量器测量双眼闭目力量,按测量结果分为中枢性面瘫伴闭目乏力和不伴闭目乏力两组,比较两组入院当天、发病第7、14、21、30天的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以及发病第30、90、180天的Barthel指数(Barthelindex,BI)、修正Rankin量表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结果入院当天2组的NIHSS无统计学差异,而伴闭目乏力者在脑卒中发病第21和30天的NIHSS较不伴闭目乏力者高(P〈0.05)。在脑卒中发病第30、90、180天,伴闭目乏力者的BI≥85的比例比不伴闭目乏力者低;在脑卒中发病第90、180天,伴闭目乏力者的mRS≤2的比例比不伴闭目乏力者低。结论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伴闭目乏力提示较差的预后。

第十一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术会议征文通知583-583

恩他卡朋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观察584-586

摘要:目的观察恩他卡朋辅助复方多巴制剂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的影响。方法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28例,均服用复方多巴制剂并在出现症状加重或运动波动时加用恩他卡朋。服药前、后定期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Ⅱ与Ⅲ评分,观察其副作用,记录每剂复方多巴制剂的起效时间及药效维持时间。结果UPDRSⅡ与Ⅲ评分在服药前分别为15.14±5.1、22.24±8.1,服药1个月后(10.94±2.8;16.44±4.5)、服药3个月后(12.24±3.5;18.84±5.2)均降低(P〈0.01)。服药后每剂药物起效时间不变,药效维持时间延长(1.34±0.6)h(P〈0.05)。结论恩他卡朋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副作用少,服用安全。

托吡酯引起泌汗障碍的多中心研究及危险因素分析587-590

摘要:目的探讨托吡酯治疗中出现泌汗障碍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全国托吡酯上市后疗效和安全性监测多中心观察的10106例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泌汗障碍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378例(3.74%)发生泌汗障碍,儿童发生率(5.50%)显著高于成人(0.37%)(P〈0.05)。性别、发作频率、是否加用其他抗癫痫药物及疗效并不影响泌汗障碍的发生,而低龄、剂量较高者在夏季较易出现此种不良反应。儿童患者各年龄组内,泌汗障碍患者与未发生泌汗障碍者的平均剂量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泌汗障碍在托吡酯治疗的儿童患者中较为常见,应积极预防并予以相应处理。夏季和低龄是发生泌汗障碍的危险因素,而剂量并不是发生泌汗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小纤维损害591-593

摘要:目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进行痛觉传导通路研究,评估其小神经纤维功能。方法对56例有疼痛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感觉传导速度测定和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检测;同时进行健康对照组测试。结果糖尿病组感觉传导速度和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各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δ纤维和C纤维传导速度:糖尿病组分别为(8.6±1.7)m/s和(0.9±0.1)m/s,对照组分别(13.1±2.4)m/s和(1.7±0.3)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3,21.62,P均〈0.05)。糖尿病组中,感觉传导速度异常率与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存在小神经纤维的传导异常,提示小神经纤维功能受累。

重庆市大学生自杀未遂及相关因素分析594-597

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大学生自杀未遂的特征、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提供的《自杀态度与心理健康状况问卷(大学版-IV)》在重庆市随机抽取的11所大学中调查了9808名大学生,了解自杀未遂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大学生自杀未遂报告率为1.7%(169/9808),男女性别构成比为1: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其危险因素排列为:近一年感到绝望的频率高(OR=4.2,95%CI:3.1~5.9)、一级亲属有过自杀行为(OR=2.8,95%CI:1.7~4.7)、认识的人有过自杀行为(OR=2.8,95%CI:2.1~3.9)、已发生性行为(OR=2.7,95%CI:1.9—3.9)、近1个月心理问题对学习及日常生活的影响(OR=2.5,95%CI:1.8~3.6)、女性(OR=2.5,95%CI:1.8~3.5)、其他血缘关系亲属有自杀行为(OR=2.4,95%CI:1.6~3.4),P值均小于0.001。结论大学生自杀现象并不罕见,应在高校制定和执行有针对性的自杀预防计划。

帕金森病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598-600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帕金森病(PD)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的主要因素。方法选用39项PD问卷(PDQ-39)、PD统一评定量表(UPDRS)和相关非运动症状评定量表对99例PD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影响HRQoL的主要因素。结果相关分析显示,PDQ-39综合指数(PDQ-39SI)与病程、每日左旋多巴剂量、UPDRSⅡ、Ⅲ、Ⅳ评分、Hoehn—Yahr分期、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评分呈正相关(r为0.42~0.80,P均小于0.01),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评分呈负相关(r为-0.47、-0.68,P均小于0.01),与PD分型呈正相关(r=0.23,P〈0.05)。进一步的多元回归结果表明:UPDRSII、HAMD-17、ESS评分是影响PDQ-39SI的主要因素,3因素相加对HRQoL的影响起决定作用的72.1%。结论非运动症状对PD患者HRQoL有着显著的影响,应重视对抑郁和日间过度嗜睡等非运动症状的治疗。

