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金融杂志 北大期刊

China Finance

  • 11-1267/F 国内刊号
  • 0578-1485 国际刊号
  • 0.7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金融是中国金融出版社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0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人民银行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金融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特稿、专题:金融系统LEI推广应用、专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金融、专家论坛、专题: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金融监管、绿色金融、金融市场、商业银行、视点、金融科技、评论、人物、全球瞭望、观察思考、史话、数据、基层声音、随笔

中国金融 2017年第23期杂志 文档列表

监管的改革5-5

摘要:近期金融管理当局相继推出一些监管改革措施,如互联网金融治理改革、金融机构资管业务新规、股票发行督查机制等,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中国金融杂志特稿
不忘服务实体与三农初心11-13

摘要:在党的上所作的政治报告,旗帜鲜明、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全面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作为党领导下的国家控股大型银行,农业银行把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

创新发挥银行监事会的作用14-15

摘要:监事会的有效运行对促进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和积极保障银行稳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高度重视监事会工作,不断创新监督思路,持续完善监督方法,认真履行监督职能,为邮储银行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中国金融杂志高端访谈
打造西部金融服务高地——访四川省副省长朱鹤新16-19

摘要:记者:感谢您接受《中国金融》采访,您曾经长期在银行系统工作、是一位资深的金融专家。首先请您介绍一下近年来四川省金融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中国金融杂志专题:解读资管新规
开启银行理财新时代20-22

摘要:2017年11月17日,一行三会正式《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资管新规”),对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监管进行顶层设计。资管新规按照资管产品的类型制定统一的监管标准,对同类资管业务作出一致性规定,最大程度消除监管套利.为资管业务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为此.本刊策划专题,邀请业内专家学者从银行理财、券商资管、保险资管以及信托等角度对资管新规进行了解读。

资管行业差异化发展之路23-25

摘要: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对资管行业的一次正本清源,为资管行业确定了行为规范和准则,将对我国资管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是我国资管行业乃至金融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资管新规实施后,资管行业将统一规制、公平竞争,各类资管机构将在同一跑道开展竞争,未来资管行业将呈现统一规制、各有特色的特征,在统一公平的规则下走差异化竞争道路。

资管新规与信托转型25-27

摘要:作为强化金融监管、弥补监管短板、提高监管有效性的重要举措,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面向社会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导意见》)。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影响涉及百万亿元规模的资管业务的方方面面,《指导意见》受到了相关各方的普遍关注。而对于这一新规未来会给将主营业务定位为资产管理的信托机构以何种影响,正是信托业思考和研判的重点。

统一估值是打破刚兑前提28-30

摘要:11月17日,“一行三会”、外汇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中理财产品的“公允估值”被认为是打破刚性兑付的重要措施。

新规对保险资管业务的影响30-32

摘要:2017年11月17日,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管理局联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资管新规”),对包括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下称“保险资管”)在内的资管业从产品分类、宏观审慎管理到嵌套、杠杆率、刚性兑付、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指引,将防范风险与有序规范相结合,充分考虑市场承受能力,设置了合理过渡期,有效地引导市场预期。

资管业务的宏观审慎管理思路33-35

摘要:近年来,信托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凭借其各自独有的资金或交易优势,争相推出各种资产管理产品,拓展其资产管理业务版图。据人民银行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总规模超过100万亿元,且这些具体的金融产品存在相互嵌套等复杂关联的结构化设计,对我国现有以“一行三会”为主导的分业监管体系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成为诱发系统性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

中国金融杂志保险
新时代寿险经营探索36-38

摘要:刚刚闭幕的党的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判断。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人民对美好生活有着新的期待。党和国家正在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奋勇向前。而寿险企业的初心,正是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寿险业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契合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

保险助力农业现代化39-40

摘要:党的指出,当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小康:一个都能少”。保险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体经济服务是保险业的天职和宗旨,应当把更多的行业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近年来,保险业立足黑龙江农业大省实际,以创新农业保险供给、

保险责任与保险实践41-42

摘要:一是保险制度安排方面。保险是实现和谐与平衡的现代社会管理的制度安排,其根本诉求、作用和价值就在于满足与服务“可持续”,同时,居安思危、防患未然、以丰补歉、耕三余一、同舟共济、成人达己等保险思想,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保险的“可持续逻辑”是沿着空间和时间展开的,前者表现为互助,即“他助”,后者表现为跨期安排,即“自助”。同时,保险作为现代社会市场化的风险管理与融资机制,为保障国民经济运行,

险资配置的风险防范43-44

摘要: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测算,截至2016年底,我国非金融部门债务总额达到205万亿元人民币,是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75倍,这一数字远高于2015年同期的水平(175万亿元人民币,是2015年GDP的2.54倍)。庞大的债务规模自身已经积累了较高的风险,在债务规模刚性压力下,近年来,宏观经济下行,部分企业债务风险暴露,债券违约进入频发期,预计未来保险投资面临的市场信用风险将更加突出。这对保险机构如何更加审慎地进行债券投资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保全已有投资形成很大的挑战。

中国金融杂志专题: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
全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调研45-47

摘要:2014年以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迅速扩张,融资模式也不断创新和发展;同时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对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进行规范。政府债务管理改革和地方合规融资新模式的探索对更好地实现政府职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搞活地方经济、防范财政金融体系风险具有积极意义。为此,本刊特别推出专题,对规范政策实施和融资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对进一步规范政府举债、保障债务可持续性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效应48-49

摘要: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新规实施效应 2017年,财政部陆续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财预[2017]50号,以下简称“50号文”)和《关于坚决制止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的通知》(财预[2017]87号,以下简称“87号文”),以规范地方举债行为。总体上,50号文和87号文的实施在多个方面产生了积极效应。一是地方政府通过撤销担保函、修改合同、

地方融资行为对银行的影响50-51

摘要:现行《预算法》的实施以及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的出台,导致与银行密切相关的地方政府债务发生了变化。而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的演变,对银行的经营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政府购买服务融资思考52-54

摘要:当前,政府购买服务存在受托对象以地方融资平台为主、服务领域过于集中、预算管理不尽规范、变相举债融资等问题,《财政部关于坚决制止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的通知》(财预[2017]87号,以下简称“87号文”)出台以来,借政府购买服务行举债融资之实的功能得到有效遏制,政府购买服务向本源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