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 11-1984/S 国内刊号
  • 1000-6850 国际刊号
  • 0.9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农学通报是中国农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农学通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农学·农业基础科学、资源·环境·生态·土壤·气象、生物科学、林学·园艺·园林、植物保护·农药

中国农学通报 2009年第19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畜牧兽医科学
口蹄疫病毒5’端非翻译区致病机理的分子基础1-5

摘要:该文阐述了口蹄疫病毒5’端非翻译区的结构和功能,综述了近年来口蹄疫病毒5’端非翻译区与宿主细胞间关系及其致病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口蹄疫病毒5’端非翻译区致病机理的分子基础,认为其5’端非翻译区的基因组结构对口蹄疫病毒的复制和扩增是必不可少的,为进一步研究口蹄疫病毒的复制机理、毒力及其决定因素、致弱机理、致病机理及宿主嗜性提供理论参考。

霍奎耶羊驼皮肤毛囊兴盛期结构分析6-9

摘要:为阐明羊驼绒毛生长发育提供组织学基础,同时也为毛用动物的遗传改良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通过制作霍奎耶羊驼皮肤组织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毛囊兴盛期结构,结果表明霍奎耶羊驼的毛囊结构同其他动物一样,由毛球、连接组织鞘、内根鞘、外根鞘和毛干几部分组成。兴盛期毛囊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末端膨大为毛球,呈一漏斗状,毛球内陷深入形成毛乳头。毛囊群中毛囊的数量较多,且由少量的结缔组织分为两小群。

富硒啤酒酵母对肉鸡生长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10-13

摘要:60羽1周龄的健康AA肉鸡,随机均分为5组,每组12羽:1组为对照组,饲喂含亚硒酸钠0.152mg/kg的基础日粮;2-4组为富硒啤酒酵母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有机硒的水平为0.2、0.5和1.0mg/kg;5组为啤酒酵母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啤酒酵母。分别在试验的第14、21和28天分测定鸡的体重,并取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表明,在试验的第14、21天,各组鸡的体重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28天时,2~3组显著高于1组(P〈0.05);2-4组鸡全血GSH-Px活性、SOD活性和T-AOC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1组和5组(P〈0.05或P〈0.01)。因此,富硒啤酒酵母能明显提高鸡的抗氧化能力,是一种较好的有机硒源。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农业生物技术科学
大丽轮枝菌拮抗细菌菌株12—51的筛选鉴定与抗菌物性质分析14-19

摘要: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世界性病害。通过初筛和复筛得到了对棉花黄萎病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细菌菌株12—51,通过对其进行形态鉴定、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和16SrDNA全序列分析,最终鉴定此菌株为Bacillus velezensis,16SrDNA序列相似度达99.74%。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和盐析法对发酵产物进行了提取,初步断定拮抗物质为蛋白类。通过对粗蛋白进一步研究发现,60%组分活性较高,并且对热及酸碱敏感性较小。试验结果为棉花黄萎病的生物防治奠定了基础。

水稻根系性状QTL的整合、分类和真实性分析20-25

摘要:为提高水稻根系性状QTL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利用效率,利用饱和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对已发表的水旱稻根系性状QTL进行了整合,并对这些QTL的贡献率、分布特点和真实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通过对QTL贡献率分析得到11个主效QTL;根据QTL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确定1,2,3,5,11号染色体上共11个分子标记区域为“一因多效”可能性较大区域;通过对这些QTL的真实性分析共得到35个“真实”QTL和3个“热点”QTL。这些主效QTL、成簇分布QTL及“热点”QTL可作为水稻根系性状分子育种的重要候选区域。

四种真菌基因组编码的细胞壁降解酶生物信息学分析26-31

摘要:为了比较病原性真菌和非病原性真菌基因组编码的植物细胞壁降解酶,用BLAST(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结合人工二次筛选的方法确定了四种真菌基因组编码的多种植物细胞壁降解酶,并用Signa1lP来判断细胞壁降解酶能否被分泌到细胞外。结果表明病原性真菌和非病原性真菌基因组编码的植物细胞壁降解酶在种类和数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中E3(endoglucanase Ⅱ)仅由病原性真菌基因组编码,而且能够被分泌到细胞外,可能与病原性真菌对植物的致病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枳壳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32-36

摘要:以枳壳(酸橙)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改良CTAB法、CTAB-硅珠法、SDS法、高盐低pH法和周世良法5种方法提取枳壳基因组DNA,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琼脂糖凝胶电泳及SSR-PCR扩增3种检测方法比较DNA的提取效果,以期找到枳壳DNA的最佳提取方法。结果表明,5种方法中SDS法提取的DNA浓度最高(平均为900ng/μl),纯度最好(OD260/OD280平均值为1.90),且以SDS法提取的DNA为模板进行SSR-PCR扩增检测,目的条带清晰、亮度均一、稳定性和重复性好。因此,SDS法是枳壳DNA最佳提取方法,可用于分子检测试验。

黄皮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37-41

摘要:为应用ISSR分子标记对黄皮种质资源、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改良SDS法提取的DNA条带完整、无RNA污染,适于ISSR-PCR扩增;黄皮ISSR分析最适的扩增体系是:20μl的反应体系中含30ng的模板DNA、1.5UTaqDNA聚合酶、0.4μmol/L引物、0.3mmol/L dNTPs以及引物(gA)8C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2.4℃。

