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 43-1214/R 国内刊号
  • 1005-3611 国际刊号
  • 1.8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临床心理学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南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3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临床心理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基础与实验研究、心理测量与评估、病理心理、健康心理、心理治疗与咨询

中国临床心理学 2017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病理心理
心理弹性与重新犯罪:童年创伤的中介作用197-202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索童年创伤以及心理弹性影响重新犯罪行为的路径模型。方法:采用儿童虐待量表(CTQ)和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岳阳某监狱的3181位在押男性犯人进行测验。重新犯罪被定义为出狱后再次被捕入狱的行为,数据来自官方记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童年创伤和心理弹性对重新犯罪的影响,使用路径分析检验中介效应。结果:(1)童年创伤和心理弹性显著预测重新犯罪行为;(2)童年创伤在心理弹性和重新犯罪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研究结果提示对于那些有过童年创伤经历且心理弹性水平较低的犯人,予以筛查和针对性的干预训练可能有助于降低再次犯罪的可能性。

情感虐待与儿童社交焦虑:基本心理需要和自尊的多重中介作用203-207

摘要:目的:探究基本心理需要和自尊在情感虐待与儿童社交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来自北京市四所小学的797名五、六年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相关分析显示,情感虐待与基本心理需要、自尊均呈现显著负相关,与儿童社交焦虑呈现显著正相关;(2)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情感虐待对儿童社交焦虑的直接效应显著,基本心理需要和自尊在情感虐待与社交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均显著,且基本心理需要-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也显著。结论:情感虐待既可以直接预测儿童社交焦虑,又可以分别通过基本心理需要、自尊的中介作用,以及基本心理需要-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儿童社交焦虑。

青少年消极情绪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幸福倾向的调节作用208-212

摘要:目的:探究青少年的两种幸福倾向(意义倾向和快乐倾向)在消极情绪与网络成瘾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积极情绪/消极情绪量表中的消极情感相关题目、青少年网络成瘾量表、幸福倾向量表对北京地区八所中学共3044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青少年的消极情绪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网络成瘾;(2)青少年的两种幸福倾向中,意义倾向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调节作用不显著;快乐倾向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结论:在网络成瘾方面,高快乐倾向的青少年比低快乐倾向的更容易受到消极情绪的影响,而不同意义倾向的青少年受到消极情绪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男性OSAHS患者神经认知功能与睡眠结构的相关性213-216

摘要:目的:探讨男性OSAHS患者神经认知功能与睡眠结构的相关性。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66名OSAHS患者和38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分别完成蒙特利尔量表(MoCA)、韦氏成人记忆测验(WMS)、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CST)、Stroop色词测验(SCWT)及Epworth嗜睡量表(EES)的评估,并完成整夜多导睡眠描记检查(PSG)。结果:OSAHS组MoCA、WMS、WCST、SCWT各项分值与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s〈0.05或0.001)。OSAHS组EES分值高于对照组,睡眠效率、NREM2期和REM期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进入REM睡眠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s〈0.05-0.01)。睡眠效率降低、觉醒次数增多、NREM4和REM期睡眠缩短,以及进入REM睡眠时间缩短均与OSAHS患者神经认知功能损害显著相关。结论:OSAHS患者的认知功能存在广泛损害,且与其睡眠结构异常密切相关。

男/女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预测因素217-220

摘要:目的:探讨男/女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预测因素。方法:随机抽取精神分裂症患者170例评估其一般资料、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临床症状、外显攻击行为并检测其血清皮质醇,比较检测6个月后有攻击行为的男/女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无攻击行为的男/女患者首次检测时的相关资料,并分析男/女患者6个月后攻击行为的预测因素。结果:男性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皮质醇与其6个月后的攻击行为相关,女性患者的攻击行为,阳性症状、皮质醇与其6个月后的攻击行为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皮质醇水平可预测其6个月后的攻击行为。

人格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综述221-224

摘要:身处同样的网络环境,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网络成瘾?许多研究表明,人格差异是重要因素之一,其中,高感觉寻求、高神经质、高精神质和外向性四种特质对网络成瘾具有显著预测力。但既往研究对这些特质如何影响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的探讨却很不够。结合心理学理论和相关文献分析发现,最佳唤醒理论、社交需求补偿理论、情绪宣泄理论和成就动机替代满足理论可以全面系统地解释这些特质对网络成瘾的作用机制。不过,要验证这些理论还需要增加实验研究的证据。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基础与实验研究
情绪效价影响自我姓名加工的电生理证据225-230

