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 11-1984/S 国内刊号
  • 1000-6850 国际刊号
  • 0.9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农学通报是中国农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农学通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农学·农业基础科学、资源·环境·生态·土壤·气象、生物科学、林学·园艺·园林、植物保护·农药

中国农学通报 2011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秫学-研究报告
8种屋顶绿化木本植物的耐热性比较1-5

摘要:筛选适应屋顶特殊环境的木本植物,对于丰富屋顶绿化植物种类、发挥屋顶绿化的生态和美化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温胁迫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限制因子,为了探索屋顶绿化木本植物的耐热性,研究其在屋顶高温环境下的适应能力,笔者以屋顶上生长的白榆、柳树、构树、杠柳、小叶杨、金银木和较适宜屋顶绿化的金叶榆、珍珠梅8种木本植物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梯度热处理条件下叶片相对电导率,配合Forstst2.1统计分析,对8种木本植物耐热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经梯度高温处理后,处理温度与细胞伤害率之间呈"S"形曲线。通过Logistic拐点确定半致死温度LT50,由高到低依次为:杠柳65.30℃、金银木63.80℃、小叶杨57.85℃、柳树56.84℃、白榆55.87℃、珍珠梅49.94℃、构树44.81℃、金叶榆43.98℃。8种植物材料中,杠柳、金银木的耐热能力最好,柳树、白榆、小叶杨次之,珍珠梅、构树、金叶榆耐热性较差。

麻疯树枝枯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测定6-11

摘要:为了确定麻疯树枝枯病的病原及致病性,笔者通过形态和分子的方法鉴定出麻疯树枝枯病病原菌为Lasiodiplodia theobroma,查阅分析相关资料发现其是一种新病害,因此采用文字和插图方法对病害进行详细描述。结果表明,引起麻疯树枝枯病的病原为Lasiodiplodia theobroma,在此基础上完成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发现病原菌是一种弱致病性真菌,在温度为28~30℃,pH值为6~7,培养基以葡萄糖、蔗糖、酵母粉为营养源的条件下利于病原菌营养生长;在温度为20~30℃,pH值为7,湿度在90%~100%,灭菌水的条件下病原菌孢子都能够正常萌发,其中光照刺激利于病原菌孢子的形成;测定还发现,病原菌对丙唑-多菌灵最敏感,而对苯醚甲环唑、链霉素、百菌清、乙蒜素、丙环唑、环胺类农药不敏感。病原菌生物学特性表明其非常适合干热河谷地理环境,能够在土壤和枯枝落叶中广泛存在。因此,预测病原菌在干热河谷环境中初侵染接种体数量大,一旦大量寄主受伤,雨水充足病害极易爆发成灾,建议防治病害一方面要消除寄主树势衰弱的诱因,减少病害发生侵染的机会,另一方面要科学合理地施用农药。

爱多收和赤霉素对胆木种子萌发的影响12-16

摘要:珍稀南药胆木在自然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极低,不利于人工繁殖和资源保护。利用爱多收和赤霉素对胆木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2种生长调节剂对胆木种子发芽有明显促进作用,最佳处理浓度和时间为爱多收溶液3000~4000倍浸泡10~12h,赤霉素400mg/L浸泡12h。与对照相比,分别提前了9天和8.6天,发芽势分别达到了28.3%~30.3%和32%,发芽率分别提高到32.3%~30.3%和34%。

青龙湾沙区土壤养分状况分析17-20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植被类型对沙区土壤的改良效果,调查沙区土壤的养分状况,笔者对青龙湾沙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有机质、有效氮、速效钾、有效磷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龙湾沙区土壤pH值范围为7.40~7.72,土壤呈中性略偏微碱性;土壤有机质、有效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偏低。有机质含量对于土壤其他营养元素的含量和有效性均具有比较大的影响。不同植被类型对沙区土壤的改良具有一定的差异,除农田外,果园、毛白杨刺槐混交林的改良效果较好,小叶杨林改良效果较差。总体来说,经过生态林改良后的土壤养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林学-研究报告
刺椒黑胫病预防技术调查研究21-25

摘要:在临夏刺椒主要栽培区的东乡县(河滩)、临夏县(莲花、南塬)、积石山县(银川、安集)等乡(镇)开展了调查。通过对149个样地资料的黑胫病感病指数与地类、水分供给条件、立地条件综合、间作状况、树龄、栽植密度、椒园郁闭度、椒园管理水平等因素的数量化模型Ⅰ分析,结果表明,水分供给条件是影响黑胫病感病指数变化的主导因子,各因子影响程度依次为:水分供给〉间作类型〉栽植密度〉地类〉管理水平〉树龄〉立地条件〉郁闭度。降低黑胫病感病指数的最佳组合为:B13+B23+B32+B41+B51+B62(B64)+B72+B82。通过对159个样株资料的对比分析,生长在不同位置的刺椒其黑胫病发生率、染病级数均有较大差异,地中心较地边和地埂黑胫病综合发生程度增大7~8倍。最后从发展战略上提出预防刺椒黑胫病的技术措施。