西藏自治区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I:重型精神障碍601-604

摘要:目的调查西藏精神障碍患病率,为政府制订西藏卫生工作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考两次全国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使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轴I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执行手册/研究版(SCID-I)作为定式检查工具,并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一第四版(DSM—IV)为诊断标准,对西藏具有代表性的4个地市进行精神障碍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在西藏≥15岁人口中实际调查5375人,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器质性精神障碍和急性短暂精神病性障碍的时点患病率分别为0.48%,0.34%,0.17%和0.037%;终生患病率分别为0.56%,0.37%,0.17%和0.037%。结论西藏4类重型精神障碍总的终生患病率为1.14%,如何妥善解决全自治区1%人口中重型精神障碍患者的诊治问题,在政府制订卫生工作规划时有必要特别加以关注。

有严重躯体疾病老年自杀死亡者的特征及其有无精神障碍者间的比较605-608

摘要:目的了解有严重躯体疾病的老年自杀死亡者的特征并比较有无精神障碍者特征的异同。方法由精神科医师运用心理解剖方法对全国23个疾病监测点上报的≥55岁的304例自杀案例的家属和周围知情人进行调查,分析其中178例(58.6%)报告自杀死亡前1年内有严重躯体疾病者的自杀特征。结果178例自杀死亡者中,女性占41.6%;79.2%居住在乡村;58.4%从未上过学;38.8%丧偶;25.8%有自杀未遂既往史;10.7%一级血缘亲属有自杀行为;43.3%服农药或鼠药自杀,32.6%上吊;68.0%自杀当时有精神障碍,主要是重性抑郁障碍;仅5.1%自杀当时有人在场。有、无精神障碍者在社会人口经济学特征、有无自杀未遂史和自杀行为家族史、负性生活事件导致的慢性心理压力和急性应激强度以及自杀前一个月的生命质量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大于0.05)。结论有严重躯体疾病老年人自杀死亡最常见的两种方式是服毒和上吊,2/3有精神障碍,但有无精神障碍者的自杀相关特征无明显不同。

显微外科手术及伽玛刀治疗Ⅱ型神经纤维瘤病(附68例报告)609-612

摘要: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及伽玛刀治疗Ⅱ型神经纤维瘤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8例NF2患者资料,68例患者中的35例至少有1个肿瘤直径〉3cm,存在脑组织受压,神经功能受损,先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术后补充伽玛刀治疗;另外33例肿瘤最大直径〈3cm,直接行伽玛刀治疗。伽玛刀治疗分次或单次进行,剂量:肿瘤中心剂量25—32Gy,边缘剂量12~16Gy,平均14Gy。结果68例患者随访6个月至58个月。伽玛刀治疗组肿瘤控制有效率为87.5%,33例患者均保留不同程度听力,新出现面瘫1例,占3%。无瘫痪、失明等并发症,无死亡,33例中1例因梗阻性脑积水行右侧脑室-腹腔分流术,2例因肿瘤明显增大行手术全切除肿瘤,2例凸面脑膜瘤因顽固性脑水肿行手术全切除肿瘤。手术结合伽玛刀治疗组35例肿瘤控制有效率为96.6%。除1例术前双侧听力均丧失者,其余患者至少保留一侧不同程度听力,治疗前伴有癫痫症状的3例患者中2例好转,1例无变化,新发癫痫1例,新发永久性面瘫5例,占14.3%,瘫痪2例,真性球麻痹1例,新发共济失调2例,死亡2例。结论肿瘤直径小于3cm,可采用伽玛刀治疗。肿瘤直径大于3cm,先手术治疗。对于凸面或镰旁脑膜瘤,无论大小,都应手术治疗。残余肿瘤可补充伽玛刀治疗。

肿瘤坏死因子-α-308基因多态性与广东汉族人颅内动脉瘤的相关性研究613-615

摘要:目的探讨广东汉族人群肿瘤坏死因子(TNF)-α-308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I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15例IA患者与100名健康对照者TNF-α-308基因多态性,并对两组人群中该基因的基因型频率进行比较。结果在IA患者中,G/G基因型有87例(75.7%),G/A基因型有28例(24.3%);在对照组中,G/G基因型有88名(88.0%),G/A基因型有12例(12.0%)。TNF-α-308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联分析显示A等位基因携带者患IA的风险较正常对照者升高2.36倍(OR:2.36,95%Cl=1.13~4.94)。结论TNF-α-308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广东汉族人群IA的发生具有相关性,该基因可能是广东汉族人IA的易感基因之一。

瘦素基因-2548G/A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重增加的关联分析616-618

摘要:目的探讨瘦素基因.2548G/A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重增加的相关性。方法研究组为85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1年体重增加≥7%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为85例与研究组服用相同的抗精神病药物1年但体重增加〈7%的患者。采用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法测定瘦素基因-2548G/A多态性。结果2组患者瘦素基因-2548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A型明显增高,GG型明显降低,等位基因A频率高于对照组。A/A型患者体重增加的危险性较A/G和G/G基因型者高1.71倍(OR=1.71),而前者治疗后体质量指数增加量明显高于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P=0.004)。结论瘦素基因-2548A/G多态性可能与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体重增加存在关联。

