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成果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科技成果杂志 部级期刊

China achiev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11-4484/N 国内刊号
  • 1009-5659 国际刊号
  • 0.06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科技成果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0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科技成果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本刊特稿、创新论坛、产业解析、创新之路、产业动态、研发聚焦、知识产权、投融资动向

中国科技成果 2017年第1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科技成果杂志扉页
青海省《绿色建材评价标准》的编写与技术应用1-1

摘要:建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传统建筑材料对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影响严重,而绿色建筑材料由于其具有低消耗、少污染、有益于人体健康、与环境相和谐等优异性能,在近年迅速发展。随着《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和相关国家政策的出台,全国各地的绿色建材评价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参照国家政策与规范如何在青海省地区开展绿色建材的评价工作,在高寒地区针对于不同建材的相关技术要求.

中国科技成果杂志创新论坛
《新疆农业科学》创新及影响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一)4-7

摘要: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国科技发展和学术繁荣,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学术影响力和国内国际竞争力,合理引导科技工作者科研成果传播行为,不断优化学术生态,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的作用,作为新疆创刊最早、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新疆农业科学》如何适应新形势,建立创新农业科技期刊的办刊模式与机制。准确把握刊物定位,找准目标作者群,明确特色,以优质内容提升刊物的学术影响力与关注度;紧跟科技期刊网络化潮流,形成数字出版、移动互联、网络知识平台全系列整体传播的全新模式;做到期刊编排规范化、编辑手段现代化、出版日期快捷化、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打连精品,培育品牌,准确把握和跟进科研创新发展与前沿,对更好地展示西北区域特色农业成果和水平意义重大。

中国科技成果杂志科技计划成果
核电压水反应堆材料性能优化软件系统研制与模拟环境设计8-8

摘要:压水反应堆材料长期处于高温、高压、强辐照等极端条件下工作,因此材料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压水反应堆的安全可靠性、经济性和先进性。由于压水堆材料经历的物理过程复杂、耦合性强,现有的理论和实验手段研究难度较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通过科学数值计算来模拟现实相关过程和耦合特性,获得那些理论难以解析或者实验难以实现的数据,变得日益重要。

波长选择开关及宽带可调滤波器阵列核心芯片研究9-10

摘要:近年来,世界各国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建造新的信息环境,分别提出了建设新的高速宽带网络的计划,其中,光通信网络是下一代高速宽带网络中重要的实现形式。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最终形成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国家干线传输网络。2012年,“宽带中国战略”浮出水面,“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启动,政策利好的能动性带动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纷纷提出建设宽带通信网计划。

脑神经功能重塑及临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11-11

摘要:近年来,重症脑损伤患者的存活率不断提高,患者生命得以延续,但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而意识障碍的治疗现状严峻,患者生活质量极度低下,带给社会、家庭极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对社会医疗资源也是很大的损耗。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生命延续与意识障碍持续存在的矛盾日渐突出,迫切需要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改变现状,改善患者的意识水平,提高该类患者的转醒率。针对这一迫切需要,本课题研究脑多靶点同步电磁刺激技术,克服既往单一靶点刺激的缺点。

双金属层状结构复合管材技术研究12-13

摘要:随着油气开采向着高温、高压、高腐蚀的服役工况方向发展,石油天然气中含有大量H2S、CO2、Cl-等腐蚀介质,常规的管材不能满足油气集输的要求,不得不采用耐蚀合金管材替代碳钢管,但纯耐蚀合金管材由于较低的强度和高昂的价格限制了其推广应用。双金属层状结构复合管不仅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又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强度高、承压高,安全可靠,成本只有高合金耐蚀管材的三分之一。

脑血管实时介入移动式手术机器人系统研发14-14

摘要:本课题以脑血管介入手术为背景,研发具有多感知信息的新型脑血管介入手术决策和机器人系统。本课题组研究的手术三维可视化导航技术,主要借鉴医学内窥镜技术和体内导管驱动的图像导航技术,侧重于利用磁定位装置进行导管的定位和引导。在术前对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数据进行分割、重建血管、提取血管中心线,在虚拟的三维图像中实现沿血管中心线的自动漫游。在手术过程中,根据传感器的位姿信息,在虚拟的三维图像中显示导管的位姿,实施术中DSA和术前MRA血管配准,并引导主动导管的导向操作,帮助医生顺利完成手术。

煤分级炼制清洁燃料关键技术研究15-16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在煤制清洁燃料技术研究开发方面发展很快,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然而,目前技术多为煤的单一化工转化技术,与石油炼制工艺相比,尚未借鉴其先进的分级炼制理念。绝大部分煤炭不管其原煤组成仍以直接燃烧或气化的方式利用,造成能量及价值上的极大浪费。本课题借鉴石油化工分级炼制理念,对原料煤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显著不同于传统的煤炭利用方式的煤分级炼制工艺。

