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岩土力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 42-1199/O3 国内刊号
  • 1000-7598 国际刊号
  • 2.0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岩土力学是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9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岩土力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简讯、岩土工程研究、数值分析、测试技术

岩土力学 2004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岩石细观统计渗流模型研究(I):理论模型169-173

摘要:渗流模型是岩石流固耦合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岩石在裂纹开始产生至裂纹充分贯通前,其渗透性质受内部孔隙和不断演化的微裂纹的共同控制。目前,岩石的渗流模型一般只是针对单纯的裂隙(或裂隙网络)或孔隙建立的,因此,不能很好地描述岩石裂纹扩展演化过程中的渗透性质和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岩石细观统计渗流模型,该模型将岩石裂纹演化过程中的渗透性视为一个非线性动态过程,同时,考虑了裂纹扩展演化和孔隙渗流的共同作用。因此,该模型可用于分析岩石裂纹扩展过程中的渗透性演化。

被动桩中土拱效应问题的数值分析174-178

摘要:被动桩对侧向位移的土层起到遮拦作用的机理主要是土拱效应。采用有限元软件Plaxis8.1,详细地研究了被动桩中土拱效应的产生机理,分析了导致侧向位移的荷载大小、土体性质、群桩以及桩土接触面性质等影响因素对土拱效应性态和桩土应力分担比的影响,分析表明,桩间距是影响土拱效应的最主要因素。

刚性桩复合地基抗震性能的有限元分析179-184

摘要:近年来刚性桩复合地基在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对该种复合地基在动力荷载下,尤其在是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性状却研究很少。考虑地震作用下土-桩-上部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刚性桩单桩复合地基的地震响应进行时域内的模拟计算与分析研究,分析了这种复合地基与桩基础地震响应的差异,并对影响刚性桩复合地基抗震性能的一些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对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抗震设计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大变形数值方法在软岩工程中的应用185-188

摘要:分析了小变形力学理论在分析软岩工程大变形时存在的问题,指出在研究软岩工程大变形问题时应该采用大变形力学理论,并给出了非线性大变形数值方法在软岩巷道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混凝土大坝冻融破坏问题的数值计算分析189-193

摘要:根据大坝上游水库水温和气温观测资料,建立了大坝上游水库水温和当地气温的回归模型。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混凝土大坝的温度场,研究了混凝土大坝由于气温变化引起的应力场交替变化。研究表明,由于气温随季节的交替变化,大坝下游面浅层的最大主应力远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进而导致混凝土大坝下游面的冻融老化甚至破坏。计算结果表明,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勘查结果基本一致。

饱和软粘土在冲击荷载下的动力特性研究194-198

摘要:通过对淤泥质饱和软粘土施加冲击荷载进行室内动力固结试验,研究了软粘土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孔隙水压力、轴向变形等动态响应特征,并通过三轴剪切试验结果,分析冲击荷载对淤泥质饱和软粘土的加固效应。试验结论对于动力固结理论的完善和现场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固结问题的非线性局部点插值法解研究199-202

摘要:局部点插值法是一种新型的无单元法,该法构造出的位移和孔隙水压力的形函数具有δ函数特性,所以,本质边界条件很易处理。首先,介绍了基本理论,给出求解比奥固结问题的主要公式。其次,对复层软基堆载引起的固结和沉降问题作了计算,其中节点采用均匀分布方式,且为了考虑土体的非线性特性计算程序中耦合了邓肯-张模型。最后,把计算值与有限元法、一维固结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法精度高,令人满意。

岩体结构拉裂的块体单元法模拟203-206

摘要:基于阶谱块体单元法,提出了二次覆盖的概念和一种分析岩石块体受拉开裂破坏的方法.该方法将块体及其一次覆盖在概念上细分为许多个积分子域,即二次覆盖。在二次覆盖上引入模糊裂纹模型,并把裂缝的形成视为一个粘塑性屈服流动过程,将开裂后产生的不平衡力进行转移,通过迭代使结构重新达到平衡。该方法既能考虑结构本身的不连续性,又能有效地模拟块体受拉开裂和裂纹扩展的现象。数值算例表明,计算结果基本合理。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释放的动力学模型研究207-210

摘要:运用多孔介质溶质运移理论及水力学原理,建立了土壤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释放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其模型进行了解析求解,运用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所建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反映土壤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释放的真实过程,准确地描述土壤固相释放时液相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浓度变化的规律,为准确预测和预报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扩散状况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防止二次污染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三维稳定渗流的p型自适应有限元分析211-215

摘要:建立了三维稳定渗流的P型自适应有限元分析的误差估计器。充分利用P型有限元前处理少、计算精度高和收敛速度快的优点,分析了p型有限元法求解渗流问题的技术特点,给出了求解三维稳定渗流的自适应升阶策略.通过具体算例,研究了单元阶次及网格尺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验证了三维p型有限元法在求解渗流问题时的可行性。

三维有限元位移场插值问题的研究和应用216-219

摘要:对三维有限元位移场的插值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的二次细分网格法.该法首先建立2个模型——整体模型和局部二次细分模型,对整体模型进行有限元计算和反分析得到初始地应力场和位移场;然后,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对整体模型的三维有限元位移场进行插值,插值结果作为局部模型的边界位移,局部二次细分模型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限元分析。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工程实践,证明能提高计算效率,是切实可行的.

