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卫生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ofHygieneResearch

  • 11-2158/R 国内刊号
  • 1000-8020 国际刊号
  • 0.7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卫生研究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卫生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家述评、综述、论著、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方法与技术、调查报告

卫生研究 2018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卫生研究杂志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2015年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18~59岁居民坚果摄入状况173-177

摘要:目的了解中国18~59岁成年人坚果摄入状况。方法利用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资料,选取有完整膳食数据的18~59岁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 401人。利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收集坚果消费数据。分析坚果摄入状况并进行非参数检验,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坚果食物推荐摄入量进行比较。结果我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成年居民坚果的总体消费率为18.0%,全人群消费量的第99百分位数(P99)为65 g/d。消费人群消费量的P50为16.7 g/d。全人群中,高教育程度和城市居民总坚果消费率和消费量都较高。结论我国成年居民坚果的消费率低且消费量不足,只达到膳食指南推荐量的一半。应采取措施提高我国居民坚果消费率和消费量,尤其是低教育程度和农村居民。

2015年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18~59岁居民液体饮料摄入状况178-182

摘要:目的了解我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成年居民液体饮料消费现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资料来源于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数据,在中国选择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8~59岁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3天24小时回顾和食物消费频率法收集消费数据,应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城乡、收入、地域的液体饮料消费率,应用非参数检验分析液体饮料摄入量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液体饮料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3天24小时回顾法结果显示2015年15省(自治区、直辖市)10 240名成年居民液体饮料消费率为2.8%,摄入量第99百分位数(P99)为93.3 g/d;消费率和摄入量均随学历、收入增加逐渐增高,城市高于农村,东部高于中西部。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学历、城乡、地域分布是成年居民是否消费液体饮料的影响因素。消费人群的液体饮料P50摄入量为70.0 g/d,其中18~44岁青年组高于45~59岁中年组;初中学历最高;农村高于城市;中部高于西部、东部。食物频率调查法显示25.8%的成年居民表示2015年消费过液体饮料。其中,果汁及果汁饮料、碳酸饮料分别占消费人群消费频次的37.5%、21.9%。结论液体饮料的消费状况主要受到学历、城乡、收入、地域的影响。其中,高学历、高收入、发达地区(城市、东部地区)对液体饮料的消费可能性越大、平均消费量越高。相反高学历、发达地区(城市、东部地区)消费人群的液体饮料平均摄入量却最低。应加强对中低学历、不发达区域成年居民对于液体饮料特别是含糖液体饮料的科普宣教,引导居民合理消费。

2015年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18~59岁居民预包装食品摄入状况183-187

摘要:目的了解2015年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18~59岁居民预包装食品摄入状况。方法利用"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项目,选取2015年调查中数据完整的18~59岁成年居民共计10 240人为研究对象。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法。采用卡方检验和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5年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18~59岁居民预包装食品消费率为59.8%。39.8%成年居民消费了方便食品,其次是焙烤食品(18.2%)、乳类及制品(17.2%)、休闲食品(7.0%)、冲调食品(3.6%)和饮料(2.8%)。成年居民预包装食品摄入量第99百分位数(P99)分别为:方便食品250.0 g/d,乳类及制品258.3 g/d,焙烤食品122.7 g/d,饮料93.3 g/d,冲调食品66.7 g/d,休闲食品55.8 g/d。预包装食品消费人群的摄入量中位数(P50)分别为:方便食品63.3 g/d,乳类及制品92.6 g/d,焙烤食品33.3 g/d,饮料70.0 g/d,冲调食品33.3 g/d,休闲食品16.7g/d。结论我国居民预包装食品摄入还处于较低水平。方便食品是我国成年居民消费的主要预包装食品。

