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杂志社
分享到:

山东医药杂志

《山东医药》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7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经验交流、适宜卫生技术推广、个案报告、医院管理、临床病例讨论等。
  • 主管单位: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山东省立医院
  • 国际刊号:1002-266X
  • 国内刊号:37-1156/R
  • 出版地方:山东
  • 邮发代号:24-8
  • 创刊时间:1957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98
  • 综合影响因子:1.031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山东医药 2012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山东医药杂志难治性癫痫的诊断与治疗专题

难治性癫痫的发病机制与治疗对策

摘要:全世界有5000万癫痫患者,每年新发癫痫患者为16/10万~51/10万。其中高达22.5%的癫痫患者为药物难治性癫痫,这些患者出现早产性死亡、受到伤害及发生心理社会障碍的危险性增加,且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应引起高度关注。
2-5

癫痫术前评估中相关脑区的概念

摘要:英国神经病学家John Hughlings Jackson于1873年给癫痫做出以下定义:癫痫是灰质偶然、突发、过度、快速和局部的放电。这一判断深刻揭示了癫痫发作的物质基础,加深了人们对癫痫这一古老疾病的认识,同时为癫痫的外科治疗提供了可能性:既然癫痫是脑组织局部的异常放电,那么用手术的
6-9

儿童癫痫性脑病及分类

摘要:儿童癫痫性脑病(EEPC)是以癫痫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脑性疾病。主要原因为严重癫痫发作导致的脑损伤,共同特征除了癫痫发作外,主要表现为慢性神经功能障碍、智力低下、神经精神发育迟滞或倒退、语言障碍等。癫痫性脑病的惊厥通常发作频繁且严重,
9-11

皮层电刺激、后发放阈值测定与大脑皮层功能定位

摘要:癫痫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患病率约为700/10万,全球癫痫患者超过5 000万,我国有癫痫患者约900万。70%~80%的癫痫患者通过抗癫痫药物治疗,其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20%~30%的患者药物治疗无效,为难治性癫痫,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通过术前评估对致痫区进行精确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11-13

颅内电极脑电监测辅助下难治性枕叶癫痫的外科治疗

摘要:目的初步探索在颅内有创脑电监测下进行难治性枕叶癫痫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应用有创脑电监测的枕叶癫痫病例,所有病例均经过磁共振(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头皮视频脑电监测(VEEG)等术前评估,初步判断癫痫起源在枕叶,再应用有创脑电监测,进一步明确致痫区的位置和范围,2期行致痫区手术切除。结果术后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其中1例视野缺损稍有加重。6例患者术后随访超过1 a,2例患者随访超过半年,其中6例术后无癫痫发作,2例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结论颅内电极长程脑电监测对于明确致痫区及视觉皮层、确定并精确切除致痫区具有重要意义,在其辅助下难治性枕叶癫痫的外科疗效提高,并发症减少。
14-16

视频脑电图在儿童非惊厥性疾病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在儿童非惊厥性疾病(NC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3~11月206例因发作或疑似发作事件于我院儿科门急诊就诊的患儿,在本院儿科进行VEEG检查,详细询问病史及临床表现,结合查体、头颅影像学检查、血液生化检查等,综合分析VEEG检查对儿童非惊厥性发作(NCS)的诊断价值。结果在206例患儿中,癫痫93例(45.15%),热性惊厥75例(36.41%);临床确诊儿童NCS 38例(18.4%),其中躯体性NCS 31例,心因性NCS 7例。结论 VEEG对儿童惊厥性疾病与NCS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17-19

皮层电刺激功能定位与后发放阈值测定的初步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皮层电刺激进行皮层功能定位,比较大脑皮层不同部位后发放(ADs)的阈值及其对致痫区定位的意义。方法对7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综合分析其长程头皮视频脑电图(VEEG)、MRI及SPECT和PET资料,放置硬膜下条状或栅状电极,通过恒流电刺激对大脑皮层进行功能定位,并测定大脑皮层不同部位ADs的阈值,探讨ADs阈值与致痫区之间的关系。结果致痫区位于额叶者3例,颞叶者2例,顶叶者1例,枕叶者1例;在额叶、顶枕叶和颞叶内,相邻电极之间功能变化的阈值之差分别为11、4.5和3 mA,不同功能区之间的阈值无统计学差异(P=0.685);颞叶ADs的阈值显著低于额及顶枕叶(P=0.015);刺激致痫区时,ADs主要出现在致痫区周围2~3 cm的范围内,且节律性强,波幅高;而刺激非致痫区时,ADs出现的部位较为弥散,节律性差,波幅低;当致痫区位于或靠近皮层功能区时,选择性点状切除阈值较低的区域,不会造成明显的或永久性的神经功能障碍,疗效较好。结论皮层电刺激测定大脑皮层不同部位的ADs阈值,并进行大脑皮层功能定位,有助于致痫区定位,提高手术疗效,减少致残率。
20-24