药用野生稻有利基因发掘与利用研究进展42-45

摘要:药用野生稻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并含有大量的优异基因,发掘与利用这些基因对改良栽培稻和培育新种质具有重大意义。因此,通过综述了国内外药用野生稻有利基因发掘及其利用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药用野生稻在抗病性、抗虫性以及稻米品质方面具有优良性状,目前对这些优异基因的利用的途径主要包括单片段附加系的培育、渗入系的建立及单个基因材料的获得,但在利用过程中仍存在遗传学背景不清楚、常规育种效率不高两方面障碍。针对这些问题,许多研究者提出通过建立药用野生稻全基因组基因嵌入突变体库,利用可转化大片段基因组文库和转基因技术,将大片段克隆导入栽培稻中,通过这些技术方法可将药用野生稻的优良基因转入栽培稻,并已获得了一些极有价值的基因与种植材料。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食品科学
烟叶配伍性与水溶性总糖含量的关系46-49

摘要:为研究烟叶的配伍性与水溶性总糖含量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将河南部分地区的13种中部烟叶进行两两组合,对其配伍性进行了感官评吸,将评价结果转换为配伍性得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烟叶间的配伍性与其水溶性总糖含量均值和差值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烟叶水溶性总糖含量的均值对它们之间的总体配伍性以及浓度、燃烧性等方面的配伍性均有影响;两种烟叶水溶性总糖含量的差值对它们之间的总体配伍性有影响;当水溶性总糖含量均值在25.0%~30.0%时或者差值小于7%时,烟叶间的配伍性较好。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农业基础科学
小麦骨干亲本豫麦2号的育种价值分析50-54

摘要:河南审定的183个小麦品种中有75个小麦品种含有豫麦2号的血缘,豫麦2号成为河南小麦育种利用率最高的骨干亲本。利用系谱资料对豫麦2号种质与其75个衍生品种的共祖先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5个小麦品种与豫麦2号的共祖先度范围为0.0500-0.6250,累积的共祖先度为20.9041,占75个小麦品种的27.87%,占河南183个小麦品种的11.42%,豫麦2号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豫麦2号及其衍生品种的利用还在继续。研究豫麦2号的育种价值,对于有效利用小麦种质资源,保持小麦品系的遗传多样性,恰当地选用杂交亲本,成功地创造出优良新基因型具有重要意义。

CIMMYT种质对东农250亲本自交系的改良效果研究55-58

摘要:将CIMMYT种质Pob46和Pob45分别导入东农250的父本自交系吉846和母本自交系444中,研究CIMMYT种质对其产量及其他农艺性状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吉846改良系和444改良系所配杂交组合的株高及穗位均有所降低,有利于增强组合的抗倒伏性;百粒重普遍增加但产量普遍降低,仅有个别组合增产;其苷l生状如雄穗一级分支数和行粒数等,二者改良效果有所不同。

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7种残留有机磷农药59-61

摘要:采用岛津GC2010气相色谱仪,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7种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量,7种有机磷农药都能得到较好的分离,分离效果好。采用外标法定量。测定的分析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99%~3.73%之间,7种有机磷农药标样的添加回收率在83.5%-112.3%之间,符合国家农药残留量测定方法的要求。此方法用于测定蔬菜中7种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量,检测过程简便、快速。

脐橙花开放和衰老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变化62-64

摘要:为探究脐橙花开放和衰老过程中膜脂过氧化和清除活性氧酶类的变化情况,测定了纽荷尔脐橙花开放和衰老期间花器官中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GP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脐橙花开放和衰老,花器官中MDA逐渐积累,膜脂过氧化程度加重;SOD、CAT和GPX活性则是先升高后降低,SOD、CAT和GPX活性最高值分别出现在时期2、时期4和时期5,而APX活性则是逐渐降低。因此,活性氧代谢失调引发的生物膜结构破坏是脐橙花开放和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林业科学
郑州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65-68

摘要:从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重要性入手,论述了郑州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郑州市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对策和模式,为巩固郑州市退耕还林成果以及促进郑州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东兰县实施退耕还林的环境条件分析69-72

摘要:【研究目的】为东兰县退耕还林的后续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查阅资料和典型抽样的样地调查方法,调查了东兰县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环境条件、林业生产条件和土地资源条件;【结果】东兰县的环境条件适合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结论】东兰县实施退耕还林的适宜树种主要有:板栗、八角和喜树三种。

山茱萸茎的解剖结构特征研究73-75

摘要:通过石蜡切片方法制片,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了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一年生和二年生茎的横切面形态解剖特征。结果表明,山莱萸茎的初生结构:从外到内由表皮、皮层和中柱组成。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的表皮细胞构成,细胞外壁乳头状剧烈增厚约1~1.5μm,且外方被发达的角质层;皮层发达,且具有大量的厚角组织;髓发达,环髓带明显。次生结构:从外到内由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组成,主要特征体现在年轮线不明显,次生木质部为散孔材。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均表现出山莱萸对旱生环境的高度适应。

不同形态外源N对木荷马尾松叶凋落物分解的影响76-81

摘要:将中亚热带木荷马尾松叶凋落物置于不同形态外源N下进行模拟分解实验,研究结果表明:NH4Cl和NaNO3溶液均能有效提高木荷叶的分解速率,而且加入的量越多其分解速度越快。但与等量的水相比,只有当溶液量增到300ml时,外源铵态氮和硝态氮对其分解的促进作用才明显超过水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NH4Cl和NaNO3溶液在一定程度上也都能促进马尾松叶的分解,但不同处理间对其影响的差别不大,外源铵态氮对马尾松落叶分解速率的影响不如等量水的强,与水相比,在三种处理中,只有加200mlNaNO3溶液时能显著提高马尾松落叶的分解速率。总体上外源氮对马尾松叶分解的影响不如对木荷落叶的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