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 43-1214/R 国内刊号
  • 1005-3611 国际刊号
  • 1.8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临床心理学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南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3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临床心理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基础与实验研究、心理测量与评估、病理心理、健康心理、心理治疗与咨询

中国临床心理学 2017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基础与实验研究
概率奖赏任务及其在中国大学生样本中的应用研究1-5

摘要:目的:本研究首次在中国健康大学生样本中应用概率奖赏任务(Probabilistic Reward Task,PRT),并对其奖赏强化学习行为的机制进行探讨。方法:127名健康大学生被试完成计算机汉化版的概率奖赏任务(长短嘴版本,300试次),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反应偏向、鉴别力、准确率、反应时等指标进行统计。结果:反应偏向与鉴别力的组块主效应显著(F(2,252)=20.05,P〈0.001;F(2,252)=13.02,P〈0.001),随操作次数增多,反应偏向与鉴别力逐渐提高。反应时和准确率的刺激类型主效应显著(F(1,126)=84.09,P〈0.001;F(2,126)=143.08,P〈0.001),奖多刺激(获奖赏机率高的刺激)的反应时显著低于奖少刺激(获奖赏机率低的刺激),奖多刺激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奖少刺激(P〈0.001)。反应时和准确率的组块和刺激类型的交互作用均显著(F(2,252)=14.15,P〈0.001;F(2,252)=17.79,P〈0.001)。在奖多刺激条件下,反应时组块1〉组块2=组块3(P〈0.05),准确率组块3〉组块2〉组块1(均P〈0.001);而奖少刺激条件下,三个组块之间的反应时及准确率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中国大学生群体在PRT任务操作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追求更高机率奖赏的动机与欲望,并存在渐进累积的奖赏学习效应。

不同戒断期药物成瘾者注意控制能力的ERP研究6-11

摘要:目的:本研究采用刺激反应协同性任务(Flanker)考察不同戒断时长的药物成瘾者注意控制能力的损伤与恢复情况(短期戒断组:平均戒断2.43个月;长期戒断组:平均戒断47.74个月);方法:实验中要求药物戒断者与正常控制组完成颜色Flanker任务,判断三张同时呈现的图片中中间面孔的颜色与两侧面孔的颜色是否一致。结果:行为结果发现,三组被试对颜色非协同任务的反应时,都显著长于颜色协同任务的反应时,出现了显著的颜色协同效应。脑电结果发现,正常对照组的颜色N200效应在额区的三个电极点Fz、FCz、Cz均显著,长期戒断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颜色N200效应出现在Fz、FCz两个电极点,然而短期戒断组颜色N200效应在三个电极位置均消失。结论:本研究结果说明,长期药物成瘾会造成个体注意控制能力的损伤,表现为短期戒断组颜色N200效应的消失。戒断4年后,长期戒断组注意控制能力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

社交焦虑个体被放逐后对潜在社交机会的反应偏差12-16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遭遇放逐后,社交焦虑个体对不同类型的潜在社交机会(陌生人/好友/网络社交)的反应偏差。方法:通过简明版惧怕否定评价量表筛选高、低社交焦虑被试共110名,随机分配到放逐组(58人)或控制组(52人),通过网络虚拟掷球任务对其分别进行放逐或控制操纵。使用基本心理需求满足量表、改编版社交兴趣问卷以及志愿时间募集任务对所有被试予以测量。结果:两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潜在交往对象为陌生人的志愿时间上,社交焦虑和放逐操纵的交互作用显著,即相比于控制组,低社交焦虑个体在遭到放逐后更愿意参与志愿活动,而这一组间差异在高社交焦虑个体中却没有出现。在与朋友交往和网络社交的社交兴趣上,放逐操纵和社交焦虑的主效应显著,但交互作用不显著,即与低社交焦虑个体相同,高社交焦虑个体在被放逐后对与好友旅行和使用网络交友也表现出更高的社交兴趣。结论:社交焦虑个体遭遇放逐后,在面对以陌生人为对象的潜在社交机会时,出现归属需求补偿缺失现象;而在潜在社交对象为朋友或通过网络时,没有出现补偿缺失现象。

部件字形加工难度对听写困难儿童字形-空间捆绑编码的影响17-20

摘要:目的:研究部件字形加工难度对听写困难儿童字形-空间捆绑编码的影响。方法:采用变化检测范式,从苏州某小学四至六年级的儿童中筛选年龄和智商匹配的听写困难儿童、对照组儿童各25名,实验材料以部件字形的相似程度作为部件加工难度的指标,对比听写困难组儿童和对照组儿童在字形-空间记忆任务上的成绩差异。结果:两组被试在成绩上组别主效应不显著,但在反应时数据上,组别和材料的交互作用显著,听写困难儿童在部件字形高相似条件下的反应时明显高于字形低相似条件,而对照组被试在两个实验条件下的反应时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在字形-空间的捆绑编码时,听写困难儿童存在明显的字形难度效应,在字形加工难度较低时,听写困难儿童的捆绑加工水平较为正常,但是,一旦提高字形加工难度,听写困难儿童就表现出字形-空间捆绑缺陷。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注意转换的空间缺损特点21-24

