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 11-1984/S 国内刊号
  • 1000-6850 国际刊号
  • 0.9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农学通报是中国农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农学通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农学·农业基础科学、资源·环境·生态·土壤·气象、生物科学、林学·园艺·园林、植物保护·农药

中国农学通报 2010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畜牧兽医科学
变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1-4

摘要:根据GenBank已发表及本研究室分离鉴定的变异PRRSV的NSP2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建立了一种鉴别PRRSV的RT-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扩增变异PRRSV基因组时可获得217bp的片段,扩增普通PRRSV时则获得307bp的片段,同条件扩增猪瘟病毒(CSFV)、圆环病毒Ⅱ型(PCV2)、伪狂犬病病毒(PRV)均为阴性;该体系可检测到2.6pg的PRRS病毒核酸,具有较高敏感性。对2007~2008年送检的4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检出12份为变异PRRSV,其阳性率为30.0%。研究结果表明, 建立的RT-PCR鉴别变异PRRSV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鉴别诊断。

IGF1对不同培养代数梅花鹿鹿茸间充质层细胞增殖的影响5-7

摘要:通过细胞培养技术,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体外培养不同代数的梅花鹿鹿茸间充质层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生长90d的梅花鹿鹿茸间充质层细胞,将传代培养第2代、5代、8代细胞经含有不同浓度的IGF1(0,1,3,和10 nM)作用,培养24 h后用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测定法检测蛋白合成放射性含量。【结果】不同浓度IGF1处理组的蛋白合成放射性含量的平均值和最高值都是离体培养2代的细胞最高(分别为32146和35973 DPM/mg);培养5代的细胞(分别为2781和3206 DPM/mg)已明显下降;第8代时(分别为489和736 DPM/mg)又进一步下降,并且与对照组无显著的差异。【结论】不同培养时期的梅花鹿鹿茸间充质层细胞对IGF1刺激的敏感度不同,取材于生长90天鹿茸的间充质层细胞在离体培养8代后已失去了对IGF1刺激的敏感性。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农业生物技术科学
扩展青霉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发酵液的抑菌效果8-13

摘要:扩展青霉是引起多种水果腐败的主要病原菌之一,采用平板对峙的方法筛选出对扩展青霉有抑制作用的拮抗菌,其中的2株拮抗菌T3与T8的发酵液对扩展青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笔者对这2株拮抗菌的发酵液稳定性与抑菌作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发现这2株拮抗菌T3和T8的发酵液稳定性表现出不同,分别用100℃高温或2种蛋白酶处理后,T3菌株的发酵液抑菌效果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仍表现出较高的活性,而T8菌株的发酵液在100℃高温处理后,抑菌活性下降但仍保持部分活性,但用蛋白酶处理,其抗菌活性几乎丧失。T3与T8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在培养2天后几乎达到最大,T3的最适发酵培养基为BPA,T8的最适发酵培养基为PDA。2株菌的发酵液处理扩展青霉菌的菌丝后,引起菌丝畸形,原生质凝缩,出现空泡。根据细菌16SrDNA序列分析及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初步鉴定T3和T8均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2株菌之间基因序列的相似性为93.45%。试验为扩展青霉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几种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自交系类群划分中的应用14-19

摘要:摘要:玉米种质资源是人类宝贵的物质财富,大量的种质资源是开展玉米育种的基础,合理、准确的划分玉米杂种优势群,建立相应的杂种优势模式,才能有效地改良玉米自交系和选配杂交组合,提高育种效率。分子标记技术的开发利用使玉米育种家有可能直接根据基因型而不是表现型进行选择,在玉米育种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概述了5种常用分子标记SSR、RFLP、RAPD、AFLP和SNP的原理及特点。综述了几种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自交系类群划分中的应用。

作物株型相关性状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20-25

摘要:作物株型是通过对光合产物的形成和籽粒填充物的储藏的影响进而决定产量的综合农艺性状,而株高、分蘖数、分蘖夹角和叶夹角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对关于控制这些性状的分子机理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利用这些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改良株型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可行性。

分子标记在根瘤菌的运用26-28

摘要:分子标记的发展为根瘤菌的研究带来了重大突破,应用于根瘤菌遗传图谱构建,遗传多态性及遗传区域分析,品种鉴别等各个方面。本文主要介绍RFLP RAPD SSR ISSR等的分子标记原理、方法特点以及在根瘤菌分类上的应用。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食品科学
北京产果品供应链整合运作模式探讨29-35