经颈内动脉注射异丙酚行Wada试验的初步研究

摘要:目的对难以进行功能磁共振(fMRI)检查的难治性癫痫患者采用异丙酚进行Wada试验,探讨其测定语言优势半球及双侧半球的运动及记忆功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首先常规记录脑电图(EEG)30 min,并持续进行监测;之后经股动脉插管至颈内动脉,行全脑血管数字减影(DSA)检查;然后在心电及血压监护下,向患侧颈内动脉以弹丸方式快速注射一定剂量的异丙酚,使对侧上肢肌力保持在3级以下,并进行标准化的语言及记忆功能测定;30 min后,经股动脉插管另一侧颈内动脉,以同样方式进行测定。结果共12例患者,2例为癫痫性脑病,10例为局灶性症状性癫痫。1例因DSA造影发现双侧大脑后交通动脉明显开放而中止Wada试验,其余11例均进行了Wada试验。在11例患者中,7例在注射异丙酚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一过性不良反应,10例患者最终接受手术治疗,经随访术后均未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受损。结论经股动脉插管至颈内动脉,行脑血管DSA,之后采用弹丸注射方式给予异丙酚进行Wada试验,可以安全有效地对大脑半球的运动、语言及记忆功能进行测定。
25-28

颞叶癫痫中的过度运动性发作(附2例报告)

摘要:目的过度运动性发作常见于额叶癫痫,总结我中心病例,探讨颞叶癫痫表现为过度运动性发作时的临床决策。方法回顾2007~2009年进行手术治疗的颞叶癫痫患者,对所有患者的术前评估资料包括病史、MRI、头皮视频脑电图、PET和颅内脑电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Luders的描述对过度运动性发作进行识别。结果 102例患者中有2例表现为典型的过度运动性发作,尽管症状学提示额叶起源,但是头皮脑电图均提示颞叶为发作起始区,1例进行颅内电极监测,另1例因为MRI的阳性发现而直接进行手术切除。2例患者进行了前颞叶切除术,术后2 a以上无发作。结论过度运动性发作发作偶尔可见于颞叶癫痫,如果其头皮EEG结果与影像学检查一致,则手术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29-31

癫痫患者的发作后精神障碍(附3例报告)

摘要:目的探讨癫痫患者的发作后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中心2009~2010年进行术前评估的患者共98例,其中3例在进行视频脑电监测时出现明显的精神障碍,包括发作症状学、脑电图、MRI和治疗等相关资料都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都是在成簇的癫痫发作后出现精神障碍,在发作和精神症状之间都有一个相对正常的时期,精神障碍主要以幻听、幻视、躁狂、抑郁和攻击行为为特征。结论发作后精神障碍是慢性癫痫常见的并发症,早期识别对治疗和防止严重的意外伤害都是至关重要的。
32-34

以癫痫为主要表现的儿童遗传代谢性疾病

摘要:目的提高对遗传代谢性疾病所致儿童癫痫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以癫痫发作为主诉就诊,经血氨、乳酸、血同型半胱氨酸、尿有机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骨髓涂片、脑脊液检查、溶酶体酶活性分析、线粒体基因检测、线粒体酶活性分析确诊的先天代谢性缺陷病26例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特点以及诊疗情况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均有癫痫发作,以部分性发作、痉挛发作为最常见发作形式,少数患者可有肌阵挛发作。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体格或智力运动发育迟滞,年长儿发病的线粒体脑肌病患者发病前智力正常,发病后出现智力运动倒退。脑电图表现以多灶独立性棘波、高度失律、背景慢波为主要表现。患者癫痫发作多难以控制,部分患者对因治疗后癫痫发作明显好转。结论先天代谢性疾病是儿童癫痫的病因之一;临床上应根据患儿发病急缓、生长发育、智力行为等,选择适宜的检查,以早期诊断。除了抗癫痫治疗以外,应根据不同的病因给予病因治疗。
35-37

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附30例报告)