摘要:目的:研究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空间注意转换特征。方法:从小学三、四、五年级共446名学生中筛选出阅读障碍组29名,同时匹配年龄、智力水平、阅读水平相对的对照组儿童29名。采用经典的注意转换任务,比较两组儿童在不同线索和视野组合下的反应时差异。结果:在有效线索条件和无效线索条件下,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左视野的反应时均显著长于右视野的反应时;而在无线索条件下,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左右视野的反应时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空间注意转换存在左右视野不对称的特点。

高低批判性思维倾向个体在判断类词汇Stroop效应上的差异25-27

摘要:目的:探讨高、低批判性思维倾向个体对肯定词、否定词的词义加工差异,推断其使用频率差异。方法:采用批判性思维倾向量表中文版本(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hinese Version,CTDI-CV)对30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以27%为标准确定高分组和低分组被试,然后从中随机选取高批判性思维倾向组和低批判性思维倾向组,采用Stroop任务变式,比较两组被试在判断类词汇词义加工上的差异。结果:低批判性思维倾向个体对肯定词的颜色命名反应时更长。结论:与高批判性思维倾向者相比,低批判性思维倾向的个体对肯定词的自动化加工水平更高,这或许与低批判性思维倾向个体对认知加工过程的监控和调节较少,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经常持赞同和肯定态度有关。

聋童的接受性词汇水平、叙事能力与心理理论的关系28-31

摘要:目的:考察聋童的接受性词汇水平对其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以及叙事能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皮博迪图画词汇测试(PPVT)、无字图画书叙事和标准错误信念测试对110名4-7岁聋童进行测查。结果:(1)聋童的接受性词汇水平、叙事能力与心理理论三者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聋童的接受性词汇水平能够显著预测其心理理论的发展,叙事能力在接受性词汇水平和心理理论之间起着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结论:聋童的接受性词汇水平通过叙事能力间接影响心理理论的发展。

测谎问题的呈现方式对自主生理反应的影响32-35

摘要:目的:比较测谎问题的两种呈现方式(声音呈现和文本呈现)对个体在隐藏信息测试中自主生理反应的影响。方法:以30名健康大学生为被试,让其模拟犯罪并完成隐藏信息测试,测试时的问题由提前录制好的男士声音提问或由屏幕呈现文本提问,并采用16通道生理记录仪记录被试测试时的皮肤电变化和心率变化。结果:(1)关键项的皮肤电变化和心率变化均显著大于无关项;(2)声音呈现方式下的心率变化显著大于文本呈现方式,但两种呈现方式下的皮肤电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相比文本呈现方式,声音这一社会性刺激使受测者在隐藏信息测试中产生更大的生理反应。

医疗情境中的年龄与自我他人决策差异36-39

摘要:目的:探讨在医疗情境中,年轻人和老年人为不同角色决策时的差异。方法:采用2(年龄:年轻人、老年人)×3(生命质量权重:高、中、低)×3(决策角色:陌生人、亲人、自我)的混合实验设计。因变量为被试对两个质量调整生命年基本相等,但生命质量权重和生命长度不同的方案的选择倾向性。结果:与生命质量高长度短的选项相比,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生命质量低但长度长的选项;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为自己决策时更倾向于选择生命质量高长度短的选项,而为亲人和为陌生他人决策时都倾向于选择生命质量低但长度长的选项。结论:在医疗决策过程中决策者会权衡生命质量与生命长度,为自己和为他人决策时分别赋予生命质量和生命长度不同的价值。

情景预见的认知机制:情景建构与语义支撑40-44

摘要:情景预见是指个体将自我投射到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预先经历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对其认知神经机制的探讨是该领域的热点之一。主要理论假说包括:情景建构、自我投射和情景-建构-模拟假说。经过比较和整合之后,我们提出了在情景预见中,情景建构和语义支撑协同作用的认知机制,并相应地提供了来自神经心理学和神经成像的研究证据。未来研究可以继续发掘孤独症等特殊群体的研究潜力,同时借鉴和整合默认网络的研究,进一步澄清情景预见的认知神经机制。

外语效应:证据、机制与前瞻45-49

摘要:Keysar,Hayamaya和An在2012年发现用外语思考能够降低决策偏差,这一现象被他们称作外语效应。综合近年来的研究,外语效应已被证明是稳定存在的,其研究范围已从最初的风险决策领域逐渐拓展到了其他的决策和判断领域,其表现形式也更加的多样化。虽然研究者们对外语效应的内部机制尚未达成共识,但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解释:控制加工假设和自动加工假设。外语效应作为一个较为新颖的现象,未来还需要更多的实证支持与探讨。