摘要:探索供应链管理思想在农产品经营实践中的应用已逐渐受到关注。本文以北京出产的果品为研究对象,基于对果品供应链所涉及生产、经营和消费等环节的相关节点主体进行的实地调研资料,结合对果业发展间接资料的系统分析,探讨了北京出产果品在市场供求对接实践中,业已存在和未来可供选择的供应链整合运作模式,其中包括“产地主导的都市农业模式”、“核心主体拉动模式”和“基于信息网络平台的节点协同模式”。同时,针对不同模式又简要讨论了各自特点及其在实践中应用的适应条件。目的是为参与北京产果品供应链管理的各方面相关主体提供管理借鉴和参考。

刺苦草根状茎淀粉特性的研究36-40

摘要:系统研究了刺苦草根状茎淀粉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刺苦草根状茎淀粉形状较一致,呈椭圆形、锥形,淀粉颗粒表面光滑,大小在8~36μm之间。X-射线呈B型结晶图样,结晶度为47.2%。刺苦草根状茎淀粉的糊化温度为66℃。与对照相比,刺苦草根状茎淀粉具有较高的透明度,较好的冻融稳定性,较易凝沉。刺苦草根状茎淀粉糊具有非牛顿流体的特性,属于剪切稀化体系。

湖南烟区烤烟焦油释放量区域特征研究41-45

摘要:采集湖南烟区2007年B2F、C3F、X2F3个等级烤烟样本195份,分析了烤烟焦油量的区域特征,并进行了聚类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烟区B2F、C3F、X2F等级烤烟焦油量平均值分别为19.94 mg/支、15.93 mg/支、11.58 mg/支,表现为B2F>C3F>X2F;C3F、X2F等级烤烟焦油量变异系数大;B2F、C3F等级烟叶焦油量在3大生态区域间差异不显著,但X2F等级烟叶差异极显著,表现为湘西北烟区相对较高,而湘中烟区相对较低;B2F等级烟叶焦油量不同地区间差异不显著,但C3F 、X2F等级烟叶差异显著,烤烟焦油量表现为湘西州、常德市烤烟焦油量相对较高,张家界市、永州市烤烟焦油量相对较低,长沙市除X2F等级烤烟焦油量较低外,B2F、C3F等级烤烟焦油量都较高;聚类分析将湖南烟区焦油量分为下部烟叶低焦油型、中上部烟叶低焦油型、下部烟叶高焦油型、中上部烟叶高焦油型等4大类型。

壳聚糖单一及复合涂膜对葡萄保鲜效果的影响46-50

摘要:研究壳聚糖单一及复合涂膜对葡萄贮藏品质和生理代谢的影响,以黑提葡萄为研究材料,用壳聚糖单一涂膜及壳聚糖与高良姜或茶多酚复配涂膜葡萄,室温贮藏,测定贮藏期间好果率、失重率、呼吸强度、可滴定酸(TA)和丙二醛含量(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壳聚糖涂膜可以明显降低贮藏葡萄的呼吸代谢强度和水分的散失程度,降低TA含量下降的速度,增加葡萄好果率,并降低MDA积累量和SOD活性下降的速度,且壳聚糖和茶多酚或大蒜素复配涂膜处理的效果好于单一壳聚糖涂膜处理。因此,壳聚糖复合涂膜用于葡萄保鲜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鉴别“地理标志”特色农产品检测技术研究进展51-54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对“地理标志”农产品鉴别技术的研究进展,从感官评价、理化特色指标分析、微量元素分析和稳定同位素比值分析等方面作了阐述。前人的实验研究表明利用现代检测技术,如电子鼻、电子舌、指纹图谱分析、微量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比值分析等,可快速、简便、准确地提取地域特征因子,提高鉴别 “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能力。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农业基础科学
作物性状序列数据模型的分析方法探讨55-62

摘要:通过引进的数学和数理统计概念及方法,对常异花授粉作物油菜和自花授粉作物水稻品种和杂交稻的品质产量有关性状的序列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各性状潜在的规律。研究油菜种子物质积累过程表明除油份积累过程以外,其他物质的积累明显由自变量的3次函数决定,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可溶性糖含量(sc),油份含量(oIL)和干物质(Dw)序列的简单指数平滑模型都达到极显著水平,蛋白质(PRO)和纤维素(fible)线性模型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但三磷酸腺苷(ATP)未达到显著水平,可见ATP作为许多物质代谢的基本能量供应者,参与的过程极为复杂,目前难以找到合适的数量模型。对水稻叶面积生长数据时间序列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与油菜种子数据具有明显的不同,油菜全是指数平滑和线性趋势模型,而水稻则在15个序列中,只有6个序列表现为指数平滑或线性趋势模型,其他全部为跳减趋势的指数平滑模型。除不育系模型比较特殊外,恢复系、杂种1代、多穗型品种、大穗型品种材料的单叶重都符合跳减趋势指数平滑模型。这个结果表明了水稻单叶重的基本变化规律。而且恢复系与杂交F1的模型在3个性状上都一致,用恢复系和不育系序列对杂交稻的序列进行模拟,都是以相应变量恢复系的作用为主,不育系的作用较小。说明在水稻叶片生长特性上,恢复系对杂交稻发挥决定的作用。