连拱式组合拱结构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220-225

摘要:钻孔灌注桩连拱式组合拱结构是由大直径的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拱脚支持桩)和小直径钻孔灌注桩捧列呈拱型组合成一个组合截面,将水土压力产生的弯矩和剪力转化为沿拱轴方向的轴向压力,不仅受力合理,而且,有更好的截面效能,刚度和强度也比相同质量的桩(墙)式结构大得多,顶部用钢筋混凝土圈梁连接成整体,在不加撑锚条件下比桩墙式结构能支护更深的基坑,如开挖深度较大,可沿深度方向适当距离增加钢筋混凝土加劲肋,是一种新的支护结构型式,经济效益非常显著.通过在南京某大厦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和土体开挖过程中,对其侧向土压力、桩身应力、支护结构的侧向位移及外侧土体的变形的实测研究,获得了连拱支护结构在软土地区受力和变形的基本规律。

裂隙岩体渗流概念模型研究226-232

摘要:裂隙岩体中的渗流和传统的多孔介质渗流在机理上存在本质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表现为裂隙岩体在各种尺度上存在的非均质性。模拟裂隙岩体渗流的主要困难在于描述这种非均质性。目前的概念模型.包括等效连续体模型、离散裂隙网络模型和混合模型使用了不同的技术来预测裂隙岩体中的渗流。这些模型基于不同的假设和概念框架.有着各自不同的优缺点。在实际应用时,应当根据研究域的具体特点和所要解决的问题的要求对其选择.此外,还讨论了单裂隙的概念模型。

CCNBD断裂韧度试样的SIF新公式和在尺度律分析中的应用233-237

摘要:根据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于1995年推荐的一种测试岩石断裂韧度的新型试样-人字形切槽巴西圆盘试样,对其断裂韧度计算公式中的关键参数即无量纲应力强度因子(SIF)提出了一个改进的计算公式。采用分片合成方法结合有限元法对CCNBD试样的应力强度因子进行了宽范围标定,结果以表格的形式给出:并采用数据线性回归的方法,将标定结果以一个指数函数的形式给出。结果表明,与标定值相比,无量纲应力强度因子新公式的误差较小,并且囊括了CCNBD试样的较宽范围的尺寸,且查表使用方便,也为理论分析提供了条件。在此基础上,对岩石断裂韧度测试的尺度律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探索,结果表明,利用新公式进行的尺度律分析是有效的。

城市垃圾填埋场有机物降解沉降模型的研究238-241

摘要:研究城市垃圾填埋场的有机物降解沉降是非常重要的,有机物的降解沉降是填埋场的主要沉降,并且降解沉降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较大的沉降能够导致防渗系统的渗漏并损坏覆盖系统。由于垃圾的非均匀性,其土工特性随地域及时间而改变,所以,计算垃圾填埋场的降解沉降是比较困难的。在试验及理论推导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有机物的降解沉降模型,该模型参数较少,利用该模型预测了天子岭垃圾填埋场的库容及有机物的降解沉降。

基于灰色算子的尾矿坝浸润线混沌研究242-245

摘要:对于尾矿坝浸润线时间序列,通过建立一个灰色算子,来弱化坝体高度、库内水位等因素所带来的确定性影响,突出混沌特性,形成新的时间序列,对该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后,求取关联维。德兴铜矿2#尾矿坝浸润线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灰色算子能较好地处理混沌问题,浸润线时间序列存在着非整数维,是一个混沌系统;对于尾矿坝安全不能进行长期预测,而需要长期监测。

路堑边坡工程的动态仿真分析246-250

摘要:高速公路建设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结构类型的斜坡,其稳定性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投资和工期.因此,研究其工程适宜性具有较大现实意义。从影响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各种因素出发,应用岩体力学理论和数值模拟技术研究边坡开挖过程中的变形破坏特征,分析地下水、时效特性和工程措施优化等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对边坡信息化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研究表明,路堑边坡岩体的变形破坏特征符合卸荷岩体力学行为,在最优坡度设计基础上,应当及时进行加固。

后压浆钻孔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机理研究251-254

摘要:后压浆技术可大幅提高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在不同的土层条件下,后压浆的加固机理会表现出不同的形式.软土中长桩承载力的提高主要来源于摩阻力的提高。根据软土中应用后压浆技术的钻孔灌注桩的静载试验及桩身应力测试结果,考虑到土体的连续性引起的变形,对各桩段实测的摩阻力与位移关系进行了修正,并用传递函数对摩阻力与位移关系进行拟合,得出各桩段的摩阻力极限值,从而真实反映出压浆后摩阻力沿桩身的分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