致密砂岩油气藏数值模拟技术与软件17-18

摘要:我国非常规致密油气资源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是目前现实的勘探开发重要领域。与常规油气藏相比,非常规致密油气藏宏观与微观非均质性更强、多尺度与多重介质特征更为突出、不同尺度孔缝介质及其流体的物性与流动特征差异更大,水平井与体积压裂开发模式下的流动机理与耦合开采机理更为复杂。

绿茶滋味品质的伏安型电子舌检测机理研究19-19

摘要:绿茶天然营养物质丰富,味道醇厚甘美,深受消费者的厚爱。目前,感官判定是茶叶滋味品质评审的主要方法。由于感官判定依靠的是评审人员的味觉,因此对评审人员专业知识和经验要求很高,并且评判结果容易受“客观环境”和“主观因素”的影响,致使该方法很难达到生产要求。因此,研究和开发绿茶品质快速检测与分级技术显得非常重要。

运输振动和冲击对苹果品质影响及其机理研究20-21

摘要:新鲜水果在运输、搬运时,无论采取何种运输方式、包装形式,振动、挤压、碰撞都不可避免,都会不同程度地对水果造成损伤。我国水果在流通运输过程中的损失高达30%以上。但迄今为止,水果制品在流通运输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的机理仍不清晰。所以如何减少水果在流通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已成为水果加工、流通与贮藏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基于气候复杂网络的中国东部极端降水与夏季雨带分布研究22-22

摘要:中国东部夏季雨带分布的年际变化始终是季风气候动力学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目前已对由季节降水的距甲确定雨型达成共识。近几年,尤其是2011年6月的极端强降水事件的频发导致了当年初夏长江下游地区久早急转为大暴雨集中期,从而成为当年夏季的主要雨带。

组合数字相机拼接模型与误差探测机理研究23-24

摘要:项目通过以轻小型航空遥感系统(特别是无人飞行器载组合数字相机这一新型传感器)为对象,研究其成像机理、探测其误差传递,揭示地观测系统中部分传感器通用的成像规律与各随机因素的综合影响规律,建立影像质量和精度评价和改善方法,并通过建立组合数字相机综合性能试验场进行精度评价以优化组合数字相机结构,提高低空遥感影像的几何定位精度。

基于大气化学模式中气溶胶变量优化组合的多源观测资料同化研究25-25

摘要:由于大气化学模式的气溶胶方案中通常包括多个粒径段和化学成分变量,而变分同化系统难以对大规模变量直接同化,需要对变量进行整合,但同时又涉及模式变量与观测变量的匹配问题。本项目针对wRFChem的MOSAIC(Model for Simulating Aerosol Interactionsand ChemistrY)气溶胶方案的模式变量,研究变量组合的方式,以适应多源观测资料特别是卫星AOD资料的同化。

高寒融区地下冰融蚀特征及对地下水转化关系影响研究26-27

摘要: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启动区,特殊的地理位置、重要的生态和水源涵养功能使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然而近些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多年冻土急剧退化,并导致高寒融区范围扩大和地下冰融蚀,使得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及水循环过程产生了变异。

用P波和S波接收函数联合反演方法研究中天山岩石圈速度结构28-29

摘要:天山被公认为现今仍在进行强烈造山的典型和开展陆内造山研究的关键地区和最理想的天然实验场。国外学者较早的在中、西天开展了天山动力学研究工作。研究者们通过多种地球物理研究手段发现了存在于中天山上地幔的低速物质.

中国科技成果杂志创新交流
Oracle数据泵在地震前兆数据备份与恢复中的应用30-34

摘要:随着地震前兆数据规模增大,数据备份与恢复作为日常运维工作越发重要,但其执行难度也相应变大,因此研究新型的操作方案则十分必要,以实现安全快速灵活的操作。本文通过调研,引进Oracle的数据泵技术,进行逻辑备份与恢复方案的设计与实现。基于该技术设计了系统架构,并说明具体的执行命令,以及进行范例展示。实际结果表明,此方案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现行方案的技术替代或补充。

天津港爆炸的地震学研究35-41

摘要:本文针对2015年8月12日晚发生在天津港的爆炸事件,从地震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描述,研究分析了天津测震台网及强振动台网对本次事件的记录。为了更好地了解爆炸场区的环境,进行了现场实地调研。使用分形的方法对第一次较大爆炸进行了初至到时的拾取,计算了初至震相及后续震相的速度。对较远台站的记录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远台对于初至波的记录较清晰,并使用远台对此次爆炸进行了定位,发现定位误差比使用近台定位的误差要小很多,与真实爆炸位置相差1.34千米。同时得出了Pn震相及Pg震相的平均速度。为了有效识别事件类型,本文选择本地区一次天然地震事件及几次常见的非天然地震事件,从时间域和频率域与本次爆炸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几点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