2015年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18~65岁居民水果摄入状况188-193

摘要:目的评估我国成年居民水果日常摄入状况。方法从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中选取同时有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和食物频率(FFQ)法调查资料并满足要求的12 379名18~65岁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利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NCI)建立的食物日常摄入量评估方法(简称NCI法),采用混合效应Logistic回归、线性回归分别建立我国成年居民水果日常消费概率和消费量的模型,评估我国成年居民水果日常摄入量,并描述水果日常摄入量的分布。结果 2015年我国15省成年居民水果消费率为40.2%,人均每日水果消费量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0(0,70.0)g/d。男性水果的消费频率达到每天一次及以上的人占17.4%,低于女性22.9%的水平。经过NCI法重新评估,我国成年居民日常水果消费率达98.7%,男性和女性分别为98.3%和99.1%;人群水果日常摄入量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6.4(3.2,58.3)g/d,其中男性为4.4(2.5,36.7)g/d,女性为9.0(4.1,78.6)g/d。结论经过NCI法调整,我国成年居民水果消费率大大提高,水果消费量的分布情况有所改善,但仍处于偏低水平,远未达到水果推荐摄入量的最低要求,需科学引导居民进行合理的水果消费。通过将反映个体水果长期消费频率的FFQ与反映个体短期水果消费量的膳食回顾法相结合,将水果的非消费者和未消费者进行分离,兼顾食物频率与消费量之间的相关性,NCI法能够对水果的日常摄入量进行重新估计。

2015年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45岁及以上居民饮奶状况及其对膳食钙摄入的影响194-198

摘要:目的探讨2015年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老年居民饮奶状况及其对膳食钙摄入的影响。方法以"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第10轮调查数据资料为基础,将有完整膳食数据信息的45岁及以上共9766名中老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并按平均每日奶摄入量将调查对象分为0(不饮奶组)、1~99、100~199、200~299、≥300 g/d饮奶组。比较不同奶摄入量组中老年居民平均每日膳食钙摄入量差异。计算调查人群平均每日膳食钙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的人群比例。计数资料差异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 2015年,我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居民饮奶率和每日奶摄入量第95百分位数(P95)分别为14.7%和158.9 g/d;不同奶摄入量组中老年居民每日膳食钙摄入量分别为283.8、376.8、467.5、547.2和785.8 mg/d;饮奶者和非饮奶者平均每日膳食钙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的人群比例分别为4.3%和1.3%。结论我国中老年居民膳食奶类摄入水平仍然较低,膳食钙摄入量有随饮奶量增加而上升的趋势。

卫生研究杂志论著
2014年中国四城市中小学生父母身体活动状况及影响因素199-205

摘要:目的了解中小学生父母身体活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国际身体活动问卷(IPAQ)基础上调整设计问卷,2014年对沈阳、广州、成都和武汉市的12 501名中小学生父母每周身体活动的天数、每天活动的时间、静态活动时间等身体活动状况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不同地区、学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经济状况对中小学生父母身体活动和静态活动的影响。结果四城市中小学生父母身体活动不足的比例为58.3%,55.7%学生父母每天静态活动时间2 h及以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小学生父母相比,初高中学生父母身体活动不足的风险[OR_初=0.796(95%CI 0.728~0.869),OR_高=0.746(95%CI 0.683~0.815)]和静态活动时间2 h及以上的风险[OR_初=0.823(95%CI 0.750~0.904),OR_高=0.788(95%CI 0.712~0.872)]降低。与小学文化程度相比,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学生家长身体活动不足的风险[OR=1.288(95%CI 1.107~1.497)]和静态活动时间2 h及以上的风险[OR=1.303(95%CI1.120~1.515)]增加。与家务/待业/离退休人员比,农牧业/设备操作人员身体活动不足的风险[OR=0.755(95%CI 0.634~0.899)]及每天静态活动2 h及以上的风险[OR=0.731(95%CI 0.617~0.867)]降低。结论四城市中小学生父母身体活动水平不足的比例及静态活动时间2 h及以上的比例较高。地区、学生学段、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对身体活动水平及静态活动时间均有影响。

2014年安徽省农村4~6年级留守小学生的攻击行为与亲子分离、社交焦虑的关系206-211

摘要: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小学4~6年级留守儿童的攻击行为状况与亲子分离及社交焦虑的相关性。方法于2014年10—11月,随机抽取安徽省砀山县2个乡镇的3所小学、固镇县1个乡镇的2所小学,采用分层整群抽取的方法,在4~6年级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级,被抽取班级所有学生均作为调查对象,共计1126名学生。剔除项目填写不全或填写错误的问卷,有效问卷共1024份,有效率90.9%。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亲子分离状况;采用攻击行为量表(aggression questionnaire,AQ)评定学生的攻击行为;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ocial anxiety scale for children,SASC)调查学生的社交焦虑情况等。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各相关影响因素对农村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结果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的AQ总分及各因子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生的AQ总分及各因子得分高于女生,除言语攻击分外,AQ总分及其他各因子得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儿童的AQ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且父母皆外出的留守儿童的AQ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最高,AQ总分及身体攻击、间接攻击因子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亲和母亲外出时间在1年以上、父亲和母亲每年回家次数为0次及父亲和母亲与子女几乎不联系的留守儿童其AQ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最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父母外出打工的时间、父母亲每年回家的次数、父母亲和子女联系的频率及儿童社交焦虑评分均会影响农村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的攻击行为。结论父母亲联系的频率越少、外出打工的时间越长及儿童社交焦虑评分越高,留守儿童的攻击行为越严重。