道路可达性对浙江千岛湖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的影响26-29

摘要:为研究人为干扰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的影响,笔者以道路可达性作为干扰的度量指标,对浙江杭州千岛湖景区森林氧吧公园中的甜槠(Castanopsis eyrei)林的群落结构与道路可达性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群落平均盖度与道路距离呈显著正指数相关关系,表明研究地内人为干扰的增加导致群落生物量和生长状况的下降;但发现不同层次对干扰的响应具有不同的敏感性: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与盖度不同,乔木层树高、胸径与道路距离之间未发现显著指数相关,表明不同植物特性对人为干扰的响应方式具有一定差异性。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园艺-研究进展
室内植物对甲醛净化性能的研究进展30-34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空气净化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而甲醛作为室内空气污染的头号杀手,引起了人们的巨大关注。笔者简述室内甲醛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净化甲醛的重要性。与物理吸附、化学吸收、光催化和生物降解等技术相比,植物净化甲醛技术具有自然、环保、操作简单的特点,已经成为室内甲醛净化和室内植物景观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科学之一。综述植物净化甲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着重从吸附净化、代谢净化及根际微生物的降解净化等3方面阐述植物净化甲醛的机理,介绍植物净化甲醛的毒理研究进展,同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春石斛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进展35-39

摘要:春石斛(Dendrobium nobile)为兰科(Orchidaceae)石斛属(Dendrobium)植物,因其花姿优雅、花色艳丽、花期长等特点而深受消费者青睐。笔者综述春石斛的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环境调控、花期调控等几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花期调控、繁殖技术和栽培管理模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如何解决花期调控,提高开花的品质是春石斛产业研究的当务之急,并提出开展利用激素进行花期调控研究,选育需求低温量少、春化容易的早花新品种,将是春石斛研究的未来方向。

国内外柑桔黑斑病研究进展40-44

摘要: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柑桔黑斑病,笔者就国内外柑桔黑斑病研究进展进行较全面的综述。该病害自发现以来,其研究不断深入,至今已报道了4种症状类型,病原菌分类地位经历了数次变更,基于ITS的分子检测技术极大提高了病原菌检测的准确性,化学防治仍是主要防治手段,但还有一些问题如病原菌的潜伏侵染机制不明确。目前柑桔黑斑病已扩散分布于南非、亚洲、澳洲、南美等地,危害表现日益严重,被欧美地区列为重要的检疫性病害,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园艺-研究报告
盆栽梨树的耗水规律45-49

摘要:为探讨梨树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和不同季节的耗水规律,以4年生盆栽黄冠梨为试材,用称重法研究了黄冠梨在5—10月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日耗水量,分析了耗水量与气象因子及叶面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适宜水分条件下梨树的耗水量显著大于中度亏缺和重度亏缺条件下的耗水量。梨树叶幕形成阶段日耗水量较小,在0.25~0.58L/日。从旬耗水量的变化来看,以6月上旬耗水量最大,达到10.1L/旬,一天中的耗水高峰出现在10:00—14:00。在生长季的中期随土壤水分含量的下降,光合速率显著降低,而其他因子没有显著差异。通过回归分析表明,日平均气温是影响耗水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空气相对湿度和风速。耗水量与气温(显著水平P=0.0075)、风速(P=0.0135)、梨树叶面积(相关系数r=0.9516)均达到显著正相关;与空气湿度呈显著负相关(P=0.0462)。认为梨树的发育阶段、土壤水分含量、枝叶量、气温、空气湿度及风速是制订梨树耗水模型的基础。

梨属植物ISSR技术体系的建立与优化50-53

摘要:以雪花梨为材料,对ISSR反应体系中的模板用量、引物浓度、dNTPs浓度、TaqDNA聚合酶用量等一些重要参数进行探索和优化,初步建立了稳定的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梨属植物ISSR技术的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即20μL体系中含1×buffer(内含1.5mmol/LMgCl2)、模板DNA40~60ng、引物浓度为0.2μmol/L、dNTP200μmol/L、Taq DNA聚合酶1U。扩增程序为:94℃5min、退火60s、72℃延伸120s,然后连续39个循环为94℃60s、退火温度(52℃左右)60s、72℃延伸120s,完成最后1个循环后,在72℃继续延伸10min,然后在4℃保温,最后通过1.4%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扩增产物。