汶川地震安置点灾民急性应激障碍及影响因素分析618-620

摘要:目的评估汶川地震后第2周安置点灾民的急性应激障碍(ASD)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江油市太平镇安置点灾民随机抽样后,利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量表(SASRQ)、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应激反应问卷(SRQ)、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清单平民版(PCL—C)及自编调查问卷进行评估,225名灾民完成调查。结果ASD阳性率为7.18%,有分离症状的38.12%,有创伤再体验症状的54.14%,有回避症状的38.67%,有焦虑或醒觉性增高症状的64.64%。SASRQ总分与PCL-C总分呈正相关(r=0.62,P〈0.001)。不同年龄组的SASRQ总分(F=3.15,P:0.01)、分离症状(F=2.71,P=0.02)、焦虑或醒觉性增高(F=3.53,P=0.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儿童组的急性应激症状较轻(P〈0.05)。女性灾民的SASRQ总分(t=-2.199,P=0.03)、创伤再体验症状(t=-2.59,P=0.01)、回避症状(t=-2.195,P=0.03)、焦虑或醒觉性增高症状(t=-2.12,P=0.035)得分明显高于男性。有亲属遇难组的ASD创伤再体验症状分高于仅经济损失组(t=-2.16,P=0.03)。以ASD总分为因变量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杀观念、烦扰程度、最糟糕天数、文化程度进入回归方程(R=0.81,F=60.33,P〈0.001)。结论灾民在地震发生后1周存在明显的急性应激症状,灾后心理干预应尤其关注女性等特殊人群,自杀观念、最糟糕天数以及烦扰程度可作为评估ASD的简易指标。

应用血管铸形法探讨海绵窦区血管结构621-622

摘要:目的报道海绵窦铸型标本的制作方法,探讨海绵窦区的血管结构,为介入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3例人体新鲜颅底标本经预处理后,用15%ABS(丙烯氰、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塑料)环已酮溶液作铸型剂,然后用饱和次氯酸钠溶液浸泡海绵窦铸型标本,研究与介入治疗相关的海绵窦及其内经过的颈内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的形态学结果。结果获得3例海绵窦铸形标本,窦内神经一同被腐蚀,海绵窦及其交通窦显示良好,颈内动脉及微小血管显示完全,显微结构显示清晰,且骨骼被漂白,铸型美观。通过测量,获得海绵窦及颈内动脉及分支血管与介入治疗有关的主要数据。结论海绵窦铸型标本能显示海绵窦区域血管结构,对临床颈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有指导意义。

MMP-9在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623-625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海马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关系,初步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参与早期脑损伤的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108只,分假手术组和SAH组。采用经额蛛网膜下腔插管至Willis环建立SAH模型.在SAH后6、12、24、48、72h时间点,应用明胶酶谱法和RT—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基质金属蛋白酶9蛋白活性及mRNA表达变化;同时应用甲酰胺浸泡法检测大鼠脑内伊文氏蓝(Evan’s blue)含量。结果大鼠SAH后12h海马基质金属蛋白酶9活性及mRNA含量明显升高,24h达到高峰,并于48h开始下降,72h降至最低,但仍高于假手术组水平。与假手术组相比,蛛血后24h大鼠脑内伊文氏蓝含量最高,屁著高于12、48、72h组,SAH后6h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SAH后早期脑损伤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活性与血脑屏障损伤呈正相关,提示基质金属蛋白酶9可能参与SAH后早期脑损伤的病理过程.

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兔脑血管病理结构的动态变化626-629

摘要: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病理结构的动态变化,以建立可靠的脑血管痉挛模型。方法实验分正常组、对照组(枕大池注入等量生理盐水)、SAH3d组、SAH5d组、SAH7d组、SAH10d组和SAH14d组,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兔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应用脑血管造影、光镜和透射电镜检查等方法观察SAH后基底动脉形态改变。结果脑血管造影发现SAH后第3d基底动脉狭窄,第7d达高峰。光镜和透射电镜检查显示出血后第3d开始出现血管管腔狭窄、管壁增厚、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变性,并随时间推移加重,第5d和第7d病理改变更明显,尤以第7d为著,10d后缓解。结论兔枕大池二次注血法是可靠的SAH后脑血管痉挛模型制作方法。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学术讨论
神经肌炎——一种新型的炎性肌病?629-631

摘要: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polymyositis/dermatomyositis,PM/DM)均属于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y),该病主要以近端肌无力及骨骼肌非化脓性炎症为特征,如肌炎同时伴有多种形态的皮疹者,称为皮肌炎。然而近年来,在肌炎的临床研究和病理诊断中逐渐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肌炎——神经肌炎(neuromyositis,NM),由于人们对该病尚未形成广泛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