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 11-1984/S 国内刊号
  • 1000-6850 国际刊号
  • 0.9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农学通报是中国农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农学通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农学·农业基础科学、资源·环境·生态·土壤·气象、生物科学、林学·园艺·园林、植物保护·农药

中国农学通报 2011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林学—研究进展
中国降雨侵蚀力R指标研究进展1-5

摘要:降雨侵蚀力因子R反映了降雨对土壤侵蚀的潜在作用,如何准确评估降雨侵蚀力是土壤侵蚀定量评价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回顾了中国在侵蚀性降雨标准、降雨动能、降雨侵蚀力指标确定及计算方面近30年的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了总结。侵蚀性降雨标准的制定及降雨动能计算因地区环境差异而不同;降雨侵蚀力指标在北方地区以EI30和EI10为主,而南方地区则以EI60为主;降雨侵蚀力计算一般采用简易算法,采用日降雨资料来估算降雨侵蚀力成为近年来的主要研究内容。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林学—研究报告
基于数据挖掘的生态公益林效益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研究6-11

摘要:生态公益林效益评价是生态公益林系统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生态公益林效益评价的主要内容与价值量评估公式、参数设置及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数据挖掘的生态公益林效益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结构与体系结构;设计了以模型库与知识库为中心,辅以数据库、方法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生态公益林效益评价决策支持系统;利用软件工程方法、J2EE框架技术、MVC设计模式和数据库访问技术实现系统开发。系统利用数据挖掘中聚类分析技术,能进行生态公益林资源分类和关联规则技术挖掘出公益林不同效益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系统具有较强的分析、预测与决策、可视化输出功能,辅助生态公益林管理与决策者提高决策水平和质量。

花叶毛白杨叶片致黄因子的病毒学研究12-16

摘要:为了探索花叶毛白杨的花叶形成因子,以花叶毛白杨为研究材料,采用接种鉴定、ELISA测定法、病毒双链RNA检测及RT-PCR检测4种方法对花叶毛白杨的致黄因子进行病毒学鉴定。结果表明:(1)花叶毛白杨花叶样品过滤液经对指示植物烟草(Nicotiana tabacum)、大豆(Glycine max)及北京杨幼苗(Populus beijingensis)摩擦接种或注射接种后,未出现皱折、局部失绿等症状;(2)花叶毛白杨花叶样品过滤液选用24种抗血清进行酶联免疫检测,均未得到阳性结果;(3)花叶毛白杨花叶样品dsRNA电泳图未出现明亮条带;(4)RT-PCR未得到扩增产物。花叶毛白杨的叶片致黄因子不是由植物病毒引起。

大别山山核桃幼树生长环境及其光合特性研究17-20

摘要: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大别山山核桃幼树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夏季,大别山山核桃幼树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其光饱和点约为339μmol/(m2·s),光补偿点约为33.2μmol/(m2·s);在控制光照强度和温度的条件下,升高CO2浓度可提高大别山山核桃的净光合速率,提高幼树叶片对光能的利用率,CO2饱和点约为1200μL/L,补偿点约为60~70μL/L;对高温(〉25℃)的反应敏感,属中性植物。调查地区的环境条件基本能够满足大别山山核桃的生长需求。

沙冬青与几种常见物种的防风阻沙效能定量研究21-25

摘要:在沙冬青生态防护方面的研究只有少量的定性描述,没有定量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推广应用。笔者采用多通道风速风向采集仪和阶梯式集沙仪在单株水平上测定沙冬青、梭梭、沙蒿和柠条不同位置的风速和集沙量,并进行了计算和对比分析,定量揭示了沙冬青在生态防护方面的优越性,为今后干旱荒漠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物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乙酰胆碱和吲哚乙酸在柽柳扦插中的作用26-29

摘要:为了检测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和吲哚乙酸在柽柳扦插和管花肉苁蓉接种中的作用,用不同浓度乙酰胆碱和吲哚乙酸处理扦插柽柳,计算柽柳的成活率、生根数、根长和管花肉苁蓉接种率。1.5mmol/L乙酰胆碱和吲哚乙酸对扦插柽柳成活率、生根数、根长和管花肉苁蓉接种率促进效果显著,而3.5mmol/L的乙酰胆碱和2.5mmol/L吲哚乙酸抑制作用明显,并且两者有相互抑制现象。低浓度的乙酰胆碱和吲哚乙酸提高了扦插柽柳成活率、生根数、根长和管花肉苁蓉接种率,而高浓度的乙酰胆碱和吲哚乙酸起到抑制作用,并且两者有相互抑制现象,说明乙酰胆碱和吲哚乙酸在柽柳生根上的作用位点可能一致或靠近。

