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 11-1984/S 国内刊号
  • 1000-6850 国际刊号
  • 0.9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农学通报是中国农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农学通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农学·农业基础科学、资源·环境·生态·土壤·气象、生物科学、林学·园艺·园林、植物保护·农药

中国农学通报 2009年第2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畜牧兽医科学
29种中药提取物抗结核药物敏感性研究1-7

摘要:此研究选取29种对结核分支杆菌和其他呼吸疾病有治疗作用生长在中国的药用植物,通过MABA(Microdilution alamar blue assay)药敏试验方法检测了这些药物的乙醇和水提取物对结核分支杆菌M.tuberculosis H37Rv的敏感性。筛选到金银花、大蓟、小蓟和水车前等有显著的抗结核活性,为进一步考查其单体化合物的作用机制和有新型作用机制的抗结核药物开发打下基础。

二色胡枝子提取物对肉仔鸡屠宰性能、脂类代谢及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8-14

摘要:【研究目的】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二色胡枝子提取物(Extractive of Lespedeza bicolor,LBE)对肉仔鸡屠宰性能、脂类代谢及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500只健康1日龄商品代艾维菌肉仔鸡随机分为10组,每组5个重复。试验期42天。对照组(CK)饲喂基础日粮,1~3组饲喂基础日粮加二色胡枝子粗提物90、100、110mg/kg;4~6组饲喂基础日粮加二色胡枝子乙酸乙酯萃取物60、70、80mg/kg;7~9组饲喂基础日粮加二色胡枝子正丁醇萃取物60、70、80mg/kg。【结果】试验结果表明:①添加二色胡枝子提取物对肉仔鸡的屠宰性能没有影响(P〉0.05);②添加二色胡枝子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对肉仔鸡的脂类代谢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其中添加正丁醇萃取物70mg/kg可显著降低LDL—C水平(P〈0.05),3周龄时降低31.90%;添加二色胡枝子粗提物110mg/kg可显著降低了LDL—C水平(P〈0.05),6周龄时降低36.70%;添加二色胡枝子乙酸乙酯萃取物80mg/kg及正丁醇萃取物60mg/kg组可显著提高6周龄时肝脏MDH活性(P〈0.05),分别提高了43.98%和36.96%;③添加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能够显著增加肉仔鸡的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P〈0.05),其中添加二色胡枝子正丁醇萃取物80mg/kg使肉仔鸡6周龄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分别提高了31.09%和37.61%。【结论】胡枝子提取物对肉仔鸡的脂类代谢及肉仔鸡的免疫器官都有促进作用,但对肉鸡的屠宰性能没有影响

洋蓟的营养价值评定及BMY牛育肥效果15-19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对洋蓟及副产品的营养价值进行系统评定,为合理开发洋蓟饲料产品奠定基础,同时观察洋蓟饲料对肉牛育肥效果。【方法】对洋蓟及副产品的营养成分测定,并进行肉牛育肥(30头BMY牛公牛)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洋蓟副产品的粗蛋白含量在10.33%以上,洋蓟粉、青贮洋蓟及洋蓟花苞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分别为60.09%、26.71%、26.51%,54.97%、31.10%、31.24%和47.14%、34.24%、26.08%,而且洋蓟及饲料产品的瘤胃降解率均高于大部分常用的粗饲料,云南黄牛对洋蓟粉的干物质和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为65.14%和50.09%,说明洋蓟副产物相当于优质牧草的营养水平;育肥试验还表明,饲喂洋蓟颗粒料和青贮洋蓟的平均日增重(ADG)分别为1153.33g和873.33g,明显高于青贮玉米的636.67g(P〈0.01)。【结论】洋蓟副产品饲喂肉牛的效果明显胜过青贮玉米,可大大提高肉牛养殖效益。洋蓟副产物的营养价值相当于优质牧草的水平,值得肉牛养殖业加以利用。

零售鲜猪肉中肠球菌的鉴定与毒力基因检测20-23

摘要:2007-2009年间,分别从郑州市5个农贸市场鲜猪肉销售摊点采集了52份猪肉样品,经细菌分离得到30株疑似肠球菌,通过细菌形态学和培养特性的观察,并采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对其进行分析,最终鉴定为肠球菌,其中粪肠球菌(E.faecalis)16株、屎肠球菌(E.faecium)4株、铅黄肠球菌限casseliflavus)6株、鸟肠球菌(E.avium)2株、鹑鸡肠球菌(E.gallinarum)2株。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肠球菌对呋喃妥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氨苄青霉素有较高的敏感性,对四环索、卡那霉素和红霉索的敏感性较低。经过对肠球菌6种公认的毒力基因cy1A、ge1E、efaA、ace、AS和esp的检测,发现分离株携带毒力基因不同,7号粪肠球菌携带6种,而12号屎肠球菌则全部为阴性,其它菌株则携带1~5种不等的毒力基因。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24-27