精神障碍患者疼痛共情的功能影像学研究进展50-53

摘要:临床研究发现共情缺陷与精神障碍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将对精神分裂症、破坏性行为、孤独症等精神障碍疼痛共情的脑功能成像研究进行回顾和分析,以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探讨不同精神障碍是否存在特征性共情神经机制异常,并对未来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病理心理
自杀人际理论框架下大学生精神病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研究54-58

摘要:目的:在自杀人际理论框架下,探讨大学生精神病态和自杀意念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精神病态自评量表(简版)、人际需要问卷和Beck自杀意念量表对550名大学生进行集体施测,用SPSS 20.0和Mplus 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归属受挫和累赘感知均部分中介了精神病态两维度与自杀意念间的关系。结论:精神病态水平高的个体更容易遭受人际困扰,进而产生归属受挫,感到是他人负担,从而影响自杀意念。

创伤暴露程度对中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控制感的调节作用59-64

摘要:目的:探讨控制感在创伤暴露对PTSD影响中的调节作用。方法:以汶川地震1年及1年半后两个时间点497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创伤暴露程度问卷、初级和次级控制信念量表、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震后1年,主观与客观创伤暴露程度都显著正向预测PTSD,初级控制与次级控制都显著负向预测PTSD;初级控制负向调节客观创伤暴露对PTSD的影响,次级控制不起调节作用;而震后1年半,仅客观暴露程度显著正向预测PTSD,控制感对PTSD的预测作用不显著;次级控制负向调节主观害怕程度对PTSD的影响,初级控制不起调节作用。结论:初级控制与次级控制在不同时间点,在创伤暴露程度对PTSD的影响中发挥不同的调节作用。

初中生感知学校氛围与网络游戏障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65-69

摘要:目的:考察学习投入在初中生感知学校氛围与其网络游戏障碍(Internet gaming disorder,IGD)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该过程是否受冲动性水平的调节。方法:采用感知学校氛围问卷、学习投入量表、冲动性量表和网络游戏障碍问卷对1368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1)学习投入完全中介感知学校氛围与IGD的关系。(2)感知学校氛围通过学习投入影响IGD的中介路径受初中生冲动性水平的调节,即这一中介路径在高冲动性初中生群体中比在低冲动性初中生群体中更强。结论:积极的学校氛围是初中生IGD的重要保护性因子,而学习投入是其重要的内在中介机制,且这一机制受冲动性的调节。

生活事件对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70-74

摘要:目的:探讨生活事件、抑郁情绪、同伴接纳对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PIU)的影响。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检核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中文简版、同伴接纳自我报告、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对全国7个省份1520名10-19岁青少年进行两次追踪问卷调查,使用多元依次回归和Bootstrapping法检验在生活事件对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影响中,抑郁的中介效应和同伴接纳有调节的中介机制。结果:(1)抑郁对生活事件和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关系有部分中介效应。(2)同伴接纳调节了中介过程,具体而言,相比低同伴接纳(Bsimple slope=0.82,P〈0.001),高同伴接纳(Bsimple slope=0.56,P〈0.001)更能缓冲生活事件产生抑郁,最终减少青少年PIU的过程。结论:同伴接纳调节了生活事件通过抑郁影响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中介效应。

消极情绪与留守青少年自伤:家庭功能与情绪表达的调节作用75-78

摘要:目的:考察家庭功能和情绪表达对消极情绪与留守青少年自伤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负性情感量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情绪表达性量表对566名留守青少年和561名非留守青少年进行施测。结果:(1)留守青少年的自伤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留守青少年,自伤留守青少年的自伤水平显著高于自伤非留守青少年;(2)消极情绪与自伤水平有显著的正相关;(3)情绪表达对消极情绪与自伤水平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结论:消极情绪与留守青少年自伤的关系受情绪表达的调节,良好的情绪表达能力能够明显地降低消极情绪对自伤的作用。

酒依赖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79-81

摘要:目的:探讨画钟试验(CDT)、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在评价酒依赖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8例酒依赖患者为病例组,另外选取50例与病例组相匹配的正常人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运用画钟试验(CDT)、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评估。结果:酒依赖组的CDT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酒依赖组的MoCA总分及视空间执行、注意、计算、概括抽象、记忆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酒依赖组持续饮酒时间与CDT分值、MoCA总分、视空间执行、概括抽象、记忆评分呈负相关;酒依赖组日饮酒量折合纯酒精量与CDT分值、MoCA总分、视空间执行、概括抽象评分呈负相关。结论:酒依赖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且持续饮酒时间及日饮酒量与认知功能损害严重程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