油茶林地不同间种处理土壤养分及生长量的主成分分析30-35

摘要:对间种的油茶幼林林地土壤及生长量指标进行分析测定,应用主成分分析,将10个指标(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水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细菌数量、新稍长度和树高净生长量)简化为2个主成分,2个主成分所提供的信息量为全部信息量。结果表明:间种能改善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及提高幼林生长量,间种红薯与间种花生相比较,间种红薯为最佳油茶林地间种方式。

草地早熟禾及沿阶草对古油松和古侧柏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的影响36-41

摘要:草地早熟禾与沿阶草作为古油松和古侧柏下垫面后,会对古树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产生影响。结果表明,古树下建植草坪后,土壤三大微生物数量均为细菌〉放线菌〉真菌,且0~20cm土层微生物数量高于20~40cm;草地早熟禾与沿阶草的建植可增加古树0~40cm土层土壤三大微生物的数量,草地早熟禾的增加效果好于沿阶草。2种草坪草均增加了古树0~40cm土层反硝化细菌的数量,降低了古树0~40cm土层自生固氮菌的数量,同时可促进0~40cm土层纤维素分解菌数量的增加,但这种影响不显著。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林学—调查报告
岷江源区生态群落空间分布及植被恢复42-47

摘要:为保护岷江地区生物多样性,恢复退化的植被本底资源尤为关键。笔者按岷江源区河谷植被退化梯度及流域-海拔梯度,设置"U"或"M"型临时观测样带,并采用样方法对乔木、灌木及草本进行详细调查。结果表明:(1)沿岷江源区河谷(流域-海拔梯度)剖面线设置"U"或"M"形样带3条,对植被和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共计73个样方316个物种,创建样地-物种数据库,运用DCA和DCCA排序及多元回归方法,得出DCA排序在AX1轴上,海拔由上到下逐渐增高,植被沿海拔分布的梯度格局得到很好地体现,在山体中部,植被结构出现多层,乔木种多为岷江冷杉和云杉及少量白桦。(2)用DCA分析法对岷江源区73个样方内316种植物进行排序分析,计算各群系DCA排序轴的平均值,结合前文DCA排序结果,即DCA排序轴反映的生态梯度关系及植物生理特征和生态适应性特点,得到岷江源区植被群系的演替关系为:云杉、冷杉针叶林—鲜卑花和绣线菊灌丛—锦鸡儿和小檗灌丛—白茅草甸。(3)在满足垂直分布规律的条件下,为植被不同生长型选择恢复的目标群落及物种,结果如下:①亚高山针叶林带:岷江冷杉+(峨眉蔷薇+金背杜鹃+冰川茶镳子)+(细弱草莓+东方草莓+丝叶苔草),云杉+(峨眉蔷薇+窄叶鲜卑花+沙柳)+(细弱草莓+丝叶苔草+陕甘蓼+东方草莓);②高山灌丛带:高山柳+披针苔草,窄叶鲜卑花+洽草,高山绣线菊+丝叶苔草,甘青锦鸡儿+密生苔草;③高山草甸群落:白茅草甸,丝叶苔草草甸。在植被恢复期,应该大力发展乔灌草的多层次、多物种、多结构的混交群落结构,提高植被抵御外界破坏的综合能力,同时施以各种工程措施,使得岷江源区生态系统得到逐步恢复。

黄土高原天然柴松纯林不同坡位幼苗更新特性研究48-52

摘要:为了探讨纯林柴松(Pinus tabulaeformisf.shekannesis)种群不同坡位幼苗的大小结构及其更新特点,通过对陕西富县大麦秸沟地区柴松群落的调查,采用样方法研究黄土高原子午岭天然柴松纯林内天然更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柴松纯林幼苗的天然更新特点与坡位有极大关系。从幼苗数量来看,上坡位与中坡位相差不大,却远大于下坡位。对于幼苗的高度3个坡位差异不显著,且都与平均高度无明显差异。从幼苗的密度来看,上坡位与中坡位差异不大,且和平均密度差异不显著,而下坡位的幼苗密度远低于上中坡位,且远小于平均密度。因此,建议在柴松纯林保护和恢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不同的坡位采用不同的抚育措施。

乌兰布和沙漠典型草本植物群落特征53-59

摘要:草本植物是乌兰布和沙漠植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草本植物群落特征及植物物种多样性,为认识和保护乌兰布和沙漠地区植物多样性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根据样方调查资料,采用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指数的多种计算方法,分析乌兰布和沙漠典型草本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乌兰布和沙漠典型草本植物群落的植物组成种类较少,调查结果仅有24种,隶属于8科,优势科为禾本科和藜科;草本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平均值较小,物种多样性水平总体较低,生态优势度、物种多样性及均匀度在不同群落间差异较大;草本植物群落各多样性指数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乌兰布和沙漠的草本植物群落类型多样,但群落组成结构简单;优势种与次优势种的重要值之间的差距随群落内物种数量的增加而减小;草本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较小,草本植物物种的分布不均匀,普遍呈斑块化分布。