摘要:建立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根据2005年版《中国兽药典》一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当水为溶剂时,供试品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有干扰作用;改用稀释剂Ⅰ作为溶剂,干扰预试验和干扰试验表明,供试品在2倍以上稀释浓度时可排除干扰。结论: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按限值L=2.5Eu/ml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是可行的,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热原法检测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轻微至中度热应激对荷斯坦奶牛生理指标及产奶性能的影响28-31

摘要:为探索不同程度热应激对中国荷斯坦泌乳牛生理常数指标和产奶性能的影响,此试验随机选用16头中国荷斯坦泌乳牛,研究轻微至中度热应激对其生理指标及产奶性能影响。结果表明:(1)泌乳牛在轻微热应激期(THI74.5±1.0)的生理常数指标与非热应激期(THI65.2±4.1)差异均不显著(P〉0.05);中度热应激期(THI84.0±2.4)的各项生理常数指标均显著高于非热应激期(P〈0.05)。从非热应激至中度热应激,THI每升高1,直肠温度上升0.04℃;从轻微至中度热应激,THI每升高1,泌乳牛的呼吸频率增加3.4次/min,脉搏增加2.6次/min。(2)在轻微和中度热应激期泌乳牛产奶量分别下降13.8%和26.9%(P〈0.01),产奶量与THI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R=-0.82),THI每上升1,产奶量下降1.9%。

昆明犬遗传资源保存体系研究32-34

摘要:通过对昆明犬遗传现状的分析,从活体保存、配子保存、DNA保存及数据库构建4个方面进行昆明犬遗传资源保存体系的研究。制定出昆明犬品种标准及核心群育种路线,同时采集系谱认证的昆明犬核心群和基础群个体,得到精液和血液样品,利用犬精液冷冻技术DNA保存等技术手段构建样品信息库,并与全国警犬工作管理系统信息平台保持对接,初步建立昆明犬遗传资源保存体系,加快昆明犬种群的育种一体化进程。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农业生物技术科学
植物DNA条形码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35-43

摘要:生物DNA条形码已成为近年来生物学研究的热点,该技术在动物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在植物中研究进展缓慢,植物DNA务形码筛选区域主要集中在叶绿体和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目前还未获得广泛认同的植物DNA条形码。主要综述了不同单片段条形码及组合条形码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并展望了植物DNA条形码应用前景。

香菇菌株的脱毒研究44-49

摘要:香菇具独特香味且有多种保健功能,是中国栽培的主要食用真菌之一。但近些年在中国部分产区出现的香菇病毒病使香菇的产量和质量受到明显影响。检测结果表明dsRNA在香菇中普遍存在。采用菌丝尖端挑取法对3株带毒香菇进行脱毒,获得1株不含dsRNA条带的无毒菌株和一些含1条11kb的dsRNA条带脱毒不彻底菌株。对脱毒不彻底菌株、无毒菌株以及带毒菌株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漆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在pH值8时脱毒菌株的生长速度比带毒菌株快,这三类菌株的子实体产量没有显著差别,但脱毒菌株子实体肥厚且抗污染能力强。脱毒菌株的漆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带毒菌株,而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则没有显著区别。

稻瘟病菌Subtilases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中一蛋白的分泌性检验50-55

摘要: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推测稻瘟病菌Subtilases家族基因可能在其致病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功能,本研究以进化理论为基础,结合一些生物信息学的软件对稻瘟病菌基因组中Subtilases家族基因进行了比较基因组、进化分析及功能域分析,分析了Subtilases家族对稻瘟病菌致病性的重要性,并推测家族中不同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参与的生理过程可能的异同之处,以基因MGG_07965.6为例,分析其可能具有的生物学功能,并通过实验的方法证实了其基因表达产物确是分泌蛋白。

氨基酸胁迫对小麦种子幼苗生长和体内游离氨基酸水平的影响56-61

摘要:通过观察外源氨基酸直接胁迫小麦发芽幼苗的特征,探讨筛选高特殊氨基酸基因型的新方法。将不同蛋白质含量的小麦品种种子,置于含不同浓度赖氨酸、苏氨酸的N6基本培养基溶液中发芽,观察生长结果并用HPLC方法测定胁迫植株体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发现单个氨基酸到5mmol/L浓度可严重抑制根系生长,但对叶生长抑制较轻;两氨基酸有协同抑制作用。相比较,高蛋白含量基因型品种比低蛋白含量基因型品种可忍耐更高浓度氨基酸胁迫。测定胁迫植株体内游离氨基酸含量,发现胁迫氨基酸比对照高3~10倍,同族氨基酸比对照高2~3倍,相关氨基酸也有1~2倍积累。外源氨基酸可被幼苗吸收积累而产生生长抑制胁迫,不同蛋白含量基因型该胁迫有差异,该差异可作为高蛋白高特殊氨基酸选择标记。

