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金融杂志 北大期刊

China Finance

  • 11-1267/F 国内刊号
  • 0578-1485 国际刊号
  • 0.7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金融是中国金融出版社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0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人民银行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金融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特稿、专题:金融系统LEI推广应用、专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金融、专家论坛、专题: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金融监管、绿色金融、金融市场、商业银行、视点、金融科技、评论、人物、全球瞭望、观察思考、史话、数据、基层声音、随笔

中国金融 2017年第17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金融杂志特稿
推动商业养老保险改革发展9-11

摘要: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对于缓解基本养老保险和财政压力,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积极发挥在精算技术、服务网络、长期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来看,商业养老保险发展仍相对滞后,产品结构较为单一、服务供给不足、覆盖面有限,养老保障能力不强,难以有效满足人民群众通过商业保险提升养老保障水平的客观需求。

中国金融杂志专栏:砥砺奋进的五年
以改革引领金融稳定之路12-14

摘要:维护金融稳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砥砺奋进的五年里,启程于大型银行脱胎换骨的改革,行进于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和处置,深化于防控金融风险的体制机制建设,通过改革维护金融稳定之路已经形成,并将继续攻坚克难,行稳致远。

中国银行业五年发展成就15-17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银行业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面对错综复杂的经营形势与机遇挑战,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锐意进取、主动变革,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了盈利的稳定增长和风险的可防可控,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就。

中国金融杂志专家论坛
如何监管数字货币20-22

摘要:对数字货币的监管既要有助于创业创新,又要把握监管时机和监管程度:既要注重防范风险,又要建立合法合规、创新友好的监管环境 上个世纪80年代密码学家Davidchaum首次提出数字货币(Oigitai Currency)的概念;90年代,Chaum创建了最早的数字货币之一Digicash,Oigicash可保证交易匿名;而2009年问世的比特币(BTC)则是第一个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实现了之前密码学家们设想的一系列性质——匿名性、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

中国金融杂志专题:金融科技与银行转型
金融科技与未来银行23-25

摘要: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传统业务对商业银行的贡献度有所减弱,银行业整体面临着转型压力。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为核心的金融科技正在重塑金融业态,也为银行业转型提供了破局之策。如何面对金融科技带来的挑战和竞争,以及如何通过战略布局、风险管控、流程再造和产品创新打造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商业银行成功转型的关键环节。本专题从战略视角对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商业银行如何借助金融科技实现转型进行了探讨。

以科技打造金融转型新动力26-27

摘要: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技术蓬勃发展,正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思维和行为。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因科技之势而变的紧迫性和挑战性更强。建设银行坚持科技引领,以科技作为自身发展的核动力,2010年启动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以组件化、参数化、智慧化为原则,组织企业级系统重构,全面支撑全行转型发展,以此“先手棋”抢占新一轮金融科技创新的制高点。

金融科技下的银行突围28-30

摘要:金融科技的发展前景所谓金融科技,本质上是利用现代科技对金融业的功能进行全面优化和改造,与此同时也产生了金融要素内涵与边界的变化。以银行业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实际上一直就是运用金融科技改造业务流程的核心主体。只是近年来,由于全球金融监管的普遍严格化,以及银行创新动力相对弱于新型类金融企业,使得我们对其关注有所不足。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31-32

摘要:金融科技飞速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发展的机遇金融科技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将有助于金融服务跨越式发展,扩大客户基础,扩大产品和服务的范围。首先,以移动支付、大数据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的应用,使传统金融服务有了跨越式发展,比如支付宝、微信支付和手机APP,已经方便得让手机成为了“无现金钱包”;其次,低成本和不受区域限制的特点,使金融服务提供者将客户群体从大型企业、城市居民和富裕阶层.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影响33-34

摘要:随着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逐步渗透,Fintech以“金融+科技”的特有模式,将从基础技术层面真正建立“去中心化”信任,颠覆银行业传统信用中心式服务模式,从而开启价值互联新时代,对传统银行业形成巨大冲击和挑战。

金融科技与中小银行的耦合发展35-36

摘要:中小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中坚力量。近年来,中小商业银行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发展呈现差距扩大趋势,中小商业银行内部分化率也进一步提升。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既是加剧这种分化的本源,也是缩小这种差距的路径。

金融科技重塑银行生态37-38

摘要: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开启了金融科技时代。金融科技为金融发展注入了活力,推动了金融服务模式变革,改善了客户体验;同时,也改变着金融业生态格局,冲击了商业银行的中介地位。商业银行需要主动融入金融科技,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打通线下线上渠道、推动场景应用、加强跨界联合、完善风险管控,实现自身转型发展。

中国金融杂志专题: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
大宗商品冲击与货币政策选择39-41

摘要:在中国,是否将资产价格更多地纳入货币政策的视野,实践中如何妥善考虑资产价格因素,仍然是货币政策面临的一个复杂和深刻的问题。对此问题的相关研究,无论从学术价值、决策咨询还是商业价值的角度看都很有意义。本专题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股市价格、房地产价格和长期利率四个方面对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

货币政策与股价的相关性42-44

摘要: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在减弱,原因主要有:随着M2存量不断扩大,反映货币政策变化的增量对存量影响减弱;更多金融创新工具运用带来缓冲股市波动作用 货币政策调整会影响货币的流动性,即改变货币的流量和流向,进而扰动商品和资产的价格。本文主要从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对流动性的影响角度,探讨货币政策变化与股票价格波动间的相关性。

货币政策对长期利率的影响44-46

摘要:通过梳理十余年来中美货币政策变迁,我们发现两国货币政策主要还是受其国内环境的影响;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对国内长期利率的影响远大于美国的货币政策 国际金融危机已过去近十年,目前各国央行货币政策似到了一个转折的关口。美、欧央行逐渐转鹰,日本由于通胀水平长期低迷,退出QE底气不足。在各国央行政策转折的分岔道上,中国央行将如何行动?中美货币政策的变化又会对国内长期利率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货币政策是否应纳入房价因子47-48

摘要:货币政策与房价绑定可能只是阶段性的特色,因为货币政策并不天然地与房价绑定,两者更确切的关系是货币政策与“宏观重要性行业”相绑定货币政策的制定实际上考虑了三个方面因素:一是想要达到什么目标?二是可以使用哪些工具?三是执行和执行的有效性。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016年在IMF一次演讲中表述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为作为转轨经济体实行货币政策多目标制,既包含价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大体平衡四大年度目标。

中国金融杂志经济观察
房价过快上涨的宏观经济影响49-51

摘要:房地产行业的矛盾是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各种矛盾的集中反映。可以说,在当前发展阶段,我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完全满足系统重要性特征,而历史经验也反复证明,如果经济和金融发展过分倚重房地产,并听任房地产价格持续快速上涨,则其极有可能成为触发系统性风险的结构性短板,进而对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造成重大危害。

经济企稳向好态势趋于明显52-53

摘要:经济增长企稳过程产生了一定的波动今年年初以来,经济增长企稳态势开始显现。从月度工业增长率看,1~7月同比增速都保持在6%以上,而且持续时间已经超过四个季度。GDP增长率连续两个季度保持在6.9%,较上年同期提高了0.2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货运量等指标增速明显提高。但经济增长波动幅度也较大。3月和6月,工业增长率均达到7.6%.

“租购同权”重在落实54-55

摘要:近期,广州市提出的“租购同权”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中山、沈阳等城市也明确跟进“租购同权”。住建部有关负责人称将通过立法,明确租赁当事人的权利义务,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与买房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这更加激发了市场对“租购同权”的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