摘要:目的:通过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情绪效价对自我姓名加工的影响。方法:采用block设计,使用情绪图片分别诱发正、负性情绪,被试完成被动Oddball范式,对小圆进行按键反应,而对大圆及自我、明星、陌生人姓名不反应,分析三类姓名的脑电差异。结果:负性情绪下的自我姓名比正性诱发了更大的N2,相比于朋友与陌生人,自我姓名在正、负性情绪下诱发了更大的P300,但仅在负性条件下诱发了更大N2。结论:情绪效价作用在自我姓名加工的中晚期时间段内产生影响,特别是在N2时间段内,负性刺激引起情绪负性偏向,而个体同时为了维护自我正面偏见,产生了正、负性情绪效价的冲突。

标签发生在何时:情绪标签的ERP研究231-236

摘要:目的:研究情绪标签的时间进程。方法:采用情绪标签的经典研究范式,结合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让40名大学生完成情绪标签、性别标签、情绪匹配、性别匹配和观看等任务,并比较晚正成分(late positive potential,LPP)和P3波幅的差异。结果:(1)性别标签和观看条件LPP无显著差异;(2)与观看条件相比,情绪标签LPP波幅先上升后下降;(3)在400-450ms内情绪标签的P3波幅大于性别标签。结论:由于情绪的符号加工过程,情绪标签对情绪的调节作用可能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动态过程。

明天会更好——空间隐喻的影响237-241

摘要:目的:探讨“过去-消极,未来-积极”内隐联结是否存在,以及符合空间隐喻(过去和消极类别标签呈现在左侧,未来和积极类别标签在右侧)时联结强度是否更强。方法:以38名右利手大学生为被试,时间词为目标词,人格词和效价词分别为两个IAT任务的属性词,以类别标签呈现的位置作为空间变量,形成被试内设计。结果:(1)“过去-消极,未来-积极”内隐联结强度大于0.3,反应时显著低于相反的联结;(2)“过去-消极”在左,“未来-积极”在右的联结显著强于不符合空间隐喻的联结,反应时也显著更短。结论:存在“过去-消极,未来-积极”的内隐联结,并且符合空间隐喻的内隐联结更强,提出了同一始源域上的抽象概念存在相互联结的可能性。

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对基线比例忽略的影响242-245

摘要:目的:探讨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对基线比例忽略的影响。方法:两个实验分别采用2(时间距离:远,近)×2(基线比例:高,低),2(空间距离:远,近)×2(基线比例:高,低)的两因素被试间设计。结果:(1)在远时间和空间距离情境中,被试在高基线水平下的可能性判断显著高于低基线水平下的可能性判断;(2)在近时间和空间距离情境中,被试在两种基线水平下的可能性判断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较近时,更容易出现基线比例忽略现象;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较远时,个体的基线比例忽略倾向减弱。

金钱概念对顾客创造力的影响研究246-250

摘要:目的:研究金钱概念对顾客创造力的影响以及创造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金钱刺激或金钱线索启动金钱概念,然后使用创造力测量工具,直接或间接地检验顾客的创造力。结果:(1)启动金钱概念可以有效地提高顾客解决问题时的流畅性、原创性和认知灵活性;(2)金钱概念对创造力的影响是通过创造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3)金钱概念积极影响顾客的新产品接受意愿。结论:金钱概念通过创造自我效能作用,提高了顾客创造力。

不同情绪状态下心理距离对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251-254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情绪状态、时间距离和社会距离对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87名大学生被试,分成高兴、悲伤、愤怒和平静情绪组,让被试分别观看不同视频诱发相应情绪,然后回答有关道德判断的问题,这些问题分别涉及不同的时间距离(一年前、现在和一年后)和社会距离(自己和旁观者)。结果:有关医生困境道德判断的研究结果显示,情绪类型、时间距离和社会距离三者的交互作用显著。简单效应分析表明,悲伤的情绪状态下,被试从自己的角度分析问题时的道德决策水平在三个时间点均高于从旁观者的角度分析问题时的道德决策水平;被试以旁观者的角度分析道德问题时,平静状态的道德决策分数在三个时间点均高于悲伤状态下的道德决策分数;且一年前时间点上,平静状态的道德决策分数高于快乐状态下的道德决策分数,而愤怒状态的道德决策分数高于悲伤状态下的道德决策分数。对其它道德决策分数统计分析表明,情绪状态和社会距离之间及社会距离和时间距离之间的交互作用均显著,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在愤怒和平静的情绪状态下,被试从自己的角度分析道德两难问题时的道德决策水平低于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时的道德决策水平;被试从自己角度分析问题时,其一年后的道德决策水平高于一年前的道德决策水平。结论:情绪状态、社会距离和时间距离共同对个体的道德决策产生影响。