不同身体测量指标预测中国城市成人血脂异常差异及截断值筛选212-217

摘要:目的探讨身体测量指标预测中国城市成人血脂异常的差异,寻找合适的截断值。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于2016年3—7月在中国8个城市共获得1615名有效调查对象,调查社会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民族、受教育程度、收入)和疾病健康状况,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臀围、体脂率(%Fat)及空腹血脂水平。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比较不同身体指标预测血脂异常的差异。结果腰高比(WHtR)预测女性血脂异常具有最大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0.744),与WC(P=0.008)、体质指数(BMI,P=0.004)、腰臀比(P=0.005)、%Fat(P〈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HtR预测城市成年女性血脂异常的截断值为0.50。BMI在男性中具有最大的AUC值(0.677),与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预测城市成年男性血脂异常的截断值为24.1 kg/m2。结论在中国城市成人中,WHtR和BMI可能分别是预测成年女性和男性血脂异常的良好指标,在选择指标时应同时注意地域及性别差异。

GRM7基因多态性与噪声性听力损失易感性的关系218-227

摘要:目的研究汉族职业噪声接触人群中代谢型谷氨酸受体7基因(metabolic glutamate receptor 7 gene,GRM7)多态性与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易感性关系。方法采用1比1匹配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某钢铁厂噪声接触工人的研究队列中选取听力损失组277例,根据同性别、同工种、年龄相差≤5岁、接触噪声工龄相差≤2年的匹配标准,得到对照组277例。通过中高通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分型检测技术(SNPscanTM法)检测GRM7基因rs3749380、rs11928865、rs9877154、rs3828472、rs9819783、rs11920109、rs1485175及rs9826579位点的多态性。构建加性、显性、隐性、共显性4种基因模型,分析其与NIHL易感性之间的生物学关联。使用Phase 2.0.2构建研究对象可能的双体型,并分析其与NIHL之间的关系。按照累积噪声暴露量(cumulative noise exposure,CNE)分层分析影响因素间交互作用。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GRM7基因与NIHL间的联系。结果听力损失组和对照组一般人口学特征比较发现,吸烟的个体发生NIHL的危险度是不吸烟个体的2.051倍(95%CI 1.456~2.891,P〈0.001)。GRM7基因多态性与NIHL易感性关系的分析中未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结论吸烟可增加职业噪声接触工人发生NIHL的风险;未发现GRM7基因多态性与NIHL易感性之间的关系。

卫生研究杂志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
中国三省18~69岁居民体脂率适宜切点值研究228-231

摘要:目的探讨中国成年居民体脂率(BF%)的适宜切点值。方法将从辽宁、河南、湖南三省中抽取的1022名18~69岁成年居民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分析BF%在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围身高比(WHtR)和腰臀围比(WHR)4个指标中不同百分位水平的变化趋势,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到我国成年居民BF%的适宜切点值。结果中国成年男性BF%的平均值为22.1%,女性为33.2%,按WHO推荐的BF%适宜切点值判定调查人群的肥胖率男性为31.4%,女性为39.3%。以高血压作为疾病结局绘制ROC曲线得到我国男性BF%的适宜切点值为23.2%(灵敏度为0.61,特异度为0.61),女性为36.4%(灵敏度为0.48,特异度为0.76)。结论我国成年男性BF%的适宜切点值低于国际常用标准,而我国成年女性BF%的适宜切点值高于国际常用标准,制定适合我国居民BF%的适宜切点值具有较高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小学生营养干预两年后体成分变化分析232-236

