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杂志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9年,公开发行的季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统战理论与实践、政党与政党制度、理论探索、法学研究、管理科学、发展问题研究等。
  • 主管单位:中共云南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 主办单位:云南社会主义学院
  • 国际刊号:1671-2811
  • 国内刊号:53-1133/D
  • 出版地方:云南
  • 邮发代号:64-95
  • 创刊时间:1999
  • 发行周期:季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25
  • 综合影响因子:0.069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云南省第五次社会主义学院(校)院(校)长联席会在丽江召开

摘要:2011年11月20—22日,全省第五次社会主义学院(校)院(校)长联席会在丽江市社会主义学院召开。省政协副主席、民进省委主委、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罗黎辉,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苏红军,省社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彭济生,省社院副院长陈友康、彭立峰,丽江市政协主席罗学军,丽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浩东,丽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继谷,丽江市人大副主任和继光等出席会议。
2-2

在第五次全省社会主义学院(校)院(校)长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摘要:(2011年11月21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第五次全省社会主义学院(校)院(校)长联席会议,来自全省各州(市)委统战部和社会主义学院(校)的同志们齐聚一堂,共商我省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和社会主义学院(校)改革发展大计。我代表省社会主义学院向与会的全体同志和长期为统一战线教育培训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5-8

加强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推进我省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科学发展——在全省第五次社院(校)院(校)长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摘要:(2011年11月21日)同志们: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之际,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第五次社会主义学院(校)院(校)长联席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有关加强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的文件、会议精神和
9-12

建设文化强国的要义——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

摘要: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其根本目标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其最高价值诉求是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强大动力是改革创新,其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3-15

论新时期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摘要: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关系密切。在新时期,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统一战线要立足现实,与时俱进,积极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
16-18

创新机制,实施云南文化“走出去”工程,推进民族文化强省建设

摘要:实施云南文化"走出去"工程,是云南"两强一堡"战略的必然要求。坚持科学发展,互利共赢,相互尊重,政府主导,文化企业与文化事业单位运作,市场化运作与非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原则,积极探讨"走出去"工程的一系列问题,是促进云南民族文化的国际化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9-20

发展农村文化户,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摘要:农村文化户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事物,充分认识农村文化户在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方向上正确引导,在政策上积极支持,在业务上精心指导,实现云南农村文化户在数量上尽快增长,文化经营活动范围不断拓展,文化活动品位逐步提高,是新形势下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21-23

文化选择的多元性与文化观念的重建——试论先秦诸子的思想文化模式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互攻伐。诸子以各自的思想观念探索并指出了社会应选择什么样的文化形态,国家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状态。诸子"百家争鸣",一方面相互诘难、彼此交锋,一方面又相互影响、彼此渗透。在这种形势下,文化的选择是多元化的,文化观念的重建是可能的却也是艰难的。社会将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则取决于时代的需要以及统治者采纳什么样的思想。不论是否被历史所接受,我们要看到诸子在社会"礼崩乐坏"的情况下对如何重建文化观念所做的思考和他们"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
24-27

当代“市场文化”初探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与市场相关的文化现象,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模式也发生着巨大变化。事实上,"市场文化"已经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悄悄崛起,它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及外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8-31

统一战线科学发展的理论探讨

摘要:统一战线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的法宝,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统一战线的科学发展,就是要用统筹兼顾的方法,使统一战线围绕国家建设这一中心来定位,服务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来尽责,在体现以人为本的同时,使统一战线的发展获得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32-35

当前新社会阶层人士队伍中存在的不足与完善途径

摘要:当前新社会阶层人士队伍中有部分人士存在政治游离感、政治参与具有功利化倾向、政治文化素质参差不齐、阶层整体意识感淡薄等不足,这些不足是当前我们加强新社会阶层人士队伍建设必须面对的问题。为加强和改进新社会阶层人士队伍建设工作,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加强政治引导,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加强和完善新社会阶层人士队伍的组织建设,以期对新社会阶层人士队伍各方面素质的提升,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36-39

基层无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问题探讨——以云南元谋县为例

摘要:无党派人士是我们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格局中的重要方面,加强无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特别是基层无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的战略重点,也是增强我们党执政基础的战略要求。
40-42

中国政党制度的政治领导和政治资源整合

摘要:中国政党制度从政党政治和政党合作两方面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主体地位,建立和完善关于政治领导的制度安排,实现政党政治资源整合功能。中国共产党在政权组织、国家权力和政党政治生活中的主体构成、主导作用和主要影响是政治领导的根本体现,围绕执政体的决策、组织、制度和机制而配置使用政治资源是政治资源整合的基本内容。
43-48

派协助党和政府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思考

摘要:各派作为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方面,也要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和特殊作用。要切实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社情民意,搞好社会服务。
49-50

浅议武定彝族的习惯法

摘要:习惯法是现代成文法的源头。产生于氏族社会的习惯法至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它历久不衰,焕发着活力。习惯法在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少数民族习惯法起着同样的作用,它也是中国固有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定彝族的习惯法在历史上是一部定纷止争的准法规范。在武定彝族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大多的习惯法因存在的基础发生改变而被废弃了,但习惯法并没有因此而被彻底废除,它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可见,武定彝族习惯法具有一定的积极因素,它在武定彝族中仍有一定的地位。了解武定彝族习惯法的历史渊源,把握其发展规律,协调好其与国家法的冲突,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更好的服务于武定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1-55

农村宗教信仰现状及成因分析

摘要:当前流传于农村的各宗教,无论是基督教、民间宗教还是其他宗教,在信众和教义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引导农村宗教健康发展,需要积极发扬传统宗教的优势,促进各宗教和谐共处,同时做好科学普及工作,使宗教更好地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
56-58

当前我国民族宗教问题的研究综述

摘要:在我国市场化、信息化、城镇化、工业化、国际化加速发展过程中,社会结构调整,利益分化明显,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逐渐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进一步加大,民族宗教问题反映突出。从我国民族宗教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主要影响以及解决措施四个方面对当前我国民族宗教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有利于对问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59-65

一个观点、三种力量、三个贴近、两个统一——新闻宣传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由之路

摘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新闻思想的核心,是党的执政兴国理念在新闻宣传工作中的必然体现。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观点;坚持新闻宣传工作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倡导"三贴近"原则;真正做到"两个统一",努力发展人民的新闻事业。这种党性原则和人民性原则的完美统一,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亲民思想在新闻宣传工作中的生动体现。
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