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方法并评价手术效果。方法对30例患者进行术前综合评估,确定致痫区的起源,配合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切除致痫区,手术后癫痫发作控制情况按Engel标准评判。结果随访12~27个月、平均18.3个月。Ⅰ级17例,Ⅱ级7例,Ⅲ级4例,Ⅳ级2例,未出现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方法,对致痫区的精确定位是关键。
38-40

成年患者非抽搐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研究进展

摘要:非抽搐性癫痫持续状态(NCSE)是指脑电图(EEG)中出现连续性或反复发作性的癫痫电活动,持续时间大于30 min,伴有精神状态、行为、感知力或意识状态的异常,但临床上不出现抽搐。通常情况下,临床表现微妙,诊断比较困难,极有可能被误诊或漏诊,诊断依赖临床表现和EEG特征[1,2]。
41-43

难治性癫痫胼胝体压部可逆性影像学异常

摘要:病历摘要患者男,24岁,"反复发作性意识障碍、抽搐"10余年。患者10余年前起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突发意识障碍,有时表现为行走过程中突然站立不动、愣神,双眼向前凝视,呼之不应,持续数十秒到5 min自行缓解,缓解后不能回忆当时情况;有时表现为睡眠中突发四肢强直-阵挛发作,伴喉部发音、口舌咬伤
44-46

儿童交替性偏瘫1例

摘要:患儿男,2岁,因"发作性头颈偏斜1年半"于2009年6月29日9时入院。患者出生后3个月开始无明显原因出现双眼及头颈向一侧偏斜,哭闹,拒乳,无四肢抽搐,无口吐白沫,发作持续半小时后缓解。在当地医院查头颅CT未见异常。给予补钙治疗,每月仍发作2次。
47-48
山东医药杂志论著

穴位针刺干预急性低氧大鼠肺动脉压与海马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穴位针刺对急性低氧所致大鼠肺动脉压(PAP)升高与神经细胞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N)、低氧组(H)、针刺+低氧组(AH)。将各组动物分别用25%乌拉坦(125 mg/100 g)腹腔麻醉,H组和AH组(放入低氧舱之前先针刺30 min)动物置于低氧舱后再吸入15%的O2,3组均测量大鼠PAP,30 min后处死。3组均测定脑含水量和大脑腺苷A1受体表达水平,并对不同组大鼠神经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AH组PAP明显低于H组(P〈0.01),但与N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海马神经元形态学显示,H组神经元有明显的胞质空染、核固缩,AH组与N组神经元无明显的胞质空染、核固缩。结论穴位针刺可预防大鼠急性低氧引起的PAP升高和海马神经元损伤。
49-51

PI3K/AKT信号通路在RANKL诱导的SGC-7901胃癌细胞迁移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文献报道RANKL/RANK/OPG途径与肿瘤细胞迁移及骨转移密切相关,但RANKL/RANK途径是否参与胃癌细胞迁移,尚无文献报道。本文拟检测RANK在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中的表达,并进一步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在RANKL诱导的胃癌细胞迁移中的作用。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SGC-7901细胞表面RANK蛋白的表达;RANKL刺激后磷酸化Akt(P-Akt)及Akt的表达;Transwell法测定RANKL及抑制剂刺激后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 SGC7901细胞表达RANK蛋白。RANKL(1μg/mL)诱导SGC-7901细胞迁移能力增强,迁移增加率为57.2%±5.9%,RANKL抑制剂rOPG(5μg/mL)显著抑制RANKL诱导的细胞迁移(13.88%±3.57%,P〈0.05)。RANKL刺激后30 min~3 h,SGC-7901细胞p-Akt表达升高,应用PI3K的抑制剂LY294002(50 mmol/L)显著抑制RANKL诱导的胃癌细胞SGC-7901的迁移(57.28%±5.91%vs23.18%±2.79%,P〈0.05)。结论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表达受体RANK,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RANKL诱导的SGC-7901细胞迁移。
52-54

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MMP-9、TIMP-1及Collgen-Ⅳ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rhALR)是否可以通过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及Ⅳ型胶原(Collgen-Ⅳ)的表达,来延缓肾小球硬化。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及rhALR组,以rhALR对5/6肾切除所致慢性肾衰竭大鼠进行干预。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肾小球硬化指数增大,Collgen-Ⅳ、TIMP-1表达增加,MMP-9表达减少(P均〈0.05);外源性给予rhALR能降低TIMP-1表达,增加MMP-9表达,减轻Collgen-Ⅳ的沉积,改善肾小球硬化(P均〈0.05)。结论 rhALR可通过上调MMP-9/TIMP-1比例减少Collgen-Ⅳ积聚而改善肾小球硬化,保护残肾功能。
55-56