取食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白条银纹夜蛾生物学特性及食性研究60-65

摘要:中国首次发现白条银纹夜蛾(Argyrogramma albostriata Bremeret Grey)幼虫大量取食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本研究重点为确定该虫寄主范围。野外采集该虫幼虫,试验室饲养、观察与鉴定,确定其生活史;调查发现地以及合肥其他加拿大一枝黄花分布区的植物,并饲喂其6科13种代表植物,进行寄主专一性研究。人工饲喂该虫加拿大一枝黄花,该虫可单独依赖其正常完成生活史,新一代幼虫也能继续取食;调查及食性研究表明,合肥地区该虫的寄主植物全为菊科植物,分别为:马兰(Kalimeris indica)、小飞蓬(Conyza canadesis)、一年蓬(Erigeron annuus)、钻叶紫菀(Aster subulatus)、加拿大一枝黄花;以上5种植物同时存在时,该虫优先取食加拿大一枝黄花。加拿大一枝黄花已成为该虫寄主的稳定组成部分;该虫在本地原寄主均为杂草,其食性条件有利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治。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林学—应用研究
北京地区温室茶树引种栽培生态因子调控研究66-71

摘要:为初步探索出北京地区温室茶树引种栽培生态因子调控技术,课题组从安徽省金寨县引入‘金寨1号’、‘乌牛早’、‘农抗早’、‘安吉白茶’4个茶树品种,通过调查分析茶树产地和引种试验地生态因子,总结出茶树适生条件为气候温暖、中性灌溉水、酸性土壤、土层深厚、散射光充足、多种植物共生。针对试验地生态因子现状,对比分析出课题重点是气象因子指标调控,难点是土壤因子指标调节,分别从气象因子、土壤因子、生物因子3个方面探索北京地区温室茶树引种栽培生态因子调控技术。

开心形改造对苹果色度的影响72-75

摘要:通过对果实色度的研究可以准确了解果实颜色。通过对疏散分层形和开心形等4种苹果树形生产的果实颜色研究发现,开心形生产富士苹果的主波长比疏散分层形更接近于红色,并且饱和度也大于疏散分层形。在色品坐标系(L*a*b*)中开心树形果实的a*比疏散分层形大,而b*又比疏散分层形小,不过开心树形对于提高果实的明度不利。在树冠中部的果实色度好于上部和下部,这种差异可能是由光照的不同引起的。研究还发现疏散分层形经开心形改造3年后,所产果实的色度优于改造1年的树形。分析表明40%~80%的相对光照是对富士苹果色度较为适宜的光照范围。

枣疯病植原体的快速检测76-80

摘要:以表现丛枝症状的‘金丝4号’枣树为试材,以叶片总DNA粗提物为模板通过PCR扩增技术克隆16SrDNA基因,建立了枣疯病植原体快速检测方法。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枣疯病植原体‘金丝4号’株系(JWB-Jinsi4,TA)与JWB-G1(AB052876)同源性为99.7%,归属于16SrⅤ-B组。实验结果表明,以DNA粗提物为模板的PCR扩增技术,可快速有效地检测枣疯病植原体,为生产实践中枣疯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园艺-研究进展
国兰与大花蕙兰杂交育种及无菌播种研究进展81-84

摘要:利用国兰与大花蕙兰杂交进行新品种的选育是兰属的育种趋势。笔者对近年来国兰、大花蕙兰的杂交育种及无菌播种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并从杂交亲本的选择及核型分析应用2个方面概述国兰与大花蕙兰种间的杂交育种进展,主要分析基本培养基、激素及有机添加物等对国兰与大花蕙兰无菌播种的影响。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对其育种趋势进行展望。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园艺—研究报告
桃树叶片氮素含量的高光谱遥感监测85-90

摘要:通过设计试验分析用桃叶片反射率光谱预测其氮素含量,以及用光谱特征值与氮素含量建立相关模型的可能性。探讨采用光谱分析手段预测果树氮元素含量的精度及应用潜力。对桃树鲜叶的光谱反射率(Rλ)以及叶片全氮(TN)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氮素含量与Rλ及其多种变式数据(1/Rλ、logRλ、dRλ)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找出与氮素含量相关性最强的光谱数据形式;采用逐步回归法,对氮素和与其相关性最强的光谱数据形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入选波长;利用入选的波长,进行基于最小误差平方和的回归建模。结果表明,可以由叶片的精细光谱特征,特别是利用dRλ作为因子,较好地反映出氮素含量,从而为进一步探讨利用高光谱遥感探测叶片化学组分提供参考。

盆栽榕树主要根结线虫的发生及其生物防控技术研究91-95

摘要:盆栽榕树是福建省主要出口创汇植物产品,近年受根结线虫为害严重。笔者介绍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在盆栽榕树上的发生情况,并从抗性品种选育、天敌生物利用和植物源杀线剂研发等方面,解析盆栽榕树主要根结线虫的生物防控技术,以期实现对根结线虫的无公害与可持续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