摘要:目的评价鸡蛋和牛奶的综合营养干预实施两年,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农村小学生体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抽取4所小学作为干预学校,再抽取4所社会经济水平、教学质量、学校规模相当的学校作为对照学校。抽取2~4年级学生共672人,干预组380人每个学习日提供200 g学生奶和50 g卤鸡蛋,对照组292人不提供干预措施。测定身高体重了解营养状况,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体成分。各指标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混合线性模型。按基线各年龄男女生体重分为低、中、高水平体重组,分析不同体重学生在干预实施两年后的体成分变化。结果干预组男生的瘦体重在干预一年后比对照组多增长0.5 kg(t=3.66,P〈0.001);干预两年后,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男生体脂在干预一年后比对照组多增长0.2 kg(t=2.12,P=0.034),两年后多增长0.5 kg(t=3.23,P=0.001)。男生体脂或瘦体重增长的组间差异在控制了年龄、身高和体重后仍然存在。同时,干预组和对照组差异的统计学意义仅出现在低水平或中水平体重组男生的瘦体重增长、以及高水平体重组男生的体脂增长。女生的体成分指标增长各个时期两组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期两年的补充鸡蛋和牛奶可以促进广西贫困农村小学男生的瘦体重和体脂的增长,但对女生效果不明显。

运动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KCNJ11基因多态性与糖脂代谢关系的影响237-241

摘要:目的分析运动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钾离子内向整流通道蛋白亚单位11(KCNJ11)基因多态性与糖脂代谢关系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1—3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山东聊城市5个社区46例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8周的运动干预,在运动干预前后进行KCNJ11基因多态性分析与糖脂代谢指标检测,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运动干预前相比较,运动干预8周后,46例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均明显改善(P〈0.05)。KCNJ11基因多态性分析可见,运动干预后rs5219位点的CC基因型人群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代谢指标变化较TT、CT基因型更显著(t=2.635、3.213和2.048,P=0.012、0.003和0.048),运动干预后rs2285676位点的GG基因型人群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代谢指标变化较AA、AG基因型更显著(t=2.236和2.062,P=0.034和0.049)。结论 KCNJ11基因rs5219位点的CC基因型与rs2285676位点的GG基因型,可作为糖尿病前期人群运动干预时评价糖脂代谢指标变化的优势基因。

卫生研究杂志调查研究
2011—2012年中国八城市孕妇微量营养素摄入情况242-245

摘要:目的了解中国八城市各妊娠阶段孕妇的膳食微量营养素摄入情况。方法2011年9月—2012年3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上海、广州、兰州、沈阳、成都、郑州和苏州募集健康孕妇,采用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和膳食摄入情况,计算并比较8个城市孕妇的营养素摄入状况。结果在完成调查的479名孕妇中,25.1~30岁282人(58.9%),妊娠早、中、晚期的人数各占30.3%、35.9%和33.8%。微量营养素摄入主成分分析显示,8个城市中兰州孕妇主成分综合得分最低(-0.45±0.06);摄入量方面,兰州孕妇核黄素[(0.78±0.05)mg]、维生素C[(58.79±7.21)mg]、维生素A[(222.21±22.49)μgRE]、叶酸[(215.67±23.07)μg]和钙[(346.22±28.49)mg]的摄入量均低于其他7个城市,而郑州孕妇硫铵素[(1.75±0.19)mg]、核黄素[(1.73±0.19)mg]、维生素B6[(1.63±0.20)mg]、生物素[(69.29±8.37)μg]和叶酸[(529.67±52.83)μg]等多种B族维生素,上海孕妇维生素A[(752.90±132.52)μgRE]、维生素C[(159.95±15.52)mg]及钙[(816.09±56.51)mg]的摄入量在8个城市中最高。结论中国八城市孕妇中兰州孕妇微量营养素摄入情况最差,其营养膳食需重点关注,孕妇营养素摄入与2002年相比有所改善。

2016年江西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246-249

摘要:目的了解江西省居民对食品安全满意度现状。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6年7月随机抽取了江西省12个县(区)常住居民1216例,采用居民食品安全现状调查问卷,以上门询问方式进行了调查,主要统计方法为满意度的李克特计分法与秩和检验。结果江西省1216例居民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得分为(3.00±0.59)分;年龄越大(H=93.351,P〈0.001)、文化程度越低(Z=128.393,P〈0.001)、低收入者(H=25.770,P〈0.001)、农村较城市居民(Z=4.822,P〈0.001)总体满意度较高。61.5%的调查对象认为食品"农药污染"严重、54.1%认为"非法添加"严重、47.7%认为"微生物污染"严重、42.2%认为"重金属污染"严重、36.2%认为"食品安全信息"不透明、34.0%认为"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渠道"不通畅、33.0%认为对"侵害食品安全行为"打击力度较低、32.0%对"食品安全知识宣传"不满意。结论江西省居民对食品安全满意度相对不高。减少农药污染,减少重金属富集,防止非法添加,避免微生物污染,加强打击力度,强化食品安全知识宣传,通畅投诉渠道,公开食品安全信息,是江西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2013—2015年陕西省各类食品中农药残留概况250-253