盐碱地区不同观赏树种电阻抗图谱参数和电导率的变化54-59

摘要:在盐碱地区对4-6月生长期的2种不同观赏树种垂榆(Ulmus pumila var.pendula)和女贞(Ligustrum lucidum)进行电导率及电阻抗测定,分析春季和初夏生长期间在盐碱地区这2种不同观赏树种电导率和电阻抗图谱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自然的盐碱环境条件下生长的垂榆和女贞,随着生长期的延长其电导率和电阻抗图谱参数均出现规律性变化,垂榆和女贞的叶片电导率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茎均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2种观赏树种叶片的胞外电阻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茎的胞外电阻率和弛豫时间表现为不断增加或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相关分析表明应用电阻抗图谱参数可以表征观赏树种受盐胁迫的程度,为垂榆和女贞耐盐碱程度的电阻抗诊断提供初步的参数。

不同栽培措施对云木香产量的影响60-63

摘要: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云木香产量的影响,为云木香GAP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研究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底肥施用量、追肥量和采收期4因素和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因子和单因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云木香获得高产的最合理密度为20cm×30cm;底肥最优施用量为30000kg/hm2,复合肥450kg/hm2;追肥最优施用方法为复合肥450kg/hm2+尿素300kg/hm2混合施用;次年10—11月采挖有利于提高云木香根茎产量。

加拿大紫荆‘森林火焰’组培快繁技术研究64-67

摘要:以加拿大紫荆‘森林火焰’(Cercis canadensis‘Forest Pansy’)当年生嫩枝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如6-BA、IBA、NAA、TDZ对试管苗增殖以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增殖培养基为DKW+TDZ0.03mg/L+PVP0.5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25mg/L+AC0.6mg/L。此体系中增殖系数可达4.27,生根率73.3%。

金花茶2种体胚发育途径蛋白表达的双向电泳分析68-73

摘要:本试验在已经建立的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 Chi.)花状多子叶形胚发育途径的体胚循环再生系统基础上,用双向电泳的方法按发育时间顺序分析了金花茶正常体胚和花状多子叶形胚2种体胚发育途径各自不同阶段离体培养材料的蛋白表达差异,以及相同发育阶段2种发育途径的蛋白表达差异。结果表明:随着体胚发育的进程,蛋白种类和总数先增多,在子叶胚阶段蛋白种类和数量最多,之后又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在成苗阶段种类最少;金花茶2种体胚发育途径不同阶段蛋白表达存在明显差异,PD(14.9kD)是金花茶花状多子叶形胚发育途径的特有蛋白,在可分化花状多子叶胚的愈伤组织中,以及从球形胚到成熟胚的各个阶段中都有表达。

滇牡丹及其天然杂交种种子快速萌发的研究74-77

摘要:为得出一套有利于杂种牡丹快速萌发的方法,为育种提供技术支持。本试验研究在穴盘栽培条件下,不同基质层积对于滇牡丹生根的影响及赤霉素(GA)与低温处理对杂种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的效果。结果表明:草炭层积有利于提高生根率与生根质量;400mg/L赤霉素浸泡2h后,可以加快种子出苗的速度、提高出苗率。

北京地区设施中芍药灰霉病的研究78-83

摘要:芍药进入设施栽培后,常发生一种枝叶枯萎现象,危害严重。为明确病害发生原因,了解发病规律,笔者对北京地区设施栽培的芍药枝叶枯萎现象进行定期观察。通过分离培养、病原菌形态特征和寄主范围测定,鉴定该病为芍药灰霉病,其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研究表明,该菌生长产孢的温度范围是4~28℃,最适合的温度范围是16~24℃;pH2~11范围都可以生长,最适的pH范围是3~5,pH为2时不能产孢;光照对菌落生长和产孢影响显著,给予一定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黑暗有利于产孢,连续光照下不能产生孢子。

金盏花雄性不育两用系的选育84-89

摘要:为了选育适宜于甘肃省种植金盏花杂交新品种,彻底扭转甘肃省金盏花生产用种依赖引进的局面,确保金盏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2002年开始,利用田间发现的不育株,对金盏花GM-1和GM-2后代分离群体采用二环系选育法进行了大量的保持系及其测交组合的配制,选择出了符合雄性核不育两用系。根据两用系可育株花朵的重瓣或单瓣特性,对获得的株系进行育性比较,从中选出了LYX-1(重瓣)和LYX-2(单瓣)2个优良的雄性不育两用系,不育率达到50%,不育性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并且生物学性状也基本稳定,可用于杂交组合的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