母亲的受教育水平与儿童叙事能力的关系:语言支架的中介作用255-258

摘要:目的:考察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对学前儿童叙事能力的影响以及母亲语言支架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母亲受教育水平调查问卷、亲子自传叙事和亲子故事叙事任务,对213名学前儿童及其母亲进行施测。结果:(1)母亲受教育水平、母亲语言支架和学前儿童叙事能力三者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母亲的受教育水平能够显著预测学前儿童的叙事能力,母亲语言支架在两者间有显著的中介效应。结论:母亲受教育水平通过母亲语言支架影响学前儿童的叙事能力。

情绪刺激对高抑郁症状大学生工作记忆影响的NIRS研究259-262

摘要:目的:探索高抑郁症状大学生工作记忆受情绪刺激影响的脑神经活动特点,了解抑郁产生的脑认知机制。方法:采用近红外光学脑成像系统测量情绪图片呈现后、被试完成N-Back任务时,前额叶脑区含氧血红蛋白浓度变化。结果:正性和负性情绪图片呈现后,正常组被试前额叶右前部含氧血红蛋白浓度,2-Back任务显著高于1-Back任务;而高抑郁症状组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依据情绪情景脱敏假设,研究推断,高抑郁症状大学生可能对情绪刺激不敏感,尤其对正性情绪刺激不敏感,这可能是引起高抑郁症状的重要原因之一。

依恋回避与对情绪信息的认知加工263-267

摘要:依恋回避是不安全依恋的一种行为表现,文章介绍了依恋回避者进行情感调控的方法,从感知(对伴侣情绪、情绪面孔、社会性情绪信息的感知)、注意以及记忆三方面对依恋回避者加工情绪信息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发现依恋回避者在感知、注意和记忆情绪信息方面会普遍使用抑制激活策略,文章对研究中尚未探清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未来研究可能发展的方向。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心理测验与评估
儿童社会偏好量表在中国学前儿童中的应用分析268-271

摘要:目的:检验儿童社会偏好量表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方法:两个样本均来自随机抽取的上海市公立幼儿园3~6岁的学前儿童(样本1:N=350,Mage=4.72岁,SD=0.58;样本2:N=129,Mage=4.40岁,SD=0.58)。样本1中,幼儿母亲完成中文版儿童社会偏好量表和儿童行为问卷,9个月后教师完成儿童行为教师评定量表中儿童社会性分量表的评定;样本2中,幼儿母亲完成中文版儿童社会偏好量表,9个月后,教师完成儿童行为教师评定量表中儿童外化情绪问题,内化问题以及攻击行为的评定。结果:因素分析显示,儿童社会偏好量表二因素模型拟合良好,该量表包含害羞(7个项目,因子载荷为0.59~0.73)和社交淡漠(4个项目,因子载荷为0.59~0.76)两个维度。该量表也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0.75~0.89)和重测信度(0.70~0.86)。在控制了儿童的社交淡漠倾向后,儿童的害羞倾向对教师评定的儿童内化问题和外化情绪问题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20,P〈0.05;β=0.21,P〈0.05)。结论:儿童社会偏好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在学前阶段,害羞和社交淡漠倾向的儿童开始表现出不同的社会适应。

治疗效果评定量表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272-275

摘要:目的:检验治疗效果评定量表(ORS)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分别从临床和非临床大学生群体中进行取样并收集数据。非临床样本为武汉市两所高校的202名大学生,该样本连续4次(间隔一周)同时施测OQ-45和ORS中文版问卷,以此检验ORS的信效度;利用参与某高校心理咨询的245名新当事人检验ORS对心理干预的敏感性。结果:ORS的内部一致性在0.80以上;连续4次测量结果显示,ORS一周后的重测信度为0.80~0.84;ORS与OQ-45中文版的相关为-0.60~-0.59;ORS的得分能够有效区分临床群体与非临床群体,且对心理干预足够敏感。结论:ORS中文版具有良好的心理学测量属性,可用于测量中国大学生当事人的心理治疗效果。

中文版儿童生存质量量表在矮小症中的信效度分析276-279

摘要:目的:考核中文版儿童生存质量量表在矮小症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中文版儿童生存质量量表调查入组的580名儿童青少年及其主要监护人,回收有效问卷557份,其中矮小症者138人,非矮小症者419人。结果:量表有效回收率达96%,条目缺失率低;量表总分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各维度介于0.7到0.83之间,代评量表总分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0,各维度介于0.74到0.87之间;自评与代评量表总分的重测信度ICC值分别为0.86,0.85,各维度均在0.8以上;自评与代评量表各条目与其所属维度之间的相关较强,而与其他维度的相关较弱;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为自评量表χ2/df=3.27,RMSEA=0.06,NFI=0.83,TLI=0.84,CFI=0.87,IFI=0.87;代评量表χ2/df=3.95,RMSEA=0.07,NFI=0.85,TLI=0.87,CFI=0.88,IFI=0.88。结论:儿童生存质量核心通用量表有较好可行性,信度及效度,适用于鲁西南地区矮小症儿童青少年生活质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