摘要:目的了解陕西省蔬菜、水果、食用菌、袋泡茶中农药残留状况。方法于2013—2015年选择陕西省10个地市为调查地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各类食品中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调查样品1019份,有159份检出农药,总检出率15.60%。其中蔬菜、水果、食用菌和袋泡茶中农药的检出率分别为18.64%、15.00%、4.68%、23.63%。有机磷类检出率为7.36%,氨基甲酸酯类检出率6.48%,拟除虫菊酯类检出率8.34%,有机氯类检出率5.79%。另外,蔬菜中甲基对硫磷、水胺硫磷、氧化乐果、氟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等仍有超标使用的现象,总超标率为1.51%。结论陕西省各类食品中农药虽有检出,但总体超标率低于全国水平。

不同肉类食物中脂肪酸组成254-259

摘要:目的研究5种肉类不同部位和内脏中的脂肪酸含量及其差异性分析。方法采集猪肉、牛肉、羊肉、鸡肉和鸭肉不同部位的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测定样品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猪肉、反刍动物和禽肉类中的脂肪酸种类相似,但其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畜肉中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酸,而其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猪肉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于牛肉和羊肉。反刍动物类含有较高的反式脂肪酸。禽肉中的饱和脂肪酸较低,多不饱和脂肪酸较高。结论肉类脂肪酸比例不平衡,可通过调控饲料中油脂组成及营养水平,从而改善畜禽肉质的营养价值。

2015—2016年淮安市售禽畜肉中沙门菌污染及其病原学特征260-265

摘要:目的了解市售禽畜肉中沙门菌的污染情况,并研究分离菌株的病原学特征。方法 2015—2016年以随机采样方式从淮安市8个县区的超市和农贸市场采集禽畜肉样品,按照GB 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方法检测沙门菌。对分离的沙门菌株进行血清分型,耐药特性分析,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分析以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研究。结果 368份畜禽肉中共有37份检出沙门菌,总检出率为10.05%,其中,鸡肉、鸭肉、猪肉和牛羊肉中沙门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4.14%(14/99)、11.11%(10/90)、10.34%(12/116)和1.59%(1/63)。37株沙门菌共有8种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药敏试验说明本地禽畜源沙门菌对氨苄西林和萘啶酸的耐药率最高(72.97%),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最低(8.11%),不同样本来源及不同血清型沙门菌的耐药表型存在差异。肠炎沙门菌中inv H和sop E的携带率最高,鼠伤寒沙门菌中inv H、sop E、rhu M的携带率最高。PFGE分型研究发现,所有肠炎沙门菌的带型相似度均在81.56%以上,相同样本来源的肠炎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更近;鼠伤寒沙门菌的带型各不相同,分离株的基因型别呈现多样性。结论淮安市售禽畜肉中沙门菌的污染率较高,优势血清型为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沙门菌分离株的耐药状况严重,毒力基因携带率高。

纯甲醇燃料职业健康风险评估266-269

摘要:目的在甲醇燃料试点阶段明确纯甲醇燃料(M100)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方法以中国西南地区某甲醇汽车试点地区6个M100加注站和1个甲醇出租汽车公司的M100职业暴露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卫生调查与检测获取生产工艺、甲醇的暴露水平和职业病防护情况,采用新加坡化学毒物职业暴露半定量风险评估法评估甲醇职业健康风险,采用"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法"进行甲醇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结果 M100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甲醇。M100加注站、甲醇汽车维修车间及甲醇汽车驾驶室等工作场所空气中甲醇浓度(最高为47.90 mg/m~3)及主要甲醇作业岗位的甲醇暴露水平(最高为10.25 mg/m~3)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甲醇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加注工(R=2.4)、卸料工(R=2)和维修工(R=2)均处于低风险,驾驶员(R=1.4)为可忽略风险,与甲醇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结果(4个岗位均为相对无害作业)基本一致。结论在目前的生产工艺和防护水平下,M100使用过程中的职业健康风险可以控制在低风险,但还应进一步开展甲醇的慢性健康影响、职业接触限值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