ITS序列在西红柿种质资源鉴定中的应用63-67

摘要:为了更精确有效地鉴定西红柿种质,根据番茄的45S rDNA序列设计引物,以西红柿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扩增出ITS(internal translation spacer)序列,在克隆测序的基础上对番茄属两个野生种与三个栽培种进行分子鉴定与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五个供试材料ITS序列的变异小,GC含量高,为57.0%~65.4%。(2)用不同的聚类方法分析发现三个栽培种供试材料亲缘关系较近,而野生种醋栗番茄(Solanum pimpinellifolium)都处于不同的分支类群,表明其与其他品种亲缘关系相对较远,同时发现其生物学特性与其他品种明显不同。

高粱主要品质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及互作效应分析68-71

摘要:选取10个高梁品种分别播种于山西榆次、辽宁沈阳、甘肃平凉、贵州贵阳和湖南长沙5个地区,淀粉、蛋白质、单宁和脂肪4项品质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地点间4个品质性状均表现出较大的不同。不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在各试点籽粒淀粉含量变异系数均为最小,平均值为2.59%,单宁最大,变异系数平均值为21.57%,蛋白质和脂肪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13%和18.63%,远远高于淀粉和低于单宁,说明不同品种淀粉含量变化相对较小, 而单宁含量则有很大的变异,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和改进潜力。分析影响品质性状的主次因素,结果表明,淀粉含量以基因型×环境效应为主,基因效应也较大。单宁含量以基因效应为主要因素,蛋白质含量以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为主, 脂肪含量的环境、基因型、基因型×环境效应三者所占总平方和的百分比比较接近,几乎是基因型、环境和交互作用平均作用的结果。在今后品种的引进和选育方面应考虑这些性状的基因型、环境和互作效应,以提高品种的选育效果和生产水平。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林业科学
江宁小流域主要植被类型土壤抗蚀性研究72-76

摘要:为全面评价以江宁小流域主要植被类型的土壤层为研究对象,从土壤水力侵蚀的主要过程着手,选取土壤入渗初渗率、稳渗率、土壤总空隙度、〉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0.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土壤水稳性指数、土壤抗冲指数、土壤抗剪切强度8个可以综合表征土壤抗蚀性的指标作为评价该区域土壤抗蚀性优劣的指标。采用计算简捷的Topsis法作为评价方法,并通过主成分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对江宁小流域主要植被类型土壤抗蚀性评价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土壤抗蚀性最强;其次为杉木林、栎林;再次为毛竹林、灌木林、茶园;草地土壤抗蚀性较差;裸地土壤抗蚀性最差。

沙棘痕量挥发物采集方法探讨及成分分析77-81

摘要:沙棘挥发物释放量极少,在采集和测定过程中,本底干扰是影响其精确定量的关键因子。针对采样装置中连接管路气味物质对沙棘挥发物的严重干扰,本研究对五种不同产地、不同材质的连接管进行挥发物采集,并通过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TCT-GC-MS)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美国产食品级聚氯乙烯管(PVC)杂质峰最小,比较适宜采集沙棘痕量挥发物。在近自然状态下,壬烷、辛烷、3-甲基丁醇、戊醛、2-甲基丁醛、2-壬烯醇、2-苯甲酸叶醇酯为沙棘枝叶主要挥发物组分。该方法可以降低干扰、提高信噪比,为低释放型植物挥发物的采集分析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邓恩桉国内引种和繁育技术研究进展82-86

摘要:邓恩桉为引入国内较为耐寒的桉树树种,其材质优良、生长迅速,是我国南亚热带北部边缘地带大力推广的优良阔叶树种。目前国内生产和研究部门在引种驯化、优树选择、繁育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试验与研究。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关于邓恩桉引种和繁育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选育良种和工厂化无性繁育技术是推动邓恩桉良性发展的关键,旨在为国内的生产和经营者提供借鉴。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农艺科学
内蒙古林西地区甜高粱高产优化栽培技术87-92

摘要:为了优化甜高粱栽培措施,达到高产的目的,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内蒙古林西地区甜高梁秸秆产量、籽粒产量、秸秆平均锤度与种肥、密度问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密度是影响甜高粱秸秆产量、籽粒产量和秸秆平均锤度的主要因素。在内蒙古林西地区,甜高粱高产优化栽培技术措施为:尿素8.8kg/667m2、二胺6.2kg/667m2.硫酸钾10.6kg/667m2、密度6000株/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