风信子DFR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62-67

摘要:以蓝色风信子完全露出蓝色的花蕾为材料,利用RT-PCR和RACE技术,获得风信子DFR基因的全长cDNA。该cDNA全长1252bp,开放阅读框为1098bp,编码366个氨基酸。Blast搜索结果显示,风信子DFR基因核苷酸序列与其它植物已报道的DFR基因具有66%~77%的相似性,氨基酸序列有62%~73%的相似性。聚类分析表明,最先与风信子聚类合并的是鸢尾,其次与其它单子叶植物聚类,最后与双子叶植物聚类。

甘蔗种质总RNA提取方法的研究68-72

摘要:甘蔗是重要的糖料及能源作物之一。甘蔗种质RNA的提取是甘蔗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前提。以成熟甘蔗的叶片为材料,通过对前人的植物RNA提取方法进行改良,寻求最佳的甘蔗总RNA提取方法。通过改良最后得到的异硫氰酸胍法Ⅲ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省时等特点。用该法提取得到的甘蔗总R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获得28S、18S和5SrRNA3条带,并且28SrRNA的亮度大于18SrRNA的亮度。表明该方法提取的RNA完整性好,纯度高。另外对所得部分甘蔗种质的总RNA进行RT-PCR检测,可特异扩增出目标片段,说明用异硫氰酸胍法Ⅲ提取的甘蔗种质总RNA,可以直接用于后续的分子生物学试验。

北沙参SRAP分子标记体系的建立与优化73-77

摘要:为北沙参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一种科学的途径,采用SRAP标记技术,以北沙参基因组RDNA为模板,优化了SRAP反应体系的各主要参数。建立了稳定可靠的SRAP—PCR反应体系;20μl反应体系中,DNA的量为80ng、Mg^2+ 2.5mmol/L、dNTPs0.25mmol/L、TaqDNA聚合酶为1U、正反向Primer浓度均为0.1gmol/L。该体系适合北沙参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等研究。

植物组织双向电泳样品制备方法研究进展78-82

摘要:双向电泳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蛋白分离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蛋白样品的制备。植物组织中通常含有大量蛋白酶和次生代谢物,这严重干扰蛋白提取、分离和鉴定。从植物组织中提取高质量的蛋白样品用于蛋白组分析充满挑战,简要阐述了植物组织蛋白提取的关键点,特别是植物组织中的次生代谢物及去除方案。此外,还对三种植物蛋白提取方法、三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植物组织作了概述。

利用cDNA微阵列分离橡胶胶乳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研究83-87

摘要:天然橡胶是中国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通过对橡胶叶与胶乳mRNA的提取,及其逆转录产物cDNA经Cy3、Cy5荧光染料标记后,进行芯片杂交,杂交数据经分析结果显示,在橡胶胶乳中表达上调达显著的基因有105个,其中表达极显著的基因有44个,包括elongation factor Tu(延伸因子基因),thioredoxin H—type1(硫氧还蛋白H型1基因),4个zinc finger(C3HC4-type RING finger)family protein(锌指蛋白基因)等。在橡胶叶中表达显著的基因有151个,其中表达极显著的有34个。研究结果对于发现橡胶胶乳表达相关基因有着重大的实践作用,对研究橡胶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这将为研究橡胶生物合成机理奠定基础。

川麦冬组织培养技术研究88-91

摘要:以川麦冬根的嫩基部为外植体,研究了消毒时间、培养基、生长调节物质对川麦冬无菌苗的诱导、增殖及不定根的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用75%酒精20s+0.1%HgCl2 10min消毒效果最好。在以MS+6.BA2.0mg/L+NAA0.2mg/L的培养基中进行的不定芽诱导生长和继代培养,诱导和增殖效果较好,丛生芽的一代诱导率为80%,二代以后丛生芽诱导率为100%。在继代至第四代时丛生芽的平均数目达到6.24个,完全可以满足快速繁殖的需要。麦冬组培苗不定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NAA0.5mg/L.生根率达100%.田间移栽2周后成活率可达到100%.且幼苗生长良好.

杀配子染色体在小麦-黑麦异代换系中的作用研究92-95

摘要:为研究杀配子染色体在小麦-黑麦异代换系遗传背景下的作用,利用小麦-黑麦异代换系H-13(1R/1D),H-24(5R/5A),H-33(6R/6A)与中国春-杀配子染色体二体异附加系CS—DA2C(来自山羊草Ae.cylindrica),CS—DA3C(来自山羊草Ae.triuncialis)配置杂交组合,对杂交当代结实率和F1自交结实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杀配子染色体3C对H-13和H-24都是致死的,即有着完全的杀配子作用,但对H-33的杀配子作用则是不完全的,有着接近正常的结实率,说明不同的小麦-黑麦异代换系遗传背景对杀配子作用有很大影响,可能在品系H-33中存在对2C染色体杀配子作用的抑制基因。在以品系H-33为母本时,2个杀配子附加系F1的自交结实率差异显著,说明在相同的小麦-黑麦异代换系遗传背景下,染色体2C与3C的杀配子作用是不同的,在这2个杀配子染色体上可能带有不同的杀配子基因。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创制小麦.黑麦易位系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